山海经全文范例6篇

山海经全文范文1

文登市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

――山东威海市辖属的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位居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腹地,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人口60万,区位优势明显,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和谐,是一座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养生宜居的滨海城市,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多元文化浸润长寿之乡

“秦皇来我家,登高论天下,崇文尚学的好家风,千年传佳话:老子住我家,圣经刻月芽,重信守义的好儿孙,世代展风华……”一首文登人自己作词、作曲、演唱的《文登是我家》,唱出了“文城”的文化风采,也道出了文登这座滨海富裕型长寿之乡的“长寿之基”。

文登是一座文化名城,2000多年来,历代学子祟尚的士学文化、道教全真派兴起的道教文化、声名远播的李龙文化、天福山起义塑造的红色文化,共同积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登学”,孕育出“自强不息、和谐向上”的新时期文登精神,赋予文登人团结奋进的不懈动力。秦始皇扫平六合、统华夏之后,公元前219年东巡寻找不老仙药,至此见当地文风昌盛,不免兴从中来,遂召文人登山,畅论治国之道、探求长生秘诀,小山得名文登山,公元568年置县时“文登”因山而名。

文登,是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自陕西东来,据“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创建了道教全真派。此间,王重阳收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王处、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七人为弟子,世称“北七真人”或“海上七真人”。

文登,自古享有“文登学”的美誉,隋唐以来有100多位进士荣登金榜。明清两朝最为可观,有进士61名,并且走出了一代名人徐士林。其中清朝顺治乙未年科场上,文登有7人同时高中进土,并出现于鹏翰、于涟父子同榜,刘欣、刘辉兄弟连镰的盛况。

文登,自古就是军事重地。明成祖朱棣在山东设立营、卫、所军事体系。文登营于明永乐年(1427年)设在文登城,辖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4卫和4个千户所,是当时山东沿海最高军事机关所在地。文登营的把总是官至二品的将军,授“护国大将军”衔。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到文登营巡视时,留下“齐东重镇”“东海名藩”的真迹石碑,现存于文登市博物馆。

文登,是山东红色文化的摇篮。1937年,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的第一枪,创建了山东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至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成4个军,哺育了120多位文登籍将军。“济南第一团”也搬上了新中国的银幕。

文登,是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乡,其传说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明、清至今,每年三月初二龙母诞辰,远近百姓齐聚山下,妆演杂剧为龙母上寿,回龙山“香火之盛,甲于东方”,更得到道光皇帝的亲笔题封。谈及秃尾龙,山东、东北三省可以说“妇孺皆知”,相传秃尾巴老李来到东北,为民除害,战胜恶龙,成了神龙,人们便把他所在的江叫“黑龙江”。康熙官窑也使用过“秃尾龙”的特殊虬龙纹,表示满族人对李龙王的怀念。

文登正用她丰厚的多元文化积淀,不断浸润滋养着“中国长寿之乡・滨海养生之都”。

四山五泉一线构筑旅游大格局

阳光、沙滩、松涛、海浪,初秋时节,文登南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坐拥优越的滨海资源,文登南海却对这片海景只“赠”不“卖”,南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新华介绍,海景路以南的黄金地段给多少钱也不做商业开发,打造成开放性的景区,送给所有来到南海的人。

南海的生态开发是文登构筑大旅游格局之中的醒目一角,也是兴盛于工业、闻名于工业的文登转型谋变的重要一步。今年,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海新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而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引发了文登决策层郑重的思考:这座城市,历来工业腿长、服务业腿短,拉长服务业短板,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双轮驱动,扭转过去工业一枝独秀的局面。

盘点文登的天然旅游资源,山、海、泉齐聚,自然条件优越得令人艳羡。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打响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旅游圣地天福山,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乡回龙山――文登的名山,处处是传说,遍地皆故事。

汤村汤、呼雷汤、大英汤、七里汤、汤泊汤,山东17处温泉文登独占5处,是中国“温泉之都”。

156公里海岸线岬湾相间,岛礁棋布,12公里优质沙滩沙净如玉,海水清浅,岸边有绵延数十里的万亩松林,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为百分之百,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非常适合养生居住。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文登围绕打造“中国长寿之乡・滨海养生之都”的城市品牌,加快推进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四山五泉一线”全面开花。优美的海岸线上,度假养生与临港产业互动的卓达香水海项目已露初容;五大温泉之一的汤村汤边,突出真山真水的天沐温泉已经开门纳客:地处汤泊汤的汤泊温泉移步亦景、动静相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依托圣经山精心打造的圣经山旅游度假风景区正加紧建设……

去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6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48亿元,荣获“中国优秀温泉度假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健康养生地”等荣誉称号。

生态宜居造就四季养生福地

文登地处被地理学家称为“神奇纬度”的北纬37度,纬度与海洋、陆地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这条纬线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文登不仅得益于这条纬线的馈赠,而且北依昆嵛山,南临黄海,受海洋与昆嵛山直接调剂作用,形成一方独特的小气候,有着更加宜人的温度和湿度,夏天润而不湿,冬天干而不燥,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是中国少有的四季养生福地。2010年文登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宜居养生城市”,在这里创业居住、养身养心是明智的选择。

山海经全文范文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十二五”期间第一个成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蓝色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蓝色经济,即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根据部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要建设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提升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工作,海洋经济的“扬帆”将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引擎持续给力,促使区域经济触角向海洋全面延伸。山东将为中国海陆统筹发展战略提供先行经验和蓝本。

目前,山东已经有两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蓝一黄,让山东再次被聚焦。蓝、黄经济区建设顺应了区域结构调整的大势,必将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力。

齐鲁涌动蓝色潮总书记两次特别强调

为谋求发展空间,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并加快调整海洋战略,制定海洋发展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31964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53%,新增就业52万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如何打造一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旗帜性地区,是应对国际海洋经济竞争的新要求。2009年4月,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同年10月,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总书记将打造蓝色经济区的使命赋予了山东,与山东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力量、产业层次、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等条件分不开。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山东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凭海而立,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山东省海岸线长约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着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海洋空间资源类型齐全,近海海域总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此外,山东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海洋药物研制保持领先,拥有3个吞吐量过亿吨大港,海洋盐业产量、海洋工程业务量、海水淡化装置数量、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7月份,山东还被确定为3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省份之一,并率先编制完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26个专项规划和沿海7市规划。

山东一开始就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和协调推进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建设办公室,从体制上强化了对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领导。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蓝色经济发展定位,适时出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审慎制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探索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2009年,区内总人口3291.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为进一步增强腹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山东省把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这等于将山东经济发展的空间,由山东半岛地区6万多平方公里陆域延伸到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费云良说。“蓝区”建设更主要的是将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形成一个隆起带,然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山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宽了新空间,为山东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极。

“蓝”“黄”双轮驱动 带动未来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高效生态”的示范区,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以海洋为特色的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主要是黄河河口向海洋延伸的规划,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则是由海洋向陆地延伸的规划。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虽然两区在发展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但“蓝、黄”经济区的建设顺应了区域结构调整的大势,必将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力。 “蓝、黄”两区将发挥双轮驱动的效应、起到对未来山东经济发展带动极的作用。

山海经全文范文3

海岛保护和利用现状

自古以来,象山就对海岛十分重视,把海岛作为重要的权益类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形成独具象山半岛特色的海岛开发保护模式。

陆岛联动局面逐渐形成。坚持陆岛一体发展战略,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1234海洋经济提升工程,确立海岛发展思路和方向,推动海岛与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开发利用。秉承科学利用海岛资源原则,理顺海岛开发保护体制,建立海岛开发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全县海岛监管机构,强化海岛统计甄别。实行海岛扶持政策,开展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制定花岙岛、檀头山等海岛旅游规划,加强海岛利用项目调研登记。科学围垦大目涂、白岩山、昌国盐场等区块,实行对部分远离陆地的海岛居民迁移制度,推动海岛渔民转产转业。

海岛产业特色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象山以南田岛、高塘岛、花岙岛等为主的大岛,充分利用海岛港口岸线优势和优越的海洋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和滨海旅游产业,逐步改变单一传统捕捞业局面,初步构建具有象山半岛特色的产业体系。海洋捕捞业,是象山的传统产业,鹤浦、高塘岛、东门岛等岛屿拥有捕捞船舶1196艘,实现海洋捕捞量15,7万吨。临港工业是象山海岛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支持点,特别是船舶制造业,已形成鹤浦万寿塘、石浦打鼓峙两大船舶制造基地以及高塘岛船舶配件制造园,产值规模27亿元。海岛旅游业扎实起步,花岙岛、檀头山’、渔山岛、东门岛等均有起色,实现旅游人数15万人次,占全县旅游人数的3%。

海岛生态文明和谐良好。实施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保护工程,强化近海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资源保护等工作,规划象山港、渔山岛、南韭山岛3个增殖放流区,积极建设韭山列岛部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渔山列岛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部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保护区海岛数量、海域保护面积分别占到全县的19.8%、18.2%。强化海岛生态保护,严禁炸岛、炸山取石等严重改变海岛地貌和形态的现象,严控无人岛礁开发、出租和转让,努力保持海岛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对重点海岛、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检测。不断强化“海质”、“碧海”、“护渔”等海洋监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捕捞、排污和用岛等行为。

海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实施陆岛联动工程,先后建成铜瓦门、蜊瓦门、三门口等大桥,着力促进部分海岛轮渡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大岛大桥相连、有人住岛有轮渡的海陆交通格局。推动以石浦港为中心的海岛联网供水,强化南田、高塘、花岙岛等较大海岛水利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海岛兴建水库,全县有人住海岛缺水问题基本解决。加快海岛供电设施建设,推动鹤浦110kv变电所建设,进一步提高海岛受供电能力。加强“数字海岛”建设,推进“强塘固房”和标准工程建设,加快海洋环境监测设施建设,建立海洋气象、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预报系统,防灾减灾、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逐步提高。准确把握海岛定位。

营造海岛发展新优势

海岛是象山的宝贵财富,是今后发展的潜力和支撑点。要认真贯彻省委发展海洋经济的精神,积极实施“1234”海洋经济提升工程,统筹海岛开发保护关系,加快发展海岛经济,着力构建特色明显的海岛产业,进一步强化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象山打造成陆岛联动、陆岛一体的半岛县。

依托港口岸线资源,积极构建临港产业之岛。港口岸线是海岛的独特优势和资源,全县海岛岸线576公里,港口岸线18.4公里,深水岸线11.1公里。目前,全县海岛港口岸线资源主要集中在石浦港区域,如南田岛、高塘岛、打鼓峙岛等海岛。要根据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的规划,抓紧制定全县海岛发展规划,着力推动以船舶制造为重点的南田岛、以水产加工为重点的高塘岛、以风力发电为重点的檀头山岛发展,充分挖掘打鼓峙岛、中界山岛、汰网屿山、扁鸡山、里溜湖礁等岸线资源优质的海岛发展潜力,积极促进临港新能源、船舶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发展,不断增加海岛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努力打造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临港产业之岛。

依托海洋旅游资源,着力构建海洋旅游之岛。象山许多海岛,如花岙岛、檀头山、渔山、东屿山等海岛,岛上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具有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海洋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全面实施“八八”黄金发展战略,制定全县海岛旅游规划,进一步强化海岛旅游资源保护,推动海岛沙滩露营基地、海滨浴场、游艇码头等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海上运动、影视创意、海鲜美食、康体疗养、汽车露营、生态观光等旅游休闲产品,把花岙岛打造成世界地质公园,把渔山岛打造成国际海钓基地,把檀头山岛打造成中国爱情岛,努力建设“半岛+海湾+海岛”的海岛旅游休闲胜地。

依托无人岛礁资源,加快构建海洋生态之岛。全县拥有无人海岛436个,礁石204个,如渔山列岛、韭山列岛等。无人岛礁植被覆盖良好,基本没有开发,是象山重要的海洋生态屏障。要依托部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渔山列岛、韭山列岛等部级自然保护区,推动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海岛监管,以生态文明理念强化无人岛可持续利用,以海岛生态游促进无人岛保护,积极打造“蓝色海岛”,努力把无人岛建成国家生态县创建的重要支撑点。

依托海洋渔业资源,努力构建海洋渔业之岛。象山是海洋渔业大县,全县共拥有各类渔船3648艘,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石浦港周边海岛和渔村上面。如东门岛,是浙江第一渔村,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船240艘,海水养殖面积200亩,全村80%以上青壮年从事海洋捕捞业。要以东门岛、东屿山、大平岗、羊背山等海岛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养殖,进一步整合海洋渔业捕捞资源,做大做强综合性渔业经济。鼓

励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海岛水产加工产业,加快建设海岛牧场,努力推动海洋渔业强岛。

秉承海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岛经济

作为海岛大县,新形势下要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全县海岛资源,以发展的视角来促进海岛科学利用,积极推动陆岛联动发展,着力发展海岛经济,不断开创海岛开发保护新局面,努力营造海岛开发新优势。

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海岛监管。海岛是重要权益资源,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要根据《海岛保护法》,明确主管单位、监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责任,谋划适宜象山特色的海岛保护制度,探索海岛可持续利用的方式方法,不断营造政府主导海岛开发保护的象山模式。一要制定全县海岛规划。根据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加紧制定全县海岛保护利用规划,深入谋划南田岛发展规划,注重与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近海海域保护规划、单体海岛规划、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相衔接,全面考虑海岛用途,充分发挥海岛作用,科学开发海岛价值,不断提高海岛保护开发水平。二要出台海岛保护利用政策。由于海岛的特殊性,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下,制定有关海岛保护利用的地方性配套政策,充分挖掘海岛价值,既把海岛视为全县“财富”,又把海岛作为创业创新的“基地”。三要成立海岛保护开发领导小组。鉴于海岛保护开发涉及部门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多,要成立县海岛保护利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海岛保护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负责日常事务,领导小组可采用例会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例会。

注重海岛保护,积极打造海洋生态保护示范区。鉴于海岛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海岛开发的局限性,目前象山多数海岛仍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根据海岛分布与岛上资源现状。可把全县海岛分为保存类、保留类、开发利用三类。对于保存类,特别对于一些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岛礁,要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严禁各种取沙、炸石等行为:对于相对聚集的海岛,可采用类似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形式加以保护。对于保留类海岛,视海岛港口岸线条件,根据发展需要,有选择开发,逐次推进;同时,可探索出租、出售、租赁等形式,多途径推动海岛开发。对于开发利用类海岛,要依托海岛距陆地距离,借鉴北仑梅山岛开发经验,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船舶制造、新型能源等产业岛,努力打造具有象山特色的海岛开发利用模式。

科学利用海岛资源,加快构建海岛产业链。海岛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象山海岛数量众多,但相对具有区位优势的海岛数量不多,如南田岛、高塘岛、花岙岛等大岛,其余则是离陆地较远、面积较小的岛礁。要根据全县海岛基本状况,以临港工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海岛经济,不断探索海岛型产业发展模式。一要以区位构建海岛产业。依托象山港大桥建设效应,以东屿山、西屿山、大擂鼓山等海岛为重点,加快船舶制造、石化、物流、钢铁铸造等产业发展,深入谋划与梅山岛保税港区配套衔接,加快构筑县域北部(象山港口)海岛产业集群。二要以资源构建海岛产业。以南田岛、花岙岛、渔山岛、檀头山等海岛为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临港工业和滨海旅游,进一步强化资源乘数效应,努力形成资源性海岛开发格局。三要以生态构建海岛产业。充分考虑海岛生态因素,积极构建以生态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加快海岛循环经济发展,着力发展海岛型生态养殖业和生态农业,不断健全海岛生态产业链。

山海经全文范文4

山东省乳山市,因境内一座圆润挺拔的山而得名。山是乳山人民的母亲山,它不仅哺育和滋润勤劳朴实的乳山人民,并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母爱文化。山见证了乳山市的成长,母爱文化塑造了乳山市的灵魂。乳山市母爱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山、睡美人等母爱自然资源,又有海神娘娘等悠久的神话传说;既有抚育抗日英雄子女的胶东育儿所,又有乳山籍当代著名作家冯德英先生创作的《苦菜花》等革命母亲形象。

在山的抚育下,在母爱文化的熏陶下,57万乳山儿女秉承诚信、创新、包容、和谐的乳山精神,按照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进入山东省强县前十强,全国百强县前三十强的奋斗目标,突出“工业立市、旅游兴市”两大战略,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特色基地、休闲渡假圣地和国际会展中心“四基地一中心”建设,开创了区域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时期之一,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前列,连续6年荣获“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称号,先后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乳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集山、海、岛、滩、泉为一体,素有“金岭银滩”之称,是有名的“水产之乡”、“水果之乡”和“黄金之乡”。境内海岸线长185公里,盛产鱼、虾、贝、藻等海产品100多种,年产量33万吨,以对虾、牡蛎、文蛤最为著名;盛产苹果、阳梨、蜜桃、葡萄等20多种水果及板栗、樱桃、柿子等多种干杂果,年产量25万吨,尤其以苹果、阳梨、板栗驰名中外;地下矿藏丰富,现已探明金、银、铜、铁等金属矿藏和大理石、花岗石、石墨、磷等非金属矿藏24种,年产黄金10万两以上,居中国县级前列,花岗石储量70多亿立方米,且品种多、花色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

近年来,乳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把“旅游兴市”、“工业立市”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两大“引擎”,着力打造“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城市名片和“寿比南山在海南福如东海在乳山;冬去三亚,夏到银滩”旅游品牌。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备,融“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二)2008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

首届“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从5月11日开始持续到6月6日,之后,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弘扬母爱文化,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乳山独具特色的母爱文化品牌,将传播“母爱圣地、幸福乳山”的核心理念,引导至人们在感念母爱的同时,在全社会提倡“母爱、爱母、敬母、回报母亲”的社会美德,营造“爱母、敬母、回报母亲”的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让母亲在母爱圣地倍受尊崇,感受幸福人生,为建设和谐乳山,打造“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城市旅游名片做出积极贡献。

节庆活动期间,将以弘扬母爱文化,倡导和发扬“爱母、敬母、回报母亲”的传统美德为主线,举办“2008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开幕式暨“母爱千年文化苑”开工奠基仪式、母爱文化研讨会、“母爱之夜”篝火晚会、中国女摄影家摄影大展、乳山十大杰出母亲颁奖典礼、主题文化演出及女性文化服饰展和“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大型文艺晚会等主题活动。

“2008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基础。乳山市因“山”而得名,山是乳山人民的母亲山,她不仅哺育和滋润了勤劳朴实的乳山人民,更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母爱文化,这里既有山、睡美人等“母爱自然资源群”,又有海神娘娘拯救众生等优美神话故事;既有抚育抗日英雄子女的胶东育儿所“红嫂”群像,又有乳山籍当代著名作家冯德英创作的《苦菜花》等革命母亲形象。由于敬母、孝母的观念深入人心,目前乳山市57万人口中,7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53869人,百岁老人有45位,其中36位是女性,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三)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

乳山市,依山傍海,自然、人文景点众多,山、海、岛、沙滩、温泉等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国家AAAA级景区银滩旅游度假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天然石雕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金元时期北方三大道观之一的圣水宫等多种特色突出、风格迥异的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乳山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中日韩大三角的互动融合地带,位于山东省黄金海岸线、胶东半岛旅游圈和威海千公里幸福海岸线的重要节点,距离胶东半岛三个著名旅游城市青岛、烟台、威海的车程均在1个小时左右,具有良好的城市可进入性。

乳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最好最快的历史时期之一,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中游,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荣誉称号。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为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证。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是乳山市旅游资源、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难得条件,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旅游业正在成为推动乳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核心景区

“天下第一滩”――乳山银滩

乳山市银滩――沙质洁白,水质清澈,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先生为这里题书:天下第一滩。

2002年11月,乳山市银滩旅游度假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3年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乳山市银滩旅游度假区,规划控制面积65平方公里,海岸线东西长21.7公里,南北长3公里。目前进区项目达240多个,合同投资额2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6亿元,年进区游客50多万人次,目前已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区内65平方公里的海岸陆地可供客商开发建设,1.3万亩的沿海防护林带,为游客提供了森林旅游之乐趣;3个大型海水浴场,可供10万人游人沐浴。

山海经全文范文5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资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发展战略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状

1.山东半岛海洋资源丰富

山东的海岸线有3000多公里,近海岛屿299个,海洋面积16 万平方公里。山东半岛近海鱼虾种类达260余种,其中对虾、扇贝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而且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山东渤海沿岸石油预测地质探明储量2.29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10立方米。近两年,中海油又在山东渤海海域发现了三块油气田。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山东省有能力在影响国家能源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中抢先发展。

2.山东半岛海洋产业发展迅速

山东半岛海洋产业总体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2008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约5300亿元,占全国的18%,同比增幅达20.6%,近一倍于全省经济总量增速,多项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一。另外,山东还将“科技兴海”作为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山东全省两院院士有一半是从事海洋科研工作,海洋科研力量占全国的60%。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是新的发展领域,前景良好,符合国家发展的产业政策。

3.山东半岛存在发展瓶颈

山东现在存在着“集中集约用海”的障碍,“诸侯经济”发展态势明显。沿海各地申请用还项目大都局限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诸侯经济”催生的“诸侯港口、诸侯船厂、诸侯电厂”数量众多,重复建设以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阻碍。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倡导区域合作有助于打破这一瓶颈。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具体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1.打造海洋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

目前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已非常高,借打造蓝色经济区之机,发展海洋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海洋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新兴产业已起步,正孕育着发展。要凭借技术大力推进产品和技术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和谐发展

山东半岛地理环境优越,与临近的日韩两国在经济上合作基础好,能够有机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加强拓展山东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有望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就要求在充分发挥各市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

3.海陆结合,整体发展

海陆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和依存。要合理规划贯通途径,使二者达到最佳的联动发展效果。首先,要注重海洋生态的保护;其次,要建立连接海陆的发达交通体系,以沿海城市为支撑,把海洋产业向内陆延伸;再次,合理进行海陆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达效益最大化。

三、选择山东作为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原因及其可行性

我国沿海已形成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经济区域布局。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模式”近年来面临巨大危机,亟待改革,产业转型却不得其门。长江三角洲的“昆山模式”和“东莞模式”本质上并无差别。东三省经济总量仅相当于山东的二分之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渤海为内海,生态比较脆弱,在京津唐沿海打造蓝色经济区,必然会进行大量经济活动,要花费大量大人力物力来进行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较大的经济负担。

而山东有外海,且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10,人口9417万,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消费市场。另外其背靠中西部广阔腹地,有责任、有实力以和谐的发展模式,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被打造成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贸易先行区。山东半岛的发展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比相对落后,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大河三角洲的开发,山东半岛势必像长三角和珠三角那样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奇迹。

四、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1.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时期决定的

我国处在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不仅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对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2.进入国家战略有助于促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等都已陆续进入国家战略。在沿海经济纵线中,山东仍是国家战略盲区。争取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为今后经济发展定位一个高起点,有利于资金引进。从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格局来审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

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就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09年4月主席在山东考察时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顺应经济全球化合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既立足于山东发展实际,又放眼全国发展大局,是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更好为国家发展全局作贡献的重大机遇,也是加快推进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因此要把山东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去。

参考文献:

[1]郑贵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定位与建设思路初探[J].理论学习,2009,(08)

[2] “转方式调结构看亮点,蓝色经济区前沿报告”.大众日报,2010.6.25

[3]郑贵斌:推动沿海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发展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2).

[4]许新华 张如云:东莞模式未来的选择[J].特区经济,2007(7):32-34

山海经全文范文6

舟山虽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但因海岛与大陆交通的局限性,成为制约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千百年来,建一座连接陆岛的跨海大桥成为舟山魂牵梦萦的念想。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从1999年9月打下第一根桩到2009年11月建成通车,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

10年的光阴,舟山的百万军民望穿秋水;10年里,辛劳的工程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建造起了这座总投资逾百亿元的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起于舟山本岛,途经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于宁波镇海炼化厂西侧登陆的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天门大桥、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五座跨海大桥不仅以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还创造了中国桥梁建设史上“十个第一”,其精湛的桥梁艺术堪载入21世纪的中国桥梁工程史册。

十年“磨”一梦创奇迹

长期以来,素有“千岛之城”美称的舟山群岛与宁波虽然相距很近,但咫尺海峡,因为没有便捷的通道相连,对舟山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制约和影响。上世纪80年代在政策春风的召唤下,当时的舟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次提出了建跨海大桥的设想,但囿于当时财力及技术水平,这一设想无法付诸实施。

进入90年代,随着普陀山民航机场的动工建设及全长2706米的朱家尖海峡大桥因势而建,为舟山跨海大桥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成为实施大陆连岛工程的成功试点,让社会各界尤其是舟山的决策者,重新点燃建设连岛工程的信心和勇气。

经过一系列科学的论证和准备,1999年9月26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第一座大桥一――岑港大桥正式开工,宣告连岛工程建设全面开工。从岑港大桥打下第一根桩算起,到桃天门大桥的合龙,前后仅3年半时间,大陆连岛一期工程便完成过半。2005年春节前夕,连岛二期工程中的主干部分――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被国家发改委批复核准立项。2009年7月,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索塔部分完成涂装,昭示着五座大桥全部建成并可实现全线通车。

连岛工程中有两座21世纪中国桥梁建设的代表作西堠门大桥、全塘大桥。西堠门大桥桥长2588米,行车道跨度24.5米,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概算总投资约23.6亿兀。

西堠门大桥主桥为两跨连续钢箱梁全飘浮体系悬索桥,大桥主跨1650米,塔身高211.286米,是中国悬索桥第一高塔,堪称神州第一塔,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世界上首座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也是跨径世界第二、国内第一的特大桥梁,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

通体金色的西堠门大桥寓意舟山普陀佛教文化圣地的“万道霞光”,而涂装漂亮的海蓝色的金塘大桥象征舟山独特的海洋经济和丰富的海洋文化优势。

五桥连陆岛融商圉

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开通,陆岛连通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舟山从此告别孤悬海上的历史,迎来跨历史的大桥时代,使得舟山在环杭州湾地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陆岛工程的连接也会给舟山带来几何级的发展变数。

连岛大桥通车后,舟甬两地的交通,从现在的2个多小时车程缩短到约1个小时。这不单是时间和距离上的缩短那么简单,更意味着舟山未来将步入崭新的大桥时代。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版图上,离“龙头”上海愈近的城市,受到的辐射和拉动力就愈强。

在大桥时代,舟山战略空间的这一障碍排除了。通过大陆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和东海大桥,舟山与上海将形成“3小时经济圈”,与杭州将形成“2小时经济圈”,与宁波将形成“1小时经济圈”。

而舟山也从交通最末端的地区变成通往海洋的最前沿,从本岛不到600平方公里的腹地延伸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交通格局的变化,将大大提高舟山与内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时效,促进生产要素向舟山集聚,提升舟山生产力。

大桥的建成,无疑使舟山成为大陆伸向海洋的港口城市,由此将根本带动舟山经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流通、港口优势发展、各类产业升级,有利于把舟山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全国独特的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

借跨海大桥的开通,深水海岸资源与内陆腹地得以实现联姻,因此能够接受更多的来自内陆地区的经济辐射。而舟山可与沿海内陆城市实现市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对接,优势互补。

陆岛连通后,位处海岸带区域经济的舟山,其临港工业物流和国家重要能源物质中转站、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的功能亦得到极大的强化,海港、海景、海渔等独特的海洋资源将迅速被市场开发,昔日半封闭的海岛城市舟山未来将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主战场。

舟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黎明表示:“舟山跨海大桥不仅是一种交通现象。经济现象,更是城市化现象、人文环境现象,大桥效应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产业对接、空间发展,还将是在思想观念、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对接和辐射。”

破思想藩篱迎发展

从一个遥不可及的造桥梦到陆岛联通的不变现实,舟山跨越了整整10年。

最先连接这个梦想的是从船到桥,是一种交通品质的提升,群岛变半岛,是一种地理包括地域概念的转化。而最终要实现舟山经济腾飞,还需架通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大桥”,架通走向世界的大桥。

舟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国辉说,岛城舟山必须抛弃狭隘地域观念,克服海岛时代的文化心理障碍和因循守旧、小富即安、无所作为等意识,拆除各种阻碍发展的藩篱,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开放合作意识,迎接大桥时代的到来,从更宽的领域、更深的程度融入全省,融入长三角。

从大桥开始建设起,事实上的大桥效应已经显现,从岑港到册子岛再到金塘,桥墩在哪里竖起,哪里就变成了热土:企业竞相投资,别墅价格翻倍,集装箱公司效益倍增。为进一步发挥大桥效应,舟山积极实施浙江省委提出的“港航强省”战略,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服务富市,推进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现代海洋渔业等为支柱,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去年海洋经济总产出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海洋旅游方面,全力推出了大众海钓游、海鲜美食游、度假会展游、海洋文化游、群岛海上游、渔农家乐游、佛教文化体验游等“游”精品工程建设。

在舟山六横东部岛屿、大长涂东部岛屿和嵊山岛、枸杞岛、庙子湖岛等区域,二期钓场建设已启动。舟山市将组织培训一批渔业双转导钓队伍,建立钓讯信息系统,成立海钓管理机构,打响“海钓天堂”品牌。

舟山海鲜美食是吸引都市人民前往海岛旅游的一大诱因。舟山市计划在朱家尖岛、岱山岛、泗礁岛等地选择一批渔文化浓郁的渔村,建造渔村海鲜品尝点;营造“餐、娱”结合,“动、静”结合,“土、洋”结合的用餐服务氛围。

作为舟山海洋旅游文化的看点,舟山锣鼓、舟山渔歌、跳蚤舞、翁州走书、木偶戏等群众文化艺术是来舟山旅游的人们必看的特色节目。目前舟山将总结借鉴佛岛普陀山的成功经验,打造沙岛朱家尖、侠岛桃花、渔岛嵊山、泥岛秀山等一系列主题旅游岛。

上一篇激扬青春梦

下一篇金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