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范例6篇

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

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

1.1性质

全县17个乡镇场,除麻源垦殖场外,设立了1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每乡(镇)1个。自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到1994年以前为集体所有制,人员工资自收自支,自负盈亏。1992年国务院下发文件,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为基层事业单位。1990~1998年陆续将一部分集体人员招聘为国家干部,工资为差额拨款。2006年,该县为了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调动乡镇畜牧兽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将差额拨款转为全额拨款。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了“三权”归县管理,由县农业局委托县畜牧兽医局管理。

1.2人员结构

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现有编制44个,在编人员38人,聘用临时人员3人(均担任站长职务)。这些人员中,有6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工作。学历方面,大专14人、中专16人、高中7人、初中4人,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总人数65.9%。职称方面,中级职称5人、助理职称30人、技术员6人,初级职称占总人数的73.17%;年龄方面,50岁以上20人(其中55岁以上13人)、40~49岁18人、30~39岁1人、30岁以下2人,50岁以上占总人数48.8%。

1.3主要职责

一是承担公益性职能,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畜牧业政策,实施种畜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畜牧业生产统计、新技术推广,指导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品种改良、结构调整、区域布局、畜产品加工、生态养殖等工作。二是依法防疫、检疫,乡镇畜牧兽医人员除了做好春防、秋防集中免疫外,还要做好畜禽平时免疫补防工作。检疫方面重点抓好畜禽产地检疫、市场检疫、调运检疫以及官方兽医日常巡查、动物卫生证章标志使用管理等。三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抓好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疫情监测预警。四是抓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必须现场监督处理,拍照存档并填写相关无害化处理资料。五是做好母牛扩群增量工程、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等工作,母牛扩群增量工程、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实行一兽一档案,涉及千家万户,并要求制作上传有关电子资料,工作量相当繁重。六是兼顾搞好畜牧疫病诊治、等非公益工作。

1.4发挥的作用

2014年,万安县生猪饲养量达58.14万头,其中存栏24.7万头,出栏33.44万头;肉牛饲养量达9.62万头,其中存栏7.24万头,出栏2.38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52.52万羽,其中存笼90.46万羽,出笼162.06万羽;肉类总产量达到3.37万吨,禽蛋产量3437t,同比均有大幅增长。该县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凭借简陋的设施、人均服务面达50.02km2以上,人均防疫畜禽7.81万余头(只)以上。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员编制少,难以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

2005年,县编委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需要核定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42个(2012年增加到44个)。2014年,全县畜牧业生产完成数同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防疫检疫任务倍增,但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由2005年的55人下降到38人。除2014年录用了2名农业“三定向”毕业生外,2005年以来,乡镇畜牧兽医站未新进人员。目前,五丰、高陂、潞田、顺峰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各只有1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涧田畜牧兽医站仅有1名病休人员,武术畜牧兽医站仅聘用了1名临时工,这些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上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崩溃边缘,连最起码的日常工作都难以应付。

2.2人员素质低,年龄结构老化

从年龄结构看,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年龄50岁以上有20人、占乡镇人员总人数48.78%,其中55岁以上13人,人员结构老化现象非常严重。从文化结构看,乡镇畜牧兽医队伍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有27人,占总人数65.89%。从专业技术结构看,初级技术职称占评职人员的73.17%,无职称的人员有6人。究其原因,一是人员素质偏低,乡镇畜牧兽医站除2人为2014年录用的农业“三定向”生外,其余人员为90年代招聘的聘用干部,这些人员均为师徒帮带出身,非正规专业学校毕业,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二是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自觉学习钻研业务技术意识不强,大多满足于应付日常工作。

2.3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差

一是冷链设备陈旧。由于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原来配备的冰柜或冰箱等冷链设备已经陈旧不堪,有的甚至不能使用。五丰畜牧兽医站因无办公用房尚未配备冰箱;芙蓉、罗塘、弹前等乡站因无固定办公场所,冰柜或冰箱等冷链设备无处存放,疫苗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影响了免疫质量和效果。二是快速检疫设备落后。目前的市场检疫虽然配备了快速检疫箱,但没有配备必备的监测设备,只能靠肉眼检疫,条件十分落后。三是办公用房不足。办公用房方面,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房屋多数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年久失修,有的还属于危房。另外芙蓉、罗塘、五丰、弹前4个乡站没有办公用房,芙蓉、罗塘及县畜牧兽医协会因筹措乡镇畜牧兽医落聘人员身份安置所需社保金而不得不将办公用房出售,这几个乡站只能借住当地乡镇政府简陋的房舍或租用他人房屋办公。由于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负荷重,严重影响了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工作积极性。

2.4村级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队伍不稳定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重原则,每个行政村要配备1名村级防疫员。村级防疫员的聘任、配套经费补助由当地政府负责,技术指导由畜牧部门负责。万安县每年要开展春、秋两防,劳动强度大,而村级防疫员每年人均只有中央资金补助1200元,地方配套补助难以到位,影响村级防疫员工作积极性。2014年,该县135个行政村只聘请到120名村级防疫员,有相当部分村级防疫员因待遇过低而选择外出打工,村级防疫队伍极不稳定,村级防疫形势相当严峻。

3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建议

3.1增加人员编制,保障畜牧业发展安全

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畜牧业生产,开展动物防疫检疫、疫情测报、疫情控制与扑灭,保障畜牧业安全和人民餐桌上的安全,目前有部分乡镇因人员编制过少而难以完成繁重工作任务。建议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按地域分布和畜禽养殖规模需求,达到大乡镇配备4名以上、小乡镇达到3名以上的基本配制。

3.2采取措施,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采取农业“三定向”培养、公开招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择优返聘具有大专学历的原乡镇畜牧兽医站落聘人员等方式招录专业人才,为乡镇畜牧兽医站注入新鲜血液,及时补满空编人员,扭转乡镇畜牧兽医站线断网破人散的不利局面。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业务技术知识的再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

3.3落实政策,加大经费投入

将防疫经费和人员工作经费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大对防疫检疫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办公,冷链设备、生活用房、疫病监测等设施条件,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从而改善和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3.4提高待遇,稳定队伍

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范文2

20__年,防保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龙陵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和“降消”项目为龙头,紧紧围绕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及降低“两个”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为目标。

一、基本情况

__镇(中医院管辖)有5个社区、8个村委会,150个自然村,总户数9176户,总人口31742人,农业人口18478人;农村人均收入1257元,人均吃粮400公斤,15—49岁育龄妇女8554人,占总人口的26.95%;18—35岁育龄妇女数3939人,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出生334人,活产332人,死胎死产2人。7岁以下儿童2247人(5岁以儿童1760人,3岁以儿童936人),占总人口的7.08%;0—15岁儿童4313人。预防保健人员26人,其中乡级3人,村级23人,共设有13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为100%,全部为甲级村卫生室。

二、组织管理

年初,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20__年度防保工作计划,并召开了20__年度村医工作安排会议。会上,镇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村医工作做了一些要求和强调,防保科将各村的任务、指标下达到各村卫生室,连同百分计考评标准与村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合同书,并订有奖惩标准。半年对各村进行检查督导,并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年底严格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合同书的考评标准对所辖卫生室进行考评,并兑现奖惩。从行政上、业务上加强了村医的管理,提高了村医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一)培训、督导

一年来,围绕乡村一体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及预防、保健工作对在职卫生人员、村医进行培训,自办培训班4期,共培训232人次,其中中医院148人次,村医84人次;召开例会4期,参会人员共108人次。在镇政府、中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坚持每月1人次的下乡监督活动,全年共下乡监督96人次,318天。

(二)健康教育

围绕预防、保健、康复等,采取多渠道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设立宣教室和咨询室,播放录象,在门诊、住院部走道显眼地方及病房粘贴宣传画、标语,门诊大厅有两块宣传板,每月定期出版报,各种卫生节日在街头人口集中地方设点宣传,制作展版,印发宣传材料,口头宣传及设有咨询电话。另外,辖区13所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村医上门宣传,育龄妇女轮换式学习科普连环画知识。一年来,共设点宣传11次,每次医务人员3人,共33人次,168期,粘贴标语60条,粘贴宣传画245张,制作展版11块,发放宣传材料20多种、26500份,医务人员宣传9928人次,接受咨询4372人次;会议培训4期,共培训120人次。18—35岁育龄妇女受教3373人次,孕产妇受教463人。新婚登记人员受教840人。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果,辖区内13个村卫生室全部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统一”开展工作,严格村卫生室值班、考勤制度,制定健全了村卫生室工作制度;加强了赧场社区卫生室、白家寨村卫生室、香柏河村卫生室、横山村卫生室、杨梅山村卫生室、大坪子村卫生室、新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夯实村级卫生保健网,逐年解决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业务用房简陋的问题。继续实行防保人员对各村卫生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了防保人员和村医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巩固了“围产期保健保偿制”,建立了动员孕妇住院分娩奖惩制和费用包干制,有效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今年对孕产妇管理突出的村卫生室给予了表彰奖励,共奖励金额4529元。

(四)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严格执行《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管理规定,设置了合管办并保证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确保了新农合的顺利运行;制订了《__镇新农合管理制度》,加强了新农合用药行为的监管。13个村卫生室均按时、按质进行报账制度,并分散、分批张榜公布报销比例及金额。补偿情况:20__年1至11月份,参合者总得到补偿14530人次,总补偿医疗基金1019141.49元,占可用医疗基金(1597482元)的63.8

0%。其中:门诊统筹补偿6173人次,补偿医疗基金36278.51元,占可用门诊统筹补偿基金(399370.50)的9.08%;门诊家庭账户补偿5625人次,补偿医疗基金44286.44元,占可用门诊补偿基金(399370.50)的11.09%【其中,慢性病门诊补偿1855人次,补偿慢性病基金92355.79元,占可用慢性病补偿基金(79874.10元)的115.63%;】;住院补偿834人次,补偿住院基金829020.75元,占可用住院补偿基金(1118237.40)的74.14%;住院顺产分娩43人次,总住院医疗费用25800元,补偿住院医疗基金17200元,占可用住院基金1118237.40)的1.54%。可用医疗基金结余578340.56元。20__年度__镇参合率为93.11%(17201/18474),比去年下降2.84%(居民人口不得参与合作医疗)。

(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计划免疫:在计划免疫中,全镇以“计划免疫工作计划”为目标,着重建立完善计划免疫十本贻账,完成各项指标率,提高AFP病例监测报告,做好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及计划外疫苗的接种工作。重点加强贫困边远山区及免疫空白地区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20__年共出生儿童321人,0—7岁儿童2302人,建卡2302人,建卡率100%;乙肝疫苗接种321人,接种率100%,及时接种309人,及时接种率为96.26%。20__年AFP、麻疹病例、新生儿破伤风实行“旬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共监测上报36期。20__年共运转疫苗9次,其基础免疫接种率为:卡介苗99.43%,麻疹疫苗100%,百白破99.81%,脊灰疫苗99.81%,乙肝疫苗100%。五苗全程接种率99.43%。为巩固脊灰强化免疫,20__年1月进行了一轮强化免疫,应种1330人,0剂次儿童58人,实种1320人,服苗率99.25%.外地儿童应种79人,实种79人,0剂次儿童应种6人,0次剂儿童实种6人,服苗率100%,并进行了查漏补种工作。20__年6月至12月,积极做好二类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通过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及村医的共同努力,共接种乙肝疫苗(含村级)共2512人。为实现全国消灭麻疹承诺,于20__年11月对8月龄至14岁适龄儿童进行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应种数5284人,实种数5256人,接种率为99.47%。

2、疫情监测

在疫情监测上,继续坚持“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原则,严格监测“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感样病例、禽流感零报告及日报告”。主动搜索AFP病例。20__年3月18日云山小学学生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发病19人,疾控中心、中医院防保科及村卫生室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几天努力,疫情最终得到控制。20__年5月至6月进行“手足口病”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37期,未发现手足口病;20__年10月25日至今进行“登革热”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49期,未发现登革热疫情。20__年,__镇共发乙类传染病322例,发病率1014.43/十万,发病居首位的为肠道传染病,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98.1%。

在疫情监测上,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有疫情报告各项制度,每季度有疫情分析,疫情自查总结,半年、年度疫情分析。20__年共进行疫情分析季度4期,半年分析1期,年度分析1期。按《龙陵县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要求,积极做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20__年共上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包含一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菌子中毒) 3、疟疾防治

疟疾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要求完成。20__年本地居民发热血检702人,血检完成率117%,流动人口涂片治疗670人,完成率111.67%,血检村寨148个组,村寨覆盖率100%,预防服药630人,预防服药率210%,疟疾现症病人治疗15人,治疗率100%,休止期根治63人,根治率100%,病灶点处理63个,疟史访问270人,访问率100%,病灶点处理270个,处理率100%。均为外源性病灶点。20__年,第五轮疟疾项目“氯伯喹”免费治疗间日疟共368人;ACT治疗PF108人,浸泡蚊帐1037笼。20__年疟疾防治做到年头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过程有记录。且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季度也制定工作计划、总结。数据资料做到一月一收一报,并按时上报县项目办各种报表及资料。20__年共上报疟疾报表21期,季报表7期,(分别为第五轮、第六轮)。严格“疟疾基金财务帐”管理,及时兑现疟疾项目款。

4、结核病防治

按照《结核病项目》要求,认真做好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20__年共转诊病人36例,规范、足量、全程对结核病病人实施治疗,共治疗肺结核病人11例,加强督导管理,共督导结核病病人11例,督导45次(其中有1人为自费服药),做到“三见面、三落实、五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结核病病人的督导及归口管理工作。

5、鼠疫防治工作

鼠疫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方案》和“省、市、县鼠疫防治联防方案”,强化鼠疫“疫情三报”,坚持“零报告”制度,严防鼠间鼠疫的流行,杜绝人间鼠疫的发生。20__年度统一灭鼠2次,经费投入10500多元,受益人口20__0人。

6、死因监测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是20__年一项新开展的工作,主要进行辖区内的死亡信息收集,所有死亡个案必须全部上报,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中医院做好培训及督导工作。做好质量控制。中医院各科室、全镇5个社区及8个村卫生室共监测上报死亡病例169人,死因报告率100%.网络直报169人,直报符合率92.22%;报告卡完整率93.41%,报告卡规范率90%,卡片与病史符合率91.21%;报告及时率90.80%,培训村医2期,积极做好下乡监督工作,共计下乡监督36次,撰写督导报告4期。

(六)妇幼卫生工作

1、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的法律、法规,搞好“围产期保健保偿”服务,巩固保健保偿服务取得的成果,20__年围产期应入保232人,实入保232人,入保率为100%。

2、“降消项目”工作

我镇严格按照龙陵县“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好“降消项目”工作,利用项目活动,加强了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巩固了三级防保网底建设,搞好怀孕妇女的摸底排查登记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急救运行机制,为“两个危急”转诊抢救疏通绿色通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政策,主

动为贫困孕产妇办理救助资金,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两个”死亡率。20__年度,__镇共办理贫困孕产妇救助卡128人,享受救助金86人,补助金额46720.84元;实行限价收费的40人。在中医院住院分娩的贫困孕产妇224人,补助金额151568元;实行限价收费的有91人,补助金额28758.18元。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成功率为100%。

3、爱婴医院工作

继续巩固创建爱婴医院来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纯母乳喂养率。20__年度指导产妇母乳喂养332人,纯母乳喂养300人,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

4、“三监测、六管理”工作

全年共有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活产332人,建卡322人,产检322人,有早孕检查277人,住院分娩300人,新法接生334人,产后访视322人,系统管理277人;高危孕产妇94人,管理94人,高危产妇68人,住院分娩68人,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无孕产妇死亡。7岁以下儿童2247人,保健管理1697人;3岁以下儿童936人,保健管理705人;5岁以下高危儿童113人,管理113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人数16人。新生儿死亡1人,婴儿死亡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3人,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5、十三项妇幼卫生指标

20__年度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为3.01/00,婴儿死亡率为9.0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04/00,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96.99%,产前检查率为96.99%,新法接生率为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0.36%,产后访视率96.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4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为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75.52%,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5.32%,5岁以下高危儿童管理率为100%,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覆盖率为100%;4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300/332);低体重出生率为1.20%(4/332),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82%(16/332)。培训合格率为100%;妇女健康教育率为85.63%(3373/3939)。

6、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妇幼卫生的痕迹资料的归类整理,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信息资料档案,准确及时上报和反馈妇幼卫生院信息。今年上报妇幼卫生信息12期,健全乡级3本8种台帐、村级2本5种台帐,确保县、乡、三级数据上一致,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县对乡镇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要求,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并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并进行监测。20__年,__镇共监测1362人,其中孕产妇监测522人,完成任务400的130.5%;新婚保健人员婚前保健监测840人,完成任务数550人的152.73%,共随访HIV/AIDS6人,筛查出HIV感染者3例。实施母婴阻断0人,发放安全套200盒,20__年镇村两级共出艾滋病宣传栏期84期,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资料6000多份,受益人口5000多人。20__年__镇对防治艾滋病家庭贫困人员及艾滋病孤儿共计17人,救助金补助14700元。

(八)其它工作

积极完成上级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及参加各种会议。20__年到上级培训8次,培训村级14次,接受上级督导8次;驾驶员体检524人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范围不广,力度不够,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

2、个别村医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防保经费严重短缺,村医不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培训,卫生室设备、器材陈旧老化。

4、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经费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足。

(二)建议

1、加强村医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2、加强健教宣传,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范文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乐从镇HBsAg携带情况,揭示当地乙肝流行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220500例体检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揭示其乙肝流行现况及随时间变化趋势等。结果:2006年至2009年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总体在10.09%-11.48%之间,总体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P<0.05)。历年检测结果阳性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 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健康教育以及积极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水平。

【关键词】 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现况;防治效果

自2002年6月1日起,国家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规划中后,乙型肝炎的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1]。近年来,许多省市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主、被动免疫,将免疫效果又提到一个新的台阶[2]。但随着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市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由于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习惯、居住条件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特点[3],给我市的病毒性乙型肝炎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乙肝病毒携带率的情况,以实时改善本地区的防控策略,自2006年以来至2009年,本地区采取强制入厂体检,了解其HBsAg携带情况,现将其220500例体检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共计220500例本地区入厂职工的体检资料。其中男120773例,女99727例;年龄19-75岁,平均39.6±5.2岁。所有职工入厂之前均未接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检测或治疗等。

1.2 方法 取空腹外周静脉血约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统一使用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销售的试剂盒,采用深圳RT6000型酶标仪,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予以操作。

1.3 判断标准 严格按照《WS299-2008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予以判断两对半检测结果。2008年以前则按照《GB15990-1995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予以判断,阳性与弱阳性均判定为阳性病例[4]。

1.4 统计学分析 Sqlserver2000+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趋势检验采用线性趋势X2检验,P

2 结果

2.1 总体分析 2006年至2009年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总体在10.09%-11.48%之间,总体呈现一个逐年下降的趋势(X2=5.27,P<0.05)。男性及女性受检者亦呈现出随时间变化而阳性率下降的趋势(X2值分别为5.36、5.08,P<0.05),见表1。

3 讨论及分析

影响HBV传播的因素很多,并且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社会经济、卫生设施、医疗水平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等,这些都影响着乙肝的流行过程[5]。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群的经济状态、文化水平及健康意识等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开展已有近30年的历程,我市基本确立了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健康教育、控制血源性及医源性传播以及积极治疗等为主的防控对策与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 建立健全监( 检) 测网络, 广泛开展监测工作 为保证乙肝防控目标的尽早实现,完善和提高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积极应对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本镇所带来的防控困难,并指导乙肝防控策略的不断改善,对免疫规划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我市于2006年起按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对全镇入厂职工强制开展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以全面了解本地区HBsAg的携带现况和随时间变化趋势。具体包括:(1). 建立乙肝疫情监测系统;(2).针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的不规范性,对医疗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及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乙肝监测诊断标准》、《乙肝实验室检测工作技术规范》的系统培训,以提高医疗保健机构对HBV检测及乙型肝炎的诊断水平;(3).开展监测病例的基本信息报告和质量评估, 并及时了解传染源的分布情况;(4).开展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以及免疫成功率的监测,定期抽查并查漏补种,评价其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情况;(5).加强对血站( 库) 供血情况的监测,并及时反馈其监测结果等。

3.2 强化乙肝疫苗接种 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工作,并将此策略逐步扩大到其他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医务人员、托幼机构人员、HBsAg 阳性人员的配偶及共同生活的亲属等高危人群), 2002年与全国同步,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并于2008年加强1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疫苗补种。

3.3 控制HBV的传播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要求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 保障医疗环境的安全,以杜绝HBV的血源性及医源性传播。具体包括以下措施,如加强医疗器械及医疗环境的消毒措施,禁止一次性医疗器具的重复使用, 倡导和推广采用安全、自毁性能的注射器具等;加强对理发、美容、修脚等有可能发生经血传播HBV的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对入厂体检阳性者及其配偶、家庭其他成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阻止和减少HBV经性传播途径的感染率,避免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对于HBV慢性感染的孕产妇,在其新生儿出生后24 h 内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200IU,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10ug, 并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的1、6 个月完成后两次的乙肝疫苗注射,以阻止HBV的母婴传播。

3.4 加强健康教育力度 我市自2004年建立了以市、区( 市) 县、街道或乡三级的防控体系。联合医疗机构、社区和工厂,采用专家讲堂、现场咨询、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将知识带到群众中去,广泛宣传,使群众全面了解乙肝的防控知识,进一步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本市的综合防治工作中,在积极治疗乙肝确诊患者、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全人群免疫力的同时,并积极做好乙型肝炎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将预防接种及防治知识带进社区和工厂,不仅使群众学到了预防接种知识,还使市民切实感受到接种疫苗、定期体检等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意义,提高了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降低人群的HBsAg携带率。从本次研究中看出, 2006年至2009年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总体呈现一个逐年下降的趋势(X2=5.27,P<0.05),提示我市近年来开展的防控措施已初显成效。历年检测结果阳性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但与自然男女携带比率(1.4:1)接近。导致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男性的生活习惯及社交活动等不同于女性有关,男性的各种社交活动导致公共聚餐、受伤、输血等的机会较多,从而相对增加了其受到HBV感染的机率;其次则可能是因为男女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以及男性的免疫应答能力低于女性。

参考文献

[1]杨月,万强,张玫等.大连市自然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11):656-658

[2]邹单东,兰健萍.5040名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18-1719

[3]麦毓麟.医学模式转变与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9):129-132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OL/B].2008.

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范文4

首先,我代表温泉县党委、政府向自治区畜牧厅XX巡视员一行莅临我县开展兽医工作督查调研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温泉县兽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足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温泉县基本情况

XX县地处新疆西北边陲,隶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北疆西北部的边境大县,边境线长276公里。北部和西部以阿拉套山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邻,南部以别珍套山和察汗乌逊山为界与霍城县相邻。县境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148.6公里,南北宽71.8公里,总面积5881平方公里。全县辖2镇、4乡、2个国营农牧场,91个行政村(队),驻有兵团农五师87团、88团两个团场。全县总人口7.2万人,由蒙、汉、哈、维、回等19个民族组成,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市617公里、阿拉山口口岸168公里、霍尔果斯口岸205公里。XX县气候属大陆性半干旱温凉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年均降水量204毫米,无霜期141-166天,全年平均气温3.6℃。博尔塔拉河和鄂托克赛尔河横穿境内,地表水年总径流量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1亿立方米,理论水能蕴藏量达27.9万千瓦。全县山地面积57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70.69%,平原面积538.1平方公里,有可耕地49万亩,森林55.1万亩,天然草场619万亩。文秘站网

XX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小麦、油料、甜菜为主,畜牧业以牛、羊为主。20__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3.83亿元,较上年增长5;畜牧业产值1.19亿元,增长7.5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5万元,较上年增长9.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6元。20__年末,全县牲畜存栏达40.68万头(只),其中:农区牲畜存栏14.4万头(只),牧区牲畜存栏26.2万头(只)。全县能繁殖母畜26.7万头(只),母畜比例达65.7%,繁殖成活仔畜28.4万头(只),成活率99。牲畜出栏数29.17万头(只),出栏率71.7;商品畜24.25万头(只),商品率59.6。家禽年末存栏8.71万羽,禽蛋产量683吨。肉类总产量7404吨,奶类产量8198吨,绵羊毛740吨,山羊绒8515公斤,各类皮张21.9万张。

上半年,全县各类牲畜存栏61.65万头(只),其中:农区牲畜存栏21.7万头(只),牧区存栏39.95万头(只)。农作物播种面积35.2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8.17万亩,苜蓿6.01万亩。

二、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一)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自治区、自治州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基本职责,实行了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县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队)、驻村单位干部包户、兽医技术人员包畜群制度以及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和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奖罚责任,实行出现疫情“一票否决制”,并将此列入畜牧业年终考核的重点。同时加强了对技术人员协调力度,县上统一调配防疫员,通过县兽医站及时抽调技术员驻村、乡上积极调配充实技术力量、乡与乡之间相互支援多种形式,保证了技术人员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防疫意识淡薄的某些“钉子户”,党政领导通过行政措施亲自去做思想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疫情的危害性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最终自觉参与到动物防疫中去。

全面完成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及时召开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紧急会议,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均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机构和应急预备队,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制定了《XX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操作执行方案》。二是开展全方位畜(禽)普查登记,为下一步免疫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和旬报告制,并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四是加大市场监督检疫力度,制定《XX县上市禽类检疫登记表》,对市场流通环节做好查验力度。五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六是保障物资供给充足。今年,我县对禽流感疫苗和注射服务费用均实行免费,对牛口蹄疫疫苗继续实行免费。州县财政各承担50%,县财政投入5.5万元资金做为动物防疫活动专项经费。七是加大督查检查工作力度。八是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按照“政府保证密度,部门保证质量”的要求,力争做到畜(禽类免疫“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免,免不漏卡)。据统计,截止3月28日,全县购进疫苗50000毫升,完成免疫禽类69787羽(只),免疫率达100%,其中免疫鸡57334只、鸭4354只、鹅3947只、鸽子3866羽、其它禽类286羽(只)。春季牲畜口蹄疫免疫注射工作于4月10开始,截止5月30日,我县共购进口蹄疫疫苗378400毫升,实际免疫牲畜357510头(只),免疫率99.5%,其中已免牛29176头,免疫率达100;已免羊324804只,免疫率99.5%;已免猪2576头,免疫率92%;已免骆、驼954峰,免疫率100%。针对新生仔畜、怀孕母畜适时进行跟踪补免,完成补免牲畜1432头(只)。

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安排。按照自治区《关于做好下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新牧发电[20__]26号)、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下半年畜牧业工作的通知》(博州政办发[20__]60号)文件精神及

县人民政府召开的半年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县秋季重大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一要切实做好秋季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强制免疫工作,及早开展普查摸底,做好疫苗购进,调配充实人力,保证全面完成免疫工作任务。要求从8月20日开始集中进行禽流感免疫工作,9月15日开始集中进行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按照“政府保证密度,畜牧兽医部门保证质量”的要求,继续严格实行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免疫规程,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二要努力完成新建定点屠宰场和活畜交易市场的任务。目前,我县已建成定点屠宰场2座(博镇、哈镇)、活畜交易市场4座(博镇、哈镇、安乡、呼场)。其中,今年上半年建成了哈镇定点屠宰场、呼场活畜交易市场,现已竣工使用。年底前,计划通过世行项目贷款资金,再建设定点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各一座。使全县牲畜交易集中的乡镇场均建有定点屠宰场或活畜交易市场,将为我县活畜及畜产品交易提供便利场所。三要强化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监督工作,保证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巩固无疫情成果,确保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据统计,20__年秋季全县口蹄疫应免疫易感牲畜37.76万头(牛3.11万头,羊34.34万只,猪0.22万头,骆驼0.08万峰),应免疫禽类11.57万羽(鸡9.78万羽、鸭0.72万羽、鹅0.59万羽、鸽0.41万羽、其它禽类572羽)。

加强防控知识的培训。一是组织县、乡畜牧系统职工开展学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得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了防控技能。二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场、农牧区举办科技培训班,并向农牧民群众发放《畜禽常见疫病免疫手册》、《养牛学及疫病防治》等技术手册。三是组织村级防疫员参加了自治州举办为期15天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1期,培训村级防疫人员16人;我县举办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1期,培训村级防疫人员20人。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举办各种类型畜牧科技培训班13期(技术培训班10期,执法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

防控物资的调运和储备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我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及时建立并得到不断完善。目前,储备库有喷雾消毒器(电动)3台,背附式喷雾器15台,防护服15套,一次性防护服100套,消毒剂8箱,烧碱5桶(500公斤),连续性注射器、20ml注射器、消毒棉球、防护口罩、防护靴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

(二)不断完善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建设

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体系建设,建立疫情预警机制。温泉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建立后,我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对牛结核病、布病、口蹄疫、马传贫等几项疫病的监测工作,并着重加强了对禽流感、口蹄疫的动态监测工作力度,按要求进行了血样采集、疫病普查和信息上报工作。通过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对全县动物疫情实施了全面的常规监控,实行了较为规范的疫情报告制度。目前,我县动物疫情网络传输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县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正不断向规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已逐步健全完善,应变疫情突发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增强,能够及时掌握、控制、报告、扑灭疫情。以边境动物疫情监测为重点,加强检测密度,扩大监测范围,密切注意疫情变化,准确做出预报。

齐抓共管,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期间,启动县乡村三级网络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畜牧行政部门、政府系统三条线的疫情报告机制,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理。建立健全疫情预警机制,加强重点地区疫情监测和巡查工作力度。针对疫情监测范围广的特点,我县形成了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严格按照《XX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履行职责。年初,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春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自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温防重办字[20__]01号),要求各成员单位开展自查,县畜牧兽医部门负责禽类普查登记、疫情监测等工作,设立疫情监测点8个,即每个乡镇场1个;县水利部门负责博河流域\水库、山溪等水网地带的自查工作;县林业部门负责全县河谷林带、湿地、林区的自查工作,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温泉县监测站(自治区级),设立了3个监测点(即呼场监测点、查乡监测点、河谷监测点);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全县人间禽流感预防、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水利、林业部门定期通报河谷林带、湿地的检查情况,查清候鸟种类,在第一时间发现死亡禽类及时上报,并做好档案记录。通过监测,我县未发现有异常死亡禽类、候鸟。

配置和落实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情况。20__年末,根据自治区畜牧厅的要求,我县对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进行了配置、落实和登记,全县共配置、落实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91人,达到了一名观察员负责一个行政村队的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工作,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大多由村队两委班子成员或村级动物防疫员兼任。目前,各项管理制度正在完善,疫情的逐级报告机制基本形成。

(三)切实加强动物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

加强检疫,以检促防。加强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了防止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一是建立健全动物监督检疫机构,配强配齐“两员”(检疫员、监督员)队伍;二是在全县实行了产地检疫,凡没有免疫耳标和免疫卡的牲畜一律不准上市出售;三是在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严格查证验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四是发挥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传入。在强制免疫和牲畜转场时期,设立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坚持24小时值班,对进出县境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查证验物和车辆消毒,确保外地动物疫病不传入;五是按照统一部署,审换了《动物防疫合格证》,全面使用动物检疫新“五证”。上半年,我县屠宰检疫牛390头、羊36000只;市场检疫各类上市牛960头、羊420__只;产地检疫牛3300头、羊59000只、猪130头、禽类13000羽、羊毛190吨。

(四)其它相关工作情况

开展全方位、大规模、多形式的动物防疫知识宣传活动。一是利用电视台开设宣传专栏,播放领导讲话,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了农牧民的欢迎。二是深入乡镇村队进行广泛宣传。我们根据本地实际,利用“动物防疫法制宣传月”、“科普宣传月”、“科技之冬”、乡村集贸日、牧业

总结会、那达慕大会、年度剪毛季节、牧区牲畜转场、集中药浴等时机,通过悬挂横幅、张帖标语、发放传单、法制咨询、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防控知识。上半年,全县开展动物防疫法大型宣传活动2次,在乡镇场集市日开展了2个轮回的宣传活动,电视播放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法律条文和高致病禽流感防控知识专题节目,做到每日播放1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0__0余份,悬挂横幅25条,办板报16块,出动宣传车65次,播放录音126次,面对面咨询人数约360余人次以上。加大防控经费财政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是把畜牧业发展列入财政预算,在牲畜疫病防治、品种改良、青黄贮制作、技术培训、引进种公牛、购进农牧业机械、挤奶器、储奶罐等方面给予补助。二是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每年安排15万元,实现牛口蹄疫和禽流感免疫全部免费。

加强防控工作的督查和自查。年内自治区、自治州多次来我县开展督查、检查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对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工作进行了多次重点专项督查、检查,由于我县上下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同。同时,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期间,我县四套班子主管牧业领导组成督查组,包片负责,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场防疫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暗访,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进行统一部署和合理安排,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年内我县无重大疫情发生。

加强各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做好防控工作。20__年,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我县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指挥长,八十七团、八十八团、边防军队、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温泉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各级领导层层抓,各部门紧密协作合力抓防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组织体系。各相关部门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协作,同时通过定期的会商制度,与林业、卫生等部门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互通信息,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三、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自治区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XX县党委、政府立足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新政发[20__]102号)、《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新政发[20__]103号)、《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意见》(新政发[20__]104号)等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XX县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乡(镇、场)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上划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明确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经摸底调查,全县共有1个县级兽医站,8个乡镇场兽医站;现有人员99人,其中技术人员56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42人),占总人数的56.6%,非技术人员38人。根据温泉县《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机构设置方案为:XX县畜牧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内部增设兽医股,设行政编制3名。在县动物卫生监督站的基础上组建温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副科级)和县畜牧兽医站(副科级)。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编制15名,其中领导职数2名;县畜牧兽医站设编制16名,其中领导职数3名。

目前,县编委已下文批复,原则同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及乡(镇、场)动物防疫检疫站、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更名挂牌。县畜牧、编委、人事、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联合,对乡(镇、场)畜牧兽医站开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人员事务交接等工作,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各项防疫经费和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2个国营牧场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工资按照企业标准由财政统一发放,乡镇场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工作已基本完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的领导任命和分工由县组织部门近期按有关程序予以确定,此项工作正在开展。

初步建成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村聘乡管制度,由村民委员会面向社会择优招聘或推荐,经乡镇(场)人民政府(管委)审核上报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备案聘用。目前,我县共招聘了3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并全部参加了州、县举办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掌握了兽医基本操作技能,可基本满足我县动物防疫工作需要。针对村级防疫员的收入问题,我县将现有的36名将村级防疫员按村队牲畜规模实行划片承包,村级防疫员主要负责农区牲畜的防疫、改良、诊疗等工作,其劳动报酬主要通过实施动物防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获得。收费按县物价管理部门核定标准执行,实行明码标价。据粗略计算,我县村级防疫员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目前,我县正在研究制定《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争取将村级防疫员依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其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一支“招得来,能服务,有收入,稳得住”的农牧民技术队伍。

在防疫费的收取方面,实行牛口蹄疫、禽流感免疫防控经费由政府全部承担的政策。自20__年起对牛口蹄疫免疫全部实行免费,20__年起对禽流感免疫实行免费,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我县每年安排15万元资金,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提供了资金和

物资保障。目前,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收费的仅有羊、猪、骆驼的口蹄疫免疫注射费,其中:羊为0.5元/次,猪、骆驼为1.0元/次。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县、乡(镇、场)畜牧兽医站的标准化建设力度,通过利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世行项目等项目资金,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软硬件建设和巩固完善工作。从20__年起,动物防疫体系设施设备累计投入180万余元,其中乡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46万元(塔秀乡兽医站建设17万元、安乡兽医站改造15万元、呼场兽医站改造7万元、查乡兽医站改造2万元、昆场兽医站改造2万元、扎乡兽医站改造3万元)、活畜市场建设55万元(博镇活畜市场建设15万元、哈镇活畜市场建设17万元、呼场活畜市场建设11万元、安乡活畜市场建设12万元)、定点屠宰场建设48万元(博镇定点屠宰场建设13万元、哈镇屠宰场建设35万元)、新建药浴池6座15万元、黄牛改良冷配器材设备投入15万元,另外还完成了县畜牧兽医站化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采购。目前,大部分基层兽医站的各项业务工作均能正常有序的开展,达到了标准化兽医站建设基本要求。

今年,自治区下拨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资金15万元,其中7万元用于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8万元用于设备采购。我县按照《自治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管理办法》中的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哈镇畜牧兽医站办公楼,建设标准为两层楼房,目前建设用地已落实,设计图已完成,并对外招标公告。经初步预算,该办公楼建设资金在30万元以上,县财政将落实补贴资金25万元。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国营牧场畜牧兽医站的经费全部为自收自支,职工工资低,办公条件差,建议自治区在进行兽医体制改革的工作中,把国有农牧场畜牧兽医站与乡镇畜牧兽医站同等对待,人员编制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编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实行全额拨款。

二是我县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人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人才断档现象严重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安排培训经费,充实师资力量,并尽快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增强行政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活力。

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范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赤道风”为你整理了这篇举办抗疫英雄事迹系列宣讲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市和平区关工委积极对接天津市医师协会,协同和平区教育局关工委,举办了抗疫英雄系列事迹宣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抗疫英雄,受到思想洗礼。报告会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六所学校举行,150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抗疫英雄的讲座。

提早谋划 推广抗疫精神

2020年5月,针对学生普遍开课的实际情况,和平区关工委召开由区关工委、市医师协会、区教育局关工委参加的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请一线抗击疫情英雄为各中小学学生做事迹报告。会上决定,大力宣传天津驰援武汉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为充分发挥本市医疗队一线医护人员英雄人物较多的宝贵资源,和平区关工委请天津市医师协会组成的宣讲团,分批赴和平区各中小学进行宣讲,先在2~3个小学试点,而后在各中小学全面铺开。抗疫一线的英雄以个人鲜活生动的具体事例,给学生们讲抗击疫情的战斗故事,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们讲授防控疫情的基本方法和常识。

和平区教育局关工委主任刘孝国介绍,此次系列宣讲突出“我为祖国抗击疫情骄傲,争做新时代优秀少年”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通过组织青少年学习宣传身边英雄事迹和一线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英勇奉献精神,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达到“政治熏陶滋养人、主题教育塑造人”的效果。

为提高每次报告会的质量,和平区关工委与和平区教育局关工委在会前都要认真研究会议议程,了解宣讲人的特点,及时和宣讲人沟通,介绍学生听众的年龄层次和特点,让演讲人充分了解学校和学生,以使演讲内容、形式易于学生接受。为保证活动万无一失,和平区关工委与和平区教育局关工委每次会前都与学校对接,就会议准备情况以及会议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从会标等文字内容的审定,到会场人数及座位的安排;从设备的准备调试到会议中出现问题的应急措施;从演讲过程到学生互动及敬献礼物等环节,都做了精心组织和安排,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会议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级层次和学校的积极性,使每场报告都显示出各自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特点,使教育效果得到保证。在互动环节,提前准备和会场随机提问相结合,小学生和中学生提问关注点及内容都符合各自的年龄特点,使得演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宣讲效果突出 成绩显著

为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抗疫英雄,亲身感受英雄风采,本次活动先后安排在万全小学、鞍山道小学、岳阳道小学、十九中学、十一中学、二十一中学做了六场报告,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活动由和平区关工委副主任、区教育局关工委主任主持、点评,进一步明确报告会的意义。学校设立主会场和分会场,并且进行录像保存资料,以便让更多的学生观看。

活动中,先后有5位抗疫英雄来到学校进行了宣讲,他们分别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天津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吴琦教授,率领天津国家紧急救援医疗队驰援武汉、被武汉市委组织部任命为两家方舱医院副院长的天津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伟华,天津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副领队王毅,天津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支援武汉重症救治医疗队副领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岚等。他们就援鄂期间救死扶伤的亲身经历、团队协作、战胜疫情的生动事迹进行了宣讲,彰显了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中国国家制度的独特优势,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和平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永林总结,六次宣讲效果越来越好,形式越来越贴近学生。比如,活动最开始由老同志主持,到最后学生与老同志共同主持;报告会的最后环节由学生为英雄敬献鲜花礼物,到学生向英雄表达立志成才的决心。看到学生们的积极表现,抗疫英雄们也十分感动。

师生同进步 讲师亦受益

2020年六一前夕,以“我为祖国抗击疫情骄傲,争做新时代优秀少年”为主题的首场《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在和平区万全小学报告厅举行,王毅担任主讲。如今已上五年级的胡世卓回想起那场讲座,依然心情澎湃。他的妈妈是中医一附院的护士,在抗疫战斗中支援了湖北江夏方舱医院。听完王毅的讲座,胡世卓深有感触,他举手发言,跟王毅叔叔讲了妈妈的故事,王毅为胡妈妈的无私奉献点赞,并鼓励胡世卓,“方舱医院是咱们国家首创,你的妈妈非常伟大!你也要向你妈妈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听完王毅叔叔的鼓励,胡世卓在学习、生活中都发愤图强,严格要求自己,如今已成为了一名大队委员。五年级学生郭宏诚有感于钟南山挂帅出征、医护人员坚守一线,讲座结束后,改编了歌曲《后来遇见他》。

疫情年医生工作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2-112-03

1998年洪涝灾害后,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卫生信息网的指示,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覆盖全国、高效、快速、通畅的网络通讯传输系统。根据“疫报先行”的原则。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成都道源软件公司负责开发《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于2001年12月向全国推广使用。但该系统只能覆盖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无法解决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是否科学、有效,其评价内容包括:系统目统与设计合理性、系统运行状态与效果、数据质量、爆发检测能力等。评价监测系统的关键要素,主要为系统检测疾病爆发的及时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以及有效性。其中及时性最为重要。

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并于2004年4月正式启用。该系统通过现代通信手段,在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网,并将信息网络向乡(镇)和城镇社区延伸,形成了纵横贯通的信息报告网络,在全国建立了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是国家传染病报告与监测的主渠道。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促进了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也对监测系统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现就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1 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与传统疫情报告系统的区别

1.1 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管理员在取得授权后,登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人员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录入。录入成功后点击保存,此时该报告卡即存入服务器。在县、市、省、部级均可同时看到,改变了传统疫情报告层层逐级上报的方式。

1.2 网络直报设置了对全国省市县(区)的资料库,在疫情管理人员进行报告卡录入时。可就病人提供的“病人现住地址”进行准确录入,传染病的发病率亦按“病人现住地址”统计。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的疫情报告方式不能解决的流动人口传染病统计归属问题。

1.3 网络直报系统内有20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包括疾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鼠疫、结核病、艾滋病、救灾防病、死因监测、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等,各子系统间信息相互关联,信息互通,解决了传统疫情报告系统中各病报告管理无关联、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2 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应用后的疫情报告效果

2.1 疫情报告的快速性

实行疫情网络后的2004年,医疗机构做出诊断到国家收到疫情报告的平均时间由原报告方式的24d缩短到不足ldN。2005年疫情报告及时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传染病从医疗机构做出诊断到国家收到疫情报告的平均时间缩短到0.8d,即19小时。孙昼、邓晶等对杭州市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性分析时显示,在未实行直报前,卡片数49187张。传染病卡片从临床医生诊断至疾控中心的时间中位数为6天,0天及时率仅5.8%。实行网络直报后,卡片数153490张,其中位数减至0天,0天及时率达53.6%。经统计学检验,直报前后0天及时率有显著性差异(Y=54.85,P

2.2 疫情报告率提高

网络直报进一步规范了网络直报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责任,提高了医疗机构报告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很大程度减少了各种原因造成的信息丢失和漏报、缺报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我国传染病发现水平,传染病的报告率明显提升。根据统计结果,2004和2005年,全国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2003年的192/10万提高到2005年374/10万,报告率提高了将近1倍。

2.3 疫情报告的灵敏性

网络直报系统运用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与Web-GIS f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统计分析和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提高了对传染病疫情判断和预测预警能力,对传染病暴发的早期探测更为灵敏。如2004年在云南发现一起肺鼠疫疫情和2005年以来在全国发现报告的人禽流感病例22例,均来源于网络直报系统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与跟踪。2005年7月,四川资阳市接连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引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关注,组成国家与省联合T作组,仅4天即发现了病因,找到了病原,制定了有效的控制措施,迅速将疫情遏制在了暴发早期。

2.4 疫情报告的真实性

马家奇等对2004年全国法定传染病信息质量分析,2004年和2003年传染病报告发病数随月份的变动趋势为非线性,呈现抛物线形态,并都可以拟合为二次曲线,发病趋势是一致的,说明实行网络直报并没有影响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李春雷㈣对宜宾市2005年的传染病报告发病趋势作分析,得同马家奇一致的结果。

3 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3.1 及时性评价

根据马家奇等对2005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分析。2005年全国未及时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占总报告数的29.69%,未及时审核的占总报告数的9.02%。平均每月有0.12%的传染病重复报告卡。全国零、缺报县区数月平均为39个。占总县区数的1.35%。蒋有琴、王敏对2004-2005年安顺市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分析时指出法定休息日疫情报告和疫情管理人员休息,影响了传染病的及时报告和审核。

3.2 准确性评价

鹿凤苓等旧对2005年上半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通过网络直报报告的传染病情况进行分析。调查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与国家诊断标准比较,2005年诊断符合率与2003、2004年相比无明改变,说明报卡的准确性并未得到有效提高。赵桂金等㈣对2006年上半年太原市传染病报告卡分析,诊断到填写报告卡的逻辑错误发生率为1.02%,填写报告卡到网络报告卡生成逻辑错误发生率0.04%,准确性不能让人满意。

3.3 覆盖面评价

2005年全国进人网络直报系统的各级各类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总数已达18359家,网络覆盖率达到93%以上,进人网络直报系统的乡镇卫生院达38518所,其中25474所实现了网络直报,直报覆盖率为66.19。到2009年8月,南宁市乡级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覆盖率已达100%。

3.4 信息利用评价

死因报告系统、结核病专病报告系统、HIV/AIDS专病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的相继启用,不断扩大网络直报系统使用率。网络直报也规范了基层报告单位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数据的审核和分析程序,一方面减轻了基层单位对系统、软件维护和数据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帮助基层建立了个案数据库,提供了流行病学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

等工具。有助于开展本地区或跨行政区域疫情分析和预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信息利用价值。

4 运用网络直报后的疫情报告管理调查

4.1 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

2005年11-12月,施小明、马家奇等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共调查全国30个省250家医疗机构。有效传染病个案共29种13714例,总漏报率23.14%。其中甲类传染病为0,乙类传染病23.64%。丙类传染病21.37%。门诊传染病漏报率为19.86%、住院部为25.44%、化验室为35.78%,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门诊、住院部、化验室传染病漏报率依次增高(Z=-13.51,P

4.2 网络直报人员、设备配置调查

刘凌云对湖北省荆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现状做了调查,该市共有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单位89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28个,乡镇卫生院61个,疫情直报人员共计110人。其中31-39岁比例最高,占42.73%,40-49岁年龄组占31.82%。30岁以下人员占19.09%,50岁以上组占6.36%。专业技术职称以中初级居多,合计占85.45%,无职称者占9.09%。

段彩云、黄利群对珠海市2005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能力情况进行分析,用于网络直报的计算机类型有PⅣ(37.84%)、PⅢ(27.03%)、PⅡ(13.51%),三者合计占总数的78.38%,低于全国94.87%的平均水平。网络连接方式主要为ADSL(91.89%),其余为电话拨号上网(8.11%)。计算机专用情况: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80%有专用微机,乡镇级卫生院只有40.91%有专用微机,直接影响了直报的速度。

4.3 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影响因素调查

王希江、曾光㈣等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2004年参加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直报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应用CHAID(Chi―squared Automatic Infraction Detector卡方自动交叉检验1方法探讨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可能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因素有9个,包括单位级别、疫情管理人数、专职人员状况、大中专人员情况、单位性质、开始报告年限、收到报告卡时限、每天收卡次数、人均疫情管理年限。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具体为省、市、县级医疗机构年报告量受“专职人员情况”、“单位级别”、“收到报告卡的时限”、“收卡次数”影响,专职人员、公办机构、收卡及时、收卡次数多的单位报告质量高于无专职人员、私营机构、收卡次数少的单位。乡级、厂矿和其他性质医疗机构的年报告量受“疫情管理人数”、“人均疫情管理年限”、“开始报卡年限”、“收到报告卡的时限”影响。该CHAID分析模型的Risk=0.49,P=0.03,预测分类与真实分类基本一致。

5 疫情网络直报存在的问题

网络直报的运用极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质量和能力。但是与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完整”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用后存在不少问题。

5.1 医防结合理念和工作模式尚未形成

在我国。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不同科室管理。条块管理导致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系统资源不能有机整合,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问难以建立起长效的工作协作机制,医疗机构重“治”轻“防”,缺乏行之有效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5.2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缺乏规范化管理

目前,医疗机构尚缺乏全国统一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指南,各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制度、工作模式、工作流程等千差万别,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部、化验室在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中尚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漏报现象容易发生。有的医疗机构仍由防疫医生代替临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缺乏规范格式和规范化管理。除登记本缺项、漏项外,临床医生漏登、漏填、书写潦草、字迹不清、涂改等现象也十分普遍。

5.3 网络设备配备和经费得不到保证

部分医疗单位经费困难,无微机,无条件上网。能够直报的单位中有一部分无专用网络和微机,只能借用其他部门的设备进行网络直报,使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受到影响。同时疫情管理人员数量少,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责任大、待遇低,造成一部分优秀的疫情管理人员流失,从而影响了疫情管理工作的开展。乡镇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个体门诊和民营医疗机构是目前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空白点。

5.4 传染病报告卡质量有待提高

吴秀玲、吕炜等对2005年7月广西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质量进行分析,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完整且无逻辑错误的卡片占78.52%。网络直报卡填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填卡医生缺项或不全(17.06%)、14岁以下儿童未填写患儿家长姓名(2.68%)、时间填写错误(1.58%)、现住址填写不明(1.26%)和职业填写不准确(0.54%)。

5.5 重复报告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报告法定传染病有39种,既有急性传染病又有慢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37号令)规定的报告时限报告即可。但对于慢性传染病。国家要求一年报告一次,像乙肝、肺结核等病,病程较长,每年都报告,统计出的发病率要大于实际的发病率。有的病人(特别是性病病人)到多家医院就诊,登记的项目信息不实,用假姓名、假工作单位,可能会统计出多个病人。

6 建议与展望

6.1 进一步加强医防结合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医防结合的工作模式,完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与规范。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记录的规范管理。

6.2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和频次。从体制上使疫情管理与传染病监督有密切的业务关系,及时解决在传染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