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场面范例6篇

拥挤的场面

拥挤的场面范文1

近两年,如何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中避免拥挤事故的发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据了解,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有11位北京市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名为《必须高度重视涉及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的议案。在北京这样一个人口集中的现代大都市中,紧急避险知识已成为许多北京市民主动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专家提醒,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专家特别提醒: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开车时遇到拥挤人群怎么办

1.切忌驾车穿越人群,尤其是群众情绪愤怒、激动或满怀敌意时。因为如果人群发动袭击,打破窗门,翻转汽车,自己可能受重伤。

2.倘若自己的汽车正与人群同一方向前进,不要停车观看,应马上转入小路、倒车或掉头,迅速驶离现场。

3.倘若根本无法冲出重围,应将车停好,锁好车门,然后离开,躲入小巷、商店或民居。如果来不及找停车处,也要立刻停车,锁好车门,静静地留在车内,直至人群拥过。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3.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停电引发拥挤两名学生殒命

2003年1月5日下午6时许,陕西省宝鸡县虢镇初级中学发生一起由于楼道停电、下楼学生相互拥挤而导致的踩踏事故,有两人被踩死,10多人受伤,死伤者全部为学生。

事发当时正值放学时间,学校突然发生停电,教学楼二、三、四层的学生正通过楼梯往下走,停电后,学生们刚开始还摸黑走了几分钟,突然,部分下楼的学生在一个楼梯拐弯处发生拥挤骚乱,黑暗的楼道里有学生被踩得放声大哭。一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学生被吓得从教室里直往外跑,结果十多名学生被踩倒在地,酿成惨剧。

斗殴导致踩踏二十一人丧生

2003年2月17日凌晨3时,美国芝加哥密歇根大街一家挤满顾客的夜总会因为发生打架引发混乱局面,大批顾客拥往出口处导致人群互相挤压和人踩人事件,至少导致21人死亡,19人重伤,另外有多人受轻伤。

拥挤的场面范文2

1、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2、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4、铺张浪费: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5、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6、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7、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8、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9、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0、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11、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2、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13、水泄不通: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14、肩摩毂击: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15、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6、稠人广众:指人很多的场合。

17、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18、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19、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0、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21、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22、枪声刀影:指激烈厮杀的场面。

23、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24、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5、接踵摩肩: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接,碰着。

26、大事铺张:指对场面特别安排,过于讲究,()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多用于婚丧大事。

27、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28、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29、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0、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31、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2、龙腾虎跃: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33、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34、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35、壶浆塞道: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36、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

37、慷他人之慨: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38、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拥挤的场面范文3

1、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4、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5、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6、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7、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8、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9、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10、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1、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12、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3、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15、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6、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7、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9、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20、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21、捱三顶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23、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2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26、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27、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8、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9、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30、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1、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2、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3、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3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3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7、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8、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39、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40、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41、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42、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43、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44、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45、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6、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47、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48、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49、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50、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51、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5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5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54、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55、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6、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拥挤的场面范文4

论文摘要: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的主要问题,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

针对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交通拥挤和堵塞,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是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部门巫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tdm)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进行探讨。

1 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分析

城市交通供给主要是指通过增加道路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来达到缓和和消除交通拥挤的目的。所谓增加道路供给就是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其中包括了上、中、下三层的立体交通设计及交通辅助设施。城市道路供给的增加能够增加一个城市的交通容量,因而能减少交通堵塞,降低拥挤程度。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要能有效率地运行,就要求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达到相对平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的数量迅速增长,交通需求结构也发生质的变化,尽管投人大量资金扩充道路容量仍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这就存在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单纯依靠改造和增加道路,扩大道路供给量的“自然发展”根本无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况且城市道路的可建设面积一般为20%-25%,在目前状况下,任何一个城市可供修建的道路面积都在不断缩小。

另一方面,道路建设会刺激新一轮交通需求的增长。当斯定律(downs law)表明:沿着交通走廊建的新道路减少了旅行时间,但吸引了其他道路和其他交通方式的交通量转移,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将恢复到原来的拥挤水平,即新建的道路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例如,为了缓解市中心区交通压力,2000年初广州市内环路的建成,为广州市形成环形加放射线的主骨架道路系统提供依托,改善了市中心区交通条件、减少市中心区环境污染,使市中心区平均车速提高30。然而仅仅过了几年,由于道路条件改善,内环路吸引的穿城交通量大幅度上升,导致高峰小时有些路段严重堵车。建成之初,确实大大缓解了市中心区的拥堵现象,交通秩序得到良好改善,但随着吸引流量的增加,新的、更大的交通压力随之而来,交通拥堵更加严重。近年来,广州市尽管投人了大量资金用于道路交通建设,但仍然不能实现交通设施供应能力与交通需求的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已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期内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造成经济上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国际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增加道路交通设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泰国曼谷的交通拥挤世界闻名,近几年,曼谷修建了几十公里的高架道路,本意是缓解交通拥挤,但出乎政府意料,引发了更严重的汽车交通拥挤。

2 交通需求管理的原理

2. 1tdm的内涵

tdm是指通过综合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促进城市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选择行为的变更,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构成最佳的交通方式,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快速、安全、可靠、舒适、低污染地运行tdm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施错时出勤等对策,在时间上分散交通需求;通过向驾驶员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和拥挤、事故状况,促使交通需求在空间上分散化; 通过提高公共交通和服务水平,促进人们利用大运量、高效的公共交通;通过实施各种综合对策,促进小轿车的有效利用;以及通过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对交通发生源进行调整。

2. 2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

实施tdm的目的是:在适度的交通建设规模下,通过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多种手段并用的需求管理体系,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即通过减少或分散需求使供需平衡,保证交通系统有效运行,从而处理好有限交通设施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矛盾,使有限的交通设施最充分最有效地得以利用。

3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

tdm对策是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有效性取决于交通环境、土地政策、政治、法律、制度上的支持、公众参与和实施办法。我国的城市交通问题不能通过一味地增加道路供给加以解决,而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把tdm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其主要对策包括区域收费制度、机动车交通削减对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线路与停车需求控制及建立智能交通系统等。

3. 1区域收费制度

区域收费是针对指定区域内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收费,最拥挤地区采取最高的收费标准,经过合理选择线路和时间的驾驶员可以避免高额收费。由于驾驶员避开了高收费的拥挤地区,因此减少了繁忙道路上的交通量。

伦敦为解决首都街道的交通拥挤,决定把周日行驶的车辆减少1500,并计划从2003年1月开始,向那些驾车进入伦敦市中心的人士收取5英镑费用。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城市区建立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的国家,该系统于1998年9月正式投人使用。目前erp系统已经取代了1975年开始使用的区域通行券系统(als)和20世纪90年代初在3条主要的高速公路上使用的道路收费系统(rps)。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1994年以前,在408州道的荷兰东收费广场,每天高峰时间的交通阻塞经常延伸1英里长或更长。然而,自1994年采用电子收费以后,旅客可以在不停止行程的情况下付费,通过量从3 400辆车/h增加到7 800辆车/h。

3. 2机动车交通削减对策

交通堵塞通常发生在上下班时间,所以将不同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上下班时间错开,使高峰时间的一部分需求转向非高峰时间,那么通过时间上分散交通需求也能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错开上下班时间的做法主要有3种:①错开上(下)班时间。让城市外环城干道外的单位最先上(下)班,中环城外的单位其次上(下)班,市中的单位最后上(下)班;②减少每班上班人流量。将现在的常日班改为6h的两班制,工厂三班制改为四班制,商店改为四班,增加夜市;③对某些时间限制性不强的工种,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家庭工作制,进一步减少道路人流量。

弹性工作制于20世纪s0年代由德国经济学家提出;7。年代以后,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约有400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杜邦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我国近年来许多工厂也在试行这种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削峰填谷,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流量集中所造成的交通紧张。广州市继续推行大货车夜间运行政策;规定摩托车禁止区域;不同吨位货车的行驶时间、区域和单双号行驶办法;实行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分离等措施,使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3.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tdm的核心是引导出行者选择效率高的代步工具。通常私家车人均时空占有率是公共汽车的7倍左右。许多国家的城市交通拥挤是私人汽车过量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出行方式选择上,政府可以对某些交通方式实施抑制,对另一些交通方式实行刺激的政策,将出行方式由低容量向高容量转移。其具体措施有汽车合乘,限制私人小汽车进人市区,改善换乘设施,促使出行者向高容量的公交系统转移。

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欧、日本等国吸取小汽车过量发展导致城市交通拥挤的教训,转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强调将城市交通引向运量大、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现在许多国家的大城市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方式,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的种类,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人们利用大运量、高效的公共交通。

广州市根据未来交通交通需求规模及特点,通过深人分析现有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tdm确保最大程度地使用道路容量的政策框架,将出行需求从低效的私人车辆出行转变为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措施。其中包括: ①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⑧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前提下,对城市自行车采取因势利导、适当控制和积极治理的方针,市中心区内积极推进自行车网络的建立,引导自行车使用,规范车辆停放管理;③严格限制广州市中心区摩托车的拥有和使用,严格执行停止摩托车上牌制度;④加强对私人小汽车拥有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根据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和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结果的建议,到201。年对进出中心区内的小汽车数量减少20000。

3. 4线路与停车需求控制

商业中心区往往也是交通高度拥挤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机动车行车线路和停车需求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速度,限制进出这些地区的机动车出行量,从而确保道路畅通,减少交通堵塞。例如在芝加哥,不允许停车场出口朝向每天大于2 500辆交通量的城市道路,这有效地限制了市中区的停车场数目。

线路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在商业中心区和一些交通瓶颈路段实行车辆的单向行驶。日本60年代实行单向通行规则后,单向通行比双向通行的能力提高3000一5000。但这种方法在提高通行速度的同时,也给许多车辆增加了不必要的绕行成本。

3. 5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的前沿川。其目的在于,促使交通需求在空间上分散化以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它使tdm从“点控制”(道路交叉口控制)和“线控制”(道路通行控制),发展到整个城市区域的“面控制”。由于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遍布区域的探测器、摄像头、大型可变电子显示屏幕、实时交通广播等,科学地控制和引导交通流,因而可在同等条件下大大改善交通状况。最近十几年,国外对这种综合考虑道路、车辆、交通参与者、高新技术等因素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方兴未艾,并对解决城市交通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智能化交通系统包括:①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汽车自动驾驶导向,包括激光自动控制车速和保持车距以维持最快的交通流速;险情时,自动刹车等;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自动帮助驾车人搜索从a出发点到b目的地的最佳路径,以充分利用空闲的路面,疏散车流,最大程度地避免拥挤;③汽车驾驶系统,自动通报行驶前方路面的交通状况,路面有事故塞路时,采取绕道行驶;④设计智能化停车场,让那些找车位的人在进停车场前就知道该停车场的空位情况,以节省在停车场内绕圈子找车位的时间;⑤紧急援救道路和方式;⑥计算机模拟城市交通流量和趋势等等。编辑

拥挤的场面范文5

前一段时间,在我市某城乡镇结合部有一农历习俗的冬季庙会盛大节日,在一场摩托车竞技比赛演出活动中,看台突然倒塌,牵涉面广、人数多,特别是现场有大量的自由观众,更使场面难以控制。尽管演出现场的高音喇叭不断传来"请大家保持安静-----安静,不要拥挤,不要拥挤......."的指令,群众依旧互相拥挤夺路而逃,一些人被埋在土木、钢架、瓦砾之下,一些人在还没有塌倒的看台上惊魂失措地大哭大叫......

一 坠台、践踏、压埋,是危及性命的三大杀手

在我国农村乡镇,每逢世俗盛大的节日或庙会的群众集会活动中,多层看台突然倒塌,群众所面临的伤害总的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是可能从看台高处堕地,造成坠楼伤;2、是人群之间的相互拥挤,从跌倒的人体上踩过去,从而造成践踏伤;3、是被压埋在土木瓦砾之下,造成压埋伤。

依据看台的高低、地面的情况、身体着地部位的不同,人体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无论是坠楼伤、践踏伤还是埋压伤,都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可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

比如说,头部直接受撞击引起的颅脑伤,多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受伤后即可发生昏迷的,为脑的原发性损伤所致;清醒后又再发生昏迷的,常为颅内血肿引起。这些伤者救治不当可危及生命,严重的甚至来不及救治就已死亡。

再说坠楼、践踏、压埋引起的骨折,除了疼痛和功能障碍外,骨折的移位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和其他并发症,如气胸、内出血

、内脏损伤、腹膜炎、休克等。救治不当,同样可以危机伤者生命。

被泥土、楼板或砖石等压埋,造成的压埋伤一般都比较重,除了一些常见的皮肤肌肉外伤、出血伤外,更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死亡。例如,直接阻塞呼吸道或限制机体的呼吸运动而引起窒息。在窒息的状态下,心跳很快就会停止,如不及时恢复呼吸,心跳就不可能恢复,机体将走向死亡。

肌肉丰富的机体受较长时间的重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可产生一种严重的全身病变,叫做挤压综合症,在实际临床的处理现场有很高的死亡率。

导致挤压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受压部位肌肉的变性、坏死和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当解除挤压,血液循环回复后,大量血浆样液体甚至血液从手上的血管内逸出,使肌肉及其间质明显肿胀,血液循环重新受阻,最终血流中断,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此外,肌肉在长时间受压后可释放出大量肌红蛋白,在酸性尿中很快沉淀阻塞肾小管,并对肾小管产生强烈的毒性作用,而且由于挤压伤血管活动性物质的释放和大量渗出,肾脏缺血缺氧,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 混乱、惊慌、拥挤,增加危险的三大因素

大量的临床救治经验证明,在农村乡镇大型群众场合突发事故中,群众的混乱、惊慌、拥挤是危险的重要因素。许多原来并没有危险的群众,在一片混乱中陷入危险的境地。例如被他人从高处挤下坠地伤亡或自己惊慌失措,不顾危险从高处跳下而引起伤亡;因拥挤而被践踏造成伤亡;因混乱而堵塞逃生的路径,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据有关统计,近几年来,在农村乡镇大型群众集会场合的突发事故中,因群众惊慌失措、混乱拥挤而导致的伤亡人数,大大超过事故本身的直接伤亡。

三 复苏、止血、固定、是现场抢救的三板斧

我认为对现场急救的较好、有效措施归纳起来,1、是组织解救被压埋的伤员和组织转运伤员到医疗单位;2、是现场对伤者的应急处理。

要把被压埋的伤员及时地抢救出来,一般不能用铁器等硬物猛挖、猛掘,只能将土木、砖石轻轻扒开,除去压在伤者身上的重物,尽快使被压埋者的头部显露,以保证其呼吸通畅。

当部分身体露出后,切不可生拉硬拽,禁忌把被压埋者的身体某一部分抱起,而应由3-4人协调地、尽可能水平低把伤者已送到硬担架、木板或门板上,如一时找不到那么多人,也可以采取均匀滚动的办法,将伤者移送到硬床板上再搬动,有始至终地要保持伤者的脊骨的稳定,不要造成脊骨的扭转或弯曲。

面对上述坠楼伤、践踏伤、压埋伤患者,现场急救应采取以下三个主要措施

一是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对呼吸道阻塞和窒息者,立即清除口、鼻、喉腔内的泥土及痰、血和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的伤员,要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经就地抢救,情况有好转的伤员,应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迅速转送到附近医院或其他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做进一步处理。

二是止血:及时对出血的伤员进行有效的止血、包扎,防止失血和失血性休克发生。

三是固定:1、骨折肢体的初步固定。用木板、竹片、雨伞等固定伤肢(包括上下两个关节)。倘若一时找不到固定物,也可将骨折的上肢固定在伤者的躯体上;把骨折的一侧下肢与正常的下肢固定在一起,避免引起骨折的移位,加重症状,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或引起其他并发症。2、胸部固定。筋骨骨折用厚敷料或急救包对胸部的压敷固定,可以减轻转送医院途中的胸痛和骨折断对内脏的损伤。

3、对较长时间被挤压肢体的固定。解压出来的肢体应立即用夹板牢牢地固定,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然后再搬动伤员。严禁不必要的肢体活动,避免组织分解产物大量吸收,减轻挤压上对机体的危害。4、对患者的固定。如搬运及骨骨折的患者时,3-4人把伤者平抬平放固定在木板上,绝对防止脊骨弯曲,以免加重骨髓的损伤;颈骨损伤,应有一人抱头牵引固定颈部抬上木板担架,用衣服或毛毯等固定伤者头颈两侧,以防摆动,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四 在现场急救措施的同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警惕一些隐蔽的、易被忽略的损伤

比如说有些腹部伤患者,其外表可能仅仅有轻微的软组织损伤,有时甚至表皮的损伤也不容易见到,但实际上有肝脾破裂的存在。如在早期不细心观察,直至腹腔内大量出血,伤者血压严重下降、恶心呕吐、休克、昏迷等症状出现以后才引起注意,已延误了有利的抢救时机。因此,对轻微症伤者也要注意观察脸色、脉搏等,晶体内出血的发生。

脊骨伤、颈椎损伤,轻者仅头颈疼痛、不能活动,常用两手扶住头部;胸、腰椎骨折轻者也仅仅表现为局部疼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但如果不加注意,用错误的方法搬运伤者,极易引起脊骨弯曲、扭转,使折断的脊骨发生移位,产生或加重队脊骨的压迫和损伤,可造成肢体瘫痪,严重的则导致终生残废。

拥挤的场面范文6

公交车前,很多人一窝蜂朝车门挤,有的人早忘记了前门上后门下的规定,见门就冲,见人就挤。本来不多的几个位子早已坐满,站着的、靠着的,人挨人,人贴人,大摇篮似的车子喘着粗气,晃荡着身子负重爬行;超市打折,购物者蜂拥而来,一片人头攒动,挤歪了鼻子,碰破了耳朵,踩落了鞋子,丢掉了钱包;游泳池里,人满为患,小小的池子像一个盛满了花花绿绿肉饺子的大铝锅,不停地翻滚,不停地冒着气泡,一锅煮熟了,另一锅又放下去;登山的石台阶上,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从钢筋水泥竖起的丛林里一古脑儿来了,他们挥汗如雨气喘如牛,把本来就不宽阔的山路挤得满满当当,下来一拨,又上去一拔 树林里,草地上,凉亭内,山凹处,低头是人,抬头还是人。

读书也拥挤、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哪条路上不拥挤?你看那路上,开车的、骑车的、走路的,车流滚滚,人流也滚滚。为要一张进幼儿园的表,难免挤破了头,撞伤了腰,擦破了皮,还伤了和气小学到中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按说划片招生就近入学都有书读,但为进优质学校,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了。为报优质学校的名,头晚上就有人风餐露宿连夜排队,吃多大的苦也愿意,花再多的钱也舍得。大学更不用说了,一些人被挤下水去,抖干身上的水,养精蓄锐来年再去挤。

买股也拥挤。电脑炒股已成热门,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上,不少人一头扑在电脑上,废寝忘食心无旁骛,工作根本就无暇顾及,潮起潮落的股市牵动万人心。下海淘金,一夜暴富,已是不少人的梦想。去年买基金,单位里的人心潮澎湃,把积蓄都拿出来,梦想一夜之间抱个金元宝,天天上班都在关心基金、议论基金、研究基金,甚至梦里也喊基金,人人似乎都成了股市专家、基金高手。股民们共同发出一个声音:快涨快涨快涨,冒着被套的风险,钱进,钱进,钱进!

然而,股市风云变幻神鬼莫测,昨日电脑屏幕还是“红旗飘飘”,今日可能就是“绿草茵茵”了,一夜之间,基金发了疯似地嗖嗖嗖直往下跌,跌得心疼,跌得无望,跌得惊心动魄,跌得有人跳下高楼。

官道上也拥挤。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士子们闻鸡起舞孤灯相伴,穷极一生读圣贤书,目的就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那么几把椅子,怎么也分不过来,于是乎,你争我夺,兵戎相见,血雨腥风,演绎了多少人间悲剧。时至今日,官场之路愈加拥挤,人们依然在这条逼仄的路上前仆后继,买、跑、要、送之风愈演愈烈。一个人被挤下去,更多的人涌上来。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不堪拥挤的世界:网络拥挤、信息拥挤、广告拥挤、娱乐拥挤、看病拥挤、购物拥挤、求职拥挤、春运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