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偶像范例6篇

全能偶像范文1

偶像何以应该破坏,这几句话可算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世界上受人尊重,其实是个无用的废物,又何只偶像一端?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

世界上真实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应该崇拜;倘若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人人尊重他,崇拜他,才算得有用,这班骗人的偶像倘不破坏,岂不教人永远上当么?

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有人尊重他,崇拜他,对他烧香磕头,说他灵验,于是乡愚无知的人,迷信这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却很有用。

但是偶像这种用处,不过是迷信的人自己骗自己,非是偶像自身真有什么能力。这种偶像倘不破坏,人间永远只有自己骗自己的迷信,没有真实合理的信仰,岂不可怜!

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

古代草昧初开的民族,迷信君主是天的儿子,是神的替身,尊重他,崇拜他,以为他的本领与众不同,他才能居然统一国土。

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

事到如今,这等不但骗人而且害人的偶像,已被我们看穿,还不应该破坏么?

国家是个什么?照政治学家的解释,越解释越教人糊涂。

我老实说一句,国家也是一种偶像。一个国家,乃是一种或数种人民集合起来,占据一块土地,假定的名称;若除去人民,单剩一块土地,便不见国家在那里,便不知国家是什么。可见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他本身亦无什么真实能力。

现在的人所以要保存这种偶像的缘故,不过是藉此对内拥护贵族财主的权利,对外侵害弱国小国的权利罢了。(若说到国家自卫主义,乃不成问题。自卫主义,因侵害主义发生。若无侵害,自卫何为?侵害是因,自卫是果。)

世界上有了什么国家,才有什么国际竞争。

现在欧洲的战争,杀人如麻,就是这种偶像在那里作怪。我想各国的人民若是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就自然毫无用处了。但是世界上多数的人,若不明白他是一种偶像,而且明白这种偶像的害处,那大同和平的光明,恐怕不会照到我们眼里来。

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因为功业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相当的纪念在人人心目中。节孝必出于自身主观的自动的行为,方有价值;若出于客观的被动的虚荣心,便和崇拜偶像一样了。虚荣心伪道德的坏处,较之不道德尤甚。这种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却是真功业真道德的大障碍。

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

全能偶像范文2

这是一个怪圈,一个悖论,首尾缠绕而混乱。

偶像崇拜来自宗教。偶像是崇拜者的领袖,因而对粉丝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粉丝愿意为偶像牺牲,愿意竭尽全力维护偶像的一切,甚至无视偶像的具体情况,把偶像变成自己心中的梦幻。在偶像崇拜的光环下,粉丝或全部或部分地处于丧失自我的状态,如同被神棍巫婆跳大绳而蛊惑的无知者,如同被神功大师一招骗术而神魂颠倒的痴迷者。源自宗教的偶像崇拜进入商业社会,简单来说,偶像就是上帝,心怀崇拜之情的粉丝就是信徒。但这只是偶像崇拜的一个方向。

在另一个方向,商业社会,金钱至上,有钱就是老大,甚至还有“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不管制造这个口号的人,内心是真是假,至少很多人相信:我是出钱的顾客,我就是上帝。在偶像崇拜的关系中,粉丝就是掏钱的机器人。所以,粉丝对于偶像,时不时也有上帝的自我感觉。那个可怜的杨粉丝,就自以为自己作为“上帝”,可以对偶像刘德华提出自己的要求。还有一个周杰伦的粉丝,对周杰伦崇拜得不行,他希望见到周杰伦。这个要求看起来不算过分,但是很难实现,因为他没有钱买昂贵的演唱会门票。于是,这位粉丝天天祈祷天上的飞机掉下来,乘客里面有周杰伦,正好掉在他面前。

于是,偶像崇拜在商业社会中,就形成了这样的怪圈:偶像是粉丝的上帝,粉丝也是偶像的上帝。偶像是粉丝的奴隶,粉丝也是偶像的奴隶。两个互为上帝、互为奴隶的角色,成天纠缠不清。在很多事情上,孰是孰非,永远理不出头绪。一个偶像明星落难了,扮演奴隶角色的粉丝说,是媒体杀了偶像。媒体说,没有你们这些狂热的粉丝,我何苦成天追偶像的消息和行踪?正是因为扮演上帝角色的粉丝,对偶像有无数的要求,媒体才为粉丝效劳,为粉丝去实现心愿。所以,媒体说,是扮演上帝角色的粉丝杀死了偶像。

在粉丝和偶像的复杂关系中,媒体的角色同样会随时变脸,百变莫测。当偶像是上帝时,媒体就会成为偶像的吹鼓手。有时候收了偶像的红包,大力推进偶像的造神运动;有时候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以偶像为上帝的护神运动中。当粉丝是上帝时,媒体则突然转身成为粉丝的代言人。有时候以难以置信的职业精神,满足粉丝哪怕一点点窥视的欲望;有时候又突然良心发现,嘲笑被包装的偶像背后的真实面目。媒体有时候显示“独立”“客观”的立场,有时候则在背后大老板的驱使下,不遗余力地为金钱服务。本来,互为上帝、互为奴隶的偶像和粉丝的关系已经够复杂了,再加上媒体的搅和,更加乱成一锅粥。当偶像是上帝的时候,媒体会为了榨干粉丝奴隶,而将粉丝“捧杀”;当偶像是奴隶的时候,媒体会应粉丝上帝的要求,为了榨干偶像,而将偶像“棒杀”。

只有一个是清晰的:看着大笔进账的大老板数钱的时候,哗哗的声响伴着流淌的口水,把钱数得更加精确。但是,这个清晰的景象一般人看不到。真正的上帝是有钱的大老板。偶像和粉丝互为上帝,是资本家玩弄“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的把戏。偶像和粉丝互为奴隶,是资本家把所有人当成奴隶的本质。媒体嘛,绝大多数时候,只是听命于资本的马前卒,冲在社会的前面,做一些大老板不能直接做,而又很想做、必须做的事情。这是金钱至上社会的必然,每个人都是金钱的奴隶。掌握大笔金钱的人,才是上帝。偶像和粉丝的关系,都存在于大众领域。而在大众社会之外,看不见的金钱之手时不时地拨弄一下,便能引发一场海啸。在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中,由于偶像超强的吸金能力,他与大资本家的关系更加亲密一些。所以我们看到,偶像每一个光辉或丑陋的故事背后,都是大把的金钱,都是金钱的力量。

全能偶像范文3

话题索引二: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不同地区的2710名大中学生就偶像崇拜现象进行调查。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在被调查的青少年中.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在被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68.3%的学生崇拜活着的“明星”。

主持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譬如“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的偶像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不久前.武汉大学一份针对新生所做的有关叫禺像”问题调查显示.在“90后”的偶像单项排名中,周杰伦的“呼声”遥遥领先于是.“90后”精神偶像缺失的现象遭遇质疑。

高阳(上海,高一学生):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所以偶像崇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看看我身边的同学.无论他们选择哪个领域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偶像都是时代感非常鲜明的人物,如周杰伦、刘翔等,而如泰皇汉武、祖冲之等历史人物.基本上不会在我们的选择范围之内。

陈子悦(哈尔滨,高三学生):娱乐明星并不是我们“90后”唯一选择的偶像,在政治类偶像当中,同学们最崇拜的就是和两位国家领导人;经济类方面.比尔・盖茨是大多数同学心目中的偶像.所以我觉得片面地说“90后”只会崇拜所谓明星的说法并不客观。

主持人:武汉大学关于偶像的调查报告显示,不分类单项排名中,周杰伦遥遥领先,其次是商业巨子马云.排第三的是“父母和老师”,第四是科比.“自己”排第五……无论同学们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有一点不容回避.那就是偶像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午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为什么中学阶段的同学都会有一种偶像崇拜的情结呢?

陈常清(抚顺,高一学生):我个人认为,对偶像的崇拜,其实就是追寻自我的一种方式。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常常会无所适从,非常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偶像来作为自己的“榜样”.于是就开始在公众人物中寻找一些具备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作为偶像.换句话说.同学们心里的偶像其实就是自己的代言人.也是理想中的自我.或者是未来的影子。

毕丽丽(长沙.高二学生):我认为很多同学心中的偶像其实代替的是父母的形象。一方面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当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而另一方面.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我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所以很多同学都沉浸在这种矛盾状况中无法自拔。于是大家就选择崇拜有能力、有地位和能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行使父母的权力来控制自己。

许智鹏(海口。高三学生):我认为有一部分同学之所以会去崇拜偶像,其实是一种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心态在作怪。他们把偶像崇拜当成自己融入其他同学当中的手段。我身边的一些同学追星就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让别人知道自己属于哪个追星“团体”而已。不过这些同学不是“偶像崇拜”,充其量只能说是“明星崇拜”。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分析了青年少偶像崇拜情结产生的原因.那么各种各样的偶像崇拜对于青少年朋友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范秋明(成都、高二学生):讨论到现在,我觉得有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杨丽娟.我想大多数同学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因为追星追到了“家破人亡”却仍旧是“痴心不改”,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病态心理.如果不能有一个良好的引导,这样的悲剧仍旧会上演。

包怜雨(杭州,高三学生):偶像崇拜对于我们这些同龄人来说.有着“三化”的影响。首先是理想化:把自己的偶像及其特质想象得完美无瑕.把偶像看成是世上最完美的人物:其次是浪漫化:对偶像产生了浪漫的幻想和依恋.这种浪漫情怀会使青少年沉湎于对偶像的种种情爱遐想之中.甚至以此幻想自己的爱情生活:最后是绝对化:对崇拜偶像投以绝对的信任.对偶像有一种近似狂热的追逐和迷恋,容不得他人有不同的见解。

曾笑宇(大连.高二学生):我觉得正常的偶像崇拜是可以的.但是有些现象我们不能忽视。比如过度的偶像崇拜往往会削弱青少年的自我约束机制.产生超越于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冲动、破坏、超脱等表现)。很多同学在偶像崇拜过程中,常常是情感成分多于理智成分,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李志斌(北京.高一学生):根据香港对青少年的调查发现.依赖偶像作为其道德判断标准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自信.甚至有可能发生过失行为.也更不愿意接受正面道德观的教育。所以我认为偶像崇拜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引导。

主持人:一方面是无法避免的“偶像情结”,另一方面是“偶像情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才能让心中的偶像与我们一起快乐地同行呢?同学们认为该如何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进行合理的引导呢?

高云翔(连云港,高二学生):我认为尽管偶像崇拜行为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它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如何对青少年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干预和合适的介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增加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如性格教育、认知教育、情绪教育等。

杨佩豪(沈阳,高一学生):我觉得在偶像崇拜这个问题上,成人的说教效应相当有限。老师和家长对于我们的偶像崇拜所持的过于忧虑、责备和压制的态度其实并不能使我们“迷途知返”。他们应该以理解、宽容的态度.站在我们的角度思考“为何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并加以正确引导。

曲家旭(济南,高二学生):我认为应该把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行为放到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具体环境和整体背景中进行分析。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生活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缺乏自由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阅读、对话和交流时间:激烈的升学竞争、简单生硬的德育教育.更加大了我们的精神压力.所以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我们就把目光投向了“明星”和“偶像”创造的娱乐天地.而并非是给自己寻找一个榜样。所以.要想让偶像崇拜能够健康发展,还需要从现行教育体制入手。

全能偶像范文4

青年学生是《青年参考》的主力读者群之一。多年来,《青年参考》“创富”版(前身为“财富·创新”版)通过呈现和解读一个个“成长偶像”,为广大青年读者提供关于发展方向的思路和启迪。这既是广大青年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是视服务青年为己任的《青年参考》必须履行的媒体责任。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微软公司和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博士说:“中国青年需要‘偶像’或‘人生导师’吗?在成长的过程中,参考那些值得信任的成功者是有价值的。参考他人的路,保持客观自觉,听信自己的心,走出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其实,偶像可以是各行各业、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和榜样。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突出的成绩,他们的行动和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青年的影响不可估量。榜样为一代甚至几代青年提供成长的动力,为青年的发展提供参照和坐标,甚至可以改变青年的人生轨迹。

“邻家大哥”:无须仰视的“成长偶像”

新世纪的中国青年需要偶像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当代中国青年到底需要怎样的“成长偶像”?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说,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的女主角小鹿纯子、世界级门户网站yahoo!的创始人杨致远是自己的偶像。青年“成长偶像”是一个社会时代精神的体现,反映了这一时代社会对青年成长的期望。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社会更加开放和多元,“成长偶像”的界定已经超越了国界。“成长偶像”可以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成长背景不同,文化和信仰也不同,但他们身上有相当多的共同点:爱国、勤奋、敬业、执著、坚韧、无畏、理性、务实、注重团队精神、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具有世界眼光、勇于竞争……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其榜样存在明显的差异。青年“成长偶像”只有得到青年的认同,才能引导和启迪青年成长。

和历史上广为传颂的英雄人物相比,和平年代的“成长偶像”往往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惊人壮举。想要得到青年的认同,“成长偶像”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来自青年的生活,和广大青年追求相近的人生目标,遭遇类似的人生困扰,与青年产生情感共振。青年愿意接近“成长偶像”,才能从“成长偶像”身上获取个人成长的“养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青年参考》“创富”版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通过呈现平凡青年的奋斗故事,揭示成功背后的付出与艰辛,启迪青年读者成长。

和出身显赫的豪门贵胄相比,平凡青年的成功案例离青年读者更近,更能打动青年读者,对青年读者更有参考和借鉴意义。“创富”版报道的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平凡人物,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这些来自平凡世界的“邻家大哥”,更真实,更亲切,因为不平凡的拼搏精神和感染人的干劲儿,成为贴近广大青年、无须仰视的“成长偶像”。

“成长偶像”贴近青年,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

平凡青年奋斗的故事,通常不会包含引起巨大社会关注的“兴奋点”,以及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矛盾和冲突。《青年参考》“创富”版用发现执著和感动的目光,寻找着身边的每一位“成长偶像”。

翻开“创富”版,这里是叱咤风云的创富精英的秀场,是平凡青年奋斗和拼搏的舞台。这里既有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企业老板,也有凭借坚实足迹脱颖而出的职场明星。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被称为“女巴菲特”的美国投资人赛拉·佐豪森、全球最大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商godaddy的创始人鲍勃·帕森斯、在中国内地首富宝座上只坐了6天的李锂夫妇、收购沃尔沃的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要把皮皮鲁打造成中国版哈利·波特的郑渊洁父子……都曾成为“创富”版醒目而清晰的焦点。

登上“创富”版的“成长偶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艰苦创业的“创业偶像”,或称“财富偶像”;另一类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的“职场偶像”。这两类关于平凡青年奋斗的故事,包含着一个个满载着创新精神的“金点子”,浓缩了一段段洋溢着激情和坚守的人生经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对成长中的青年读者来说,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读性。

在市场导向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有了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的宏伟志向。《青年参考》“创富”版着力发掘贴近青年的创业故事和财富故事,为青年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无论是否准备创业,这些故事都能给青年读者以启迪。

“创富”版聚焦的一些“创业偶像”,是年轻的“80后”、“90后”。“80后”、“90后”群体惹人关注,一半源于这些群体旭日般的新鲜和活力,一半源于这些群体被打上的若干标签,比如“颓废”、“自私”、“叛逆”、“没有责任感”、“脆弱的一代”甚至“垮掉的一代”。读过“创富”版上一些“成长偶像”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些标签根本不存在。

——23岁的澳大利亚华裔毕凡做廉价正装衬衫生意的故事:《华裔80后的“反品牌”生意经》。

定制通常意味着昂贵,但毕凡反其道而行之。2008年夏,还在学校里读书的毕凡随父母到上海旅游,发现“从上海的一些个体服装生产商那里,以远低于波士顿或纽约的价格进货”是完全可行的,由此萌发了生产、销售“物美价廉的正装衬衫”的想法。他创办了一家网络服饰公司,让世界各地的顾客以平价定制衬衫,生意兴隆。2011年,毕凡公司的营业额可能突破100万美元。

——28岁的美国“垃圾大亨”汤姆·萨奇的故事:《奇思妙想敲开财富之门》。

汤姆·萨奇是美国新泽西州地球循环公司的总裁,开始创业时,他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地球循环公司是垃圾再利用行业的翘楚。这家公司收集各种废弃的商品包装,想办法让它们“重生”。在汤姆·萨奇眼中,人们随手扔掉的果汁包装袋不是垃圾,而是铅笔袋;一张被丢弃的唱片可以变身为挂钟……这家公司的产品多达200种,通过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销售。

——30岁的亿万富豪安德鲁·梅森的故事:《60亿美元为什么不够买我的公司》。

安德鲁·梅森是美国团购网站鼻祖groupon的创始人。创业之前,他只是芝加哥一个没有什么资历的程序员。如今,提起他,人们会想到数不清的产品、令人心动的价格,还有亿万身家。不久前,google公司提出以60亿美元收购groupon。如果成功,这将是google历史上最昂贵的一笔收购。不过,梅森拒绝了google的好意。

——27岁的腼腆“黑客”赵伟的故事:《为中国互联网安全奋力奔跑》。

赵伟是一个沉浸在网络安全的世界里,执著得近乎疯狂的“少年黑客”。他和他创立的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起,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安全发展。凭借有前瞻性的安全服务和产品,知道创宇在国际上小有名气。赵伟希望自己能改变世界对中国网络安全的印象,对中国黑客的印象。

除了“创业偶像”,《青年参考》也着力讲述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的“职场偶像”的故事。

和“创业偶像”相比,“职场偶像”大多甘于平凡,乐于平凡,凭借勤奋演绎出不平凡的职业生涯。虽然不像“创业偶像”的奋斗经历那样轰轰烈烈,“职场偶像”的拼搏却同样精彩。“职场偶像”的职场生涯或许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可复制性,但他们的经历可以引领青年读者确立清晰的职场目标和发展轨迹。

——加拿大第二大保险公司永明集团精算总监、27岁的中国女孩杨晓丹的故事:《西方精算师群体中的东方女高管》。

加拿大永明金融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保险公司,在全球保险业中声名显赫。2009年10月,永明集团在公司100多名资深精算师中遴选精算总监。经过异常苛刻的考核,16岁就到加拿大留学的杨晓丹脱颖而出,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不足30岁而位居精算总监高位的华人女性。在素来强调资历、以男性为主的全球精算师群体中,杨晓丹是最年轻的精算总监之一。

——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发展的海归吴正宇的故事:《从年薪15万美元到1.5万元人民币》。

31岁的吴正宇本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ibm总部做信息顾问,年薪15万美元。后来,他放弃高薪回国,在湖北省一个县级市做市长助理,年薪1.5万元人民币。他说:“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为海外学人提供的机会,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对我来说,美国可能是个不错的深造环境,但回国发展才是最适合的。我愿意让自己这棵树苗,在中国长成一棵大树。”

吴正宇这个“职场偶像”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担任市长助理的15个月里,在分管新能源项目时,吴正宇发现了储能的难题——核电和太阳能发展很快,但电网输送能力差,发电不稳定。进行了大量调研后,吴正宇辞职创立了汇能科技公司。汇能科技做的事就是“储能”,把用电低峰时段的电能储存起来,留到高峰时段使用。汇能科技诞生时,储能这个领域几乎无人问津,这个有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引来投资者争相投资。

吴正宇的故事给人留下了很多思索和启示。留学生们需要读一读这个故事,甚至,《青年参考》所有为事业和财富奋斗的青年读者,都需要读一读这个故事。

用精神和心灵的饕餮盛宴,唤起青年读者无穷共鸣

通过“用脚采访,用笔还原”和编译外媒报道等操作手法,《青年参考》“创富”版呈现了一个个“成长偶像”真实而精彩的故事,为广大青年读者提供了一场场精神和心灵的饕餮盛宴。多年来,“创富”版以其可读性和必读性在读者调查中屡受好评,为《青年参考》这张国际新闻类周报抓住国人眼球,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全能偶像范文5

有人说,时下年轻人追捧娱乐偶像,是精神失落、空虚的表现。的确,社会竞争激烈,个人遭遇迥异,年轻人会有失落感、茫然感,但与娱乐偶像没有关系,娱乐偶像不应该背负无谓的社会责任。娱乐偶像并不是现在才有,只要存在文化消费的可能性,每个时代都有偶像。即使在时代、政治偶像高度权威的时期,也有娱乐偶像。40多年前《大众电影》投票评选的“22大明星”就是那个时代的娱乐偶像。“”时期也出现了李铁梅一类的偶像。我本人在各个时期也有不同的偶像,儿童时期的三毛,青年时期的孙道临、秦怡……也当过“追星族”,攒钱买电影杂志,要过签名、照片。娱乐偶像,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情趣、趣味,人不能总是生活在理性中,娱乐偶像唤起了人们的激情与冲动。

偶像审美观的变迁:正剧、幽默到新理想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地的娱乐偶像经过三个大时期的发展。第一个时期是以唐国强为代表的正剧的娱乐偶像,还有流行歌手王洁实、谢丽斯、蒋大为等。他们代表了一种理想主义在娱乐界的体现,正面角色、正面形象,性格单一而鲜明,特征是高尚、纯洁,形象表达的内涵较为正面。

1980年代中叶以后,改革开放气氛浓厚,计划经济体制解体,人们的生活状态完全改变,面临着全新的社会形态,有的人经商下海,大多数人不再沿着旧有的生活轨道行进。但是,新的理想还未形成。转型时期,“跟着感觉走”,成为经常使用的流行歌词。而娱乐偶像,也经过陈道明、姜文的过渡,进入葛优时代,即“无厘头”明星,或称幽默明星,特征是以调侃、黑色幽默为主。当时出现一批类似的人物,相声界的冯巩、摇滚歌手崔健等,都是新的社会时期人们寻找生活支点、转型心态的折射。葛优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一个杂志社,原本的体制已经无法生存,正在转轨。这一时期人们对美的认定不再是一种模式,而是多元的。

新世纪后,以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大方向逐渐明确,人们掌握了命运。但是,社会竞争激烈,贫富差距增大,现实问题增多。80后、90后这一代人也已成长起来。新的偶像体系出现,不再像唐国强或葛优时期,某一个人就能代表这一代偶像的特征。新理想主义开始,人们寻找生存的目标,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寻找自己的生活支点。就像张广天编写的国内先锋话剧, “理想主义三部曲”,既有《切・格瓦拉》,也有《孔子》。与唐国强时代的理想不同,新理想主义是基于个人的幸福,不是外在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内心自由追求的结果。于是,明星、偶像众多,却没有哪一位能够占据主流。

娱乐偶像的盛行与近十来年娱乐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20世纪80后、90年代,港台娱乐偶像的风头曾一度盖过内地偶像,在当时的年轻人中盛行。究其根源,在于港台娱乐文化发达。

相较而言,内地娱乐文化的发达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转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内地的各种娱乐形式,在兴起之前主要是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而港台文化,从来就是一个娱乐体系,有完整的市场运作系统、高度的商业化模式、丰富的明星包装经验。港台娱乐偶像又是在内地娱乐文化相对空白时期进入的,造成纯粹的娱乐偶像几乎都是港台的现象。本世纪以来,随着内地娱乐文化的发展,港台娱乐偶像集中过渡到内地,目前,港台与内地的娱乐偶像之间区别越来越小。

文化民主化的时代平民也要做明星

近些年,一夜成名的网络红人的出现,是娱乐偶像领域的新现象。更重要的是,他们体现了大众平民意识的觉醒,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出版界的《明朝那些事》,原本不是史学专家的爱好者撰写史学著作;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大众不再只听大学课堂的教学,更喜爱生动活泼的个人认知。这些都是文化民主化的表现。

平民的文化资源不再由少数人垄断。以前必须电影学院毕业的人、电影演员才能当明星,音乐学院的人才能当歌星,才能成为偶像,现在平民也要当明星。当然,有些选秀是纯粹的炒作,而有些网络现象也较为负面。但是,之所以能够炒作,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了大众的心态,才利用这种心态进行炒作。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就反映了民间涌动的思潮:我们老百姓也能当娱乐明星。虽然最后选举的“八强”达人,可能与普通观众的期待,包括我本人的不一致,也没有产生苏珊大妈一样的轰动效应。说明中国电视界第一次举办的平民选举,还只是一个开端。开端就好,以后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当年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运作比较好,普通女孩就能够当明星做偶像。平民意志在娱乐偶像领域中的体现,就是艺术民主化,或者文化民主化。

娱乐偶像也是文化偶像

以前对文化的理解较为狭窄,娱乐偶像也是某种意义的文化偶像,不应该将二者对立。究其根本,文化偶像与娱乐偶像是两个领域,无所谓浅薄与高尚,有钱钟书和陈寅恪,也有王晓棠和孙道临。可以崇拜鲁迅,为什么不能崇拜阮玲玉?鲁迅是伟大的,不能就说阮玲玉不是伟大的。以前的“22大明星”就既是娱乐偶像,又是文化偶像。

所谓的娱乐偶像,从事的领域是文化消费领域中带有流行因素的部分。偶像,则是在自由心态下大众认定的、欣赏的带有某种“粉丝”、迷恋心态的对象。

当然,明星、名人,哪些人是偶像,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偶像?受到粉丝疯狂、迷狂追捧的才叫偶像,还是像以前所说能够树立为人生、行为榜样的,才叫偶像?我们考虑这些问题时,不应该再局限于概念。以前的问题就是先制造概念,还未仔细思考,就用概念将自己束缚,然后用概念去塑造生活,去规范文化现象。

偶像与非偶像是相对的,没有严格的定域,某些人人气高、有号召力、观众缘,都可以看做某种程度的偶像。有些偶像人气特别旺,或在某一时期人气特别旺,那就可以认定他相对偶像化一些。不要从概念出发,而要从生活现象、文化现象本身出发。概念是最苍白无力的,它的存在是为了阐释生活现象,概念只能说明过去、已存在的东西,无法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

偶像是民众集体文化心理的反映。我们关注的不是偶像,而是偶像反映出的社会集体文化心理、审美取向、文化取向、精神需求。问题的真正核心是大众,因为大众才有偶像,偶像本身也知道,离开了观众偶像就不存在。

有些人“迷”偶像,或者外貌,或者内涵,或者才艺,无论哪种,均是将自己最理想

或最缺失的形态投射到客观对象,前者映射,后者弥补。喜欢偶像,就是喜欢自己;崇拜偶像,就是自我欣赏。简单地讲,偶像就是自己想要成为的某个人,外加娱乐领域的爱好,唱歌、音乐、表演等等。偶像如果不符合自我情感的,将未必能对个人产生效果。作为研究,偶像现象是大众集体心理的重要课题,聚焦了很多自我、集体的自我。

至于是偶像的外貌还是内涵更加吸引大众。首先明确一点,以前光讲内涵,否认外貌,是不对的。外貌非常重要,外貌不仅是长相,更是内心的一种体现,本身还包括气质。大众迷恋偶像,很大一部分从外貌开始。有些明星,外貌未必好,才艺遮蔽了外貌的不足。有的人呢,就喜欢大家不认为美的外貌。究其根底,还是外貌。我研究解放前的早期明星。如胡蝶等人,在考虑内在文化因素的时候往往先从外貌着手。因为其他因素都是抽象的,只有从外貌着手,才能看到外貌后的秘密。外貌是一个文化现象,而不仅是生理现象。

积极地看待年轻人的娱乐偶像

提起90后的偶像,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他们只有娱乐偶像,文学、政治偶像从根本上是缺失的。其实跟年轻人谈偶像是有语境的。年轻人并不浅薄,他们有自己的文化需求,会有钦佩的老师、喜爱的书籍,自然会有娱乐的需求。因此不要因为年龄的隔阂、个人的喜好,就将问题归咎于时代与社会。老一辈人喜欢宋词元曲,年轻人也可以喜欢流行歌曲。其间,肯定有年龄、时代的落差,人与人之间不要互相埋怨,要互相理解、沟通、交流。为什么非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年轻人?自己当年不也曾经历过年少轻狂,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受到过老一代人的阻挠?这就像是婆婆和儿媳妇的问题,做儿媳的时候埋怨婆婆施压,一旦做了婆婆就向儿媳开战。我们不能再走文化循环的老路,不要因为新旧代际之间的矛盾,就妨碍文化的进步。

全能偶像范文6

关键词:偶像崇拜 自我意识 问卷调查 辩证理性 青少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与网络信息媒体的合流,近年来诸多选秀活动与明星娱乐节目充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把偶像崇拜变成一种全民性活动,青少年观众被裹挟其中,极尽激情和疯狂,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久前,中国青少年研究机构连同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近3000名大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5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10%的青少年表示对某个明星崇拜得难以自拔。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的“大腕”明星。

社会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基于“光环效应”而形成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偶像崇拜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理想化、浪漫化、绝对化。青少年往往把其偶像想象的完美无瑕,对偶像产生的浪漫的幻想和依恋,并对偶像报以绝对的信任,甚至把偶像当成神,这样便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自我迷失;第二,感性化、情绪化、冲动性。许多人崇拜偶像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甚至一些偶像崇拜到了“痴迷”的程度,使得偶像崇拜带有很强的情绪化倾向;第三,多元化、个性化、时代性。由于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榜样崇拜,师长崇拜和三星崇拜。随着时代的变迁,偶像崇拜类型也由上世纪50-80年代政府树立起来的公众模范和榜样人物,转变为现如今的影视歌、体育明星,最近表现出的则是“民星崇拜”。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与其特殊的人生阶段有密切关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熟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自觉意识与强烈情绪体验所表达出来的特殊现象。而当前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宏观环境将注意力聚焦在公共事业上,更多关注的是青少年的物质需求和成长结果,忽视了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与此同时,商业金钱观念对他们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体对娱乐的夸张渲染充斥在社会中,这些都导致了青少年偶像崇拜中的一些异常行为。

研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能有效疏导青少年的行为与人生价值观,使其更现实、更积极的面对并不漫长的人生道路。青少年的价值观、消费观念及正确的人生态度将影响着人的一生,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有利于社会的更加持续、有效、和谐向前发展。

国内外现有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笔者以唐山市中学生为研究范围,组织了一次关于中学生偶像崇拜问题的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回收率为94.11%。其中唐山一中80名(男生38名,女生42名),唐山二中75名(男生35名,女生40名),车轴山中学85名(男生37名,女生48名)。本次调查卷共设计了四类问题:第一类,涉及到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等;第二类,涉及到崇拜人的个人特质,如对自己的满意程度、生活态度等;第三类,涉及偶像的特征,如偶像所在地,偶像特质等;第四类,涉及到崇拜的方式,如是否经常买偶像的海报、书籍,是否经常参加偶像的演唱会等。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科学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查阅资料,运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最终获得以下研究结论。

一、不同性别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特点的差异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女生较男生而言更容易产生偶像崇拜行为,而且更为狂热。原因有二:一是女生和男生相比,面对的传统束缚和压力更大,需要摆脱束缚的愿望比男孩更强烈;二是女性比男性所面临的群体压力更大,更容易在从众的行为中寻求到社会归属感。在校园中,女同学们大多是结伴而行,很少单独行动,便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在崇拜的偶像类型方面,女生多崇拜文艺明星,男生更多的崇拜体育明星、政治名人。这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男性应有的责任性、才能性、领导性、名利性的特征;同时赋予女性小鸟依人、相夫教子、顾家的家庭妇女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中国女性独立自主的形象层出不穷,但传统女性形象仍为主流,在传统文化的大势下,女性表现出的目标、价值观念、信念体系则依附于传统之上。

二、不同户籍的中学生偶像崇拜现状比较

调查显示,农村学生其崇拜的偶像在政治名人、体育明星或父母家人,城镇学生崇拜的偶像集中于文艺明星,这与他们的生活的环境差异有很大关系。在不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个体表现出了不同的目标与价值追求。整体上说,农村的生活水平低于城镇的生活水平,娱乐休闲项目较少,而体育项目的开展局限性较少,像跑步、拔河类的体育运动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投入。经济上的局限使得农村青少年更渴望成功,他们完成学业靠的是长辈的辛苦劳作,于是父母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更显高大。

三、家庭收入状况对中学生崇拜方式带来的差异性影响

对于不同收入家族的青少年而言,停留于表层的崇拜模式(关注、效仿等)比例相差不大。而在购买相关资料、参加演唱会等方面则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家庭收入高的支出上多一些,但“辗转各地,追随行踪”的只是个别现象。中学生总体上采取的是较为理性的支持行为,消费基本上也是量力而行,媒体在中学生偶像崇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规范大众媒体尤为重要。

四、不同专业背景下中学生偶像崇拜类型的差异性

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崇拜的多为政治名人,所占的比例为26%,理科生和体育生崇拜的多为体育明星,分别占到了24%和42%。文艺明星在艺术生崇拜的偶像中占到了41%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崇拜的偶像类型与其所学专业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为各自学科的特点不同,在专业的学习互动中,形成了每个人在独特领域的价值体系,而每个领域内均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到学生中后,获得了新的同一性,在这种背景下便产生了上述调查结果。

五、中学生偶像崇拜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有39.3%的中学生认为崇拜偶像是自己的休闲娱乐,30.2%、20.7%的中学生分别认为崇拜偶像给自己减轻了压力、朋友有了共同的话题,只有13.5%的人认为偶像崇拜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总体看来,崇拜偶像并非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偶像崇拜在一定程度上给其生活带来了乐趣,也让他们减轻了压力和更有志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社会化。

总之,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我们应辩证看待、理性对待。偶像崇拜有其阶段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当初的盲从和冲动,终将成为年轻人的美好回忆。偶像崇拜也有其必要性,要全面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要一味地对这种行为进行指责,事实上偶像崇拜有利于调节心态,减轻压力。基于此,对于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可采取如下态度:

第一,宽容而不纵容,自然对待而非任其自生自灭;干预介入但并非粗暴剥夺、简单替化。应该帮助他们顺利地经历这个过程,不要人为地要求他们缩短或消除这个过程,否则最终他们会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应该让青少年了解到人更需要认真地欣赏自己,做一个独立自由的自己。对其偶像崇拜行为进行干预引导时要注意方法,否则会造成冲突和疏离。消除不良偶像影响的关键在于找出替代性偶像,并非简单地一概追求社会楷模偶像。

第二,规范公众人物形象。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或社会知名度的人物称之为公众人物,特别是被大众传媒关注的人物(如明星、学者等)。公众人物的言行对民众来说可能成为一种替代性社会实践和体验,使公众间接地获得社会知识。特别是对青少年,他们往往把公众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当成社会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规范公众人物的言行,不当让公众人物放任自流,必须建立公众人物的职业规范准则,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公众人物的道德教育。

第三,建立合理的文化秩序。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成一个社会环境。我国现在处于全面转型和过渡的特殊时期,文化商业性越来越明显,各种文化充斥市场。大众媒体在传承社会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大众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难免会寻求新闻效应,渲染名人轶事,尤其是对当红明星的扑风捉影。政府要加强大众媒体的社会效益取向引导,大众媒体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总之,研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要本着从青少年成长客观规律出发的原则,通过对这种行为的规律性探索,从其心理因素和客观影响入手,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消费观念及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持续、有效、和谐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M],济南:山东出版社,1982.

[2] 安德列耶娃(苏).社会心理学(第四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 柳力平,青少年偶像崇拜态度与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08.

上一篇师徒结对小结

下一篇创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