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剧情范例6篇

倾城之恋剧情范文1

随着电影《色,戒》在华人世界的巨大成功,日前张爱玲的代表作《倾城之恋》也被改编成三十集电视剧,已在浙江横店秘密开拍。11月10日,该剧举行第一次隆重的新闻会,大牌编剧邹静之,导演梦继,当红演员陈数、黄觉、王学兵、刘一含等剧组主创人员悉数登场。《倾城之恋》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一段华丽而苍凉的传奇爱情故事。

在电视剧《倾城之恋》中,邹静之第一次突破之前所有的原创作品,担任了编剧和监制。在完成《倾城之恋》剧本后,他曾称:“电视剧《倾城之恋》是我创作的所有剧本中最好的一部作品。”这位以慢工出细活著称的大牌编剧,改编《倾城之恋》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几易其稿,连琼瑶夫妇看后也直呼惊喜,对剧本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让这部最心爱的作品得以完美呈现,邹静之第一次担任了监制,从导演到主演,一一精心选择,从拍摄画面到置景、服装甚至道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对剧中演员的表演更是非常关心,经常不顾身体劳累半夜给演员说戏,探讨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全程把控整部剧的制作品质,下定决心要把该剧打造成他个人的艺术代表作和华语影视的经典之作。(桥)

《梅兰芳》打造民国豪宅

日前,投资过亿、专门为电影《梅兰芳》打造的怀柔影视基地终于迎来了《梅兰芳》剧组的拍摄。和当年为《荆轲刺秦王》在横店建起秦王宫、为《霸王别姬》打造北影厂一条街、为《风月》打造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一样,陈凯歌导演又一次用庞大的影视基地为影片做足噱头。据悉,怀柔中影基地除了复制民国时期北京的一些旧建筑及人文景观,还特意在基地内修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四合院,作为章子怡在戏中扮演的孟小冬的“孟宅”。

《大电影2.0》 会比去年更好看吗?

去年,名不见经传的《大电影之数百亿》在贺岁片竞争中异军突起,捞得2000多万票房。今年,该片续集《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的上映档期定在12月21日,正好与陈可辛的《投名状》和冯小刚的《集结号》相遇。

对于上映日期的选择,制片方表示是对影片实力的信任:“包括导演阿甘在内,《大电影2.0》的幕后团队几乎是第一部的原班人马,演员则加入了郭涛、刘心悠和谢娜,搞笑风格比去年更胜一筹,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

陈冲演绎畲族母亲

80后新锐导演姬诚首次执导、国际巨星陈冲加盟的影片《十七》,以片中主角的姓名命名,讲述了一个“80后”畲族男孩的心路历程。

片中母子二人由冲突对抗,到母亲最终省悟到“给他他想要的,莫给你想给的”,而“十七”也感悟了母亲的爱,将母子间的矛盾和亲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七》从开拍到现在,始终受到影评人的青睐,加上由曾剪辑过《四十不惑》《黑眼睛》等获奖影片的金牌剪辑操刀,让不少影迷期待不已。

反映贫困生的电影《星星草》开拍

11月15日,由山东交通学院学生于强等拍摄的独立电影《星星草》在济南开拍。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一个贫困的农村大学生菜子,从小就一直仇恨他心中的杀父仇人王老师,虽然王老师从父亲死后就一直关心并帮助他和他的母亲。经过一系列波折,菜子明白了王老师一直在努力实现着父亲的遗愿。影片预计于12月底完成全部拍摄,将到济南各高校巡回展映。首映的门票收入,将全部捐给临沂市一所农村小学的贫困生。

上美影厂将评出十大动画形象

11月16日,为了庆祝建厂50周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启动“我心爱的国产动画形象评选活动”。美影厂精选了50年来塑造的50个经典动画形象,如孙悟空、葫芦娃、黑猫警长、哪吒等,通过“媒体展示参评”、“现场活动参评”以及“短信互动参评”三大板块,最终选出10个优秀国产动画形象。著名美影导演钱运达指出,如今的中国动画需要创造新形象,也需要激活老形象。据了解,上美影打算为众所周知的“旧”卡通人物编续集,《黑猫警长》《三个和尚》的续集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倾城之恋剧情范文2

>> 由英美经典作品改编看文学的影像化 中美电视剧大众文化元素的比较 电视剧:大众文化的核心角色 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化 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 经典作品的艺术张力 论大学英语电影课中如何欣赏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 大众文化视域下宫廷电视剧的美学精神初探 从《红高粱》看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 论经典作品在文学理论教学教改中的作用 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经典作品阅读 大众文化下的红色经典改编 探究中日经典作品之间的文化过滤现象 大众文化语境下小说创作及其影视剧改编 经典作品在教学中的定位 中学古文经典作品的教学 经典作品的价值确立与重读现象 品味经典作品的语言之美 充分挖掘经典作品对于读写的作用 “战争”和“爱情”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⑤ 张爱玲:《倾城之恋》,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引文同,不另注。

⑥ [美]阿诺德•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倾城之恋[A].张爱玲文集(第二卷)[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2] 毛凌滢.从小说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彬彬.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审视[M].长沙:岳麓书社,2010.

[4] 艾晓明.反传奇――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OL].豆丁网:.

[5] 两万字小说变34集电视剧 《倾城之恋》满身铜臭[N].天天新报,2009-03-31.

倾城之恋剧情范文3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个小说,喜欢张爱玲的可以进来看看。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倾城之恋读后感,请您阅读,

倾城之恋读后感1爱情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有种爱可以让我们死心塌地,有种爱可以让我们备受折磨。虽然爱,虽然痛,但我们无法不爱,无法不痛,这就是“倾城之恋”。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之感,字里行间回荡着凄美。或许每一段故事都是她的写实,每一个字都是她哀婉的血泪!那个年代,女子终究是女子,文笔再好又如何?她所爱的人个个离他远去。晚年的她,如同凋零的花儿,让人心碎。但依旧暗香残留,每每打开她的书,我总能嗅到这股淡雅的香气,缠绕鼻尖,久久不肯离去……

爱情总是难为女子,爱情总是折磨女子,爱情总是伤害女子。这是我看到“第一香炉”这个故事的唯一感受。呵,是因为女子之泪太轻?是因为女子之心太卑微?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葛微龙,长着一张白白的瓜子脸,眼睛水灵水灵的。但在殖民地香港里,被阳光烤晒过的小麦色仿佛更合群。薇龙从香港来上海念大学,投靠了继承了前夫一大笔遗产,同时是当地有名的交际花的姑姑。薇龙何尝不明白投靠姑姑的结果?但她别无选择……看着满满一衣柜的漂亮衣服,薇龙的心里却仿佛有几万只小虫啃咬一般,不知滋味。就这样薇龙被迫见了许多的“上流绅士”,却总是没有姑姑称心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微龙男主人公乔斯。他们是在一场舞会上遇到的,当时乔斯还轻薄了她。本以为只是一场戏,但那次舞会后,薇龙的心开始日夜思念起乔斯,沉稳有序的心脏开始扑通扑通乱跳。爱情悄悄降临,殊不知悲剧紧随其后。乔斯本是富家子弟,薇龙以为嫁给他后不必再作“交际花”,可乔斯却说:“我希望有个女人可以养我”。呵,多么荒缪。薇龙却又因为爱放弃了挣扎,堕落黑暗中,可她是否了解,对于姑姑和乔斯而言,她只是一棵摇钱树罢了!

我该为薇龙哀?还是该为薇龙哭?都不是。因为她只是一个被爱捆住手脚的傻女子。

我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亲情为何全部拜倒在利益与金钱的面前,无法理解那个时代女人的爱为何如此卑微,我已痛彻心扉,更以泪流满面!

爱情在张爱玲的笔下化茧成蝶无比凄美!悠悠长河中那一张张风华绝代的面孔已模糊不清,但那份倾城之恋却刻骨铭心!

倾城之恋读后感2老的东西仿佛更有一股力量,能把人从现实拉回过去,把那些早已深深长埋的历史一下都翻出来。于是,我们只能乖乖听话,像观看录影带般在脑海中重现许多陈年往事,人物、环境、声音、气味,都是那样逼真。宛如流水,细细长流。

于是,不由得想起《胭脂扣》来了。

不算太老的电影,但所说的却是年代甚远的、发生在香港古老的红灯区——二、三十年代的爱情故事。半橘红半昏暗的灯光,透着丝丝缕缕水似的柔情。一袭裁减得体的旗袍,勾勒出纤细身段。耀眼的镶玉嵌金烟袋,风流绨傥貌胜潘安。伊人芳华绝世,翩翩公子多情。道是不要那世上浮华千千万,只欲作鸳鸯共此时。却终是因阴差阳错,香消玉陨长辞,人鬼殊途两相离。只得那个吱吱作响的留声机。花红柳绿,二胡拉起,戏子便咿咿呀呀地唱,歌声与烟雾缠绕,袅袅地传来,又袅袅地消失不见。

单从电影的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部片子显然是达到了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无论是片段、人物、色调明暗、情节,都若隐若现地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历史潮流和或多或少的社会内涵。最是那一曲《胭脂扣》,同名电影的主题曲,这首歌距我们不算远,说是老,自是不够资格。但是时空的交错,使得我们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时,联想特别丰富,感觉却像《夜上海》般古老。

便又想到了旧上海。

提起旧上海,不得不提40年代的繁华夜生活。每届华灯初上的大上海,霓虹闪烁,处处笙歌。侉纨少爷儿们,富家小姐、太太们。还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歌女以及她们的歌女生涯……便只有“纸醉金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才可略点一二。可是那个年代,却亦有一份值得保留的东西,便是歌曲。这些歌曲的美,美在它的唱者和伴奏的乐队。当时的流行乐队成员都是白俄,他们都是沙皇的皇亲国戚,在红潮淹没下四处流亡。有的拉起弦琴,成为上海人口里的洋琴鬼,昔日的闲情逸志,不得不拿来作卖艺的伎俩,想必,这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罢?难怪这些流行歌曲如此好听,原来背景音乐里都有这么一点儿贵族血液在其中荡漾。戏园子的规矩,在那时候已经很少了,早先一些时间,远远的看,人多的地方,也只有戏园。没有洋鬼子,照七照八的大灯,也要少得很。卖吃食的、赶场子的、地痞流氓、车夫、全在一块儿看。那些老爷们,坐得最近,却看得不甚欢心。每每个戏园子都有一个挑大梁,都叫“小盖天”。依前的例子,小盖天是会在戏的高潮处露面的,挑最细的嗓子:

“唤一声爹娘啊-----可是让我嫁入了那帝皇家,金银绸缎取不尽,山珍海味任女尝?”

“好!!”“好!!”所有的人都拍手叫好,若是不叫好,下次小盖天就不出来了。

“唤一声爹娘啊-----好狠心将亲生闺女推进火!金银再多是死物,山珍怎比咱家饭?最狠是那大太太,嫉我颜未老,日夜打骂。人情世故是最冷,可怜我遍身是伤,还要强作欢笑状!”

站着的人,已有的在抹眼泪了。人群中一片寂静,只有那些老爷们还在嘈杂,吸一口大烟,不耐烦地敲敲烟杆。只是戏完了的时候才慢慢地起身,跟班的人吆喝着离开。

后来,戏园子渐渐没了,那些戏子也都散了。国土上战事频繁,,人们生活于颠犻流离之中,谁还有那份闲心去逛戏园,戏园的老板,若不是有得些许头面,能在乱世中吃上口饭的,也不会拼命做这下贱的活计。这时,总得派生出一些场所,供给那些无所事事的有钱人家,晚间出去消遣的,夜总会、电影院、饭店、游乐场、舞厅便出现了。

倾城之恋读后感3李碧华说,文坛寂寞的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一位”,一个对于她来说永远不算太过华丽的词汇。

因为她的独一无二,因为那些些漫着旧上海繁华气息的文字,因为一件件流光溢彩的华丽旗袍,人们便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位民国年间的传奇女子。

张爱玲,我也深深爱着着她,爱到无可自拔,从《倾城之恋》到《半生缘》,再到《十八春》……

无可厚非的是,只“张爱玲”三个字,就有无限的吸引力。是的,二十世纪唯一的天才女作家。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样一段唯美的句子曾使相貌平平的李贵妃大受皇帝的宠幸,而理所当然,《倾城之恋》这样一个唯美的名字也使得人们都这样一部小说,有着不可置否的无比期待。

而张爱玲却让读者失望了,书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并不是貌美惊人,范柳原也不是风流倜傥,而不期然的因素让他们的结合更是让人无法理解。把“倾城”一词的本来意义,颠覆、沦陷,这样一来,倾城之恋名副其实,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使他们在逆境中互相依赖,然后在一起。

白家,一个“破落户”,他们家的离婚女儿,穷酸刻薄的兄嫂,软弱无能的母亲。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女主人翁被逼出娘家,跟一个饱经世故,奸狡巨猾的老留学生谈恋爱,正要馅入泥淖时将近毁灭时,一场震惊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突然得到一个平凡的归宿。

这是《倾城之恋》给人的印象,有人说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宝塔。

张爱玲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画面感,白流苏”和“范柳原”,有着鲜明人物标签的角色。一个是存活在家庭的闲言冷语中的离婚女子,一个是不肯屈从命运摆布的坚强男子,两个人像两条射线,各自站在爱情的两个端点,却向同一个方向延伸,越来越近,却在战战兢兢中因为战争而走到了一起。

她跟他在去帮妹妹宝络相亲的晚宴上相遇,他请她跳舞,她会她妹妹不会的一切所谓跟得上潮流的事情,他被她吸引。

他看上了她,而不是她的妹妹。于是在以后的日子中她便越受排挤,都说她不是好人,一个让人看笑话的女子,连家里的侄女儿也欺负起她来。于是,她听了徐太太的建议去了香港,经过一番周折,见到了范柳原,然后他们在一起了。在香港,流苏过的是平淡无奇的生活,而范柳原依然继续他的风流日子。

这样一段感情本来就不被世人所承认,而白家的人也只是为了打发她出门,所以注定不会有应有的幸福。

在浅水湾一边山的高墙下,范柳原对流苏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历史上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这是作品最后给流苏和柳原的结局,作品中的香港是一座空城,地理上的纯粹的空城。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只是形式上的,这样的婚姻虽不缺少爱情,却总少了些现实的意味儿。《倾城之恋》,将恋情倒出后,人是活人,城却是空城。倾城的是作品中的另一个城,倾心的城,比喻上的城,无爱之空城。

《倾城之恋》,从一个反思维的角度写了时势成全的一对平凡的恋情,恰倒好处的为香港的陷落臆造了一个的借口,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精美得无与伦比,拒绝了做作拒绝了高姿态,以一种平凡的方式诉说二三十年代的爱情。

倾城之恋读后感4在那个解放初期的年代,他们通过媒人,没见上一面就成了亲。于是,她少女的梦也随之破碎,他也一下从少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他们之间好似不存在爱情,由于没有情感,家里连争吵都是一种奢侈品。一年后,他们生下了女儿。她的婆婆不满意,于是她又怀了一胎,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中间,他们的生活也开始有味。她又连续生下二女一男。

家里等待开饭的人多了,他不得不一人兼做几份苦工维持开销。她也背着最小的孩子,到厂里上班。那时的日子真的非常苦,他们几乎吃不消,一年辛辛苦苦也不够饭钱。但总有某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而渐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随着岁月的磨合而好了起来,她似乎感觉到少女时代的憧憬又回来了,有某种情感在他们之间酝酿。

在供完女儿们读完小学后,他们以牺牲女儿们读书的权利让两个儿子继续上学。除了这样做别无它法,而儿子的读书费,还是几个女儿做手工储起来的。在那个时候,尽管他们对女儿有一丝愧疚,但也因她们的懂事而感安慰,毕竟生活比其他一切都重要。而他们,都因生活的重担而过早进入了中年。青春不再,但他们之间的那种情感却始终在,伴之的还有家的温情。

二三十年后,正赶上改革开放,他们的儿子下海经商,赚到了一大笔钱,也各自成家立业。该是他们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孝顺的儿子也为他们置了一所处在公园旁边的住宅。于是他们每天早上都去逛公园,只是他们从未一起走过,只是他在前,她紧随其后。

然而子欲养而亲将不在。他有一天终于倒下,被查出肠癌,心肌梗塞,糖尿病。这些都是当年为了养家而落下的病啊。子女们悲痛欲绝。只有她十分坚强,每天买他喜欢吃的菜,亲手喂他吃药。他奇迹般的挺过十年,他们的孙子都已经长大。一个大年初一的早晨,他走了。是她首先发现,她摸到他的身上冰凉彻骨。她终于忍不住了,放声悲哭,闻者无不落泪。丧礼办得十分隆重,奔丧的人络绎不绝,她早已哭肿了眼,巴不得随他而去。

他们就是我的爷爷奶奶,尽管他们从未牵手漫步,从未把那份感情说出口,而事实上他们已经说出口了。他们的爱情,尽管从未浪漫过,却坚不可摧。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用大半的生命谱写出平淡而伟大的倾城之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他们无言的誓言。

奶奶对我们说,如果有一天她死了,不要难过,她是到天上陪爷爷去了。

倾城之恋读后感5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结尾。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而白公馆无疑属于守旧的那一派,“他们家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

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淫荡”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

人说“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许这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只是一个生长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离了婚,在一个特定的机会下结识了范柳原。我一直很喜欢这段话:“在日常世界里,他们间存在一场征服的战争,他们内心明争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欢他用更优厚的条件前来议和。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也许流苏是幸运的,一场陷落让她等到了一个男人,一段婚姻。然而这终究是偶然的,正如张爱玲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一个女人,把命运当作赌注,想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也有人说,范柳原同白流苏调情不过是为了男人的征服欲,因为她善于低头,容易掌控。这种说法是立不住脚的。凭范柳原的经验,玩弄女人于掌骨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从来不缺少女人。萨黑荑妮就是一例。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在长久的游戏中早将生活堪破。烟花虽然极尽绚烂,总是稍纵即逝的,随后是更广阔的岑寂。他渴望安稳,渴望实在的温暖。这是他的理想,尽管此时并不切近。因此,他可以不在乎流苏的过去,不在乎她是否完美,单只看到她“善于低头”。

后来战争爆发,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东西,成就了他们的感情。

那场战事催化了结果的到来。“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此时,她终于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间,他们达到了某种契合。“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最感动的是最后他们默默握着彼此的手的那夜,刹那间的了解和感动也够他们一起生活十年八年。这样的结局,即便是合,温暖之外更多的是荒凉。

末一段中张爱玲说: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语把它们留给别的女人,这是好现象,说明在他眼里已经把她当作自己人,名正言顺的妻子。如此怅然的结局不无对爱情的挪揄嘲讽。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的选择。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劳累和放纵之余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最终只是一个女人。

倾城之恋剧情范文4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 电视剧 改编

张爱玲作品素有“纸上电影”之誉,那极具画面感和镜头感的写作手法一直被认为最适合影视改编。张爱玲本人在1947年曾先后担任了由桑弧执导的《不了情》、《太太万岁》两部电影的编剧,前者被赞为“胜利以后国产电影最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1947年4月6日,上海《申报》)??,后者被誉为“本年度银坛压卷之作”(1947年12月13日,上海《大公报》)??。由此可见,在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亲自编剧的电影作品在上海是大受欢迎的,媒体与观众的认可度极高。

几十年来,一批批的导演编剧费尽心力,将张爱玲的作品搬上银屏,其媒体评价与观众认可度却并不让人满意,更有甚者恶评如潮。张爱玲作品,成了电视剧改编的陷阱,原著与改编作品间的巨大落差,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张爱玲作品改编成的连续剧不多,迄今为止,只有《半生缘》(2003年,35集)、《金锁记》(2007年,22集)和《倾城之恋》(2009年,36集)3部比较有名。但这3部电视剧命运十分接近:前期宣传如火如荼,选角、改编大张旗鼓,而播出后却遭到张迷及评论家的批判,而备受指责的主因,就是对原著情节的大肆修改而导致的精神背离。

张爱玲的《十八春》笔触细腻,哀而不伤,分寸感极佳。然而,电视剧版的《半生缘》为了增强故事性,氛围的营造、情节的设置、人物的表现,都过于直白浅露。张氏小说拍成影视剧,无论画面还是感情,都应是阴冷的,因为“苍凉”是其精髓。而电视剧版明丽的画面、外露的表演,完全与原著风格背道而驰,这也是诸多评论认为该剧琼瑶化的主因。张爱玲讲故事不动声色,琼瑶则直露夸张,电视剧版由林心如、蒋勤勤两位琼瑶爱将担纲,照搬了直白、渲染的表演,情感戏更是尽煽情之能事,如茶馆重逢一场,曼桢静静地对世钧说“我们回不去了”,台词只有一句,但人物压抑多年的情感究竟如何表现?张爱玲在原著中用了淡淡的一句话“现在真在那儿讲给他听了,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年前的事了”??。电视剧中却演绎成主人公先是不动声色打电话,从抽泣到失声痛哭,最后到号啕大哭,这种手法显然更贴近琼瑶的风格。导演胡雪杨为了增强感染力,强调必须把煽情做到极致,反复要求演员的表演要充满爆发力,而这力度却背离了原著的韵味。张爱玲曾说:“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因为我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张爱玲反复强调,她笔下的人物都不彻底,不喜欢斩钉截铁的冲突,然而,电视剧创作需要的恰恰是斩钉截铁的冲突。靠冲突和情节来演绎作品中那深刻的人生体味,无疑是不够的,而为了追求所谓的大众化,电视剧对原著精神的解读无疑浅白了,已背离了张爱玲的精神特质。

如果说《半生缘》只算是表现手法上的背离,那么《金锁记》的改编,则动摇了原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小说《金锁记》只有3万多字,除去无法改编的部分,可用的有2万多字,编剧方园花了5年时间,写出了一部18万字的剧本,而导演穆德远又改动了10多万字,才最终定稿。经过两番大手术,扩充了近10倍的内容,无疑,张爱玲只剩下了淡淡的影子。剧本的改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爱情戏的加入,二是对七巧性格的修正。原著中,季泽不爱七巧,但在电视剧中,两人倾心相爱却不能结合,这就给编导提供了种种设置障碍的可能,让整部剧“有戏”。原著中的七巧自私、冷酷、变态,是一个用套着的枷锁劈死人的人物,而电视剧中的七巧却改邪归正,成了宽容而有温情的人,最后带着释然的心离世。通俗性的注入,人物性格的大众化处理,悲剧性的降低,必然令熟悉原著的观众们惊呼。对此,导演解释,电视是通俗化的产物,小说中那种弥漫的恨,剥开的残酷,如果原本地表现出来,观众一定不能接受,对情节和人物的改编,是建立在更通俗化、大众化,适合观众审美基础之上的,这是电视剧和小说的差别。

诚然,小说与电视剧艺术形式完全不同,关键在于对原著精髓的把握,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变动是外在的,而作品的精神气韵则是内在的。将3万字的小说扩充成22集的连续剧,必然要添加情节,但这种注入,必须是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如果改编者以自己的理想去任意诠释原著,或为了迎合大众的通俗口味随意改变人物命运,添加与原著完全背离的情节,甚至彻底改变原著的风格,把绝望冷酷变成希望温情,这不但不是在解读,反而成了彻底的误读。

2009年播出的《倾城之恋》火爆登台,惨淡收场。电视剧播出之前,编剧邹静之称,该剧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大戏,而主人公白流苏的性格也更加“大气”。于是,不足2万字的小说被改编成了45万余字的剧本,整整支撑了36集的电视剧。流苏的第一段婚姻正面登场,同时上场的还有范柳原的初恋,这些内容在剧中占据了大半的情节。令人痛心的是白流苏的形象,虽然演员陈数的外形、气质都酷似原著中的流苏,但问题在于角色的“大气”。张爱玲不写英雄,在她的笔下,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男女,“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她不过是个自私的女人”??,纵使倾国倾城,也少不了小人物的自私、算计、琐屑与勾斗,而恰恰是这些不彻底的人物,才代表了时代的总量。失去了她的“拧巴”,大方、隐忍、能干、勇敢的白流苏成了姚木兰,没有了心机和算计,没有了步步为营,流苏也失去了她的价值和光彩。

同样,剧中篇幅浩大的太平洋战争也背离了张氏的一贯风格,在张爱玲的笔下,也很少去直接描写政治事件与战争,时代,在她的作品中往往退化为故事的底色,它并不是故事的重点,其作用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推动主题的发展,逼出主人公隐藏于内心的真实情感。然而在剧中,为了配合“史诗”的宏大构想,战争场面不成比例地扩大了,而白流苏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再一次否定了她成为普通人的可能。平心而论,《倾城之恋》虽说摄制精美,但依旧难掩强行拼凑的痕迹,原著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情节,都得到了无限扩大的机会。原著的万余字精致紧凑,然而电视剧却通过漫长的篇幅给我们演绎了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似乎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让她遇到他,过程中遇到了无穷无尽的阻挠与障碍,而编剧,则在这无穷尽的阻挠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名著改编的突出问题,无非在于编导的指向性错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和市场需求,不惜戏说篡改,而那些母本中根本没有的感情纠葛,恰恰是制作方引以为傲的,似乎这样才丰富了原著的观赏性;更有些编导认为影片的情节化、矛盾的尖锐化能制造更多的悬念,从而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半生缘》的导演胡雪杨直言,电视剧不需要思想、意义与深刻性,观众也不需要,电视剧只是廉价的眼泪催发器,观众就是要看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因而名著改编成电视剧就要通俗化,为了迎合观众必须通俗易懂。然而事实表明,这种做法低估了受众的审美品位,而且伤害了观众的感情。

改编要忠实于原著,并不是说改编是无所作为的,在名著与影视剧两者之间进行转换,适当的改动与重组非常必要,但是必须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改动,要抓住原著的精髓:

第一,抓住原著的“根”。原著的主题,深刻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某些特征,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化,名著的改编,应以更通俗化的艺术形式广泛深入地普及原著的精神品格,而非背离和篡改名著。

第二,保证人物的“灵魂”。人物是故事的主体,人物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作品的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随意改变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命运结局,就直接伤害到原著的主题表达,如曹七巧,这个人物之所以性格变态,是因为她的上有压抑,无法宣泄,自己得不到幸福,也不容许儿女幸福,自始至终是一个病态的人。而电视剧中,她和季泽倾心相恋,性格肯定不可能如原著中写得那样压抑与变态,那就把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方向全部逆转,变成了一个大家族买卖婚姻造成的悲剧,变成了有情人不能成眷属且叔嫂的老套故事,试问在这样的变动下,原著的主题如何体现?

第三,基本情节体现原著的精髓,不能随意增删关键性情节。最典型的就是在《倾城之恋》中的夸张注水,试问,关于白流苏第一段婚姻中的争风吃醋,范柳原的初恋,香港战争,宝络的爱情,这些相互割裂的情节与原著的主题情节有何关系?这些内容要告诉受众什么信息?抑或仅仅是为了多添加几个情节点?

当然,张爱玲小说最完美的状态就是小说的形式,但如果改编得好,影视剧能让更多的受众看到原本未曾接触过或关注过的作品,毋庸置疑,影视剧对于经典作品是有着极大的推广作用的。张爱玲的作品被一部部搬上荧屏,这说明张氏的作品对编剧、导演还有观众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诱惑,而影视剧相较于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更易得到广泛的传播,影视剧与文学作品的良性互动,无疑是经典传承的良好途径。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经典不可以任人宰割,尤其是像张爱玲这样有着自己鲜明特色风格的作家,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市场效应及媚俗而打着经典的旗号胡编乱造――经典需要普及推广,但要借助正确的力量。

注释:

??刘川鄂:《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吕益都:《浮世悲欢笑看人生――谈张爱玲与〈太太万岁〉》,《电影艺术》,1999(6)。

??《张爱玲典藏全集――半生缘》,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页。

????《张爱玲典藏全集》,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倾城之恋剧情范文5

曹禺的背影

在“首都剧场五十周年纪念演出”的8台剧目中,含有三部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日出》《原野》《北京人》。

1956年9月24日,是曹禺先生的46岁生日,这一天,首都剧场上演了首部化妆连排的剧目――《日出》。

50年后,纪念北京人艺这位德高望重者院长的戏剧,并未再以北京人艺的传统风格推出。《日出》与乙导演的《北京人》,也是一个介入了探索和实验因素的最新版本。

进行一次“非典型”性复制,至少能调换一下惯常仰望大师的角度。遗憾的是,往往重新审视的机遇来之不易,却总是不能尽快把握到位。当原本那个已经固化了的视点一下子摇荡不安,忽近忽远时,大师作品的图像看上去也不免凸凹变形或模糊发虚。

这似乎已经不是对曹禺进行的首轮新的审视和演绎了。从这个机位尚未安置稳妥的新视窗中,观众可以看到什么呢?――谨严的戏剧结构,精彩的情节演进,坎坷的人物命运,这些似都依稀可辨,但悲悯的情怀,诗意的想象,沉郁的气质却四下飘散――还好,从中还是大致可以看出曹禺先生那个朦胧背影的。

《日出》――笨拙的怀旧

虽然移师小剧场,但导演仍满心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再现原著。天津人艺这样的老牌演艺团体,也显露了与这老实本分十分相称的传统扎实功底。陈年而悠久相较于轻举妄动的流行和新潮,虽难以受到时尚追逐者的青睐,却也意味着质量的稳妥可靠。

演员们都很称职,但又有一些别扭,大概导演在有限的选择中也很无奈。李石清气质上实在不像“大丰”银行的秘书.而酷似某村的村委会干部:陈白露多的是妖冶俗艳,少的是知识女性出身。心中幻想犹存的交际花的智性与清高,看上去本该是一位顾八奶奶的好人选;而那位顾八奶奶实在缺少点雍容贵态,高声大气,粗率泼辣,很像是从居委会冲出来的一位风风火火的大妈。

在这样一副严谨的写实框架中,在舞台与观众近距离呼应的小剧场中,人物的一点走板变形,设计上的若干浑浊俗丽,都会被严重放大,它们最终也会同步放大戏剧品质上的粗糙和衰老旧貌。

这是一部创作态度上相当忠实原著的《日出》,但终归由于大家气派不足,又匮缺些诗意的光华.令各方面的层次都降下了几档,使得这部名剧看起来很像是发生在外省小城中的一个同名故事。

《原野》――赝品装修

与《日出》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在一个同等的身胚外,《原野》为自己打制了一件看上去时髦异常却又并不高档的廉价“外衣”,但这件装饰性的“外衣”颇为唬人,一旦披挂在身,此剧立即显得现代或后现代起来,且创新之功思想之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8个高低不等、古朴粗砺,戴着面具的陶俑频繁登场穿插,灯光明灭间莫扎特的《安魂曲》反复隐现低回,由此营造的诡异。神秘的现场气氛,既构成了这件“外衣”的基本款型,也为手里举着一探现成理论高帽的捧场者提供了方便说词。

但“外衣”总归游离于身体之外,新鲜劲儿一过,它们不停地在眼前晃来闹去,便有点不胜其烦。其实,这种“外衣”的功效等同于房屋的装修贴面,它既改变不了房屋的结构框架,也左右不了房屋的建筑质量。但现代人都很迷恋装修,因此,也很可理解做戏之人为戏剧糊上点时髦贴面的嗜好。

装修有档次之别,贴面亦有高下之分。看着《原野》的这套贴面,不知为什么脑子里却会不停地闪出那种遍及中国乡野大地却备受诟病的建筑景观――东拼西凑毫无个性的楼体设计,四处滥用的贴面瓷砖有色玻璃,莫名仿造的希腊石膏雕刻……看似很现代很洋气,却暴露了土气和俗气,主人为跟上了新生活的步伐而一脸幸福,观者面对这一堆现代赝品却苦恼难言――两景叠映,异曲同工。

《原野》是曹禺自认非常难演的作品。大约导演的心思太多地放在了那几个令他宠爱有加的陶俑身上,对演员的选择和调控则有些撒把。金子扮演者的本色看上去与角色相差万里,于是便演绎了个截然相反的金子给大家看,那个热辣妩媚。生命力强旺的金子变成一副刁狠阴郁、心机重重、甚至活得不耐烦的样子,这样的金子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又该到哪里去;仇虎虚张声势到了有些色厉内荏的程度,结尾时他被改作以一副怯懦之态软塌塌地死去,倒是与之相得益彰。曹禺笔下那一对狂野而姿情、矛盾而痛楚的男女,终究还是被简化为卑微欲望的牺牲品了。

原版・正宗・现实主义

曾经有多少年,中国话剧界一直奉斯坦尼“体验派”的表演理论体系为唯一的宝典和圭臬,但在各种戏剧实验的冲击和瓦解下己颇受质疑,甚至显得有些过气而趋于式微。但恰在此时,最为声名卓著的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和最具悠久资历的俄罗斯国家模范小剧院竟然先后莅临中国大地。

一提到莫斯科艺术剧院,至今仍会让那些“体验派”的中国传人和熟谙其辉煌历史的人感到心灵震颤。用高尔基的话说,这是一个让人“不能不爱的艺术剧院”。它的名字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柯、契诃夫、高尔基这些伟大创造者的名字紧紧相连,那里曾有一代艺术英才精诚合作的神话,有着戏剧史上最令人难忘的《海鸥》由惨痛的失败转为巨大成功的传奇……那是一个对20世纪世界戏剧产生了无与伦比影响的戏剧圣殿。

俄罗斯国家模范小剧院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剧院,因擅演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戏剧而得名“奥斯特罗夫斯基之家”。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戏剧与中国的渊源颇深,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演出次数最多的外国戏就是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悲剧名作《大雷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则曾被北京人艺于1962年、1990年两度搬上过舞台。

《小市民》――“戏味”浓厚

《小市民》发散着一种地地道道的深邃而纯正的“戏味”,它从这部戏的每个角落里发散出来,舞台上的每一件东西都好像有了生命,都张开了嘴在说话,每个人物皆如有神助,一举手一投足都意趣无限……那种特属于戏剧的魔力尽在这“戏味”当中,它让剧场空间一下变得妙不可言,让观众的心灵倏然间被诗意照亮。

记不得这“戏味”有多久没有品尝过了,平常我们看到的多是那种毫无“戏味”的戏剧――那其实只是一种徒具戏剧模样的戏剧,是一种“戏剧秀”。

《小市民》与高尔基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同诞生于俄国大革命前夕

的1901年,它与《海燕》也有着相同的精神气质。山雨欲来之际,各类社会角色都显露了原形,“小市民”在物质生活外毫无精神追求,胆小庸碌,自私自利,因而面临革命的风暴,只有迷惘空虚,只图明哲保身。这类“小市民”是一种典型的人格模式,他们遍布于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繁衍不绝。即便跨越百年之今日观之,高尔基对这类人格的描写与批判仍然力透纸背。

当“体验派”在大家的头脑中正危险地凝滞为一副呆板的面孔时,《小市民》灵动多姿,生机勃勃地显形于北京天桥剧场,这不啻于一次对现实主义戏剧的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小市民》是一本关于现实主义的原版正宗教科书,它严正显明:现实主义绝不是对生活表象的一种机械模仿,而是再现“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高级而现代的艺术方丸而更令人感慨的是,俄罗斯人已将这一美好的艺术传统在时代潮流中进行了成功的推进和拓展。

面对真身显形,很令人对我们的某些“体验派”疑窦丛生:莫非那是变形走样了的盗版?更对某种“现实主义”是否得到过真传产生疑惑:莫非当年异地繁殖后发生过基因变异?

“体验派”在中国大约有两种变体,一成一败。真正继承了现实主义神髓的是焦菊隐先生,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是成功地将“体验派”本土化,民族化的伟大成果;而另一种大约就是对“现实主义”“体验派”错置和曲解的产物,最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种笼罩中国多年至今未绝的夸张造作,声嘶力竭的舞台腔、“假大空”,哪一点与“现实主义”的精神本质挨得上呢,只是对现实主义的反动而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老迈贵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号称是一部永远能引起轰动的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代表作。莫斯科小剧院导演鲍里斯颇有深意地说:“看看这个人的人生道路很有意思,我们会明白某些人是如何当上了议员、部长,总统。”高智商的格鲁莫夫精通的昔日“登龙术”与今人擅长的“厚黑学”如出一辙,为了往上爬,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欺蒙拐骗都是基本的功课。古老的“登龙术”长盛不衰,而今“厚黑”的程度和方式又大为拓展,比较而言,古典时期的剧中人看上去倒还留有几分今人早已不屑一顾的温文尔雅。遮遮掩掩的害羞。

这个俄罗斯最“老”的剧院送来的戏剧,在一些方面的确流露了几许老迈,演员们多有“人民演员”的功勋荣耀在身,且演艺功力大致都名不虚传,可不知为什么还是染有几分者气,整个演出的戏剧观念、演绎方式、舞台节奏也都有着浓重的老贵族气息,显得缓慢持重,平和雍容。这也是一种正宗原版的现实主义风格戏剧,只是更具活化石般的文物性质。它也很能引导中国观众对自己那种相对传统的演剧方式发生丝丝缕缕的联想,只是横向比较下来,实在让人不禁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之感慨。商业还是先锋,这是个问题?

先锋是那类前赴后继的悲剧人物,因此既为先锋,总不免会倒下――其方式无非两种,不是牺牲在冲锋陷阵的路上,便是混入身后跟上来的大部队中。

很难划定我们的当代戏剧先锋究竟消逝于何时何地,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早已消失经年,只成了传说中的一团模糊面孔,只化作了如今仍具感召力的一个标牌。如果先锋终以自己的暂时消逝换来了戏剧的商业繁荣,或也不必过度伤感追怀。但真实的结果却是先锋商业首尾两不见,最终熬成了一锅糊涂粥,商业的良好品质未能逐步建立,先锋的牌子却在到处悬挂。

看过香港商业性的《倾城之恋》,可知商业戏剧的品质也可以质朴、雅致、通透;再看过我们先锋性的《镜花水月》,可知先锋戏剧的标牌后也可以造作、矫情、趋附。

《倾城之恋》――我们离成熟高雅的商业戏剧有多远

传达张爱玲那声声虚无寒彻的人生感喟,复现原作中的种种晦暗苍凉,大约并不是这部《倾城之恋》的初衷与特质,这些并不被过分探究,点到而止,化作了一种饶有情致的戏剧氛围。

传统话剧和音乐剧糅合为一的构造成功地支撑起了全篇,香港粤语歌和现代舞有序穿插,间隔、连接着显得有些呆板的情节叙述,也托举。点化着剧中人和他们的生存。轻歌曼舞、灯光迷离中,当“我们是露珠……”这样的吟唱响起,观众难抑心怀摇荡。梁家辉对舞台的敏感和控制力并没有让大家失望,由此他还获得了一个“白玉兰”的“主角奖(榜首奖)”。

其实《倾城之恋》仅是一部成熟的商业剧――这样的定位决不意味着贬斥,它干净明快,精简舒展,并且好看而精致,内地目前仍很难制造出这样的戏剧。导演毛俊辉生于上海,留美多年,为香港当代戏剧大师,曾为香港排演了数不胜数的世界经典名剧和香港本土原创剧。出自他手的这部《倾城之恋》有着自己类型化的清晰边界,虽走商业路线,却压根不玩舞台排场和技术奇观,也不顶着时髦的文化符号唬人,它着力依循和挖掘的是戏剧性本身。

这出戏很容易让我们忆起上海来京演出的《长恨歌》,此剧完全有道理比《倾城之恋恋》演得更加丰盈好看,但它手法老化,类型模糊,难与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合拍,很快便只能如一件粗糙而过时的旗袍般被储入衣箱。

完善精良的戏剧商业品质的确立,有赖于整体商业文明的提高来铺底,此非一日之功。

《镜花水月》――文化也是害人精

先锋的桂冠依然在顶闪耀,亦是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既然先锋.就不可无文化姿态,既要保持文化姿态,那就必须无奈地在先锋符号与商业追求的表里冲突间挣扎。因此,与其说后来的孟京辉是被商业所扰,还不如说他是被文化所累。

《镜花水月》便是一场最新的文化姿态表演,曾经的先锋诗歌与先锋戏剧紧密联手,前所未有地加强了这种表演的造作和虚妄程度。被强烈的视听效果包装起来的西川诗歌,仍旧难以祛除本身那副装腔作势。孤高自赏的空泛腔调,而在这种底色的衬托下,形色忧悒却形如木偶的男女演员,日新又新的电声音乐与多媒体影像,最新引入的装置艺术,共同“时装化”了这部戏剧――“时装化”于艺术来说意味着一种浅尝辄止,表面效果一到,立即结束战斗,因此,即便琳琅满目,异景纷呈,《镜花水月》还是像建立在文化姿态迷信心理上的一次文化符号与文化器材的现代造型展。

倾城之恋剧情范文6

[关键词] 《拉字至上》;女同性恋;主题分析

酷儿理论中关于性别的理想状态为“在一个男人不压迫女人,异性恋不压迫同性恋的社会中,性表达可以跟着感觉走,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分类将最终归于消亡,性别和性倾向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1]。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远未达到同性恋和异性恋消亡的程度。其实,性向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可选的,人们也不能像脱掉一件衣服那样,摆脱自己的性向(This is not suggest that gender is simply voluntary,that we can take off gender just as we would take off a coat.)。[2]同性恋者之所以推崇酷儿理论,有的是针对年龄,有的是针对阶级,有的是针对主流社会的态度。[3]为了纠正公众对女同性恋者不洁的看法,并准确认识到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具有女同性恋经历的剧作者伊莱娜・柴肯(Ilene Chaiken)创作了The L Word (译为《拉字至上》,以下简称《拉》剧)的剧本。在长达六季的剧情中,探讨了女同世界里的诸多主题。女同如何用身体书写历史,如何消除异性恋与同性恋的二元对立,关于社会规则与同性恋的冲突,女同中的种族与阶级冲突,都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女同性恋题材逐渐由他者地位靠近中心话语。

一、女性用身体书写历史

法国作家埃莱娜・西苏是女性书写,或称为身体写作(body writing)的倡导者。她认为,女人必须写女人,不但意味着女人必须讲述自己的故事,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而且还意味着作为能指的女人必须用新的方式与另一个能指“我”建立在象征界之内书写女性自我和主体。[4]而女同剧本的书写,便是埃莱娜・柴肯书写女性历史的一个方面。埃莱娜假托剧中人物珍妮之名,为自己发声。

珍妮是整个剧作的主线。由一个小城来到西好莱坞,她准备与相爱多年的男友蒂姆厮守终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窥到邻居家有两个女孩在泳池戏水的画面。第二天,女同邻居蒂娜送上迷迭香,带领珍妮走入了女同世界。这个世界的诱人之处不只是性,更多的是心灵的相通。在与蒂娜的交谈中,珍妮谈起了自己的小说《沙拉・舒斯特如是说》,她们交谈的内容包括学校,工作和对未来的想法。珍妮真正走入女同群体的关键人物是行星咖啡的老板玛琳娜。在贝特家举办的聚会上,她遇到玛琳娜。她们聊天的内容都是文学性的,期间提到了美国最佳短篇小说,艾米・布鲁姆的《银波荡漾》,还有小说集《靠近我》,安妮・卡尔森和她的《红色自传》《之苦乐》,这些文字和语言是打开珍妮心灵的敲门砖。女性的作品自有女性的经历在其中,在这些作品中多少能够找到女性的影子。珍妮最终成名的仍然是根据自身女同经历的小说Lez Girls。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曾提到的,女人不可能写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5],作为女人的经历不可能给予她足够的空间去了解这个宏观的世界,因此,女人只有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哪怕书写出女性“想认真对待那些男性认为无关紧要的事”[6]。

二、异性恋与同性恋的两元对立问题

在第二季第三集中,贝特所供职的加州艺术中心出现了资金流转问题。上司告诉她有一个投资人很有来头,而且“跟你是同类”。贝特问道“我们是同类人?”“她也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也是艺术史毕业的?”“她也是黑白混血女?”但对方的回答却是她也是女同性恋。贝特问道“这有什么好的?”上司的回答可谓堂皇“因为你如果遇到问题,她也许会帮助你。”贝特的回答正是异性恋对女同的感受。她说:“因为我们这类人都情同手足(We are all on the first-name basis)?”first name意味着姓氏和传统。女同性恋者在社会群体中被冠以同一个姓名,归于同一个种类,完全被类型化,无个体可言。这是异性恋世界对同性恋世界贬低的表现。似乎同是女同性恋,贝特就有了资本,可以用肉体或其他非正常手段换来急需的资金。在异性恋的眼中,同性恋都是不净的,互相私通,毫无伦理道德而言。

异性恋与同性恋的冲突达到高潮在第六季。珍妮创作的Lez Girl大获成功。某电影公司买下版权,聘请珍妮执导,将此书拍成电视剧。在拍戏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变故,结局也被修改成为异性恋观众所能接受的男女主角复合的圆满收场,完全改变了珍妮想借此剧为女同发声的初衷。从表面上看,这是异性恋又一次用影像战胜了女同世界。但珍妮曾租住过的阁楼里,未修改的原声录影带安静地躺在里面。这种隐喻不言而喻。女同世界已然存在于世人之间,你遮掩也好,篡改也好,都是欲盖弥彰。

三、社会规则与女同的冲突

性倾向问题比较敏感,即便是在思想相对开放的美国也是如此。因此,一旦女同出柜(公开承认自己的女同倾向),她们将会面对社会规则所带来的强大压力。只在前三季出现的网球明星达娜就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性向公开后,影响她在体育界和公众面前的良好形象,而屡次三番地躲避。遭遇同样经历,甚至更加惨痛的是在第三季出现的变性人莫伊拉(她自称为麦克斯)。当莫伊拉的妈妈去世之后,她才得到这个噩耗,同时她也得到暗示――不允许她出席葬礼。虽然她最后参加了葬礼,可是亲戚朋友鄙夷的目光仍让这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孩感到冰冷和疏离。

在《拉》剧中除此之外,还探讨了更为根深蒂固的一类规则冲突,那便是美国军规与女同倾向的冲突。

在美国军规条例135条175款中,有一条关于同性恋的政策,如果军人有同性倾向将被行政隔离,军衔可被保留或视情节被吊销。在《拉》剧第四季第五集时,出现了非裔女军官塔莎。她遇到了爱丽丝并陷入热恋,偶然机会,塔莎手下的军官看到她们一起去赌马,她立即感到大祸临头。果不其然,她被军方调查,但对于她最后毅然决然的离开,她这样解释道:“当我们走上前线时,我们就被赋予一个要求,就是要准备好与我们所爱的人分离,我们也问着同样的问题,我们请求他们,让我们为了保护他们的自由而战,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而现在这些看起来都错了,我的个人自由在我自己的国家里被质疑,看着我的爱人像罪犯一样被审问,即使她没有犯错。”在这样不公平的情况下,她没有违背自己内心的想法,勇敢地走出军营,当她在营地外与爱丽丝相拥时,其他士兵,军官的侧目中不只是有鄙夷,更多的是惊叹和佩服。在这点上,军规显然败下阵来,塔莎作为女同的代表,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四、女同中的种族和阶级问题

女同的种族问题出现在第一季第二集,作为白人的蒂娜和非裔美国人的贝特想通过周围男性朋友的捐精,由蒂娜作为母体孕育宝宝,但进展并不顺利。贝特在蒂娜不知情的情况下,邀请了黑人朋友马奎斯・艾伦伍德来捐献。第二天,当蒂娜打开门,看到马库斯竟然是一个黑人时,她的语言和思维完全陷入了混乱。显然马库斯也察觉到了蒂娜的异常,当蒂娜出来后,他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贝特没有告诉你我是个黑人吗?”。但蒂娜随后说贝特不告诉她是因为没有必要说这些。是为了掩饰还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马库斯回答她说:“我可不能替你回答。”蒂娜揣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捐精中心,当护士看到马库斯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这真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蒂娜显然没有经过护士所说的深思熟虑过。因此,当贝特收到爱丽丝的短信息匆匆来行星咖啡接蒂娜时,她们之间的交锋达到了顶点。蒂娜说:“你将我置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你为什么不告诉我,马库斯・艾伦伍德是个黑人?”贝特不能理解,她说:“我,我不知道,我应该的,我不认为你觉得黑人捐献者有什么问题。”蒂娜的回答是“看着我,贝特,我觉得自己没法胜任做一个有一半非裔美国人血统的孩子的母亲。我不知道作为一个黑人意味着什么?”贝特觉察到了蒂娜对非白人血统的认知,当她们同去看心理医生时,心理医生道出了问题的关键,他对蒂娜说“你对于马库斯・艾伦伍德的态度,实际点讲,会让贝特觉得你拒绝她的身份”,这身份的尴尬便是种族之间的冲突。在随后的第一季的第九集中,蒂娜和贝特参加了心理治疗小组,其中一个非裔美国人的组员也对贝特对自己的种族认知问题提出了质疑。

《拉》剧的阶级问题出现在第三季第三集中,从边远农村拮据环境中出来的莫伊拉来到西好莱坞并与大家共进晚餐。看到菜单后,她简直不敢相信价格昂贵到令人咂舌,于是只点了最为便宜的沙拉和薯条。食物上桌后,莫伊拉看到了自己的菜品与众人的区别,而面露尴尬。而大家的对话更是让她无所适从,她试图说一个关于龙虾的故事,但故事讲完后,气氛更尴尬。为了不破坏和谐的气氛,莫伊拉离开,珍妮追了出来,莫伊拉坦言,她无法融入她们的生活和话题。莫伊拉走后,众人对她的评价中讥讽多于肯定,贝特还特别指出了她来自的地域也许就确定了她的表达方式。第三集结尾处,莫伊拉独自面对大城市的灯火,泪流满面。

五、结 语

本文通过对女同剧集《拉字至上》的分析,阐释了关于女性书写的实践文本,并分析了同性恋异性恋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女同与社会规则的冲突以及女同中的阶级和种族问题。通过大量剧集的呈现,以期达到读者了解社会中的这一群体,并给予一定的宽容度。在当今中国,亦有女同电影在网络间传播,中国的同性恋人口调查也在进行当中。同性恋问题,尤其是女同问题已经成为文学,社会学,人口学等方面关注的焦点。虽然不能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但女同的工作、生存环境等问题仍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个宽松的环境,也许就能使女同们融入社会,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葛尔・罗宾,等.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M].李银河,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13.

[2] [英]Victoria Clark,Sonja J Ellis.Lesbian,Gay,Bisexual,Trans and Queer Psych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3] [英]塔姆辛・斯巴格.福柯与酷儿理论[M].赵玉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8.

[4] 张玫玫.身体/语言:西苏与威蒂格的女性话语重建[J].外国文学,2008(03).

[5] 杨玉珍.“双性同体”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