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诗句范例6篇

惊蛰的诗句

惊蛰的诗句范文1

唐德亮的长诗《惊蛰雷》出版后,在诗坛与读者中反响强烈,备受关注。有评论者称之为“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成果”,有人誉之有“百科全书式的含量”;六十多家媒体发表消息,近三十家报刊发表评论,十五家报刊选载,广受好评。2014年,这部长诗荣获了首届中国阮章竞诗歌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年鉴》也节选了该长诗。

那么,《惊蛰雷》这部长诗有何魅力与特色,以致如此震撼人心?

一、巨大的思想冲击力

读《惊蛰雷》,首先为其巨大丰富的思想蕴含所折服。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诗人写了上百个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同时对这些人物的新思考折射出深邃的思想和力量。诗人不仅讴歌了一大批先贤、先哲、革命家、英烈、文化名人、大师,更大胆地抨击了一批历史巨恶、叛徒、机会主义头子。长诗从著名的“通钢事件”切入,反思中国与世界历史,探究许多历史悲剧何以会发生。作者借马克思思索:“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的使命与责任/怎能让早已成为主人的工人/再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和奴仆?!”他写列宁:“列宁走出小屋/俯视全世界的江河大地/眺望东方古国的变幻风云/用手拨开扑向额头的浓重夜幕/他信步在草径中走着,走着”“夜色中的列宁/站成一座灯塔/任弥天大雪也扑不灭/那温暖而睿智的/真理之光……”诗人反思中国现实:腐败、私有化、殖民主义、封建主义文化卷土复来;他忧虑:“茫茫尘寰/我探寻多少面红旗/已缥缈没在遥空/哪里的红星/已暗淡在迷茫的夜色/哪里的星光/还在人们的心头闪烁/哪里的寒流/还在冰冻凝固,人们燃烧的血脉……”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还有“先见之明”,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欺世盗名的大贪官仇和正以所谓“改革家”爆红全国、飞黄腾达、威风八面的2013年7月,诗人就在这部长诗中鞭笞了他:“我想起宿迁的‘仇卖光’……/想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少国企被贱卖、奉送/多少官员在送卖中大饱私囊/几千万工人失业下岗/百分之零点四的富豪/占有百分之七十的财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又是什么主义?”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历史追问!是诗人良知与正义激情的大爆发!由于诗人敢言前人之不敢言,且说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因此才引发读者的广泛共鸣,才震撼了读者的心弦。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什么是灵魂?思想也!没有灵魂(思想),诗必然是轻飘飘的,如同无根的浮萍。

二、感人的情感力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惊蛰雷》作为一部长达四千六百行的抒情长诗,其抒发的情关乎作品的成败。首先要看这“情”是否真,是否“有温度”。说真话,抒真情,是优秀诗歌之生命力所在。从《惊蛰雷》看,诗人的确是抒了真情的。他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对革命英烈、领袖、先哲,他是歌颂之;对叛徒、机会主义头子、腐败分子,他是鞭挞之。《惊蛰雷》的情感主调是忧愤。忧的是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是社会主义的低潮;愤的是各种反动腐朽势力的猖獗。这种忧愤是深刻而宽广的,诗人的情感是浓烈的,那些个人的“小情怀”“小伤感…小花小草”与此不可同日而语。譬如诗人写杨靖宇:“倏地发现日本开拓团纪念碑/竟堂而皇之矗在/中国的国土/不禁愤怒地对苍天质问:为豺狼张目/为魔鬼招魂/安的是何居心!”写赵一曼:“从血泊的刑场上站起。”怒斥当代汉奸:“胸中迸出怒火”“大兴安岭的白桦树流下的泪水,结成了/透明的冰棱……”又如写大庆:“断了——脐带……/斩断不了/挺直的脊梁/已经流进民族血脉的/精神/虽然在萧索的季节仍让人心头升腾起/一阵阵灼热的激动……”这些有温度的诗的激情火焰般烧灼着读者的胸膛,冲击着读者的肺腑,使读者也不禁流下了滚烫的热泪。凯尔纳说:“真正的诗歌只出于深切苦恼所炽燃的人心。”这“人心”亦即人的情感。以情动人,是《惊蛰雷》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再现了历史的真实现场

《惊蛰雷》营造了一幅幅逼真的历史诗境。这些诗境,或热烈,或粗犷,或细致,或冷峻,或阴暗,或明亮,显示出诗人的个性与审美特色。譬如他写歌德、海涅、贝多芬的莱茵河,那么的浪漫,富有画面感,令人神往;写苏联危在旦夕时“忧郁的大海/汹涌的浊流/正疯狂/扑向一艘红色巨轮/无数的蝼蚁、蛀虫/正狠命地噬咬/曾经坚固伟岸的长堤……”令人揪心、沉重的情景,让人难以忘怀。请读长诗中写巴黎公社失败后反动派镇压人民的场景:

我坐在大文豪雨果老人面前/听他讲公社失败后/梯也尔、卑斯麦匪军/怎样如红眼的恶魔/用乱枪扫射穷人/无论大人,小孩,病人/听他讲梯也尔、卑斯麦匪军用大炮/残忍屠杀战俘 成排速射霰弹炮/吐出罪恶的火舌 尸横遍地/塞纳河 漂着鲜红的血液/听他讲热血怎样洗遍街垒/母亲用手挖窟窿/掩埋才两个月的孩子/听他讲巴黎到处是血污的尸体/遍地是令人发指的罪恶/听他讲“革命被传到庭受审”/刽子手们在审判正义的曙光/听他讲同情公社起义/“安慰受苦受难的兄弟”/竟被追捕,被围攻/被石头威胁与恐吓/被巴黎报纸铺天盖地/喷吐污沫……

残酷的屠杀场景活灵活现,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他写黄河、长江、黄土高原、陕北、工厂、农村、城市、学校、烈士的囚牢、枪林弹雨的战场、起义的风暴、大叛徒们的密室……这些历史情境无不生动逼真,加上与当年的历史背景血肉融合,形成一个个充满历史感的空间和真实的情境。由于根植于历史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现实,冈而使这部长诗有非常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这是艺术的质感的呈现,也是这部长诗的成功之处。

四、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部四千六百多行的长诗,尤其写了上百个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如果人物形象不鲜明、不生动,那是不可想象的。《惊蛰雷》的作者是深请形象之重要性的。为此他精心选取古今中外一百多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既有政治、军事、文化、科学领域的,又有普通工人、农民,甚至下岗工人;反面人物中既有机会主义头目、变色龙、叛徒,又有政客、奸佞、腐败分子。诗人在历史大潮、历史风暴中刻画形象,虽然不像也不必像小说那样全面丰满,但他却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写出了人物的“魂”。比如他写欧阳海:“钢铁的呼啸/从我身边划过/一匹马,钉在铁轨/仿佛要拦截/飞驰而来的/时间……”写杨善洲:“……我看见/年过花甲的杨善洲老人/缓步而上/躬腰挥刀砍去/一层又一层的荒芜/抚平斑痕与创伤……”寥寥几句,欧阳海无畏牺牲、杨善洲“躬腰”奉献的特征就突显出来了。作者还善于运用对话描写人物。如写周文雍与陈铁军的刑场上的婚礼,诗人虚拟了一段刑前对话,可谓真实地描绘出共产党人追求革命、不畏牺牲、大义凛然、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崇高内心世界,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五、摇曳多姿,富有穿透力的语言

《惊蛰雷》的本质是一部抒情长诗,但它又常常通过大量的叙事性诗句来作具体呈现。其语言摇曳多姿、富有穿透力。一方面作品是通过比拟、象征、通感、隐喻、夸张等手法,将实景虚化,将思想、情感具象化、形象化,使之不空泛、不枯燥。比如这样的句子:“我看见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一边是茂盛的绿/一边是日渐枯萎的黄/我看见另一条鸿沟/在人们心上纵横……”表面写的是大自然的景象,实际写的是贫富的鸿沟、心灵的鸿沟。尤其是最后的几百行,交织着希望、伤痛、憎恨的诗句给人很大的联想与思考,使诗句有很大的张力、重力、魅力与穿透力。请读:

深夜。只见追寻者/用一支不倦的利笔/写下光明的面貌/又用真实的血丝/刻下黑暗的魅影/肃杀的秋天/会有暧昧的春温/盎然的春色/也有缕缕袭人的寒意/空谷足音 余韵袅袅/呈一种高纬度的存在/幽兰何在?芬芳无痕/飞出肺腑

飞进/一颗颗疲惫的心脏/面对变幻的世界/我是三月杜鹃/啼出团团殷红的鲜血/心底的颤音

不知/有多少人共鸣/有多少个知音?/我是自由奔放之魂/在太阳的轨道上/日夜飞翔 我看见/一种精神在万千身躯中/找到了它的载体/一种美丽的思想/已在万千颗健康的头颅中/筑巢生根/雷声!隐隐的/这是惊蛰雷。地球/睁开了惺忪的眼/它的心,咚咚地剧跳/春天打开了睫毛/山原在避醒,蛰伏的草根/不知何时冒出了地表/托举一叶叶鹅黄的嫩芽/高加索的盗火者在复活/欧罗巴的幽灵在甦醒/凌空蹈虚的安泰在甦醒/黑影追逐着阳光/阳光让果实透红泛金/白日里走失的花朵/明年或许会交还你/一个如锦的春天……

浑融的情景,鲜明的色彩,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显出了诗人语言的天赋。诗人还善于运用白描、对话(口语化)、议论等手法,使其语言富于变化,既朴实又灵动,既明快又深邃,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长诗还有不少富涵哲理性的诗句,使长诗更加耐读,令人回味。

六、细节的魅力

《惊蛰雷》用逼真的画面把我们带回历史的现场,又以大量的细节激活了历史。譬如写杨靖宇、赵一曼、杨善洲……写巴黎公社起义时与雨果的对话、特务暗杀闻一多、十月革命、苏联老共产党人在大街上裹一身烈火奔跑、卢森堡·罗莎舌战机会主义头目、葛利高里回村、华沙古堡幽灵相聚、占领华尔街……简直精彩绝伦,妙趣横生,情节一波三折,细节生动引人,颇似一出出诗剧、戏剧,过目难忘。

七、结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惊蛰雷》这部长诗结构上大胆创新,一气呵成,不分章节,抒情、描写、叙述角度却不断变化。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诗人波澜起伏的思想情感为线索,使作品构成了一个异常宏富深邃又有开放性的诗性空间。长诗既揭示了众多人物的独特性,又写出了其心理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通过不同的场景、空间展开;诗人又用蒙太奇、时空交错等方式把他们组合、剪辑,主观与客观并列与交错,“而一切相连接的都是抒情主人公心理内容的交流与汇合。”(杨匡汉语)《惊蛰雷》中,无论是中圈古代的孔子、屈原、王充,还是外国的马克思、惠特曼、普希金、叶赛宁、泰戈尔、戈尔巴乔夫、安德烈耶娃、切·格瓦拉,抑或中国现当代的鲁迅、毛泽东、邓小平、田嘉力……主体意识、文化意识、历史意识、忧患意识、人民意识在这里交叉、碰撞;理想主义、历史感、使命感与人类情感的脉动,思维空间的拓展、纵深,使这部长诗在结构上波澜壮阔,峰回路转,美不胜收。

《惊蛰雷》是一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风格的长诗,其震撼人心源于其喷发的思想光彩与独特的艺术力量。

作者:李代权,清远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远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部分的推动作用。

4.低成本

我们刨除参加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费用,仅仅浪费在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艺术教育的时间、金钱这样的沉默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默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就足以让人咋舌。人们不一定会花专门的时间去参与某一特别的艺术教育活动,就算金钱允许,时间也可能不允许。而手机APP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有限的时间和无限追求美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应用商店里包含了免费的APP和付费的APP(有些APP含有内购部分),这些APP大多是一次购买,“终身受益”。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艺术教育的投资用在手机APP上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手机APP的m色交互设计和在艺术教育领域的这四个特点,使得手机APP在艺术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它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可谓功不可没。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自身的硬件配置不断提高,而APP设计人员对于手机APP的不断开发,又使得手机APP具备了良好的交互行为。传统的艺术教育在这样的平台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手机APP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得艺术更加接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Alan Cooper.Robert Reimann,David Cronin.交互设计精髓[M].刘松涛等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杨慧波.浅谈APP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23).

[4]高昆,浅谈ipad软件界面设计的隐喻设计[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 12).

[5]李世国,华梅立,贾锐,产品设计的新模式——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07(4).

[6]王巍,钟天娥,池阿海,李敏,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教育学院学报,2010(8).

[7]谢润超.2013年新技术展望[J]科技潮,2013(2).

[8]黄果红.关于艺术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一些思考[J].学园·教育科研,2012(6).

[9]罗常军.论艺术教育的四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

[10]曹意强.艺术教育与创意时代J].新美术,2013(7).

惊蛰的诗句范文2

教学背景:

在疫情期间,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学习,学生的学习内容既有北京市云平台空中课堂提供的由全市名师录制的语文课本的课文讲授,也有各种平台推送的语文知识的微课程。学生只能在固定的空间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线上学习的核心,学生面对的学习资源很丰富,但是为了逐步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学生在居家期间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更多的是了解现阶段那些新鲜的、带着浓浓的当今时代意义的内容。同时,我在思考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考虑到如何让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因此,本次课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内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既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的《二十四节气》,帮助学生积累,也有我给学生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小知识,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还选择了3月5日惊蛰这天给孩子们推送这节课,着重给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与魅力。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实现了学生的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传统文化的美。

教学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以及简单的节气知识;

2.熟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3.通过重点学习“惊蛰”这一节气,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与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并了解简单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从时间、习俗等方面重点学习“惊蛰”节气。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感受背后蕴含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学会发现和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PPT、录屏软件、格式工厂、《惊蛰——挖雷笋》绘本视频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几号呀?今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能猜到是什么日子吗?

谁能来告诉大家你的猜测?

同学们的猜测有很多,五花八门,但我还没听到正确答案哟!老师来告诉大家,没错,今天是3月5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惊蛰,那么惊蛰到底是什么呢?

要想了解惊蛰这个有点奇怪的名字,同学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那么,请你们大声朗读老师给大家找到的这段文字,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朗读诗歌,了解节气知识

(一)简介节气知识

1.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同学们现在一定很想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老师就给大家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请你大声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我们要想记住这么多的节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聪明的古人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还创作了《二十四节气歌》,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读起来朗朗上口,赶快来读一读吧!

1.学生各种形式读诗歌: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简单介绍各种节气的特点。

3.引导学生找到诗歌中每一句包含的对应节气。

4.再次朗读,尝试背诵。

(三)小结

古人通过二十四节气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

三、师生共读绘本,认识节气——惊蛰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惊蛰这一节气,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发现!

(一)师生合作,分角色阅读绘本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阅读《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惊蛰·挖雷笋》,在惊蛰这天跟随贝儿和爷爷一起去天目山赶春,看看惊蛰这天会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1.分角色朗读绘本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这本绘本,我来读爷爷说的话,女生读贝儿说的话,旁白由男生来读,边读请你们边思考:关于惊蛰,你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

绘本我们一起读完了,谁能来说说你都知道了惊蛰这一节气的哪些知识呢?

预设:

(学生分享,教师用图片、动画等补充介绍惊蛰节气。)

(1)惊蛰的标志性特点: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教师补充介绍: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2)惊蛰的习俗:

①祭白虎

教师补充介绍: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②吃春雷,挖雷笋,吃春笋。

雷笋,学名雷竹笋,又名雷公笋、早园笋。当第一声春雷响起时,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的滋润,漫山遍野的雷笋开始破土而出,因此得名“雷笋”。

教师补充介绍:经过立春、雨水、惊蛰,到了春分的节气,听见春雷隆隆,雷笋简直长疯了,它们纷纷从地下窜出来。种植雷笋的农民很辛苦的,笋的时节一天都不得歇,即便下雨,也是雨衣披上就出门挖笋去了。它们长得太快,一天不挖可能就老了,失去了最鲜美的味道。

③北京在惊蛰这天吃春饼和合菜

教师补充介绍:在惊蛰这天,老北京人除了吃春饼和合菜,还会吃盘龙糕,相传经过冬眠的龙,在惊蛰那天也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按照老北京习俗,惊蛰这天讲究吃懒龙,因为惊蛰过后,大家要为新的一年奔波了,传说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北京人除了在惊蛰这天吃盘龙糕和懒龙,因惊蛰期间,北京通常冷暖交替,气温波动大,人身体的适应力难以跟上,易受风寒湿气的侵袭,所以人们还会吃些辛温、甘润的食物,养肝补脾,进行春补。

听老师介绍到惊蛰这天饮食的习俗,你是不是特别馋呀,我看好多东西都要留口水了,今天你可以去尝尝惊蛰这天要吃的美食。

四、朗读古诗,感受春的气息

惊蛰这天的到来,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万物生机盎然。

春天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到来之时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成都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有一首古诗特别推荐给同学们,那就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请大家跟随音频一起来唱诵这首诗吧!(课件出示诗歌,播放昕融唱诵的《春夜喜雨》的音频。)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的诗句范文3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就让我们从这首节气歌开始,在岁月流转中,感受时光之美,找回生活瞬间的微妙幸福,体会阴晴雨雪、花开花落的人间好时节。

节气之首立春日

2月,虽然在广袤的北方,仍然是冰天雪地,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已经到了,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是为春季。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万物正在无声无息中萌动,天空地上都将出现新景象。

如今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少有往日的浪漫情怀:在漆黑的夜晚辨识星空,在满天的繁星下展开想象。给自己一个短暂的空隙,从手机屏幕中抬起头来,将目光越过璀璨的街灯仰望夜空――如果你有兴趣,便会发现从立春这天开始,满天星辰在不知不觉中变换了位置。比如耀眼的北斗七星,那斗柄由北指转向东指,正应了一句古语:“北斗东指,天下皆春”。民谚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三日,百草发芽”。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立春,是充满希望的节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立春。人们很早就格外看重立春这个日子。在这一天,古代帝王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两千年前的《礼记》中就记载着:“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在民间,百姓则在立春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一些地方还有“咬春”的风俗,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千百年形成的风俗,有些至今还在乡村沿袭,成为一种立春文化。时至今日,这样的节气风俗仪式虽然不多见了,但立春时节,人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还深深烙印在心里,因为,这个节气依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是从外在的形式转为内心的祈愿。

立春,表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农民将作各种春耕备耕的准备,虽然随着科技进步,一些农产品已突破了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但在广大乡村,人们依然会跟着节令的步调春种秋收。民谚说:春打六九头。立春过后,春风徐来,漫过原野,大地将渐渐丰盈,人们的日子也愈发生动鲜活起来。

雨水降临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序曲”,只是刚刚春意萌发,还会乍暖还寒的话,那么雨水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人们会明显感到田野一片生机,正是九九歌中“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农民就要闹春耕了。

交了“雨水”,意味着冰雪将去,雨水渐渐多了起来。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雨水”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降水量有所增加,如果冬季雨雪偏少,“雨水”正是浇灌返青水的好时节,正应了这样的民谚:“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正月里,雨水好;二月里,雨水宝”。

自古以来,人们便祈求风调雨顺,并传诵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周公太平之时,雨不破块,旬而一雨,必以夜”。想要雨,天就下雨,十天下一场及时雨,还在夜间下,这样的太平世界,真是太美妙了!可是,现实生活那有传说的这般美妙,常常有旱涝灾害的发生。在古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只好祈求神灵,还想出许许多多“祈雨”的办法,如晒龙王、盗龙王等等。雨水节气大都在元宵节前后,人们在红红火火闹元宵时,总怀着对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美好祝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古老的“祈雨”活动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成为我们对历史风俗的一种缅怀。

天一生水,东风解冻,散落为雨。在这个一看到雨水这两个字眼就心生温润的节气里,让我们走出门户,到旷野里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朦胧,感受绿意一点点由近及远,如雾般弥漫开去的生动。

“惊蛰”的学问

“惊蛰”之名,很有意味。二十四节气的名字都有所表示,有的表示气候,如雨水、大暑等;有的表示季节,如立春、立夏等。而惊蛰则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以动物习性表示的节气。“惊蛰”,两个汉字并列着,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于幽暗的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温暖的太阳敞开了门户。

“惊蛰”节气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桃始花”。“惊蛰”前后,在北方大地一片灰色的色调里,一簇簇新绿和盛开的桃花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不仅桃花,在“惊蛰”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里,草木、庄稼、小生灵……仿佛就在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在说到惊蛰节时,写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节开始有雷,蛰伏的虫子听到雷声,因受惊而苏醒过来,结束了漫漫的冬眠。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即桃花开放,“仓庚鸣”即黄鹂开始鸣叫,鹰少了,鸠(布谷鸟)多起来,总之惊蛰是到了桃花盛开、黄鹂鸣叫、布谷鸟飞来的时节了。这样的情形年年轮回,千百年间在中国的大地之上流传至今,令人满怀着对四季轮回的期待。

不过,对农民来说,“惊蛰”有着更加具体的含义。作家许俊文在其散文《有一些路你并不清楚》中这样讲述:“在豆村那一小块土地上,假如你是一个热心农事且细心的人,自然会发现季节隐秘的路径。我祖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知道季节的路,更清楚庄稼的路,说的玄乎点,他有第三只眼。可不?当豆村的最后一场雪还没有化净时,我祖父就把生产队长章一哲叫到跟前,说,该整玉米墒了。祖父指着地面上一粒粒新鲜的泥坨说,蚯蚓都翻浆了,你懂不?节令是不会走回头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节令的路就在这蚯蚓头上,眼下,春天离地面也顶多一指深。”

许俊文所说的“节令”,就是节气的气候和物候:桃花开放、大雁南飞……动植物对节气非常敏感,所谓“人不知春草知春”。如果我们回到单纯自然界一个物种的状态,那么蚯蚓知道的路,我们一定也知道。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当那一丝丝春意钻过山石的缝隙,被我们感知到,那一瞬间,不需要日历,不需要节气,我们能肯定:春天已经到了。

阴阳相半的春分

春分有两重含义,一是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世界各地昼夜时间相等。另外一重含义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由此看来,春分既指春之半,也含着昼夜等长的意思。讲究天人感应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自古民谚也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经过一冬的枯寂,微风徐来天明艳,柳漾花讯春意闹。眼下,春正卯足了劲儿赶路呢!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春分节气很是重要。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业以及大自然密切相关,人们对一些节气便赋予某种祭祀意义,带有自然崇拜的色彩。史书记载,周朝便有春分日“祭日于坛”仪式。从那时起,春分“朝日”仪式就一代代传承下来。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便有这样的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清时代的祭日场所在北京的日坛,时间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隔一年由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民间自然也有许多讲究和风俗。旧时,官府及民间都要祭社神祈求丰年,社神就是土地神。过去不论大小乡村,村中心都建有社坊,供奉土地神,人们在敬神娱人的热闹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类活动,都被称为社戏。说到社戏,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在赵庄看戏的情节,描写的就是春社日前后看社戏的事。时至今日,在一些乡村仍沿习在社坊看社戏的风俗。锣鼓管弦的伴奏,响遏行云的唱腔,这些从大地上生长起来的原生态腔调,是对被节气追赶、难得消停的乡亲们的最好慰藉……每当最后一声戏腔带着他们的祈祷在天地间回荡,乡亲们会带着满足、带着对土地的感恩投入到又一个四季轮回的劳作之中。

春分有一项人人喜欢的民俗活动,那就是放风筝。蜇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尤其是孩子,哪还能按捺住走出户外的急迫心情,早已将一颗满怀期待的心随着各式各样的纸鸢,在晴空中自由的放飞!这样的图景,让人想起清人高鼎《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以前的孩子都是自己动手做风筝:家里用坏的竹帘、几张麻纸、一撮细线、再用少许白面打点浆糊……旁边的小伙伴们叽叽喳喳争论不休,制作的过程充满了童趣和欢乐。然后到野外把自己亲手做的风筝放飞上天,那颗不安分的心也早已跟随着融入蓝天。

春分过后,气温升高,日照时间一天天长了起来。农历二月是杏月,也称花月。古时民间有所谓的“花朝节”,以庆祝百花的生日――给装扮了整个春天的百花过生日,多么有情怀,又是多么富有诗意!

是节气更是节日

“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春末天气由阴雨多云转为晴朗,该忙着春耕春种了。但在人们心目中,“清明”却是个节日。当节气成为节日,便超越了气候和农事,由它最初承担的“提醒者”的角色,演变成了更加深入人心的民俗和文化。

“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来源于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即将冻饿而亡之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而介子推却背上老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三面火烧绵山,以逼出介子推。但火熄之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已坐在山中一棵柳树下死了。树洞里有一封血书,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只能吃冷食,不能动烟火。寒食节的日子大致在“清明”之前的一、二天。寒食节和清明节真正合二为一,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被流传得最广的清明诗,便是杜牧的《清明》。因为其中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人们普遍认定其为扫墓诗。这很可能是一种误解。和西方人带着鲜花不同,中国人上坟时主要是带着酒、肉。祭过祖先的酒肉是有福气的,不能浪费,一定要吃掉,所以从唐代开始形成的“清明”习俗,就是先去上坟,然后把这些酒肉吃掉后再回家。

诗的后半段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结合中国人“清明”的习俗来看,这是违背常理的,如果诗人是去上坟,一定会自己拎着酒。所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这首诗,实际描绘了诗人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找酒喝。什么情况下需要找酒喝呢?很可能就是外出,比如郊游、踏青、赏春。所以这么一看,杜牧的诗,前半段描写的是人们“清明”祭祖、扫墓的情景,后半段描写的是“清明”的另一种景象――呼朋唤友,喝酒赏青。一是悲,一是喜,一个清明节如何能将悲喜兼容?这是因为清明节原本是寒食节,寒食要禁火,为防止吃冷餐伤身,所以要出外踏青走动,做些娱乐活动,以锻炼身体。这样便有悲有喜了。

谷雨花事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谷雨这个春尾收的十分烂漫――绵绵春雨让姹紫嫣红的花朵在时光的舞台上次第绽放,使得春色愈发撩人。花王牡丹在百花的铺垫后迟迟登场,雍容华贵,上演了深春里的压轴大戏!牡丹雅号“谷雨花”,年年谷雨时节,当令盛开。牡丹和继之而后的芍药声势浩大的开放,更令人有一种春深似海的感觉。

谷雨时节,在广袤的田野上,另一场大戏也在开演,那就是忙碌而有序的春播春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气候温暖而湿润,降雨逐渐多了起来。这个时节,稻麦嫩绿,油菜金黄,大地如画;冬小麦正孕穗、抽穗;玉米、谷子、棉花、瓜豆等一些春播作物赶着节令下种,布谷声声催,节令不等人啊!这紧要的播种时节,怎么能少了“贵如油”的春雨呢!“雨生百谷”,地里的冬小麦和刚刚春播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滋润,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长。

惊蛰的诗句范文4

南北朝的诗人以十二属相入诗,开生肖诗之先河。初时或冠首或嵌字,鼠牛虎兔十二种动物先后亮相诗行,凑齐了即可。后来开始串联典故,明代胡俨的生肖诗十二句,写辰龙巳蛇的两句是:“骊龙有珠常不眠,画蛇添足实为累。”骊龙典出《庄子》,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再后来,又有新形式,仍是用典,却并不一定出现生肖动物名称。文人游戏笔墨,茶余饭后谈资,生肖诗自有雅趣。

生肖诗影响了十二生肖画。杨柳青年画以雅俗共赏为特色,有这样的作品流传。比如,清光绪年间的《十二旬全图》。旬,应作巡。十二年里十二生肖一周匝,转了一圈、轮了一轮,民间称为一巡。这幅年画画了十二种生肖动物。对应文字,有的出现生肖,如“竹杖成龙”用东汉方士费长房故事,一仙翁赠费长房竹杖,用来骑乘,后化龙飞去;有的并无生肖名称,“西池桃熟”(猴)、“瑶姬归山”(虎)、“信不失时”(鸡)等。“沉醉扶归”画马,表现李白斗酒诗百篇,倚马可待;表示巳蛇的是“蒲觞涤氛”,图案有盘在树上的蛇。“蒲觞涤氛”常作为端午钟馗画题,这里大约是指传说故事中的白娘子现形吧。

古人以十二地支纪年,杨柳青年画以四扇条屏表现十二生肖年份,“牛年造作置田园,万顷春耕事益繁,四海农夫歌大有,荣华富贵自迎门”,画面为孩童骑牛牵牛,乐观其成。

古代也以子丑寅卯纪月纪日纪时,与生肖年一样,月卯日期和十二时辰都有了“属相”。杨柳青年画有十二月条屏,每个月份一幅画。一月建寅为岁首,寅为虎,一月份画虎。二月建卯,可以称为兔月,画面一个带三个儿童,喂兔观兔,图上印有文字:“建卯二月。是月也,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这讲的是物候。古代物候历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月含有惊蛰、春分两个节气。“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是惊蛰的候应,“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是春分的候应。三月是建辰之月,属龙,画面有龙。到了四月,这是属蛇的月份,图画两个妇人两个孩子,稍大的孩子胳膊伸进蛇篓里在掏蛇,年龄小些的孩子紧攥妇人的手,表情既好奇又害怕。图中印文字:“建巳四月。是月也,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蘼草死,麦秋至。”这是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的物候。这样的四扇条屏,分出四季,标出十二月、七十二候,配以娃娃为主角的图画,成为富有趣味性与科普性的“挂历”。

杨柳青年画《十二时辰全图》,以群芳一堂的图景表现十二生肖。画上七言俚句:“蝴蝶变成老鼠精,无底洞中显奇能。玉皇差下天兵将,捉拿全凭孙悟空。”这是子鼠。说丑牛:“蝴蝶变成一青牛,孙膑云蒙下山头。毛贪摆下五雷镇,设计马陵不甘休。”寅虎:“蝴蝶变成黑虎星,大罗玄天赵公明。三霄洞内借金剪,上天敕封武财神。”卯兔:“蝴蝶变成玉兔形,禄山一气动刀兵。子仪回朝封王位,明皇梦入广寒宫。”讲辰龙:“蝴蝶变成大金龙,李治皇帝犯天星。临潼山下身遭困,救驾全亏护国公。”轮到巳蛇:“蝴蝶变成小白蛇,许仙借伞遇见她。法海捉妖金山寺,产生贵子雷峰塔。”讲的是白蛇传说。此画的构图,十二美女围坐于圆桌,圆是圆满,又有十二生肖周而复始无穷尽的含意。画上十二只蝴蝶、十二种生肖,寓意十二美人生辰虽不同,但各个美如蝴蝶,拥有幸福的生活。

惊蛰的诗句范文5

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冬眠词语的意思及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一、冬眠词语的解释某些动物对于冬季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也称“冬蛰”。 叶圣陶《倪焕之》十一:“不燥不粘的泥土经过翻动,错杂地堆压着新生的草芽,还可以看见尚未脱离冬眠状态的蚯蚓。” 碧野《天山景物记》:“从九十月大雪封山,到第二年四五月冰消雪化,旱獭要整整在它们的洞穴里冬眠半年。” 金近《春姑娘和雪爷爷》诗:“雪爷爷,您听听,冬眠的青蛙要起身。”

二、冬眠词语的近义词蛰伏 [ zhé fú ]

冬蛰 [ dōng zhé ]

三、冬眠词语的造句1、冬眠期间,植物必须保持非常干燥。

2、乌龟还会冬眠,冬天来临的时候,小乌龟就在洞里睡大觉。

3、冬天,紫藤的绿叶在严冬中全都枯萎了,只剩下光秃秃的藤,就像青蛙冬眠似的,默默地等待着来年的春天。

4、春天刚踏上世界,整个大地就变得生气蓬勃,就像是刚冬眠醒来一般,开始有了欢笑声。

5、小河里冬眠的青蛙们已经醒来,到处都可以看见身手敏捷的捕虫高手。

6、夏天来到,万物复苏,突然,一声雷声,都把冬眠的小精灵吵醒了。

7、到了冬天,大地虽然在寂静中冬眠,但人心却不会永远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沉睡。

8、经常聚集不到一块,组织者失去了兴趣,大家便也象冬眠的动物般冰封起来。

9、冬天,小花园进入了冬眠,雪就变成了小花园的被子,覆盖在小花园上。

10、秋天,因为小花园觉得太寂寞,就钻到地里去了,准备冬眠。

11、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

12、还有一些冬眠动物,如乌龟、蛇、刺猬、青蛙也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食物。

13、动物们都开始忙碌起来,为准备冬眠的食物而不停忙碌。

14、放眼窗外,是一片又一片葱绿的麦田,时值隆冬,然而在这光秃秃的田野上,即使是冬眠的小麦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绿意和惬意。

15、寒冷的冬天,稻谷归仓,农事结束,万物沉睡冬眠,孕育新希望,休整的闲田注满了泉水,万亩梯田透亮如镜,如仙境般神奇绮丽。

16、到了花湖,气温已经很冷了,十月份的花湖仿佛已经提前进入冬眠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美丽。

17、这个时候已进入仲春,天气转暖,渐渐地有了春雷冬眠的动物因春雷的惊动,开始苏醒。

18、她脚带镣铐,阑尾疼痛就给止痛片,哭喊就注射冬眠灵,门牙被打掉了,额头上打开了口子。

19、一种畏惧孤独的潜意识,像冬眠的虫子蛰伏在心灵的旮旯。

20、那我就装作甲虫在冬眠,把我的两只小腿紧紧地贴在鼓起肚皮的身体上。

21、传说狗熊冬眠的时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身体要有问题。

22、蒙泽周围,一片盈绿。

大自然在冬眠了数月之后,又生发出无限春意。

惊蛰的诗句范文6

好一个“雪片落蒹葭”!雪片落在《诗经》的芦苇上,不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吗?

这个口吟“蒹葭”的学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苏轼。苏轼的光焰,照亮了宋朝的文化天空。这颗星,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那一刻就璀璨夺目了。

但是,苏轼倘不是生在宋朝,能否成为一个传奇呢?每个时代都不缺乏禀赋超群的人才,所不同的是怎样对待他。残酷的时代用屠刀摧毁一切,无所用心的时代任他自生自灭。苏轼是不幸的,他的一生在大部分时间里并不顺畅。但我想,苏轼又是幸运的,他生在文质彬彬的宋朝。

换在别的什么朝代,也许苏轼早就成了刀下鬼。当然,我不是赞颂宋朝,有汉唐在前,两宋实在是太窝囊了,何况“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也算不得有多光明。人们在宋朝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对士大夫手下留情,也可算作它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文采蔚然的一页。试想,宋神宗若是杀了苏轼,还会有流传千古的东坡文采吗?宋朝的文化业绩是不是会因此而逊色很多?或者说,有了这一笔呆账,会不会使斯文鼎盛的宋朝大煞风景呢?

一个杰出人物的产生固然是天纵英才,但是倘没有可供生长的土壤,也免不了成为豆芽菜。何况苏轼曾身遭厄运,几乎到了被砍头的地步。

自然,每个时代都有小人。小人的能量往往胜过君子,因为他们无所不用其极。苏轼的“乌台诗案”,最初就源于改革派内部的小人的深文周纳的罗织。若是在明代或清代,这桩文字狱必定酿成悲剧。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小人猖獗的背景下,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亲朋和苏轼的“粉丝”,都体现出了人性中被文化熏陶过的柔软和宽容,而不是坚硬的残忍。苏轼有诗云:“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小人就进谗言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轼求之地下之蛰龙,其不臣如此!”宋神宗觉得这种关联太牵强了:“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吟桧,何预朕事?”又说:“自古称龙者多矣,如荀氏八龙、孔明卧龙,岂人君耶?”这几句话毫无霸道武断之气,倒像是文化人说的。

其实,宋朝自开国皇帝赵匡胤始就善待读书人。赵匡胤有遗训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他还将此言立碑密室以警示子孙。也许正因如此,太皇太后得知苏轼下狱也为他求情,对神宗说:“我记得有一次仁宗皇帝高兴地罢朝回来对我说:‘今天得到两个文士,可惜我老了,用不着,留给后人用吧。’这两个文士,就是苏轼兄弟啊。”听了这样一番唏嘘感慨,恐怕神宗再怎么着也下不了手。

为了营救苏轼,他的亲友和正直官员纷纷向皇帝上书。他的弟弟苏辙表示,愿辞去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赎罪。告老还乡的老丞相张方平也愤然上书痛骂小人,地方官不敢转呈,他就派儿子直接进京。刚做宰相的吴充也对神宗说,连曹操这样猜疑的人都容得下祢衡,陛下以尧舜为榜样为什么就容不下苏轼呢。改革派内部也有人为苏轼开脱,与苏轼有嫌隙的王安石惺惺相惜,最后也为苏轼说了一句话:“岂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于是,一锤定音,苏轼终于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