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研究生范例6篇

贵州大学研究生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1

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各位考生:

诚挚欢迎广大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

2018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40名(最终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录取时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作对应调整。

《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详见附件。

一、网上报名

1.时间: 2018年2月1日——3月23日

2.网址: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yjsc.gznu.edu.cn/进入“博士招生”专栏,登录“博士报名系统”。

二、现场确认

1.时间:2018年4月下旬或5月中旬

2.地点: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具体时间和地点见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告)

三、初试

1.时间:2018年5月中旬(具体时间见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告)

2.地点:贵州师范大学(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四、复试

初试结束后进行复试。

1.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要求、办法及地点将由各培养单位另行通知。

(具体见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各培养单位网站)

五、学费及奖励

1.学费:9000元/学年。

2.录取的所有考生均可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具体评定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录取为非定向的博士生,在学制内,除享受1.3万元/年的国家助学金外,同时享受我校经费资助2万元/年的生活补助(非定向考生人事档案未在我校调档函规定时间内转入我校研究生院的考生均不享受)。

六、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 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

邮政编码:550025

电 话:0851—83227112

传 真:0851—83227112

附件下载:

附件【附件3-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审查表.doc】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2

关键词:新资助政策:高校;贫困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14—03

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新资助政策体系在高校全面实行,对于切实解决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学习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高校作为执行主体之一在对贫困研究生分割政策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资助政策在高校中的持续实施与发展。所以,为了充分了解新资助政策体系在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群体中的落实情况,笔者对学校从事资助工作教师和部分研究生进行了走访与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00份,收回教师有效问卷82份,问卷有效率82%;共发放研究生问卷400份,收回研究生有效问卷362份,问卷有效率90%)。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对实施资助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尝试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资助政策体系在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处落实的总体状况

新资助政策体系在高校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集中解决经济困难研究生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方式为辅;解决经济困难研究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新资助体系,从资助范围看,国家励志奖学金由每年的0.3%扩大到3%;高校国家助学金由每年的3%扩大到20%”。

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可以申请并按有关规定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除此之外,国家进一步完善、落实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并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申办工作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其他形式的资助主要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予以落实。同时,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在执行教育部资助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教育部的标准来执行,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资助工作机构设置合理,有效保证资助的公平

在通过对贵州师范大学教师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高校对资助工作都非常重视,并且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贵州师范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资助管理机构——资助中心。研究生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都由资助中心负责管理、审核、发放。此外,贵州师范大学22个学院都设立专职的从事资助工作的岗位,有专门的教师负责统一管理,以保证资助的公平、公正。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贵州师范大学在对待资助工作的岗位设置问题上比较重视,人员配备比较充足,能够有效保证资助的公平和公正。

(二)资助制度比较健全,充分保证贫困生的权益

在调查中,有90%的调查者认为所在学校有健全的资助制度和规范的程序。各高校都能按照新资助政策精神,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来资助困难研究生。另外,贵州师范大学还引入了部分社会资金来资助研究生,争取校外岗位来锻炼研究生,形式比较灵活。比如,贵州师范大学学校领导获得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的支持,为学校建设、研究生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还得到不少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其中华藏奖学金资助了很多寒门学子,支持学校人才的培养。还有的学院把对研究生的资助与研究生的感恩教育结合起来,培养研究生的进取、务实、奉献、感恩的精神,效果比较突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还与智诚百货企业合作为研究生设立“智诚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并对考取博士的研究生进行奖励。

二、就新资助政策体系在贵州师范大学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新的资助政策投入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凝聚着党和政府对研究生成长的关爱,减少了贫困生在学校顺利完成学业的后顾之忧,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项工作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通过对贵州师范大学教师和研究生的调查采访,我们就新资助政策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和配套措施

尽管国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工作做了较全面的规定,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的现行管理机构无法协调财政、教育、民政、银行、高校等各方力量,难以形成一套完整、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得某些资助政策不能完全落实到位。因此,政府应赋予资助工作管理机构更大的权责,以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行之有效的资助工作机制。

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高校资助工作专门机构的建立及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明确将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资助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予以充分重视。同时,应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资助金发放到位,确保学校足额提取经费专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工作。

1 统一贫困生认定标准。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对贫困生的界定只有一个大致概念,即“研究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研究生”,尚缺乏一套便于操作的量化指标体系。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把各地民政部门或乡镇(街道)、村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作为认定贫困生的基本依据,某些学校甚至视之为唯一依据。由于生源地部分职能部门工作浮于表面、把关不严,在出具贫困证明时很随意,少数并不贫困的研究生取得了贫困生身份,并获得资助。

2 贫困生自身在建档过程中力求诚信。被捌查者中有32%的人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在建档过程中“缺乏诚信”。班主任、辅导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乏具体调查,在评定过程中民主程度、公开程度不够。全面准确掌握贫困生的有关信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到申请贫困资助的研究生家中实地考察,班级、院系、校资助中心应严格执行贫困生评定程序。

(二)进一步明确资助政策过程中的权责

1 明确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范围。国家指导意见第六条第四项规定:“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研究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研究生。”这实际上为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划定了一个大范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研究生家庭类型,结合国家政策,更详细地明确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范用,做到有的放矢。

2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贫困研究生振作精神,开拓经济资助与精神扶助相结合的工作格局。有些贫困研究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了心理上的部分扭曲,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这一点:21%的研究生觉得自尊心对贫困生建档影响很大。除了积极保证各项经济资助的落实,还应认真研究经济困难研究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内心世界,加强沟通,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资助后期的工作,搞好追踪调查

1 完善贷款制度。要解决资助贫困生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还是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在受助的研究生中有44%的人首选“申请助学贷款”来解决家庭难以负担的学费和生活费困难,有47%的研究生表示自己申请过助学贷款。可见,助学贷款已成为贫困生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这项政策的落实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接受问卷调查的研究生中只有13%的人对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状况表示“很满意”,而有21%的人明确地表示“不满意”。可见,助学贷款在落实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国家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需要银行积极响应,如果没有配套措施使银行有效地避免其自身难以承担的风险,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助学贷款这条主渠道的畅通,有很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是关键。例如:建立借款研究生网上查询系统;开展助学贷款网上追款业务;在网上有关违约毕业生信息,或将恶意违约拒还贷款的毕业生的有关信息在媒体上披露,包括其姓名、入学前家庭住址、毕业学校、毕业后的就业单位、身份证号码和拖欠贷款本息金额等,使此类研究生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必要的代价。

2 完善资助后的监督制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受资助的贫困生在生活中染上了抽烟、酗酒、挥霍浪费的不良风气,违反了校纪校规。接受调查的研究生中有将近20%的人承认自己把助学金或奖学金花在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外的消费上。因此,应该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用款的监督与控制,以保证国家资助政策的育人功能正常地发挥。学校可公布QQ号、电子邮箱、电话、网上博客等接受举报,开设贫困生资助公布栏,在校报等媒体开设贫困生专栏等进行监督,使资助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进一步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系统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特征 消费模 消费理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共计903万人,占我国城镇人口的1.8%。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城市,大学生占城市人口的比率已经达到4%左右。大学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对城市整体消费,乃至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以下是我们对贵州大学生消费认识不足的分析。

一、 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描述不够清晰

虽然多数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但对各种类型消费占学生消费比例的统计不够细致,特别是对于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缺乏统计,这就使得人们难以系统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以及各种类型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的重要性。

二、 缺乏对大学生消费的实证研究

现有研究缺乏对大学生消费的实证研究,这使得人们无法认识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消费群体,其消费在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全社会消费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通过对贵阳市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大学生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方法:

(1) 贵州省大学生消费特征的规范分析。本文利用规范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不同类型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的地位,从而揭示大学生总体消费特征;分析不同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揭示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2)收入与消费关系研究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根据凯恩斯理论,影响消费需求的首要因素是收入,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支出越大,反之则越小,但消费增加(减少)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减少)的幅度。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建立的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式表示:C=f(Y) 式中,C表示消费,Y表示可支配收入。

借鉴凯恩斯消费理论,我们建立了大学生收入与消费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C=C0+bY1 ,其中:C为消费支出;C0为基本消费支出,即指与经济来源无关的自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一元经济来源时,消费增加的数额。Y为可支配收入。

我们将根据这一模型对大学生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描述和解释。

三、样本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收集研究数据,样本选自贵阳市高等院校,根据各校在校生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比例进行配额抽样。在每所学校内,各年级的样本也使用配额抽样。并按照隔5取1的原则对在校学生进行定点拦截式问卷调查。实际有效样本数为301,抽样比为2‰,剔除异常值后保留样本量294个。

我们将运用本节描述的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利用调查数据对我国大学生消费特征和消费模式定量研究。

四、大学生消费特征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表一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我们对各消费项进行界定:将分布离散、变异较大的项定义为奢侈消费,将分布集中、变异较小,即消费人数多、消费额差异不明显的项定义为基本消费。鉴于各消费项性质不同,不能用标准差直接比较,因此我们使用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表一比较结果显示,分布比较集中的基本生活开支项为食品、衣着、日用品和通讯(标准差系数均

参考文献:

[1] 刘利兰,2001:《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管理出版社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2002:《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途径与方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记载: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其中学生在整体网民中占30. 7%,而在学生网民中,大学生群体占23. 3%[1]。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问题及成因,并为之提供有效对策,本研究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及贵阳师范学院等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3%。

一、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

据调查所知,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58. 60/0的群体成员思想呈现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态势,与社会其他青年网络群体相比更注重文明健康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评价。然而,鉴于网络信息的复杂多样、高校德育和管理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也在不断地向不良方面转化。

(一)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淡薄。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中,认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占18. 20/0,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的占9.97%;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时,26. 6%的学生选择了“视具体情况而定”。在BBS论坛发帖中发现,47. 8%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参与诸如与国家、民族和大学生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讨论,而25.5 010的同学表示“只是看看别人讨论而不愿亲自参与”。问及“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是否有影响”时,7. 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国家、民族利益无关紧要”,甚至3. 7%的大学生对为人民服务思想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集体主义精神提出了怀疑和否定。

(二)道德沉沦、诚信乏力,网络文明素质令人担忧。在596名调查对象中,80.5%的大学生在网络注册时使用了虚假信息,其中使用“个性化的名字”的占29.7%,“伪造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的占20. 6010,“成员自我表白作虚假陈述”的占16. 5%,“上传虚假相片”的占13. 4%。问及“经历过何种网络行为”时,从事“黑客型行为”的占6. 6%、“暴力型行为”的占17.9%、“淫秽型行为”的占3.3%、“身份伪装型行为”的占69. 5%。通过对“浏览色情网站情况”的调查,选择“经常”的占3.5%,“偶尔”的高达33. 4%。在问及“浏览论坛博客的动机”时,选择“满足参与感”的占23.9%,“发泄情绪或情感”的占24. 8010,“打击他人,报复社会”的占14.5%。至于大学生一夜情,“完全赞同”的占10.4 010,“比较赞同”的占15. 4%,“无所谓”的占12.3%。

(三)心理扭曲变态、人格障碍,导致行为失常。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中,“网络聊天上瘾”的占26.5%、“网络游戏上瘾”的占24.9 010、“网上娱乐上瘾”的占17. 6%,其中在三种上瘾情况中,选择“过去曾经上瘾,现在已不上瘾”的占6. 5qo,“过去不上瘾,现在正在上瘾”的占24. 7%,“过去和现在一直上瘾”的占3. 8010。在网络游戏中,问及“是否侮辱他人”,选择“经常”的占6. 1%,“偶尔”的占29. 8%;“是否攻击他人”,选择“经常”的占10,1%,“偶尔”的占33.5%;在网络游戏中,为了胜利可能作出的举动中,“毫不犹豫地伤害他人”的占25. 4010,“有内疚感,但还是会伤害他人”的占31. 9%,而选择“宁可失败,也绝不伤害他人”的只占20%。此外,大学生网络群体成员中因上网出现“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的占42. 1qo,“觉得凡事越来越没劲”的占27.3 010,“不愿进行人际交往”的占11.9%,“想模拟游戏中的情节”的占25.5%,“身体健康日趋下降”的占23.6%,“越来越沉默寡言”的占13. 5%,“对前途日益悲观失望”的占13%。

(四)人际关系冷漠,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中,问及“与网友现实接触情况”时,选择“从不”的占61. 60/0,“偶尔”的占27.3%,而“经常”的仅11. 1%。问及“您与网友交往的目的”,选择“排除寂寞,寻找感情寄托”的占49,5 010、“志趣相投”的占27.8 010、“消遣娱乐”的占12. 1%、“获得支持和帮助”的占10. 6%;“您与网友相处,最重要的是……”选择“相互利用,互利双赢”的占37. 8010、“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占18.4qo.而“以诚相待,互为尊重”的仅占29. 7010。此外,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族”的“现实人际关系”调查:“不愿与现实中人进行人际交往”的占42.4%,“无所谓”的占16. 8%;在问及“因为上网而减少日常的社交活动,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吗”,回答“是”的占42. 90/0。

一、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现状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部分成员思想道德缺失必须予以重视,究其原因如下:

(一)网络黄毒信息的泛滥。首先,“黄色信息”网络“泛黄”现象尤其严重。据统计,互联网上有几十万种色情图片资料,查阅人次600万以上,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其次,“黑色信息”沉渣泛起,它是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信息。如“法轮功”组织多次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一些歪理邪说,从精神上毒害广大大学生网民。最后,“灰色文化信息”快速蔓延。据互联网学会( In-temet Society)的统计,目前互联网上80qo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法语和中文加起来约占10%,其他众多语种加起来大概不到8%。在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产品广为传播的同时,价值观念也将随之传播。由于大学生阅历浅,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极易受到“西化”影响,这显然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部分成员道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校德育和管理工作的滞后性。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等弊端,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根本不可能对网络内容加以选择和控制,对信息的掌握也失去了优势。数据显示,在“如何看待网上聊天”的问题上,35. 20/0的大学生认为还可以,25. 3%的大学生认为很有意思,23. 5%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好,而只有16%的大学生认为“视聊天内容而定”;至于上网聊天的原因,54.7 010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说话可以比较放得开,而现实中太无奈”,35. 1%的大学生认为“网上更有浪漫的感觉”,20. 8%的大学生寄希望于“在网上找到知音”。以上数据表面上看不出太多的问题,然而,大学生们究竟与何人聊天、聊什么内容、内容是否健康等问题值得深思。

(三)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自身因素。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以一个个ID的形式存在,网络群体中的“人”仅仅是符号的化身,无法确认个体的真实身份,网络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 mail、IRC或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进入这一群体,所以群体内部成员仅仅是一种“情感人一情感人”的关系,而且也仅仅是一种“机械团结”的关系,这种群体具有高度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以及成员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这样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乃至同一类型的不同群体成员,都承载不同类型的文化,网络群体内部相似相异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都可能同时存在。由于群体成员的心理相容性,允许成员传播有害信息,群体其他成员可能疏于防范,甚至进而无原则地赞同和仿效等,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群体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特点的途径及方法,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网络管理部门、高校及网吧主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生活区的网吧、校园网等的网络管理。具体说:首先,加强各个网吧、机房、宿舍的网络管理,强化对上网人员的管理、监督和教育,严格执行“先备案,后接人”的工作流程,与用户签订《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表》和《互联网入网责任书》,建立客户信息台账。其次,进行网络实时监控,建立IP地址的使用情况台账,对专线接人用户由专人定时监控,建立信息汇报制度,实行每日及时通报网络实时情况,确保网络日志服务器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完整。最后,要普及师生的网络安全防卫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对于经常上网的大学生“网络族”要进行专门走访,调查用户的使用情况,列出走访计划,重点对象实行专人包保,倡导文明上网。

(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网络法制、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高校要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进行网络法制、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首先,积极开辟网络渠道和空间,适时开放BBS、新闻跟帖、聊天社区等版块,并且在相关栏目上增加网络道德、法规、心理咨询等专题和案例,加强和大学生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对于大学生在网上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回答和解决。其次,通过组织专题讨论会、辩论赛、专题报告会、讲座、主题班会等各种活动,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最 ,后,通过班组织、党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组织一些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榜样、倡导网络文明,号召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信息,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形成网络道德和文明上网的风气。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群体网德”o网络群体队伍建设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具体说:其一,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对于承载着社会主流文化的群体,应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发挥它的优势,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对于传递反文化的群体,要以强化德育为核心,扬清去浊,促使其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其二,完善网络群体内部的行为准则,使其趋向于社会规范。网络管理者应积极帮助大学生网络群体成员制定一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使其有章可循,以防偏颇现象出现;一旦群体内部非制度化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行为规范相冲突,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群体成员摆正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关系,从而促使其理性地作出价值选择。其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引导积极诱众。对于承载主流文化的群体的核心人物应进行重点培植,使之在领导好本群体的同时,成为其他网络群体的好帮手;对承载反动文化的群体的核心人物也不应采取“杀一儆百”的措施,而应以说服、说理的形式加以引导和教育,努力促使其带动其他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要顺应时代变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防堵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方能实现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人格的塑造,完成完整意义上“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5

刺梨在我国西南地区有自然分布,但更偏爱贵州的山山水水。人类对刺梨的文字描述最早出现在300多年前的《黔书》,之后的《滇黔纪游》、《贵州通志》、《本草纲目拾遗》等对刺梨均有记载。刺梨的果实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食品原料;刺梨的花、叶、果、籽、根均可入药,堪称是大自然赐予贵州人民的珍宝。

依托研究

刺梨产业不断前行

中国近代刺梨研究始于贵州。

上世纪40年代,原国立贵州农工学院院长、著名生化营养学家罗登义教授,贵阳医学院王成发教授,陆军营养研究所万昕教授等著名学者开启了刺梨科学研究的先河。他们分别对贵州野生刺梨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贵州现代刺梨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研究中发现,每百克刺梨鲜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有2435毫克之多,高于所有果蔬。得出这一结果后,这些专家学者积极呼吁当时处于国难时期的抗日将士和民众,可通过食用野生刺梨以补充营养和维生素C的不足。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与汉学家李约瑟在所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介绍了罗登义教授对刺梨的研究成果,并将刺梨称为“中国登义果”。

新中国成立后,在罗登义教授的主持指导下,我国的刺梨种植、加工技术研究工作进入一个全面、深入的新时期。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原贵州农学院、贵州省轻工研究所、贵州省植物园、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围绕贵州野生刺梨资源、刺梨的营养和疗效成分,对刺梨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了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上世纪 90年代至今,贵州大学和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直坚持对刺梨的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樊卫国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对刺梨的成分及利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选育出我国仅有的4个可供栽培的刺梨优良品种,并创建了刺梨人工繁育和优质高产栽培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在贵州及国内其他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丹索亚、龙港、黔宝、奇昂、老来福、山珍宝、天赐力、绿原、华南理工、都匀优佳佳、贵定高原、山里敏子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刺梨果脯、饮料、果酒、美容护肤品、保健品、药品等30余个产品在贵州相继问市,产品远销国内外。

食药同源

“三王之果”成就富民梦

刺梨不仅是天然优质水果,同时还是珍贵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

原贵州农学院、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的专家研究证实,刺梨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睡眠的作用极其显著,对预防和治疗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高血脂症及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重金属中毒症、缺铁性贫血症、痢疾和多种炎症有显著的效果。刺梨已被收入2003年《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标志其药物属性已被国家认定,医药开发价值巨大。

刺梨果实中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黄酮类化合物、β-谷甾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和丰富的优质膳食纤维。每100克贵州刺梨鲜果含维生素C达2500毫克、维生素P达5900毫克左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单位高达8000以上,均居目前已知果蔬之首;刺梨维生素C的含量是鲜枣、沙棘的3倍以上,是猕猴桃的10倍以上,是苹果的400倍以上,因而享有“三王之果”和“维C之王”的美誉。

此外,每株成型刺梨有花500余朵,刺梨花粉中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更加丰富,且花期长达两个多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旅游观赏植物。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温饱,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反应还不够强烈和迫切,刺梨种植难以推广,刺梨产品开发缺乏动力,贵州省刺梨产业走过了起起落落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随着刺梨种植面积的增加、刺梨加工工艺的提升、产品类型的丰富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全省刺梨产业又再次在黔南州等地悄然兴起。

黔南州龙里县于2000年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在谷脚镇茶香村种植了近万亩刺梨,近十年来该村160多户人家人均来自刺梨的收入在每年万元以上,以前村民住的都是土墙房,现在家家都住上了楼房,不少农户还买了汽车,刺梨造就了致富一方百姓的传奇,为山区实现同步小康探索出一条值得借鉴的路径。茶香村也因此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被贵州省林业厅授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发挥优势

做足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2011年秋,黔南州林业局在以产业化理念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中,围绕刺梨资源开发立题调研,于2012年向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刺梨产业,做好“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的专题报告,并在《贵州内参》上全文刊发。

黔南州委、州政府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刺梨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把刺梨产业列为州级层面推动的“四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全力打造,《意见》明确到2017年全州新增刺梨种植面积50万亩、建成刺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个、刺梨加工产业园区3个,实现刺梨产业综合产值55亿元以上 。黔南州“努力成为贵州乃至全国刺梨产业发展领跑者”的战略号角再次引爆了贵州刺梨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六盘水、毕节等地把刺梨作为喀斯特山区同步小康、助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加速发展。

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省发改委、扶贫办、财政厅、科技厅、质监局等部门的支持下,短短三年间,仅黔南州就新增刺梨面积30多万亩,成为全国人工种植刺梨面积最大的地区,黔南州林业部门制定了刺梨育苗、栽培地方标准,黔南州“龙里刺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龙里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刺梨之乡”,被贵州省林业厅授予“贵州省经济林(刺梨)基地建设示范县”;“龙里茶香刺梨产业园区”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林业类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国贵州・龙里茶香十里刺梨沟赏花(品果)节”已形成独特品牌;黔南刺梨加工重点企业发展到13家,年鲜果加工能力达到10余万吨,占据全省加工能力的半壁江山;“贵州省刺梨学会”以黔南作为内核应运而生,搭建起刺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管理营销、学术交流的平台。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年来,《中国林业》、香港《大公报》、《当代贵州》等诸多媒体高度关注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黔南州林业局注册的《中国刺梨》官方网站点击率也不断攀升,刺梨的公众认知度和刺梨产业的业界影响力大幅提升。

顶层给力

刺梨花映红黔山秀水

更令人充满信心的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刺梨产业作为一个具有贵州文化符号,能与生态建设、同步小康、生态旅游等密切结合的山地特色产业来培育。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6

因多个方面的原因,人无论生活在异国他乡还是在本土生活,对故乡关注的视野从来都未曾远离,以盘县为例,近几年来,盘县乘时代大潮的东风,以广阔的胸怀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旋律,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2013年首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进入西部十强县,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指标排名中位居首位,文化旅游产业、地方农副产品等知名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盘县自古以来人文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缤纷,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积待形成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提升影响力、宣传力及其美誉度。

形成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首先在于人才,而人才的聚合效应首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学从教的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二是从事文化运作平台的新闻媒体人记者、作家、画家、音乐、舞蹈、编辑、编剧等方面的文化人。

贵州省盘县籍的专家学者大部分集中在贵州贵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少部分散居于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由于视野的原因,了解有限,仅就我知道的记录如下,希望故乡能够早日形成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而鼓与呼!

集中在贵阳的主要有:贵州省委党校的老师:普建中、邓献晖、胡玲。贵州大学的老师:冯晓宪、孙绍林、许石清、余照阳、杜宁、兰新、付满昌、谭龙君、王粉、黄润逢、余压芳、罗红等。贵州师范大学的有:黄林、路世传、陈德强、胡左高、叶春阳等。贵州民族大学的有:金明仲、董金秀、范尔嵩、柳远超、金良芹、柳爱江等。贵州省教育学院的有:唐凯、曹克坚、唐本文等。

在省内外高校工作,及其部分专家学者的简介如下:

刘耳:刘耳教授,贵州省盘县人。1982年毕业于盘县二中,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83年被选派到美国学习,通过坚韧的毅力,他先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硕士。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40余篇、译文10余篇,此外发表专、编著7部、译著5部;主持完成省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美国福特基金重点项目1项。2005.2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兼任教授,人文与管理学院教授(2005.2-2008.2),人文学院教授、院长(2008.2-2011.7),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11.7起)

刘建国:男,1965年生,先后就读于盘县三中,盘中,中共党员,博士,三级教授,遵义医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1986年获遵义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学士学位;1996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9月至今,先后担任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院长、学校科研处处长、学校党委、行政办公室主任兼对外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

余压芳,女, 1973年生,汉族,中共党员,贵州盘县人,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业务方向城市规划设计,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规则设计系主任。

刘万明: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院长。男,汉族,1963年1月生,贵州盘县人1981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选矿专业,研究生毕业。

莫荣,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著名的就业问题专家和经济学家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原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

曹彪:男、汉族、1963年生,贵州盘县人。博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航空焊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华南理工大学任讲师。999.10-2000.10国家公派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作为主持人或主要成员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过两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主要从事过的研究包括电阻点焊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质量实时控制,机器人焊接技术,焊接自动化设备的研制;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及控制,系列化电阻焊逆变电源开发,微弧氧化逆变电源研制;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钎焊及其智能控制,焊接过程的混沌与控制;激光切割等。获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6年被广东省授予"南粤教坛新秀"称号。

唐亚:男、汉族,贵州盘县人,1963年生,博士,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生态观测站客座研究员。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松杉植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中国国家植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委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植物分类学报》、《山地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植物科学进展》、《生态科学进展》等学术刊物的编委,《四川植物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一二层次,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评审(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中美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国家“985”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学术带头人,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

谷晓江,男,1957年11月生,汉族,大学学历(理学学士),盘县一中毕业,后毕业插队当知青,1977年盘关酒厂工人,现任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拟提名任贵州省政府驻宁波办事处主任,拟任贵州省政府驻上海、宁波办事处党组副书记。

冯晓宪:冯晓宪,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55年10月,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9月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现贵州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贾维嘉:男,汉族,1958年生,就读盘县一中,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贾维嘉教授,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未来网络中心的主任,中南大学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暨南大学的的客座教授,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在中国中南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在比利时蒙斯理工学院( Polytechnicfacultyof Mons)获得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位于Bonn的德国国家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1995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及科学与技术系。

谷晓明,男,1954年11月生。教授。现任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对贵州特有、珍稀动物的遗传、进化进行研究。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开放实验室基金1项,省长基金1项。

刘真祥 男,汉族,1955年10月生于贵州盘县,工学硕士,教授,现任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远程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教育技术。

钱成鼎: 钱成鼎,男,1951年生,贵州盘县人。西南政法学院1981级法律大专毕业,四川省法学会西南政法人才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 ,曾任成都军区军事法院院长[2] 。曾与他人合写《禁毒关乎中华民族兴衰 写在“六·二六”第十三个国际禁毒日之际》发表于《解放军报》[3] 。

王学汉,男,盘县城关镇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第一、二届编委,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特邀编委,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从事普外科工作30年,肝胆胰、内镜专业20年、腹腔镜外科15年。通晓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熟悉本专业常见及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各种急慢性腹痛、重症胰腺腺炎、肝内外胆管结石、高位胆道良恶性梗阻、胆道术后结石、胆管炎性狭窄、门静脉高压症、肝胆胰肿瘤、各类不明原因黄疸及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疾病有独到见解。先后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胆道外科》等杂志发表有创见性论文20多篇。疾病诊疗范围:肝胆胰脾及腹部外科专业。

金明仲,男,布依族,毕业于贵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主要从事回归模型估计理论研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贵州省省管专家。原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处处长,兼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贵州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

黄明祥,男,贵州盘县水塘人,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医性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性学会常务理事,贵州泌尿外科学会理事。擅长创伤外科,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尤其对乳房病,胃肠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见解,对原发性硬化性胆囊炎,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疑难病症具有自己的特色治疗。《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复杂性结石致无功能肾的中医诊疗》。2002-12-0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外科学》。

何发培:男,汉族,1939年生,盘县民主镇人,1954年进入盘县一中学习,1964年贵州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专职纪检委员,校纪委副书记、书记、校党委常委等职。

黄润荣:男,汉族,1930年生,贵州大学物理系教授。

董浚修 男,1927年12月生,贵州盘县人,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195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曾任西南军区油料化验室主任等职。现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会理事,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合成润滑材料》编委等。长期从事油品应用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军队油品应用化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开展了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摩擦化学的研究。发现了润滑油中的非活性抗磨剂在摩擦表面形成渗透层、稀土元素摩擦催渗及摩擦还原镀铜等规律。提出了摩擦化学处理表面的理论,进行了非活性抗磨剂、稀土配合物及金属配合物等三类抗磨剂的研究,解决了润滑工程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技术难题。编著有《润滑原理及润滑油》等多部著述,在国内外120余篇,有20余篇被收入SCI及EI。1989年获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八五”全军后勤科技重大成果奖。参军以来,先后立三等功5次,二等功一次,1988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离休后享受副军级待遇。

陈宏:贵州盘县人,贵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毕业,后在六盘水农校任教,1996年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2007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天津师范大学科技处。

林昌虎,男,汉族,1961年生,贵州盘县人,农学学士。1979年9月—1983年8月贵州农学院(现贵州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学习;1983年8月—1996年6月,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其间:1986年5月—1990年6月任共青团贵州科学院委员会副书记<主持工作>);1996年6月—1998年12月任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12月—2000年4月,任贵州省植物园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共贵州省植物园党委副书记;2000年4月—2001年11月,任贵州省植物园主任;2001年11月—2003年6月,任贵州省植物园主任、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所长;2003年6月—2011年4月,任贵州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2011年4月至今,任贵州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康志:早年就读于盘县二中,西北工业大学毕业,1988年到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日本千叶大学教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日本计测自动控制学会理事,日本电器学会理事,日本机械学会理事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