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读后感范例6篇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1

一、文化立校:乐贤精神筑共识

乐贤坊小学始创于1945年,至今已有66年的历史。学校一直以师德教风好,德育工作佳,教学质量优而赢得社会的高度赞誉,成为“中国地方名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小公民道德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等。1983年,学校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学校的德育特色吸引了全国教育专家和同行的眼光,也吸引了各界知名人士的关注,教育部派专家到校调研;关山月大师欣然为学校亲笔题名;微音先生来学校与师生同乐;前广州市委书记许士杰还为学校写下了“家庭教育贤家长,良好家风促社风;学校家庭飘雨露,嫩枝老干绽丹红”的题词,对学校的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为了秉承多年来形成的乐贤精神并创新发展,从2006年起学校开始着手办学理念的更新和完善工作,先后组织党团员教师走访了多名老干部、老教师和知名校友,开展了“乐贤精神大家谈”的专题活动,请教多名专家、教授和学者,最后确定了“文化浸润心根,厚德滋育贤人”的办学理念。这里的“文化”是指学校籍原有的深厚底蕴而形成的“乐贤文化”。

“乐”――和谐发展,快乐成长。我们致力于促使师生与学校“风雨同行,荣辱与共”,对师生实施一种柔性的“精神引领”。这种精神经过传承、积淀和浸润,养成学校独特的气质,它不因环境变迁而改变,不以人员的变换而转移。

“贤”――崇德尚能,自主创新。“崇德”即崇尚和发扬完美的道德品性。(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它体现了学校德育为首的办学原则,寓意广大师生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尚能”意为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乐贤文化”如清泉、如阳光,滋润心灵,开启智慧,激发潜能,力求润物无声、教育无痕,为学生打好人生的根基。常言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根深方能叶茂,方能经得起人生的风雨,长成参天巨木般的栋梁之才。

二、贤德育人:家校合作育贤才

“潜沉长养君子德,琢磨玉成圣贤身”,乐贤人正是以这种对教育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宁静的心态精心培育现代贤才。

(一)精艺善导,专业发展,千锤百炼出贤师

乐贤坊小学的教师一直以师德高尚、责任心强而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赞誉,“乐育贤才”这张亮丽名片成为了每一位乐贤教师的荣耀和追求。

要成为一名贤师,首先就要有高尚的师德。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培训。如请专家到校开设专题讲座,送教师参加市、区名班主任培训等;让新到校的教师拜访老乐贤,从前辈的身上感悟乐贤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高尚情操,汲取乐贤师德的精华。在每周的学习时间里,学校常常把话筒交给教师,鼓励教师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教育论坛”“学习汇报”“教学反思交流会”“教学花会”等学习形式使教师得到最有效的锻炼,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理念,促进了人才观、课程观的更新和转变。学校要求教师在假期里读书、思考教育问题,然后开展评比与交流活动,评出“乐贤好学之师”,并集结教师们六年来所写文章,出版了极具校本特色的《痕迹》《星语》《心语》。阅读习惯的养成,使教师们发生悄然变化,言谈举止透露着涵养和智慧,所写心得显露着思想和精彩。

(二)播种心灵,培育品格,春风化雨育贤生

用文化植养根基,以教育启迪心灵。贤德教育的宗旨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体验教育,使学生获得充分的道德情感体验,形成真实稳定的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自觉地从他律向自律转化,促进他们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小处着手,形成习惯

“德育无小事,德育就应该从小事抓起。”德育不是作“秀”,而是切切实实地从日常行为规范的点滴抓起,在小处见成效,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学校从实际出发,以学习实践“贤生标准”为主题,以创建优秀班集体和文明中队为载体,以文明礼仪教育为突破口,从细微处入手,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校制定了《乐贤坊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印发给各班学习和宣传,并利用校会和国旗下讲话等途径进行教育,让全校师生了解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明确共同努力的目标。学校坚持每天一评、每周一小结的评比制度,每周在升旗仪式上向评出的优秀班集体颁发流动红旗,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倡导自觉自律的习惯养成,以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境界。

2.主题活动,培育品格

学校高度重视节日、纪念日等良好教育契机,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活动促教育,以活动育贤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大队部结合国庆节、建党日、建队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动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党旗飘扬我成长”中小学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牢记党的丰功伟绩,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妇女节、母亲节、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花团锦簇,绿意融融”敬师、颂师亲子活动中,学生和父母一起,一剪一刀、一笔一画,制作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花篮和敬师卡,在表达对老师无限感恩的同时也许下了努力前行的承诺。教师从学生的爱心作品和诚挚祝福中,感受到他们的浓浓深情和淳淳爱意。这些活动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学生的爱心。学校还以创建市绿色学校为教育契机,结合“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环保主题,与科技、环保部门合作,开展了大型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专家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开设环保知识讲座,展示节能减排作品、新型环保概念模型等,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以体验教育、感受教育为基本途径,激励、鼓舞、引导学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达到了“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目的。

3.书香浸润,滋育贤人

凝聚书香之气,塑造高尚品格。学校大力开展“学贤人、做贤人”读书活动,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坚持布置中高年级学生写《读书积累卡》,墙报上也经常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邀请了《少年经典诵读系列》的作者贺远宁老师给全体师生讲课;组织学生参加“羊城书香少年”阅读活动;以“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组织各班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诵经典、读古诗、进行特色阅读作业展示交流……

学校以“读经典名著、凝书香之气、扬理想风帆”为主题开展了校园读书节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举办了读书讲故事、书签小制作、亲子共读同绘、手抄报(绘画)展评、“好书伴我成长”征文等活动。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辐射家庭,使全体师生及家庭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多读书的习惯。

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课外知识丰富了,良好的道德品格也逐渐养成了。“贤人”的具体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逐渐清晰,“笃志成贤”的信念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4.服务社会,提升素质

社区是学校教育延伸的大平台,学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借助校外德育基地的资源开展系列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学校大队部定期组织学生到逢源街展能中心和智障青少年一起开展“伤健共融”活动,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做手工;邀请“穗港青少年义工联”的义工来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义工工作的培训;节假日组织少先队员到社区图书馆进行义务劳动,到孤寡老人家慰问;与华南农业大学义工联结盟,共同组织和策划了“爱心天使跳蚤市场”活动,筹款捐物,为贵州山区的孩子献上爱心。在表爱心的同时,学生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能力、交际能力。

(三)亲融眷爱,共育贤人,树榜样做贤父母

学校1983年创办的家长学校闻名全国,但在新的时期,如何创新家庭教育,是我们当下关注的重点课题。我们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以“亲融眷爱,共育贤才”为理念,密切家校联系,推动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

学校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德育建设中,健全组织机构,由一把手亲自任家长学校校长,主管德育的行政主持日常工作,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学校定期对家长开展培训,并根据不同年级家长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如:为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开设“成功父母大课堂――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专题讲座,为中年级学生家长开设“常怀感恩之心”专题讲座,为高年级学生家长开设“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讲座。每次讲座后,通过发放评估问卷,及时了解家长们的学习状况和反馈意见,有效促进家校共建,和谐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也充分利用家长多样的教育资源,让家长进课堂给孩子讲课。家长的支持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家长从中获得了一次亲子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父母,家校携手共育的成效日渐显著。

学校坚持每月出版一期《乐贤家校快线》,设家教知识、校园动态、师生获奖、温馨提示等栏目,根据当月特点或社会热点编印,让家长更加理解学校的工作,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如今,这份校刊已成为家长们热捧的刊物,许多热心家长纷纷投稿,分享育儿心得和亲子活动的收获,充分发挥了其宣传、交流和互动的作用。

本着共育贤人这一个目标,各班成立了家谊会,建立了章程,制定了计划,建了QQ群,开了博客,设了论坛,搭建了家校共建的平台。家谊会成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义工服务活动、植树活动、扶贫活动、家庭插花敬师活动、家庭才艺比赛、扶贫爱心活动、黄金海岸水上娱乐,羽毛球竞赛等。家谊会在各位家长的努力下,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增进了家庭的和睦,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2

――题记

文化象贤:贤文化的百年嬗变

解读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下文简称象贤)的成长、成熟、成功,其根植的文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文化是当代社会和教育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时代呼喊文化自觉,呼吁文化立根,呼唤文化重建,而对于教育而言,它也是拯救当前学校教育超越功利的基本路径。

象贤建校180余年,从番禺留耕堂的何氏私塾一路走来,以番禺为代表的岭南地域文化奠定其精神底蕴,以沙湾古镇千年文脉丰养学校的教育主张与办学理想,以何氏一脉崇文重教的宗族德行衍生师生对文化知识推崇之风气。解读象贤的文化基因,深度把握象贤对于区域文化的扬弃与开发的基本思维和技术路径,对于教育、尤其是普通学校如何与区域文化相生相长,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古镇沙湾的岭南底蕴。

走进番禺区沙湾古镇,探寻那些仍保存完好的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你会邂逅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美,静谧、恬静,温婉、安详。

置身麻石街巷,让脚步轻踏过水磨青砖,听微风吹过满墙蚝壳,看历经无数风雨却依旧淡然的砖雕、灰塑、壁画,让你的身心在淳朴的耕读文化孕育出独具广府韵味的小镇情怀中徜徉,有一种时空转换的梦幻之感。

沙湾古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中部,北与番禺中心城区市桥仅一水之隔,西与佛山市顺德区隔河相望,南与榄核镇、灵山镇、东涌镇相连,东与石镇接壤。古镇始建于宋代,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型的沙滩之畔,故名“沙湾”。八百多年来孕育了沙湾独具广府乡土韵味的文化,自古商业之繁荣,使这里拥有“三街六市”的美誉,成为闻名珠江三角洲的古镇之一。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当你生长于这样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古镇,耳濡目染的便全是文化的气息。无论是崇文重教的传统,还是耕读传家的民风;无论是众多杰出人物诞生于此的形象号召,还是现实挣扎中“惟有读书高”的无奈选择,文化传承与教育积淀成为了沙湾悠久历史结出的精神内核。而这为象贤的成长与蝶变准备了充足的养分。

2.八百年留耕的诗书情结。

沙湾何氏是自宋朝以来的一个望族。千百年来,何氏以诗书礼教传家,特别看重族内弟子的教育。何家特别重视奖学制度。按照何氏家族例规定,学子们,凡中秀才、举人、进士者,分别可获得祖荫二份、四份、八份,一份祖荫相当七亩田租的价值,并且终身享受。

何家的这则奖学规定,让后人读出了番禺的民俗世风,中了进士举人奖田亩,从中可见何家重耕读的遗风。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奖励制度,番禺人的读书风古来就是一种时尚。留耕堂即沙湾何氏大宗祠,始建于1275年,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经过800多年的历史积淀,留耕堂已成为凝聚何氏宗族文化和岭南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沙湾自古重教奖学,何氏得姓后第五十代兄弟三人,在北宋政和年间同中进士,在留耕堂内留下了“三凤流芳”的题名和“诗书世泽”的美誉。清道光六年(1826年),沙湾何姓在其何氏宗祠“留耕堂”左侧建立了“象贤家塾”,“象贤中学”由此发轫。而象贤之名,正是取自留耕堂内“象贤堂”之“象贤”二字。

在象贤老校区的慎思楼与竞秀楼之间有一棵古松,高不下20米,粗若一人环抱,树皮犹如铜钱,远远望去像一名身披铠甲的勇士,斑驳的景象历经岁月的雕蚀。

据史料显示,在“象贤家塾”肇启之时,有先者在何氏“风水宝地”留耕堂之后、文屋岗之腰、钓鱼台之上种数十棵松树。让其对视沙湾文昌阁,瞰古镇清水井,眺沙湾水道,荫庇何氏子孙,祺何氏家族文脉绵延,耕读兴旺,人才辈出,俊采星驰。而经过岁月的考验,如今数十棵松树荡然无存,惟此“象贤古松”硕果仅存。

在这180多年历程中,“象贤古松”静静守望着菁菁校园,见证无数历史。南国词人韦翰章和冼西柳、龚伯宪、张香圃等先后在松树下,秉烛夜读,发古人之幽思,笔耕弦歌,书激情之韵文,音乐家李名芳松树旁谱激昂之乐曲……在战火纷飞,岭南沦陷年代,何学潜校长松树下指挥学生高唱“黄河大合唱”;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时,魏彦才校长送学子上前线……

3.当代象贤的文化集成。

沙湾古镇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崇文重教的淳朴民风;留耕堂何氏家族文人辈出的不朽传奇,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这一切,既为象贤拔节向上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同时也在考验着象贤人成长的智慧。任潮起潮落,古镇八百年来一如继往淡然不语;看客来客往,留耕堂沧桑阅尽默然无声。站在文化的肩上,学校如何实现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觉的提升,再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突破?知易行难。象贤一路走来,可谓用心良苦。

外在形象的塑造注重传承。从道光“留耕堂”左侧的“象贤家塾”到民国元年的“何氏学堂”,再到“卢江小学”,抗战期间兴办初中、高中,各个历史时期存留的大量古建筑在今日象贤的校园内得以不同程度的保留,学校新建校区力求在风格上与旧校区保持一致,在色调、建筑外形等诸多视觉元素上追求统一,同时对学校历次扩建和改建所形成的部分不规范甚至已破旧的校舍、场室、设施进行改造,使其既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又能体现百年老校的教育文化品位。学校校园中轴线正对沙湾古镇宝塔,在象贤校园180多年间的多次变迁中始终如一。走进象贤,历史与今天和谐相融,沧桑与时尚一起发光,那种对传统文化娴熟传承的美俯拾即是却不曾刻意,扑面而来却不着痕迹。

内在精神的建构着重创新。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贤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的开题演讲中,象贤的校长谭小华这样说道:“‘象贤’一词,既不是人名、也不是地名,而是一个动宾词组,意为‘向往贤能、崇尚贤德、见贤思齐、达至贤境’,这既是创校者兴学的愿望,更是象贤教育永恒的使命和追求。《贤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象贤中学这一特色文化的思考,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试图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进行思考并给予回答。”

根据学校“贤文化”建设思想,象贤着手开发“贤文化”校本课程。课程以“贤”为价值追求,设置“尚贤”、“齐贤”、“弘贤”三大课程系列。“尚贤”和“齐贤”是普修课程,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尚贤之义”及掌握“齐贤之法”;“弘贤”是专修课程,意在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升华“弘贤之道”。“尚贤”是基础,重在培养崇德向上的情感态度,洁心德而修身;“齐贤”是重心,重在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培养,富才情而惠众;“弘贤”是拓展和延伸,重在尊重差异,开发潜能,彰显个性,传播思想,追求润世兴邦的高尚境界。从“文化”到“课程”再到“人的发展”,三者依次递进,互为补充,共为整体。

贤文化课程的实施,既独立自成体系,又与德育活动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其中:

“尚贤”课程以自编教材《贤文化》为主要学习文本,分厚德、修身、明理、达智四篇,重在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根据内容分别安排为主题班会课(1节/周)、心理教育课(0.5节/周)、国旗下讲话(1次/周)以及校友大讲坛(1次/月)等专题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崇德象贤”的优秀品德。

“齐贤”课程以学科学习方法指导为主要内容,除了每周1节专门的学法指导课外,借助“三元整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自编导学稿,在所有学科课堂中渗透学法指导。同时,开设研究性学习、美育教育、生活体验等活动课,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分享、学会共赢。

“弘贤”课程以满足多元发展需要、挖掘学生个性潜质、培养学生未来服务社群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设置上包括国际英语(15节/周),体艺专修(11节/周),特长辅导(4节/周),校本选修、社团活动、综合实践(共2节/周),定期组织彰显学生个性、传播和辐射“弘贤”精神的教育活动等。

学校设立特别奖,表彰有“贤的特质”的学生,如:尚贤之星、齐贤之星、弘贤之星,贤爱奖、贤才奖、贤艺奖等,培育“尚贤、齐贤、弘贤”的教育生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自主、自信”的健康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本象贤:贤者的群体画像

教师,是教育的神经末梢,海量,敏感,个性丰富。而正是这海量的神经末梢决定着中国教育改革的走向。校以人兴,教以人立。一所好的学校,肯定需要有智者的引领,才能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科学的发展方向;一所好的学校,同样需要一批作为学校骨干的勇者,他们既对学校改革的理念有着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又对如何落实执行有着明晰的思路与方向,从而披坚执锐勇猛向前;一所好的学校还需要一大批有热情、肯奉献、能创新、敢担当的普通教师,他们是学校改革最根本的力量,是真正的教育行者,他们高擎理想的大旗,践行师者的诺言,散发着人文的美丽。

只有走近象贤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感受他们的情感与智慧,体会他们的痛苦与欢乐,象贤的形象才会更加真切,更加立体,更加丰满。

1.智者之思,高屋建瓴。

受象贤领导和老师们对教育的执著情怀和进取精神的感染,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管教学业务的负责人谭国华决定将他所掌握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全国各种成功的教改案例或先进经验介绍给象贤,并指导象贤的教师们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求“突破质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作为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主要创建者,谭国华不无自信和自豪地介绍说: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创新之处,一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融入了科学取向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原理,特别是运用了关于学习分类理论,使教师知道怎么教、学生懂得如何学,让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在了教学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教学的成功不再完全依赖教师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二是紧紧抓住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基本要素,使学生和教师始终明确去哪里、怎样去、是否到达,同时形成了整合思想,使模式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也既是确保了模式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而独创的导学稿和导学型课堂,使教学更加规范、科学、高效。象贤的教改实践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初冬的广州没有多少寒意,明媚的阳光照射进谭小华的办公室。每一次与谭小华对话象贤的教改,记者都会很容易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因为关于象贤的教改,他有着太多的抱负与期望等待实践,他每天都会有着新的思考收获。

作为校长,在第一次与象贤全体教师的见面会上,他用三句话介绍自己:“我是大山的儿子;我是农民子弟;我是师范学生。”大山给了他内心的刚毅,农家出身令他朴实,师范中专学校毕业的低起点让他对教育有着永无止境的追求。

谭小华认为任何科研课题的研究都需要科学性理念的“映照与指导”,科学的理论能丰富研究者的心智观照图式,能开张人们的心眼、扩大人们的胸怀,磨砺人们的敏感,可以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尽快找到科学的方法与路径,缩短探究时间。象贤在充分吸收哲学取向教学论精华的同时引进了科学取向教学论作为学校追求“质量提升”,推进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理论。在谭小华的大力推动与具体领导下,象贤以现代科学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提高教学的教学性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为归宿,全面开展了学校“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

谭小华的性格属于典型的外柔内刚,认定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放弃。当问及象贤教改未来的打算时,他说接下来准备先做好三件事:“一是带领全体教师重温学校教改的理论与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我们应该回头看了,审视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从而让思维更明晰,理解更到位,认识更深刻,应用更自如;二是进一步提高整合水平,对教改理论、现有经验、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进一步解决好效率与课时的矛盾问题;三是要全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打造成学校教改的核心团队。教改的实践。老师和学生观念的更新、理论的理解、操作的熟悉都有一个过程,模式本身也处在一个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但我坚信持之以恒沿着当前的方向走下去,我们的教改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2.勇者之锐,高歌猛进。

教务处副主任王芝义从一开始就是学校教改最真诚的“拥趸”。他在湖南从事过十多年教研工作,对读死书和高分低能可谓深恶痛绝。他对学校教改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从课堂开始;二是以课题为龙头;三是既要改变学习方式,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了解学校有进行系统的教改期望后,他对校长谭小华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林少媚说:“你们就说怎么干吧,我第一个支持!”

虽然做了大量的调研,有了科学系统的方案,对师生进行全员培训,但教改推进仍非易事。因为改的是根深蒂固的习惯。

象贤教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减负增效、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象贤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提倡20分钟课堂理念,要求每一节课教师讲的总时间不多于20分钟,而学生思考、讨论、解答、训练的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一直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开始觉得特难受,学生没听懂怎么办?20分钟怎么够?教师讲得少了,白天自习课和晚自习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除个别辅导外,任何老师和任何学科都不得占用,由学校统一指导学生自习的方法。突然间没了老师的“奶瓶”,学生们开始茫然,手足无措。

这种情况下,象贤人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尤其是林少媚和教务处一干人,一方面抓师生的培训,一方面抓各备课组的引导;一方面大会小会阐释理念,一方面一节接一节的听课指导;一方面组织教师到全国各教改知名学校学习考察,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一方面组织教师结合理论对高中三年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课时计划、学生特点展开系统分析,认识内在规律,进行目标陈述、知识分类和教学策略思考……

“通过教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学得更自主了、更主动了、更活泼了。”林少媚说这番话的时候,很是淡定,但成功背后的辛酸况味,非亲历者又如何体会?

3.行者之路,高情远韵。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景观,此景观在下列哪一省区中常见

A.内蒙古 B.广西

C.新疆 D.吉林

在学生讲解之前,我认为图中的梯田是在丘陵的地形上修建的,题中四个答案中只有“广西”是丘陵广布的省区,属两广丘陵。但学生在讲解这道题时与我的思路差异较大,学生认为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图中呈现的农业景观是梯田,梯田的关键词是“田”,“田”是水田,水田多在雨水丰富的地方,如中国的季风区。此外,水田是南方地区的耕作方式,旱地是北方地区的耕作方式。综上所述,可以推导答案B“广西”为正确答案。其他学生听完后一致鼓掌赞同,大大地“哦……”了一声,无论是展示的学生、聆听的学生还是在一旁静观的我都无比愉悦。展示的学生愉悦是因为他的讲解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赏,觉得很有成功感。聆听的学生感到愉悦是因为理解了知识的形成。我的愉悦是因为我看到了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不同的思考角度,而且又是如此的准确。

这是象贤中学地理教师刘燕环的一段教学感悟。开朗外向的刘燕环当年的理想是当一位名律师或是法官,但因为父亲的极力反对最后无奈选择了读师范专业。2001年参加工作走上讲台后,“虽然很努力去投入,寻找自己专业提升的支撑点,但收获并不大,始终没有办法享受课堂、享受教学”。学校2009年启动教改,那时她正好在休产假。2010年回校上班后,她发现学校的变化很大,尤其是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同事们可以为一个知识点如何教而争得面红耳赤,这份认真投入对她触动很大。她开始紧跟学校教改的步伐,学习、充电、实践、反思,改变在一天天中积累。她说现在在课堂上,她内心坦然、淡定,因为教改让她对教学与课堂有了底气与信心。当问她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学校教改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的是“愉悦”。是呀,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在享受教学中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和分享更能让人愉悦和着迷呢?

来自江西赣州的语文教师刘文海,在生活中性格相对内向的他,驾驭的课堂却是开放、活跃、充满激情。他认为作为教师参与学校的教改,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因为象贤的教改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已经整整被“教”牵着鼻子走了至少九年的学生来说是异常困难的。这种痛苦在一开始着实把师生们煎熬了一把,但这一关闯过了之后,天地为之一宽。

……

正是有了这些一线教师对于教育与责任最为朴素的理解,象贤的教改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结语:象贤现象的现实意义

1.追求自身教育理想的典范。

教育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想。

从来没有哪一项改革比教育改革来得更加艰难,也从来没有哪一项改革像教育改革那样饱受诟病。当社会整体性为功利而喧嚣,以分数高低论长短是教育恪守社会公平的最为无奈之举,也是教育作为社会良心的最为悲壮的奋争。教育无为,教育何辜。

教育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在于对教育理想的坚守。

教育改革的希望由谁来承担?千万所学校众力以承之。

没有了教育理想,一切的教育举措与行为都只能是一只迷途羔羊无谓的挣扎,其结果要么是深陷泥淖难以自拔,要么是偏离家园逾行逾远。

没有了千万所学校的个性诠释与激情投入,一切的教育理想便只能是空中楼阁,其结局要么是昙花一现沓无痕迹,要么因基础断裂轰然坍塌。

当一所学校在其教育的路上,以理想引领,以激情投入,以智慧考量,以执着坚守,其结果将会如何?象贤即是样本。

象贤的成长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学校是教育改革最具活力的元素,是教育改革最具潜力的空间,是教育改革最具张力的向度。

象贤对于历史的总结,对于现状的分析,对于未来的规划,都在显示一种态度:坚持自我对于教育本质的朴素理解,坚守自我对于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当这种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渗透到学校一切的主张与实践,融合进师生的教与学、行与思,内化成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那么,成功与幸福便会手握鲜花,在你前行路上的某个转角处等你。

所以,象贤的成功首先来源于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与科学定位。

2. 实践区域教育理念的示范。

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没有勇气,改革没有开始的可能;没有智慧,改革没有成功的可能。象贤无疑具备改革者的勇气,作为国家示范性高中,包括高三在内,全校师生全面、全员、全程参与教改,其胆气实在难得;象贤无疑更具备改革者的智慧,立足沙湾古镇的文化底蕴,对接番禺“上品教化”的区域教育理念,聚集贤者的力量,其用心可谓良苦。

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同样,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学校的改革发展如果脱离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或是远离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与要求,必将因上不接天气,下不接地气而以失败的命运告终。

象贤的教学改革从学校自我发展的高位突围出发,注意汲取地域的文化积淀,注重整合区域的教育资源,从而令得学校改革的空间无限广阔,智力支撑无限强大。

所以,象贤的成功还在于其对区域资源的深度发掘与艺术整合。

3. 注解中国教育改革的学校样范。

教育改革的内涵之一便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千万所学校如何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既秉持国家教改的宏观理念,又能在文化重建中找到属于自身的新亮点,作出新阐释,达到新境界,获得新突破,这需要学校在改革中找到准确的发力点。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一直存在着一个理论视域上的局限,那就是把教育概念局限在学校教育范畴以内,进而又把学校教育主要局限在知识教学之中。这种局限最终导致我们以理性认知取代了人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而离开了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教育的人文属性便宣告缺位。忽视人,抛弃文化,没有终极追求与社会理想的教育就什么都不是。有鉴如此,象贤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教改实验,不仅思考如何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而且把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在教学的科学性基础上,并将构建“导学型学校教育文化大课堂”作为目标,创造了科学取向教学论下的学校文化重构新成效,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3

【关键词】开设篆刻课文化启蒙篆刻先贤

篆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它是中国诸多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具人文意义的艺术形式。篆刻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手段之一。所以在中学开设篆刻选修课,把篆刻艺术课作为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团体西泠印社,前后只有394位社员,温州人就占有19位。这些篆刻先贤是温州篆刻艺术史上璀璨耀眼的明星。开展篆刻教学就应该学习先贤们精湛的艺术,继承与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本文试从地方篆刻先贤在篆刻教学中的意义作一些探讨。

一、介绍先贤事迹,感受先贤魅力,启发学篆兴趣

在篆刻教学中,如果单讲篆刻,就会比较艰深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如果在篆刻教学中融入地方篆刻家故事,让学生走近地方名家,了解地方文化,在体味篆刻人文意义的同时,启迪学生对篆刻的兴趣。

对地方先贤的宣传是引发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投影仪、挂图等途径展示先贤的印谱、印蜕、印屏及印章实物给学生带来最真切的艺术感受,学生直观地零距离地对先贤的艺术成就有了感性的认识,我们就能提升学生对篆刻学习的兴趣。如展示方介堪老先生的“画到梅花不让人”一印时,让学生来解释句子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方老先生的梅花图。以此引出方老先生不仅篆刻水平精湛,他的中国画亦毫不逊色,尤其善于画梅花,以先贤诗书画印全方位的艺术造诣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可通过教师讲述关于方氏家族的篆刻师承关系、人文典故、人物简介等地方先贤的相关信息资源,感召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向往。如:在介绍方介堪老先生的“我除搜句百无功”一印时, 同时引导学生鉴赏方老先生的诗:《为张大千治“春愁怎画”印并题》(1946年)“韶华似水去难留,赖有先生笔底收。记得红妆烧烛句,裁待也是为春愁。”对照比较老先生印文“我除搜句百无功”、“春愁怎画”的内心直白,和他所作的诗句,启发学生来分析领悟方老“精能之至,反造疏淡”,似真水无香般虚淡平和的品格,感受先贤道亮卓茕的人格魅力,引发学篆兴趣,为进一步了解篆刻艺术创造条件。

二、拜谒先贤故居,拜读先贤作品,开拓学篆视野

带领学生参观先贤故居,了解篆刻家经典作品集,欣赏印谱,如由沙孟海题签的原拓印谱《方介堪篆刻精华》,可以通过对先贤不同时期的篆刻作品进行比较。从字法,篆法、刀法、章法、边款等形式的区别中,深入领悟先贤篆刻艺术风格由小篆朱文印之雍容淳厚,到鸟虫篆印之浑穆典雅,再到玉印简约挺劲和净美温醇的发展历程;适时以简洁的导语完善学生对先贤认知上的疏漏,启示学生思考并记录对地方篆刻先贤的最初印象与再认识,体会方老先生醇雅精蕴的文人学者型印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先贤作品作为篆刻技法的经典范例。

三、追寻亘古情谊,探幽艺术经纬,了解地方文化

了解篆刻家的生平故事及篆刻先贤同地方书画界同人的亘古情谊,通过探寻先贤们和同时代书家、画家、文学家和考据家之间的关系了解地方文化史,明晰篆刻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经纬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如:向学生介绍方介堪先生与温州古文字专家考据家戴家祥先生交往了七十余年的深厚友情;与文豪郭沫若先生之间的君子之交;与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张画方印,珠联璧合”的手足之情等。在介绍方介堪先生与张大千先生的关系时,可从“潇湘画楼”一印以99万拍卖成功的案例起步,开始追寻 “潇湘画楼”的主人,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组织学生收集落有该印的张大千美术作品资料。在探幽方老先生与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友情的同时,了解篆刻艺术与诗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经纬交错的关系,也可通过方老的交往了解先贤的师承关系、如:方老与谢磊明先生的师承关系。树立起地方文化自信心,培养坚实的地方文化情感、明确传承的意义。

四、丰富印章表情,构建印人摇篮

在篆刻课堂教学中,可选几方最具典范性的先贤作品,引领学生由读印到摹印,再进一步临刻印章。在这一过程中比较先贤篆刻作品中印文线条的质感,体会与尝试篆刻艺术的基本技法。如:选择方老“行万里路”、“却吹长笛过清城”二印作为范本,启发学生比较线条之间粗与细、曲与直、平滑与粗糙的不同质感特征,掌握不同线条质感的运刀变化,引导学生从运刀的角度和速度去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这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模式丰富学生的印章表情,激活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使课堂成为启蒙篆刻人才之理想的摇篮。

五、把脉地方印风,提升篆刻技

组织学生带上自己临刻的作品,拜访温州的篆刻家,如林剑丹、张如元、马亦钊、张索等老师,听取他们对先贤作品的解读,对温州篆刻史和温州篆刻几种不同经典风格的介绍,如林剑丹老师为代表的典雅风格等,并聆听他们对自己所临刻作品的点评。使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发展,接受名师的具体指点,从而促进他们篆刻技艺的提升。

六、求证先贤踪迹,滋养民族文化精神

通过对先贤艺术成就、艺术造诣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精神。教师可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先贤的行踪后,确立相关主题,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中分享和讨论先贤的生平,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卓绝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力以及在中国篆刻史上的地位等诸多关于先贤踪迹的内容。这无疑使地方篆刻先贤在地方篆刻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更鲜明、更具体,直接撼动了杠杆那端学生们学习篆刻的极大热诚。教师可穿插介绍西泠印社,使学生了解浙江篆刻历史的丰富性,全方位认识温州篆刻在浙江省篆刻中所处重要地位,了解温州百年篆刻史中的辉煌成就,了解民国时期至今温州诸位篆刻先贤在浙江篆刻史中生发的影响和作用。透过这些,再回归温州的篆刻,学生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不仅仅增添了对篆刻艺术的热爱,还培养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要使地方篆刻先贤在地方篆刻教学中的意义发挥作用,除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不懈努力之外,还应发挥地方上各方面的力量,协同配合。如收集整合地方篆刻先贤的所有信息,建立庞大的地方先贤资源库,让先贤资源库广泛地渗透于社会中。借社会无穷的助力来辅助影响篆刻教学,以扩大篆刻艺术地方影响的力度和范围,从而形成篆刻教学稳固的地方认识基础和良好的篆刻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方介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编.方介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方介堪艺术馆

[2] 韩天衡主编.中国篆刻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1.1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4

关键词: 梅材高中 至贤文化 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梅村高中,是江南百年名校,在一百零二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至贤”是其文化精髓。梅村高中发展至今,创造了百年教育伟业,正是源于“至贤文化”的沁润和引领。

一、传承泰伯“至德精神”,挖掘“至贤文化”内涵

梅村高中所在地梅村(古梅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3200多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体察到父亲想传位于弟弟季历的儿子,决计让王位于季历,以采草药为名,从陕西岐山来到梅村,断发文身,融入当地,筚路蓝缕,带领民众开发江南,和当地民众开挖了中国第一条运河――伯渎河,传播了黄河流域的文化文明,创立了勾吴国。孔子尊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将他列为世家第一,他受到万世景仰。东汉时起即宅为祠建造的泰伯庙至今香火不断,我校恰好与驰名中外的泰伯庙毗邻,而且办学早期泰伯庙是校园的一部分,所以我校是从泰伯庙中长出来的。

民国二年(1913年),无锡县政府开一时风气,将“北夏乡第二国民初级小学”更名为“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梅村高中前身),校长谈学周,校舍则借用泰伯庙。1914年,钱挚、钱穆兄弟来校任教,钱挚系科学泰斗钱伟长之父,钱穆则更是后来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国学大师。后来,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回忆在梅村高中时的生活写道:“回忆在七十年前,离县城四十里外小市镇上之一小学校中,能网罗如许良师,皆于旧学有深厚基础,于新学能接受融会,此诚一历史文化行将转变之大时代。”在这文化馥郁的胜地,莘莘学子发奋学习文化知识,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己任,憧憬着和平、民主、文明、富强的美丽新世界。20世纪50年代,要求学生“学会学习”;60年代,提出“德智体三板块要摆平”的方针;90年代,率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推广“三能一化”(生存适应能力、学习思考能力、发展创造能力、人格现代化)素质教育模式,使学生初步成为具有现代人格和发展能力的人。进入21世纪,我校更是立足基础,发展潜力,注重创新,优质特色发展,办好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培育“至贤”之人。百年办学历程,历代教师与逾四万名学子共同描摹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年家国梦想。

追溯一百零二年的文化积淀,我校的“至贤文化”根植于渊源的吴地文明。孔子盛赞泰伯“至德”精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梅村高中以吴文化为滥觞,奉泰伯“至德”高风为圭臬,勾连历史和现实,经历百年日月洗礼和风霜荡涤,逐步积淀自己独特的“至贤”校训。“至”者,即不断追求最高境界;“贤”者,即德才兼备。“至贤”,就是不断追求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奉“至贤”为校训,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作范;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品学兼优、知行双修。一句话,就是靠“贤师”育“贤生”。“至贤”作为校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的历史气度,提升学校的境界层次,升华学校的精神品位,形成特有的学校精神,即“敏毅诚朴,至贤至德”,形成“至贤文化”。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影响,更是一种追求和创造,我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造,时刻影响和熏陶着全校师生,时刻激励和鼓舞着全校师生,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京长江大桥主要设计者钱令希先生和著名音乐理论家钱仁康先生在“至贤”校训的激励下,就读于梅村高中,步入他们“事业奋斗的起跑点”。

二、赋予“至贤文化”时代精神,推进“至贤教育”优化发展

进入21世纪,梅村高中进入了优质特色发展的崭新时期,2013年学校提出了“建设智慧学校,创新至贤教育”的优质特色发展规划,赋予了“至贤文化”新的时代精神,推进了“至贤教育”更优质地发展。一是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师生的生态发展为根本,持续提高生命质量。二是办学思路,以梅村高中历史积淀和时展的“至贤文化”引领师生健康成长。三是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泰伯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养人才。四是学生素养,体现在身心健康、体魄健壮、思想活跃、情操高尚、基础扎实、智能较强、特长明显。五是学校管理机制,按照“校长室、党委中层职能部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层次逐级管理,年级组建立了由分管校领导、年级组长、党员责任区负责人、工会组长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年级管理小组,对年级组师生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六是发展策略,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以率先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办学内涵、打造特色品牌为重点,不断开创我校办学的崭新局面。七是管理策略,是精致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八是品牌建设,品牌即质量、价值、财富,品牌就是生产力,全面建设“至贤文化”特色品牌,推进吴文化和梅花文化特色项目的研究和普及。九是学校发展愿景,是把学校建设成为人际和谐、文化馥郁、管理精致、师资优良、质量一流、科研领先、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历史文化名校。十是教师工作作风,常学习,善思考,求精进,讲效益。十一是德育目标,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育人追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公正、平等、友爱的氛围,让学生在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感召下,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把文明内化成自觉意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成长的快乐。十二是学习策略,即自主、合作、探究。十三是教学策略,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多读多练。十四作业策略是,自编讲义,分层练习,诊断评价,精准纠错。

“至贤文化”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日渐清晰,具体而言是所有师生自觉遵守、推崇和依托的引领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更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培育出更富有文化素养、更具前瞻视野、更有创造力、发展力和成功力的世界通用型人才。

三、拓宽“至贤文化”建设路径,增强学校发展内驱动力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多加努力,“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努力的最终目的是给予学生美好的沁润和积极的影响。

1.树立教工“至贤”形象,萌发学生“至贤”意识。

自2009年以来,学校以“至贤文化”建设为主题,以“至贤讲坛”为平台,全力推进教工“至贤”形象工程。每位教工都讲涵养、讲修为,做淳朴的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产生尊敬、欣赏之感,并自觉地学习、追随。学校邀请知名校友、专家、学者做客“至贤讲坛”,先后邀请了台湾跨界才子刘轩博士、新东方教学名师陈爽、世界银行高级新闻官朱丹女士、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先生及江南大学教授、吴文化研究专家庄若江教授、江苏省教科研究中心张晓东博士、省教科院彭刚所长等来校讲学或作报告,不断拓宽教工视野,激励教工追求崇高的为人师表境界。寒暑假,学校组织教工阅读,撰写读书笔记,丰富专业素养。现在,教工都以穿着端庄、行为优雅、谈吐有度为美的标准,以敬业奉献、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为德的典范,提升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以期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和感召。

2.营造校园“至贤”氛围,陶冶学生“至贤”情操。

多年来,我校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育人追求,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地域文化和办学历史为参照,以“吴地文化”和“梅花文化”为主题,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在校园内增设了吴文化“七大文化之源”人文景观,在教学楼增设反映吴地文化和梅花文化的雕塑、摄影、建筑、诗词楹联等艺术品,在校门口设立梅花主题林,在行政区、图书信息楼、生态园的栏杆和栏板上镌刻数量众多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在宽敞的阅览大厅设立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为主题的高大铜浮雕,在教学区增设“骏华园”、“英华园”、“菁华园”,在中央大道旁安放世界著名雕塑家吴为山雕塑的五尊塑像,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我校精心设计,让校园的一景一物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这些文化设施有机融合于校园中,更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风格典雅、优美宜人,对于净化师生心灵、陶冶师生情操、振奋师生精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每年都开展梅文化主题班会等活动,使活动文化与环境文化相得益彰,更好地实现陶冶、教育的理想境界。请吴文化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永初先生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江浙沪吴歌大赛“吴歌王”得主张浩生先生来校为师生讲述吴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用吴歌演绎吴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校教师积极进行研究活动,编写《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研究专著。我校常年开展有关吴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征文演讲和寻访探究等活动,引导师生深刻领悟吴文化的精髓。无锡的城市精神“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和吴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校开展吴文化专题教育就是为了让师生学习谦恭礼让、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造辉煌的精神和品格。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5

市纠风办今天在这里主持召开全市国土系统政风行风监督员座谈暨民主评议会议。在座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镇办和部门领导、企业老总都是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公道正直,有一定影响和威望的的人士,大家愿意接受我们的邀请担任国土系统政风行风监督员,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座谈会上的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座谈会上的致辞1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又能和各位相聚在这风景秀丽、春色迷人的H山脚下,又有了向各位领导、同事学习的机会了,相信通过这次会议交流,我会收获颇丰。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下正值农历二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我们也已为新一年的工作任务开始忙碌了,但我们不能忙碌而盲目,漫无目的、毫无头绪的忙碌等于白劳。今天这个会议是我们HYDC系统新年里的第一个会议,在此我谈谈今年如何做好公务员这个角色。

进入公务员队伍已有半年有余,回想过去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做的事情不多,思考的事情也不多,仅仅只是完成布置下来的某些任务,自己没多少打算和想法,有点盲目性。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初来咋到,摸不清方向,另外主要是因为自己思想意识还不够高,主动性不够强,对工作包括我们这个行业没有用心去渗、去钻。因此我打算今年首先从思想意识上改造自己,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党的先进思想来熏陶自己,来指导自己,过去走在工作的后面,现在要走到工作的前面来,让自己由被动转主动,学会做事情还懂得思考事情,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目光远大,放眼未来,做一名有较强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奋发有为的年轻人。其次要谦虚、学习。把自己由一个大学生变成一个社会“小学生”,从零开始,从头做起。要立足基层,基层是广阔的天地,基层是人生的大课堂,虚心向基层学习,甘当“小学生”。虽然我受过系统、全面的高等教育,但很少从事农村生产劳动实践,因而缺乏对基层工作的深入了解,比如我负责的农产品价格调查,常常会因为不清楚某些农产品的名称和价格而苦恼。所以说工作能力的培养仅靠书本和讲授是不够的,更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学习还一定要全面,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业生产知识都是我要学习的内容;乡镇领导、单位同事、农民群众都是我要学习的对象;日常工作、上级安排的中心任务都是我的学习途径。学习也还要注重联系实际,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掌握工作方法,丰富工作经验,摸清工作规律。

最后要勤奋、务实。“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基层工作有时候比较繁琐枯燥,要沉得下心,坚持必胜的信念,把一个个棘手的问题逐个击破。成功需要用汗水来浇灌,相信用勤奋换来的成果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骄傲的。基层工作突出一个“实”字,要充分发挥我们年轻人视野开阔、接受信息快和敢想敢干的特点,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势,沉下身子,积极投入工作当中,在用心摸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特点,扎扎实实地干好每项工作。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相信在这新的一年里,经过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我们QDDCD队定会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使工作业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座谈会上的致辞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乡贤: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举行x乡贤新春座谈会,我感到十分高兴。可以说,这是一次众人期盼、众望所归的座谈会,是一次精英云集、名流荟萃的座谈会,是一次乡音盈耳、亲情洋溢的座谈会。在此,我谨代表x镇委、镇政府对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座谈会的各位乡贤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多年来关心、支持和帮助x的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x人勇敢地走出去,凭着超群的胆识,争先的气魄,聪明的智慧,在各行各业都开创了一番事业。更可贵的是我们x乡贤在自己创业成功后,虽然生活在外、创业在外、成功在外,但是情系家乡,多襄善举,以各种方式参与家乡建设,帮助家乡发展,使我们的家乡焕然一新。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无不凝结着大家的辛勤汗水。

各位领导、各位乡贤,x过去的进步得到了大家的帮助,x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你们的支持。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乡贤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乡,帮助家乡,多为家乡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多为家乡牵线搭桥、引路出力,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乡贤,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谢谢大家!

座谈会上的致辞3同志们:

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看到大家我就感到了一种青春的朝气,也看到了我们沛县的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去年通过公开考试、政审考核,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到今年8月底大家一年的试用期已满,按照相关规定,前几日我局抽调专门人员对你们的表现进行了民主测评,近期将对考核合格人员进行任职定级。从了解到的情况和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一年来,在组织的关心帮助下,大多数同志能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钻研业务,服从安排,务实肯干,较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一些同志还在新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你们任职定级后将正式成为一名公务员,组织、社会、家庭也将对大家寄予更高期望,为促进大家更快成长,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年轻干部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

希望大家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铭记孝老爱亲、明礼诚信、乐善好义;厚德爱民、勤廉务实、公道正派“好人、好官”标准,努力使自己在政治上不断成熟起来;要时时刻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强化道德修养,爱之有度、好之有道,慎加选择、有所节制,防止玩物丧志;要锤炼心智心力,提高心理素质,顺境时头脑要冷,逆境时心里要热,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要善于学习,活学活用。学习是终身的。学习的灵魂是读书。我们要读书,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要做到“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做到学思合一,知行合一,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

二、年轻干部要奋发有为,廉洁自律

作为一名年轻人,做事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做事。你们要有蓬勃朝气,始终保持对人生、对事业负责任的态度,在工作中做到专一、专注、专业。在工作中,要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从点滴做起,不挑肥拣瘦、不拈轻怕重,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坚持不懈,善于打“持久战”,克服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倾向。要会干事,能创新。年轻干部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己接触新事物方面的独特优势,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展现年轻人的激情,全部释放年轻人的活力。

要谦虚谨慎,从严律己。清正廉洁,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每一位年轻干部都要以勤政廉政优政为目标,以不黑不贪不懒为底线,抵挡住各种歪风邪气,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努力做到心正、身正、行正,树立一名公务员的良好形象,让组织放心,让社会认可,让家庭满意。

三、年轻干部要积极储备,把握机遇

今年7月份,我县召开了全县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会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冯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20x年我县在苏北率先以县为单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新起点上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迫切需要培养选拔一大批政治上、工作上、作风上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好地推动和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年初镇政府换届时我县公开选拔了一批乡科级年轻干部,9名参加工作不足5年的年轻干部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3月,县委办、政府办、纪委、组织部公开选调了15名工作人员,下一步,组织人事部门将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气魄,多渠道发现、多岗位锻炼、多途径使用年轻干部,促进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同志们!新的形势需要一批素质优良、崇尚实干、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希望大家自觉地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珍惜机遇,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为沛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座谈会上的致辞4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海内外鹿城乡贤及各界代表人士欢聚一堂,共同为推进鹿城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发展听诊把脉。刚才,x区长向大家介绍了鹿城区情以及区委、区政府下阶段的一些重点工作。广大乡贤结合王区长的报告,各有侧重地谈了各自促进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大家的发言满怀着对家乡的挚爱,言语间洋溢着对家乡进一步发展的殷殷期盼和浓浓关爱。在此,我谨代表鹿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各位乡贤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内外鹿城乡贤不仅人员多、层次高,而且活动面广,影响力大,是鹿城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在过去的岁月里,广大乡贤本着对家乡的热切关爱,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家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目前,鹿城发展所处的时期正是战略机遇期、发展高峰期和快速增长期,挑战多,机遇好,竞争激烈,全区上下正时不我待得天时取地利求人和,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吹响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新鹿城的进军号角,通过“强三优二、城乡互融、环境优先、文化引领、改革创优”等五个战略支点,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希望广大乡贤一如既往地关心帮助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宣传家乡,推介家乡,共同把鹿城建设得更加靓丽,更加光彩夺目。下面我想强调三点意见,和在座的各位乡贤共勉:

一、广大乡贤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鹿城科学发展凝心聚力

海内外乡贤界宽面广、人才荟萃,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广大乡贤为发展服务,主要是充分调动广大乡贤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汇聚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大旗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我区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需要我们更加充分、更加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加主动、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乡贤责无旁贷、作用特殊、大有可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乡贤协调关系、整合力量的重要作用,统筹兼顾,积极引导,形成合力,为鹿城科学发展汇聚更多的力量。

二、广大乡贤要发挥高参助手作用,为鹿城科学发展进言献策

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广大乡贤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促进发展的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区委、区政府的执政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区广大乡贤和各界代表人士资源丰富、联系面广,遍布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集中了一大批社会上有声望、学术上有造诣、经济上有实力的人士。没有广大乡贤和各界代表人士的积极参与,鹿城区的改革和发展事业是不可能成功的。要进一步畅通工作渠道,完善工作制度,通过召开各种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等,支持和鼓励广大乡贤和各界人士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广大乡贤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自觉服务于发展大局。

三、广大乡贤要发挥中坚核心作用,为鹿城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鹿城是一块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潜力无限的乐土热土,区委、区政府一定会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把鹿城现有的发展势头保护好,把鹿城未来的蓝图谋划好,把鹿城的建设大业搞上去,把鹿城的各项事情办实办好。当前,我区广大乡贤必须深刻领会区委关于推进新一轮改革的部署要求和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积极贡献聪明才智,在不同岗位上为推进鹿城科学发展做出成绩,创造辉煌。当前,广大乡贤为我区发展建功立业的途径非常广泛,积累了丰富经验,探索和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载体和途径。比如,广泛联系开展招商引资,开展光彩事业,进行扶贫开发,吸引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等等。这些都要继续坚持并不断总结完善。相信,伴随着我区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领域的不断拓宽,海内外乡贤服务鹿城发展的思路、途径也会与之相适应地不断开拓创新。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和谐织锦绣,携手铸辉煌。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x理论和“x”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开创我区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我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中秋快乐,身体健康!

座谈会上的致辞5各位老总,同志们:

今年5月21日,我们到深圳举行了招商推介会;今天,在夏秋之交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大家回到郴州进行商务考察、对接、洽谈,寻求投资合作之机。首先,我谨代表中共郴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郴商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给予家乡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凤祥同志介绍了郴州的基本情况;仁福会长介绍了深圳郴州商会的情况;大家围绕相互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投资意向或在洽谈的项目,充分交流,畅所欲言,时间虽短,但富有成效,达到了交流探讨、互通信息的目的。借此机会,我想再谈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多关注郴州的发展。各位郴商朋友长期在外打拼,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大家既是郴州人的骄傲,也是郴州今后发展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家乡也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在变化。特别是20x年以来,郴州市抢抓部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的重大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胆先行先试,扩大开发开放,经济发展步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开放型经济实现大跨越。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到位内资总量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二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大家此次回到郴州,相信通过接下来几天的考察,会对郴州有新的认识、新的了解。随着近几年郴州交通大建设、产业大转型、城市大提质后续效应的显现,郴州发展变化的步伐将会更快。希望大家此行结束后,继续关注郴州的发展、关注郴州的变化;同时也欢迎大家随时对郴州的发展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们能够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二、希望大家多宣传郴州的优势。郴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进一步提升开发开放水平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圳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诸多奇迹。长期以来,我们也是一直把珠三角特别是深圳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地区。这些年,郴州从产业规划、投资政策、发展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使郴州成为湖南乃至中西部最具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座各位身处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商界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广泛的影响力,是推动郴州招商引资宝贵的资源。得益于各位郴商朋友的宣传推介和牵线搭桥,过去我们多次到深圳进行招商推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在即将出台的《招商引资四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郴州异地商会建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郴州机场、靖永郴赣铁路、桂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实施,郴州作为湖南“一带一部”战略的重要节点,发展优势将会更加突出。我们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向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多宣传郴州的投资环境,多推介郴州的投资项目,多参加郴州的招商活动,多介绍一些朋友来郴州观光考察、投资兴业,实现共赢发展。

三、希望大家多参与郴州的建设。当前,郴州正处于蓄势待发的机遇期,特别是在工业转型发展、旅游产业、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空间。未来四年,郴州招商引资将坚持以产业招商为抓手,坚持投资需求与产业发展对接,进一步突出五大重点,即突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招商、突出战略新兴产业招商、突出以六大业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招商、突出消费性和社会性产业招商、突出现代农业招商。从这次我们前期洽谈的意向项目看,涵盖了生态旅游、节能环保、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合作空间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天我们还精选了18个重点招商项目向大家推介。我们真诚希望大家在郴州新一轮发展中,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郴州的经济建设,把更多更新的理念、技术、项目、信息,以及更多更好的资本、人才带回郴州,在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支持家乡、反哺家乡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同时,郴州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异地郴商回乡投资发展,认真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和政策的落实,竭诚搞好服务,为所有来郴投资者展鸿图、创大业,提供发展条件、创造成长空间。

最后,预祝考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此次郴州之行开心顺利!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6

小时候,常见到爷爷捧着一本厚厚发黄的书一字一句地朗读。后来我识字以后,我知道那本书叫《毛泽东选集》,而爷爷只读过三年私塾,却是一个老党员。

每当我放学回家趴在桌子上做作业的时候,爷爷总会笑呵呵在静静地坐在旁边看我写字。常能见到他摇头晃脑很陶醉地哼着“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于是,我总认为他读了很多书,让我渴望去到知识的海洋。

那时候,我不懂书里面写的“论持久战”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什么是共产党什么叫党员,也不明白爷爷为什么干完农活就那么喜欢读那本书。只知道爷爷和我们都喜欢爱《地道战》、《地雷战》的电影,我们都喜欢小兵张嘎,我们都热爱插在胜地上的五星红旗。我们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当系着红领巾整齐站在操场上唱那“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时候,我们更是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全身都充满无穷的力量。

再后来,我明白了“持久”是一种坚持,就象80多岁的爷爷在雨中扶着浑身无力的我走在山路上去看医生那么不懈的精神。“5.12”地震,爷爷不见了,可是他的后继者总站在最前面。那一双双手,刨开的是瓦砾,流出的是鲜血,救出的是鲜活的生命。在危墙倒下的那一刻,有谁不会弓起腰为孩子点燃生命的希望!在得救

的那一刻,又有谁会质疑满脸血迹的三岁小孩郎铮竟然懂得敬少先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