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教案范例6篇

加速度教案

加速度教案范文1

[关键词]教学案例 点的合成运动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206-02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本门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能代表本门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手段实施的典型内容进行的教学过程、方法和具体教学行为的记录,以及对该案例的剖析与总结。教案不是教学案例,教案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手段的说明和设计,是预先行为。教学案例是对已发生教学过程的反映,目的是通过案例的记录,使课程标准的使用者更加准确地掌握在特定条件下,处理典型知识内容的方法、手段,以增强对课程目标、内容特点如何落实的理解,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教学案例一般应包括以下要素:

案例背景:案例产生的背景,可包括面向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进度、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方面的介绍,主要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该案例发生的特定原因和条件。

案例主题:简要概括案例内容的标题。

实施过程:围绕主题,对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可以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分析教材、精选内容、剖析难点、开展研讨、教学互动、评价等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实施过程的写作要注重经典常见、生动具体、启发点拨。

教学效果:对本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阐述,要描述出教学的结果及学生的感受和教师的感受等。

教学评价:评价本案例所反映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及教学处理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实例:

案例背景:点的合成运动第一次课的内容是运动学的重点,也是整个工程力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上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涉及的概念多也较难理解:二是概念间的关系学生不易把握;三是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是解决点的合成运动问题的关键,但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既不易讲清楚,学生也不易掌握和应用。针对上述特点,建议采用如下教学策略:一是结合典型实例(利用模型或课件)讲清概念;二是利用图表和式子理清概念间的关系;三是分类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该教学策略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既有利于教师上好本次课,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本次课的内容。

案例主题:点的合成运动第一次课的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一、结合典型实例(利用模型或课件)讲清概念

本次课涉及的概念有:动点、动系、静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轨迹、相对轨迹、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牵连点、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运动的相对性等概念。特别是牵连点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刚开始较难理解,而牵连点、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又是本次课的重点,不理解牵连点的概念,很难分析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如果在讲解概念时,结合典型实例,最好结合模型或课件,反复给学员分析清楚,就会化抽象为具体。同时,分析具体例子也会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典型实例1:沿直线轨道滚动的车轮,其轮缘上一点的运动(结合教具),取轮缘上的一点M为动点,固结于车厢的坐标系为动参考系,则车厢相对于地面的平动是牵连运动;在车厢上看到的点作圆周运动,这是相对运动;在地面上看到点沿旋轮线运动,这是绝对运动。

典型实例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螺旋浆上一点的运动(结合课件),取飞机螺旋桨上一点M为动点,动系固结机上,则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牵连运动;在飞机上看到点作圆周运动,这是相对运动;在地面上看到点沿螺旋线运动,这是绝对运动。

分析完上述两例后,要强调,在分析三种运动时,必须明确:(1)站在什么地方看物体的运动?(2)看什么物体的运动?

而且要指出,动点的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都是指点的运动,它可能作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而牵连运动则是指参考体的运动,实际上是刚体的运动,它可能作平动、转动或其他较复杂的运动。

至于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的定义,要让学生特别注意。由于动参考系的运动是刚体的运动而不是一个点的运动,所以除非动参考系作平动,否则其上各点的运动都不完全相同。因为动参考系与动点直接相关的是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因此定义:某瞬时,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为牵连点,而牵连点在某瞬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接着再举一例说明。

典型实例3:人在航行的船上走动(结合课件),取人为动点,动参考系固连于航行的船上,静参考系固连在河岸的地面上。站在地面上的人看航行船上的人的走动为绝对运动,其轨迹为绝对轨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为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固结在船上动参考系的运动(即船的运动)为牵连运动,而在某瞬时看船上走动的人在船上所留下的脚印(假设能看到)随动参考系一起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这里还要向学生强调,要讲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就必须指出是在什么瞬时,是动系上哪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根据这个道理,所以在确定了动点与动参考系以后,就可以暂不考虑动点的运动,而只是考虑在动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的运动。这样,在分析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时,可假设某瞬时动点停止相对运动,这时动点被动系所带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即刚体上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就是该瞬时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二、利用图表和式子理清概念间的关系

本次课的概念多,概念间的关系不易讲清楚,而利用图表和式子,就会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分类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

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原则是:1.动点、动系、静系必须分别取在三个物体(包括点)上,静系一般固定在不动的物体上。2.动点相对于动系的相对运动轨迹要明显、简单(比如轨迹是直线、圆或某一确定的曲线),并且动参考系要有明确的运动(比如平动、定轴转动或其他运动等)。

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是求解点的合成运动问题的关键,如果选取不当,求解时不但麻烦,有时甚至求解不出结果。但选取原则对于初学者来讲又很难把握,突破这个难点时,可分类型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这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可对号入座进行分析选取,不致于无从下手或选错。

类型一:没有约束联系的问题

此类问题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可根据题意选取所研究的点为动点,而动系固连在另一运动的物体上。

类型二:有约束联系的问题

此类问题又分为两种类型:机构传动和一个点在另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上运动。

1.机构传动

对于机构传动问题,动点多选在主动件与从动件的联接点和接触点;当选定了某构件上一点为动点时,则动系必须固结在另一构件上。

2.一个点在另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上运动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点的相对运动轨迹已知,动点就选为运动的点,动系固结在运动的物体上。

加速度教案范文2

关键词:力学实验复习;逻辑化处理;高三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1

高考中对力学实验考题的设计往往来源于课本实验又不拘泥于课本实验。在高考复习的教学设计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逻辑化的处理,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复习效果。

所谓逻辑,就是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事物的因果规律。而物理知识之间都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的形成、学生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复习的逻辑化就是要整合这些关系和规律,使实验复习流程具有合理性、连贯性和逻辑性。本文从力学实验复习的教学设计来探讨逻辑化处理策略。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中的一节典型的探究性实验课。它在高中力学实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实验思路、数据处理方式、器材等是力学实验的基础和核心。本节复习课,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进一步认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进行拓展和创新。以下是根据逻辑化处理策略,对本节复习课设计的逻辑顺序。

一、弄清实验目的

弄清实验目的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二是该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明白本实验包含两个方面的实验,一是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是否成正比;二是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否成反比。从认识规律的次序上讲,只有明确了“想达到什么目的”,才能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来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操作实验。

二、理解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原理

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思考如何去设计实验:一是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运动,如何设计?二是要测量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如何测量,如何记录,怎样处理数据。

该环节不仅是要让学生明确要测量哪些数据,而且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因为设计表格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数据处理中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过不断改变纵、横轴的意义,最终拟合成一条直线。

三、理解教材上案例,并且能对比已知的方案,做出合理的评价

教材上的案例一(如图1所示)控制两辆小车同时运动和静止,测量出它们在相同时间里的位移之比,从而得出其加速度之比。

教材上的案例二(如图2所示)让一个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运用逐差法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两个案例的比较:1. 两个验方案是否都要平衡摩擦力?为什么?2. 绳对小车的拉力是否等于所挂的砝码与砝码盘的总重力?如何减小实验的误差?3. 两种实验案例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该环节促使学生思考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中的理论依据,一方面使学生能对不同的实验方案做出合理的选择,另一方面为实验的改进、拓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四、对实验的改进、拓展和创新

在学生对教学实验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对该实验的改进。

1. 采用气垫导轨来减小摩擦阻力的影响,并且用光电门来测量速度,进而计算出加速度

如图3所示为气垫导轨装置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块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块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s,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

该实验中,由于滑块与导轨之间有一个空气薄膜,所以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极小,导轨只需水平放置即可,为了检查导轨是否水平,可以在不挂砝码时,推动滑块后,看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表明导轨已经调节水平。加速度a=■(■-■)。

2. 巧妙设定实验步骤,解决绳子的拉力小于所挂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这一问题引起的误差

(上接第101页)

如图4所示: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A. 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 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 将小车置于打点计时器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 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该实验中,当挂上砝码时,由于小车是匀速下滑,所以无论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是否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绳子对小车的拉力都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当拿下砝码和砝码盘后,小车所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就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

当然,该实验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每次改变所挂的砝码质量,或者是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都需要重新调节长木板的倾斜角,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实验的繁琐度,同时也会增加实验的误差。

3.转变实验数据处理的方式克服因绳子拉力小于所挂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而引起的误差

在教材案例二的实验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知,绳的拉力F=■,结合F=Mg可知:(1)若图像■-■能拟合成一条一次函数图像,则表明加速度与力成正比;(2)若图像图像■-M能拟合成一条一次函数图像,则表明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五、小结

本文展示了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逻辑化处理策略。复习时以教材案例和学生已有的认识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识过程整体规划复习教学的逻辑层次。在以上案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实验方案,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深刻理解并能举一反三的高度,这样即使高考中对本实验如何创新改变,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逻辑化的处理策略在高三实验力学实验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加速度教案范文3

教师明确提出本次实验的主题,指导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复习相关知识,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提出所需实验器材.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作业,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前准备实验器材.通过了解学生对实验方案的初步构想,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备课上与学生交流讨论.对作业中出现的科学性错误予以纠正之后,将作业发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相关知识.本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与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进行实验探究之前,通过独立学习、思考的过程,对本实验有自己的想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案.考虑到小组各成员的考虑结果未必很全面,所以在学生对实验方案有了初步想法之后,在具体实施之前,先通过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对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达到共识.教师根据讨论,总结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案:(1)利用物体的平衡测重力加速度;(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3)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4)利用平抛运动测重力加速度;(5)利用圆锥摆测重力加速度等.学生以分好的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小组成员依次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成员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实验方案,并经过交流讨论,最终确定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实验方案.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实验方案.采用小组内部的交流、讨论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明确实验步骤.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不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3学生自主探究,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确定的实验方案,开始逐一的进行实验探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为保证实验顺利有序的进行,小组长分配工作,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在本专题中有多个实验要做,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任务分配不能一成不变.做第一个实验时,可以结合各组员的专长,安排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实验操作,细致耐心的同学设计表格,读取数据并做好记录.做后面几个实验的时候,要求组员之间交换任务,尝试一下不同的工作,让自己的不同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本环节是学生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依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的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巡视时,可以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也可以和学生合作,但是注意一定不要越俎代庖,包办代替.

4分析处理数据,实验评估反思

各小组对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实验结论.处理实验数据是整个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很大实验误差.本实验专题涉及的实验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可以将数据代入公式,取平均值,也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不等于完成实验.在实验后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反思,对实验结果进行质疑反思、改进实验方案,也是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争辩,讨论,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从实验中感受到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本身有更深入的理解.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思维的争辩、碰撞,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即便不能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对物理知识、对实验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对实验的评估和反思能力.本文来自于《中学物理》杂志。中学物理杂志简介详见

5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拓展

选取一个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系统的汇报实验方案的构想、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并交流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小组结合本组的具体情况,对小组汇报内容做出点评,肯定优点,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供本组的改进意见,补充没有提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做出总结,对其中的闪光点不吝惜的予以表扬,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反馈,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对学生没有涉及的问题,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如:若单摆摆球质量不均匀,重心无法找到,该如何测定重力加速度?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拓展问题深化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6小结

加速度教案范文4

关键词:第一轮复习;先学后教;学案;课堂;错题重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70-03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各考点进行全面复习、系统归纳,力争做到突出重点、解决盲点、帮助学生构建树状知识网络图,如此大容量的复习时间有限,而学生上课后掌握缓慢的现状却需要大量时间,两者之间矛盾尖锐。知识点一多,进程一快,学生普遍出现“蜻蜓点水”,“囫囵吞枣”的现象,达不到复习该有的效果。物理学科成绩的提升见效缓慢,多次努力无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学生将学习的重心转移到其他学科。在学生时间和精力都竞争激烈的高三复习中,根据如今的复习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拿出办法,指导学生找到一条符合物理特色的复习之路。

一、编写学案,准备学生“先学”的素材。

对于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来说,根据考点编写适合学生基础水平与学习重点的学案,无疑是实现学生“先学”的关键。笼统来说,编写学案也就是参照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先把该考点近年的高考真题和精选模拟题整理一遍,研究编制一份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分层的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主线下进行自学。通过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仔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入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案应该提前一天下发,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回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标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当天做,当天交,教师全部批阅后掌握学生知识的遗忘点与盲点。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找到典型、有针对性的内容是编写学案的关键点。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老师总喜欢将预习作业设置成几道习题。而对于这样的预习,我们发现其实学生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我们原先在平抛运动复习时的学案预习作业设计如下:

1、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秒内,物体运动方向由与水平方向成30°变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求: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多大?②这一秒前物体已运动了多长时间?

2、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自倾角为 的斜坡顶端被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作用且斜坡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小球需经过多长时间落到斜坡上?落地点到斜坡顶端的距离是多大?

(2)小球被抛出多久距离斜坡最远?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A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恰好从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求入射初速度。

我们试图用这三个例题让学生回顾平抛运动的规律和解题方法,并类推至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式,达到提升的目的。而事实却是学生在拿到学案时并没有去翻书查资料,只是用自己那些模糊的记忆或者说是错误的记忆将题目做了一遍,在这一题时就没有回忆分解的方法求解。这样后面的题目根本无从下手。因而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上课的时候复习效果很差。所以我们讨论,要降低预习的难度,对于那些困难的学生要慢慢引导,最后将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辅以一道较简单的例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简单地回顾了知识点,做到上课听得懂,提前知道学习要点:

1、平抛运动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_______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_________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 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

(1)研究方法: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的________________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____。

(2)基本规律:(从抛出点开始计时)

①平抛物体的位移:

x= y=

S= =

tanθ= =

②平抛物体的速度:

Vx= Vy=

Vt=

tanα= =

例、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为20 m/s,物体运动3s后,求:

①物体的末速度?②物体运动的位移?③位移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而速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求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抓住课堂,实现教师“后教”的价值。

课堂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现教师“后教”价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对学生学案的批改,发现学生的知识的遗忘点与盲点,准备好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素材,对主要知识点通过条件变化的变式、情景变换的变式,对有些关键知识点加深难度,准备好针对这些知识点的补充例题,课堂上加以强化和落实。

复习课的教学容量大、内容多、有难度,讲解过程需要体现层次性和提升感,注重讲解知识规律和解题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但“遵规”不是“守规”,不应唯教案施教,而该根据课堂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学案批改情况的反馈,老师上课时所讲解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增减,讲解的形式也是因人而异。

我们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复习学案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题:

例、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从学案批改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到位,于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随堂练习:

【对应练习】如图所示, AB与CD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都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半径R=2。0 m。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离弧底E高度为h=3。0 m处,以初速度 0=4 m/s沿斜面运动,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求:物体在两斜面上(不包括圆弧部分)一共能运动多少路程?(g=10 m/s2)

经过课堂训练和讲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意识到其中的相似之处即阻力做功的特点,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又举了两个例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补充1、空中有一质量为的m小球,从H高处下落,撞在地面上,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直到小球处于稳定状态,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求整个过程中,阻力做的功。

2、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 kg。在倾角为 =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 0=3 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 m。当物体到达B 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 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更容易把握知识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但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的教学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增删。

三、错题重组,巩固“先学后教”的效果。

学生一轮复习阶段最大的问题在于 “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课堂教学不算是效率低下,而是效率不能持久。也不是学生不学,而是学生焦躁的心理让学生停留在肤浅的知识表层,或者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去解决它。那么,错题重组,也许能成为突破这一阻碍的利器。

如图所示,我们将出现错误的习题以图片的形式加以展示,让大家来分析同学解题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作业本上将老师讲解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并及时加以订正。从学生自身的预习发现问题?――老师第一次批改了解问题――课堂分析讲解问题――课后订正反馈解决问题等几个步骤,让学生踏实做好每一步。每一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书写,完成学习任务。像这样的批改实录我们通过图片的形式得到保存和归类,加以合理的综合和讲评,可以让学生快速明白解题中的关键,通过类比感悟,掌握规律和联系。而正是在这样的引领中,学生的思维乃至几乎是全班同学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放的状态,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三后,无论从自身要求还是老师要求,都会建立一本错题集,用以巩固、反思。而作为老师,对于整理和反思,我们有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有眼光分辨错误的典型性,有时间进行相似错误的比较,有能力知道错误形成的原因,也比学生更明白解决这样错误带来的报答。所以,从老师层面将学生的典型错题有计划的保存和整理,并适当地拓展和变化,重新组卷测试,可以为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也可以检验学生平时问题所在,更可对照自身教学的薄弱环节,有效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巩固“先学后教”的效果,达到双赢。

【错题】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间的距离2m,(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从A处传送到B处的时间

(4)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动速率。

这是我们保存整理的学生错题之一,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缺乏正确认识和细致分析,对传送带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判断失误,导致对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因而对运动状态的分析和运动过程的分析混乱。为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最新掌握情况,我们在原题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设计了以下针对性试题:

【拓展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其以4 m/s的速度向上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0。8,AB间(B为顶端)长度为25 m。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相对地球)。

(2)物体从A到B的时间为多少?(g=10 m/s2)

【拓展2】如图3-6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以速度v=10m/s匀速运行着。现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放上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因数μ=0。5,A、B间距离s=16m,则当皮带轮处于下列两情况时,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分别为多少?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

1、轮子顺时针方向转动;

加速度教案范文5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果没有实验设计的场景,大部分学生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所以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场景,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激活学生的预备知识,让学生的思考有明确的方向,进入实验方案自主设计的理想思维状态。在“气体的等温变化”教学中,笔者用一个小实验设置实验情境:取一个剥去外壳的熟鹌鹑蛋,放在一个口径略小于它的烧瓶瓶口处,把烧瓶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后,鹌鹑蛋会向上弹出;把烧瓶浸入冷水中,一会儿后,鹌鹑蛋会向下进入烧瓶。让学生在鹌鹑蛋可以完好无损地向上弹出和向下进入烧瓶的惊奇中,设置引导问题,鹌鹑蛋在某一瞬间为什么会向上弹出(或向下进入烧瓶),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气体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师引导

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想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科学猜想就进行实验设计,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就难以进行下去,不能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经历的探究过程也不能锻炼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随堂实验和生活经验,把学生引入科学猜想的情景,有理有据地对问题进行猜想,明确探究的方向。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下面3个现象引导学生猜想:①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电阻变化;②使用的是220V的灯泡,灯丝越粗越亮;③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学生一步一步地得出自己的科学猜想。

3教师引导

选用实验器材如果教师直接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并介绍各种实验器材的功能,代替了学生的探究和猜想,学生没有学会遇到困难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可以给学生预备多种器材,包括一部分无用器材,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思考实验的原理,选用器材,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器材,有没有创新,体现探究的开放性。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笔者陈列一些实验器材:干电池、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键和导线若干根等,让学生选择器材,自行设计电路图来完成实验。笔者用下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①需要什么仪器,采用什么样的电路图,原理是什么;②选择什么规格的器材,被测干电池选内阻较大的还是较小的,伏特表选什么量程,安培表选什么量程,滑动变阻器选阻值较小的还是较大的。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重视分析实验器材与实验目的和原理的联系,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器材,这些器材有什么用途,把本实验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问题引导

自主设计初始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预备物理知识,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自主设计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包括根据实验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先后测量哪些物理量、具体如何操作、编写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表格等。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笔者用下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初始方案的设计。①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的力、质量这两个因素均有关,应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间的定量关系?②这个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③怎样测量小车的加速度?需要什么器材?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④我们要让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怎样平衡掉阻力?阻力来自哪些方面?怎样才算平衡掉了阻力?通过以上问题的引导,学生知道了实验的方法,解决了实验设计中的困难,最后大多数同学都能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5小组合作交流

加速度教案范文6

关键词: 学案导学模式 农村高中 应用效果

学案导学是一种以学案为教学载体,以引导帮扶为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师生合作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促使教师角色转换。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在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得到有效且有形的体现。长期以来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一直困扰广大农村高中物理教师。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新课标理念,就如何运用学案导学实现农村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案为载体――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案导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在遵循教材要求并贴合教材内容基础上,根据知识要点设计问题并借此打通课堂脉络的神经,而其必须以学案为有效载体。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使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地探索,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变。教师可以依托学生问题的解答,层层递进,识别他们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同时通过恰当的引导,引发学生互相交流和质疑彼此观点,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使各自想法、思路明晰化,帮助不同学生实现最终学习目标,构建知识体系框架。

如在《摩擦力》学案中设计如下问题引入新课:问题1.行驶中的汽车刹车后,为什么很快能停下来?问题2.当你用一个很小的力拉物理课本(物理课本未动),你能感觉到有东西阻碍吗?如果有,是谁给的呢?问题3.当你用很大的力拉物理课本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问题4.当你松手后,你又会看到什么现象?问题5.在物理课本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东西阻碍吗?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设问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小题训练。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关于公式F=ma的理解与应用,学案设计中以问题探究形式存在,学生交流讨论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

问题探究一: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蚂蚁竭尽全力都推不动一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头,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是否矛盾?你能否帮助蚂蚁解决困惑?(提示:画砖头的受力图)

问题探究二:一个质量为m=1kg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突然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N,

问题1: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多少?加速度为多少?

问题2:如果力变为4N,加速度为多少?力为8N,加速度又为多少?

如果力F增大,加速度如何变化?力F减小,加速度又如何变化?

问题3:如果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突然消失了,思考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如何?

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小题训练,一个复杂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充满激情与挑战,学生对于这样的学案还是容易接受的。

三、以运用为目的,练习实践、强化巩固,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知识的最终目的除了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世界之外,还在于协助人类改造世界、解决问题。因此,学案导学法的最终落脚点应当放在以运用为目的的练习实践上。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在学案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应当是习题演练或实验操作,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的转化。表现在知识掌握上就是学生会通过正确的思维与方法解答题目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交变电流的产生与描述”复习课,涉及的概念很多,有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交变电流的图像等。如果我们将各个部分割裂开来一个个知识点复习,必然导致复习低效,而且目标定位非常像新课教学,学生没有思维挑战,缺乏听课兴趣。为此我们设计选择如下情境问题:如图所示,设矩形线圈abcd以角速度ω绕OO’轴从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垂直的位置(中性面)开始做逆时针方向转动。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总内阻为r。

(1)t时刻的电动势是多少?

(2)t时刻的回路电流是多少?

(3)四分之一个周期内,流经电阻的电量是多少?

(4)一个周期内,外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上一篇观沧海教案

下一篇邓稼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