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泪范例6篇

诗人的泪

诗人的泪范文1

又是那片红树林

还是那条长凳

Mp3里播着的还是那首《诗人的眼泪》

夜色深了

那盏路灯还是那么昏黄地亮着

用手轻轻拂去落在长凳上的红树叶

安静地坐下

音乐完了

却忘了把耳塞取下来

也不知道背包什么时候掉在了地上

捡起来的时候发现包上沾了落叶

怎么跟抽屉里的红叶一模一样?

不是诗人的眼泪

诗人的泪范文2

青海湖,那比所有的水都坚硬的水,如一块温润的蓝宝石,那无边无际的蓝,从湖心到湖岸没有丝毫色彩过渡。而远处雪山如皱纹,愈显其亘古磨砺出的睿智与沉静。在那里了悟,水也可以不温柔。

青海湖,犹如一管洞箫,浅吟低唱这4000平方公里的水域,一曲F调平湖秋月,吹散悲苦喜乐,留一分湛然常寂在心头。而诗人悄然滑下一颗泪珠,泪水含盐,与湖水一样,滴落在荒凉的高原之上。

青海湖畔,无人不谈起鳇鱼,它是青海湖的传说、骄傲和伤痛。

鳇鱼肉质鲜美,但生长速度极慢,青海湖渔政处为了打击猎鱼者,制定了“吃一条鳇鱼罚款5000元”的规定,但还是挡不住众多的食客。

青海湖是咸水湖,湖里的鳇鱼必须找到淡水产卵,每年汛期,不计其数的鳇鱼将沿着湖边的河流逆水而上,寻找产卵的地方,十分壮观。而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还要回游到青海湖中长大。自生下来开始,鳇鱼就被赋予了远行的宿命,感受轮回的苦与乐。

听当地人说,以往这鱼很多,可现在却越来越少,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成了鳇鱼的灾难。现在,一盘鱼可以卖好几百块钱。老板说,也并不是所有的食客都执著于此。他就曾经见过,有人被朋友逼迫前来请客,而且非要点鳇鱼。而那人却会悄悄找到老板,说:“找条别的鱼代替吧,不是钱的问题。”这让老板很惊讶。至少,可以为青海湖里多增加几尾鱼。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这样做,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也很著名。每到冬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湖边吃饭,菜肴也十分丰盛,羊肉、牦牛肉、鹿角菜、馄锅、酿皮都是少不了西北风味。当然,还有绝对少不了的青稞酒,在藏族女孩高亢嘹亮的敬酒歌中,远方去的人一个个醉得人仰马翻。

比较喜欢那里的甑糕,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早点食品,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还有肋巴,那是一种烤肉。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后再刷上酱,在炭上烧烤的风味肉串,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这个词也是源自土耳其。

沿途,能看见前往的朝圣者。朝拜拉萨,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在渴望在有生之年沐浴到拉萨的金色光芒。每天,朝圣者们会带着帐篷食物,先将行李拖行大约6公里,然后折回6公里,边膜拜边行进。他们两手并拢,双手举至头顶,然后双臂外伸,以头触地,行“五体投地礼”。这种虔诚让人震撼。

青海湖盛产的还有各种神话:传说这里是王母娘娘的瑶池,众多仙女每年要来此洗浴;传说这里是文成公主的宝镜,为了坚定自己留在的信心,她将可缓解思乡苦、能看到家乡景色的宝镜摔碎,化成了这万倾波涛。

传说,这里还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离世的地方。仓央嘉措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难以接受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常用“宕增旺波”的俗名混迹民间,作写浪漫的情诗,他写着: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不能在心中显现,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

十年后(1706年),仓央嘉措为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就在青海湖畔中夜遁去,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青海湖滨去世了,也有记载说他舍弃名位,化名阿旺曲扎嘉措,从此云游漂泊。关于仓央嘉措的传说就在青海湖畔涂上更加浓烈的神秘色彩。

青海湖边客栈的晚上,我唱起“幸福大街”乐队的那首《仓央嘉措的情歌》,没想到客栈里的藏族小伙居然也会唱。原来这首歌的原型是流传了数百年的情歌《在那东山顶上》:在那东方山顶/生起洁白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渐渐浮现在我心上。

依稀看到,在一个寂静的冬夜,那个多情的仓央嘉措披着深红色大氅,轻轻推开布达拉宫一侧的小门,去约会心上的姑娘,皎洁的月光洒向雪地,村落的犬吠撩拨着宁静,三百年后依然真切。

已故诗人海子也有数首诗写给青海湖,在他看来,青海湖是水,是母性的,寂静而永恒,充满了东方的气质,海子奇特地把它想象成为酒杯,酒是粮食的精华,是大地中生长的生机的精华。

青海湖也埋藏着海子的爱情,他的诗歌至今被人们吟诵,《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七月不远

性别的诞生不远

爱情不远--马鼻子下

湖泊含盐

因此青海不远

湖畔一捆捆蜂箱

使我显得凄凄迷人:

青草开满鲜花。

青海湖上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因此,天堂的马匹不远)

鳇鱼传说

有一天你终会发现

在这个世上

薄情的鱼太多

痴情的鱼太少

而禁锢无处不在

诗人之魂

只有五月生命的鸟群早已飞去

只有饮我宝石的头一只鸟早已飞去

诗人的泪范文3

这个问题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于是我鼓励学生来共同探究。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学生甲:《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面上写妻子的愿望,“双照”泪痕才干,什么时候才可以一家人团聚看月,共享天伦之乐呢?杜甫的泪借妻子的眼而流,流出的不仅是渴望家人团聚的泪,更多的是为国家早日结束战乱、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生活而流的泪。

学生乙:为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而流泪,在《又呈吴郎》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人劝告吴郎让一个贫苦无依的寡妇安心打枣以活命,忍不住“泪盈巾”,泪中饱含的是诗人对贫苦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学生丙:《哀江头》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对百姓造成的灾难。“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人生总是有感情的,而大自然是无情的,江水自流,江花自开,它们不管人世的沧海桑田,亘古如此,未有终极。以无情衬有情,诗人触景伤情,眼泪夺眶而出,表达忧时伤乱的爱国情怀。

学生丁: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表现,也有对蒙难君王的哀悼,这是李唐王朝衰败的悲歌,可谓句句伤心,字字血泪。

学生戊:《蜀相》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泪流尽了为国为民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的悲哀,又包含了多少诗人不能拯时救世而潦倒一生的遗憾啊!

学生庚:要说忧国忧民的情怀,《登岳阳楼》这诗表达更感人至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四处漂泊,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禁不住涕泪从横。老泪纵横,不为自己为苍生,不为境遇为国家,映照出杜甫何等宽广的胸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诗人的泪范文4

黛玉,一个用泪、用诗合成的尤物,令人欲语还休;红楼,一部旷世残卷,令人百看不厌!

??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巅峰,至今无法超越。《红楼梦》更是一部奇书,让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嗟叹。

??红楼梦的万丈光辉离不开里面的那些风华美丽,各具灵秀的女儿们。“唇不点而朱红,眉不画而墨翠”的宝钗,“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豪爽可爱、憨卧青石凳的香云……十二金钗,囊进大观园中女子之灵秀,而十二金钗中最让我心灵震撼的却是“娴静如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

??我是忠实的《红》迷,尤爱黛玉。每到最悲恸之处,必是因她。黛玉葬花,黛玉焚诗,宝玉宝钗洞房花烛之时——黛玉气绝身亡之刻,无论已读了多少遍,仍是每读一回就伤心得不能自已,泪水长流,深深叹息,甚至夜不能寐。

??黛玉,泪与诗的结合,泪与诗的化身。

??几世几劫前的?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转世投胎为美若芙蓉气若香兰的女儿,得名黛玉。淡淡的笼烟眉,淡淡的含情目,淡淡的笑与愁,淡淡的衣衫衬着袅娜的身影,柔若水,轻似风,飘逸如仙子。

??又因住在潇湘馆,得名“潇湘妃子”,淡美,适她。

??潇湘馆前千竿竹。竹的清淡雅致,孤傲灵秀,和着主人的性情。

??要用尽自己一生的眼泪来偿还前世的恩情,而前世的恩人,却是今生今世至爱之人。因此黛玉是善感的,多泪的,真正水做的骨肉,她的泪就是她的情,从一遇到宝玉就要开始偿还,从刚进到贾府就因宝玉为她摔玉而开始流泪,直至气绝身亡。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枕上袖边唯指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黛玉的泪,滴透了落花,打湿了就帕,凄美了绝世的容颜,浸着诗稿,点点滴滴,融尽了相思、期盼和感伤。

??黛玉的泪,纯真、晶莹、剔透,滴滴都是为宝玉而流,为今世的知己,前世的恩人而流。

??黛玉冰雪聪明,才华横溢,每次结诗社,她的诗总是如一枝独秀,脱颖而出:“半掩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心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她的诗一如她的人,不似宝钗的浑厚方圆,却是清新飘逸,别有境地。

??黛玉自幼父母亡故,寄人篱下,因此性格有些孤僻内向,在她的诗中也有一种幽幽的哀愁,是宝钗那种富贵人家女儿所不能比拟的。

??黛玉表面上看“小性,爱恼人”却只因天真率直,不善迎合,而内心对待每个人都是真诚热情的,湘菱学做诗,宝钗敷衍推脱,她却认真指点。路遥知马力,日久才能见人心,最初嘀咕黛玉“小恼人”的湘云,终识得了她的真,从开始的生疏,冷嘲,到后来二人在凉如水的夜色中对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忘不了,黛玉洒泪葬花,感伤自己的生世,忧虑自己和宝玉的未来——美的让人心痛的《葬花吟》——“原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净土掩风流……”

??忘不了,当黛玉知道了宝玉宝钗即将成婚,知道了自己爱情的梦想全部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知道了自己和宝玉的心心相印到头来只是一场空捞牵挂,知道了“木石前盟”终究还是抵不过“金玉良缘”……晴天霹雳,断然焚诗!哪些诗凝结了她多少的爱、恨、哀、怨,是她常常半夜披衣而就,呕心沥血的成果,更是她与宝玉爱情的结晶,然而一切都将随风飘逝了。

??忘不了,黛玉香销玉殒前的最后一句话——“宝玉,你好……”没有说完就带着满腔的爱和怨呜呼身亡了。

??她,终是将一生的泪都还给了宝玉。潇湘妃子,终是“质本洁来还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人的泪范文5

关键词:意象;蜡烛;心理活动;审美体验

在诗学范畴,意象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概念。意,取其“意念”之意;象,取其“物象”之意。意念与物象的结合,使得物象具有人的情感色彩。诗人将自身想要抒发的抽象情感全部寄托在具体物象上,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看似言简,实则内涵丰富。那么,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意象来展现其心理活动的呢?鉴赏者又是如何通过分析意象获得审美体验的呢?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的意象“蜡烛”为例,探讨古代诗歌意象的丰富意蕴。

一、“蜡烛”一词的定义

古代“烛”是一种用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辞海》:“按古无今之蜡烛,唯乎火炬为烛,朱热日燋,执于手曰烛,大烛树地曰庭燎。”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对照明的物品一般称为“烛”,“烛”是中国最早的照明物品的名称。而蜡烛是一种用石蜡制成的,燃烧后可发亮的照明物体。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蜡烛就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可发光发亮,方便于人。那么,作为生活中的一个小物件,蜡烛在古诗中又是如何表情达意的呢?

二、意念与物象的结合

鉴赏一首诗歌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想象,想象可以帮助我们还原诗歌创作的具体场景,进而能让我们深切感受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比如,对于蜡烛,我们都知道它在燃烧过程中会淌下蜡油,淌下的蜡油形似眼泪,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烛泪。而古代诗人经常将烛泪与人的眼泪结合到一起,借烛泪言情。比如一个人因内心忧伤难免会有孤单寂寥之感,当他看见房中的蜡烛缓缓淌下烛泪时,不禁就会引动愁思,双眼泛湿,流下伤心的眼泪,此时,内心忧伤的情感便同眼前的蜡烛浑然一体了。至此,通过想象和描述,蜡烛这个物象形态已经构建完整。我国古代诗人在创作的时候,经常将自己的忧思赋予蜡烛这个意象,借助蜡烛来表达忧伤的情感。

三、意象对心理活动的展现

意象的形成,隐含着诗人无限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也是诗人完成心理活动的一个缩影,是诗人情感的聚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蜡烛的描述有很多,其中有些诗里的蜡烛仅仅只是简单地描绘、营造一种场景,所以这里的蜡烛只是作为物象而非意象存在。而在有些诗中,蜡烛扮演着意象的角色,但是品读鉴赏的时候,意蕴却很单薄。随着诗歌的不断发展,蜡烛意象的内涵开始越来越丰富,而赋予蜡烛意象更多内涵的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李商隐,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他的“无题”诗系列。他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创作该诗时,李商隐正与一女子相恋,但是两人的感情不能被外人知道,然而作者内心炽热的火焰又无法熄灭,所以他只能以诗寄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相思之苦。诗中的蜡烛意象充分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就算蜡烛燃尽,也无法燃尽诗人对钦慕对象的思念。诗人李商隐将所有的感情都寄托于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正如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一样,诗人的心也在流泪。笔者认为,李商隐在作这首诗的时候,可能恰逢房中的蜡烛颤抖着微光,他望着若隐若现的烛光,依稀看见那女子的一颦一笑,诗人的主观情感由此与客观事物完美融合,使诗歌具有超强的感染力。正如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所说:“李商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方面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烛光在诗人们的笔下时而温暖,时而凄凉,但更多时候突出的是明亮烛火下烛影的黯淡,所以,带有蜡烛意象的诗,作者往往借蜡烛抒发忧伤落寞的情感,而这类诗总体的感情基调是以忧伤为主。

四、意象带来的审美体验

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范畴,因为它是塑造意境的前提,是聚成意境的细胞。而诗歌的鉴赏者就是凭借对意象的剖析来还原当时场景,进而在内心形成分析诗歌的意境,这样才能身临其境,体味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心情,同时这一鉴赏过程的完成,也能给鉴赏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正如李商隐笔下的蜡烛,以我们鉴赏者的角度,如果不结合创作背景深度剖析它的形态,就不可能对该诗有更深入的情感体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象蜡烛燃烧蜡油耗尽的样子,我们能感悟到诗人无比忧伤的情思。蜡烛表达了李商隐那时的心声,蜡烛成灰的一刻,眼泪流尽,而即使眼泪流尽也无法终止他对那女子的思念之情。时光易逝,岁月如梭,人生中有太多无可奈何的悲剧,太多的伤痛与挫折。然而就在这无休止的伤痛中,红透的烛泪在伤痛中划过,划破忧愁,划破孤寂,正是这一道痕迹,充分印证了诗人内心的痛楚与现实的命运做着激烈斗争的事实。所以李商隐用蜡烛入诗不单是对孤寂、忧思的表达,更是一种人生追求,是对爱的执著,对理想的坚定。至此,蜡烛将我们带入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帮助我们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感。“经典意象是反复出现在诗人笔下代表一个文学特定的情感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式,正像……灯烛也是时时闪烁于古典诗词里反映着中国诗人独特情感活动和审美内容的经典意象符号。”蜡烛成为古代诗歌作品中的典型意象,盛行于唐代,而今,蜡烛的丰富意蕴仍然在延续甚至有了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蜡烛新的内涵———“奉献者的代表”,这也是人们根据蜡烛的形象特点,通过联想,将蜡烛人格化的表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蜡烛比拟人格,形象生动地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难道不是蜡烛给予人类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么?

作者:李蒙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舒新成,沈颐.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赵丹萍.李商隐诗歌灯烛意象初探[J].现代语文,2010(2).

[5]张清湘.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略谈[J].文学教育(下),2013(8).

[6]郑平.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0).

诗人的泪范文6

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近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