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名言范例6篇

张爱玲名言

张爱玲名言范文1

文学作品虽然可以起到陶冶人们情操、提升人们生活能力的作用,但不能像现代影视剧那样将作品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以达到吸引消费主体和提高消费主体热情的效果。因此,将文学作品具有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功能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对接,不仅可以达到提高人们观影激情的目的,还可以帮助人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更加深入、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知文学作品,进一步激发人们探索优秀文学作品的欲望。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和经济化的时代,将文学作品与传播学进行有效融合,是时展的趋势,也是提高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途径,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在这种大环境背景和影响因素作用下,中国现代文坛有一位女作家,她的作品屡屡被知名导演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改编,都不会失去她作品鲜明的特色,依然会让人们保有极高的热情,她就是张爱玲。就张爱玲文学作品的传播热而言,主要有三次。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一部《传奇》让世人了解到张爱玲传奇的一生。《传奇》是张爱玲真实的人生和生活写照,通过自身的所感所想,站在充满年代感的视角,运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了一个“纸醉金迷”的上海和一个“千疮百孔”的人生。随后一段时间,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张爱玲作品在大陆活跃的频率逐渐减少。第二次热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大陆的思想观念和环境发生了巨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政治原因和人为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和束缚,使张爱玲以及她的文学作品重新被发掘。不论是影视剧领域还是文学领域,都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就文学领域而言,文学研究者对张爱玲的作品以及张爱玲生平的研究,带动了张爱玲作品受到市场的热捧。就影视领域而言,很多知名导演对张爱玲的作品喜爱有加,为进一步改编其作品奠定了基础。张爱玲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批判色彩和深刻的世俗特色,其作品在与当时那个世俗年代的碰撞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深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第三次热潮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文学作品被广泛流传于影视界、商业界和文学界,逐渐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无论是张爱玲本人的家庭、爱情还是作品,已经深深与大众市场捆绑在一起,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张爱玲本人以及其作品就像一部部生动的戏,这也是导演偏爱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关键因素。在舞台上,张爱玲的作品呈现出完美的画面感和鲜明的艺术色彩,阅读张爱玲作品,可以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和艺术视觉感。比如,2004年播出的电视剧《半生缘》和2009年播出的《倾城之恋》,这两部文学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年代色彩,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作品与时代的契合度,都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在心理上与影视剧和作品本身产生共鸣。

二、张爱玲作品影视剧改编传播学分析

就传播媒介而言,文学作品通过纸质形式只是展示出一个模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人物形象具体化,还可以使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鲜明化。比如《半生缘》中曼桢这个人物形象,一旦观众看了电视剧,观众心中对曼桢的勾勒就变成了林心如或者吴倩莲。由此可见,电影或者电视剧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人物设定有一定的影响。就传播环境而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大众媒体进入现代消费市场,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大众媒体与文学作品的契合度逐渐加强,由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逐渐向视觉为中心的感性主义转变。

三、影视改编对张爱玲作品文学风格的消解

1“.苍凉”意境和“传奇”故事的消解

张爱玲本人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她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过自己的喜欢和自己的作品风格。由此可见,“悲壮”是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基调,“苍凉”是其文学作品的主调。但是大多数由张爱玲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剧,对张爱玲作品的基调和主调认识并不清楚,对张爱玲作品风格的改变,正是影视剧领域对其作品的最大误解。比如,第一部将张爱玲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倾城之恋》,可以看出这部电视剧的前后与主次: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整部戏的前景,政治战争作为故事背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香港沦陷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时代变迁给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一抹政治气息。但是在1984年上映的电影中可以看出,导演许鞍华将重点放置在电影场景的建设方面,并运用多视角的艺术表现手法创设出当时香港经历战争时的情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不能与张爱玲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反讽刺”意义挂钩,把作品淡化的历史政治背景放在主人公爱情的前景之前。尽管导演在电影上映之后对其有所反思,但是这种有意或者无意的举动在世人看来,确实是将张爱玲作品本身的苍凉主调与基调进行了互换。《金锁记》被世人认为是张爱玲最好的一部文学作品,著名文学家温儒敏曾经说过:《金锁记》是将人生的荒诞与荒凉演绎到了极致。著名导演穆德远在2004年将其改编成电视剧,并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实际拍摄出来的效果与原著之间的联系只剩下纯粹的人物。

2.缺陷人物和畸形情爱的修正

文学研究者对张爱玲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带有强烈的“人生写照”和“参差对照”特色。这种“写照”与“对照”之间的有机组合,不仅丰富了作品本身的结构和层次,也使作品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与饱满。正如张爱玲本人所言,她的世界里除了悲凉和爱情,还有生老病死等一类普通的现象存在。文学家就是这样,无论是站在社会还是人物角度,都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世俗社会的日常百态,比如畸形的爱情、极端化的人物、无爱的婚姻等。纵观张爱玲作品可以看出,她极少描述善良朴实的人物形象,这要归结于她的人生经历和家庭背景。比如电视剧版本的《金锁记》,对张爱玲作品进行了过度修改。除了名称之外,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已经看不出是张爱玲的故事写照,整部作品浅薄庸俗,没有深度。电视剧所表现的主题与思想,解构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这一改编不仅使张爱玲一贯的苍凉主调被抹去,还将人物形象性格进行了改变,抹杀了原著作品本身所表达的人物形象特色。

四、结语

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影视领域,张爱玲的作品都有极大的影响力。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文学作品不断融合的脚步加快,环境、传者、媒体、受众共同写出的张爱玲神话,给人们留下许多有意味的思考。

作者:刘越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石兴泽.从老舍作品改编看影视媒介挤压下作家创作的窘境[J].学习与探索,2012(04).

[2]袁勇麟,李薇.张爱玲研究的趋势与可能——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扬子江评论,2012(03).

张爱玲名言范文2

关键词: 生活化 古典底蕴 比喻 活色生香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夏志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为张爱玲专列成章,赋予其极高的文学史地位,使张爱玲在美国“名列李白、杜甫、吴承恩、曹雪芹之侪,成为一位必读作家”。①另一位著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傅雷给予了热情诚恳的赞美,称张爱玲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②语言是张爱玲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富特色的语言使得张爱玲的作品独树一帜,广受喜爱,以致被称为“张体”、“流言体”。以下就以《倾城之恋》为例,浅析张爱玲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一、语言的生活化

张爱玲语言中最为可贵的,是精巧华丽之中透出的朴素生动,以及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倾城之恋》讲述了一段战火纷飞中的乱世姻缘,题材并不新鲜,男女主人公也并非容颜倾城、权倾朝野的王公贵族,只是一对平凡自私的男女。为了足够“生活化”,张爱玲在语言上下了一番功夫。

她在宏观地把握住自己小说语言基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调度派遣语言的才能,不留痕迹地将传统高雅的书面语作为小说语言的铺垫,均匀地糅进那些已选择好的通俗浅白的口语,从而使口语浅白通俗得有底韵有根基。同时,她对语言结构形式的安排也颇具匠心,将复杂严谨的长句和简要直白的短句进行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搭配,巧妙地输入调配上规范的成语、古语词、俗语、歇后语,使之贯穿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叙述语言,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动作及众多景色语言描写中,不仅读来流畅优美,而且丝毫不觉得矫揉造作,传神地刻画出没落贵族的

书香门第的韵味气息。

二、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

张爱玲小说语言的古典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用语简约精致,准确传神,意味深长,深得古典文学精髓。

2.对白圆熟。张爱玲小说中的对白相当出色。无论是日常交际中的应对往来,还是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无不信手拈来,行云流水,分寸的拿捏更显作者的功力和火候。

3.大量叠词的运用。张爱玲擅长将多种形式的叠言在一句话或一小段文字里混合使用,形式上参差不齐,语音上长短疏密相间,在视觉和听觉效果上都体现了另一种的和谐变化美。叠音是汉语音韵修辞最古老的手法之一,又称叠字。③张爱玲非常善于运用叠音,她创造出独特的语音形象,表现作品中独特的意蕴,烘染人物特殊的心绪和情致,彰显语言的“流转有韵”。

三、比喻新奇,善造意境

张爱玲运用比喻的技巧和创意为世人所公认,其作品中的比喻信手拈来,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既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表现出其独特的着眼点和卓绝的智慧。张爱玲的比喻有三大特色;

1.张爱玲作品的比喻突出了本体和喻体的神似,同时又隐含着意象的味道在里面。这些比喻形象生动,新颖别致,一方面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加深了读者对那个远去时代的人和物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张爱玲对人生、世事和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2.综合运用拟人、通感、明喻、暗喻等技巧,以通感的方式将声音、气味、色彩、触觉贯通、糅合、剥离,使意象新奇,富有弹性。

3.运用一些常见之物作比,构成方式为外物感觉化,既形象生动,又有着深广的审美意义。

四、浓墨重彩,活色生香

张爱玲凭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力,用新奇的语言重构了一个陌生的色彩世界。用色彩来勾勒景物,描绘人物,刻画心理。她善于在小说中描摹各种层次的颜色,无论人、景、物,都调动了大量的色彩手段,因此视觉意象非常丰富,一方面为塑造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气氛,暗示人物心理,象征情节发展等,创造了恰如其分的铺垫,另一方面很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

除了色彩的运用比较别致,张爱玲对声音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她出色地运用了拟声、通感、比喻、韵律等,使其文章具有节律和音乐美。

张爱玲就是这样用丰富的色彩、细腻的声音、精妙的形容和通感的运用,敏锐地捕捉着对声色、光影、触觉和味道转瞬即逝的感觉,以及那些细碎琐屑的细节,造就了浓墨重彩、活色生香的“张体”语言。

五、结语

张爱玲是一位在语言上非常讲究技巧,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家,其小说中对市民生活和心理的透彻展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真切的人物系列形象无不表现出她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丰富精巧的语言艺术技巧、手法,是体现张爱玲小说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手法、艺术结构形式的创造性运用,造就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中篇小说《倾城之恋》的语言特色体现了典型的“张体语言”风格,具体表现在:语言的生活化、世俗化;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比喻新奇,善造意境;浓墨重彩,活色生香。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敏锐的体验,深刻的洞察力,优雅灵动的文笔,共同使《倾城之恋》成为乱世中的不朽传奇。

注释: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②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华读书网.

③王玉梅.咀嚼悲凉――张爱玲作品叠言艺术解读.语文学刊,2005,(5).

[1]张爱玲.倾城之恋.文学视界网站.http://省略.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3]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华读书网.

[4]艾晓明.反传奇――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国文学网,张爱玲及其作品研究.

[5]王玉梅.咀嚼悲凉――张爱玲作品叠言艺术解读.语文学刊,2005,(5).

张爱玲名言范文3

谁能想到,风华绝代的才女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中心不是写作,不是研究,不是游历,而是艰苦卓绝地与虱子战斗。

据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这似乎是夸张,因为这样算下来,搬家次数达一百八十多次,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张爱玲给文学史家夏志清的一封亲笔信里,说法更吓人:“我这几年是上午忙着搬家,下午忙着看病,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可以确信,晚年张爱玲即使不是每天都搬家,其搬家频率之高也将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张爱玲如此频繁地搬家,仅仅是为了“躲虫子”――一种她认为来自南美、小得肉眼几乎看不见、但生命力特别顽强的跳蚤。她随身携带着简易的行李,只要在投身处发现跳蚤就马上离开。1991年,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每月要花两百美元买杀虫剂”,“橱柜一格一罐”。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强迫症,一种病态。

十七岁时,张爱玲就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虱子。”一个正当青春年华的女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想来令人恐怖,不幸的是一语成谶。张爱玲的一生,正是与“虱子”战斗的一生。

张爱玲很早就看到,穿梭于俗世繁华中的男男女女,华丽的外表下包藏着人性的暗疾,灵魂中蜇伏着一只只微小却执拗的“虱子”,贪婪地、不动声色地啃啮着真性情。《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明知范柳原不会把她当作唯一的爱,但为了嫁个体面的富家子弟,不得不拿残余的青春作最后一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在无爱无性的婚姻中消磨了一生,导致心理变态,以摧残儿女的幸福为乐事……贪欲使她们没有勇气和力量清除内心的“虱子”,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繁衍、长大、蔓延,直到将鲜活的生命吞没。

张爱玲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家与作品人物的关系有两种:同构或超越。张爱玲属于前一种。她本人和她笔下的人物具有惊人的同构性,她内心深处情与物、灵与肉的挣扎,比她笔下的人物还要剧烈和悲惨。

张爱玲有一句坦率得近乎“”的名言:“出名要趁早。”那是1944年,有人劝她不要在当时上海一些与日军和汪伪政权有染的刊物发表小说,她的回答是:“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1944年是什么年头?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作家蜗居于西南,有的做学术积累,有的投身抗战宣传,有的默默写作,连张爱玲所崇拜的通俗小说家张恨水也寄寓重庆,在作品中显示出抗战倾向。与张爱玲同样身陷“孤岛”的钱钟书开始写《围城》,但“两年里忧世伤尘,屡想中止”,直到1947年《围城》才出版。而张爱玲却迫不及待地要“出名”,而且理直气壮,洋洋自得。

张爱玲从小就要“做一个特别的人”,让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她拿起笔来,是想以自己的天才,延续她已经习惯、再也割舍不了的贵族生活。张爱玲的祖父是清末“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纶,外曾祖父则是名满天下的清朝名臣李鸿章。

然而人生是诡谲的,一个人太想得到一样东西,上天倒不一定让他得到。张爱玲可以“趁早”出名,但不一定能“痛快”。

1949年,政权易手,上海文坛的“传奇”时代结束。三年后张爱玲远走香港。迫于生活压力,这个出身簪缨望族,从未到过农村、从未接触过中国革命的她,却写出了两部政治倾向极其鲜明的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后者张爱玲本人也承认是在美国驻香港新闻处的“授权下”写的,连“故事大纲”都被拟定,写作时还有他人参与。这样粗糙的文字,难道是由张爱玲那只高贵得几乎不染纤尘的手写出来的吗?

《秧歌》和《赤地之恋》出版不久,1955年张爱玲到了美国,很快与一个叫赖雅的比她大二十九岁的美国剧作家订婚。而赖雅却是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坚定到不允许旁人说一句共产主义的坏话,捷克共产党领袖是他的好友。有人会说,婚恋是婚恋,写作是写作,但联系张爱玲前夫胡兰成的汉奸身份,这些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张爱玲的人格和写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分裂。共产党也好,小资产阶级也好,都与她无关,她真正关心的是她的生存。既然发表作品可以乘机出名,那就快快发吧,哪怕发表的地方不那么干净;既然写小说可以赚钱,那就写吧,反正天高皇帝远,共产党也管不到这里;既然赖雅那么有才华、在美国文艺界又那么有号召力、人也不坏,他相信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年龄大点有什么关系?此后,在生活的压力下,张爱玲还在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做过中共术语研究,就是收集当年中共言论中的新名词,这不免令人匪夷所思。一边是《红楼梦魇》,一边是中共术语,也许只有张爱玲才能在生命中书写出这样的“传奇”。

有人说张爱玲毕竟是女人,不懂政治,没有政治敏感,但1945年日本即将投降之际,上海召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通报上列出张爱玲的名字,她马上表明了拒绝的态度。

一个人迫不得已时可能会做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但到了张爱玲这个地步,也真够可怜的了。她始终做着她的富贵梦,端着贵族架子,四体不勤,谋生无着,于是只好糟蹋她的写作。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不用说是一场孽缘。胡兰成是够下作的了,与张爱玲结婚不到半年,就在武汉与一个姓周的护士如胶似漆;当张爱玲追到温州质问,他又已经与一个叫范秀美的当地女子同居。人们常怪胡兰成给张爱玲造成了太多不幸,但问题是为什么张爱玲偏偏“碰”上了胡兰成?

世间没有偶然的事。不管张爱玲多么“高贵”,胡兰成多么下作,他们在人格上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胡兰成卖文(任敌伪报纸主笔),张爱玲也卖文;胡兰成没有原则,张爱玲也没有原则。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原则是能出人头地,尽享浮尘的繁华与荣耀,只不过胡兰成确实更下贱一些。

在美国,最令张爱玲引以为自豪的写作遭遇毁灭性打击。一部部作品写出来,一部部被出版社拒绝,为此张爱玲不知流下了多少羞恨交加的眼泪。绝望之中她只好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以谋生,甚至着手写作《张学良传》。她终于发现,她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红”的天才。其实,上世纪四十年代她在两年内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而为上海最有名的作家,是与上海“孤岛”时期的特殊形势分不开的。艺术和人生的“传奇”,并不能到处复制。没有原则的人,看上去忙忙碌碌十分主动,其实是被动的,路越走越窄,人生越来越暗淡。胡兰成、张爱玲都是如此。而一个作家,如果没有一颗博大的心灵和日益坚实的信仰体系,必然一步步走向枯竭。

夏志清先生曾建议张爱玲多接触美国社会,然后以美国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上的突破。但张爱玲孤傲和软弱,无法融入美国这个早已现代化了的社会。她的生活越来越封闭,最后把自己关起来,有人给她打电话要事先写信预约,她连友人书信也懒得看了。

在张爱玲的性格中,有一种寒意沁人的真正的冷。她不像其他女人一样喜欢小猫小狗,对唯一的弟弟也冷眼相看。即使和她最亲密的人如好友炎樱、姑姑也锱铢必较,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对于社会,她也没有多少了解的欲望,一次她坐人力车到家要付车夫小账,觉得非常“可耻而又害怕”,把钱往那车夫手里一塞,匆忙逃开,看都不敢看车夫的脸。有一次空袭后,她和朋友在街头小摊吃萝卜饼,竟能对几步外穷人青紫的尸首视若不见。

张爱玲出身于贵族之家,父亲是一个封建遗少,性格乖戾暴虐,抽鸦片,娶姨太太,母亲是曾经出洋留学的新式女子,父母长期不和,终于离异。后来父亲续娶,张爱玲与父亲、后母关系更为紧张。有一次,张爱玲擅自到生母家住了几天,回来竟遭到后母的责打,然而后母诬陷张爱玲打她,父亲发疯似的毒打张爱玲,“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然后父亲把张爱玲关在一间空屋里好几个月,由巡警看着,得了严重痢疾,父亲也不给她请医生,不给买药,一直病了半年,差点死了。照她想,“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也不会有人知道。在禁闭中,她每天听着嗡嗡的日军飞机,“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在这种阴沉冷酷的环境里长大,青春期遭受过如此残酷的折磨,心理上不发生一些畸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张爱玲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和怀疑,在心里筑起一道坚硬的屏障,把她与世界隔开。“人是最靠不住的”,是她从青春磨难中总结出来的人生信条。冷酷无情杀机四伏的家庭,在张爱玲的心灵里种下了一只阴郁的“虱子”,成了她一生不能克服的“咬啮性的小烦恼”。她的急功近利,她的冷漠世故,她的孤僻清高,都与此有关。

曾有人问海明威“作家成长的条件是什么”,海明威说是“不幸的童年”。这句话对张爱玲是适合的。但海明威的话只说了一半。如果一个作家成年后,仍不能逐渐超越早年不幸所造成的人格缺陷,这种不幸则可能将作家毁掉。张爱玲终其一生没有完成这种超越。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女子,就像她笔下众多女子一样一步步走向没落,走向凋零。她与胡兰成那真真假假躲躲闪闪的恋爱,怎不让人想起委曲求全的白流苏?当她在枯寂荒凉的公寓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白天黑夜,怎不让人想起那“一步步走入没有光的所在”的曹七巧?

最后二十年,张爱玲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心理疾病。她对人越发冷淡,生活日益封闭,家具、衣物随买随扔。她其实是以这种方式,来摆脱内心的空虚与枯寂。

而多年来一直潜伏在心里的“虱子”,此时终于变成实实在在的客体,来向她发动最后的攻势了。在洛杉矶的最后二十三年,为了躲避这种令她触之丧胆的小东西,她在各地旅馆辗转流徙,随身只带几个塑料袋。在搬家中,财物抛弃了,友人的书信遗失了,甚至花几年心血完成的《海上花》译稿也不知所终。去世前四个月,她还写信给林式同,说想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或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去――这两个地方都是沙漠,也许她以为在沙漠里可以摆脱被虱子咬啮的苦恼。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谢世于美国洛杉矶寓所,七天后才被人发现。屋里没有家具,没有床,她就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一个曾经无限风光的生命以一种最凄凉的方式凋零。我常常想,张爱玲弥留之际,有没有想到晚年躺在床榻上的七巧?是否也懒得去擦腮边的一滴清泪?

张爱玲名言范文4

有人说,喜欢张爱玲,喜欢一个人,无需缘由,不问因果。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不费吹灰气力,便舞尽了明月的光芒。浮沉几度,回首曾经沧海,她最终选择华丽转身,远去天涯。清绝如她,冷傲如她,从不轻易爱上一个人,亦不轻易辜负一个人。是的,她言语不多,从不为自己辩白,但已让千万观众为之倾倒。她不够惊艳,但总是一袭旗袍傲立于世的她,早已让无数人为之沉醉。

这就是她的性格,凌厉、冷傲、避世、独立、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她迷一样的性格,让无数人想要去探咎,这就是她特有的人格魅力。有人说,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风雨时空。纵算我们穷尽人海,也不能再与之相遇。但我们却会永远记住,这个让人珍爱的女子,这个不会老去的灵魂。看完张爱玲的一生,我感觉只有一声叹息。这样富有才情的女子,命运却是如此的坎坷。也许真是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的形成是又被童年经历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张爱玲的童年无疑是不幸的,簪缨世族的出身及家庭的落败,形成了她孤傲的性格。父母离异,母亲远走他国,使孤苦无依的她形成了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性格。父亲的冷漠及家庭变故让她感受到了更多的人生悲苦,而形成了独立又避世的性格。

苦难而坎坷的童年时光,让张爱玲更多的了解到人世的沧桑。这是不幸也是幸运。有时我常常想,大多的作家,如果人生没有经历过起伏,遭遇过低谷,他们就不会对人生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也许就不会写出传世的名作。张爱玲也是这样,童年时光让她感受到了更深刻的人生悲凉,也许正因为此,她才能在16岁的时候就能够写出名作,并且不断有名作问世。也正因为此,在她的笔下才能把人物在乱世中的不幸与无奈刻画的如此传神,而她的文笔也是如此的犀利,让人可以一眼就能看透人世沧桑。她告诉大家的是另外一种人生,也许你会觉得有些过于灰暗,但这也是人生的一种色彩,因为人生不仅仅只是花好月圆。每次读她的作品,都感觉人生真的有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凉,让人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但又带给人深深思索与回味。也正因为张爱玲的性格,才使她即使在对待最快乐的校园时光也显得有一丝悲凉。张爱玲说:“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别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这就是张爱玲,让人不仅扼腕叹息而又心痛不已。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外表冷漠的张爱玲,谁会想到她在遭遇爱情时是如此的执着与热烈。有人这样对张爱玲的爱情进行评说:民国男子多如星火,却偏偏有那么无情的一颗点亮了张爱玲。人生的相遇,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而我们却总要为美丽扮演一个深情与无情的角色。胡兰成用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忘记许下一生的诺言,而张爱玲却要为一段爱情负责到底。她为他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朵花,开错了时间,在他背离的那一刻,她甘愿独自萎谢。

张爱玲名言范文5

    孤寂的女孩

    张爱玲家世奇特,她的曾外祖父是近代史上的名人李鸿章,祖父是清未名臣张佩伦,父亲是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母亲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和钱钟书家学渊源式的人物不同,张爱玲显赫的出身并没有给她多少学养,如果硬说是这个家庭为她成名作家创造了什么条件的话,那首先应该说她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下养成了独特的性格,具有不同的看人、看事的方法。

    经过知暂的欢乐童年时光以后,她就开始了一生的孤苦日子。父亲嗜毒成瘾,娶姨太太,对子女不负责任,甚至多次毒打女儿。逃到离婚独处的母亲那里,她也未见多少快乐。母女二人的作派都和对方的想象差距很大,这使她过早地成为一个郁郁寡欢的女孩子。她曾在文章中用“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来形容让自己的不安全感。这种环境也促使她多疑、内省的性情的发展,让她很早熟地用深刻甚至尖刻的思想分析人,研究人。 “出名要趁早呀”

    张爱玲是早已成名的人物,她有个着名的理论:“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自然是描摹成功者的喜悦。 但就我们而言, 张爱玲“趁早”的努力是更该提到的。首先是读书早,读书多,读书专。她的家庭毕竟是个知识家庭,这使她自小有书读,有人指导读。母亲在她三岁时让她背唐诗,女仆也常抱着她讲“三国”。她爱读旧小说,八岁时就读了《西游记》。在香港刀子抱着《醒世姻缘传》等书死啃,日军的炸弹在头上炸响都不能影响她。

    而她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也是早而勤的。她曾说她天生谅是做小说的,七岁时就试做了。九岁开始向编辑进攻,虽没能成功,但她依旧写得兴趣盎然。上中学时,她懒散的作风常招老师、同学非议,但她的文采是受人称赞的,她的习作在同学中传阅,很有影响。她的游戏之作《摩登红楼梦》无论叙事还是对话都表现出较成熟的笔力。1940年《西风》杂志终于刊出了她的应征作品《天才梦》,19岁的她在文中自道:“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集束式轰炸文坛

    日军攻陷香港,她不得不中断香港大学的学业回到上海。受惯家人白眼的她要过自食其力的日子。她说过:“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的赚来的钱来得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她选择了写作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聪明的她在特定的时机以特有的方式“浮出海面”。

    她首先用熟练的英文小试牛刀。当时是世界大战正烈的年月,作为盟友,西方传媒开始注意中国这个素被欺侮的弱国,介绍中国人生活、中国文化的文字多起来。张爱玲部苦修英文,在港三年没用中文写过东西。 1942年底, 她首先用英文写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寄给英文刊物《二十世纪》,主编大为惊喜, 认为“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出世”, 连续刊用了一系列类似文章。

    自小就钟情于小说的张爱玲并没有将英文创作当作终极目标,在小试牛刀之后,她自信地掏出了自己压箱底的“货”去撞上海文坛的门。她拿着以香港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拜访了《紫罗兰》杂志主编周瘦鹃。周瘦鹃从这位年轻小姐的作品中闻到了传统的味道,大为欣赏并断言它们可与英国名作家毛姆的作品媲美,很快拍板将它们登出来并特加按语推荐。

    年轻的张爱玲有着强烈的“世俗的进取心”,对于成名有着“绚烂”的渴望,她一再鼓励自己快些努力:“快、快、快,迟了就来不及了,来不及了。”于是她握笔不辍,四处出击,短短几个月,张爱玲迅速“占领”了上海滩几乎所有出名的文学杂志。小说之后是散文,杂志之后是出专集,几乎一夜间红透了上海滩。 她的最重要的作品相继问世, 如《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一版再版。这时的她不满25岁。

张爱玲名言范文6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白流苏;范柳原

张爱玲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家,于二十世纪初叱咤于现代文坛,在上海滩更是红透半边天。张爱玲喜欢描写中下层人物的人性与欲望,她的作品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平凡人物的繁琐人生,当我们细细品读她的作品时就能发现,张爱玲在创作手法、情感表达、和价值追求上都有着其独到之处,这些与她人生经历不无关系。本文将以《倾城之恋》为研究对象,从张爱玲的生平、张爱玲与母亲、张爱玲与《倾城之恋》这几个方面看张爱玲。

一、张爱玲的生平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30日,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本名张,原籍河北,一生创作大量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文学论著等。张爱玲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更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李菊耦,虽出身名门、才华非凡却命运坎坷、性情怪癖。1942年夏天开始职业写作生涯。与胡兰成的婚恋是改变其人生风向标的重要因素。1995年9月8日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

二、张爱玲与母亲

张爱玲的眼里的母亲美丽却敏感,自小接触很少,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有母亲伴着长大成人,可以时常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取暖,母亲于她而言辽远且神秘,可望而不可及,每每偶有机会与母亲接触都觉得生疏刺激,张爱玲回忆生母的原话是:“她是个美丽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机会和她接触,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去了,几次回来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有两趟她领我出去,穿过马路的时候,偶尔拉住我的手,便觉得一种生疏的刺激性。”这话即使是在那些对张爱玲毫不知晓、毫不关心与喜爱的人听来也不免觉得心疼,怜爱之情油然而生,这幼小的心灵该是受着怎样的煎熬与伤害。

众所周知,张爱玲后来之所以有机会与母亲同住,是因为与后母发生口角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差点因病死去,而后逃到母亲家来的。从父亲那里逃出来之前,张爱玲的母亲曾秘密传话给张爱玲“你仔细想一想。跟父亲,自然是有钱的,跟了我,可是一个钱都没有,你要吃得了这个苦,没有反悔的。”后来甚至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兼顾打扮与学业,直接让张爱玲在嫁人与读书之间做个选择。张爱玲先后下定决心、艰难地做好了选择,但终究因母亲经济拮据自身难保、矛盾不断深化,张爱玲对那段时期的回忆也付诸文字“可是后来,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 可见最终张爱玲也难以得到渴望的久违的母爱。

所以后来张爱玲才“爱钱”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只知道钱的好处,不知道钱的坏处,她是受过没钱的苦的,没钱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折磨、更是会延伸到精神上和心灵上,贫穷的滋味于她是刻骨铭心的“想到贫穷,我就想起有一次,也就是我投奔到母亲与姑姑那里,时刻感到我不该拖累了她们,对于前途又没有一点把握的时候。姑姑那一项心境也不好,可是有一天忽然高兴,因为我想吃包子,用现成的芝麻酱作馅。捏了4只小小的包子,蒸了出来。包子上面皱着,看了它,使我的心也皱了起来,一把抓似的,喉咙里一阵阵哽咽着,东西吃了下去也不知道有什么滋味。好像我还是笑着说‘好吃’的。这件事我不忍想起,又愿意想起。”所以张爱玲才喜欢看得见摸得着捉得住的物质的东西,不喜欢那些飘忽不定的看得见摸不着握不住的抽象的东西,所以她才想着出名要趁早、有名方才有利,有利自然就有了钱,有了钱自然就无需再为贫穷所困了。

三、张爱玲与《倾城之恋》

“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们这点就是贱。”

看得清楚当然比身临其中、依然忍不住要犯贱容易得多,这也几乎是女人们屡见不鲜并且屡教不改的老毛病了。然而话说回来,白流苏与范柳原在婚姻的围城大战中,最终以攻破堡垒而告捷,这样的犯贱也是值得的。她跟张爱玲一样知道“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于她白流苏而言,或许爱情一开始只是个借口、是个美丽的谎言,真正的需要的只是拿结婚证书作抵押单,唯一的意义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生存的需要、在于赚取一份牢靠的供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总比《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倾其一生换来一把黄金枷锁、《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专等他死”要强上百倍。“所谓的唯美只存在于剧情里。因为不唯美,我们才会去苦苦追寻;因为不唯美,让我们知道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希望”,所幸的是即使张爱玲一次次重报希望、一次次失望受伤、依然不肯放弃、苦苦追寻,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但张爱玲并没有完全对爱情丧失信心。说《倾城之恋》中好在范柳原最终给了白流苏一个相对完美的婚姻,不如说是张爱玲最终选择给白流苏一个相对完美的婚姻。张爱玲最终还是选择了成全白流苏,选择让香港这整座大都市和千千万万的人成全白流苏。张爱玲说:“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深爱莫过于给她一个婚姻”,或许这就是她所希望而又得不到的与胡兰成的相对理想的结局。

早在徐太太那晚来给七妹说亲的那晚,白流苏听着四哥的胡琴声就笑了“阴阴的,不怀好意的一笑”,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二十八岁的她已经离婚回来七、八年了,呆在有点像神仙洞府的白公馆里“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是的,她厌倦了这死水一般的生活,青春尚在、貌美依旧,她不能也无法继续在这非人的白公馆里葬送自己的一生,“初嫁从亲,再嫁从身”,是轮到她为自己婚姻做主的时候了,胡琴所诉说的那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与她白流苏再无关系了。通常情况下,男人都要以一笔彩礼来换取对女人肉体的占有,越是年轻貌美的女人,男人所付的代价就越大,自古以来大抵如此,而白流苏除了年轻与美貌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资本呢?张爱玲曾说“这张脸好像写得很好的第一章,使人想看下去。”因此,在白流苏看来,哪怕是范柳原口中的“婚姻就是长期的”,她也在所不惜,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他自己了”。所以当徐太太邀她同去香港的时候,她就选择用她的前途来下赌注,她爱范柳原吗?此时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而范柳原呢,从他在电话中的冷冷的“你不爱我,你有什么办法,你做的了主么?”和略觉愤怒又无奈的“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即可看出他对白流苏是有真爱的成分在的。以至于白流苏下定决心回上海后又想念她重新接她回香港。在细雨迷蒙的码头上迎接白流苏“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白流苏以为她是在嘲讽她的孱弱时“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就是医我的药。’”可见其真心了。然而尽管他认为白流苏是医治他心病的要,他离不开她、他爱她、他要她、但他就是不愿意娶她。白流苏在认为范柳原毒辣的同时又默认了作为女性的弱势所在,在战争爆发。范柳原感叹“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时,白流苏怆然“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 道出了她心底对范柳原不得已而为之的依附。在浅水湾饭店食堂来回奔跑躲避流弹时,白流苏反而懊恼有范柳原在他身边“一个人仿佛有了两个身体,也就蒙了双重危险。一弹子打不中她,还许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残废了,她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她若是受了伤,为了怕拖累他,也只有横了心求死。就是死了也没有孤身一人死得干净爽利。”这种苍凉沮丧的话还是潜意识中女性是弱者的身份在作怪。

上一篇高二生物

下一篇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