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范例6篇

周国平散文

周国平散文范文1

关键词:周国平;哲学散文;艺术特色

1 探究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周国平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于是,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一段段人生经历。

周国平的散文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要饱含热情地好好活着。他认为人生或许是徒劳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正因为这样,回过头我们再来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时,生命的悲欢离合,借助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以妞妞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凄美娇艳的生命得以深刻地表现了出来,这不仅仅是痛苦,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一种永恒的渴望。

周国平不过是用文学的方式在谈哲学,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所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哲学问题,例如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和超越等等。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与哲学的关系,这是周国平一生所追求的;而生与死,正是这两种思想的终极命题,让周国平更加深刻地看到了人生和生命过程中的哲学意义。把情感升华至哲学的高度,把哲学融入情感世界之中以文学散文的形式阐释出来,如果用泡一壶茶来做比喻的话,哲学散文是那沸腾的水,其间所包含的思想就是那浓郁的茶香。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哲学思想增强了理趣,哲学也将变的深入浅出,人生的意义得到升华,生命也因此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惜。

2 生活化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书对改变读者的精神结构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过,使周国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以诗和哲理一样的文笔,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悲欢离合的哲学思考,荡涤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只要留意那个时代处的周国平对哲学的认识。我们就会发现周国平的哲学散文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色——生活化。

“哲学的写作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一种写作是学院式的,喜欢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这里不需要感性语言和形象思维,不需要与当下的结台,而更在意哲学的历史性,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术语的密度越大,这个人的思想就越坚实和丰富。还有一种写作,这种写作文风活泼,并融人了鲜活的生活场景,它常化艰深为乎易,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发生得悄然而广泛”。

他的散文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他的哲学散文是众多写作方式的融合与升华,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特色,他的哲学散文和纯学院不同,更侧重于把哲学生活化或者应用化,然而并不是刻意去生活化。他的哲学散文也包含了哲学学术,因为哲学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整理的过程,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也需要知识的搜集和整理,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以学术的方式出现,这就是离开哲学的根本了,所以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就采取另一种表达方式,把哲学学术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脱离了哲学家和散文家的界限,把对生活中的欢乐、痛苦、还有坚强和执着等等生活感悟通过哲学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周国平说:“研究哲学,其实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哲学有种领悟的能力,没有领悟的能力也可以做学术,但我可以肯定你不会有大成就;另外一个就是学者的功夫了。你首先要选择你的问题,哲学的看法必须是以问题为主,问题是核心,你要找出哲学中什么问题是一个重要却多年来没能弄清楚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能让你产生兴趣,然后你要发挥你作为学者的功夫,把古今中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找出来,去收集整理资料,看看这个问题有哪几种论述方式,然后你要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

不难发现,周国平可以让他的哲学散文深入生活,做到哲学的生活化,和他亲身去收集哲学资料,认真的学习,刻苦的钻研,系统的分析是分不开的。然而,这些只是基本条件罢了,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周国平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人,所碰见的事,所观察到的现象,所听到的话中,都加入了哲学的思考,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现象等等的本质,并加以理论化的总结,从而,得到生活的真谛,这些哲学认识都是和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3 展现真性情

他的散文或平实或素雅或优美或哲理的文字中所透露出的个人的思维光辉的东西,或者个人魅力,让人着迷。特别是他在散文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可以说,在人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大都是注重性情的。不管你是有名的文人,还是无名的老百姓。性情,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情,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性情,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形象。

“我没有任何办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我只能把它转换成所谓的文本,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的拥有,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智性与情感生活,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真性情的表露。这本自传包括两条主线,一是智性生活,一是情感生活,二者大致体现了周国平的个性面貌,也表现了作者的性情。

文人大都是性情中人,周国平也不例外。做一个性情中人不难,但做一个诚实的性情中人却很难。“我唯一可以自许的是,我的态度是认真的,我的确在认真地要求自己做到诚实,我至少敢说,在这个名人作秀成风的时代,我没有作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周国平先生,作为一个清醒的学者,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哲学家,他不回避,不隐藏,而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坦然用哲学散文这一形式记述着全部的经历。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我们的家庭关系,从表面看是稳定的,其实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因此,多少对看起来情投意合的夫妇,一时间离婚的传说满天飞,可是不久,当妻子讲起丈夫或丈夫谈起妻子时,又变得那样柔情似水”。在周国平的文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由于周国平是客观地公正地看待这一切,所以我们读到这些内容时,感受到最多的是温情,是默默的温情,充满感激之情。

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性情,则是一个人的性格的外在表现。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看重的是生活的意义、内心的感受,这就叫“真性情”。不管是为人还是为文,这都是他最看重的。穿梭于周国平语言与文字上,在素面朝天的文字里面,我们能缅怀到一些欢乐或疼痛,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和收获,我想这也只有周国平的真性情文字才能做到吧。

4 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有着类似的观点:思想,是具有“自我消费”性质的东西。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里,哲学思想首先是他的爱好,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学者周国平本人就是一本书,那么他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就是周国平。几乎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都不是为了一定要弄出一个经天纬地的理论而进行研究的,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些生活或人生,是缘于对思想和理论本身的兴趣和魅力,而全身心投入到某个领域的。可以说,人类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是思想家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尼采的《看哪这人》,卢梭的《忏悔录》,再到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与其说是写给世人看的,倒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文学艺术领域里有这样一句话:思想也是是自己的,然后才可能是大众的。

哲学家和思想家,并不一定都有系统的理论和著作,甚至“不一定要拿出作品来,哲学家本人的生活和生命,就是哲学本身”。

尼采就是一个典型,他被许多人列为20世纪哲学巨匠之首,可尼采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几乎没有一本专门的哲学著作,其大量作品是一些警句、格言、随笔、杂感等,可以说既无体系又无范畴,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形态作品的人,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哲学家,在20世纪,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哲学流派,跟尼采的名字没有关系;也可以说,在20世纪,几乎没有哪一个重要人文科学领域,没有尼采思想的影响。

孔子,一位影响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思想家。我们也找不到他的系统的哲学著作和理论文章,几乎家喻户晓的《论语》,还是其弟子们整理的一些他的“只言片语”和对话,可是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力量和影响,没有一部哲学书能与孔子的这些“只言片语”相比,没有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对人们的思想,对一个国家甚至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孔子的。

在思想的自我消费、享受上,周国平和希腊的尼采,古代的孔子是一致的,周国平的生活岁月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情,这种性情本身就是哲学,比那些所谓的貌似高深的哲学要深刻的多。他是站在上帝面前,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的,他那种“倒着活”的思想很让人震撼。

对于周国平哲学散文来说,哲学思想永存,精神不死,思维比存在更长命!

周国平散文范文2

【关键词】周作人 茶 散文艺术

周作人的散文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散文有着深深的传统印记,并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生活的艺术”为中心的悠游闲适、平和冲淡的文风。他喜欢将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生活哲理融入到小品散文创作中,使得其人生态度、审美观念与其小品散文表达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

《喝茶》创作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发表于《语丝》第7期,后收人《雨天的书》。这篇散文由徐志摩讲“吃茶”引发,谈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中国茶经,然后简括地解释了茶道的意思,谈品茶的茶境,茶食茶点,别具风味。全文仅一千余字,却纵横古今中外,融通民俗色彩。材料的众多,知识的丰富,描述的生动,使平面的文字变成了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不断闪现,叫人目不暇接。本文将以《喝茶》为基点,对周作人的散文艺术进行细致剖析。

生活化的艺术选材

纵观周作人散文,我们发现其取材十分广泛:玩具、爆竹、谜语;爱情、友情;吃酒、喝茶、坐船、听雨等随手拈来即成文章。不求标新立异,而在平凡中挖掘出深意,这正是周作人早期散文的取材特色。在周作人笔下,普通的日常生活如喝茶、饮酒等,并不是可以随便忽略的事情。它已经超越其本身从而具备了深刻的审美意义和哲理趣味。他提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微妙地美地生活”。这种生活应该精炼、冲淡、闲适,并且充满趣味。它无疑寄托了周作人对审美化生活的向往。

但是,他对这些平凡的材料,并不是完全不加选择,而是经过一番细致摘选,赋以新的含义,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看似平平常常的喝茶,周作人却从中体察省悟出超脱尘俗的意义。所谓“啜苦咽甘”,“苦中作乐”,“忙里偷闲”,都是他对茶文化精髓的凝练概括,更是他内在心态的生动说明。

雅白共容的语言表达

周作人并不认为白话与文言不可调和。他的散文以通俗明了的白话为基础,同时也从文言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营养,有些文言词语被直接移用。例如他在谈到学生们吃“干丝”的习惯时,则用“一到即罄,次碗继至,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茶意都消了。”这些古语绮丽对偶,极为精炼,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文言写作句子不长、用词节俭,正好暗合他不喜长句而对简短的句式情有独钟的特点。周作人剔除了文言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式,把文言言简意赅的优点引入了他的散文写作之中。从整体风格上看,他成功地实现了俗白与雅致的互通,自由地游移于白话与文言之间。

除了综合收纳古文,他还将方言和外来语有机容纳进自己的散文,使文章读起来风趣多彩,浑然天成,完全没有书面语的矜持与呆板。直译的外来词“吐司”与方言俗语“吃讲茶”、“满汉悖悖”、“阿阿兜”等与小摊叫卖词很好地杂揉调和在一起,使文章极具表现力,富有趣味和节奏感。

平和冲淡的情感叙写

周作人性格温霭,不温不火。这一气质也充分表现在他的小品文中。他的散文从来不似郁达夫一样将自己的感情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只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或者结束时,略微表示一下自己对所述事件的看法,不忙不迫。在散文创作中尽量保持平淡、冷静的情绪,避免偏激、过火的言辞,将藏在心中的激情经过一种艺术的淡化处理,再从容舒缓地表现出来。这种处理使得文章表面呈现的淡然与其内心丰富真挚的情感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而正是这种反差,造就了周作人散文的张力,愈发增加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丰腴沉着的故土情怀

作者极力淡化对于故乡的思念,努力避免使用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词语,甚至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不屑之情。表面看,作者似乎对故乡没什么“特别的情分”,其实,他是“冷中有热”,正话反说。正是在这种稍带贬抑的叙述中,才更加彰显出周作人对故乡感情的丰腴沉着。

周作人在《喝茶》中对故乡绍兴茶食的追忆,处处充盈着朴素自然的乡土俗趣,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地方风味。这一切都源于周作人对自己所写的对象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充分调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所写之物进行细致刻画。作者并不是单纯的罗列喝茶所用的茶食,而是把它们的制作方法,如茶食中“干丝”的制作“用豆腐千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吃茶食的讲究“‘干丝’既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甚至小吃摊“辣酱辣,麻油炸,红酱搽,辣酱拓,周德和格五香油炸豆腐干”的沿街叫卖声都写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传统的美食,独特的吃法,朴实的乡音,自然的书写,读起来仿佛坐上了时空穿梭机,跟着周作人一起回到上个世纪民风淳朴少有机器的江南水乡。

抹不掉的日本印记

周作人与日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他早年的留学东京,到后来的在日本娶妻,再到后来的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和介绍,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日本文化对其思想观念的渗透和影响。

在《喝茶》中提到的日本茶食有“羊羹”、“茶泡饭”、“泽庵”等。日本点心形美味佳,不油腻,“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的‘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出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

周作人的散文多以生活琐事为题材,诉说淡淡的心情,平淡如水、自然如风,闲适从容又精心雅致。所涉及的内容更是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显示出其广博的人文底蕴。反手入文,欲褒偏贬,使他的文章拥有无穷的艺术张力。正是具备了这种种特质,才使得周作人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拥有持久的魅力和不衰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作人.艺术与生活[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2]周作人.苦竹杂记笠翁与随园四[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刘胜华,顾勇.周作人作品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周国平散文范文3

摘 要: 周作人散文中有着大量的鬼神书写,20世纪20年代周作人退守书斋后,更偏向于民俗意义上的谈鬼神,这类鬼神散文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对鬼神的书写,尤其以希腊诸神的讨论最瞩目。周作人谈神说鬼的目的不仅在于娱乐和审美,而且是期待艺术、知识及人本精神的影响,从而达到人世间的“美化”。

关键词: 周作人 鬼神 民俗 希腊神话

1934年4月5日林语堂在主编的《人间世》半月刊创刊号上发表周作人两首《五十自寿诗》,以“街头终日听谈鬼”、“谈狐说鬼寻常事”,沉湎于自己的园地,明确了“鬼神”这个意象在自己创作中的地位。其实,周作人对“鬼神”题材的爱好由来已久,以1929年《伟大的捕风》的发表为界,周作人的鬼神书写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如《谈鬼论》所述,在这两个阶段,他谈论鬼神的两种立场不同的爱好:一是文艺上谈鬼,一是民俗学上谈鬼,即象征意义上的鬼神和民间意义上的鬼神。特别是1929年闭户读书之后,周作人创作的大量“文抄体”散文更偏向于在民俗意义上纯粹的谈鬼神,这类鬼神散文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对于鬼神的书写和民间鬼神崇拜的思想。也因为周作人的“趣味主义”,与早期“浮躁凌厉”的鬼神散文着力于改造国民性的功用价值相比,这类散文中的谈神说鬼是为了娱乐和审美价值,鬼神书写的本质是美化人世间,这是周作人一生坚持的一项“胜业”。

一、“谈狐说鬼寻常事”――民俗意义上的谈鬼神

1929年后,周作人开始谈论纯粹的鬼神,他立足于民俗学和人类文化学角度,于1930年到1944年间创作了《说鬼》、《鬼的生长》、《河水鬼》、《花煞》、《刘青园与〈常谈〉》、《关于祭神迎会》等散文。其中,写于1931年的《鬼的生长》不仅有代表性,还是1931年周作人尝试新文体即“抄书体”的第一批试水之作。之后,他关于民俗想象类的鬼神散文多用抄书体。这些散文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别人材料堆砌的抄书体,实则有着“自我”的存在。比如《鬼的生长》一文中,周作人先是一本正经地求之于杂著,分析人是否会在死后生长,尤其在文章的后半段大量引用了《望杏楼志痛补编・乩谈日记》中关于鬼的世界的记录。这些民俗知识的介绍的确给文章增添了趣味,但是周作人的这些“文抄体”散文并不是简单地记录鬼的种种情状,或者简单地堆砌材料,他走的是传统随笔的写法,即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思路随心所欲地选择和把玩别人的笔记材料。他在《谈笔记》中就说过:自己是“把看尺犊题跋的眼光移了去看笔记,多少难免有龃龉不相入处,但也未始不是一种看法,不过结果要把好些笔记的既定价值颠倒错乱一下罢了”[1]。《乩谈日记》实在是记录早逝的子女通过“扶乩”告知亲人自己阴间的生活聊以安慰在人世的老父。文中描写的鬼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也有婚姻嫁娶生产生活,鬼与人获得了精神世界上的互通,生与死的间隔被“扶乩”填平,在世的亲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这固然是迷信活动,但是周作人却对这些迷信活动予以了同情和理解,如上文所述,他谈民俗意义上的鬼神终究是为了探究人心谈论人情,他始终相信鬼后有人,鬼神的形象始终只是人情在异界的投射。周作人通过这一历史悠久且富有意味的形式窥视背后的人,感受人情机微,那么反过来通过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丰富的“鬼神”形象,我们可以窥视到周作人自己的灵魂。正如曹聚仁所说:“周作人‘谈狐说鬼’给人一副厌世冷观的表象下,仍有‘冷灰底下燃烧着’的‘炎炎之火’。”[2]周作人通过赋予这些鬼个性化的特征,这些个性往往包含他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真挚深沉的情感。也就难怪“河水鬼”《水里的东西》如小孩一般喜欢三五成群地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不仅没有阴森诡异之感,反而不管男女老少,都呈现出可爱的模样,这是因为周作人希望人能够恢复最本真的原初状态,这是周作人人生观和审美观的体现。民间的迎神赛会上的“活无常”和“死有分”本是素衣高帽、披散着头发、口吐长舌的鬼使,在周作人的笔下却和鲁迅笔下一样成为戏谑化的形象为百姓所娱乐,不仅有大小男女,还有家属随行,这些别具人性人情的形象,呈现出周作人特有的审美艺术情趣。写鬼固然是周作人最感兴趣的,但是他描写的神也不在少数,其中占了一大部分的是民间神。他描写江西地区的“咕咯菩萨”,是描写江西地方特色的一个缺口,他描写被称为航海者保护神的划水仙,“披发赤足,一手高举持一圈”的朱天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灶神、土地公……这些鬼神缺少了宗教神灵的色彩,却充满了人间生活的气息,周作人是用@样温情脉脉的眼光关注人间世事的。但是,像“雷公”、“谷神”等篇目,却成为周作人批判传统文化中对恐惧和残酷不遗余力描写恶习的一个切入口。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在1945年之后迫于生计卖文为生,但依然创造了大量写鬼神的文章,篇幅极尽短小,内容多是迎合政治,总体艺术水平不高。虽然是“戴着镣铐起舞”,“卖文偷生”的周作人借着谈民俗中鬼神对生活中的一些陋习和弊病还是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照。

中国古代鬼神不分,谈鬼就是在谈神,站在民俗研究的立场上,周作人虽然谈鬼神,但是站在科学主义的立场上,他并不相信鬼神。鬼神作为客观存在物是假的,但是他承认人类观念中万物有灵论的客观存在。“鬼神生于人山,不可斥以为无,亦不可执以为有”[3]。老百姓的鬼神观念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发展,对这些由鬼神观而发展出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仪式,周作人还是相当感兴趣的。《谈虎集后记》载:“我是不相信有神与灵魂的,但是宗教的要求我也稍能理解,各宗的仪式经典我都颇感兴趣。”[4]因此,他并不反对以民俗的形式谈论鬼神,而将谈鬼神作为知识阶层娱乐与教化的工具,企图从鬼神世界里寻找“鬼里边的人”,从而了解平常不为我们所知道的人情。他之所以对旧生活里的迷信怀有一颗同情和宽容之心,是为了从传统文化中探寻一条符合人情人性的能够使“平民”获得发展的道路。

二、期待人世间的美化――“谈鬼神”的审美意义

周作人杂学丰富,他不仅对民俗学所知丰富,还对希腊和日本的鬼神涉猎颇多,如果说他谈中国的鬼神侧重于人神――“鬼”的话,那么他对国外鬼神的关注,就更侧重于高于精神的存在――“神”。受安特路朗人类学的影响,在国外诸神系中,周作人对希腊神话尤其感兴趣,毕生躬耕于希腊神话的翻译工作。希腊神话的爱美主义和人道主义影响着周作人,与中国鬼神信仰的阴暗和功利形成鲜明对比。

周作人认为“希腊尚美,人体之美,归之于神”。因为神与人同形同性,神的正义、光明、爱与美实质上是原始初民所想象的理想人类的特质,神是人的化身,但是比人更超能,更充满力量,更美丽自然。希腊民族是一个追求“美”尤其是“人之美”的民族,因此,希腊宗教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质在于,它是由诗人、艺术家和哲学家发展起来的,这些人贴近生活经营世事,自觉地将原始神话中的恐怖和黑暗的成分驱散掉了,“他们不能容忍宗教中之恐怖与恶分子,把他渐益净化,造成特殊的美的神话,这是他们民族的一种成就,也是给予后世的一个恩惠”[5]。在周作人看来,希腊神话的这种“美化”世界的传统,给予了一代又一代希腊人去追求爱与美,理性与光明,对爱与自由,这是一种激励人积极向上的力量。与之相对比的是中国鬼神信仰,固然某些民间鬼神有娱乐滑稽的作用,但无论正义还是邪恶,中国大部分的鬼神故事描绘的都是“充满恐惧的世界”。如“花煞”是在新婚之时会祸害新人乃至其家人重病的鬼;“僵尸”按照凶险程度划分为“红僵”和“白僵”,很多记载还不厌其烦地详细描写僵尸吃人的情状;“雷公”击恶人明明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但是占据视野的大多是恶人惨状的描写,而且无论生前如何,雷击而死的人都会被归于恶人。中国民间文化中那些残酷和丑的因子肆虐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周作人引介翻译希腊神话,神能够拯救被恐惧和残酷荼毒的国民,使得人心向善与向美,与他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大力宣扬“人的文学”的主旨是相一致的。

神与人同形同性,除了不可超越的“神”形象之外,还有大量对“人神”――俗人间世界英雄们的描写,这是古希腊人为了使神更贴合现世人的生活而创造的,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既然“神便是完全具足的人,神性便是理想的充实的人生”[6]。那么人在F世生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神,这条追求的道路必然会是曲折而漫长的,期间必将会有种种磨难,但是希腊人积极求生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淡化了苦难和死亡的恐惧,相比之下,中国鬼神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却透露出一股非人格化的味道,这种精神枷锁一样的鬼神信仰对于“平民”的人生更多的是消极作用。钱理群认为:“要从‘普通人民怎样活着’的客观考察中,探索一种最适合自己主观性发展的理想的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周作人民俗学研究的重也所在,他的真正兴趣所在”[7]。

三、结语

对“国家治乱”、“生民根本”的关怀是周作人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在思维的洪流之中,它偶尔会峥嵘嶙峋,偶尔又会被深深埋没,但是始终矗立在那个位置上,永恒不变。因此,和书写现实紧密联系的谈鬼神,始终牢牢占据着周作人的创作位置,正如钱理群所说:“世上不理解于此,以为周作人动辄谈鬼,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这种南辕北辙的‘误会’是可悲的。”当他对文化批判意义上的谈鬼感到绝望,便转入民俗学上的谈鬼,以这看似“虚空的努力”隐晦的关照现实。一个具有自由主义的五四文化人,在动乱的大时代面前进退维谷,退,似迫不得已,又不甘寂寞;进,曲折坎坷,徒增无奈,不如在文艺上去推崇爱的美的鬼神论,将“美化精神”和人本精神的血液输进古老国民性改造的“胜业”之中,乞求人的光明、自由和理智。“两个鬼”的斗争终究以“绅士鬼”占据上风,他的创作也从披露式的讽刺走上了亦庄亦谐的微讽,从“浮躁凌厉”走上专慕“平淡自然”的境地。但是,一个对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状态有着悲观结论的理性智者,怀着从“谈鬼”中获得的苦果埋首于读“经”时,又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平淡自然的心境呢?他所坚持的以科学和艺术改造国民性的“立人”之路,怎么可能是寂寞地枯坐在“苦雨斋”中能够实现的呢?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作人的平淡自然的小品文中总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这是作者的清明理性和内心苦闷斗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周作人.谈笔记・秉烛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30.

[2]钱理群.曹聚仁与周作人[J].曹聚仁研究(试刊),1999(4).

[3]周作人.读鬼神论,周作人散文全集(第9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1.

[4]周作人.谈虎集后记・周作人散文全集(第4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34.

[5]周作人.希睹之徐光・周作人散文全集(第9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2.

[6]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03.

周国平散文范文4

广西浦北县文联韦志远副主席1991至2010年主要获奖情况

2001年,书法获湖南省直机关文联举办的“纪念孙中山、启功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2002年12月8日,书法获“迎奥运盼统一中华书画大展赛优秀奖”;2003年5月,书法获“中国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大展赛金奖”;2003年6月10日,书法获由北京大学等举办的“辉煌保健——首届全国书画艺术精品大赛金奖”;2003年6月10日,书法获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雷锋纪念馆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四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铜奖;2003年6月,书法一幅获由《人民日报》市场报举办的艺术名家“金杯奖”银奖;2003年8月20日,书法获由翰墨书画院、洛神赋书画院、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中国书画艺术大展组委会举办的“祖国颂”——当代美术家书法家书画精品邀请赛优秀奖;2003年9月6日,书法《带龙救国奋金澜》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展出并获银奖,作品收藏在军事博物馆;2003年7月,书法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橘子洲’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2003年8月6日,书法获由中国名人书画大展组委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共中央办公厅西苑出版社举办的“全国优秀师生书画大赛二等奖”;2003年9月,书法获由国际工笔画重彩研究会、新加坡文艺工作者协会、东方寿学研究会、长江书画研究院举办的“‘献给祖国、献给母亲’全国书画名家大展赛金奖”;2003年10月,书法获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德市人民政府、常德市文化局、常德市旅游局举办的走进桃花源全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2003年10月,书法一幅获由山东省文联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2004年4月,书法获由中国(许昌)画圣吴道子故里书画艺术节组委会、第五届中国书画名家大奖赛组委会、画圣吴道子艺术研究馆举办的“中国(许昌)画圣吴道子故里书画艺术节暨‘第五届中国书画名家大奖赛’优秀奖”;2003年10月,书法获“‘麓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4年5月,书法一幅获由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新加坡艺术协会、日本东洋文化教育研究会、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巴西中华书法学会、马来西亚艺术协会、中华艺术协会、国际工笔重彩画研究会、美国中国书法研究会、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南京颜真卿纪念馆等单位举办的“纪念书贤颜真卿诞辰1295周年书画名家交流展”一等奖;2004年6月,书法获由中国文人美术家协会、中国文人书画研究院有限公司、当代中国书画系列丛书编委会、北京华夏京都书画研究院、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组委会举办的“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优秀奖”;2004年6月30日,书法获“微山湖国际书法碑林大赛优秀奖”;2004年10月,书法获“庆祝建国5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4年10月1日,书法获由中国老年学会、中国老年杂志社举办的“建国55周年全国老年书画、摄影大奖赛优秀奖”;2004年12月10日,草书〈虎〉获“第二届当代中华儿女诗词书画作品邀请赛成年组特别荣誉金奖”;2005年6月2日,书法获由中国文艺协会、中原书画艺术院、中国文艺金爵奖组委会举办的“中国文艺金爵奖‘书画最佳奖’”;2005年10月,书法获由世界和平女神香港基金会、世界和平女神欧洲基金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扬州唐人画院、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保健炎黄翰墨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中华经济文化发展交流促进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华艺术家协会、中山大学、国际发展策略局、世界和平女神香港基金会书画艺术委员会、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宣传部、保健书画家报社、中华文化艺术普及促进会、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香港中华民族友好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世界华侨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等单位举办的“‘和平女神杯’首届国际书画大展赛‘和平奖’”;2005年11月18日,书法被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评委会评为“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书画类金奖”;2006年3月,书法获“庆祝建党85周年深切缅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逝世30周年大型艺术活动‘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一等奖;2006年9月28日,书法获由中国国画家协会、东方汉风书画院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大展赛优秀奖,并且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2006年11月5日,书法获“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中华诗书画大赛活动‘中山艺术奖’”;2007年2月,书法获“孺子牛艺术奖.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4月,书法获由湖南炎黄书画院、翰墨情深全国书画大赛评委会举办的“翰墨情深.纪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2007年5月,书法获由长沙市文联、长沙市美术家协会、长沙市书法家协会、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的赛评委会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6月8日,书法获由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全国诗词书法大赛组委会、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全国诗词书法大赛评委会举办的“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全国诗词书法大赛”创作二等奖;2007年7月,书法获“伟人颂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7月10日,书法《志当高远》获由中国名家书画院举办的“荣归十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书画名家邀请赛一等奖”;2007年8月1日,书法获“军魂颂.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9月,书法获“纪念怀素诞辰12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9年9月,书法获由中国人文书画院举办的首届“人文杯”奥运之光中国书画邀请赛银奖;2007年10月18日,书法获首届中国书画‘兰亭杯’大奖赛银奖;2007年10月,书法获“纪念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发表5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12月,书法获“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1月,书法获“撞历史警钟铸世界和平全国书画大赛‘旗舰奖’”;2008年2月,书法获“第四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3月书法获“胜利曙光——井冈山胜利会师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7月29日,获由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加拿大环球华报社、加拿大三维艺术协会等机构承办的“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书法创作二等奖;2008年9月18日,书法获由中国书画研究会、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组委会举办的“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丰碑艺术奖”;2009年11月,书法获由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加拿大环球华报社、加拿大三维艺术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北京大学书法学会、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举办的“第三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创作奖”; 2004年6月,书法获“‘伊梨汽车城杯’全国民族大团结名人名家书画邀请赛”优秀奖,并且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书法2002年分别获北京华夏“当代中华儿女树画艺术邀请赛”二等奖;书法获湖南省直机关书协书法大赛一等奖;书法2008年5月15日获由《“嫦娥奖“海内外书法家作品集》编委会、当代艺术杂志社、香港人民艺术出版社举办的“‘嫦娥奖’海内外书法家作品邀请赛‘嫦娥奖’优秀作品奖”;2009年9月28日,书法获由中国国学研究会、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组委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中国传统诗词书画大赛”获“孔子金像艺术奖——创作一等奖”;2009年,书法《毛泽东沁园春.雪》获由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组委会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第三届中日名家作品交流大展赛‘国际优秀奖’”; 2003年8月20日,散文《笔架凤池安乐民》获由《散文选刊》杂志社、保健古风文化艺术研究所举办的“首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2004年10月1日,散文《三娘湾畔耀明珠》获“第二届‘华夏作家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优秀奖”;2004年10月10日,散文《父亲那年是英模》获由《散文选刊》、北京古风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艺术网举办的“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赛优秀奖;2004年12月,报告文学《浦北今朝》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为“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东方红杯全国大型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一等奖; 2005年9月26日,报告文学《金晖红盾耀中华》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评为第六届世纪大采风活动作品金奖和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2005年12月8日,被中共钦州市委宣传部、钦州市人事局、钦州市文联评为钦州市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2006年,被钦州市文联、钦州市文学创作院评为“优秀文艺创作员”;2006年7月15日,被中国国际文艺家联合会、《中外精英》杂志社、中国国际新闻社、中国文艺杰出成就组委会评为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文学艺术金奖;2006年10月10日,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获由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举办的中国第六届(威龙杯)世纪大采风征文活动银奖;2007年散文《蕉乡浦北话香蕉》获由“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组委会、“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办公室举办的“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大赛金奖;2008年6月28日,散文《初进军营》获由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举办的中国第八届世纪大采风征文活动银奖;2008年8月,报告文学《蕉乡浦北看今朝》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举办的首届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新诗《东方狮醒党心红》获文化部等部门举办的第七届世纪大采风银奖和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2008年9月15日新诗《而立之年喜回眸》获中国散文学会、《散文选刊》杂志社、《人民文学》等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 2003年1月25日,春联、山歌分别获广西‘科技杯’春联山歌书法大赛撰联一等奖和山歌优秀奖;诗《正义长存万古松》2006年1月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辰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2004年4月,春联12首被中国楹联学会、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评为全国“金猴杯”春联大赛优秀奖;2004年10月1日,《劝学》一诗获贵州省作协举办的首届“先觉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对联获广东岭南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联大赛二等奖;2004年7月20日,诗《江泽民书法艺术》获由中国国学研究会、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评委会举办的“1996——2006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诗词精品奖’称号”;2005年4月1日,《科学养生保健三字经》获由中国国际医药保健研究院、中国医药保健杂志社、保健先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全国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征文大奖赛优秀奖”;2006年6月,诗词获“纪念建党85周年首届‘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一等奖,并且被授予“首批全国文化和谐使者”荣誉称号;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中国书画研究会、北京华夏书香文化中心、湖南香港文化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十二生肖文化与艺术诗词大赛‘生肖艺术奖’”;2008年10月28日,诗词获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2008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活动组委会举办的“2008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活动邀请赛一等奖”。2008年4月,论文《试论台湾省的和平统一》获“辉煌60年——共和国专家学者理论创新论文奖;2008年4月23日,论文《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被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外英才联合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外友好(北京)文化艺术中心评为“辉煌六十年——共和国专家学者理论创新论文奖。2008年9月,论文《试论毛泽东诗词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获“中国专家学者国庆6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并且在《甘肃文艺》上发表;论文《必须把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重点》、《农业企业化、企业工业化、工业现代新型科技化是浦北的必由之路》、《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浦北县文联的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创新?》、《银勾铁划灵霄殿,瘦骨梅枝老辣功---浅论丁艺书法艺术特点》、《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及对策》、《试论国家的统一》、《论和》、《试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获全国特、一等奖和国际优秀论文奖。2001年3月24日,电影剧本《五皇卧虎》获由第五届海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组委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杂志社在长沙市举办的“第五届海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优秀奖”;2010年10月,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参加由《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等报刊举办的“2010年中国作家创作笔会”获一等奖;2010年11月5日,电影剧本《古安潮》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活动”中,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活动“最佳创作奖”。1995年,获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1990至1998年连续被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全区先进科普工作者。2010年1月13日, 论文《试论台湾省的和平统一》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广播剧本《虎年大吉》在《天空剧本网》上发表;2010年1月,12首春联获第三届“博文杯”2010年春节楹联大赛一等奖,2月5日,诗词获“庆共和国60周年贺‘南瓷’科学发展”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2010年2月15日,16000多字的论文《试论毛泽东的诗词书法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在《甘肃文艺》上发表;2010年3月19日,书法获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中华诗词晚会研究会、河南省古风诗书画院、寅虎咏春全国诗书画 印四绝大赛组委会举办的“寅虎咏春.全国诗书画印四绝大赛”寅虎艺术奖和书法佳作一等奖。 2010年3月24日,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在由中国散文学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等举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上已经通过二审。2010年4月23日,书法、对联获“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优秀奖。2010年5月,对联一副在《辽宁楹联报》上发表;2010年5月,书法作品获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并且作品入选《中华书画名家群英荟萃》一书;2010年6月7日,散文《五皇山行》在《中国报告文学网》上发表;2010年3月至6月,《30集历史电视连续剧《冯敏昌》.等60多首篇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上发表;2010年6月 23日,诗获纪念唐寅540周年诗文艺术金奖;2010年6月,长篇报告文学《四十五载看今朝》在《甘肃作家港》、《中国作家网》上发表;2010年6月30日,31集电视文学和谐喜剧《蕉乡浦北舞诗龙》在《中国报告文学网》上发表;散文《画金重炼夕阳红》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 8月2日,论文《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8月19日,论文《农业企业化、企业工业化、工业新型科技化是浦北的必由之路》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2010年,论文《论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与对策》在《南方教育网》上发表;赋《中国人民解放军赋》在《广西老年知音》第九期上发表;2010年8月,书法获“橘子洲头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10年10月18日,书法入展全区卫生系统书画展7月14日,书法获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10年10月28日,散文《蕉乡聚首龙腾秋》在《南方网》上发表;2009年10月,诗联在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中国作家创作年会组织委员会举办的“2009年中国作家年会”中,作品《韦志远诗联》获一等奖; 散文《林苑生的五件镇宅之宝》在《广西政协报》上发表。论文《试论台湾省的和平统一》入选《共和国建设功勋》和《共和国60年重大获奖理论成果汇编》两书,并被决策者杂志社评为首届“共和国60年重大理论成果特等奖”。2009年7月,散文《夕阳霞彩满天金》在《老年知音》上发表;2009年7月10日,书法被国际汉学会评为“金晖杯”共和国文艺奖书法类一等奖。2009年7月29日,书法获由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加拿大环球华报社、加拿大三维艺术协会等机构主办,中国北京神州博艺美术院承办的“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书法获创作二等奖。 2009年8月,散文《辉煌铸就竞鳌头》在《广西民政》上发表。2009年,书法获由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交流中心和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香港中国书画研究会、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新加坡妙华艺术协会、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澳大利亚昆士兰华人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09 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第三届中日名家作品交流国际优秀奖”,并被大赛组委会收藏;2009年,对联十首入选《中国楹联年鉴》(2007——2009); 2009年11月,书法获由世界文化艺术家协会、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香港特别行政区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最具有影响力世界华人艺术家金奖”“最具有影响力世界华人艺术家金奖”。书法《连战和胡锦涛握手言和》一幅入选《世界华人名作大典》,2010年3月30日,电视剧本故事梗概《海南农垦情》在《海南农垦在线》上发表;2001年至2011年,共创作《蕉乡浦北舞诗龙》等十二部电影电视剧共150多万字,并且与人合编50多万字的《浦北县军事志》。

周国平散文范文5

1、书法

1997年,丁艺、李世刚的书法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县文联韦志远副主席:2001年,书法获湖南省直机关文联举办的“纪念孙中山、启功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2年12月8日,书法获“迎奥运盼统一中华书画大展赛优秀奖”;2003年5月,书法获“中国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大展赛金奖”;2003年6月10日,书法获由北京大学等举办的“辉煌保健——首届全国书画艺术精品大赛金奖”;2003年6月10日,书法获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雷锋纪念馆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四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铜奖;2003年6月,书法一幅获由《人民日报》市场报举办的艺术名家“金杯奖”银奖;2003年8月20日,书法获由翰墨书画院、洛神赋书画院、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中国书画艺术大展组委会举办的“祖国颂”——当代美术家书法家书画精品邀请赛优秀奖;2003年9月6日,书法《带龙救国奋金澜》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展出并获银奖,作品收藏在军事博物馆;2003年7月,书法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橘子洲’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2003年8月6日,书法获由中国名人书画大展组委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共中央办公厅西苑出版社举办的“全国优秀师生书画大赛二等奖”;2003年9月,书法获由国际工笔画重彩研究会、新加坡文艺工作者协会、东方寿学研究会、长江书画研究院举办的“‘献给祖国、献给母亲’全国书画名家大展赛金奖”;2003年10月,书法获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德市人民政府、常德市文化局、常德市旅游局举办的走进桃花源全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2003年10月,书法一幅获由山东省文联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2004年4月,书法获由中国(许昌)画圣吴道子故里书画艺术节组委会、第五届中国书画名家大奖赛组委会、画圣吴道子艺术研究馆举办的“中国(许昌)画圣吴道子故里书画艺术节暨‘第五届中国书画名家大奖赛’优秀奖;2003年10月,书法获“‘麓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4年5月,书法一幅获由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新加坡艺术协会、日本东洋文化教育研究会、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巴西中华书法学会、马来西亚艺术协会、中华艺术协会、国际工笔重彩画研究会、美国中国书法研究会、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南京颜真卿纪念馆等单位举办的“纪念书贤颜真卿诞辰1295周年书画名家交流展”一等奖;2004年6月,书法获由中国文人美术家协会、中国文人书画研究院有限公司、当代中国书画系列丛书编委会、北京华夏京都书画研究院、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组委会举办的“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优秀奖”;2004年6月30日,书法获“微山湖国际书法碑林大赛优秀奖”;2004年10月,书法获“庆祝建国5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4年10月1日,书法获由中国老年学会、中国老年杂志社举办的“建国55周年全国老年书画、摄影大奖赛优秀奖”;2004年12月10日,草书〈虎〉获“第二届当代中华儿女诗词书画作品邀请赛成年组特别荣誉金奖”;2005年6月2日,书法获由中国文艺协会、中原书画艺术院、中国文艺金爵奖组委会举办的“中国文艺金爵奖‘书画最佳奖’”;2005年10月,书法获由世界和平女神香港基金会、世界和平女神欧洲基金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扬州唐人画院、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保健炎黄翰墨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中华经济文化发展交流促进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华艺术家协会、中山大学、国际发展策略局、世界和平女神香港基金会书画艺术委员会、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宣传部、保健书画家报社、中华文化艺术普及促进会、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香港中华民族友好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世界华侨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等单位举办的“‘和平女神杯’首届国际书画大展赛‘和平奖’”;2005年11月18日,书法被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评委会评为“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书画类金奖”;2006年3月,书法获“庆祝建党85周年深切缅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逝世30周年大型艺术活动‘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一等奖;2006年9月28日,书法获由中国国画家协会、东方汉风书画院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大展赛优秀奖,并且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2006年11月5日,书法获“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中华诗书画大赛活动‘中山艺术奖’”;2007年2月,书法获“孺子牛艺术奖。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4月,书法获由湖南炎黄书画院、翰墨情深全国书画大赛评委会举办的“翰墨情深。纪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5月,书法获由长沙市文联、长沙市美术家协会、长沙市书法家协会、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的赛评委会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6月8日,书法获由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全国诗词书法大赛组委会、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全国诗词书法大赛评委会举办的“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全国诗词书法大赛”创作二等奖;2007年7月,书法获“伟人颂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7月10日,书法《志当高远》获由中国名家书画院举办的“荣归十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书画名家邀请赛一等奖”;2007年8月1日,书法获“军魂颂。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9月,书法获“纪念怀素诞辰12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9年9月,书法获由中国人文书画院举办的首届“人文杯”奥运之光中国书画邀请赛银奖;2007年10月18日,书法获首届中国书画‘兰亭杯’大奖赛银奖;2007年10月,书法获“纪念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发表5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12月,书法获“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1月,书法获“撞历史警钟铸世界和平全国书画大赛‘旗舰奖’”;2008年2月,书法获“第四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3月书法获“胜利曙光——井冈山胜利会师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7月29日,获由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加拿大环球华报社、加拿大三维艺术协会等机构承办的“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书法创作二等奖;2008年9月18日,书法获由中国书画研究会、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组委会举办的“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丰碑艺术奖”;2008年11月,书法获由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加拿大环球华报社、加拿大三维艺术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北京大学书法学会、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举办的“第三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创作奖”;2004年,丁艺的书法《客醉荔乡》一幅获国粹金奖;2004年6月,丁艺、韦志远的书法获“‘伊梨汽车城杯’全国民族大团结名人名家书画邀请赛”优秀奖,并且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任洪军1993年获第二届“红军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作品收藏在红军纪念馆;1997年获中国长白山杯书画篆刻艺术大奖赛二等奖;张传瑞的书法获河池网络书展三等奖;2008年获全区新人书法比赛二等奖;米均河的书法获全国教育系统“红烛杯”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诚信杯”全国书画摄影大赛书法银奖,中华“桥乡杯”书画楹联大赛书法二等奖,首届“科技杯”国际毛笔书法大奖赛佳作奖;丁艺、邓锡华、韦志远、韦善通、吕全军的书法2002年分别获北京华夏“当代中华儿女树画艺术邀请赛”特别奖和一、二等奖;邓锡华的书法2001年7月获第二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2008年5月,邓锡华的书法获“广西首届新农村科普书画、摄影、山歌楹联大赛”书画二等奖;2008年6月获“首届全国老年书画家、美术家书画作品大展赛”金奖;2008年9月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12月,韦志远、邓锡华的书法获湖南省直机关书协书法大赛一等奖;韦振炯的书法1993年10月,获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艺术部、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字典编委会举办的书画大赛世界铜奖,2004年9月,获由中国书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大赛金奖;2005年8月获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韦志远的书法2008年5月15日获由《“嫦娥奖“海内外书法家作品集》编委会、当代艺术杂志社、香港人民艺术出版社举办的“‘嫦娥奖’海内外书法家作品邀请赛‘嫦娥奖’优秀作品奖”;2009年9月28日,韦志远的书法获由中国国学研究会、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组委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中国传统诗词书画大赛”获“孔子金像艺术奖——创作一等奖”;2009年,韦志远的书法《毛泽东沁园春。雪》获由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组委会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第三届中日名家作品交流大展赛‘国际优秀奖’”;2005年,张光裕的书法获感动地带。“郑和杯”第21届庞中华国际书法艺术大赛优秀奖。

2、文学

原县文化局局长黄家玲的诗集《笔的神话》1995年获中国文艺家名人作品展示会“金鼎奖”,1996年诗歌《桂林游诗》获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文学创作奖;县文联韦志远副主席:2003年8月20日,散文《笔架凤池安乐民》获由《散文选刊》杂志社、保健古风文化艺术研究所举办的“首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2004年10月1日,散文《三娘湾畔耀明珠》获“第二届‘华夏作家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优秀奖”;2004年10月10日,散文《父亲那年是英模》获由《散文选刊》、北京古风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艺术网举办的“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赛优秀奖;2004年12月,报告文学《浦北今朝》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为“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东方红杯全国大型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一等奖;2005年9月26日,报告文学《金晖红盾耀中华》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评为第六届世纪大采风活动作品金奖和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2005年12月8日,韦志远、黄家玲、丁艺分别被中共钦州市委宣传部、钦州市人事局、钦州市文联评为钦州市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和“优秀文学家”称号;2006年,韦志远、刘德光被钦州市文联、钦州市文学创作院评为“优秀文艺创作员”;2006年7月15日,韦志远被中国国际文艺家联合会、《中外精英》杂志社、中国国际新闻社、中国文艺杰出成就组委会评为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文学艺术金奖;2006年10月10日,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获由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举办的中国第六届(威龙杯)世纪大采风征文活动银奖;2007年散文《蕉乡浦北话香蕉》获由“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组委会、“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办公室举办的“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大赛金奖;2008年6月28日,散文《初进军营》获由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举办的中国第八届世纪大采风征文活动银奖;2008年8月,报告文学《蕉乡浦北看今朝》获中国散文协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举办的首届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新诗《东方狮醒党心红》获文化部等部门举办的第七届世纪大采风银奖和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2008年9月15日新诗《而立之年喜回眸》获中国散文学会、《散文选刊》杂志社、《人民文学》等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2006年,张淦侑的散文《师恩浩荡绿风吹》获21世纪中国青少年文学大是大赛中学组特等奖;2006年,容泽新的散文《山梅红》获第七届“新世纪之声”《爱我中华》征文银奖;翁德生获“中国乡土文学奖”国家一级文学奖章,“秦皇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中华颂”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2007年,县文联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中国—东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三人荣获一等奖。2009年4月,黄家玲、卢炼的作品分别获钦州市2008年度一、二等文学奖。林巧云被评为钦州市文学优秀会员。

3、诗联( : )

县文联韦志远:2003年1月25日,春联、山歌分别获广西‘科技杯’春联山歌书法大赛撰联一等奖和山歌优秀奖;诗《正义长存万古松》2006年1月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生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2004年4月,春联12首被中国楹联学会、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评为全国“金猴杯”春联大赛优秀奖;2004年10月1日,韦志远《劝学》一诗获贵州省作协举办的首届“先觉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对联获广东岭南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联大赛二等奖;2004年7月20日,诗《江泽民书法艺术》获由中国国学研究会、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评委会举办的“1996——2006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诗词精品奖’称号”;2005年4月1日,《科学养生保健三字经》获由中国国际医药保健研究院、中国医药保健杂志社、保健先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全国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征文大奖赛优秀奖”;2006年6月,诗词获“纪念建党85周年首届‘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一等奖,并且被授予“首批全国文化和谐使者”荣誉称号;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中国书画研究会、北京华夏书香文化中心、湖南香港文化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十二生肖文化与艺术诗词大赛‘生肖艺术奖’”;翁德生获首届“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牡丹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现代诗歌组一等奖,“中华颂”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黄佳祖、陈世儒、范韦的春联参加广西春联2006年1月大赛分别获金、银、铜奖;邓传瑶的词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华夏诗词大赛三等奖。2008年10月28日,韦志远的诗词获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2008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活动组委会举办的“2008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活动邀请赛一等奖”。

4、美术

1993年,黎均桓、彭卫斌作品获首届全国群星美术大展优秀奖;彭卫斌的油画《青铜时代》获庆祝建党70周年广西美展二等奖,刘毕龙的油画在广西美术摄影大赛中展出并获优秀奖,黎均桓、彭卫斌的油画《整装待发》、《山歌》分别获广西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广西美展三等奖,彭卫斌的油画《牵手》、《山歌》获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广西美展三等奖和全国群星美术大展优秀奖;张光裕的国画《又到蝉鸣荔熟时》2002年获“大雄鹰杯”庆祝香港回归5周年公务员书画展优胜奖;2003年国画获海峡两岸美术交流的大展赛一等奖;2005年国画《火红的岁月》获首届中国北京“国宝堂杯”书画艺术展铜奖;2006年国画《荔园新村》获首届“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达展一等奖;2009年,国画《夙愿》获“中国心、和谐情”广西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览三等奖;2008年,黎均桓的油画《小路》获广西文化厅举办的“魅力北部湾”美术展览铜奖。

5、舞蹈

2006年民间舞《纵情岭头》获全区“八桂群星奖”;2007年11月,民间舞蹈《纵情岭头》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表演)奖;县舞蹈协会创作的舞蹈《同一片蓝天》、《神网》等获自治区群星艺术展演奖;2008年1月,社区快板表演唱《和谐新社区》获由区党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全区“社区情。和谐颂”演出二等奖;时尚说唱《说唱新家园》获文艺创作演出三等奖。

6、音乐

1996年,劳华珍演唱的歌曲《干在今天想明天》获广西八桂群星文艺汇演银奖;2000年辅导节目《我爱你中国》参加上海桑塔纳杯广西赛区获演唱奖;2006年辅导节目《重返校园的小阿妹》获全国艺术人才选拔赛金奖;2008年,县音协组织参加2008年广西小音乐家歌唱技能竞赛有陆星宇获金奖,钟佳希等4人获银奖,2人获铜奖。

7、摄影

谢勇云的摄影作品《与阳光对话》入展“美丽神奇的广西”摄影展并多次获全区奖。

8、文艺理论

2008年4月,县文联韦志远论文《试论台湾省的和平统一》获“辉煌60年——共和国专家学者理论创新论文奖;2008年4月23日,县文联韦志远论文《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被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外英才联合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外友好(北京)文化艺术中心评为“辉煌六十年——共和国专家学者理论创新论文奖。2008年9月,县文联韦志远论文《试论毛泽东诗词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获“中国专家学者国庆6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并且在《甘肃文艺》上发表;论文《必须把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重点》、《农业企业化、企业工业化、工业现代新型科技化是浦北的必由之路》、《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浦北县文联的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创新?》、《银勾铁划灵霄殿,瘦骨梅枝老辣功——-浅论丁艺书法艺术特点》、《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及对策》、《试论国家的统一》、《论和》、《试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获全国特、一等奖和国际优秀论文奖。

9、电影电视

宁向、项艳的电视散文获2009年度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三等奖;2001年3月24日,韦志远的电影剧本《五皇卧虎》获由第五届海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组委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杂志社在长沙市举办的“第五届海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优秀奖“;2010年10月,韦志远的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参加由《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等报刊举办的“2010年中国作家创作笔会”获一等奖;2010年11月5日,韦志远的电影剧本《古安潮》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活动”中,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活动“最佳创作奖”。

10、其它

1995年,韦志远获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1990至1998年连续被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全区先进科普工作者。

2009年,宁世灵被自治区文联评为先进工作者。

浦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周国平散文范文6

在周作人研究中,一般会以1928年为界(这一年发表《闭户读书论》),将其散文文体分为“抒情言志体”和“抄书体”两种,后一种抄书体在抗战时期又发展为一种“笔记体”。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散文,都具有自成一家的独特风韵。他前期的小品文从寻常的生活意象入手,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情怀。后期的“抄书体”文,因抄书成分过重,各家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两个时期的文体风格差别之大,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从周作人散文文体的变化可以推演出两条暗含的脉络,一条是五四启蒙精神的坚守,始终提倡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把散文的写作原则建立在强调张扬个性的“知识”与“趣味”和注重表达个体“真挚”的情感之上;另一条则是“苦味”的每况愈下,愈演愈烈,并在“笔记体”中发挥到极致。

一个作家的文学观对其作品的文体风格是最好的诠释,思想永远是隐藏在文字表面下更深层次的个性呐喊。无论哪一种文体其实都是作家思想的一种浅层映射。因此,对于他文学思想的梳理确是必要且切实的,并且应当放置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之下。纵观周作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晚清以来的内忧外患,到由“三民主义”引发的启蒙思潮;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个性解放到复辟与反复辟的傀儡之战。周作人从青年时期感伤的忧国忧民中提炼出自己的救国主张和文学主张。从文学论,他在中国这一的转折期担当起时代的弄潮儿,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口号,倡导“人道主义”的文学。大革命失败后,左翼文学主张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但过于夸大文学的政治斗争作用,使文学沦为工具,浸染“功利主义”色彩。这与周作人固守的文学主张背道而驰。他认为,文学的使命在于“阐述时代精神”、“发扬神思、趣人心以进于高尚”。

文艺的功用宛若一颗豆子与读者结缘,文学的使命更多的是以文艺的方式尽可能地削弱民众思想上的寂寞与空乏,使民智开化、进步。总的来说,“虽非实用而有远功”才是他理想的文学的“社会距离”,融合“知识”与“趣味”的教化民众,启迪心智才是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导言>》中,他将“载道”与“言志”对比而论,言志派文学是一种即兴文学,言自己之志;载道派文学是一种赋得文学,载他人之道。左翼文学便是他所谓的“载道”文学,批判载道文学的附庸媚态,维护自己“人的文学”的园地,突出个人的主体性,坚持五四文学的启蒙传统。人们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评价往往是“闲适”、“平淡”,这主要是针对前期的抒情言志体散文,周作人自己却不以为然。其撰写的《自己的文章》可以说是最好的反驳,并且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文章的看法。他说,“平淡,这是我所最缺少的”、“闲适,也是说得不对的”。就像他说的,“老是那么热心、积极”地关注民族的命运,感时忧国,“文章底下的焦躁总要露出头来”,表现出的则是一种“苦闷”和“忧郁”。

对于自己的国,他一直是饱含着深情“上下求索”,他把自己称作“寻路的人”,然而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看到改头换面的中国社会依然是那番萧条景致,国民劣根性并没有遭到丝毫的破坏,心里已然不是“怒”那样简单,一边诅咒着那些觉得“光着膀子挨刀真有意思”的麻木的民众,愤恨地说着“奴性天成的民族是亡有余辜”的气话,一边在悲哀中挣扎着。对于民族的悲观情绪早已同忧患意识一起深深扎根于周作人的心中,从他的身上便可看到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寻求民族觉醒时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对于民族的悲观使他深感“教化之无用”、“文字之无力”,在北平的苦雨斋里“闭门读书”,这也许是他找到的另一条出路吧。然而《闭户读书论》中的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第一要紧”往往会被断章取义,拿来作为他早有附逆倾向、消极度日的证据。这是不严谨的,周作人在讲这句话的前提是“从头就不烦闷。”但如果“有了烦闷”就要“用方法消遣”。“闭户读书”是他找到的既不“用钱”、也不“用力”的方法。而所说的“烦恼”不就是有感于“教化之无用”的苦涩,对于虚空的世界和狂妄愚昧的民众所生发的失望之情吗?从闭户读书开始,周氏张扬的文学观也收紧羽翼,孤照自审,变得更加内敛、含蓄。文体风格自然要从“抒情言志体”转变为更加含蓄的“抄书体”。而“抄书体”无非是他深层次的文学主张所外化的一种“文学变体”。

“抄书体”最大的特点是通篇引文连缀,周作人自己的话却很少地穿插其间。尽管抄书的内容占据文章的大半,却有“六经注我”的意味,抄书的心态更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周作人对自己这一独创的新体做过如下的阐释:“不佞之抄却亦不易,夫天下之书多矣,不能一一抄之,则自然只能选取其一二,又从而录取其一二而已,此乃甚难事也”①。因此,这种有选择地抄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胡乱征引,而是为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服务的。那些被征引的古书也已不再是“死书”,而是替作家代言的有力说辞。但是累于抄书比重过大的文体限制及其文学思想的内敛化走向,直抒胸臆已不再可能,抒情表意的线索更加内在化②,文章的气韵也更加深沉厚重。虽表面上生涩难嚼,却耐人寻味。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没有跟随北京大学南撤,而是留在北平。曾托辞“家累”不易远行,还信誓旦旦地说道“而是请勿视留北诸人为李陵,却当作苏武看为宜”。然而,这样的保证却为随后“附逆”的事实蒙上了巨大的欺骗性。近年来,对于周作人的研究尽量延续“人归人,文归文”的研究态度,不因他在政治上的污点而忽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这是客观且正确的。不过鉴于对他散文风格变化这一探究的需要,“附逆”动机背后的思想线索依然是有必要说明的。#p#分页标题#e#

根据郑振铎《惜周作人》这篇文章中所透露的关于周作人的“必败论”与“宿命论”,他之所以认为“中国无力与日本作战”其根本原因就是已植根于他内心的民族悲观论。周作人在闭户读书后将自己深锁于书斋,厌倦纷乱的国事,倾心于研读古书,更加珍视他所坚守的“人学”观念,并一再保存心灵的纯净。然而,越是对民族感到悲观,深恐自己的精神家园的沦陷,就越是要守护“精神自我”的完整。越是失望,就越是要保存自己的独立人格。忧患意识使他窒息、痛苦,以致走到了反面,做起了“精神贵族”。附逆则为他“保存自我”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于是乎,在苦雨斋的闭户读书成了他的精神追求。抗战时期周作人的散文文体是其独创的“笔记体”。根据《负暄琐话》中的记载,“他喜欢浏览中国笔记之类的书,这方面的著作,他几乎都看过”。《药味集》中收录的文章便是这种“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在写给鲍耀明的信中说道:“此书市上极难得,而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种颇有可看之小文”③。其中的文章篇幅远不及之前的“抄书体”,语言多用文言,读起来不是顺流而下,总觉有种涩味,曲曲折折。内容颇杂,虽然仍是大量引文连缀,但穿插其间的作者自己的议论抒情的比重增多不少。文中总会写到自己对于故乡的怀想和童年的追忆,而且多有思念的情分。多篇散文所选取的意象都是绍兴之物,如《卖糖》中绍兴的“夜糖”,《炒栗子》中绍兴的“李和儿”、《禹迹寺》中绍兴的“禹迹寺”等等。这些文章明显地融合了知识性与趣味性,时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真挚”,可见,五四启蒙精神在他的文学观中是一以贯之的。在我看来,从抄书体到笔记体,文章中周作人自己的话的比重增加许多,而且多是感伤的怀念。可见,“苦味”不仅多年来跟随着他,在抗战时期更是达到极致。

上一篇民国历史

下一篇高效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