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例6篇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芙蓉镇》 故 理 类

影片《芙蓉镇》的面世无疑是成功的。成功之一是因为这部影片体现了文化的起承转合,是文艺功效发挥到了极致的结果。文化的起承转合和文艺功效的发挥归根到底是她符合了人类思维变化、蕴含了人类心灵的血与肉、体现了人性内心的跌宕起伏,而这,正是影片推理因素应用的结果。《芙蓉镇》影片制作和开机问世的成功处处体现了《墨辩》中一种推类的思想。而这种类推思想的应用,使得影片在内附人类心灵,外化演员的情感表现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功效,从而使得影片在灵与肉方面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正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下面我们就《墨辩》中的推类思想来阐释影片《芙蓉镇》的成功。

一、墨辩中推类思想的阐述

《墨辩》中所体现的推论思想是以“三物”为根本的,那么何为“三物”呢?张岱年对《墨经》“三物”说进行了研究。《墨经》之《大取》篇中,有被后来人们称为《墨经》“三物”说的叙述:

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唯(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

张岱年认为,“三物”即“故”、“理”、“类”,是《墨经》关于论辩的理论。“故”是推论之根据:“理”是推论时必须遵循的事物之规律:“类”是辞推演之根据,“辞之推演,以‘类’为枢纽。如立辞而不明其类,是无从推演的。”从影片的拍摄剪辑到影片脉络的一线相承,从演员内心的情感变化到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这里处处体现了推论思想的“三物”之说。顺承这种推论上的后乘,影片在前期剪辑制作以及演员塑造乃至故事情节的一脉相承会令人耳目一新:以这种推论为反,则会给人一种跌宕起伏之美和扣人心弦之效。在《芙蓉镇》这部影片中,无论是在前期影片的剪辑制作,还是故事发展的脉络乃至中间演员情感变幻,都体现着这种推论思想所具有的功效,而这种功效的发挥使得故事情节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从影片的前期制作来谈推论思想的功效及这种功效所发挥的作用

分镜法与单机拍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演员表演的连续性以及易导致表情的僵化。从而使得故事情节不顺畅,给人以陌生的感觉,在《芙蓉镇》中谢晋导演规避了这些不利因素。采用了分场景拍摄以及多机连拍,这样既保证了演员拍戏的连贯性又使得情节鲜活而生动,这种拍摄手法的转变是一种推论思想的应用。从分镜到分场,从单机到联机拍摄。这就是有故依理据类思想的顺承。“故”是理由。正是由于单机和分镜剪辑拍摄所固有的弊端,才有了创作联机和分场拍摄剪辑的举措,这并非无“理”取闹,这种创作从思路上遵循了“类”的原则。这种变化归根到底是思想上的变化,而思想上的这种转变丰富了演员的表演色彩。对于工作人员多角度多方位的剪辑、采取大有益处。最终使得影片顺承连贯一脉相承。

三、从故事发展的脉络来谈推论思想的运用和作用

在《芙蓉镇》这部影片中,从故事发展脉络上,我们不难看出故事情节有三大时间层次。这三大层次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主角胡玉音为中心各角色都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三个阶段在思想上是一种推论思想的应用。三大阶段以时代背景立辞,这是推论思想中类的体现,而同时,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道路即是“理”,三大阶段的出现是人物性、情和欲得以完善的路径。缺少了这个必须的途径,故事情节就无从表现,演员的情感也就无所升华。三大阶段层层相扣、一脉相承。这是历史的要求与进步,每一个阶段又促成了另一个阶段的出现,这正体现了一脉中的“故”。无“故”无以有果,“故”体现的是动力。而正是具备了这种动力,才使得情节有血有肉。

四、由人物情感的变化来谈其中的推论思想及这种息想的运用所形成的感染力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2

小说中的人物,成了思想的符号,形象越来越模糊。有时,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可是,小说家表达的思想,却越来越重要、明晰。主题先行,也不在话下。极端的例子是,单看小说的题目,就能了解作者的思想。这时,去阅读小说,只是要看思想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如何被表达的,而不是享受故事带来的愉悦。严肃文学越来越难吸引到普通读者,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是可以区分两类小说家,他们的侧重点分别落在讲故事和谈思想上。喜欢“讲故事”的小说家,凭着艺术的直觉,把对社会的观察与对人性的探究,全部交给故事。而把长在故事里的思想,留给读者去发掘。偏爱“谈思想”的小说家,则把思想封装在故事里,交给读者。经过提纯,这思想往往简单、纯粹,振聋发聩。而故事,只是思想的容器,打开盖子就能看见。

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经典的“思想型”的小说。“活着”无疑是对国人的人生观和生存方式的天才概括。许三观卖血的故事,提供了关于“汗钱”和“血钱”的思考。其中,“血钱”的意义是重要的发现。当身体变成商品,卖血卖掉的,就不只是“力气”,还有灵魂。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人身无长物,卖血者的牺牲精神,因此上升到了悲剧的高度。余华又一次抓住了民族记忆的痛点与泪点。

在这两本小说之后,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使余华想要超越自我,达到读者的预期,变得十分困难。《兄弟》招来不少批评。《第七天》得到的,是嘲笑。新近的随笔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单看标题,已让人气馁了。“谈思想”的余华和他的宏大主题,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显得格格不入。当然,这不是说,中国文学的“感时忧国的精神”过时了,而是读者的注意力转移了。如今,比起历史、民族的宏大叙事,人们更关注个人内心的“爱和怕”。

小说的时空必须拓展得足够大,才能装下一个宏大的主题。《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篇幅都不大。但是,福贵的故事,从时间、空间来看是“史诗的”。许三观卖血也从青年卖到了老年。他们的人生故事,在如此宽广的时空中展开,读者当然希望看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人性的纵深。然而,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福贵还是那个福贵,“活着”而已。如果外在的压力大到了人根本无法反抗的程度,故事的悲剧性就不存在了。所以,福贵绝不是什么悲剧英雄,只是一个符号。这并不奇怪,因为余华追求的,不是这个故事蕴含的道德意味和人的可能性,而是一种思想。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老年许三观卖血的情节,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只能说,作者是要借此表达某种观念。余华说,这篇小说写的是“平等”。表面上,生而为人,都有(也只有)一个身体,这是“平等”;实际上,乡下人视卖血为健康的表现,城里人则认为卖血无异于卖命。小说结尾,老年许三观连血都卖不掉了。这又说明,身体与身体之间,是不平等的。

“血”除了是“力气”,还关系到传统的伦理秩序。许玉兰听说许三观卖血,对他说:“我爹说身上的血是祖宗传下来的……卖血就是卖祖宗。”③一乐与许三观没有血缘关系,待遇自然与二乐、三乐不同。他与一乐的关系的发展,说明情感最终战胜了血缘。小说结尾,为了给一乐治病,许三观一路卖血去上海,差点儿丢了性命。这种温情,促使韩国导演河正宇把它改编成一部讲述父子亲情的电影,令人大跌眼镜。

这当然不是小说的主题。许三观卖血的故事,有时是悲剧,譬如为了让家人吃一顿好饭而卖血,还有一次是为了请二乐的队长吃饭。有时是喜剧,譬如小说开篇,他糊里糊涂地跟着根龙和阿方去卖血,再如他卖血给林芬芳买礼物。当身体失去了伦理意义,成了单纯的商品,卖血很容易变成一种习惯。老年许三观想起炒猪肝和黄酒,走进诊所,说明卖血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他的荣光。

对真正的底层民众――农民根龙和阿方来说,卖血要一直卖到死。阿方因卖血“尿肚子撑破了”,身体垮掉。根龙则在一次买血之后,得脑溢血死了。为了过上最基本的生活,他们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里,对命运的嘲弄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到了令人动容的程度。许三观的故事里随处可见的滑稽意味,只能说,是余华为了消解这浓得化不开的悲剧性所做的折衷处理。

“思想型”小说家余华使用隐喻的方式是,让整部小说成为一个隐喻。“卖血”,首先意味着传统伦理、道德的崩溃,身体成了商品。其次是历史的悲剧,人到了只剩身体可供出卖的境地。最后,还有人性的温暖:卖血者的命运令人唏嘘,他们的牺牲精神使人感佩。余华发掘了“卖血”的丰富意涵,用许三观的故事把它表现出来,证明了他对历史和现实惊人的洞察力,以及对生活进行提炼、概括的才华。

这部“思想型”小说,本身就是思想的表达。读者在阅读时,并不在意许三观的语言和行为,其实不像个典型的中国人。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买血”折射出的普通人(许三观)的苦难史、底层民众(根龙、桂花的娘)的愚昧以及当权者(两代血头)的贪婪、麻木。

因此,许三观的妻子许玉兰,虽然说了很多话,做了很多事,却像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她的情感不够敏锐,总是抓不住生活的重点,与这个故事的悲剧性失之交臂。在莫言的《爆炸》中,“我”的妻子,也叫“玉兰”。这个中国女性常用的名字,代表着一个庞大的沉默的群体,本身就富有象征意味。妻子玉兰,堪称中国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代言人:她首先是生孩子的机器,其次是劳动工具,最后才是妻子。

《爆炸》讲的是,“我”领着妻子去公社卫生院做流产手术的故事。这篇“讲故事”的小说,没有惊人的思想,故事也不特别,甚至连个中人物因那个无法出生的孩子而感到恐惧、无奈与忧伤,对国人来说,也是司空见惯的。然而,真正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如何讲述它。这篇题材普通的小说,被莫言拉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两路人马,再加个“蛋黄色的人”,讲得杂花生树、众声喧哗。

这个故事里,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农民子弟“我”当兵、提干、上大学,成了一名电影导演。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干部”身份,妻子腹中的二胎,必须“流掉”。由于害怕失去已有的一切,“我”变得十分懦弱。在父亲面前,我必须抬出“法律”,寻求“独立”。对待泼辣的妻子,“我”先是用自残的方式反抗,接着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孩子流掉,问题解决了,“我”却没法面对自己的脸。

天上的飞行训练,是自上而下的律令。那爆炸的声响,时时在头顶轰鸣,使“我”警醒。小说结尾,“我”看见“飞机的翅膀流着血一样的光……”④这种高压的力量,是“我”无法反抗的。整个故事说明,“我”虽然保住了“干部”身份,对“独立”的追求,却失败了。这种在体制内追求并不存在的“独立”的人,是一种典型形象。在动物园看狐狸时,“我”对姑娘说:“我怕这铁笼子。”⑤这种心理很有普遍意义:对“铁笼子”,他又恐惧又依恋,陷入无穷无尽的苦恼之中。

然而,“铁笼子”关不住狐狸。这种经常在民间传说中出场的动物,代表着自下而上的反抗力量:一种来自传统的力量。小说中,姑姑口里“狐狸炼丹”的故事,与卫生院外追捕狐狸的行动,交相辉映。“我”与狐狸不期而遇。它“鄙夷地瞄了我一眼”“我”觉得它“像一尊移动的纪念碑”。最后,这只“独立”的狐狸消失了,但“狐狸脸上傲慢的神情刺激着我的神经”。在“计划生育”这件事上,“我”打败了父亲,却无法消除来自传统的“蔑视”。⑥这一切,只因有个“蛋黄色的人”。他在“干部村”那儿出现,提着“一个带着长柄的圆物”。⑦“蛋黄色人”手中的官印,当然是权力的象征。围绕着这个“黑色地雷状物”的,是女人和孩子。这代表着它的管辖范围。在小说中,它发出沉闷的爆炸声,与妻子在产房中的叫声,此起彼伏。其中的象征意味,不言而喻。

“讲故事”的莫言,用各种各样的隐喻,把这个普通的故事的悲剧性,挖掘得很深。他使用隐喻的方式,不是从故事本身入手,而是着眼于故事的背景,全方位、立体式地投放。因此,《爆炸》是一部很复杂的小说,无法用一两个简单的关键词来概括。读者预期的中心思想: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批判,随着故事的进行,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阅读这篇“故事型”小说,是一场发现之旅。仿佛与故事相关的一切,都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跳脱出来,变得意义非凡。女儿的气球,卫生院里死去的青年,他妹妹手里的红苹果,安护士的书,母亲的牛,父亲的手……丰富的阐释性,使这篇小说的“现代主义”扑面而来。读者也由此见识了莫言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

卖血和流产,是发生在医院的两桩戏剧性事件,也是中国人的命运的两个极端形式:卖血意味着身体是他们唯一的财产,流产使他们失去了子嗣。余华和莫言继承了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传统,关注社会现实,富于批判精神。余华爱“谈思想”,从广度上发掘生活的真实。莫言重“讲故事”,在深度上探究人性的可能。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当代小说的两种类型:思想型和故事型。在思想型小说中,隐喻一般是宏观的;而故事型小说里的隐喻,通常是微观的。

注释:

①②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第6页。

③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3

一直以来,我司都保持对游客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消防法律法规,重视安全工作。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各部门常常会要求员工对已发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从反面为我们吸取教训提供了鲜活的例证,是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最好教材,举一反三是有效吸取事故教训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吸取事故教训时,我们常常强调要举一反三,举一反三也是运用放散式思维进行事故案例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举一反三,可以全面、深刻、有效地吸取事故教训,取得事半功倍功效。

深圳欢乐谷“欢乐干线”事故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事故本身就是一件事,开展事故案例教育的我们不能就事论事、点到为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事故当作故事来讲,只仅仅停留在事故本身上、停留在事故发生的表现形式上。我们通过分析事故,找出造成事故的各方面的原因,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并让大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有益的启示,总结出经验教训,制定出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掌握应对类似情况的措施、办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通过分析当事人的作业行为,来对照我们自己的员工管理。回想我们自己,联想身边的同事,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是否牢固树立?岗位安全责任是否严格履行?在我们的作业行为中是否也存在事故案例中的违章现象?存在“三违”的情况?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执行是否到位?对安全体系的管理标准、管理措施是否准确理解、掌握?对危险源的辨识是否清楚?班前班后、安全教育有没有针对性?

列举的问题不一而足,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联系,学会认识。运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去剖析梳理,运用放散式思维去讨论认识。纵向延伸刨根问底,横向扩展触类旁通,时间上推移常学常新。强调的是由局部到全面,点面结合,系统认识;由现象到本质,去粗取精,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感性到理性,完善升华,把思想认识转化为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行动。强调全面、系统、综合、多角度地去认识事物,汲取教训,总结规律。强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真正落实防范措施,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完善提高,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举一反三是一种工作的方法,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如果凡事都能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人人都能坚持举一反三、完善提高,那么事故的悲剧将不再重演,安全生产工才能彻底落实。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故事教学;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我常常给学生讲故事,故事虽小,但作用不小。它不仅会给思想品德课平添几分乐趣,还能揭示道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然而选择什么样的故事以及怎样讲故事,才能使课堂效果更好、更精彩,并做到事半功倍,是我们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讲故事只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手段

为了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课堂上讲故事,不能胡编乱造、没有目的,更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上的气氛,而是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这节课,一连串讲述了七个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下课铃就响了。试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没有?很显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节课完全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所以,讲故事只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讲故事的时机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把握讲故事的时机?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预先考虑到在哪个环节讲故事,在讲述故事之前必须提前进行必要的准备,达到衔接自然,讲完故事后要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故事的熏陶,领会教学内容;二是课堂教学中突然想到的故事,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穿插,不能起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娴熟的应用讲故事的技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我刚在黑板上写上“难报三春晖”的课题,就有一部分同学发出“尖叫”声,如此可见,许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意见特别大。在这个时候,如果按照教学设计的内容,直接向学生灌输孝敬父母的理由,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灵机一动,讲述了以下故事:

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的爸爸因车祸高位截瘫,后来父母离婚,年仅十岁的她就挑起了照顾爸爸的重担。上初中的时候,她每天四五点钟起床,给爸爸倒便盆、穿衣、洗脸,烧火做饭,有时顾不上吃早饭就去上学。放学回家要做饭、洗衣、收拾房间,晚上九点以后写作业。周末和假日她还要种地。他一直这样照顾爸爸,但是从没有向别人提起家里的困难。在学校,她的成绩特别优秀。根据故事,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小女孩的朋友,你觉得小女孩该这样做吗?”同学们听完故事后,都流下了眼泪,纷纷表示要向女孩学习,课堂顿时安静下来。

针对课堂的转机,我马上让学生说一说“为父母做的有意义的事”。有人说,我给妈妈端过药;有人说,我给爸爸洗过脚;有人说,我给爸爸妈妈洗过衣服等等。就这样,同学们都明白了要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自然就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选择故事

(一)教师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所以,故事的真实性是出于思想品德学科的要求,真实性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否则,思想品德课就变成了说教,不能取信于学生,无法达到课标的要求。如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主要以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真实故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师要注意故事的生动性。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故事进行认真的理解,与故事形成共鸣,讲述故事时要真情流露,这样才能感动学生。因此教师要对故事进行选择。故事要有趣味性,要生动感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课,我选择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深沉刚毅的故事,直接冲击学生的心灵,感动学生,让学生领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另外,能够引起学生同情心的故事,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故事要注意短小精彩。

我们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要根据故事可能承担的任务,合理的安排故事的篇幅。一般的原则是“短小精彩”,尽最大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故事精彩,而不能浪费时间。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历史微故事

0.引言

历史故事是学习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史学思想和思维能力,有效的利用历史故事,能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故事因其特殊性,在教学中运用到的要求也比较高;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高,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需教师能灵活采用教学方式科学的将故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运用微故事作研究。

1.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1.1引起学生的兴趣

无论是哪个年龄的人都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付出努力,学生也是如此,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便很少去学习,假如强制他们进行学习,便会产生反感。初中历史学科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巧妙地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到历史知识,对历史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1.2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是现代教育重核心内容,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创新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灵感[1]。如《春秋争霸》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春秋时期主要国家有哪些?然后再将学生引回教学中,这样学生在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

1.3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初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人生中各种观点也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形成,我国历史悠久,很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无形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2、选取历史故事的原则

2.1真实性

真实性是初中教学中采用故事讲解的重要原则[2],因为只有真实的故事才符合历史的史实,一旦所讲的故事违背了史料的记载,学生了解到之后,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选取历史故事必须达到真实,选择的故事内容不能脱离史实的记载,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推测。

2.2趣味性

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时候,首先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选择,才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的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3针对性

所有的故事都要围绕教学材料,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把教学内容上难点的部分通过历史故事进行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讲授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不断地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3.1抓住时机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应该针对历史内容来选择,在首先应用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一些难点与重点的地方,可以借助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或者在一堂课快要结束时,在课末收尾时巧妙地设置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的收尾,不仅可以巩固课文,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下一节历史课有所期待。例如:在课末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宣武门事变等故事缓解学生的紧张感,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唐朝历史。在学习春秋时期历史故事时,教师将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故事引入其中,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动荡,各个诸国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教育发展的很好,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给人带来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春秋时期的历史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下一节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3.2合理的处理和构建历史情节

一段历史故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是故事情节结构是否合理[3]。教师在讲授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开头一定要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体的故事情节不能太空洞与枯燥,讲的时候注意层层递进,注意节奏,故事的头尾要相互呼应,或者留下悬念,或者疑惑,才能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了解,能把真实性的基础适当的在故事情节上进行必要的处理。

3.3选择典型性的故事

讲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进行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针对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达到与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选股时要注意简短、真实而典型,不可虚假乱造。例如:“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里有非常详尽的描述,从第三十回的“定三分隆中决策”,洋洋洒洒三章内容,将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描写的如见亲故,然而在《三国志》中,却只有“由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的短短十几个字的描述,这个故事其中的虚构性与不确定性有利于展开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 其产生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此,应大力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历史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真正的将历史知识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0.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6

《案件报道管理规定》要求的指导思想是:以案说法,引导群众懂法知法守法。案件类法治节目的选题一般都富于悬念感,并有较强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故事性强。故事是一切叙事艺术的第一要素,它既是形式也是内容。

一、抓住故事眼。就是要结构好矛盾冲突,抓住故事核心,调准故事节奏,掌握好故事的脉络,剪裁关联度低的信息,酝酿故事的悬念、发展和高潮等。诗有“诗”眼,故事亦有故事眼。故事眼并不是一眼就看得到、看得准的,而选题也并不等同于主题。记者曾接到这样的选题,妻子认为丈夫有外遇,于是打算自杀,但临死前想到儿子留在世上会受苦,就拉儿子一起投河。没成想,自己被救儿子却淹死了。这样的现实选题“眼”在哪里?首先,记者可以去做“婚外情”。其次,记者可以去做案情。做案情的常规做法即是展示案件过程,最后点评丈夫与妻子的各自责任和问题等。不同的处理方式眼位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即使外遇是客观存在的,且节目具有道德评判空间,外遇也不等于妻子自杀,更不等于儿子死亡。值得深思的是,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以无可挽回的方式扼杀了感情,扼杀了生命,扼杀了这个家庭原本存在的希望?沿着这道思索目光之所及,我们可以关注到这对夫妻行为之上的文化意识,以及人物性格所决定的命运必然。当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融合达到一个危险区间时,摧毁一切的爆炸就被点燃。好的故事眼可以让法律的光芒得以汇聚,让报道的主题更加精准,让新闻的影响更为彰显。

二、提炼故事线。案情报道需要从庞杂的素材中挖掘出以下元素:原因、发展、高潮、结局、矛盾等。具备了以上元素,元素与元素间方能发生化学反应,由此而衍生出戏剧性、过程性、可视性和期待感等。节目故事的线,顾名思义是线性的,是单向的,是有限的,而最具品质的故事线应是多向的、开放的、无限的,这就要求创作者还要从素材中开掘出故事背景、社会关注、文化思考、情感体验、心路历程等元素,从而使故事线承载起情感与思想构成的大场面,并结构起融思想性、故事性为一炉的大篇章。有时候,关注故事的背后会发现更精彩的故事,思考的深度决定故事的深度。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播出一期节目《青岛:查黄毒》,报道了公安部治安行动总队会同青岛市公安局对青岛市区娱乐场所黄赌毒进行的一次专项巡查活动。记者在这次随行采访中并没有拍摄到酒店、夜总会中发生的等一系列违法活动,然而公安部却在三天前的暗访中偷拍到了这些营业场所发生的种种违法行为。据此,该期节目讲述的故事似乎讲不全讲不清了,但记者把报道的思路往深里延伸了一步,为什么专项巡查活动之前有、艳舞、吸毒等违法活动发生,一巡查却啥也查不到,这后面的新闻背景、社会思考是什么?按照这一思路,编导把两次行动的不同结果先后客观展现。节目播出后引起国务院领导重视,作出指示,成立调查组彻查内幕,结果青岛市公安局长及其子落入法网。

三、视觉语码。作为法治题材的电视报道,在讲故事时有自身的特点。电视是视听艺术,电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画面,电视是要让画面来说话的,电视画面的重要职能就是再造现场,因此,如何在法治报道中彰显视觉的力量必须充分关注。在电视画面的诸要素中,现场性的画面所包含的信息量、真实性、直观可视性等都是品相极高的原矿。有时候,一个法治类电视报道成功与否,不是主持人事后在现场的主持和采访如何精彩,不是电视解说的深度如何充分,也不是节目的结论如何高屋建瓴,而是一系列的现场画面,甚至极端时候,只取决于一小段关键事件关键地点的关键画面呈现。

社会人文在法律中的映射

法治类节目要“引导群众逐步理解现代法治精神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案件报道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进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宣传法律,敬畏法律,也要在法律规范内深刻领悟社会人文的博大精深,体现法律映射下的人文关怀,彰显媒体的社会价值。

在新闻报道实践工作中,选题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涉及专业类的,二是涉及行业机制类的,三是涉及社会层面的。因此,如何把选题本身蕴藏的社会价值开掘出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依照央视综合频道总监钱蔚所说,不能把一个十段的选题做成六段的。她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贵州省有一个孩子生急病,家长拨打110,结果救护车送到后,孩子没治好死了。事后得知,这是一段时间以来120送来的第三例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救治而死亡的事例。记者在初次报道中,把主题定位在一起医疗事故的报道上。钱蔚看了节目后说,最具价值的主题是,120机制存在的弊端、成因及解决之道,节目的视点即社会性关注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主题开掘的社会价值。

记者要做好法治类节目社会层面的选题,必须处理好以下两点:一.深入分析研判选题内容。只有深入,才能深刻;只有吃透选题基本面,才能抵达选题至高点。当然,这需要记者下工夫:熟悉法律基础知识,洞察人情世事,胸怀社会发展大局。此外,记者需要培养锻造一双“鹰眼”,能够在纷繁的各类矛盾中精准抓住问题的核心,并且善于分析其中的成因、影响、解决途径等要素。二是电视化表达节目主题。电视报道不同于工作报告或学术论文,它需要将节目主题深刻性与节目表达艺术性合为一体。一个法治类选题,需要记者敏锐深刻地去开掘其主题的内涵,同时记者又需要把“硬”主题用“软”表达来实现和完成,艺术地呈现,这就要求记者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去取舍、选择、组织、剪辑素材,寓观点于镜头中,寓深刻于平实中,寓复杂于清晰中,寓多义于平白中。上饶电视台《天天看点》栏目曾接到这样一个选题,婺源县段莘乡村民发现了一块石头,这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上好的砚石,价值不菲。就在村民热议应该如何处理这块砚石时,石头突然失踪了。一块宝贝石头,重达2公斤,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不翼而飞,引起了当地极大的震动。警方及时介入,根据一系列蛛丝马迹最终破案。那么,这个选题做成一个刑事案件当然有关注度,而且情节曲折,悬念丛生,记者在初做该片时也是如此处理的。但当笔者审看了节目后,却将节目的关注度转到了这块石头的出现与消失给当地带来的冲击,将选题的中心确定为一块石头所投射的社会话题――古老村庄的人心在利益的风波里沉浮,纯朴农村在时代的浪潮中嬗变。

上一篇生命感悟

下一篇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