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内容范例6篇

三会一课内容

三会一课内容范文1

【关键词】历史线索 重叠关联 整合融会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经过积极探索,思考和实践了一套以历史线索为基础,以《必修》内容为主导、以《选修》内容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将新课程《必修》、《选修》的内容打乱顺序、重新整合并配上基本的历史线索予以讲述。

一、固定教学模式的弊端

我校按照《历史课程标准》和市教研室的指导意见,高二第一学期上《必修Ⅲ》,第二学期开三门选修课。但在上完了《必修Ⅲ》的内容后,便给学生上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门选修课上下来,笔者感觉效果很不好,有举步维艰之感,总结原因如下:

1.学生缺乏基本的时间观念和历史概念,历史背景不明,课堂气氛沉闷。

2.《必修》和《选修》课本分学期上使学生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不利于高三复习和高考的需要。

在高考试卷中,《必修》的内容肯定占了大部分。如果学生在高二整个一学期都不接触《必修》课本,则到了高三再复习《必修》内容时,会感觉很陌生,像上新课一样,不利于高三的复习和高考的需要。

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四个步骤

1.讲述基本的历史线索。这一阶段的授课基本上脱离了新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时间观念、历史概念,为接下来的新课程教学做准备,可分为以下两个实施过程:

(1)按时间顺序将中国史和世界史内容分阶段概述。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是以前旧教材的体例,之所以要选择这一程序主要是为了弥补新课程重专题探究、忽略历史基本线索的缺陷。如果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时间观念、历史概念,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课,都很难上下去的。为了弥补学生这方面明显的不足,同时又不耗费大量时间、增加学生负担,我们在讲课时只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二是此阶段中最基本、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授课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但使学生对“隋唐史”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达到了授课的目的。

(2)测试、巩固历史线索的方法。勿庸置疑,学生在课堂上匆匆掌握的历史线索是很容易遗忘的。为了弥补此点,笔者用考试去督促学生不断复习。每次月考的历史题目中,除了考新教材的内容,还有固定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历史线索之题。学生每准备一次月考,就要把历史线索复习一遍,久而久之,印象就比较深刻、难以遗忘了。

2.整合、融会《必修》和《选修》课本的内容。笔者之所以不主张《必修》、《选修》课分学期上,主要是经过比较教材后发现:《必修》和《选修》内容在很多方面都有关联、甚至内容重叠、重复叙述。在上课时,完全可以同时上两种教材,互相借鉴、映证,加深理解。

3.以《必修》内容为主导引出《选修》内容,以《选修》内容为补充加深对《必修》内容的理解。针对上面总结的《必修》、《选修》内容的重叠、关联部分,笔者讲课时以《必修》课本为基本线索和重点,引出《选修》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述,再通过对《选修》内容的讲述加深学生对《必修》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述《必修Ⅲ》第21课《西学东渐》时,由于内容的重叠性和关联性,引出选修课本中两节的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第16课《》《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第15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三课书中关于林则徐、洋务派、维新派思想观点的内容有明显的重叠之处,可并在一起讲解;而选修课本中关于康有为“三世论”和的相关内容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西学东渐》一课的理解,而如果将它们分学期上的话,无疑将本来很有关联的知识点割裂开来,得不偿失。

4.查漏补缺阶段。对于三本《必修》书都未能涉及到的《选修》内容应该要适时补上,以免遗漏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如《选修》课本中《 阿里改革》、《运动》等课的内容在《必修》书中未曾涉及,而《新课程标准》中又作了明确要求,故需要给学生补上。

三、教学效果

1.教师对于《必修》和《选修》课本的熟悉程度增强,驾驭课本的能力提高。经过对三本《必修》和《选修》课本的重新整合、融会后,笔者感觉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大增,对于重、难点的把握较为到位,在课堂上的发挥也觉得游刃有余,驾驭课本和课堂的能力明显提高。

2.学生对时间线索、历史概念掌握的清晰度大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陡增。经过对历史线索的讲述和对《必修》、《选修》课本的整合、融会后,学生对于历史进程中任一的重大时间、事件能将其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阶段特征当中去分析,课堂答问情况明显好转,教师上课也有事半功倍之感。

三会一课内容范文2

社会学学科体系由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三个部分组成。1999年7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社会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确定了大学本科社会学专业10门专业主干课,它们是: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或中国社会学史、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概论、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现代化)[4],建立了社会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涵括了社会研究方法(笔者所在学校沿用了传统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两门专业基础课。一些高校还围绕社会学研究方法开设了其他方法课程,如《统计软件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这些课程都可纳入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体系中。本文仅涉及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和统计软件应用三门课程。社会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从研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巧;及社会学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选题、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五个阶段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社会统计学介绍定量数据资料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包括单变量与双变量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方法。统计软件应用介绍运用统计软件处理定量数据资料的操作技术,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方法的具体操作技巧、统计图表的制作与编辑等技术。这三门课程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介绍开展社会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课程内容联系紧密且各有侧重。这三门课程是相互关联,内涵着逻辑关系,是一个课程体系。[5]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下称系列课程)中的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是社会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统计软件应用也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这三门课在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学恢复的初期,中国社会学界在“打开窗户学习”的过程中,对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关注和引进成为最主要的方面之一。[6]“在引进、借鉴美国社会学的初期,我们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方法兴趣而非理论兴趣”[7]社会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要开展社会研究,必须完整地掌握这三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缺一不可。同时,系列课程也是社会学学科体系中应用特色最突出的部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逻辑过程,更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掌握社会研究的综合技能和具体技巧,如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成功地实施调查收集资料、熟练并准确地操作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撰写调查报告,要全面掌握这些方法必须通过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作为社会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各高校通常对系列课程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开课时间的安排到学分及学时的分配等多个环节都会进行充分考虑。但许多高校也由于师资力量、培养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尽合理,教学效果不十分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学本科学生研究方法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当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有:

1.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教材选择、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考核等诸多环节都是以每门课程为基本单位的,很少考虑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及不同课程对教学的特殊要求,缺乏从整体的角度对待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影响到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系统知识。尽管每一门课的优化有利于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但要真正提高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体系的综合教学质量,必须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将三门课程融会贯通,形成体系。

2.系列课程部分内容存在重复交叉,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容易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系列课程的基础,从选题、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到撰写研究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教材中通常都包含了对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与社会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和交叉。再如抽样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许多社会统计学的教材中也包含了抽样方法的内容。如果系列课程三门课程是由不同教师分别授课,而教师们备课及授课时不积极沟通和交流,就容易造成多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讲授,不利于系列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系列课程的性质要求进行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系列课程包含的三门方法课程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另外两门课的基础,只有了解了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过程之后,才能更深刻理解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应用目标。同时只有充分理解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作用,在学习统计软件操作课程时才能真正掌握统计软件的灵活应用,进而认识到统计软件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屡次发现少数学生过分信赖统计软件的操作便捷和计算速度,而对社会统计学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果在统计软件课程学习时困难重重,不是不知如何选择操作方法就是对计算结果无法正确理解。因此,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每门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深刻理解系列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着手改变现有的三门课程独立授课缺少联系的模式,促进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贯通,实现课程之间的整合优化。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2001年开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2002年开始开设社会学本科专业,2009年开始以社会学类专业合并招生,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是社会学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前开设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课程,进行专业分流后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分别开设统计软件应用课程。笔者自学校开设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以来,一直承担系列课程包含的三门课程的讲授任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逐步认识到系列课程教学安排及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如早期教学安排中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第二学期开课,社会统计学第四学期开课,而统计软件则安排在第六甚至第七学科开课,三门课程的开设时间间隔太长,学生对前一门课程内容遗忘快,教师不得不安排大量课时复习前一课程教学重点,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仍受到影响。经过不断提出修改建议,学校教务部门几次修改教学大纲后,目前三门课程的开设时间比较紧凑,比较容易实现三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顺利衔接和巩固。同时学生较早地全面掌握了社会研究方法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有能力参与或申请各级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推动作用。由于本校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由同一教师先后承担教学任务,为顺利实现三门课程之间的整合优化提供了便利。经过不断摸索与努力,笔者开展了一系列推动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整合优化的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所谓整合,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合并全部资源并集中加以运用,以获得大于各个别资源所发挥效果之总和的整体效果。所谓优化,也称最优化、最佳化、最适化,指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对资源加以充分和有效的利用,以获得最理想的效果。[8]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三门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部分交叉重复的现象,笔者在安排每门课的教学内容时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力争对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如在第二学期开设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笔者只简要介绍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的不同特点及其在社会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定量分析的具体内容则不展开讲解。这样既为第三学期开设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做了必要铺垫,也使得这两门课的重点更为突出。再比如,由于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着重讲解了抽样方法,在社会统计学课程中就不展开讲解抽样具体方法,只在简要回顾抽样方法的常用类型后着重从社会统计学角度介绍不同抽样方法带来的概率差异及样本容量的估算,这样安排较好地衔接了同一主题的内容又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其次,考虑到案例教学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大量案例材料。为了更好地推动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笔者在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上做了不断改进和完善。如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讲授问卷设计和抽样方法时,笔者采用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许多大型抽样调查的案例材料,向学生详细介绍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抽样方案及调查问卷设计技巧。在社会统计学课程中讲解单变量统计描述等相关方法时,笔者再次引用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后期发表的调查报告数据,使学生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后期资料分析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理解。在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中,介绍变量编码时笔者则再次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问卷为例介绍问卷中不同变量的编码方法,并从中选择合适的问题编制成更有针对性的问卷供学生练习使用。通过对相同或相似案例的不同讲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会顺着这个思路将在前期课程中出现的案例主动与后期开设的方法课程建立联系),也更好地体现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之间内容的逻辑关系和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开始尝试通过不断积累和改进,建立三门课程可共享的系列课程共享案例资源库。希望系列课程共享案例资源库建成之后,系列课程教学中可根据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课程性质选择合适的案例穿插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也可根据各门课程的学时量和教学大纲的重点合理分布,从而有效避免某些交叉内容和案例的重复讲解,使各门课程的重点和特色更突出。

(二)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但课程重点和目标却各有特色。因此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除了对三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外,还要采取更适合不同课程性质和目标的教学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系列课程的基础,涉及面广,内容较多,且既有强调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如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等;又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具体技巧,如概念的操作化、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偏重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笔者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概念操作化和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具体操作技巧等内容,笔者则努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及增强互动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如分组讨论、课堂模拟调查、分组开展小型社会调查并进行调查体会交流等。社会统计学课程则侧重对基本统计原理的理解和各种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通过课堂大量例题讲解和布置适当课后练习,再进行集中或个别答疑等方法使学生扎实掌握社会统计的基本方法。统计软件课程则从分别安排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模式改进为理论和上机紧密结合的上机课模式,课堂上笔者结合知识点和统计软件的操作特点分时段讲解演示操作过程和方法,及时指导学生进行上机练习,环环相扣,步步跟进。结语在社会学回复重建三十多年来,社会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研究方法在这一时期也进一步多样化、精细化,一些方法类的课程也有所增加,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增设了质性研究方法、抽样方法、SPSS操作等课程。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增设了数据分析技术、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增设了数据分析技术、统计指标与社会项目评估、人口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

三会一课内容范文3

一、课程标准中各部分内容的变化特点

(一)总体结构: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更加简洁清晰

2011年版总体框架保持稳定,内容结构体系比实验稿简洁,逻辑体系更为清晰。从2011年版的“前言”文字具体表述来看,新课标明确了初中物理的课程性质,删去了与课程目标重叠的内容。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将“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调整为“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前言”中的“课程标准设计”调整为“课程设计思路”,将“课程设计思路”用简化语言进行表述,突出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表述课程目标,对全体学生应掌握的科学内容提出要求,并具体阐述了科学探究包含的七个要素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目标:陈述框架保持不变而具体条目有所精减

从“课程目标”部分看,陈述框架没有变化,依然是“总目标+三维目标”的陈述模式,2011年版中将原实验稿中5条课程总目标简化为4条目标。三维目标的表述总体体现了条目减少,语言叙述简洁,要求进一步明确。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由实验稿的6条变为5条。将其中知识内容标准要求“初步认识、初步了解”的层次分别调整为“认识”、“了解”层次,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教学要求;同时,将原知识技能目标中的第5条与第6条合并为一条,这样对实验技能的叙述更为集中明确。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由实验稿的6条调整为5条。2011年版主要强调“初步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变化体现在将原目标中第1条与第2条合并,集中表述为“具有观察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在原实验稿第3条目标(现第2条)中增加了“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2011年版第3条中增加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另外将原实验稿第6条与第5条整合,增加新的第5条表述,突出强调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变化看,主要是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实验稿的7条调整简化为5条。主要变化在:第2条中增加了“有团队精神”;第3条增加“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原第4、5条合并,增加了“勇于创新”;原第6条、7条合并,将原来“初步认识”的目标要求改为“关注”要求。

(三)课程内容:科学探究保持稳定而内容要求变化明显

1.科学探究各个要素的教学要求水平层次有所微调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简化为“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删掉了原实验稿中科学内容三个一级主题的目录。2011年版的“科学探究”部分突出的变化主要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素”,其修订具体表现在:每个探究要素的教学要求变化基本不大,只是个别条目的顺序的调整,部分条目语言的精练。其中各探究要素教学要求共性的变化是:对七个探究要素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统一由“认识”层次变为“了解”层次。比如:将“猜想与假设”要素中原来要求“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降低为“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原有第7个要点简化合并为5个,表达更为简洁,其中“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的要求调整为“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删掉了“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要点。本次修订将实验稿中“科学探究实例”部分调整到“附录”部分,把原有“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两个实例调整增加为“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三个探究实例。三个探究实例既有完整的探究过程,也有部分探究要素的强调;既有按教材设计的探究内容,也有可以课外自选课题的探究内容。并且在每一个案例后增写了一段“评析”,对该科学探究案例的设计、实施进行解读,旨在分析本案例的特点,解释探究实施体现的侧重点以及所实现的具体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标准为了强调科学探究活动,在“附录”部分特意列出了必做的20个学生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实验教学,又有利于实验评估。

2.科学内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删减、整合、移动与拆解2011年版的科学内容保持“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从修订的变化看,一级、二级主题内容保持稳定,主要是针对三级主题内容进行了调整、细化和修改。从具体条目上看,实验稿的三级主题内容条目有68条,修订后的三级主题内容条目减少到63条,其中“物质”主题内容条目由原来的18条减少为14条,“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内容条目由原来的22条增加到25条,“能量”主题内容条目由原来的28条减少到24条。三大主题中内容条目变化有具体内容条目的增加、删减,也有部分条目位置的移动(比如从“能量”主题移动到“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以下就科学内容的具体修订变化进行论述:(1)进一步规范了科学内容目标行为动词的陈述,有利于内容目标的评价与测量从2011年版的修订看,“科学内容”的三级主题内容条目着重规范了行为动词的表述,这样便于一线教师理解内容条目,有利于基于内容标准进行命题与教学评价。2011年版中“附录”行为动词说明更为清晰和简明,便于教师把握科学内容的教学水平要求。具体表现在:本次修订删去了原课标中的“初步”等行为动词,整合了行为动词的种类。调整原有表述科学内容的行为动词分类,修订为“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和“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三个类别。具体说:“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中的“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由原来的“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修订增加了“列举、举例说明、说明”3个新行为动词;“认识”水平保持不变,行为动词仍是“认识”;“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由原来的“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计算”7个修订调整变为“解释、理解、计算”3个。从行为动词的修订变化看,“说明”由原来的“理解”水平调整到“了解”水平中。而对行为动词“区别”“估计”、“分类”进行了删减。“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内容水平保持“独立操作”不变,但是行为动词的举例由原来的“测量、会、学会”3个修订增加为“会、会测量、会选用、会使用、会根据……估测、会用……测量”6个。“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的内容水平由原来的“经历、反应、领悟”三个层次修订调整为“经历、认同、内化”三个层次。并且,三个水平层次的行为动词举例与修订前相比,更加简化。“经历”水平的行为动词删减了“感知、调查、学习、体验”4个,增加了“尝试、能”2个。修订后的“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把实验稿中“反应”调整为“认同”水平,其行为动词包括“关心、关注、有……意识”;把实验稿中“领悟”调整为“内化”水平,其行为动词包括“养成”。(2)进一步细化了科学内容的条目,确保一线教师能够明确和把握教学要求“实验稿”中有些内容条目的表述相对比较原则和含糊,不便于进行命题评价。2011年版在修订中对有些主题的三级主题的内容条目做了进一步的细化,便于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要求,也有利于命题评价。(3)进一步整合、删减部分科学内容的条目,保证科学内容的逻辑体系更为清晰“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条目,如“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合并、整合为“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与原来3个内容条目相比,表述更为简洁、明了,增强了整体性,既降低了难度,又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更多空间。再比如:“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上两个条目,2011年版已整合为1个内容条目“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实施建议:总体框架有所调整而表述更为具体、有操作性和指导性

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内容结构作了微调,由原来的“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修订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教学建议”基本保留原有结构,对标题略做修改,并微调了小标题。首先,重新拟定标题,保留了“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修订和增加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内容教学中注重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三个标题。其次,对教学建议的文字进行了修改。围绕以上四个标题进行教学建议时,为便于一线物理教师掌握和领会,皆注重内容结构的逻辑性,关注参考建议的可操作性,同时渗透和强调了最新的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与落实。“评价建议”的文本结构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内容标题由原来“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调整为“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使用、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增加了建议的“指导思想”以及“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应当说,评价建议由以往较为原则性的建议调整和修订为更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建议,尤其是“评价内容”部分围绕“三维目标”分别结合具体的实例展开陈述,比实验稿更加具体,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另外,评价建议中还进一步介绍了评价“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成长记录”等多种方法,对操作方式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建议,提醒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

二、课标修订对当前物理课程教学的启示

(一)进一步加强了课程标准的落实力度

重视和加强课程标准培训的力度。围绕课程标准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分散研讨等多种形式,通过主题沙龙、网上教研等多样化的特色活动,加强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再讨论和再认识;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学习和领会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并以此指导当前的物理课程教学,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开大胆的教学实践。同时,加强结合课例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围绕内容目标进行达标教学、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评价研讨等。

(二)进一步清晰了教学要求的把握深度

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科学内容”的部分三级主题条目的行为动词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的水平层次,这样有利于一线教师更为准确地把握科学内容的教学要求,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也合理控制和避免加重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

(三)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内容的涉及广度

2011年版课程标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需要,对一些科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删减,尤其是增加了不少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知识条目,不仅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教师清晰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广度。结合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看,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教材,更要放眼更为广阔的领域和视野,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物理教学内容更为充实,更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四)进一步领会了科学探究的落实程度

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科学探究能力基本要求进行了调整、细化与整合,让科学探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在“内容标准”中,突出了通过实验来探究或经历探究过程,而且还将“科学探究”中一些学生实验单独列在附录中,这样更有利于科学探究的落实,保障学校开足、开好物理实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此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也进一步强调了如何利用相关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些都为老师更好地落实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了基础。

(五)进一步突显了学科评价的考查精度

2011年版课程标准适当调整了“科学内容”的行为动词并明确了一些行为动词的举例,让教师更容易领会和把握科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再次提出要“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因此,2011年版课程标准,不仅有利于教师日常教学学习评价、各地中考学业评价精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推进物理教学评价方法的进一步落实。

三会一课内容范文4

X月份,县委组织部对乡镇第一季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并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支部会议记录、走访农村党员等方式,重点对X个村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制度落实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今年来,各乡镇党委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加强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抓督查促规范,抓考核促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三会一课”活动逐步规范。

X个村中,X个村结合冬春季培训召开了一次党员大会,开展了总结支部工作、发展党员、民主测评等活动;X个村每月支委会议均在X次以上,X个村支委会议对进一步抓好特色党小组活动作出了安排。除X个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记录合记外,其余都记在党支部会议记录薄上。

二是普遍实行列席制。

党委副书记、组织干事或包村干部每季度预约参加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既指导工作,又督查落实,使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得以落实。在调查的X个村中,乡镇干部参加了X个村支部的党员大会和上党课活动。座谈中,党委副书记和村支部书记普遍反映,在目前情况下,列席制是推动“三会一课”活动按期开展最有效的措施。

三是强化对“三会一课”的考核。

X个乡镇在冬春季培训期间,开展了“三会一课”知识培训。X个乡镇在与支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时,加大了对“三会一课”活动的考核分值,对会议的内容、数量、记录等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做到平时有督查,年终有考核,并将其作为支部晋位升级的重要依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支委会议主题不突出。从参会人员来看,支委会经常性地扩大到全体村干部,以村“两委”会代替支委会。从会议内容来看,大多是讨论村级行政事务,很少集中研究支部工作。从会议过程来看,缺乏党内民主气氛。支委会研究工作时,常常是采取支部书记拿方案,支部委员表决同意。X%的村支部会议记录过于简略,没有完整的研究讨论记录,X个村存在包村干部代记补记支委会议和党员大会记录现象。

二是党课质量不高。

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中,上党课是最薄弱的环节。在调查的X个村支部中,第一季度只有X个村支部上了一次党课。上课形式单调,X%的村支部党课都是读读报纸念念文件,没有抓住支部现状和党员需要去备课上课,党员普遍反映支部党课吸引力不强,效果不好。

三是党员大会功能弱化。

座谈中党员们反映,党员大会中组织活动主要是学习报刊文件、传达上级精神和发展党员,对晋位升级、“五有五能、五讲五比”、设岗定责、党员评议等支部工作研究讨论得较少,体现不出党员大会的特点。党员大会上对党员带头完成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安全维稳、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安排得较多,党员大会成了任务布置会。X个村第一季度没有召开党员大会。

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部分村党支部对抓好“三会一课”思想认识不够,村支部书记党务知识欠缺,活动内容与党员队伍实际脱节,有些乡镇党委指导督查工作滞后,整顿后进支部措施不力,导致少数村支部长期不开展“三会一课”活动。

三、今后重点需要抓好的工作,一要持之以恒地落实好列席制。

做到村支部党员大会和上党课活动中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干事或包村干部一人必须列席,在会议记录参会人员中注明乡镇参会干部姓名。列席人员围绕会议内容等事项提前要与村支委沟通,做好必要准备工作,保证会议有序进行。

二要突破难点均衡开展。“三会一课”中党小组会是个薄弱环节,乡镇党委要指导村党支部至少抓好X个特色党小组活动,让党员活动有榜样有典型,让支部活动有亮点有特色。流动党员较多的村和后进村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是难点,虽然会议难组织、意见难统一,但乡镇党委不能放任不管,要督促每月召开X次支委会,抓住党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做为党员大会主要内容,提高会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增强支部凝聚力,推进各村党建工作均衡开展。

三会一课内容范文5

【关键词】课程群 广告学 设计基础 课程整合

在广告学专业中设计基础课程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基础造型训练、色彩训练、材料肌理训练等,以三大构成为中心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对稳定,是我国广告学专业开设以来一直沿用的教学内容设置模式。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覆盖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设计表现等不同层次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由五到六门课程组成。从课程群建构的角度来看,设计基础是广告美术基础与后续其他设计课程的过渡课程,也是设计类课程群中重要的核心基础课。本论文是在基于对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地研究与探讨课程群内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对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一个综合设计方法,设计基础、设计表现等元素的多维度培养目标下的新型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课程群体系。

一、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设计基础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对课程体系进行更好的整合,以适应新的媒介形态下广告学专业对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要求。广告学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仅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还可以尽早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框架,以便学生明确自己的从业方向。

(一)教学内容设置单一,与后续专业课程割裂

广告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基本都是从艺术设计学科复制过来的,对课程设置经过一些删减形成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删减后的课程之间原来的开课顺序和逻辑关系都被割裂,成为孤岛,加之任课教师基本也都是毕业于艺术类院校,教学过程基本复制原来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致使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基础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意义。

从教学方法上看,各大院校的设计基础课仍沿袭十几年前的教学方式,典型的特点是手绘,技法,形式美法则与设计内容的分离。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讲解形式美法则理论、分析优秀案例、针对主题布置实训作业、作业情况反等馈这几个流程。单从教学程序上看没有什么问题,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分析同时也有学生作品反馈,并无不妥。可是从课程大的方向上看,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其他内容似乎毫无关联。在这种教学内容设置中,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就是局限当前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对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引导,设计基础会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个有限的,统一的模式中,造成课程内容训练孤立存在,与后续课程难以衔接。将传统思维中重结果而轻过程的习惯带入教育思维中,并且课程越开越细,也越开越孤立,未能较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操作性,开放性,和限定性的课程平台,最终,使得缺乏正确基础训练的学生,难于学会如何整合设计。[1]探索教学改革要从构建一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训练的基础课程内容的角度出发,很好的解决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融合的问题。

(二)重技能轻创意

传统设计基础课程仍然采用手绘的形式,工具主要是水粉颜料、绘图笔、白卡纸等材料。学生借助绘图工具绘制表现构成相关主题的抽象图形,通过抽象的造型构成训练达到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和认知。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强调学生对于平面设计韵律以及色彩组合规律的培养理解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生动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严谨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手绘作业耗时长,对手上功夫要求高,学生也会随着老师对实训作品质量的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精细描绘上,反而忽视构成训练根本目的即创造性思维训练。设计基础往往课程局限于技术技巧的训练,忽视将创造性培养贯穿于这一设计素质塑造的初始阶段。[2]新媒体时代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在设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侧重学生对于图形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二、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整合途径

广告学专业以三大构成为主体的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与模式已经不适于当下广告学专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进行课程改革。基于课程群理论,设计基础课程整合的内容从具体和实际方面看,主要包括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整合和课程实训教学方法整合两方面。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在广告学专业中设计基础包含了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由于课时量不充足,一直以来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在不同院校因课时多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取舍。虽然三大构成都是造型能力和形式美法则的教学内容,但一般院校很少进行三大构成之间的知识点整合,仍然是独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内容安排。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大胆设想在设计基础课程内部对三大构成间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教学改革。

第一个阶段是对理论知识点的整合。虽然三大构成是独立的课程,但内容确有密切联结,可以单独讲授每门课实用的经典知识,如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构成要素及形式美法则,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及色相对比、色彩心理、采集等;立体构成的点材、线材、面材、肌理表现等内容。然后对三门课程中关联性强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讲解,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需求有选择的布置实训作业。

第二个阶段是实训作业的整合。三大构成的作业都是手绘或者动手实训,对学生抽象造型能力、图形设计、绘制技能等各方面要求较高,花费时间长,这对于设计基础课时较少的广告学专业来说无法每个构成主题都进行实训,必须有所取舍整合。可以对三大构成间的内容两两整合,在一张实训作品中至少体现两个构成方面的训练目的。比如: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综合构成作业,传统表现形式就是黑白两色,现在可以整合色彩构成中的一些知识点去进行创作,在表现点线面综合构成的同时要有色彩的明度对比或者色相的近似色对比;立体构成中线材的构成整合色彩心理的训练内容。当然也不能对所有知识点勉强整合,只能选取内容上关联性比较强,有整合可能性的知识点进行尝试,形成几个教学模块,讲究知识点的融合与贯通,突出课程内容融合后的教学目标。

(二)整合多元主题性训练

广告学专业设计课程课时有限,无法像艺术设计学科一样把设计表现和设计方法课程都细致全面的开设,必须要在有限的几门课程和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安排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必然会涉及到对教学内容取舍,整合的问题,而如何整合成为问题的重点内容。设计基础是造型基础和设计表现的过渡性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上,必须围绕广告学专业方向来设计基础课程内容,避免仅从艺术设计学科专业角度来设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安排,出现设计基础课与与其他课程难以衔接融合的情况。

课程内容的整合一个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取舍,另外一个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引入设计主题项目实训,让设计基础的形式美法则不再仅仅独立的练习,而是要成为把设计主题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配色原理等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的主题性项目教学模式。广告学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薄弱,造型能力差。在构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造型形象理解能力比较弱,具象思维禁锢抽象思维,学生对构成课程中纯粹的点、线、面的学习感觉太抽象,对知识点理解一知半解,实训作品存在抄袭以应付作业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主题性设计的引入教学。比如,结合实物进行食品包装色彩采集、书籍封面色彩观察等训练,实践内容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点、线、面、体的要素训练,而是将其与具体的设计项目结合,从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色彩原理等角度对设计成品进行分析,在学生用构成的思维来观察优秀设计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构成原理。通过在课程间整合多元主题性训练,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把三大构成间的知识点进行联结,为设计类课程群中设计表现类课程提供更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快速的刷新着人们的行为认知,我们的大学教育在大传媒大数据时代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广告学专业开设有三十多年历史,学者对教学改革的探索也从未停止,然而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社会发展和媒体更新的速度相比明显落后。新媒介形态下的广告行业对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学改革是必然。以广告学专业特色为基础,立足于与行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构建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新媒介形态下社会经济发展对设计专业的需要。

作者简介:刘春侠(1979-),女,黑龙江讷河人,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品牌传播。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3]223 号)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职业岗位标准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研究”(课题编号ZJC121405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三会一课内容范文6

一、进一步提高“三会一课”制度的认识。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够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更好地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在水利各项工作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不断总结经验,纠正缺点错误,使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接受批评和监督。

新时期对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支部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抓好“三会一课”的自觉性,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担负起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责任。

二、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党的组织生活正常化和规范化。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一)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如遇有紧迫问题需要讨论决定,可随时召开。党员大会主要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结合本支部的实际情况,讨论和制定贯彻执行的计划和措施;讨论和批准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吸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转正、表彰优秀党员、选举产生代表大会的代表、撤换不称职的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代表及其他重大问题等。党员大会一般要有本支部三分之二以上的党员参加方为有效。(有选举任务的,需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党员参加方为有效),大会决议必须经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二)党小组会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党员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主要内容:组织党员学习,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各项工作任务,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选举和发展党员工作,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等事项。

(三)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是党支部的领导班子。

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指示,讨论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办法,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问题等。

(四)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形式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

党员参加集中党课学习每年不少于X次。内容包括:围绕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有关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知识,以及科技文化知识等。

三、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党组织生活会质量。

(一)准备要充分。在组织“三会一课”之前,要做一定的调查研究工作,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本支部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会议内容。要事先将会议内容通告给党员或与会委员,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二)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

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围绕党的自身建设,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来安排和组织好“三会一课”内容。“三会一课”要突出思想性,着重解决党员思想问题,重点解决党员的理想、信念,对党的信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等问题。

(三)内容集中,重点突出。

组织生活安排的内容要适当集中,每次活动集中解决一至两个主要问题。组织学习或听党课后,要及时组织党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加深体会,提高认识。

(四)要积极改进“三会一课”的活动形式。

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三会一课”活动的有效形式,在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逐步加强和完善。要把支部党员大会与党员活动日制度、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四、加强领导,强化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