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范例6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范文1

(共100分,60分钟)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3分,共30分)

1、进入初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这个新起点主要指()

A.新环境B.新同学C.新老师D.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2、要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们不应该()

A、各尽其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

B、各自努力学习,不为班务事所扰

C、自觉遵守班规班纪、校规校纪,敢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

D、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一个令人羡慕,引以自豪的班集体,关键应有()

A、“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同学关系B、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

C、你争我夺互相攀比的竞争意识D、各尽期所能发挥所长的奉献意识

4、进入初中后,学习情况变了,科目增多,老师讲课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了,面对这些学习中的不同感受,我们在学习上要

A.依靠家长的辅导B.多买复习资料和参考书

C.做学习的管理者D.一切听从老师安排

5、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如果你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那你就不要跟着别人一起背单词;如果你觉得多做一点习题对你有用,那你也可跳进题目的浅海去遨游一番。”这段话的含义是

A.早晨背单词,学习效率不高B.学习要敢于创新

C.要注意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

D.只有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6、造成很多同学学习时间不够的原因有()

①做事拖拉,事情越积越多②制定的目标不切实,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③没有制定学习计划,做事太随意④没有权衡应该优先做哪些事情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学习的快乐在于()

①了解奥秘后的满足②发现进步后的快乐③攻克难题后的自得

④艰辛探究后的幸福⑤展望未来时的希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8、小张同学说:“在新班级中我熟悉的人很少,每当与同学在一起或上课被老师提问时,我怕同学们笑话,总觉得心跳加速,两腿发软,声音发颤,结果一句话也说不上。”请你为他出出主意()

①要充满自信,坚持“天生我才必有用”

②避免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

③转到其他班级或学校

④丰富自己的知识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提高学习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课前认真预习②只学课本知识,不学课外知识

③课后及时复习④用尽休息时间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0、右边漫画“差生宣言”中的同学()

①发现了自身的潜能

②对自己有清醒认识

③没有学会享受学习

④没有学会自主地学习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二、情境分析(38分)

11、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做?(12分)

情境

你的做法

进入中学大门,成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

转学到外地,那里课本不同,讲话口音不同,老师讲课方法也不同,感到很苦恼。

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但发现所读的学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

12、(14分)小学毕业后,小军兴高采烈地来到中学读书,不久,便有了很多的不如意。

老师讲课和小学大不一样,就是不想听课。

这么多的功课,我该学哪一门呢?

作业得C级,被老师批评,都怪老爸,不帮我查作业!!!

(1)上幅漫画反映了小军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3分)

(2)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小军解决问题开出至少“三味药”。(6分)

(3)请说说你在初中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新问题,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面对的?(5分)

13、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很快适应了初中学习新的特点,而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那么你通常对“学习”是如何理解的?是享受,是痛苦,还是……说说理由。(12分)

三、请你辨析(16分)

14、某中学安排了艺术节活动周,七年级(1)班的同学满怀期待,热烈地讨论开了。

A:这活动听说要计各班团体总分呢,我们要加把劲!

B:有舞蹈、合唱、小品、独唱、乐器比赛……活动真多!我参加独唱。

C:太好了,我的特长可以发挥了!

D:有什么好高兴的,不就是一个艺术节吗,我才不参加呢。

E:那怎么行,这是集体活动,大家都应参加。

F:唉,我又不像你们那样有什么一技之长……

(1)你赞成上述哪些同学的观点?为什么?(8分)

(2)哪些同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们应怎样做?(8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5、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做活动——集体绘画,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参与,到黑板上画画,要求是每人一笔,大家共同完成一幅美术作品。于是大家轮流到黑板上画上了自己的一笔,最后黑板上出现了一幅无人能理解的“抽象”作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老师让大家想办法怎样才能完成一幅真正的作品。经过讨论,同学们拿定了主意……,于是开始了第二次绘画,黑板上出现了一幅乘风破浪的航船。

(1)老师让同学体验这个过程是为了给大家启示: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2)我们都生活在班集体中,请写出你们班至少2个优点。(4分)

(3)指出你所在的班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并对此提合理化建议。(6分)

初一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共100分,60分钟)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情境分析(38分)

11、①消除孤单,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②尽快熟悉新的学校,尽快熟悉新的同学和老师,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向同学学习当地的口音,尽快熟悉各科老师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③学会发现学习生活中的乐趣,渐渐喜欢这个学校。

(注: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的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2、(1)小军还不能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时间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作业做的不够好,还不习惯爸爸不检查等。

(2)“三味药”: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等。

(3)略。(注:学生的答案符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可行即可)

13、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三、请你辨析(16分)

14、(1)我赞成上述A、B、C、E同学的观点。

因为:①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②这些同学都意识到这是一项集体活动,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增光。[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我不赞成上述D、F同学的观点。他们应重视这次为班集体争荣誉的机会,增强集体凝聚力,找到自己的位置,挖掘自己的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为集体增光。[注: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5、(1)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有了团结奋斗的动力。其次,还需要每个同学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最后,还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每点2分)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范文2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时政性强,紧贴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据现行教材,将高中思想政治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衔接模块与知识点比对分析如下:

一、教材衔接模块的比对与分析

1、教材比较

初中思想品德共五本书,其中七年级(初一)分上、下两册;八年级(初二)分上、下两册;九年级(初三)全一册。高中思想政治共四本书,分别是:经济生活(高一上)、政治生活(高一下)、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高二)。

2、模块衔接与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下两册主要涉及如何生活和做人;八年级上册主要围绕爱和人际交往;八年级下册主要是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等人身权利;九年级全一册涉及爱国与责任。总体上讲,七年级上、下两册从及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侧重生活、情感、心理及爱的教育,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全一册与高中思想政治衔接内容较多,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都有所涉及。

二、教材衔接知识点的比对与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每本书都设置了四个单元,单元下面设框,以框标题为单位进行统计,初中思想品德共111个框标题,高中思想政治共91个框标题,其中经济生活22框,政治生活24框,文化生活20框,哲学生活25框。高中思想政治比初中思想品德少了20个框标题,内容新、抽象,衔接的知识点如下:

1、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经济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竞争合作求双赢――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当代的国际竞争;诚信做人到永远――市场交易的原则、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属于谁、财产留给谁、无形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分配;我们崇尚公平、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天平”、维护社会公平――财政的作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共同理想――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会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政治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忠实履行义务――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文化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多彩的生活情趣、追寻高雅生活情趣――文化塑造人生,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人生当自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多元文化“地球村”(世界文化之旅、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的文明之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的共同理想――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4、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哲学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日新又新我长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掘自己的潜能、善于调控情绪、遭遇险情有对策――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多样的情绪――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善于调控情绪、遭遇险情有对策、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建新集体――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生命因独特而绚丽――矛盾特殊性;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防患于未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价值与价值观。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政治课 思想品德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性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要求体现得更加充分,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性不断弱化,逐渐形成了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可读性有所增强。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论性比较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得更为深入。

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在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经济生活》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例如,第四单元讲到《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在第七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则体现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讲《电视机的变迁》时,从小实物管窥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家拥有电视机,体现了人民的生活条件逐渐小康,并且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城乡直通车》,介绍了城乡差距,体现了要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最高目标。

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本书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讲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及宗教制度》体现得最为明显,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的内容讲权利与义务、法律是武器等,能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九年级全一册中第三单元《法治时代》讲宪法、人大代表的责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例如,在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中讲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体现的就是立足基本国情,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讲《生活中有你》,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文化,这种集体主义文化价值点滴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使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接受集体主义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中,第二单元第四课《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讲了规律的重要性,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自然,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讲了生命、地球、中华民族,这些都体现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渴望。

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中,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讲了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12-02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农村学校的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桎梏日渐凸显出来,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农村思想品德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效果的建议。

一、多媒体技术在农村思想品德课堂的运用现状

从笔者所处的广西地区来看,区内很多农村初别是山区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学校在此方面甚至还是空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一重复课本内容

不少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直接使用与教材配套的课件,而未考虑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学情,符合农村生活环境的内容非常少。部分教师仅仅是将教材内容大段地复制到课件中,最多再加几张图片,致使多媒体教学的吸引力不佳。这种教学准备上的惰性,不能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导致很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慢慢失去了兴趣,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

(二)与实际教学脱节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形象的素材使枯燥的教材内容灵动起来,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思想品德的多媒体课件选择余地很大,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在其中体现更多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学生很难掌握知识要点。例如,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一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通过文字方式介绍维护人格尊严的意义,而不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就难以对正确维护自身人格尊严产生感性认知,多媒体教学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一些农村思想品德教师机械地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坐在电脑屏幕后僵硬地重复其中的内容,加之农村学校的教室大都比较昏暗,教师不能及时观察到学生的课堂反应,也就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互动。而且多媒体课件大多是提前设计好的,能否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是否与学生的想象力相符,也是不确定的,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使本来可以发散学生思维的多媒体教学反而成为制约教学开展的弊端。

二、提高农村思想品德课堂多媒体技术运用效果的建议

针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暴露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率的“加速器”。

(一)根据教学实际开展多媒体教学

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应该基于教材、辅以教材,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机补充。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该注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而不能本末倒置、因噎废食。例如,在《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章教学中,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诠释农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待学生在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后,可循序渐进地介绍深层次的法律知识要义,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和亲人的法律权益。必要时,对较为深奥的知识点,可通过画图等方式,介绍不同法律的内在联系和方法论。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好地发挥价值,真正提升教学效率。

(二)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

创新始终是多媒体教学保持生命活力的一大要素。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的接受程度和知识水平,设计与之相符的多媒体课件。例如,有的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教师就应在普及基本思想品德常识、介绍思想品德知识点上下功夫。课件最忌照搬教材内容,而要充分契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紧跟时展的脉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将枯燥的教材内容转变成生动的音视频材料进行展示,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内容。像《感受法律的尊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等课文对于学生来说,部分内容过于深奥,教师可以采取分步骤、分层次的教学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计循序渐进的课件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又如在《多元文化地球村》(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件中加入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饮食习惯等内容介绍,配以大量的音视频资料,特别是加入一些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欣赏,对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丰富的感受,使枯燥的书本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密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站在设备后面,将会拉大与学生的距离,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将大大降低。再加上农村学生的表达欲望、参与意识较差,久而久之会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因此,农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时,更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通过适时、适量的互动,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课堂上。为了增加互动,农村思品教师还可以将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时事等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并积极与老师、同学互动探讨。

例如,在《相亲相爱一家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因农村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与父母存在一定的感情隔阂。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适时插入当前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个问题。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留守儿童的相关报道,让学生谈一谈对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自己或身边的同伴发生的事、提一提自己遇到的困难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接着,再从成年人的角度为学生阐释新闻热点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介绍国家、社会等相关部门为解决这些矛盾而出台的措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件的本质,从而理解父母工作不易,树立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笔者还发现有的学生表现出怯弱、躲闪、渴望等不正常的反应。为了让他们能够理解父母、增进对父母的感情,笔者鼓励他们在课上谈谈父母工作的不易、自己对父母的思念等,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解开一些思想上的疙瘩。这样的互动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明白了即便不能天天与父母见面,与父母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要理解和关心父母,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也就顺利达成了。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范文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57-01

所谓少教多学,即"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初中生学习与生活重要的方向灯,然而思想品德老师就是这一学科的引路人。少教多学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教学理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思考: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初中的思想品德老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他们是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及其树立人生目标的关键,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导入方式实现少教多学

不同方式的课堂导学可以帮助老师实现少教,从而有启发性的开导学生进行多学。(1)提高设置政治课堂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这主要是指在上课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所讲的内容中来,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接受课本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的第一课《珍惜新起点》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愿的发表"对于初中生活的新感受",然后再说出"如何珍惜初中生活","在初中生活中的规划"等问题,由此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2)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现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重要,在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中有很多案例,老师应该重视对多媒体的利用,在课前或课上给学生准备一些与讲课内容相似的小视频或是歌曲,丰富多彩的课堂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参与其中。例如: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第四课《欢乐的青春节拍》中,政治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富有青春力量的小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感悟集体的力量,引领学生走进课堂。(3)利用学案导学方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要是把"教"的重心转移到"学"的重心上,并且把教和学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更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的第八课《学会拒绝》中,把政治课程的内容加载到导学案中,这样我们利用学案导学的方式会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

2.运用思想教育方式实现少教多学

运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可以实现少教多学,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从而自愿去参加学习,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们道德情操。学生的道德情操主要包括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尊重年长者,爱护年少者,孝顺家长,乐于助人等各方面。例如,在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的第三课《走向自立的人生》中,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个人的独立性,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习惯。(2)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初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开始变的叛逆。例如开始对事情想的比较复杂,而且比较感情和情绪变化比较大等,所以思想品德老师应该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及其情绪的变化情况,除了保持与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外,更应该成为朋友关系。只有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与学生处理好关系,学生才会喜欢老师讲的课,才会愿意敞开心扉,学习也会变得积极乐观。思想品德老师除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外,更应该保持自身的威严,威严并不是单纯的严厉,更是通过老师的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例如老师可以在平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不是指成绩好的学生,也包括成绩一般或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不断鼓励他们成长,帮助学生掌握好人生的方向盘。(3)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总是想脱离父母的管束,创造自己的私人空间。但是实际上学生们又离不开对父母的依赖。例如:在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自立自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第一课《我与父母做朋友》中,思想品德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孝顺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主动去与父母谈心,了解父母的难处,分担父母的忧愁,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对父母永远心怀感恩之心,懂得回报,更加积极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且要用真实的情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自愿的去学习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同时,政治老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只有多彩多样的课堂导入方式,才会让学生更加热爱这门学科,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稳. 初中《思想政治》少教多学模式初探[J]. 文理导航(上旬),2015,06:78.

[2] 刘冬岩,魏为D. 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10,05:31-35.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范文6

关键词:素材;思想品德课;实效性

好的素材,是一堂好课的良好的载体。思想品德课的素材选择必须考虑以下五个原则:导向性、时代性、生活性、趣味性、体验性。具有以上五个特点的素材,如果能和课本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简化课堂程序,避免使用太多的素材,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一、选择富有导向性的素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①

德育不可能通过抽象的途径进入学生的内心。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些富有思想导向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挖掘素材中的正面意义,达到深入认识事情的本质的目的。

比如在七年级下册《法不可违》中,结合拉萨3.14烧暴力事件,我设置了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思考。

问题一:为什么说他们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问题二:为什么给予不同的参与分子不同的惩罚?

问题三:他们的这种行为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危害?

问题四:法律给他们的惩罚有哪些?

问题五:从这件事情上,你觉得中国应该吸取哪些方面的教训?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我再从违法的含义、刑罚的种类、此类行为的对他人、对自己、对、对社会、对国家等等角度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自然而然地导出知识点,并且将这次的事件从更高的角度进行了一个提升,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了这一事件,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很多学生都反映很喜欢听到这样的课,希望老师在这些方面给予更多的介绍和引导。

二、选择富有时代性的素材,搭建学生感悟的平台

思想品德课应该做到“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避免空洞说教”。②

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善于从时代人物当中选取更多的真实素材,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个鲜活的道德标兵,让学生在先进人物的事迹中去合作探究、去思考感悟、去将先进人物的核心要素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在七年级下册《人生自强少年始》一课中,我选择了2005年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雷庆瑶(一个小时候就失去了双手的女孩,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2008奥运赛场。)的事迹,并且结合本课知识目标,设置了具体的问题:

问题一:雷庆瑶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二:雷庆瑶的自强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三:雷庆瑶的自强品质对她自己起到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问题四:与雷庆的自强品质相反的表现有哪些?

问题五:从雷庆瑶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特别是雷庆瑶咬着布条在游泳池那里训练的情景,让许多学生都为之感动、流泪。问题提出之后,讨论、发言的气氛非常热烈。

在学生们谈完之后,我都结合了自己的看法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一方面完成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三、选择富有生活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实际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③

在七年级下册的《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中:我利用一个学生给我的一封信作为素材,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形成一个案例,根据知识目标设置了系列问题:

问题一:失去姑丈的悲痛对小敏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

问题二:你认为小敏对待这个悲痛的态度正确吗?为什么?

问题三: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类似事情。你能分享你的故事吗?

问题四:如果你是小敏,你觉得应该如何才能战胜这个挫折?

问题四:从小敏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失去亲人的悲痛,每个学生都会经历,这就是学生可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过的挫折。作为思想品德课老师,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这些素材,抓住时机,及时恰当地引导生正确面对这类挫折。

当我感觉到学生小敏的这个挫折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时候,我将这个案例进行了符合情理的整合。在课堂上,学生们对这个素材非常感兴趣,投入热情非常高。而且许多学生自身也是遇到过类似情况的,他们也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自己失去亲人的事情,而且还给小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四、选择富有趣味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④

我国的历史文化中的道德资源非常丰富。将这些资源进行挖掘,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更多的快乐和道理。

在七年级上册的《创建新集体》一框中,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以及他们成功取经的故事,精心设置了问题,直接指向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深入讨论这些问题。

问题一:《西游记》师徒四人的人物性格分别是怎样的?

问题二:师徒四人为什么能够取得取经的成功?

问题三:在取经队伍当中,你最想成为其中的哪个人物?

问题四:从取经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事实上,对于取经队伍的成功,背后有许多的因素。如唐僧是一个领导者,具有良好的目标导向,这和课本创建新集体的三个途径之一:有共同的目标,这是前进的动力是很吻合的。

而原因之二是各个成员在取经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所能,如猪八戒虽然好色、懒做,但是在人际工作做得好;孙悟空的高超技术和效率意识,是一个专家;沙僧的踏实肯干,是很称职的秘书。

当我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一下被吸引住了,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疑问:思想品德课和这个西游记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的氛围非常热烈,上台发言的时候非常踊跃,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其他更有见地的答案。如取经队伍有着很好的武器装备。唐僧有紧箍咒,孙悟空有如意金箍棒,猪八戒有八钉耙,沙僧有大刀。再比如,有降妖伏魔的技术专家-仙人相助,这也是成功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完后我进行了总结,引导学生,一个优秀的团队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的三个就是:有共同的目标,能各尽所能,能团结互助。这其实也就是本课的知识目标所在。

五、选择富有体验性的素材,促进学生道德自我构建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⑤

在七年级下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中,我用了“晏子使楚”的故事,同样按照一贯的教学风格,设置了以下系列问题:

问题一:晏子在使楚的过程中最注意维护的是什么?

问题二:晏子是怎么对待楚王对他身材的种种刁难和嘲笑的?

问题三:如果晏子对楚王的刁难和嘲笑暴跳如雷,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问题四:如果楚王是真的尊重晏子,他应该有怎样的表现?

问题五:从晏子这个故事中,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事实上,这五个问题分别是对应课本的四个重要知识点。在这些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根据这五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发言的氛围也较热烈。

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和表演性,因此有的学生还针对这两个问题,上台表演,用小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学生们在进行模拟式的道德体验过程。最后一个问题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的,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中学到真正的知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养成目的。

注释:

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5页。

②同上,第217页。

③同上,第207页。

④同上,第237页。

⑤同上,第211页。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