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开卷考试 复习策略 指导

从2011年开始,我州中考的历史学科由原来的记入总分考试科目改为不记入总分的等级考试科目,考核形式的变化必将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及学生的应考态度等产生一系列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效率,这是进行九年级历史教学的每一个老师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复习策略

(一)总体思路:突出基础,方法灵活,安排合理

1.突出基础就是重点抓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熟悉和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的中考历史考试情况来看,考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的历史知识 在总分70分中,就分别达到18题40分,和19题41分,这说明了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方法灵活就是教师根据所上的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和方式。比如,2012年我所上的九年级(7)(8)(9)(10)班,其中(7)(8)班学生能力较差,而(9)(10)班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好。在中考复习中,(7)(8)班只须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行了,而(9)(10)班在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要加以扩展。

3.安排合理就是根据中考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3月底把新课上完,4月份开始中考复习,历史复习一般要分为抓好基础、综合归纳、实战练习三个阶段进行。

(二)具体做法

1.第一阶段:以每册课本为单位,逐册复习:时间一个半月也就是4月初到5月中旬(中考历史要考初中所学的六册书,历史课每周有2节课),平均每册书用2节课的时间复习(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一册书的重点知识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做本册书的相关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需达到的效果:使学生知道、熟悉每一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的历史知识。这一阶段(一册书复习的教学流程)我主要采用的是问――找――写――练的模式来进行。问――找――写――练(以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为例)模式要求在上课开始时,老师首先用一到两分钟的时间简单概括本册书所讲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拿出练习本,老师将每一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把答案从课本上找出来,并写在本子上。如本册的第一课老师就可以这样提问:请写出我国最早出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生活的距今年代及他们生活在今天的哪个省?学生在课本的第一课找到答案后,就将170万年、云南省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如此类推,按顺序一课课地复习下去。当然老师提问要言简意赅,以填空题为主,不要增加学生的书写负担。在下一次课中,老师将收集、整理到的本册书的相关练习制作成一张30分钟内学生可以完成的卷子(题目的难度可根据所上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进行调整),然后发给学生在课堂上用30分钟的时间做完,老师再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评,以巩固学生对本册书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种模式无论是七、八年级在期末的复习中,还是在中考的复习中我都经常采用。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在于使学生在课堂内既动手又动脑,加深学生对每一课重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

2.第二阶段:综合归纳,专题复习。时间是半个月(即5月中旬到六月初)。从这两年中考历史试题的情况来看,虽然考的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但试题覆盖面大,涵盖了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教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等知识点,横向和纵向归纳性较强,有一定的跨度。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以历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外关系的情况、中共重要的革命活动及重要的会议等专题形式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横、纵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讲――练模式。

3.第三阶段:模拟训练,实战复习。时间为半个月(六月初到中考时)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我州近两年中考的题型、题量、分值、难度的特点要求制作模拟试卷,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以及题目的难度要基本与近两年我州中考相吻合。目的是使学生适应中考的难度和题型,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模拟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一般学生做三到四套模拟题就足够了。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第一个阶段把基础打牢实了,那么后两个阶段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几点启示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2

历史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对历史讲解的真实性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一个乏味无趣的氛围中去。所以故事性教学法把历史事实通过故事述说的方式呈献给学生,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去搜集一些历史小故事来作为课堂学习的“热身”训练,收集历史故事的方法也帮助了学生更快地去了解历史,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寻一些关于科举制度的小故事并且摘录下来,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些“科举”小故事。同学们在搜寻科举制度的故事时,会接触到一些历史名人、历史重大事件等,而这些内容正代表着当时时代的突出特点,对学生把握历史阶段特点有着直接的帮助作用。学生对历史上科举制度时期、关键人物等的把握也为科举时代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人教版初衷历史八年级下册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学习中,学生课前收集的历史故事更能代表着本课题的真实性。“红军长征”这个主题涉及到太多感人事迹,也有许多民族英雄的壮举永远成为历史的定格。学生收集这篇主题的历史小故事扩宽了教材内容,把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呈现给老师同学,加深了师生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小组合作,演绎历史

初中历史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故事化教学提供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编排历史故事,把真实的历史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给师生。这种演绎历史的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将历史事实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述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学生就可以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小组合作过程中制作道具、服装和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等都要体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原始居民所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用具。比如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生产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种植蔬菜,住半地穴式的房屋。这两种类型的原始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就要通过小组演绎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编排一些小情节、小故事来体现原始居民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去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学生参与与合作,共同构建这样一种生趣的历史课堂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促进作用。又比如七年级下册中“贞观之治”这一课,学生也可以采取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讲述历史。学生们可以演绎“唐太宗”,通过小故事创编来表现唐太宗在选用治国措施的过程,并且列举出贞观之治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这种小故事表现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下贞观之治的历史概况以及唐太宗治国之道的方法,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起到帮助作用。所以故事化教学通过历史演绎的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更能帮助学生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三、课后交流历史故事

学生在经历课前、课中的历史故事性学习后,形成了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此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再次加强历史性认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达到对历史更加客观、深度地了解。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时,学生可以举出明清时代的历史故事,比如青花瓷制造的故事、李贽离经叛道的故事等。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教师要强调的是明清时代的经济、政治等的特点促使着这些故事、现象的出现,所以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交流达到这种认识也是一种历史学习的成就,通过现象反映实质,通过具体问题总结出历史概念。所以,课后交流历史故事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了历史事件这种现象性的问题,更给学生启发性的思考机会,到达对历史表象地总结性认识。从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教学而言,学生参与历史故事交流同时也给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间接地推动着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

四、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隐性知识;历史教学;历史地图;历史教材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迈克尔・波兰尼首次提出,也称为内隐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隐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被人注意。根据前人的总结和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隐性知识点的挖掘整理,须兼顾到学生成长中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应试的需要,同时增加多元的教学素材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学的灵活性的多重需要。

一、从课本标题中挖掘隐性知识

课本标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来源。在北师版教材中往往每个单元标题能较为完整地概况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就需要教师对

“繁荣与开放”本身隐含的知识加以解读。这样的标题资料也是学生在复习理解中的重要依据;再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国家?”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的话就能同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阶级相联系,同时用具体事例来佐证,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器。通过讨论能使得学生明白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

二、从课文内容中挖掘隐性知识

有些知识在课本正文表述的不明确,需要教师给出明确的表述,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在阐述中共“一大”时,没有指出中共“一大”和此后一系列工人运动的不足,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清楚,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是无产阶级和革命军队暴力资产阶级政权,是没有认清国情,单纯依靠工人运动,而不联合农民,也是脱离国情,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等内容,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中共的革命历程是有成绩,但是也有失误。这样的隐性知识的挖掘能使得学生更好地认识此后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的重要意义。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第六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这样的安排符合专题史学习的要求,但从树立学生的时空观念上看,绝对是败笔。因此,近代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远远早于甲午中日战争,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将前后的知识相联系,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两课的内容重新编排。这也能反映出现在学生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有知识,没观念(时空观念)”。引申到考试和作业中,许多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都是从时空概念出发,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导致很多失误。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中关于“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的表述。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对这些隐性知识的解读也能非常好地补充我们的日常教学,如什么是民主政治?(即民主共和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构成?(“三权分立”的原则和联邦制)它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不用?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内容。在充实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同时也能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从辅助资料中挖掘隐性知识

辅导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知识点,同时也能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辅导资料中的重要版块是贴近学生的乡土史料,如运用得当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西安学生在学习古代西汉、隋唐等朝历史时,文物遗迹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如,八年级上册《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可以运用“西安市革命公园”的具体事例来讲解;在讲解《第8课 辛亥革命》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使西安城的“勿幕门”“中山门”等历史遗存可以作为隐性知识来呈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在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伟大的开端》中关于五四精神的核心(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可以利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资料,如1919年6月9日《长安日报》消息记载:“发生的消息传到陕西后,西安学生首先热烈响应。成德中学、省立一中、三中、西安师范、政法专门学校、圣公会中学等校学生义愤填膺,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纷纷自动集会,到南院门广场和其他街道上讲演。学生自动组织起来,进行请愿、游行、宣传,并联合商界抵制日货,通电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斗争。西安成为全国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些资料更加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今联系和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

四、从年表中挖掘隐性知识

充分挖掘年表中的隐性知识也是非常重要。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有编年史的传统,以《中国现代史》为例,这一时期时间短、内容多、知识点交叉多,如从新中国的建立、一届政协会议、抗美援朝、三大改造、一届人大的召开、一五计划、反右运动、、化、等内容,往往是交叉集中,学生很难理解记忆。所以就需要老师利用年表的记录,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指导学生完成“年代轴”的整理,能使学生对整体的知识框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从教材插图、地图中挖掘隐性知识

南宋史学家郑樵曾谈道:“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

书……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可见图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历史课本中许多历史插图。它们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或补充重要事实,而这些资料常常被忽视。它们也是隐形知识的重要来源。如,七年级上册《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中“丝绸之路示意图”中,显性知识只需要学生印证教材中“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大秦)”的内容,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非常多,可以挖掘出路线信息、地名信息、方位信息等多方面的隐性知识。

路线信息上让学生找出丝绸之路的几条线路,分为三段,每

一段都可以分为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线,总体上还能找出北线走远到达里海北岸;中线最远到大秦(即罗马帝国);南线主要到身毒(“古印度”)等等,培养学生对历史图的认识和分析的能力;地名信息上如对“身毒、大秦、安息”等地名、国名的解释,身度即古印度贵霜帝国;大秦即古罗马帝国和近东地区;安息即中亚的帕提亚帝国;方位信息上,对如大秦的位置等认知,比较和秦汉同期存在的东西方国家和政权的名称,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将中国史同世界史进行联系起来,培养大家总体史观意识。

综上来看,对于现在的历史教学来看,挖掘教材内外的隐性知识点同课本上的显性知识点一样重要,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发现,使教学过程更加丰满有趣,弥补教材显性知识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瑞.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隐性知识研究[J].教学问题,2011(2).

[2]李婧.历史学系中对地图的有效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4

文学作品经过了艺术手法加工,用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来真实地展现和反映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文学作品去创设历史情境,在情境中活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借用历史人物形象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例如,教学“三国鼎立”(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乱世,教师可以引入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在这首大气磅礴、意境辽阔的词中,感受到周瑜的飒爽英姿和赤壁之战的激烈。之后,教师再对教材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了解战役的具体情况、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及此战役对当时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又如,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切身感受甲午海战的历史,并且体会到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样,激活了历史事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用文学作品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历史知识栩栩如生的描述和抒情,而这些文字往往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例如,教学“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时,教师应重点说明从明朝中期以来,在江浙的苏州一带的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在明清小说《警示恒言》中,讲述了一个施复夫妇通过做生意发家致富的故事,正是这种资本家雇佣关系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探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为什么能在江浙的苏州一带兴起,以及研究为什么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能得到发展壮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明清历史的认识,又培养了创造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史料;历史教学;运用;补充;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画等。一般来说,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史料的应用既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增添了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特别是近年来中考、高考历史试题的导向作用,也使史料教学日益为历史教师所关注。那么,作为一线的历史老师,我们如何利用好已有的资源呢?

1 要合理运用课本教材中的史料。

北师大版的历史教材非常重视史料,且选用的史料信度较高,种类较多,有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等,其别值得一提的是图片史料,生动活泼,数量充足,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图片史料就达一百多处,充分迎合了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优的这一特点。另外,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教学目的和难点教学内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互为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以及启发性和探究性。例如: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选用的《拉萨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壁画》和《唐蕃会盟碑》图片,就为我们再现了文成公主入藏以及后来唐蕃和平共处,同为一家的壮美情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阅读和梳理史料,不仅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有非常重大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证据”与“观点”之间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使学生内心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2 要适当补充史料,为教科书概括性的观点提供材料支撑点。

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资料虽然非常丰富,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度,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相关的历史资料都能够罗列其中,且详细的将所有的内容描述出来。由此可见,历史教材中提到的历史观点具有归纳性和概括性两个特点。中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分讲一些历史观点,假如直接灌输给学生,单单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分析能力,不可能真正掌握历史知识的意义和本质,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呢?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的运用一定史料,且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从而为概括性的历史观点提供支撑点。例如,我们在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对于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思想,可以运用孔子的言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和孔子与子路、冉有的故事来让学生认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理性感知历史知识的意识。这时候,学生对历史知识真正意义与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就容易、深刻多了。

3 围绕史料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仔细研读并分析、理解史料。

针对所选材料,巧妙设计问题,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认识来源于对问题的思考,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所以要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和加深认识。所以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情,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设计出的问题角度要新颖,形式要灵活,所提问题不要太肤浅也不要太困难。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形成问题的梯度,让学生能从易到难的进行思考回答。同时问题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理解、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最后还要注意鼓励学生针对材料、问题的主动参与,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

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经常有许多难认难懂的字、词,如,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当中的骨耜的“耜”(sì),学生就比较难认;有时还使用典故,使学生的阅读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如,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当中的“问鼎中原”;世界史的史料,由于翻译和不同的语言习惯,有些材料,学生也不容易一下子读明白,如,英国驻印度殖民总督本丁克说:“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对此,教师要做的一步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研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的含义。对于某些冷僻字,如果教材没有注音的话,教师需要给出正确的读音;一些难懂的典故、文物、制度等方面知识,教师视情况要给予讲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而学生对史料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则一般要通过设计的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些历史教材,虽然引用了史料,文本里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但笔者认为这还没有完全发挥史料的真正作用。一般来说,与史料运用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假如,我们在讲北师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的时候,仅仅带领学生看《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饥民》图片,学生会嘻嘻哈哈。如果我们设计问题“观察图片《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饥民》,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印度人民皮包骨头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相信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倍增。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有启发性、层次性、思维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仍将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总之,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分析史料,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认真思考回答,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一、导入: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入手

在课改的实践中,笔者除了运用传统的导入方式以外,还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做为课堂的切入点。

1.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记得在上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这一课时,中国刚刚于2005年成功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成功返回。两位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家喻户晓,当时全国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这个。利用这个机会,一上课,笔者就放映了当时新闻频道播放的视频。播放结束后,笔者说:“这是什么大事·”学生争相回答:“‘神舟6号’飞船发射成功。”笔者说:“对,中国成为世界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返回飞船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在国际上真正地扬眉吐气了。”笔者又继续说:“也许是历史的巧合,60年前的今天,中国在美国、前苏联的垄断、封锁下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那振奋人心的一瞬间。”(播放视频)这样,非常自然地完成了导入环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导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做为新知识的生产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产新的知识经验。初中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以及课外阅读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这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在介绍七年级上册古代历史内容的时候,笔者就经常根据课程进度,有意安排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课堂变成了一个小的故事会。这既使学生的课余知识得以交流,也使大家听起来更亲切,从而也就更有学习兴趣了。

3.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时,一上课笔者就问学生:“我们今天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我们要做些什么·”结果学生争相回答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活动,非常兴奋。笔者趁机说:“这些节日在宋元时期更丰富,习俗更加浓厚,同学们想走近这些节日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地引入了该课的内容了。

二、授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授课过程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精髓,而一堂好课,首先也必须能紧紧地扣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尤为重要。

1.创设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介绍八年级上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时,笔者课前先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日军在华暴行的史料,有的收集的是日军任意屠杀中国人的图片,有的拿出了在南京旅游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带回来的照片;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文字资料;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历史Flash《松花江上》等,这使得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感受到日军的残暴和战争的残忍。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影视材料等展示日军暴行,渲染悲惨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学生特别容易地接受了这些历史知识,并牢牢地记住了,同时还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创设课堂情境,让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文化部分是比较难上好的内容,尤其是古代思想成就方面。因为这部分内容太枯燥,离初中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它变得贴近学生的生活。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假设我们班有一位孔子老师,一位庄子老师,一位韩非子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他们各自会如何处置·你觉得哪一种处置办法更好·”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进行了极为激烈的讨论,学生参与的热情远远超出任何一次课堂讨论。

上一篇vb语言

下一篇家长会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