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工程范例6篇

三基工程

三基工程范文1

一、三基工程的含义:

三基工程是由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单祥双提出的,三基工程分别指基金、基地、基业。

基金:是指在当地设立的股权投资龙头基金,以龙头基金为依托,投资一批当地优秀的、有上市潜力的项目。

基地:中科招商基金注册在当地,面对面孵化当地优秀企业,设立基金形成资本优势后再结合当地的产业链规划和打造足够企业创造价值的空间,建设符合当地产业链优势的活动场所,并利用基金来牵引增量资本,基金设立以后面向全国和全世界进行资本的招商引资,把一些创业人才,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盈利模式这些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里的企业落户到当地,形成产业集群,并逐渐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区域,完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基地。

基业:当地优秀企业和牵引落户的外地及外国优秀企业落户到基地,通过中科招商提供增值服务,为企业嫁接上下游资源,整合上下游企业相互价值互换,进行价值延伸拓展,形成产业倍增效应,完善产业链。

整个三基工程产业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个模式一出来在整体城市发展、城市建设里形成一个新的风向标,新业态、新模式。基地将来做出来之后,我们的基金用资本来推动,基地用环境来推动,我们牵引这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所以在这里边会产生新的产业集群,它是一个集群一个集群的产业链。一边打通金融产业链,另一边打通产业产业链,再对接金融产业链和产业产业链,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三基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基工程以投资当地优秀企业,牵引外来投资机会,结合所储优质项目库,整合当地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优势支柱产业,提供综合配套设施为主要内容,旨在谋求共同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和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倍增效应,优化产业环境,节约投资成本,构建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以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突出当地特色产业。

现在政府做的商业招商引资是非常成熟的,但是产业的招商引资是非常不成熟的,产业的招商引资是各个政府都在探索的。三基工程就是在为当地进行产业招商引资,它可以提升资源优势,拉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了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特色产业的集聚;通过牵引优秀项目资源到当地,整合上下游优质企业链,形成优质产业链,提高了产业层次,实现集群式发展,提升当地产业竞争总体实力,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可以为当地政府创造丰厚的税后,从而更好的服务当地企业。

三、中科招商做三基工程的优势

三基工程在各地的开展无疑是对当地百利而无一害的,作为三基工程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中科招商人在单祥双的领导下正与全国各地政府积极进行接洽,并且已经在全国九个地区开展三基工程试点。作为三基工程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我们具有以下同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中科招商的成功设立开启了我国股权投资行业基金管理的先河,被业界称为“中科招商模式”,该模式业已成为我国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主流模式。中科招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已拥有400多人的专业管理团队,管理基金超过80多支,总规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完成投资300多家企业,其中数十家成功上市。中科招商以股权投资基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经过十多年发展,中科招商在全国主要经济地区建立20多个省级区域总部,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基金业务和投资业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创造了多项全国股权投资行业的第一:

(一)基金业务方面:组建全国第一家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专业管理机构——中科招商;发起设立并受托管理全国首支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中科招商一期基金;发起设立中国首支乡镇基金——中科周庄基金;发起设立中国首家女企业家基金——中科巾帼基金;发起设立中国首支广电文化产业基金——中科安广基金等;基金数量和规模全国领先。

(二)投资业务方面:出资20亿元投资广东有线网络,创造了单笔最大投资额;2010年当年完成投资62个项目,2011年完成投资112个项目,其数量和规模全国领先。

(三) 投资回报方面:2010年12家企业成功上市,2011年11家企业成功过会或上市,平均回报倍数远远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四)增资服务方面:我们是中国最具资源的专业管理机构之一,在中国拥有丰富的政府资源、人脉资源、市场信息资源,拥有较强的项目承揽能力、价值提升能力和管理能力。中科招商十多年来储备了各行业500多个优质项目,有庞大的项目储备库,根据当地企业主营业务发展进行上下游企业资源嫁接和价值提升,更加完善当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扩充产业发展空间。

中科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三基工程范文2

关键词:质量 管理 基础工作 三峡工程

1 概述

三峡总公司为最终实现国家对三峡工程提出的“一流工程,一流的工程质量”的要求,先后组织制定颁发了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并与具体协调、统一三峡工程材料采购与供应、工程设备采购供应及设备制造等各方的主要单位共同组织了“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质管会),全面组织、领导三峡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并详细具体制定了参加三峡建设的各单位质量管理职责,从设计、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与供应、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质量事故、质量经济奖罚等七个方面制定了详细具体的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具有三峡工程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确保“一流工程,一流的工程质量”,仅靠宏观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够的,必须作好一系列的基础管理工作。

2 围绕“一流”目标,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工作

“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条成功经验。

质量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意识和职工道德、质量管理知识、技术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这三者是保证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首先,应对三峡各参建单位项目经理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三峡总公司质量办法,质量奖惩条例,国家施工规范等。落实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专职质管人员配备,岗位责任制,质量奖惩条例的落实情况以及严格按图、规范、工艺施工及组织均衡生产,文明施工情况。通过培训,克服以施工速度压施工质量的不正确思想,树立“发展靠市场,市场靠信誉,信誉靠质量,质量靠素质”的指导思想。

各单位项目经理真正从思想上摆正了质量、进度、效益辨证关系,质量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办法才能扎实的落实到施工单位的班组,才能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

其次,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培训中,三峡总公司可结合各承建单位的施工部位质量规范要求、设计要求,采取自编教材,分批轮训的方法进行,也可组织全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使所有参与三峡建设的施工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全员教育的目的。在轮圳基础上,开展考试取证活动,使所有三峡建设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都能取得不同内容等级的三峡建设者质量管理培训合格证(或上岗证)从而达到所有参加三峡建设者基本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使领导者转变经营观念,使管理者明确企业管理核心,使操作者由被动管理,变成主动进攻的管理骨干;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造就一大批既懂生产,又懂管理的水电施工骨干队伍。

3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岗位责任刺

三峡总公司在三峡质量管理办法(试行)文中,明确指出了“三峡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工程质量由三峡总公司负责,各参建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所承建的工作或工程项目的质量负有相应的直接责任”。并在第三章中具体明确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为了使总公司质量管理办法落到实处,各施工单位应在总公司规范的主要职责基础上,尽快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各类人员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

3.1 建立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建立质量责任制,首先应建立起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体系,详见下图。

3.2 建立企业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企业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具体内容见表l。

表1 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全面提高企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水电施工企业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象征,是企业对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混乱状态进行根治从而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企业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标准化不仅是水电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而且还贯彻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制订、贯彻和修订标准,以及引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到技术先进、工艺、工序更加科学合理,工作、管理高效化,从而大大缩短工期,减少人力、物力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增进企业整体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为完成特定的标准化功能,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称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母系统,按标准的对象和性质一般分为四个子系统,即目标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笔者重点阐述的是技术标准子系统中的检测标准,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子体系中的质量管理标准内容。

国家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要求是“一流的工程质量”,从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各方面都引起了高度重视,也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日常实际工作中,处处事事都可听到“三峡无小事”,“三峡不要谈规范,要超规范施工”。超规范施工就要有超规范依据,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目标就应有一流的标准化工作。

为了确保“一流的工程质量”目标落实,总公司应结合三峡工程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依据国家施工规范,结合三峡“一流的工程质量”目标,围绕质量标准、检验标准、计量标准、工程施工标准、原材料标准等内容,制订出具有三峡工程特色的“一流”的超国家规范的三峡施工规范,统一制订各类施工质量验收表格式样、规格、内容。使施工单位有据可依,便于操作,逐步实现科学化,定量化,数据化,建立起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工作中漏洞差错,防止相互推诿扯皮,有利于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和合作。

5 编制三峡工程特色的“一流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手册是阐明一个企业的质量政策,质量体系和质量实践的文件;是全体职工从事质量管理过程的共同准则,是企业的基本法规;它是依据“质量环”原理,GB/19000系列标准,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而编制的。“手册”实施标志着企业的质量活动逐步纳入法制的轨道。也是企业TQC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因此具有管理意识的超前性,对企业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3年建设初期至今,围绕着“一流”的目标,先后出台了各类质量管理条款和规定,都有待归纳整理,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保持连续性,不会因企业各级人事的变动而兴废,保证企业管理经验的继承和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编制三峡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应具有5个特性:

(1)质量管理手册应具有系统性,其阐述的质量体系应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清楚的特点。质量手册对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和所有环节进行控制,作出系统规定,使质量手册规定的各项要求层层传递下去,付诸实施。

(2)质量管理手册应对工程建设具有协调性,所述内容与三峡工程的管理标准、规章制度保持协调一致,使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有关的质量工作都有统一认识,使各项质量活动的责任能真实落实并得到有效控制,不能有矛盾和依据不清的规定,避免责任不清,互相扯皮。

(3)质量管理手册应具有“一流”的先进性,不应是现行规范体系的写实,它的各项规定应当是三峡建设者在总结自己多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经验、科学技术与控制方法的手册。

(4)质量管理手册要具有可行性。三峡工程质量手册的各项规定均应紧密结合各参战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估计目前在管理、技术人员等方面实施各项规定的实际能力,以保证所制订的各项规定切实可行。对在规范和合同中规定必须执行的要素和对产品质量必然会发生较大影响的要素必须列入手册。

(5)质量手册要具有可考核性。质量手册必质对所涉及的各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责,质量活动等各项规定有明确定量和定性的要求,并明确责任者以便监督和考核。

三基工程范文3

关键词:CM 三维复合地基Abstract: in this paper, CM3-dimensionHighstrengthcompositefoundation is introduced, and with the example of one project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is introduced about parameters

Keyword: CM3-dimensionHighstrengthcompositefoundation

1 CM 三维复合地基简介

CM 三维复合地基是广义复合地基中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一种形式的演变,CM 三维复合地基是由CM 桩形成竖向基础材料增强体系。该项技术是由专利发明人沙祥林[1]在现有国内外复合地基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经过C 桩、M 桩对地基的加强,形成三种不同的刚度区域,C 桩、M 桩与桩间土体形成的第一刚度区域,C 桩和桩间土体形成的第二刚度区域,C 桩桩底以下持力层形成第三刚度区域。建筑上部荷载经过三个刚度区域合理分配,通过三维空间协作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强,改善了地基基础的力学性能。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0.00相当广州城建高程值18.10m,筏板面标高相对建筑±0.00为-9.85m,筏板板厚为2000mm。桩顶垫层(素砼+砂垫层)厚0.30m,桩顶标高相对建筑±0.00为-12.15m,则根据地勘报告,筏板基础基底主要处于②2层粉质粘土层或②5层粉质粘土层,综合取fak=180kPa。C桩采用C25素混凝土,成桩直径D=500mm,采用合金钻头施工,以风化岩面为桩端持力层,施工至岩面后要求磨钻。若C桩有效桩长大于25m未至风化岩面,则以打至25m为准。M桩成桩直径D=600mm,有效桩长L=8m。水泥用量为每米喷入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100kg。

3 基础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采用两种基础方案进行对比选择。一种基础方案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为了确保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沉降,桩端持力层进入6 土层。桩基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桩承台基础作为基础整体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土对桩的侧向摩阻与端承作用将上部结构荷载传到土层中,但是该基础体系未能充分利用承台下桩间土的承载力。2、由于稳定性要求和实际需要,建筑物都有一定的埋深,同时该工程一般有1~2 层的地下室。若利用桩基础,基坑开挖卸荷导致建筑物对地基土的应力补偿作用得不到利用,是一种损失。3、桩端需要有良好的土层,而对于要处理的地基持力层都较深,本工程的理想持力层相对标高在地下18~20 米,因此造成桩较长,桩基础同其它地基处理相比,造价相对较高。由于桩基础费用一般占土建费用的15~20%,甚至达到30%左右,显著提高了建筑成本造价。本着对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CM 三维复合地基更合适。7、 总结

根据现场沉降监测数据,整个施工过程和竣工以后的沉降都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因此证明基础方案的选择是符合实际工程需要的。同时从现场施工反馈的信息来看,施工工期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成本也是优于钻孔灌注桩。

参考文献:

[1] 沙祥林.“CM 三维高强复合地基”及在深圳的实践.第二届建筑结构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0

三基工程范文4

一、公安“三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我区公安机关从20__年开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工程建设,积极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难题,增强了基层实力、夯实了基层基础、激发了民警活力,提升了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处置突发事件、驾驭治安复杂局势和服务发展的能力。

(一)民警执法素质和水平明显提升。各所队通过领导带头、群众监督、全警参与等形式,抓学法、抓用法,抓练兵、抓考核,筑牢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民警执法理念、自律意识、体能技能和执法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全市社区民警“八清五熟”竞赛中,大通派出所获得了第一名好成绩。

(二)警务保障条件明显改善。投资近800万元新建和改建了5个派出所。安铜、铜山、灰河、郊所等四个无房所全部用上宽敞整洁、设施规范齐全的办公用房。基层所队装备明显改善,达到了一级所队的配备标准,较好满足了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工作需要。全面推行以便民服务为内容的一站式办公。先后出台和实施了多项从优待警的规章制度,有效激发了干警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基层队伍实力明显增强。据调查,我区基层警力达到了总警力的86%,近几年来,招录60多名保安巡防队员,充实派出所力量。各级党政以及辖区企业也以各种形式,从人财物上,对公安“三基”建设给予有力支持。安排现有五个派出所所长进入同级乡镇办党委班子,主抓综治工作。每年划拨一定资金,补充公安经费的不足,努力满足基层公安工作需要,基层所队“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环境初步形成,有效推进了基层所队的正规化建设,

(四)警务信息化建设全面达标。全面完成了派出所基础信息采集、情报信息系统和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建立了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的信息化工作新格局。全区五个派出所和基层所队全部接入公安内部局域网,开通了远程视频系统,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服务、网上办案、网上追逃”,增强了信息化实战能力,提高了警务效能。

(五)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健全。全区构建完成了依托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视频监控对辖区重要地段、复杂场所、要害部门的全覆盖,提高了治安防控的科技含量,辖区重点企事业单位技防安装率达100%。以辖区各社区、农村警务室为平台,整合各类治保力量,完善了群防群治的防控网络。

(六)现代警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区已建成17个社区、农村警务室,配齐配强了警务力量,全面推进社区(农村)警务战略,警务室作为基层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在维护治安、密切警民关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行了农村治安中心户长制、1+1+2社区警务模式、网络化巡防、警企联动、多警联勤协作等治安防范新机制,实行了主副班工作制、弹性工作制等警务工作法,真正做到警务前移、警力下沉,有效提高了对动态社会环境下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

(七)驾驭和保障社会治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年来,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公安机关的综合打击效能得到提高,可防性、多发性、系列性案件明显下降,刑事案件发案率与20__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社会治安形势得到好转,社会政治稳定,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好转,公安工作总体实现了年年上台阶、三年大跨越的预期目标。

二、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困难

一是治安防控难度较大。我区辖区点多、线长、面广,加上近郊又与城区相互交织,不成片的大跨度地理区位,构成了郊区特有的区域社会治安环境,治安防控难度较大。

二是基层警力仍显不足。警力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区公安工作的突出问题。我区公安警力辖区比例仅万分之6.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边远农村警力不足尤显突出。

三是部分所队用房难以满足实战需要。目前区公安分局和大通所现有用房面积低于“三基”工程建设标准,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同时,也影响了一些重要警用设施配置到位,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

四是综治考核部分项目设计不够完善。综治考核中要求发案率年年下降、破案率年年上升的指标设定,还不尽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所带来治安任务不断加重的实际现状相矛盾。

五是民警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基”建设成果的转化应用率不高,干警们应用现代科技技能遏制犯罪的能力以及主动创新意识有待增强。部分所队也还存在硬件资源浪费现象。如安铜所的350兆

移动台因远离市区,与市局对接联系难度大,难以发挥作用。

三、巩固和深化三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巩固和深化我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进一步将全区公安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此,建议:

(一)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乡镇办事处继续坚持与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不断深化“三基”工程建设。及时解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困难,继续从经费保障、装备配置、警力补充等方面对公安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为不断发展的公安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为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警力不足问题,切实应对不断发展的公安工作和持续变化的治安形势需要,通过市政协渠道,建议市公安部门尽可能创造条件,尽快将郊区公安分局申报为城区公安机构,扩增警力配置比例,力争使郊区总警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要根据实际管辖人口数量和警务需要,尽力向基层特别是工作任务重的派出所倾斜警力。同时,逐步增加公安经费投入,建立解决民警职级待遇的长效机制,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兢兢业业的民警给与适当待遇,进一步激发基层干警工作积极性。

(三)作为区公安机关自身而言: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干警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警体能技能和执法能力等综合素质。以新一轮公安“三项建设”为载体,继续持久地深化大练兵活动,狠抓警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强警作用。在处置问题上,既要严格执法、维护社会治安和全区大局工作需要,又要坚持慎用警力,善用警力,做到合理用警,防止因用警不当激化矛盾。

三基工程范文5

一是开展“连心”工程。以乡党政班子14名成员集中下基层活动为主要内容,主要按照“进村入户解民忧、帮民困”民情家访活动为载体,开展“机关干部走访月”活动,在机关干部大走访进村入户中同农民拉家常、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在走访党员和老干部时,听取他们对乡、村两级“四风”问题的意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实地询问当前的生活困难,为他们送去温暖;在走访有矛盾纠纷的群众时,及时化解一批信访积案。

二是开展“强基”工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

1、加强对软弱涣散组织整顿。针对定坑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坚持做到从强化领导班子、发挥党员作用、解决突出问题、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入手,在制定整顿工作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整顿计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措施,力求使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党支部班子。在明确任命了村支部书记的同时,针对村干部素质不高,软弱涣散的问题,乡党委专门指派党建指导员姜建平同志来帮助解决该村实际存在的村“两委”班子软、散问题,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确保我乡党建指导员确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好暂时“领路人”的角色。“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明显提高。

二是发挥党员作用。党员队伍存在人心散乱、“党员意识”淡化、“双带”能力不强、年龄结构偏大、个人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的同时,通过与党员面对面的交心谈心,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计划通过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下主要功夫,解决党员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把那些年轻有为、退伍回乡优秀青年、致富经商能手等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改善党员结构失衡与素质不高问题。

三是解决突出问题。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不同情况,认真加以解决;并通过对干部群众进行教育,保证村风民气纯正。

四是壮大集体经济。结合村实际,抓住本村优势,制定发展规划,挖掘发展潜力,采取有偿服务、合股经营、集体资产承包等多种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五是加强督查。今年我乡党委将加强对包村干部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暗访,确保干部工作靠得上、有成效。各包村干部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协调和管理,督促其开展工作。建立月通报督查制度,每月将涣散村整顿进展情况纳入通报内容。

2、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建设。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各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蹲点村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大力宣传党员楷模,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二是严格党员干部考核,从德、能、勤、绩、学、廉着手,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党员干部评先评优中。

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健全科学有效的党员网络,村(社区)支部党员分别联系20名群众,做好党组织阵地建设。二是充分吸收优秀群众加入到党组织中,充实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4、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制度中的组织制度、党员干部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等,特别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扩大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

5、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对一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扎实措施加以解决,加强工作落实。

三基工程范文6

[关键词]第三方评价 工程造价 课程开发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吴俊(1985- ),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江西 赣州 341000)吕亨龙(1980- ),男,四川宜宾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江西 九江 3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时间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135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38-02

随着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实务培训和考核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成为校企关注的焦点,如何让学生“所考即所能”,免去重复培训,独立于学校之外的、以建筑行业企业为平台基于第三方评价的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课程开发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院校更加明确了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在当前职业教育整体投入较低、双师型教师较少的情况下,引入企业元素的多主体课程开发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显得尤其重要。而当前研究和实践较多注重课程开发,对配套的质量考核评价研究或实践较少,特别是独立的第三方的配套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因此,本文拟将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的岗位课程开发与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构建基于第三方评价的课程开发机制体制,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工程造价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体系,从建筑企业需求出发,编写应用能力培养所需教材,按照建筑行业要求进行授课,以建筑行业企业规定的专业技能水平为标准,校企联合设计考核评价系统,学生通过考核获得相应认证证书,同时实质性地获得了企业认同的相应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

二、研究价值

以企业用人标准为考核标准,注重实操性质的技能考核,对企业来说,可以节省培训和培养费用;对学生来讲,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企业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竞争优势,由过去拥有单纯的岗位证书向技能操作证书转变,技能学习贴近最新实践技能及应用标准,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体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效果:第一,“引企入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各自的优势,建立一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岗位课程的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从根本上改善高职学生适应岗位能力薄弱的局面。第二,形成校企联合开发岗位课程的机制,以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岗位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课程学习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第三,基于职业导向,校企联合实施项目课程,将企业岗位能力训练与理论教学、职业素养训练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理实一体教学。第四,构建校企联合认证的质量平台,将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课程开发对接,找到企业岗位能力标准,设计能力考核评价模型和应用型考核体系,学生通过考核即获得相应的岗位能力。第五,探索校企合作在课程开发中的有效合作路径,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学校所教和企业所需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利用社会资源办职业教育的目的。

三、理论依据

1.职业导向。职业导向教育是以“准职业人”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前提,课程开发以职业需要为依据,教学内容以职业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为主体,教学方式强调实习导向,教学环境强调真实性。职业导向教育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本,其目标是透过应用和实践学习,让学生领悟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

2.校企联合开发岗位课程。校企联合开发的课程中,岗位课程主要为项目课程,即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校企联合开发特指针对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课程开发,即采取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参与课程开发的方式,发挥双方优势,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计划。

3.建构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相关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4.知识转移。理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共享和知识吸收两个阶段。知识的转移首先是进行知识共享,可以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文档、查看知识库、调阅科技文献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吸收表现为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或是将别的组织的知识成功应用到自己的组织中。

四、基于第三方评价的课程开发机制

1.校企联合开发岗位技能课程。以工程造价职业为例,联合有代表的建筑企业开发岗位课程,构建校企合作开发平台,主要包括:吸收有代表性的大型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市场专业人才需求标准;通过横向对比,制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据此,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改革授课模式,组织进行课程改革等,有效推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2.实施基于岗位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技能认证考核评价是职业教育应用技能质量的有效保障手段,考试内容实务化,以真实工作项目为内容;考试形式多样化,按照真实企业工作情景,以实操为主;考试内容涵盖内容广、综合性强,将职业素养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尝试在专业内实施弹性学制,引入“学分银行”,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传统的卷面考核改革为虚拟企业对外的营业项目,通过小组打分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积极作用。

3.革新岗位技能课程教学载体及表现形式。系统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并按照教学能力考核目标设计相应的教材,用多种形式表现所涉及的工作技能,主要包括:常规课程资料、建筑虚拟仿真软件、精品视频、半成品施工模型等,以适应课程模式的变化,将课程目标扩展到针对整个工程造价职业生涯、能力内涵转为整合能力观、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转向适应社会发展等。

4.实施岗位技能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基于职业导向,从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构建岗位技能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主要从专业办学理念、职业特色、授课“讲师”、教材及表现形式、实习与实训设施与效果等进行系统考虑,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形成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岗位技能课程的实施质量。

五、结束语

工程造价专业基于第三方评价的岗位课程开发,实现的是课程与市场的双向对接,也实现了课程考核与工程造价技能考核的统一,笔者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有效的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汤美安,杜泽超,韩涛.高职教育中的职业导向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5).

[3]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4]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劳动的作文

下一篇岁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