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范例6篇

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范文1

该卷主要在中外比较的国际视野中,对语文教材编制的17个基本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它着重梳理了以下几种关系:语文课程的功能与目标,继承与创新,必修课与选修课,民族化、科学化与时代化等,并在认识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在语文教材编制的本体研究上,包括教材的价值取向、教材编制理念、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的文化构成、教材编制特点、教材呈现方式、教材练习设计等,通过中国与外国的比较,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事实的考察与确认,观点的提炼与概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以教材呈现方式的研究为例,其揭示的近年来国内外语文教材出现的变化,代表了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是令人信服的:(一)选文一单元系统的设计:从学科为本,走向学生为本;(二)导读一助学系统的设计:从权威指令,走向自主互动;(三)思考一练习系统的设计:从封闭、定向,走向开放、多元;(四)综合性学习―跨学科专题系统的设计:从单纯的学校知识,走向与生活知识相结合;(五)表达―交流系统的设计:从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走向情境化实践;(六)延伸一拓展系统的设计:从课内学习,走向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该卷反思的重点是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和母语课程教材知识状况等,其中许多发人兴味的现象,仍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省思和探究。此外,在教材评价、教材管理制度、教材编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该卷也提出了重要建议。最后的附录是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实验的调研报告,它从教学实践层面反映了语文新课程实施的真实面貌。总之,这些选题较为全面精当,并且保持了整体的研究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以往母语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些还填补了母语教育研究中的某些缺失,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依据维尼斯基对课程的主张,可以把课程分为五个连锁的层次:需求的课程、期许的课程、指定的课程、传授的课程和接受的课程。第一层次,需求的课程是社会、国家对学校教学内容的期望和建议。当这些需求落实为课程大纲时则成为第二层次的期许的课程。期许的课程通常都由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规划,公布各级学校的课程标准,详列各级课程目标、教学科目、教学时数等。第三层指定的课程,指的是依据课程纲要(或标准)所编订的教材及各种相关的学习材料。第四层传授的课程,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第五层接受的课程,是学生在教学互动后所获得的学习结果。显而易见,上述基本课题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这五个层次的全部课程。通过这些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以期从机制上、制度上、原理上、操作上把握语文课程教材编制的基本理论和实施环节,为我国的语文课程教材改革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实践参照。

该卷研究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特点之一是包容性。

该卷研究容纳并吸收多样文化和多种学术观点。从研究的材料而言,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应用的基本上都是第一手资料。从研究的内容来讲,吸纳包容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多样文化;从研究人员的学术观点看,也是仁智并见,丰富多彩,而不是一元的;从研究的类型和形式看,既有分散、局部、微观的平面式研究,也有综合、整体、宏观的立体式研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使该卷研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客观上发挥了中外母语课程教材交流的作用,担当起促进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文化沟通的重要角色。

特点之二是原创性。

该卷研究立足于大量中外母语教材、大纲等方面的原生态资料,而且积累了一些原创性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原创性的理论,如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与理论创新,语文教材的内容及其文化构成,语文教材评价的理念、标准和方法,语文教材编制的国际经验等方面,提炼、概括和形成了若干新的理论,可以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原创性的建议和方案,尤其是在完善教材审查、评估制度,逐步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和赠送制等方面的建议,将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特点之三是创新追求。

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在于不断地开拓创新。学术研究的开拓创新,意味着对象的发现与确认,领域的开辟与拓展,方法的更新与借鉴,观点的突破与新颖,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过去,虽然也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母语课程教材进行了零星的、程度不同的开掘和研究,但限于各种因素,它们只是从不同的方面,部分地揭示或反映了母语教育的某些本质和母语教材的历史作用。所有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研究,大多缺乏对母语课程教材的宏观审视和整体把握,大多不是站在文化层面上对中外母语课程教材作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照,因此很难透过考察母语课程教材史上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去把握本质。分散的、单一的、个案的、局部的研究固然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环节,但不可能代替整体的学术观照和系统的理论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该卷研究既拓宽了时下一般母语研究的领域,又深化了人们对母语学科及其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有利于推动我国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母语教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进行跨时空、跨文化的大规模综合研究,不仅是文化研究内容的一种创新,也是母语教材研究方法上的一种创新。这是因为,首先,该卷的研究力图形成对中外母语课程教材的宏观审视和理论概括。它向语文教育界提出了新的学术命题和研究课题,促使人们突破狭窄的地域限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并努力从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从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立场与观点,对中外母语教材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而非分散的、单一的学术探索,从而有利于规律的发现、认识的深化、方法的更新、资源的整合和领域的拓展。其次,该卷的研究成果本身就是学术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它不仅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实事求是精神的表现,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和现实,尤其是在文化的宏观视野下对母语课程教材演变的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变化与规律的历史追寻和现实探究。第三,该卷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学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学术研究既要有宽松、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又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这些基本课题的成果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和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产物,它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迷信、从众和狭隘经验等都是科学探索和学术创新的心理障碍。该卷研究成果既是对这些心理障碍的克

服,又是在尊重学术规范和观照历史与现实前提下的一种新的理论创新。

从反思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和母语课程教材知识状况等专题研究是发人深省的。

在该卷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中外母语课程标准的比较及其学理分析,对课程标准的研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研究指出:认知与筹划、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理论思维与实证思维的相互僭越,是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中需要正视和应该克服的问题。所谓僭越,就是不自觉地采用认知的方式去筹划工程,或者试图用筹划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事实或理论问题。

认知与筹划有紧密联系――可行的筹划方案必须建筑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正确的认知往往能引导出可行的筹划方案。然而,它们毕竟是有区别的两桩事情,在弄不清区别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将之恰当地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遵守思维方式的划界:用理论思维构造理论,用工程思维设计工程。而划界的前提,是要求我们能够分辨出:何者是工程问题,需要筹划来应对?何者是事实或理论问题,需要认知去解答?语文课程标准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存在着多种认知问题,但筹划是其主导的方面。

语文课程目标,基本面是一个筹划的问题,即目标合宜与否、能否有效达成的问题。目标的合宜与否,首先关系到价值的选择与确认。而价值的选择与确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其次,要兼顾涉及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价值主体的多种“需要”,即兼顾多重“价值”。再次,要在价值理想和现实可行之间寻求平衡。对课程标准的研制来说,目标的价值可取性是一件事,目标能否达成则是另一件事。目标的设计,正如工程的设计,需要在价值与可行之间寻求平衡,往往需要这两者的相互协调。合宜性,本身就包含着可行性这一内涵。而以认知的方式来对待筹划问题,视获得主观的、常常是虚假的逻辑一贯性为满足,很容易导致对现实“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把语文课程目标的研制,变成一种言语表述的“修辞”活动。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最大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方法上,而是出在课程与教学内容上。因为新目标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新内容的自然生成;新内容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它们自然地指向目标的有效达成。比如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必学的知识内容,没有人人必须达到的、统一的作文技能指标,而只让学生进行自发“创作”,这样的作文课堂“教学”实际上是难以操作的。这是课标研制必须重视的。

研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际上是设计“制度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内容的规范,势必要影响语文课程形态的选择。而语文课程形态,也是一个筹划的问题,即何者价值优先的问题、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的问题。语文课程形态,包括语文课程的结构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等方面。这在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中也是长期纠缠不休。在以前,是语言与文学分还是合的争辩;在现在,是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强调何者的问题,以及高中的必修和选修的问题等等。与语文课程目标的研究一样,许多研究者也不自觉地以认知的思维来应对筹划的问题。而事实上,语文课程形态的选择,取决于课程的价值选择以及实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有效性。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一要增强对多种语文课程具体形态的容纳力,使语文课程形态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二要强化对语文课程形态的内部论证。适宜的语文课程形态,应该是有效的筹划,基于可行的方案,并证之于实际的成效。对筹划方案的内部论证,理应包括对价值的确认,但主要不是“讲”应该如何的“道理”,而是分析方案的构成、研究实施的条件。比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的内容或要素究竟是什么?如何综合?谁来综合?综合成何种模样?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非常具体的,而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概念。

认知僭越筹划,与筹划僭越认知,乃至理论思维僭越实证思维,往往相伴而生。方案的简陋、粗劣、无效、失败,固然是筹划不当,而不当的筹划往往基于错误的认知。语文课程标准所运用的概念,是一个认知问题,即关系到概念所指是否正确以及准确与否的问题;不同的表述,隐含着对知识的不同认识。比如用“整体把握”“揣摩”“体会”“感受”“品味”来取代“分析”,使用“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文本”概念来取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提倡“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等,由于缺乏理论建构,目前仍不足于形成具有制约力的原理。 总之,该研究沿着筹划的线路,讨论了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中的课程目标设定和课程形态设计问题;沿着认知的线路,讨论了语文课程标准所运用概念和语文课程内容的问题,并得出了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几点结论:

1,语文课程目标主要有如下三种,并与课程内容构成不同的关系:

内容目标。课程内容与内容目标,是“从属”关系;课程内容属于课程目标,因而是课程目标的直接构成部分。

能力目标。课程内容与能力目标,是“达成”关系;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

活动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目标,是“相符”关系;作为课程内容的活动要取得与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活动经历。

2,语文课程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

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方面的语文知识。

具有课程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

3,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

潜藏着特定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语文知识)的,对所要培养的语文实践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实践活动。

语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感(语文能力)的语文实践。

同样,关于母语课程教材的知识状况也值得反思。

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任何课程都不可能没有知识。但一门课程的知识状况如何却直接影响着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而课程的知识状况是课程教材研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当代有关“知识”的概念类型众多,含义繁复,使得知识概念始终处于各种问题的争论之中,比如“知识是什么?”“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人如何习得知识?”“知识与社会有什么关系?”“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等。该卷的有关研究,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学习论等视角,多侧面地广泛考察了当代国外母语课程教材的知识状况,梳理并分析了蕴涵其中的各种知识理念和功能,并反思我国语文课程教材的知识现状,深切感到当前语文课程知识状况的除旧布新已经刻不容缓,进一步深化我国语文课程教材知识的改革势所必然。

母语课程的知识与人类社会的总体知识一样,是永远处于变动不居、发展更新的状态之中的。分析当代国外母语课程知识,不难发现这些知识具有以

下一系列特征:母语课程知识的多门类与多品种特征,母语课程知识的通用基础性与多学科合作的特征,母语课程知识的信息涵义与智能涵义的双重性特征,母语课程中理论知识的意义与理论储备的特征,母语课程知识一技能一能力一体化特征,母语课程的动态发展特征与阶段性发展成果,母语课程知识的方法论特征与过程性知识,母语课程知识的累积发展与再批判、再评价的特征,当代信息技术与母语课程知识的整合特征,母语课程知识与立德树人熔融统一的特征等等。它们将在制订课程目标、规范课程内容和编制教材等方面提供多种参考与借鉴,对我国当前正在实验的语文新课程会有所启示。该研究指出:我们并不认为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知识已经繁杂到了“泛滥”的程度,相反地,我们认为历经百年沧桑的语文课程,在进入21新世纪以后,要想跻身于世界母语课程与教材研究之林,已经无法回避面临检点自身、革故鼎新的巨大挑战!

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母语教材是近年来母语教材研究中的一种新趋势,该卷的有关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原本陌生的语文教材文化的认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本族语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这就告诉我们,母语教材不管涉及何种语言,都离不开文化。母语教材研究,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研究。

文化哲学通常把文化结构区分为三个层面,如基础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等。一般而言,广义的文化是置于社会学视野下的,按辞书的解释,“文化”被视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研究语文教材的文化构成,着眼的自然是狭义的文化,即精神产品。

从宏观层面考察,任何教材内容都是靠作为书面语言符号的文字记载的,所以教材文化首先应该包括语言文字文化。从古至今,文化的传播途径尽管是多元的,但语言文字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文化随着语言文字的记载、运用而传承和发展。关于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中外学者虽有诸多论述,但基本看法则是一致的,即语言文字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编制语文教材都非常严肃地看待自己的语言文字,对其极其谨慎。德国语言学家雅各・格林也曾指出:“当民族历史上作为一种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语言就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深藏在民族语言之中,因而语言的结构具有民族文化的通约性。”这就清楚地指出了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民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深刻、广泛地反映着民族文化;同时,民族语言为这一民族所创造和使用,因而必然打上民族心理文化即精神文化的烙印,成为民族精神的表征。要探究民族语言的特征,就必须将其置于民族精神文化(包括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的背景中去透视。

不仅如此,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还进一步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了这样的归纳: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条件。第一、第二种观点比较普通,也被人们广为接受;第三个观点比较特殊,值得我们注意。斯特劳斯的意思是说,语言不仅可以理解为是文化的产物,或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还可以理解为是文化的一种基础,一种条件,语言是比文化更基础的东西。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由语言提供基本成分和结构的。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强调的是文化对语言的决定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强调的是语言对文化的从属关系;那么,语言是文化的一种条件这一观点,强调的则是文化对语言的依赖性,强调的是语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学习母语就是学习文化。

那么,究竟怎样看待母语教材的文化构成呢?

首先,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不同国家母语教材文化就不能不研究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本身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自古以来,文化随着文字的记载、文字的运用而传承,而发展,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因此,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系统都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更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文字有两种:一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词语语音的表音文字,一是兼具表形和表音的汉字。这两类文字体系,都各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种文字绝对好,哪种文字绝对不好。不同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影响着语言的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都有不同的反映。

其次,任何教材内容的选择都有一定的依据或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各国都是根据本国本民族的教育宗旨,首先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文化内容中精选出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知识,再围绕核心知识搜集、组织大量的素材,然后才进行教材的编制工作。因而教材内容毫无例外地具有文化价值。尤其是语文教材,其内容的主体是选文,所以选文内容的文化构成是语文教材文化的核心部分。

文化,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哲学、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许多不同的方面。母语教材虽然不可能对上述诸元素巨细无遗,一一记录,但无论古今中外,母语教材都包含有这些方面的选文。所不同的是,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国家的、民族的、地域的差别以及价值观、课程观的差异,作为教材选文,它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和观念也是不同的。

从时间维度加以划分,选文内容的经典性与时代性是母语教材选文的主要依据或文化特征。这在第二卷的评介中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从空间维度看,民族性与多元性是母语教材选文内容的主要文化特征。这里的空间维度,是就国家、民族、地域而言。按空间维度加以划分,也就是按国家、民族、地域加以区分。我们常说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从研究的角度看,它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自然科学是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国界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有民族之分的,有国界的,有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越是民族的,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国际的,越是世界性的。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语文课程的开发和教材建设,所以母语教材选文内容强调民族性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的。事实上,世界各国的母语课程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民族文化。而多元性,一方面是

指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多种文化。

第三,任何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排列,都有一定的原理或法则,如有的按知识的序列,有的按心理学原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教材编制更多地依据教育、心理科学的原理,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由此观之,语文教材编制文化也是语文教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教材编制文化,除了作为教材编制理论基础的心理学之外,还有教材编制的技术形态。

作为载体形式,教材的编制是受技术形态所决定的,并间接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因此世界各地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编制技术形态及其变迁也是语文教材文化的组成部分。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从教材的发展历史看,它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教材时代,教材时代,后教材时代(这里的前、后主要着眼于区别时间阶段)。前教材时代以人类早期的信息记录方式为载体基础,以经典典籍为教材的内容,主要为精英化教育服务,教材的生产是个人化的和手工制作模式的。在教材时代,工业化印刷技术为义务教育的制度化提供了技术的支撑,教育心理学成为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教材以工业化方式大规模生产,这是一种同一样式的单向模式。在后教材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教材编辑的手段,个性化印刷技术改变了教材印刷的流程,这为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出现了面向个体的互动模式。

概而言之,依托民族历史优秀传统的本土文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时代文化,立足现实的创新文化,这就是母语教材文化的深厚底蕴。

阅读《语文教材编制基本课题研究》,可以引发我们对语文教材建设乃至整个语文课程前景的展望。以文学教育为例。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文学直接相联。对此,文学家有其不同一般的独特看法,他们直言文学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这些基础,主要由文学的道义、审美、情感、历史、想象、说事奠定的。

道义。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以道义为宗的。人要有道义,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必有道义的匡正,必有道义的支持。作为一种精神形式,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所以,文学具有培养人之道义的得天独厚的功能。审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由许多维度构成的。这其中,“审美”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因为文学的根本功能之一就是审美。如果说远古的文学可能更在意的还是表达思想和抒感的话,那么后来的文学则越来越在意它的审美价值了。人们亲近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并能培养人们的审美经验、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情感的产物。人们之所以愿意阅读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寻找心灵的慰藉,并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没有情感的人大概不能算有健全的人格。历史。文学的功用,除了以上所说的三大维度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方面,比如帮助人们记忆历史就是它的重要功能。而在文学的各种门类中,小说又尤其擅长这一点。想象。世界既是物质意义上的,又是精神意义上的。想象是无中生有。它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回答这个世界从何而来。无中生有的能力,也只有人类才能具备。说事。这个世界是由事和理组成的。所谓的事,就是指在这片天空下所发生的一切――无非是自然与人间两大领域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真正发生的,也可以是在虚拟的情境中发生的。一个人应当有两大基本能力:说理的能力和说事的能力。这实际上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规定了实施审美教育所必须具有的内容标准,以确保达成审美教育的目标,发挥语文课程的审美功能。

文学的意义决定了它在母语课程中的地位。这使我们想起了1956年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语文科是否必须继续1956年那样的分科教学呢?

其实,语言是一种媒介,它既可以表达文学,又可以表达科学,还可以表达哲学等。因此语言与文学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它们的关系是一种背景与领域的关系。但语言学习的目的是需要通过学习言语作品实现的,而不是单纯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所能奏效的。因此,如果实行语言、文学分科教学,分科后的语言课还是需要教学文学作品。而另一方面,目前我们这种不加区分的综合性的语文课实际上既不是语言课也不是文学课,导致学生既学不好语言也学不好文学,这就是所谓“两败俱伤”。因此改革我们的语文课,一种比较恰当的选择是首先承认语言与文学分立,然后在分立的基础上组合为一门课程。换一句说,可以在保留“语文课”的前提下,重组语文课的内容要素,即语文课是语言课+文学课。

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审美教育上。在这一点上,它与艺术类课程是属于同一领域的教学科目。文学教育于是回归到它的本来意义上。文学审美教育既包括文学阅读教学,又包括文学写作教学。过去长期被排除在语文教学内容之外的文学写作教学就可以在文学审美教育的范畴内被有效接纳。那么文学教育为什么要与语言课组合在一起呢?因为文学审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言审美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教育有一部分又属于语言教育的一种途径。此外,文学知识教育也是文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包括文学史知识与文学理论知识。我们的语言课是母语教育,可以称之为“汉语”。它主要是知识教育。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学知识教学,而是语用知识的教学。这种语用知识的教学当然需要“例子”,这就是文章。于是汉语课实际上包括两大块,一块是汉语语用知识,一块是文章教学。不管是语用知识教学还是文章教学,都包括写作和阅读两个方面。至于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是以知识为线索安排教学程序,还是以文章为线索安排教学程序,实际上都只是属于技术问题。

回顾与展望范文2

今年1~10月,全行业实现销售 收入19464亿元,同比增长36.6%; 完成工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 38.7%;利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解析FDI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 电子信息产业十年回望与展望 2004―2005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回顾与2010年发展展望 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常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 试析产业链角度下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2013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与特点 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 中国冰球运动6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审视与展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重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4~2005年中国软件与IT服务市场回顾与展望 信息产业部《2007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通告 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局面良好 电子信息产业2007年增长18%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14年中工作会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发展回顾与2005年展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发展回顾与2005年展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今年1~10月,全行业实现销售 收入19464亿元,同比增长36.6%; 完成工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 38.7%;利润总额800亿元,增长 48.3%;税金237亿元,增长20.7%, 出口1614亿美元,增长47.3%。从 今年前10个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 运行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全行业销 售收入将达到25000亿元,同比增 长33%;工业增加值5500亿元,增 长37.5%;利税1430亿元,增长 37.9%,其中利润1080亿元,增长 43.4%;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有望 突破2000亿美元。

回顾与展望范文3

一、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86年。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论断。(《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367页)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20世纪一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20世纪40年代,苏联依靠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一批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社会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国家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紧密团结,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斗争,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有近100个原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不懈努力,有效地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文明的诞生。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千百万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迸发出巨大无比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化发展的奇迹,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摆脱了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困境,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开始探索和迈上了落后国家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暂时挫折挡不住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巨大冲击,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阻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发展,并最终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阵地有所损失和收缩,形势依然严峻。但从另外一面看,社会主义力量也变得更为精干、更有战斗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已开始从后的低谷回升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预言家们关于社会主义彻底失败的断言已经宣告破产。

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在80多年的历史行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汲取和运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我们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和改革中,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必须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反复试验、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要真正实现这种结合,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把握本国的基本国情,处理好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既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激进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自觉地通过改革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如果不顾时代条件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胜利前进,就会犯教条主义和因循守旧的错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各个时代的本质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百多年来,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正在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曲折的探索,逐渐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如果固步自封,不实行改革开放,就无法应对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挑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为历史所淘汰。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依据就在于,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工人阶级执政党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必须建立高度的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权力垄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这是20世纪社会制度空前深刻的变革。但受历史进程和种种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民主法制的具体形式和步骤上,缺乏经验,出现过不少偏差,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正确处理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依法治国的关系,依然是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重大课题之一。对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既要积极努力、扎实推进,又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阶段。

必须大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关键的问题是搞好党的建设。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得出的最重要结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要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与侵蚀,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系。就国内矛盾来看,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几十年来虽然有所调整和缓和,但仍然无法根本解决;就其国际矛盾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以及不同地域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之间,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其中尤以“南北”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社会主义必须善于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舞台和回旋余地。这既是20世纪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斗争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复兴的重要条件。

三、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各种社会学说层出不穷,举世闻名的思想家也多如繁星。然而,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博大精深,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武装了一代又一代的国际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之所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其根本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甚至较长时期的受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这些挫折,有些是社会实践本身难以避免的,有些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背离马克思主义,走向私有化的改革道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相反,他们中的多数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前后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会遭到历史的惩罚。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仍然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仍然是新世纪社会主义振兴的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资本主义经过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等若干发展阶段。这些变化虽然赋予资本主义种种新的特征,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决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环顾当今世界,作为资本主义的领头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正在破灭,增长速度放缓。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号强国,日本则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陷入经济衰退,回升乏力。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和北欧各国为摆脱经济困境,轮番调整经济政策,起色不大。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不仅难医经济痼疾,反而导致新的金融动荡和严重的社会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势必从西方国家内部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社会对立和冲突,造成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历史进步。而这些严重威胁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以后,两极对抗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但当今世界许多地方为什么还那样动荡不安,地区性冲突为什么还不断加剧,甚至连美国本土也不得安宁?这不正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显现吗?这也正是人们重新“呼唤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的历史依据。

不管西方国家怎样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也无论垄断资产阶级怎样调整其内外政策,经济全球化的结局都不会以它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将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更加充分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快资本主义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历史进程。这是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崛起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发展中实现伟大复兴。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任何一种社会新制度战胜旧制度都要经历多次反复。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是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要战胜资本主义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80多年的历程,但它还处于继续探索的初级阶段。斗争——失败——再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必经历程;高潮——低潮——更高潮,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趋势。只要社会主义者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汲取教训,善于调整变革,挫折就会向成功转化,失利就会变为胜利。这是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者的信心所在。

回顾与展望范文4

《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百年回顾与展望》精装及简装版首发式于2011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倡导编写该书并作序和题写书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和路甬祥、曾培炎等出席首发式并讲话。教材版于2013年2月正式出版,力争为我国培养更多电气工程专业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这本书对我国电机工业发展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都做了具体介绍,对、三线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史实都做了客观叙述和经验总结,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历史启智书,催人奋进的行业发展史,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张德江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落实序言倡导的精神和提出的要求,始终保持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奋发努力,改革创新。

——路甬祥

同志所作序言通篇充满“情”字,体现了对电机工业的深厚感情,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满腔热情,对自己的老师和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的怀念之情。

——曾培炎

中国的科技史曾一直由外国人来做,很多年都没有自己的技术史,因此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的创作编撰,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记录了中国电机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永久的记忆。

——柳斌杰

回顾与展望范文5

关键词:广播体操; 60年发展; 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53-02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赢得广大百姓的喜爱,随后国家又相应推出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的体操。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的广播体操从最初的类型单一到现在的多样化,从不成熟发展到如今的稳步推广,从呆板到灵活,逐渐走进大众生活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我国广播体操这60年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三次停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阻碍了我国广播体操的发展速度,拉大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但广播体操这60年的发展历程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段独特的珍贵回忆,其已经成为宝贵的文化资源,需要我们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使我国广播体操朝着更辉煌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

(一)早期发展与退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体育事业没有任何基础。鉴于新中国的成立经过许多战火的洗礼,人民经过连年征战,已经身心疲惫,急需一种运动来提升斗志,锻炼身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广播体操就应运而生了。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是借鉴改编于日本的广播体操,虽然推广到了全国,但由于其动作太过单一,不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很快就来到了第四代广播体操的时代。中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时代在召唤。第四套广播体操是中国体操历史上的一次飞跃,标志着广播体操的适用对象已经由工人转换到了学生。中国第五套广播体操的颁布带来了一套沿用至今的眼保健操,为中国青少年儿童的眼部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相对而言,中国第五套广播体操的动作难度增加了,虽然加入了两首具有民族风格的乐曲,但其严肃程度比之前的几套更甚。无论是学校,还是工作单位,大家都积极参与,可以说达到了全民参与的程度。

(二)淡出与重返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越来越看重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教育的程度,忽视对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培养,再加上现代迪斯科、健美操的涌入,广播体操越来越不被重视。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广播体操的记忆,体操专家特意编写了比前几套更规范易学、活泼可爱的第七套广播体操,还特意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奥运体操冠军李宁来制作挂图。后来随着体育理念的发展,广播体操作为锻炼身体的唯一途径,基于这一想法,中国第八套广播体操就诞生了,在保持传统的体操特点的同时,还引入了其他的元素,例如保龄球、游泳等等,突出了“健康,欢乐,时代”的特点。在过去的50年中,广播体操被认为是过时的,不再受宠了,甚至在全运会出现过八次的广播体操,在2001年的全运会上也消失不见了。幸运的是,在2010年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出广播体操的配乐。

二、我国广播体操六十年发展展望

(一)我国广播体操历史发展

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正式的广播体操。当时的群众只要一听到广播音乐声响起,就会立即跟随着音乐跳动起来,其为群众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和锻炼的新方式。到目前为止,中国共了九套成人广播体操,七套青少年广播体操及三套幼儿广播体操。我国广播体操的实行在历史的道路上曾经有空白的时期,但这些空白也无法对现在广播体操在我国群众的地位造成影响。现在不论是小学,中学,甚至是各企业,都在推行广播体操,原因是广播体操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能够舒缓人们的压力。现在流行的广场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广播体操,它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大众的娱乐方式。

(二)我国广播体操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广播体操类型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幼儿广播体操,这类广播体操旨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强健他们的体魄并让他们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而这类体操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针对孩子的锻炼以及习惯的培养。第二类为青少年广播体操,此类广播体操最基本的意义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且每天的体育锻炼也能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在未来,青少年广播体操将会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国家将更加重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第三类广播体操便为成人广播体操,这类广播体操是中国广播体操发展的重要步骤。首先,对于成年人来说,广播体操也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其次,与前两类不同的是,对于一些成年人来说,学习体操就是为了以后的生存,广播体操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项职业。除此之外,成人广播体操以后将会着重于培养更为专业的体操人员,让他们趋于专业化和中国化。既然是中国的广播体操,就应该具有中国特色,不论是在动作上还是在音乐节奏上,这对成人广播体操来说又增加了难度,既要保留中国的文化又要添加自己的创新元素。总的来说,中国广播体操正在向创新与国家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广播体操当今现状

(一)发展中的广播体操

60年前的杨烈从苏联访问回国后,向体总筹委会提交了第一份有关全民体操的报告,在他和同事刘以珍的共同创作下,第一套广播体操终于面世。截至今天,广播体操已有60年的历史,在2011年8月8日第三个全民健身日的时候,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面世。随着第九套体操的现世,实行长达14年的第八套广播体操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如今,第九套广播体操盛行在全国各地,虽说人们对它的激情没有以往的那么浓烈,但是总的来讲影响还是巨大的,因为它有着更加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二)如今的广播体操

现如今,做广播体操不再是一个命令,也不再是一种形式。它不要求人们必须聚集在一起,有秩序有条理的,必须全神贯注地去做。现在的广播体操,它就是人们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一种形式,它不要求时间、场合和人数,更不要求人群,它更偏向于自由和随性,当然了学生除外。它还着重于吸引那些90后人群,而且在现行的广播体操中,加入了更多的下体运动和腰部运动,为那些上班族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和方法,让他们能够在长时间的坐着上班后能够放松一下腰部,锻炼一下身体,预防腰部疾病。这套广播体操不但具有针对性,同时更具有科学性,它能够有效地预防肥胖症,帮助改善人们睡眠和培养好的饮食规律。所以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且喜欢去做广播体操。做广播体操不要求年龄阶段,不论是老年成年还是青少年,任何人都可以做。但是目前,做广播体操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大学生很少会去做广播体操。所以,现如今看来,广播体操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我们应该去落实它,去传播它,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它以至于喜欢上它。

四、如何提高我国广播体操水平

(一)创新是基础

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我国广播体操的现状,了解到现今存在的不足,那我们的观注点就应该着重放在怎么去解决这种现状上。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高速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广播体操水平?

在广播体操的舞蹈上,别出心裁的创新往往能给那些被老旧且失去新意的广播体操影响许久的群体带来耳目一新的新体验。像是在久别阳光的寒冬突然吹来一阵清新的春风,带来无限的发展与生机。好的创新会让人觉得有兴趣去参与,去学习。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将枯燥乏味的广播体操变得有趣,受欢迎,关键就在于如何做有创意会创新。例如有的高校把时代流行的音乐、舞蹈元素,融入学生日常的广播体操锻炼中,这些都是很好的创新。

(二)练习:勤练是完美发展的基石

任何好的创意在汇聚成一个完整的实体化工程之后,没有勤苦的练习,那就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空架子。没有勤练的付出,就不能达到符合我们高期望值的结果。没有练习,再好的创意都如一江东水长逝而无遗留。如同我们在学校学习,老师时常教导我们“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勤加练不会有坏处,反而你会在这一次次练习中收获不一样的宝贵经历。对于广播体操的勤加练习,一是需要老师积极配合,督促学生把每一次练习做好,每一个动作做到位。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去做广播体操。这样才能使他们认真地锻炼,提高他们的广播体操水平。二是需要向大众普及勤加练习广播体操对身体、心理的成长发展的益处,提高大家对广播体操的重视度,并能够在心理上产生加以练习的想法。创新的广播体操,结合付出汗水的勤加练习,必定能够为广播体操的发展铸就辉煌的新篇章。

五、结语

我们倡导终生锻炼,广播体操作为锻炼方式的一种不仅有益身体健康,也能促进我们大脑的发育。我国广播体操经历退出再重返的过程,依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而通过不断的创新,我国的广播体操越来越适应人们的健身需要,也越来越能激发出人们的健身兴趣,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国广播体操也将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燕玲,竭晓安.我国成人广播体操的发展演变与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13.

[2]李世荣,杨学达.新中国广播体操60年回顾与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23-124.

[3]张大志,王家宏.中国近现代体育身体观的生成逻辑[D].苏州大学,2015.

[4]商伟,韩流.广播体操全民化时代的兴衰流变[J].科技信息,2013,06:134-135.

[5]刘俊一,徐莹,马睿.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14-16.

[6]陈威,王丽娜.改革实践教学管理 培养创新能力[J].知识经济,2015,24:129.

[7]袁礼锋.我国大众广播体操的发展及其影响[J].金山,2011,12: 34-35.

[8]王健.中国成年人广播体操发展走向及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01:39-42.

[9]郑兵,刘娟,刘海. 建国以来九套广播体操的动作结构对比和社会背景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06-108+112.

[10]黄衍存,蔡传明. 新中国八套成人广播体操的比较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1,01:11-14.

回顾与展望范文6

【关键词】对外开放 改革 回顾 展望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推进的三十年,是建设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十年,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改革与开放相结合的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系统回顾三十年来的历程并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更好的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我们主要从对外开放的角度完成这一工作。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1、以改革促开放阶段。 

(1)先看1978—1992年的第一个小阶段。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启航的标志。国家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营管理体制,对特区的外商投资给予较大优惠和方便。1984年5月,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是实现十二大对外开放目标的重大举措。1985年2月,分两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同时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并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倾斜。1990年4月,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1991年,开放满洲里等4个北部口岸。同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保税区,发展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和转口贸易。

另外,在这一阶段,国家明确提出,沿海开放地带特别是沿海各大开放城市,应当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逐步转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轨道上来。为此,国家加快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例如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由地方政府向国家承包出口创汇任务和上交外汇额度,财政对外贸的补贴实行自负盈亏,超额创汇实行中央与地方二八分成,从而推动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的承包,从根本上解决吃“大锅饭”问题(田纪云,2008)。在外贸体制改革中,最为核心和最为重要的是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贸易权)。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从事外贸经营许可的审批权限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审批。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吸收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十三大提出要“使外国企业家能够按国际惯例在我国经营企业”,并对一些陈旧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

(2)再看1992—2001年的第二个小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行的一系列开放措施和优惠政策,逐步推广到广大内陆省份,对外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1992年,扩大开放上海浦东等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同时,开放哈尔滨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鼓励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1996年,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至此,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还体现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1992—2001年左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并满足加入wto的要求,外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政策透明度不断提高。1992—1993年两年内,国务院先后批准出台了赋予各类企业进出口权的四个文件,随后在外贸体制和外汇体制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为中国扩大出口贸易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1998年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是这一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举措,该战略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陈文敬,2008)。在2000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之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又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的配套措施,包括设立外贸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转折点,而且成为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2、以开放促改革阶段。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第一阶段中所实施的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并且对外开放成为国内经济体制进一步朝市场化方向改革的外部动力。

2001年以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环境也随着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而更加透明和规范。例如中国政府在加入wto前后,根据wto规则和所作承诺,在集中清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进行了调整。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加快推进,入世后使中国直接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并面临着与机遇共同存在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表面看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背后却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和效率的竞争(李晓西,2008),因此必须重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影响。为此,2002年3月,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定位,即“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总之,为了适应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需求,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围绕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wto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大幅提高。《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立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2003年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具体的要求,成绩显著。

二、对外开放经验总结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没有对外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事业都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国内、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的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学会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搞建设,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正确把握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外开放在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国内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每一步重大改革,又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张小济,2003)。

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4、在对外开放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搞经济建设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力量,但闭关锁国却不是中国的选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部因素的影响将会明显增大,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为此,外经贸工作必须讲政治,讲大局,始终注重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邹东涛,2008)。

5、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中国政府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而集聚了短缺的资金,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又部分程度地以市场换来了技术,同时又积极的走出去,通过兼并、贴牌生产以及合资等形式发展外向型fdi,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

三、未来对外开放的展望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扩展,我国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和相互影响力越来越大,使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国际经济风险不断加大、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和外贸出口增长面临巨大挑战等(董文,2008)。为此,展望未来,为了更好地把对外开放向前推进,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对外开放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控制对外商业借款,审慎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有效监管国际短期资本的进出。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有效防范外汇市场风险。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救济措施,防止国内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深化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刘力,2008)。

2、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能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在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升级。完善出口预警机制,完善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体制和政策,加强国内外协调,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基于很多互补条件的考虑,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对其提供援助优惠关税待遇,并明确双方合作的总体战略和重点领域(隆国强,2004)。

【参考文献】

[1] 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一)[j].国际贸易,2008(2).

[2] 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二)[j].国际贸易,2008(3).

[3] 董文:新时期对外开放特点和新突破[j].财经界,2008(6).

[4] 辜胜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五条成功经验[j].党政干部文摘,2008(7).

[5] 隆国强:中国:崛起中的贸易大国及其对外开放战略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4-03-25.

[6] 刘力: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回顾和展望[j].对外经贸实务,2008(10).

[7] 田纪云:对外开放是怎样搞起来的[j].炎黄春秋,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