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范例6篇

荀子劝学篇范文1

荀子:生于约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当时的人尊称为“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的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荀子劝学篇范文2

[关键词]荀子 道德认识 舍 知行合一

[中国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2-0085-05

荀学体系的整体思维以“分”为起点,转化了传统儒家思孟学派“心性合一”的思维模式,但其理论宗旨仍然在“合”。“合”首先体现为“道德之合”,从理论上解决了“道”与“德”二者的关系,以此来说明个体之“德”的实质;其次,荀学突破思孟学派“心性合一”的认识论模式,通过“知”的联接作用实现“天人之合”,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之“合”。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决定了荀学关于个体道德认识的理论存在知行不一的危险。但荀学之“知”与“行”本身相互交织、不可分离。并且,荀子通过“礼义”、“诚”等有效地规避了这一危险,达到了知行的有效统一。

一、“道德”之合

荀学之“人道”的人性论体现——“德”不同于孟子之“仁”、“义”、“礼”、“智”等。要获得关于个体之“德”的正确理解,首先须“正名”,其结果是将“道”与“德”二字联系起来使用,产生比仁、义、礼、智等更为抽象和准确的概念。

荀学之“道”并非指世界的本原,而是指蕴含在人事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具体体现为社会运行规律和人伦法则。《荀子》中“君道”、“臣道”和“子道”等篇章中专门探讨过为人君、为人臣和为人子所应该遵守的法则。在荀子看来,真正的“道”是大而全的,“一隅不足以举之”(《荀子·解蔽》)。但“道”又是可以被掌握的,因为人自身具有获得和掌握它的能力,得“道”后才可以掌控衡量一切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何谓衡?曰:道”(《荀子·解蔽》)。人必须发挥自身“心”的认知能力去认识“道”,认识了“道”也就掌握了认识其他事物的办法,圣人就是这样达到“以道观尽”(《荀子·非相》)的境界。

乔纳森-斯柯菲(Jonathan w.Schofer)认为,荀子非常精心地阐述了人相对于动物来说所具有的优点(比如有“义”、有“辨”、能“群”、能“分”等)及这些优点是如何在伦理发展的过程中被创造的,以及它们是如何为个体道德的发展所必需。但荀子并没有提供一个具有明确定义并得到系统分析的“美德”概念。斯柯菲所提出的这一问题为我们理解荀学之“德”提供了启示。正如他所分析的,尽管孟子没有提供如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式的美德分析,但他确实在一些篇章中清楚地定义了人的一些特别的优点(仁、义、礼、智),并且将这些优点当作任何人伦理发展的中心。而荀子虽然使用了描述或论证的方法来讲述诸如天、礼、乐、蔽、言和人性等论题,但他确实没有像孟子那样讲述美德或人的优点这一主题。

事实上,《荀子》中“德”这一概念及相关的解释和运用已经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认同的“品行、德操”等含义,它代表的是个体所获得的内在品德或善性,如荀子说,“积善成德”(《荀子·劝学》)。“德”是个体品德的总称,并不个别地指称某种德性,而是一个类的概念。并且,荀子明确地提出“德操”这一概念,“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劝学》)。由此可见,“德”是个体内在的品性。个体道德认识的终极目的是成“德”。成“德”与成“人”存在内在的一致,“德”可以代表以个体的“德操”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人格。

荀学之“德”相当于孟学之“仁义内在”,但它不是直接与“道”同一,而是通过“礼”和“伪”的联接作用实现“德”与“道”的结合。“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荀子第一次把‘道德’作为一个新概念,并赋予了和我们沿用到现在的大体相同的意义。”总结起来,《荀子》中的“道德”概念基本上都是当作名词使用,其含义既包括规范意义上的、外在的“道”,如“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也包括德性意义上的、内在的“德”,如“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荀子·正论》),二字结合起来组成“道德”的总称。在他看来,规范意义上的道德“止于礼”,德性意义上的道德须“全道德”。因为孟子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概念不能全面地概括“道德”的内涵,故须“全之尽之”(《荀子·劝学》)。

荀学之“礼义”不局限为既定的道德规范,而是作为“道德”这一类概念的别称。如蔡仁厚所说:“荀子很少直接用‘道德’二字,而是将道德摄人‘礼义’之中。”“礼义”作为荀子之“道德”的代名词,它几乎概括了“道德”所具备的所有内涵。尽管荀子提出从概念上对“道”与“德”进行逻辑上的区分,但他并不将人之“道德”归为能够使用概念和逻辑来解决的问题。

荀子劝学篇范文3

[内容]

荀子《劝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历来都很重视它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但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和交谈时,发现一些教师对《劝学》主旨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讲《劝学》,往往只讲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少注意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这样讲不符合《劝学》的原意,掩盖了文章内容最重要的方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妨碍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和文理,把握它的写作技巧。

《劝学》的主旨是什么?荀子在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说,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的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这就是《劝学》的主旨。当然,诵《经》读《礼》既是学习文化知识,又是接受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见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的。

荀子强调学习儒家经典应当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端而言,rú@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又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主张学习圣贤之道,要在思想上扎根,要落实到行动上,一言一行要能成为人们的法则。荀子认为,古代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是为了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后来人们学习圣贤之道只是装样子给人看,取悦于人。对于后人这种脱离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态度,荀子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荀子十分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荀子认为,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自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陋儒”而已。

由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着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

《劝学》篇幅很长,中学课文只选了三段。它是《劝学》前面六个自然段中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单从这三段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用意,所以这里把中间删去的段落也连带作些介绍和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把它讲得更准确些,更透彻些,可以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写作上的教益。下面我们便对这六段文字作简要解说。

《劝学》开头三个自然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首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而后以一组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道理。接下来说,按照绳墨木头才能锯直,经过磨砺刀剑才会锋利,借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注意,这组比喻主要是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做一个思想品格高尚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第二自然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一组排比句,借天高地厚的比喻,说明先王遗言之博大精深。学习先王遗言,也即是学习儒家所崇奉的经典。荀子认为,学习不学习先王之道,关系着培养什么样人的重大问题。地处东南的吴越与地处北方的夷貉,他们的孩子落地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啼哭,长大以后语言和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可见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因此,荀子接着援引《诗经》的话,勉励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而要克尽职守,向正直的贤人学习看齐,这样神明会审察一切,赐给你大福的。荀子说:“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意思说,最高的智慧就是按先王之道来立身行事,最大的福分,就是没有灾祸。这就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聪明起来,免灾远祸。

第三自然段,用一系列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才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学习罢了。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其中兰槐之根的例子更具典型意义。“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xiǔ@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兰槐之根称为芷,芷本来是君子所爱佩带的饰物,可是如果芷浸泡在臭水之中,君子就不会接近它,连老百性也不愿佩带它。这个比喻告诫人们,不可不注意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荀子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讲一个人的荣辱祸福取决于德行的高下。“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一个人是获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必定反映他德行的好坏。“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淫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道理说得十分浅近而又中肯。通过一连串比喻,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

第六自然段,讲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组排比句,更生动地说明了不断积累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③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专心致志是多么重要。荀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hūn@④hūn@④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hūn@④hūn@④”都是专心致志的样子。不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就不会将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昭然若揭;不专心致志地做事,就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建立显赫的业绩。荀子接着又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一者,往往一事无成,陷入困境。最后引用《诗经》中《shī@⑤鸠》一章,归纳出本段的论点:“故君子结于一也。”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在前面解说的基础上,还应当说明以

下一些问题。 一、《劝学》的主旨在于鼓励人们诵《经》、《礼》,“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说要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接班人。它所鼓吹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目的,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显然是不能无批判地接受的。但是封建时代的学者重视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把它放在教育最突出的地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即使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也很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愿意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接班人。

二、《劝学》强调学习应该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动,要与个人的立身行事相联系,要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相联系,这是对的。但是荀子强调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往往着眼于个人的荣辱祸福。所谓“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云云,虽然也有道理,但都是从个人的得失看问题的,不免显得狭隘和消极。其实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更好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即学习崇高的思想品德,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亲近贤人君子,向他们看齐。这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以具体感人的事迹教育学生,让思想道德的光辉照亮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热情。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善于向自己的家长、老师、同学和周围群众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同时还应指出,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离不开社会实践。实际上,崇高的思想品德都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热爱人民的思想品格,正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闪耀出不灭的光辉的。我们应该激励青年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培育和锤炼自己的思想品格。

四、《劝学》主要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讲得不多。诵《经》读《礼》,当然也是学习文化知识,但它们只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荀子没有提及。这是很大的缺憾。这不仅是《劝学》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种缺憾是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不为人们所重视造成的。并且,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习惯走读书做官的道路,把科学技术当作是雕虫小技,旁门左道,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也应指出,《劝学》虽然没有正面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问题,但对我们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仍有很大的启发。“假与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些话是作比喻用的,但是客观上却说明了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战斗力。至于荀子讲学习需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不仅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适用,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同样适用。它精辟地总结了学习的规律和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虫加(而下加大)

@②原字氵加(修字彡换成月)

荀子劝学篇范文4

1、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注:锲:镂刻。舍:停止。

3、释义:刻几下就停下来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意即要持之以恒而不能半途而废,要目标专一而不能三心二意。

4、这是荀子《劝学篇》中的名句,千古流传。“锲而不舍 ”作为一种治学精神,是极可贵的。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干事业,贵在持之以恒,贵在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决计干不出事业来的。

(来源:文章屋网 )

荀子劝学篇范文5

荀子认为,性不可顺,情不可纵,应予以化导。荀子认为人性恶,因此必须受教育,教育能化恶为善。所以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者。”即无论何人,本性虽恶,受教育后,均可变为像禹一样的贤人。

荀子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圣人。《劝学篇》说:“学不可以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能努力不懈地学习,结果必胜过教师;最低限度,也能变成一个出于治、合于善的成人。

教育方法

一、积久。从恶性到为士,从士成圣人,这种功夫,不是能一步达到,需要每日学习,渐积而成。荀子用许多譬喻来讲积渐功夫,他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与学习,才能成为士与圣人。

二、专一。荀子既重视“学”,又极注意学者是否专心致志。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他认为,不专心什么也干不成。

三、实行。荀子最恶空谈,而主张知行合一。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人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荀子认为,教育与学习不是口耳记诵,必须入脑入心,变化个人的气质,改善自己的行为与生活,这才算真的学问。

学习途径

荀子对学生训练的方法,是亲师、择友。他说:“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他以为人的知识性格,多得之于交游,所以贤师良友十分重要。渐染之法,莫善于师友:

首先要亲师。荀子重教,而执教者是老师,要具备尊严、耆艾、诵说、知微四种条件,才配做人师。意思是,老师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阅历、明确的表达、深邃的分析等四种素质,他不仅主张读诗、诵礼,还主张人格感化。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他说: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为是也。”

其次是择友。荀子重环境的感化,故特别注意学生择友。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植;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择友的目的,在防邪僻,就中正,择友不慎,则必引入邪途。

教学课本

荀子劝学篇范文6

然而,当今社会锲而舍之,始乱终弃的人与锲而不舍,坚持信念的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究竟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渊源?究竟两者又各自有怎样的结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篇中,荀子写道: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比喻做事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然而,古往今来,违背这个道理,与这个道理背道而行的人都不得善终,最终沉沦于万丈深渊,演绎着峥嵘岁月坎坷的落寞悲剧。在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了替阖闾报仇,起初树立宏志,心系国家,为了追逐自己的目标,他励精图治,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的进程,让国家迈向鼎盛的巅峰,迎来繁荣富强的蓝天,播种大地的春芳。结果,吴王夫差经过一系列实施的改革,大胜越王勾践。然后,吴王夫差满足于现状,并没有把大治的雄风延续和弘扬下去,而是半途而废,故步自封,一直沉沦和陶醉于美酒佳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治理内政,致使吴国的国力一直衰落下去,最终陷入迷茫的深渊。而被放虎归山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坚持不懈,让昔日沦陷的国家焕发出生机的曙光,播种太平的春芳。最终,越王勾践战胜吴王夫差。纵观吴王夫差的一生,由树立宏志,坚持不懈堕落到后来的半途而废,锲而舍之,结果最后沉沦堕落以至于殒命的悲剧下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中,荀子写道: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比喻做人要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然而,古往今来,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让自己的人生闪耀璀璨的光芒,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在近代的历史风云中,爱迪生伟大的创举,并非一朝一夕造就的,也并非神圣的智慧结晶铸就的,爱迪生能拥有灿烂的辉煌,都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流下无数汗水铸造而成的。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纵观爱迪生的一生,他经历过无数次的挫败,但是一直坚持信念,锲而不舍,才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诞生伟大的创举。他伟大的创举和灿烂的辉煌都是由坚持信念的汗水铸就和沉淀而成的。

坚持信念的汗水可以浇灌出成功的辉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袁隆平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之方法的时候,可以告慰昔日饱受沧桑的心灵――回首过去,曾经遭受过他人的不信任,曾经遭受过他人冷眼与嘲笑,曾经遭受过盛夏酷暑的炽热和寒冬的严寒,经历过挫败的折磨,经历过即将成功的破灭,经历过汗水的沉淀,但是他一直坚持心中承载已久的信念,锲而不舍,最终铸就伟大的成就,让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诞生。纵观袁隆平的一生,“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称号和杂交水稻之方法无疑是由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持信念的汗水浇灌而成的,这种因坚持而获得的成功,让黯淡的一生焕发神圣的光彩,让人生由此璀璨,绽放光芒。

人应该崇尚锲而不舍的精神,放弃锲而舍之的消极做法。因为锲而不舍、坚持信念的上进精神有一种神圣的力量,拥有它,就能不惧迷茫黑夜的吞噬,而是勇于与迷茫的黑暗搏击,最终摆脱困境,迎来黎明。

上一篇实心球教学

下一篇节能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