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范例6篇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范文1

[内容]

小语第四册第二单元由古诗《春晓》、童话《丑小鸭》和儿童诗《春雨》组成。每篇课文都有插图,前两篇是讲读课文,《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诗句描写了春天早晨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丑小鸭》这篇童话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谁都欺负它,被迫出走,最后才发现自己已不是丑小鸭,而是漂亮的天鹅;《春雨》是自读课文,这首儿童诗描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赞扬了小朋友顶着春雨种树,绿化祖国的行为。阅读本单元课文,使人感到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述说着动人的故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从小要和善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和春雨对植物生长的益处,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如何教好本单元课文,提出如下建议。

1.突出重点,学好生字、新词。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共有14个生字,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音、形、义结合起来教学,又要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如《春晓》中“晓、眠、闻、啼”等字词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能力,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字形和字义:“日”出为“晓”,闭目而“眠”,故“晓”为“日”旁,“眠”为“目”旁,“闻”是听,与耳朵有关,所以是门字里边一个“耳”,“啼”为鸟叫,所以是“口”旁。在《丑小鸭》一文的生字中,重点要读准“剩、瘦、除”这几个字的卷舌音,字形分析中要突出“瘦”、“越”两字的难点:“申”和“戊”的笔画笔顺。

2.加强朗读,帮助理解内容。本单元课文的文体是诗歌和童话,因此在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线,朗读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重音与停顿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语言规律,加强学生对课文词、句、段的记忆,使学生不但理解内容,而且能化作者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朗读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和默写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3.借助插图,品味诗文意境。本单元三篇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教学时要借助插图的作用,诱导学生品味诗文的意境。如《丑小鸭》一文有四幅插图,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与图、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弄清故事发展变化的过程。《春晓》与《春雨》两课描绘的一幅是雨后,一幅是雨中春天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这正是诗的意境。教学时可从图入手,图文结合,将学生带入画中,品味诗文意境。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范文2

一、设置语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字词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课文的插图或课件的画面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是注音识字,随文识字和归类识字,同时也是情境识字。教师可以结合课件作情境描述。“冬天过去了,和风轻轻地吹着,细雨沙沙地下,春天又来到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说是“春回大地”。春雷阵阵,把谁唤醒了?所有在冬天里沉睡的生物都苏醒了,又开始生长了,我们可以说是“万物复苏”。看,粉红色的桃花盛开了,像一片火红的云霞,柳树舒展着细长的枝条,长出了嫩嫩的绿绿的小芽,我们应该用哪个词语来描述?(柳绿花红)各种各样的花儿开放了,有(金色的迎春花、火红的杜鹃花、雪白的梨花…… )真是“百花齐放”。听,小鸟们也都争相加入了合唱队(你知道有什么鸟儿吗?能学学她们的叫声吗?)是啊,燕子在叫,黄莺在叫,百灵鸟在叫,所有的鸟儿都在叫,这就是“百鸟争鸣”。到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图画五彩缤纷,春天的声音美妙动听,多么美好的春天啊!这些词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光图,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作用下就形成一个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学到的词就是活生生的, 儿童不仅学了字,还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学完《识字1》,老师并不满足教给孩子们文中那8个描写春天的词语,而是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画画春天的图画。找找春天的声音。学生搜集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词语。

二、重视读文,在朗读吟诵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朗读,通过范读、练读、领读、自读等形式,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生字自然变成了熟字。如《识字8》一课的五句谚语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是一气贯通,初步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我们先来看一看,初三初四峨嵋月……教师可范读,教给学生一些“前四后三”语气停顿的方法——,指导学生能表达出韵律美,随后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你们愿意像老师一样来读一读这些好听的谚语吗?你可以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试一试,也可以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还可以找几个小朋友合作着读,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等会儿跟其他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在学生自由选择读法中轮读,对读,串读,个人读,集体读等读的方式灵活多变,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在不断的诵读中反复地再现、巩固生字,并牢记了谚语。再则,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识字3》中有一种“对对子”的形式:“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话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在让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下,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学生感受,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

三、掌握规律,在自主合作中识字

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发现识字方法,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在识字课的学习内容中暗含了构字的规律,应及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努力发现。例如——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 识记字形。《识字4》中动物的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些字都是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在教学时就可以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点?想一想带“虫”字旁的字往往跟什么有关?你还能说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字?“‘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这个谜面中就渗透着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带“言”字旁的“青”跟说话有关,带“日字旁”的“青”跟天气有关,带“三点水”的跟水有关。初步了解形旁的表意特点,“请、清、晴、情”就容易区分了,如此类推,其他的形声字也可用这种方法辨别。另外在学习园地中也陆续的向学生介绍一些识字的规律、方法,识字贵在得法,有了方法贵在应用,学生完全在熟读渴望后自己独立识字。

四、巧用方法,在趣味盎然中识字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范文3

【寿联】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挽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用于哀悼死者的楹联,例:哭公只有泪/提笔竟无言

【灯联】指贴挂在灯上的联语。例: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言志联】悬于书房、卧堂等环境表示主人家抱负等楹联。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名胜联】指专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例: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杭州冷泉亭)

【行业联】专为行业特点所撰写的楹联,起着行业广告的作用。例: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

【交际联】指人们用作酬赠交谊的楹联。例: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书画联】指题写在绘画作品上的联语。根据画面上的内容题上切合画面的楹联。

例:未出竹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题竹)

【四声】四声与平仄关系密切,平仄包括了四声

1.古音四声分平、上、去、入(例句:天、子、万、福,详情请参考王力《诗词格律》)

2.今音四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句:妈、麻、马、骂)

【平仄】古人作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通[侧],即不平之意。

1.古音平仄:其中将“平”归划为平声调,“上、去、入”三声全部划分为仄声调

2.今音平仄:“阴平、阳平”俱归划为平声调,“上声、去声”俱归划为仄声调

【对仗】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的概念相当,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平仄相当。

例:黑/白长/短男/女天/地

【正格】无绝对定义,大致可用二点说明(专指联格)

1.严格要求用字的平仄合符格律,对仗工整协调,上下联相应词句成对

2.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不相同者

【变格】亦无绝对定义,用三点说明(专指联格)

1.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的楹联

2.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相同者

3.无情对、当句对等等一般视为变格

【短联】无硬性规定,一般指上下联字数四至十一字的联语

【长联】亦无硬性规定,一般指上下联字数各达十二字或以上的联语

【片玉】只有上联而长时间无下联的称为片玉(参看绝对),举二例如下

1.食包包食饱:酒楼联,同时加入[叠字]、[反复]、[转类]、[拆拼]、[顶真]几个技巧。

转类:由一个字由一类活用到另一类。如第一个包作名词,第二个包作动词(保正)

2.鹅儿不食草菓:一医师联,“鹅儿不食草“为药名,“草菓“又是药名

【合壁】或称“双壁”,指将“片玉”之联对上。

【绝对】对联中所谓的“绝对”有两重意思:

1.指对联在技巧上用词上空前绝后的好,甚至无与伦比的地步。

2.谓之联中的出句奇巧新颖到无人对出的地步,常被人称为绝对(或称片玉)

【正对】亦叫同类对,宽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例: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反对】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亦称工对,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比,造成楹联强烈艺术效果。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串对】亦称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顺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联贯而下的联语

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自对】亦称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和下联自身之中(句中)也存在对仗。

例:桂馥兰芬,水流山静/花明柳媚,月朗风清(其中桂馥兰芬与水流山静相对,亦与花明柳媚相对)

【无情对】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例句: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合掌】联律禁忌之一,指上下联中内容词性雷同,平仄雷同,意义雷同。概念雷同

例:碧/翠,白/素红/赤孤/独中国/神州

【孤平】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

例:[山]静似太古

【孤仄】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只有一个仄声字

例:花重[锦]官城[注:假设此句作为对联时]

【三平尾】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末尾三字俱为平声

例:报得[三春晖][注:假设此句作为对联时]

【三仄尾】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末尾三字俱为仄声

例:推窗[引月卧]

【重字】联律禁忌之一,分为几点说明

1.同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例:“法[界]“对“世[界]“

2.异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例:陶匠抟泥,掌中[观]果/樵夫[观]弈,梦里入槐

3.异位互重:比较特殊,允许适当使用。

例:[万]法[一]心,[空]不异[色]/[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4.虚字相重:允许适当虚字相重(如之乎者也)

例: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切】楹联写作专用术语,指撰联时上下联内容完全切合客观事实、现象,难以引申移作它处使用。

例: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云(居庸关联/切地)平地忽堆三尺雪/四时长吼半空雷(济南趵突泉/切景)

【叠字法】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的方法。

例: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反复法】指将同样一个字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隔句运用或者重复运用的方法。

例: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复叠法】指同一联语中,既用复字又用叠字的方法。

例: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指上下联为复句的联中,每句句尾词均为下句的句首字词,如同串珠。

1.句与句联珠:例:水[车][车]水

2.词与词联珠:例:水车车[水],[水]随车

【拆拼法】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拼的方法。

1.分拆:将汉字形体依顺序分拆成若干字。例句:[鸿]为(江边鸟)/[蚕]是(天下虫)

2.合拼:将字与字或字与偏旁部首组合成其他字。例句:(八刀)[分]米]/[千里][重[金]

3.复合:将分拆与合拼同时使用的技巧例:孔子,孟子,(二人)皆者也

【加减法】将某副楹联出于特殊需要增加或减去一些字词或笔划组成新的楹联方法

1.加字:例: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2.减字:例: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挽联)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婚联)

【设问法】一种将设问的方式来代替平铺直叙的写作楹联方法

1.设问作答:例: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贪官!

2.设问求答:例: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居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3.设问不答:例:磨砺以顺,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谐音法】一种利用字词同音的特点,便联语语意双关,能作出表面意思与深层意思的制联方法

例: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利用当庆、且狂谐锣鼓之声)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利用荷、藕、杏、梅与何、偶、幸、媒谐音)

【多音法】利用汉字多音多义,词义通假的特点,造成一个字在联中音调变化的方法

例:好[hao上声]读书不好[hao去声]读书/好[hao去声]读书不好[hao上声]读书

例:长[chang阳平]长[zhang上声]长[chang阳平]长[chang阳平]长[zhang上声]

行[hang阳平]行[xing阳平]行[hang阳平]行[hang阳平]行[xing阳平]

【同音异字】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运用于联语中的一种方法

1.同音异字叠韵连用:例:[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2.同音异字、双声、叠韵间用:例:[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3.同音异字间用:例: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漏字法】在特定场合下,在联语创作中故意漏写某字,借助漏写的字表达创作主旨的一种方法

例: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故意隐吉,生二字,来嘲讽叫吉生的庸医]

【制谜法】使创作的楹联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图,在楹联中不直说而隐寓于上下联语的方法

1.联中隐物:例:万顷波涛乘骑过/不胜将军弃甲逃[上意指“海马”,下意指败将(酱)]

2.联中隐事:例:雄鸡、鲤鱼、猪婆肉/香菇、木耳、曲子耙[都是温补的“大发”食品,意指开门大发]

3.联中隐物指事:例:数声吹起湘江月/一枕招来巫峡云[上指笛、下指梦]

【两读法】一种利用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经过精心构思,造成两种读法不同,联意相反的方法

例: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注:相传此联为明代学者祝枝山为一店主人所作,店主人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因而大为不悦,祝微笑对他说你读错了,应该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回文法】使联语上下顺顺读、倒读皆能成联且贴切而不混乱的一种写作方法。

1.上下联都可以顺读、倒读、联意不变:例:处处红花红处处/翩翩绿叶绿翩翩

2.上下联顺读、倒读,联意不一:例:风送红香花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3.下联是上联的倒读:例: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集引法】即摘取或引用别人的诗词曲赋句、碑文、格言、成语等等构成新的意境的创联方法

1.集诗句:例: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前为王维诗,后为李白诗]

2.集词句:例:风吹皱一池春水/浪淘尽千古英雄[前句为南唐冯正中词,后句北宋苏轼词]

3.集格言:例:久病始求药误/衰年方悔读书迟

4.集成语:例:沧海横流,云蒸霞蔚/春风得意,人寿年丰

5.集书名:例:《虎符》《孔雀胆》/《龙种》《凤凰城》

6.集人名:例:孙行者/祖冲之

7.集药名:例:[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女贞子][打马]过[淮山]

【借代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借代》中说:“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

例:家有万金不算富/命有五子还是孤[千金代指一女,万金即十女,女婿算“半个子“则十女有五子]

【双关法】以一个词语同时关顺着两种不同事物的制联方法叫双关法。

例1: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联,虚心、劲节皆双关]

例2:不历几番锻炼/怎成一段锋芒[刀具店对联]

【比喻法】用打比方法去制作楹联,最为人们所熟知乐用

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拟人法】把某些没有生命力的事物表现成为有生命力的人的语言或行为,借物抒情的方法

例: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映衬法】创作主题不用正面描写,而是借助旁的事物从侧面或反面去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例: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一书生表示家贫如洗之联]

【夸张法】借助丰富的想象,言过其实,以达到某种形象的艺术效果的作联方法

例: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镶嵌法】指将特定的汉字巧妙而自然地嵌入上下联语中的方法

注:镶嵌法范围极为广泛,计有气节、姓字、数字、方位、药名、年号、名称等等不再细论

A.整嵌:将要镶嵌的名称在每一联中占个位置,不能拆开,使其具有整体性。

例:[多闻]正法,以[广目]光/[增长]善根,而[持国]土(四大金刚)

B.横嵌:将要镶嵌的名称,予以分拆后镶嵌于一联之内的方式

C.坚嵌:将要镶嵌的名称,分别嵌于上、下联中的格式。举十例如下:

1.鹤顶格:将所嵌之字,按照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联语上下两句开头位置

例:[桂]子飘香清肺腑/[林]荫夹道悦宾朋

2.燕颔格:将所嵌之字,按其前后顺序分别镶嵌在联语上下两句的第二个字的位置

例:丹[桂]虬枝欺鬼斧/琼[林]洞府仗神工

3.鸢肩格:将所嵌之字,按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联语上下两句的第三个字的位置

例:喜斟[桂]洒延嘉客/笑饮[林]泉涤俗襟

4.蜂腰格:将所嵌之字,按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联语上下两句的第四个字的位置

例:森然八[桂]甲天下/宛尔千[林]隐洞中

5.鹤膝格:将所嵌之字,按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联语上下两句的第五个字的位置

例:吟诗共醉[桂]花洒/览胜同披[林]壑风

6.凫胫格:将所嵌之字,按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联语上下两句的第六个字的位置

例:此地常招折[桂]手/今朝独有植[林]心

7.雁足格:将所嵌之字,按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联语上下两句的第七个字的位置

例:拿云有志攀丹[桂]/射月无弓挂绿[林]

8.魁斗格:将所嵌之字,按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联语上联之首下联之尾的位置

例:[小]楼一夜听春雨/姐妹花开月月[红][镶人名小红]

9.蝉联格:将所嵌之字,按前后顺序分别镶嵌于上联之尾与下联之首语的位置

例:香如兰蕙温如[玉]/[云]想衣裳花想容[镶人名玉云]

10.碎锦格:将所嵌之字,不拘任何位置分别镶嵌于上下联中

例:[四]壁图书[三]尺剑/半月行[李]一[张]琴[镶人名张三,李四]

D.递嵌:将一个名称顺序在上下联中横嵌一部分,使上下联横嵌名合称起来才成系统的方式

例:[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E.叠嵌: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交叉重叠地镶嵌于联语中的一种方式。

例:[冬]夜灯下,[夏]候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春秋一作四季之春秋,一作书名中的春秋。北西亦然

F.暗嵌:指将要镶嵌之名改变形式镶嵌于联中的一种方式

例:[少目]焉能评文字/[欠金]岂可望功名[镶省,钦二字]

清朝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主持乡试,贪脏受贿,录取不才,故有人作此联讽之

G.对嵌:指在上下联中均重复镶嵌名称的一种镶嵌方式

例:[易君左]闲话扬州,惹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林子超]主席国府,联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

H.单嵌:顾名思义,就是只嵌名称于上联或者下联中的一种方式

例:人自玉堂来,使亦称仙原不俗/神从金马至,[民]能使[富]莫忧贫(镶富民)

I.顺嵌:指将名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镶嵌于联中的一种方式

例:[坡]西[游赤壁]/[湖南客]小[住黄州][镶坡游赤壁,湖南客住黄州]

J.反嵌:指将名称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镶嵌

例:[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K.综合嵌:将上述几种镶嵌方法的综合运用

例:[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题韩江酒楼联

注:唐.韩愈:有《送穷文》名篇。晋.刘伶:嗜酒闻名天下。

五代南朝梁.江淹:长于作赋。汉末.王粲:建安七子一,《登楼赋》为其名作

联中运用整嵌和坚嵌两种方法,除用四文豪名字、作品典故外

另不露痕迹兼收了[鹤顶]和[雁尾]格组成韩江酒楼这四个字

【综合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殊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的作联方法,特别见于长联使用

1.用典与镶嵌的综合运用:例: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注:上联的“六君子”是中药汤头名。袁世凯在称帝前,杨度等六君子拥他为王,下联的“二陈汤”也是中药汤头名,实际上又指陈树藩、陈宦原为袁亲信,后见大势不妙。又“独立”成了袁的“送终药”。

2.漏字与谐音的综合运用例:一二三四五 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注:清朝某中堂大人当过明朝官,后投李自成,李失败后又摇身一变,为清朝官吏,时人写一联讽之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范文4

汉字书法是中国独创的至高无上的艺术,它具有字形美、寓意美、字音美及易于传达信息等特点。中国的书法通过毛笔的泼墨挥洒,在保持达意的同时,使字体发生千变万化,衍生出篆、草、楷、隶、行及瘦金体等众多书体。中国古代大量的重要文献就是通过文字书法而传承下来的。磁州窑陶瓷制品上的文字书法不同于传统的纸上书法,它是在陶瓷的坯体上运笔,因此书写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坯体的干湿度,克服运笔时的生涩,意在笔先、一气呵成、挥毫而就。又由于陶瓷器型高低不同且又多为曲面,故必须按体布局。这样才能既表达了书法的文学意义,又有文字书写的形象美及特定的器物装饰性。彭城陶瓷产品上文字装饰甚多,碗、盘、瓶、罐大多书写有文字,或写单字、或写成语、凡诗词曲、百家姓内容等,不一而足,书写内容则集艺术审美与民俗文化于一体,可雅俗共赏。彭城磁州窑文字书法装饰内容非常丰富,蕴涵着博大精深的内涵。由于画工书法水平不一,加之器物的形及火工效果不同,从而使成瓷后的陶瓷书法风格异彩纷呈,展现出灿烂夺目的景象。

磁州窑陶工们采用文字书法装饰形式,反映各种细微思想感受的同时,也显露出他们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与高超技巧。一件宋磁州窑文字装饰枕上面写着“风吹前园竹,雨洒后亭花”。诗词对仗巧妙,寓意深刻,描述了窑工对诗意般的悠闲生活的向往(图1)。

金磁州窑红绿彩文字盘上写着“利市大吉”字样,笔意潇洒,书法意趣十分浓郁。表现了磁州窑陶瓷书法家为满足生意人的心愿写出的祝福语。(图2)另一件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诗词如意形枕,上面写着“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这里“水风”与“月露”对仗,“苹花”和“梧叶”对仗,“渐老”和“飘黄”对仗,道出了磁州窑诗人窑工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叹与情感思绪。(图3)

在元代磁州窑的碗、盘、四系瓶上,写有“春夏秋冬”的文字很多。书体有楷、隶、行、草等,笔法别具一格、潇洒流畅。写“春夏秋冬”四季,充满了磁州窑画匠与书法作者对一年四季大自然变化的热爱与感受。元著名曲作家白朴在《天净沙》就描述过四季变化十分动人心弦的场面:“春-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夏-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冬-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元时文人们失去仕途机遇,但并未改变立志报国心愿。虽然表面上与世无争,浸淫于欣赏大自然四季分明的悠闲中,但表现出的精神世界却如此丰富多情。他们对自然世界赞美之情的流露,由磁州窑产品表现无遗。一件磁州窑文字书法罐上写出了画匠对“春夏秋冬”的具体感受:“春莺飞来红杏树,夏蝉却奔浓杨柳。秋天客饮黄花酒,冬日人吟白雪诗。”巧妙地将四季中人们的活动与时令色彩相映衬,淋漓尽致地描写出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万物活跃、充满生机的景色之美。

彭城窑址出土的盘、瓶上还题写有“春花秋月”四字。古时文人对春天的花、秋天的月的描述,莫过于后唐李煜,一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唱多少年,成为流芳百世的佳句。元代文人面对破碎的山河,流失的岁月,也会怀着浓厚的乡愁,同样会发出相同的感叹,把对世间变幻的无奈尽揉入其中。(图4)

“风花雪月”原为元曲曲牌名,许多曲作者常常以风、花、雪、月四个题名创作,表达了元时文人士大夫借寓潇洒,放荡不羁的情愫。“风花雪月”一词在彭城磁州窑的文字装饰内容中大量出现。如碗、盘、瓶、罐上甚至器盖上均写有此语句。(图5)

北宋著名画家宋迪曾描绘创作出八幅风景作品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分别为“山市晴岚;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称为 “宋迪八景”。到元时“宋迪八景”演化成非常流行的元曲曲牌,许多著名的元曲作家如马致远、鲜于必仁等都写过以此为题的曲调。在充满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的磁州窑窑场,磁州窑画匠也将宋迪八景的题名写在各类陶瓷器物上。现在收集到的已有“江天暮雪”,“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渔村落照”,“潇湘夜雨”,“平砂落雁”等。

彭城出土的一件白地黑花梅瓶残件上,题写着元名作曲家马致远名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号东篱,河北大都人,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曾被誉为“元曲状元”,曲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字字写秋,字字含思,被后世推为“秋思之祖”。

此前一件被拍卖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玉壶春瓶上写着“春人饮春酒,春丈打春牛”。此玉壶春瓶是盛酒器,但将春天饮酒与开始春耕生产联系起来,富有袅袅的春意,也是提醒饮酒者别忘春耕农活,饮酒后要马上开始做农活了。而牛由于歇冬,久不干活,已经变懒惰,这时需要用春丈(杖)打醒。古时从事陶冶生产的陶工画匠,同时也有家人事农,属于半工半农的生活方式,因此熟悉春耕生产,能够熟练写出此句。这样的词句极像一幅非常美的充满田园风光与诗意的绘画。

彭城墓葬出土一件写有完整的元曲内容的四系瓶,内容为:“晨鸡初报,昏鸦争躁,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此曲为元曲著名作家陈草庵的叹诗之作。他的这首曲慨叹了人生苦短,抨击了当时世人蝇营狗苟的功名利禄思想。畅想当年元人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酒器上的元曲,该是怎样一种情怀。饮酒者或许各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但他们就是这样在饮酒赏曲中获得精神排遣。(图6)

瓷枕上的文字书法装饰也非常丰富。磁州窑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瓷枕产地,自宋、金至元、明时期,生产出大批瓷枕产品,并习惯在瓷枕上作画、题写诗、词、曲,以美化装饰或提高瓷枕的文学价值。由于瓷枕表面面积大,可以任由陶瓷书法家施展才华,书写出长篇的诗、词、曲内容,这样大批名人名家之作出现在磁州窑瓷枕上。现择要介绍几例。

坡《满亭芳》词文枕出土于彭城羊角铺村。 前立面画竹,后立面绘飞翔中的凤凰。内容为坡《满庭芳》词“香瑷雕盘,寒生冰筋,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颜,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担转月,余韵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脑乱愁肠。报到金钗坠也,十谓寻常。春荀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象赋高唐。” (图7)

诗词曲文字枕在磁州窑枕当中亦占很大多数。经整理常见的词牌、曲牌名称有:《如梦令》、《山坡羊》、《满庭芳》、《红绣鞋》、 《朝天子》、《落梅风》、《庆东原》、《喜春来》、《人月圆》、 《点绛唇》、《月中仙》、《浣西沙》、《西江月》《雁儿落》、《快活三》、《喜春来》、《醉中天》等。其中有些诗词曲内容,在现有书籍文献中尚找不到出处,填补了古代佚失文学作品的空白。

在日本白鹤博物馆收藏一件磁州窑三彩刻花文字装饰豆形枕, 长48厘米,枕面设计成一本打开着的书。周围绿釉釉下刻花边饰纹,中间刻写出了一首充满愁怨的元曲,此曲曲牌叫“七娘子”,宫调为“中吕宫”。 “月明满院晴如昼,绕池塘四面垂杨柳。泪湿衣襟离情感旧,人人记得同携手。从来早是不唧瘤,闷酒儿渲得人来瘦,睡里相逢连忙先走,只和梦里厮驰逗。常记共伊初相见,特枕前说了深深愿,到得而今烦恼无限,情人虚着如天远。当初两意非轻浅,奈好事间阻隔离愁怨。似捎得一口珍珠米饭,嚼了却叫别人咽”。下半首的押韵与上半首进行了变调,这可能是元曲吟唱中常出现的现象。曲文中刻画了一失恋者充满种种忧伤与悲情的人物形象,描述了对过去相恋往事温情脉脉的回忆与留恋。情切切、意绵绵地将主人公伤感与怨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然充满了浓厚的悲鸣情调,但同时也是对人的感情美的讴歌。(图8)

磁州窑的文字书法装饰还采用了加笔与减笔的方式,以增添书法装饰的情趣与魅力。彭城最近出土的一件瓷盘上写着一首七绝诗,内容为:“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荣我贵君莫笑,十年前是一书生。”元时知识分子被断绝仕途门路,位到九儒十丐。后来虽然短时间开放科考,但对汉族文人仍有种种限制,文人落魄的景况未有根本改变。此文内容则是对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褒扬与歌颂,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不公的批判。值得注意的是此书法采用了减笔的书法技法,如“书生”的“生”字少了最后的一横笔,成为类似“牛”字的写法。我国古代有“讳”的制度与习俗。《公羊传•闵公元年》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旧时对于帝王将相或尊长者不能直呼其名,称之避讳。如对皇帝的名号要避讳,即使与其发音相同的文字无论是读还是写均应改变。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读到其亡母“贾敏”的名字时常将“敏”字读为“密”音,写“敏”字时亦减写一笔。彭城出土的这件瓷盘表明了元时存在“以讳示敬”风俗的具体体现。

许多耳熟能详的元曲曲牌如“沉醉东风”、“一枝花”(图9)、“蝶恋花”、“一半儿”等都写在彭城的陶瓷产品上。金元时期,诗、词、曲作品流行于庶民中,还有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或演唱的艺术内容,并能够为人们随时上口吟唱。磁州窑画匠则将这些流行曲牌写在瓷器上。当然也可能产品上的这些曲牌名,是由客户订货时要求写上的。磁州窑的文字装饰还大量使用了白字书写方法。如“一声卖花声”与“一声甘丹(肝胆)”等元曲曲牌。有时陶工边写边唱时自觉不自觉写出,因为元曲的特点是在顺口念时往往是伴随着吟唱,带有唱腔读出。 还有的把整首元曲写在瓷枕上。(图10)。此外,明代磁州窑还有把文字刻写在茶瓶上。清代磁州窑的一件葫芦瓶,下面的部分画有竹子,上面部分写着诗句,情趣盎然,不失为精妙的一件陶瓷书画艺术作品。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范文5

1、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地进行字、词、句及听、说、读、写的综合复习,帮助学生归类整理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巩固知识、掌握规律、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学习洋思精神,运用好复习课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从目前的情况看,70%基本题,增加:①自由度(自由选择题),不同占分题;②创新能力题;③实践能力题。例:扩词,能扩出3个就全对,多扩加分。

二、复习要点

1、准确认读487个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295个生字。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会分角色朗读对话。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会复述课文做到语句连贯。能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

3、重视写字指导,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提高写字能力。

4、重视听说训练,利用每个练习中听说训练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指导,既要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听话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说写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一般来说试题内容上会做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文,凸现学生的自主性;另外会在试题答上做到标准性和模糊性想结合,凸现学生的个性,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思维需要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再者在试题形式上做到多样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少些传统试题一本正经的“成人面孔”,多些充满情趣的“儿童味”,凸现试卷的人文性。要考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试出学生发个性发展。

第一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

一、《识字1》

1、了解春风、春雨的特点;知道春天到,哪些花儿开放了;小草、树木的变化;鸟、虫的活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能将词语连成一段话。

二、《识字2》

1、背诵词串,拓展说说还知道的体育运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词语搭配练习,如:打足球踢篮球

三、《识字3》

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能把甲骨文翻写出现代汉字;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根据四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四、《识字4》

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掌握换偏旁识字法,举一反三。

3、根据6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五、《练习一》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跳、舟、黑、燕”等。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逗号、句号、问号的简单应用。

3、背诵四个成语,能填空;背诵《村居》,会填空。

4、能写出家里亲人的称呼。

第二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春笋》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快——块、外——处、块——决、在——再

二、《雨点》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三、《小池塘》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波——破、吹——次——欢

2、量词练习一白鹅一大眼睛一气一气球一小船一星星、珍珠一世界

四、《春到梅花山》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休——体

五、《草原的早晨》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词语填空的鞭声的草原的羊群

六、《练习2》

1、用“——在——”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

3、背诵“惜时”的警句,会填空。

第四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吃水不忘挖井人》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士——土、以——已、井——金。

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用“先……再……”写话。

三、《奶奶的白发》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完——玩、怎——什

4、回答问题:奶奶的白发怎样来的?

四、《陈毅探母》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五、《好学的爸爸》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进——近、吃——气

3、多音字“好”辨析。

六、《练习4》

1、了解动物的叫声,会填空;拓展掌握一些动物的叫声。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咏鹅》,会填空。

3、会说写一些道歉的话。

第五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

一、《识字5》

1、知道夏天台风、雷雨的特点。

2、说、写出夏天的水果、动物、花儿;也可拓展一些。用“……有……有……还有……”将图意说说。

3、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4、形近字、同音字辨析。逃——桃——跳、瓜——爪、蛙——娃、河——荷

5、多音字“了”辨析。

二、《识字6》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用上词串中的词组合成句。

3、仿“亮晶晶”的形式写几个词。

三、《识字7》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背诵儿歌,会填空。

3、积累“品”字结构的字。

四、《识字8》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背诵儿歌,会填空。

4、选字填空。

五、《练习5》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北、奶”等。

2、换偏旁汉字归类复习。

3、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伞花》,会填空。

第六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鲜花和星星》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真——正、棵——颗

二、《放小鸟》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多音字“着”辨析。

3、抄写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三、《这儿真好》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坐——座、向——象——像

3、想象填空:“这儿有……有……还有……,真好!”

四、《世界多美呀》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呼——乎、他——她——它

4、仿“蓝湛湛”的结构写几个描写颜色的词。

五、《我叫足球》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根据课文填空:足球出身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时

第七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三个小伙伴》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吧——巴——把、半——伴、火——伙

二、《蚂蚁和蝈蝈》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有——由、东——冬、汗——汉

4、想象填空:冬天到了,蚂蚁在装满粮食的洞里有的……有的……个个……

三、《古诗两首》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多音字“种、子”辨析。

四、《练习7》

结合课文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江上渔者》,会填空。

第八单元复习

一、从后往前复习,抓住重点复习

1、练习8

(1)重点抓住动物的家在哪里,首先要学生知道各种动物的家在家里,其次,学生在写的时候不能写错字和拼音。

(2)读读背背里,已经学过的字要会写,防止要求填空。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

2、小松鼠找花生果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油——由、结——洁、流——留、每——母、直——真

(2)课文中容易要求天空的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可以让学生听写句子。

(3)注意填空(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

3、咏华山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间——问、与——语、代——带

(2)重点要抓住课文当中的诗,以及每句诗在课文中所对应的句子。

4、乌鸦喝水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渴——可、渴——喝、办——力、终——中、于——干

(2)量词:一只乌鸦、一个瓶子、一颗石子

(3)背诵课文,重点字的填空

5、鲁班和橹板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已——己、往——住、往——网、身——声、生、升

(2)反义词:吃力——省力、前——后

(2)重点字也会填空

6、司马光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司——同、候——后、流——留、园——元

(2)量词:一个花园、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

(3)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4)句式:渐渐……(造句)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范文6

培养学生语感的步骤,一是感知,即感知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或曰字面意义;二是理解,即理解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是领悟,即领悟为什么这样的思想感情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举例来说,教朱自清的散文《春》的结尾三段,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其字面意思,那就是作者在完美地描绘了春天的画卷之后,把春天分别比做“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对春天进行了讴歌和赞美。然后再启发学生理解,作者如此讴歌赞美春天,其中蕴含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表达这样的思想感情用这样的语言文字奥妙在于: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美丽赋予“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把抽象的春天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具有了栩栩如生的形象美,喷射出了诗意的光辉,而且三个比喻句又独自成段,构成了一组排比句,语势极强,一气呵成,把自己对春天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像这样,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扎实培养,长期坚持,学生就会获得语感,进而应用语感了。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一、读,即诵读精彩的文章或文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方法,大凡精彩的文章或文段,语言具有丰富性、连贯性,表达具有规律性、技巧性,思想感情具有深刻性、新颖性和含蓄性。对这样的文章或文段,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会从朗读的语调、音律和生动形象的语汇中感受到语言使用的精妙,意境的美妙,思想感情的深妙,达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的艺术效果。比如有的老师教朱自清的《春》,教学伊始,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音乐一响,满堂寂然,整个过程学生陶醉其间,语言美、意境美和音乐美有机融合。教学完后,又让学生跟上音乐朗读,效果很是不错。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或文段比比皆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就会增强,语感也就形成了。

二、讲,即讲析关键词句

所谓关键的词句,就是指景物描写中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在人物描写中最能突现人物性格和作者情感的词句以及用得准确、生动、恰到好处的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形容词、副词等。抓住文章或文段中这些关键的词句进行恰到好处的讲解、分析,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一个动词“钻”,一个副词“偷偷”,不但将春草人格化了,有了人的情态和动作,而且突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两个形容词“嫩嫩的”“绿绿的”,又写出春草的质地和颜色。这样,春的特征、作者的喜爱之情不就出来了吗?再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断腿前的掏钱动作是“排”,而断腿后却成了“摸”。指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就会认识到孔乙己可笑的性格和可悲的遭遇,而造成其根源是封建科举制度,这样学生就会从含蓄的语言描述中感受到深刻的思想内涵,那就是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达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三、品,即品味语言的深层内涵

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往往在一些词语、句子、段落处,作者匠心独运地为我们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深层内涵,而这些深层的内涵却需要很强的语感才能感受到。所以,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去品味、去咀嚼,恰恰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语感。比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的美没有正面描写,却调动多种艺术手法去渲染、烘托,从侧面写出了她的光彩照人。可罗敷到底有多美、美到什么程度却需要去想象,去对语言进行品味,对其形象进行再创造。另外,《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牺牲后,卢进勇眼睛“模糊”,草地的一切都看不清了,唯有无名战士直指北方的手却是“清晰”的。这些语句内涵丰富深刻,对此进行品味,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