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课堂笔记范例6篇

灯光课堂笔记

灯光课堂笔记范文1

关键词:交互电子白板;初中生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27-02

交互电子白板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并和信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感应技术等深度整合的媒体技术,是集软件系统、硬件系统、资源系统为一体的集成化平台。[1]它既能像黑板一样自由板书,又可以像PPT一样方便地呈现、处理数字材料,实现人机交互、人人交互等功能。总之,交互电子白板功能强大,方便易用。

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012年初,洛阳市为中小学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这给洛阳教育战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探索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成立了“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发现,交互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交互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一进行阐述。

一、视频使抽象内容直观,教学难点变简单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生命现象的奇趣多变,都给人们留下美妙的感觉。然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那么在交互电子白板课件中插入视频文件,可以在生物课堂上再现大自然的奥妙,把学生不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学生平时观察不到的抽象生物结构直观化,使教学难点变得简单而容易理解。

例如,我们知道,病毒是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的微生物,那么在讲授的时候,课件中插入“病毒侵染细菌的过程”视频,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病毒的生活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图示遮盖练习,加强学生记忆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2]。制作电子白板课件时,把生物教学中的结构图、示意图做成识图练习,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细菌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心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等,这些图示有的比较抽象,有的较难记忆。为了加强学生识记,常常用直观、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识记效果,把图的结构名称用遮盖效果进行遮盖(如图1)。学习时,点击打开;练习时,点击将结构的名称遮盖,让学生思考回答,再点击打开,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课堂上重复练习,让学生趣味盎然,使难记的知识在愉快的活动中轻松掌握。

三、聚光灯真神奇,集中学生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某种事物的能力。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3]交互电子白板软件中的聚光灯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聚光灯是电子白板软件中“魔术笔”的功能之一。点击“魔术笔”,在屏幕上画圆圈,就会呈现聚光灯效果,所画的圆圈中间是白亮的,而周围全部都暗下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要求注意观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专注于所教知识的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如图2所示。聚光灯可以拖动,可以变大变小,使用灵活,点击聚光灯右上角的“?茚”可以退出聚光灯。

四、放大镜放大微细,学生观察更清晰

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使我们避免受表面现象的迷惑,真正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的趋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细心地观察,而电子白板中放大镜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观察。放大镜是“魔术笔”的又一功能。点击“魔术笔”,在屏幕上画方框,就会呈现放大镜效果。放大镜的效果能让学生对于细节观察得更清楚(如图3所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放大镜与聚光灯一样,可以调整大小,也可以拖动,点击放大镜右上角的“?茚”可以退出放大镜。

五、单项选择练习,反馈及时巩固记忆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交互电子白板最大的亮点是可以创建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具有互动效果的学习情境,能如游戏一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其中。单选题就是交互电子白板中的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程序,可以激起学生的挑战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单选题”功能最大的魅力是它的即时评价功能。学生完成单选题形式的练习,就像做闯关游戏一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在做单选题时,答案选择错误时,不能进入下一题,直到选对才允许进入下一题的操作(如图4)。而且下一个人再做时,备选答案的顺序又随机变动,这次答案是A,下次答案可能是D,正确答案的位置不断变化,这就促使学生动脑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记忆选项。完成所有的练习题目后,软件即时给练习者一个总的评价(如图5)。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做单选题时,参与的热情通常很高,往往是一人在台上做练习,其他同学都积极参与并完全沉浸到做题的过程中,为台上同学做错惋惜,为台上同学做不出来而着急。通常一位学生刚做完,其他学生马上举手,要进行闯关练习。特别是平时成绩不好、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时也积极参与,这使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然而,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还有很多,课题组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以期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思维活跃、高效记忆”的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龙.亲近教师 解放教师[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灯光课堂笔记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习兴趣;快乐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所以,教师必须冲破以往的陈旧的思想与观念,多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感觉”,让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走进课堂,为教师、学生、技能的传承、自由的互动创造宽松的空间,打破沉闷、枯燥乏味的课堂僵局,实现情感激发,因互动而精彩,因快乐而幸福。笔者就任教《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这一学科,谈谈如何创造快乐课堂。

一、作品展示亮课堂,体会课堂教学的激情

古代的教育学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在课堂上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能以情激情,才能和学生以心换心。教师的激情虽然可以通过激昂的情绪,激励的话语来体现,但是还不如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肯定来得真切,更有意义。例如:笔者在上《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实操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展示本班学生的实操作品的画面,随着配有学生名字的“导线的驳接、线槽的剪切”实操精品的展出,先是那些画面上有名字的学生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光荣,好像自己发明创造的产品得到推广应用般具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成为了一名发明家;后是其他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羡慕与挑战,再是热情洋溢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再创佳绩的期待,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每个学生的求知细胞都被激活了。接下来的课堂,学生对《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原理知识、实操技巧如海绵吸水一样快地掌握了,在课堂上,学生们自觉地在心里筑起了一个PK的平台,他们PK接线速度、PK细节技巧、PK实操成功率,还PK小组的协作能力,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实操成功,有些学生还主动拓展:怎样用三个开关控制一盏灯,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作品展示的手段,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亮点,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认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创造快乐和共享快乐,让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情感交流平台,让人人体会课堂教学的激情。

二、游戏互动活课堂,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过程,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参与。《情感教育心理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是: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的心情学习,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情感心理学实验证明,当一个人处在快乐状态中时,其智能水平的发挥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在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时,首先要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中,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游戏,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如在课堂提问前,笔者先让学生玩互动游戏,如报号码,凡是3的倍数或个位数是3的数不能报,要跳过,但不能多跳,报错数的回答问题;又如猜数字,猜中的回答问题等,学生为了不用回答问题,会集中精神参与游戏互动,另一方面,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喜欢挑战自己的反应力,觉得玩游戏输了会丢面子,觉得自己反应迟钝会被瞧不起,再者,玩游戏输了,学生也心甘情愿地回答问题,觉得自己做事有担当有责任感,从而认真地思考问题,收到提问预期的效果。又如,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的特点,中职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感到厌烦,为此,笔者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编成一组组的选择题(答案可直接在课本找到),给被提问的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求助热线:去掉一个错误答案、向朋友求助(规定被求助者不能拒绝且与被提问学生有共同的责任),答对问题的学生参加积分兑奖,这样,提问一位学生将带动一批学生(被提问学生的朋友团)参与寻找答案,如同寻宝一样,既刺激又兴奋,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在上课,而是在玩游戏,游戏心理正是青少年学生所渴求的,通过游戏互动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学中乐” “乐中学”的课堂教学乐趣,逐步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

三、技能操作实课堂,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有一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真正理解。”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是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为已谋生,为群服务”,即注重在专业技能的培训。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普通高中录取后的“末流”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文化课基础是属于“差生”类,属于学习的“失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现状,很多学生对高深的理论无法理解,故有些理论可不必让学生理解,只要让他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也就是先让学生动起手来,然后让他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即使他不懂理论但只要会做也就行了。如笔者在讲授《电容器的充放电》一课时,课本通过3页文字详细描述了电容器充电、放电的过程及对应产生的现象,当中不乏详尽的原理分析,要让学生顺利把它朗读一遍都有困难,教师再口若悬河地讲述,学生肯定昏昏欲睡,不但听不明白,而且会产生厌学情绪,教与学效果尽失。为此,笔者把这节理论课改为实操课,让学生根据图一连接导线,经检查线路连接正确后,把开关S拨到1,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亮度、电压表示数、电流表PA1示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把电源关掉,再把开关拨到2,观察电灯的亮度、电压表示数、电流表PA2示数的变化情况。最后让学生把观察结果讲出来:电容器充电过程电流由大变小,最后变为零,电压由小变大,最后等于电源电动势;电容器放电过程电流由大变小,最后变为零,电压由大变小,最后为零。当学生把开关拨到2时观察到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小灯泡居然亮起来,与他们想象的结果完全相反,都兴奋得叫起来,仿佛自己成为了一个发明家,发现的一个新大陆。

又如笔者在讲授《自感现象》一课时,并不急于进行理论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按照图二进行日光灯线路的连接,经检查线路连接正确后合上电源,让学生观察日光灯亮度的变化(由暗变亮),学生们感到无比兴奋,欢呼“我会安装日光灯了” “原来这么简单,做过就会了”。然后教师让学生把启辉器去掉,观察日光灯是否会继续发光?(仍然发光)最后,教师让学生跳过镇流器进行接线,观察日光灯是否能发光?(不能发光)在学生追问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时,教师先不解释,而是让学生阅读自感现象一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会安装日光灯的兴奋与无法解决去掉启辉器后日光灯仍发光、不接镇流器日光灯不能发光两大疑问的痛苦的纠结情绪下,教师再进行自感现象知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自然如吸甘露般快乐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处于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面对久经“满堂灌” “满堂言” “满堂练”理论学习折磨的中职学生,通过技能操作充实课堂,让学生动起手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重新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实操成功的成就感,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灯光课堂笔记范文3

尝试先行,明晰教学目标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总是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简单尝试,根据学生的操作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复制与粘贴》时,刚开始笔者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复制、粘贴图形的方法。”本来这样的目标设计是教参上的设定,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教参所忽视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现阶段面临的信息技术已经在不自觉中渗透到学生生活中的情况,笔者让学生先尝试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笔者进行巡视,通过巡视发现了学生在“看了教材后完成复制和粘贴单个图形已经没有什么困难了”,随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调整:①掌握图形的选定、移动、复制和粘贴;②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构图。学生在掌握复制和粘贴方法后,利用老师提供的七巧板基本图形,发挥想象力,拼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动物、日常生活用品等)。

实践证明,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因为切合学生实际,所以学生学起来兴趣十足。

尝试练习,调整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的捕捉是对于教学预设的一种修正,它是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如何捕捉到适合的教学重点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的是学生尝试的方法进行捕捉的。

例如,在教学《插入图片》时,笔者根据所记录的课时教学档案(所谓的课时教学档案,就是对于本教学内容中已经教学过的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一种资料搜集和整理)确定了本次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在文档的确定位置插入图片,并设置文字的环绕方式。”根据所确定的教学重点进行教学,但是当教学实践推进到了“将福娃插入到Word文档中”的时候,令人诧异的情况出现了,“在确定的位置插入图片,并设置文字的环绕方式”这一部分内容所有的学生都已经会了。看来笔者所预设的教学重点出现了差错。笔者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让学生继续尝试下面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巡视,通过巡视后发现学生在“调整图片”方面有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应该不会难道学生,但是实际教学中,成了学生掌握这一技能的障碍。随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第一关,消除故障。即打开文章一,将插入错了的福娃图片删除。第二关,缩放自如。即打开文章二,调小里面的福娃图片。第三关,巧妙搭配。即打开文章三,将奥运五环组装起来。”通过这一重点训练,学生的能力更全面了。

实践证明,通过尝试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有助于教师快捷地确定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尝试合作,检测教学效果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使用某种程序的操作,而是要能够让学生进行创造。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尝试就没有创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到的新的信息技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的标杆。事实证明,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合作是能有所创造和发现的。例如,在教学S4A软件、arduino开发板和各种传感器之后,笔者提出“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控制LED灯”的内容,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技能进行尝试合作。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人惊叹:有的学生用温度传感器开关LED灯;有的学生用到了声音传感器,只要一拍手或者大叫一声灯就亮起,过一会儿又自动熄灭;还有的学生借鉴现在楼道灯的原理使用光敏传感器,用手握住光电传感器LED灯就亮起松开就关闭。其中有一组学生的创造让更是独具一格:“他们用红外线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同时控制LED灯,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物体靠近同时光敏传感器发现是黑夜时就打开LED灯,否则LED灯就不会被点亮。”在教学检测阶段,如果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合作的话,学生的创新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

结束语

灯光课堂笔记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细节 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为此,笔者遵循“以教研促反思,以反思求优化,以优化保有效”的教学反思策略,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札记”,不但关心课堂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进度能否跟上、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策略是否合理、评价方式是否有效等大的方面,而且特别关注一些细节问题,如过程细节、语言细节、板书细节、实验细节、学习细节等。“细节决定成效”。对于一堂课来说,虽然一两个细节的得失并不能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但细节的完美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过程细节促有效

实现化学有效教学,需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体现新课标“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的理念。而营造这样的课堂环境,也要从细节做起。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少说“怎么这样的题都不会做”“这样的题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为什么你还不会”之类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多说“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动脑筋了”“再想一想,你肯定能解决”之类激励学生积极性的话。课上要分层提问,尽量多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偏向尖子生,拔高短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有效教学。

二、板书细节增魅力

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个人魅力展现。通过板书能让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和记好笔记。但板书不等于涂鸦,不是说将知识提纲呈现在黑板上就行了,其中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板书要尽量做到字体工整简洁、内容重难点突出等。此外,还要考虑板书的颜色。在昏暗的灯光下,宜用色彩较鲜艳的粉笔,以使座位靠后的同学亦能看见。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不但要写出一手形体清秀漂亮、内容准确无误的板书,而且要画出一手仪器比例恰当、反应程序正确的实验装置。因为这能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和自信,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报告的有效性。

三、演绎细节助效率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要使学生完全领悟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教学中的许多细节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例如,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这一反应中,反应步骤的演绎和呈现就很重要。实验开始前应先通气体,后加热;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等生成物冷却后才能停止通气体。步骤一旦颠倒,实验就会失败。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充分注意酒精灯在该实验中出现的时间,学生发现酒精灯“到的比较晚,撤的比较早”,从而形象生动地总结出酒精灯在该实验中出现的规律是“迟到早退”,学生不但牢固建构了这一概念,而且对实验步骤的记忆更深刻。

四、实验细节育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验证化学假说,证明化学理论最有力的依据。所以在化学实验课上,实验成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因素,而有些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之所以不顺利,关键恰恰在于我们容易忽视的实验操作细节。因此在实验课上切不可只关注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及实验结论等,而要“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浓硫酸稀释配制稀硫酸的实验,正确操作应是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使热量散去。反之则因产生的大量溶解热积聚而使溶液暴沸,容易发生危险。又如,有次上课酒精灯怎么都点不燃,正好利用该机会让学生讨论其原因,以强调酒精灯使用的操作规范。学生很活跃,有说“可能使用的酒精不好,水分太多”,有说“灯帽没盖,灯芯吸水了”等,最后总结出酒精灯使用后一定要及时盖上灯帽。

五、学习细节提效益

1.培养记笔记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记笔记,不仅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听课 ――思考――笔记”的学习习惯,及时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便于课后或日后复习,还有助于加强思维和记忆,及时建构知识体系,增强学习效果。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课上要有笔记本和草稿本,边听、边记笔记,并用草稿本进行课堂练习,把这作为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也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决不能随便涂划,令学生无法记笔记,否则,热热闹闹一节课过去了,学生却什么也没留下来,更不能“课讲完了,板书也擦干净了”,学生连下课补做笔记的机会也没有。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适时、适当和适量,注意控制播放速度和容量,避免学生为记笔记而埋头写,反而错过了听、讲、讨论等参与教学同步思维的好机会。因此,要教会学生养成边听、边记、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会推测和提炼教师教学语言的能力,进而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实现化学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

2.养成实验记录的习惯

能全面、准确地进行实验记录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实验记录的过程,是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理解、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实验记录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尤为重要。

新教材不像旧教材把化学反应的现象、原理分析、结论推导等都一一呈现出来,而是以填空或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完成。因此初中学生要养成实验记录的好习惯,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用规范的化学学科语言表达出来,并推导、归纳出相关的规律或结论,这也是提高学生实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听讲,及时点评,改正不足之处,用精确的表述给学生做范例,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避免学生随便应付。

3.用规范的化学学科语言来描述化学反应

初中是学生开始化学学习的起跑线,从一开始就应严格要求学生用规范的化学学科语言来描述化学反应。例如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又如反应条件的表达,是“点燃”还是“燃烧”,是“高温”还是“加热”?再如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如在“镁条和盐酸的反应”中,很多同学会描述为“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其实,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此反应中是无法“看”出来的,因此这样描述是不确切的,教师要给予及时更正而绝不能默认;还如不少教师喜欢教学生用英文字母来读化学方程式,把“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读成“HCl+NaOH=NaCl+H2O”,这很不科学,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反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其反应的实质和规律,而是盲目地死记硬背那些没有具体含义的符号。

总之,在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完全可以从重视教学细节入手,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成果,以此来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体现出对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充分重视,体现出对化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自觉遵循,体现出教师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和教师素质与新课改的同步发展,体现出教师教育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化学有效教学,要从细节做起。化学课堂总是充满遗憾的,教师应自觉地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等及时进行剖析和总结。教师要在捕捉和积累更多的教学细节,机智地利用课堂新生成的细节资源,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技能提高、过程体验、方法启迪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三维目标达成中,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大均. 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灯光课堂笔记范文5

物理教学的方法很多,就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如下,和大家共同探讨:

1 阅读法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1)课前阅读,要有的放矢,即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如阅读《光的传播》这一节,可提出如下问题:①光是从哪里来的?发光的物体叫什么?②光源可分哪几类?③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④光传播需要时间吗?也就是说光传播有速度吗?通过阅读,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字、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如阅读“浮力的方向”时关键是“竖直向上”。阅读“光的折射规律”的课文时,抓住“斜射”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还是从水、玻璃等斜射入空气中”来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在阅读时,若遇疑难,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说,能不能那样说,为什么?弄清其原因究竟。(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

2 实验法

实验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实验都是演示实验,但实际上有一些实验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逐渐尝试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成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上台演示,然后教师再指导或者再示范一次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参与和展示机会。例如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一章有很多实验都是演示实验,用空气和二氧化氮演示气体间扩散现象的实验、用两个铅块演示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研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实验等,让学生上台来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在演示中被台下的学生看清楚了,教师再有针对地进行指导,重点难点就一目了然了。研究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实验,上台的学生在使用压燃仪时往往用力大小、速度掌握不到位,实验不成功的时候,台下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帮助台上同学找问题,或者干脆毛遂自荐,自己上台来演示,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就可以很顺利地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还有一个物体内能的实验,在用橡皮塞塞好的带导管接打气筒的广口瓶里装一点水,然后用打气筒往里打气,可以看到容器里有水雾出现,还会看到瓶塞跳起。该实验非常生动,但没有准备的学生一般不敢贸然进行实验,因此,教师可以提前鼓励一两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下,然后在课上,当其他学生不能主动上前时,这一两名学生大摇大摆地上台,并顺利完成了实验。台下的学生既羡慕又不解,总之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很好地学到了东西。

3 质疑法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学习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学习“小灯泡亮度是由谁决定的”时,可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3.1 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其正常发光吗?

3.2 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小灯泡能不能正常发光?

3.3 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小灯泡又会怎样?

结论: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小灯泡发光较暗;当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发光很强,很容易将小灯泡烧毁。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例如,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就可列表比较。质量和重力、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4 讨论法

讨论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5 研究法

研究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优点在于通过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如何独立地获取信息、获得概念,并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灯光课堂笔记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地理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教学中,地理概念和原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这些知识大多抽象、生涩。单靠教师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而多媒体可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例如:太阳回归运动,只要点鼠标,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太阳光线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以及一个地点在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直观而形象,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此问题并且印象深刻。又如,在“海水运动”这一课中,对于“洋流的成因”“表层洋流的分布”这两个抽象难懂的内容,课本插图只能静态展现,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增强其动感。利用多媒体演示“近地面盛行风带”“风海流的形成”“密度流的形成”等动画,学生更易理解并掌握上述知识,突破了重点和难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地理教学中的动画模拟、演示。可看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依据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自主把握学习内容和进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再结合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从单一发展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封闭发展到开放,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较强的地理空间概念,实现图文统一

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建立较强的地理空间概念,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的识记地理事物及现象。传统的地理挂图往往一张地图综合了地形、河流、矿产等众多要素,不分主次,学生只能选择性记忆,效果极差。多媒体教学可以从网络中搜集多种多样的地图资源,并根据需要对图形进行叠加、缩放、增加文字、添加动画和声音等操作,达到图文统一的效果,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使学生循序渐进,最终建立清晰的地理空间概念。

二、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课件制作分散教师精力和时间,应建立课件库

地理课件的制作绝非一日之功,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教师在课件制作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超出平时的书面备课,而忽视了对教材重、难点的钻研。教师制课件不应盲目求数量,更应重质量。每学期针对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精心制作出实用的课件,经过长期积累,慢慢形成一个精美的课件库,和其他教师共享。既扩大了自己的资源库,又把我们广大教师从繁重、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可做到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回报。

2.幻灯片的切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应图文结合,幻灯片与黑板共用

多媒体教学中幻灯片的制作,一般都会把图片和文字分开,幻灯片切换时不便于整体记忆,也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制作时,可将需做笔记的内容用另一种颜色的字体标识出来,学生在看图的同时会注意到要记忆的内容,并根据个人情况记笔记。小结或知识脉络等重要知识依然应板书在黑板上,便于和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照,为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和课后复习提供了方便。

3.过分依赖多媒体,拉远了师生间距离

应合理高效利用多媒体,突出其辅助工具作用教师进行教学时,只管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演示多媒体课件。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降低了教学效果,也失去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多媒体辅助教学要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

三、结语

上一篇第三方检验

下一篇公益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