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壹苹果范例6篇

一天壹苹果范文1

一瓶天地壹号有250卡路里。天地壹号苹果醋属于饮料类中的碳酸饮料,主要原料与配料为纯净水、苹果醋、苹果汁、白砂糖、蜂蜜、食品添加剂、食用香料。天地一号苹果醋,含有果胶、维他命、矿物质(磷和钾)及酵素。醋饮料的酸性成分具有杀菌功效,能清洗消化道,有助排除关节、血管及器官的毒素,遏止细菌生长。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一天壹苹果范文2

度过创业生存阶段

2005年成立,2009年获得联想投资,2010年1月份推出第一台手写电脑E人E本T1,壹人壹本公司的历史只有6年出头,推出首款产品不足2年。然而壹人壹本的业务发展在过去的两年中却呈现出指数形式的上升。2009年销售为零,2010年是3亿元,2011年预计将超过10亿。这样的发展速度,即便在奇迹频出的科技领域也不多见。但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壹人壹本的创业团队,拥有丰富创业经验和精准营销经验。

据蒋宇飞介绍,由于E人E本首款产品T1出现于苹果的iPad之前,当时许多营销手段还处于摸黑阶段。当iPad出现之后,这种形态的产品迅速被大众所熟知,而E人E本则借机强调其原笔迹书写这一独特功能,再加上精准的电视广告投放,使得公司度过了创业最为艰难地第一阶段:生存阶段。E人E本T4的出现,标志壹人壹本公司正式进入创业的下一阶段:品牌提升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有更为出色和成熟的产品,以及更具影响力、更具品牌认同感的宣传手段。

在硬件配置和软件优化方面,E人E本T4比起两年前的T1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方礼勇表示,当初前几代产品每半年更新一次的速度有些身不由己,因为业界环境不成熟,硬件、操作系统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而这两年又正值移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为了赶上软硬件更新的步伐,产品更新才会如此频繁。“将来我们会每年更新一次,当然中间可能会有小改款。”蒋宇飞说道。他还表示,目前E人E本的产品开发进入了梯队化的良性阶段,销售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三个梯队交替进行。

不只是平板电脑

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人弄不清楚E人E本产品与时下异常流行的平板电脑有何不同。在会和会后的采访中,我们终于可以清楚地提炼出两者的异同:

1.E人E本系列产品是手写电脑,或许从硬件配置、产品形态上与平板电脑很相似,但应用模式并不相同,原笔迹书写是E人E本得核心价值,使用笔来书写、操作电脑,而非平板电脑常用的手指操作;

2. E人E本系列产品主要针对高端商务用户而设计,使用记事本+书写笔的方式,是商务用户最习惯的工作方式。很多年前微软及其合作伙伴早就尝试过手写平板电脑,但在最终应用层面和便携、续航、成本方面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看似倒在了苹果iPad的利剑之下,实际上却是自己击败了自己。准确、精细,是平板电脑用于商务的基本需求,使用手写笔进行精确的输入和操作,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3.与平板电脑主要的用户群体不同,壹人壹本兼董事长杜国楹在会上明确表示:E人E本的目标用户群不是80后,而是商务和政要精英,这群人主要是70后甚至60后。满足这类人群的工作需求,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是E人E本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天壹苹果范文3

[摘要]:台湾《苹果日报》近日发生的“动新闻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民众和政府对“动新闻”一片谴责。本文认为对“动新闻”应该从两方面加以认识,从内容选材上,动新闻凸现了低俗的媒介环境;另一方面,用动画制作新闻的手法也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

2009年11月26日包括媒体观察基金会、妇女新知、励馨、全台教师会等约20个台湾民间团体,到壹传媒台北市内湖总部抗议,强烈指责“动新闻”传播腥膻色,要求立即停止侵害人权的模拟新闻手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立即做出了反应。2009年11月25日,台北市政府以违反“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开罚壹传媒50万元新台币,要求予以分级;2009年11月26日,再罚50万元,并对《苹果日报》进行全面的抵制。

什么是“动新闻”?“动新闻”是台湾壹传媒集团旗下的《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中旬推出的一种标榜用全新的写实动漫方式呈现的新闻样式,即将报纸报道的新闻,以动画方式呈现;用户可以手机下载,也可以网络点阅。“动新闻”将过去的一些新闻插图活动化、漫画化,代替一些文字的描述,让平面新闻“动”起来。

针对社会上的批评,然而“动新闻”何以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的认识动新闻呢?下面笔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动新闻进行分析。

一、内容方面:“动新闻”该“被”动,但要“动”的更彻底

从11月中旬开播以来,“动新闻”集中在报道侵害、性骚扰、家庭暴力等社会新闻方面,通过用动画模拟再现暴力、性侵犯、自杀等画面,导致了社会批判。妇女新知执行长曾昭媛表示,“动新闻”巨细靡遗的模拟性侵、暴力、自杀等画面是践踏当事人人权。

“动新闻”从内容选择上“动”了社会新闻似乎是必然的,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媒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台湾媒体充斥着大量的黄色、暴力、色情、低俗的新闻,“动新闻”所做的就是把这些平面上、文字化的新闻换了一种表达方法;另一方面,“动新闻”继承了《苹果日报》和壹传媒对新闻选择的传统。作为盈利最多、发行量最大的壹传媒自进入台湾以来,对当地的媒体生态造成了极大地冲击。在壹传媒的标准里,新闻不外乎:裸体和尸体,枕头和拳头,全然不顾媒体的道德和社会责任。2006年的震惊娱乐圈的钟欣桐偷拍事件,就出自于壹传媒之手。壹传媒旗下的《苹果日报》重视图片报道,头版新闻有时会以血腥、暴力为卖点,追求震撼及煽情效果,这种以偏激和夸张的手法报道新闻的样式也被戏称为是“苹果化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讲,“动新闻”其实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只不过把之前纸质媒体和平面媒体待到了二维世界。

此次“动新闻”事件,表面是针对的是“动新闻”,其实正是台湾民众对恶俗媒介环境忍无可忍的一次集中爆发,也再一次将新闻界和政府部门一直假装视而不见的媒体生态环境问题摆上了台面。台北市政府虽然 “动”了充当出头鸟的“动新闻”,如果不针对传媒领域面临的低俗化问题施加相关法律和措施的话,往往治标不治本。如果认为除掉了“动新闻”,就能净化媒介环境,就能保证青少年不会受黄色和暴力新闻侵害的话,那未免就有些太过于天真了。

二、形式方面:“动新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制作方法

针对“动新闻”事件,台湾知名传播学者“NCC”主委彭芸说,新闻没有动不动的问题,而在她的界定中,“动新闻”其实不叫新闻。

“动新闻”错了,但是如果这种气愤地情绪殃及动画这种制作手法就有点过火了。从形式上而言,笔者认为“动新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制作方法。

其实,早在“动新闻”之前,动画的制作手法在新闻领域已经有所应用了。比如,2007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播出的台北县议员被害的新闻,以三维动画模拟凶手行凶过程,在凶手进入办事处和离开这段影像真实空间内,弥补了现场没有监控录像资料的缺憾。在科技类新闻中动画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动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即是新闻工作者对不能获取所需画面的缺陷进行的一种补偿,也是为了使电视传播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电视传播本质的一种补偿。[1]”

动画在科技新闻中的运用似乎没有太多争议,然而动画这种方式是否触动了新闻真实性的底线呢?有人认为“动新闻”不是新闻,也有人认为“动新闻”是“假新闻”。关于用动画制作新闻是否就违反了新闻真实性这一点,由于“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尚未发展成熟,还难以看到其全貌,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然而,在同样以真实为生命的纪录片领域中,动画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制作方式。

纪录片和新闻一样,被认为是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近几年,动画的制作方式现在已经成为纪录片,特别是历史类纪录片制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大型纪录片《故宫》和《圆明园》三分之一以上内容采用了动画的制作方式,并且取得了成功。现在动画成为制作文献类纪录片的常规手法。

不仅如此,这两年,动画手法甚至成为唯一的制作方式,出现了动画纪录片一种新型的纪录片。2009年一部记录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的大胆的动画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获得了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成为首部获此项提名的动画片。该片在法国艺术院线大规模公映之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打出了最高分,肯定影片在使用动画纪录方式上的创新,是一种对“现实主义”的另类挖掘。

之所以人们接受不了“动新闻”的形式,主要是“由于人们习惯性的把动画等同于动画艺术,所以会不假思索的认为:艺术是虚构的,动画也理所当然是虚构的。这其实是对动画的一种思维偏见。事实上,动画作为一种言说方式,不仅能用于虚构,而且也能用于纪实。”[2]动画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既有文字所缺乏的通俗易懂、想象生动、信息全面等特点,又有传统视听语言所不及的趣味性。广播新闻的出现,撼动了文字手段对新闻报道的垄断,增添了听觉语言手法;电视出现后,又增加了画面的手法;现在,动画同样作为一种传播手段,为什么就要被排斥在新闻制作手法之外呢?其实,任何传播手法都无法完全的重现新闻事实本身,新闻经过媒体的加工处理信息元素也必然出现流失的状况。文字和声音都无法再现新闻现场,动画也是如此。为了能够提高新闻的保真度和传播效果,新闻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开拓创新,而动画方法正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个有益探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方面,“动新闻”的确错了,错在用动画这种更生动、更形象的形式把新闻界早已存在的低俗、色情、暴力等问题赤裸裸的凸现出来。另一方面,我们在谴责“动新闻”的同时,还要理性的认识到动新闻从形式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制作手法。面对“动新闻”事件,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和相关法律的制定,纯洁媒介环境,也而不能因噎废食,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出去。

[注释]

一天壹苹果范文4

常把台湾的《苹果日报》当做判断选情起伏的指标之一。台湾几份销量最大的报章当中,《自由时报》很绿,《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很蓝,《苹果》夹在当中。不过,到了选战的最后几个月,《苹果》(以及同一媒体集团的《壹周刊》)对马频频发炮,紧追不放,蓝营甚至认为它们同绿营密切配合打马。

令人意外的是,进入选前最后一个星期,《苹果》和《壹周刊》对马的态度又都明显收敛。8号“超级星期天”参选各方都举行大规模造势活动,第二天的《苹果》居然极富创意地推出蓝绿两种版本,它的免费报《爽报》也如此。两种版本的区别就在头版大照片和里面言论版不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各买所需,报社也可以据此判断他们的投票倾向,等于变相民调。

今天的《苹果》却没有再搞蓝绿分版,头版照片国民亲三党并列,紧接着的第二三版都给了和,四五版才是蔡英文,第六版是宋楚瑜。看起来,《苹果》已经做出了微妙的选择,应该也是最符合它自己利益的选择。

马吴竞选总部设在八德路中央党部的旁边,下午四点开始,我们就在里面的新闻记者发稿室看开票实况。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数字,很不一样。开始时,几台电视机里转播的都是亲蓝电视台画面,我们特地把其中一台转成亲绿的三立台,两边都看才比较平衡。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连三立报出的数字都表明一路领先,差距已经拉开到了三四十万票,胜负已定,聚集在八德路上的蓝营支持者情绪沸腾起来。

我们中午就来这儿做直播,在大门口占了一个非常好的位置,所有政要出场上台,都会经过我们前面,抓到了许多采访和拍摄机会。同我们一起来的大陆企业家朋友也早早在台前占好前排位置,不多时,四周就围得水泄不通。

晚上七点左右,已肯定当选连任,早就预期的那场大雨终于到来。这些大陆朋友与所有在场者一样被淋得透湿,却也充分感受到了胜利喜悦。当带领高层在大雨中登台,就在他们的面前全体鞠躬致谢,除了激动和兴奋,他们或许还有其他种种感悟。

紧接着的记者会上,大部分问题都集中在未来的两岸关系上。虽然要到5月20号才正式宣誓就职,但他的下一个任期其实已经开始,也许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一天壹苹果范文5

星星之火待燎原

如果你没有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现实就总是嘲笑理想。果醋饮料“惊艳”面世之初,被称为是继碳酸饮料、水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功能饮料之后的“第六代黄金饮品”,然而十年生聚,至2008年,整个行业的销售规模只有6亿多元,全国近千家大大小小的果醋生产企业,却没有产生一个强势品牌,销售额过千万的都屈指可数,只有广东天地壹号销售额有一亿多元,且其以陈醋饮料为主,苹果醋推出并不久。

果醋饮料如侏儒般成长,以至被业内称为“过气行业”、“叫好不叫座”,甚至被指为“一潭死水”,在国外,它同样也是正在兴起、边缘化生存的小品类。在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国内果醋厂家和果醋专家经常告诉我们,果醋饮料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并满足了女性朋友保健、美容的需求,因此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被消费者普遍接受,“市场非常成熟”,仅北美地区的苹果醋产量就达2.6亿升,但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种醋(包括传统醋、保健醋和果汁醋)的人均年消费者量仅为0.19 公斤,是日本的1/9,美国的1/7,而果醋就更少了。——实际上,如果这不是有意借“舶来品”的名义来忽悠大众,也是混淆了果醋的概念。欧美的果醋产量高的确不假,但多是作为食醋,盖我国是以大米、高粱、麸皮等谷物酿醋,西方各国则多以苹果、葡萄或葡萄酒来酿醋(如意大利立法,“醋”特指葡萄酒经醋酸发酵所获得的产品),在日本果醋也占30%。这只是使用原料上的差别而已,本质上仍然是作为调味品的食醋,与我们所说的果醋饮料属于截然不同的品类,就像如果你把陈醋与陈醋饮料混为一谈,不是让人觉得很荒谬吗?

果醋饮料其实是地道的中国特产。许慕侠1996年到欧洲考察果醋,就是发现果醋在西方虽然流行,却仍然局限于厨房调味品,于是决心生产一种酸甜爽口的饮料,这就是今天的沈阳麦金利果醋。它曾在亚洲营养大会上引起轰动,被确定为“21世纪亚太地区重点开发推广的功能食品”,并出口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踌躇满志的许慕侠在2001年表示五年后争取实现5亿元的销售额。实际呢?今天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且麦金利的海外市场也在不断萎缩。“果醋女皇”的境遇,折射出果醋行业的“悖论”: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在这个行业“生存没问题,关键是发展”,这种“草根生存”从本质上揭示了其产品内蕴着惊人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果醋饮料在国内外饮料市场的占有率都极低,多年来时有高潮,却又降温迅速,始终进入不了主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果醋饮料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品类创新“货品化”

不可否认,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给果醋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真正的果醋是由果汁经过两次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而成,时间一般需要3~6个月。而目前不少企业为了缩短生产时间,以果汁加食醋勾兑来冒充果醋,缺乏发酵法生产果醋特有的风味。由于这种糊弄产品工艺简单,成本低、利润高,并以高额“开瓶费”为竞争手段,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使正规厂家的产品举步维艰。为此,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分委会负责的《果醋饮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于2008年10月,意图规范醋饮行业,加速行业洗牌。该标准明确规定,果醋饮料须用经发酵制成的果醋制成,产品标识名称应由“发酵型”、“水果名称”和“醋饮料”三部分组成,如:以苹果或苹果汁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的果醋饮料应命名为“发酵型苹果醋饮料”。——可以预料,统一标准后目前醋饮业的龙头天地壹号的日子将比较难过,其主打的陈醋饮料会被果醋对手攻击为过时货、非标准、不正宗。

无疑,标准的设立有益于保障和提高市场上果醋产品的质量,但果醋行业会从此挣脱魔咒,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吗?

我们认为:希望渺茫。

因为“果醋”这个品类名称,才是阻碍消费者接受果醋饮料、限制果醋行业发展的罪魁祸首!

从消费者的心智来看,“果醋”这个字眼首先触发的是大脑中对“醋”的固有认知,而醋除了作为调味品时为人所需之外,其强烈的酸味刺激给人的感觉并不好,“吃醋”在平时被人们视作贬义词,把醋搞成饮料会让首次接触的人有一点新奇感,但远不能改变人们对醋的负面联想。不可忽视的是,当前饮料品类不断分化,消费者对一种并非重大创新的新产品已经没有多大兴趣去尝试。因此这种对“醋”的下意识排斥就让大多数消费者对货架上的果醋产品一瞥而过,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拿起它仔细看一看,即使关注一下,面对其较一般饮料为高的价格,购买的欲望也很弱。更糟的是,有兴趣的人品尝过它的口味之后,就会与以往对醋的认识联系起来,“哦,我知道了,就是有一种醋的味道”,重复购买的频率很低。坏名字是致命的,果醋饮料不可避免地滑向“货品化”的境地——只是作为货架上的点缀品,简单地存在而已,在消费者心智中没有任何其他含义。

所谓“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营销资源的大量浪费,往往在于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照常规方法采取行动了。品类的货品化,使众多果醋生产企业在主流的苹果醋还没有做好的情况下,企图以推出新的产品类别来引起消费者注意,于是葡萄醋、梨醋、枣醋、山楂醋、桑葚醋、枸杞醋、沙棘醋、草莓醋……这些创新又同样陷入“货品化”的循环,在市场上毫无影响,反而使企业精力分散。

事实证明,走商超渠道的果醋饮料无不销量惨淡。汇源虽然在2007年底大张旗鼓进入该行业,推出汇源“果汁醋”,并请朱时茂、陈佩斯代言,但其“果汁醋”的品类名更加糟糕,让人误以为是果汁加醋的融合产品,注定不可能有所作为。目前果醋饮料销售主要是在餐饮渠道,依靠“公款消费”和“开瓶费”进行人力促销,作为餐桌上牛奶、果汁、可乐、汽水等多种饮料之外的多一种选择而生存,始终难以摆脱小品类的角色。

对果醋品类名存在的问题,营销界不乏质疑之声,有人还提出以“果醋饮”或“醋爽”作为品类名称,以与调味醋“最大限度”区隔开来,告知消费者这是一种饮料。相比之下,营销专家江布克的观点更切中本质,他认为,果醋享受不到消费者的良好待遇,全是“醋”字惹的祸,“不要因为一个‘醋’字,埋没了果汁酿造饮料的大品类”。

但江布克提出以“果酸”来重新命名果醋饮料仍未尽善。酸也不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味道,酸一般不能单独成味,它与甜或辣合用构成复合味才能引发人较好的条件反射。同时,“果”这个字眼太一般化,作为品类名的第一个字,首先就拉低了整体印象,要激发出消费者尝试的热情颇为不易。

因此,要使果醋饮料走出边缘化、货品化的境地,最重要、最优先的是必须重新打造一个品类名称,这个品类名不能带“醋”字,也不应带“果”字。问题是,如何才能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字眼呢?

聚焦属性开天地

一个?别想了!

果醋饮料色如琥珀,氨基酸和有机酸丰富,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如美容养颜、减肥、解油腻、增强消化功能、醒酒护肝、杀菌抗病毒、预防衰老、消除疲劳、软化血管、防治高血压、抗癌、保持皮肤光滑滋润等。这么多的功能,使醋饮的定位问题异常棘手,是醋、保健饮料、功能饮料、营养饮料、普通大众饮料、时尚饮料或者其它饮料?营销人莫衷一是,企业无所适从。如一些专家认为果醋初起时以解酒诉求迅速打开市场,“功能定位极其锐利”,一些专家则认为醋饮定位于解酒是“完全错误”的,醋饮最准确的目标消费者定位应是“中年以下的女性”。

无庸赘言,定位不准是影响醋饮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人对此虽有认识,但意图以单一属性来为整个果醋饮料定位,显然有负于果醋宝贵的、天然的多种功能价值,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企业对那些策划人的建议听不进去呢。可是一味求全,卖点诉求过多,又使果醋饮料的哪一种功能都难以深入人心。心智喜欢简单、明确,厌恶复杂、混乱,这是专家品牌为什么总是在长程竞争中胜过通才的根本原因。那要怎样对这些功能进行取舍,才能不埋没了果醋的“天生丽质”,使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发挥出最大潜力、赢得最大市场呢?

分化!

分化是自然界进化的最大动力,也是推动商业世界发展的历史源泉。一开始计算机只是计算机,今天我们有大型机、小型机、微型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而且软件也与硬件分离开来了。如果我们把果醋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分化就是使它长出几支粗壮的分支,而每一个分支都聚焦于一个强大的属性。

属性是什么?属性是一个字眼,是驱动消费者购买的理由。抢占品类而无属性,并不会赢得特别的优势,品类的成长依然缓慢。因为消费者要的是解决需求,品类不过是向其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的载体。要是王老吉只定位于成为凉茶的代表,而没有提出“防上火”的属性,凉茶绝不会像今天这样畅销,换句话说,大多数顾客买的不是凉茶,而是“防上火”。

自打美国战略和营销大师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创立定位论以来,打造品牌的不二法门——“创造一个你能成为第一的新品类”——日益被有识者广为接受,不仅我国不少策划人以“品类战略”为标榜,就连科特勒也提出“水平营销”,主张以开创新品类来跳出传统的市场细分框限。然而对属性的忽视,使大多数创新品类缺乏在消费者生活中的意义,成为苍白空洞的“货品化”概念。比如天地壹号推出陈醋饮料十多年了,却没有使任何一个属性在消费者大脑中扎根,只是讲“不喝酒就喝天地壹号”,凭什么?而同期王老吉聚焦“防上火”的属性大力宣传,五、六年间,销售额就达到天地壹号的100倍!

探究消费者心智,可以发现,属性是品类的本质,正是消费者对属性的关注推动品类分化,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物种”。品牌一般以先聚焦属性而后成为品类的代表。如“安全”成就了沃尔沃,“驾驶机器”是宝马,提起“防蛀”想起高露洁,云南白药牙膏“出人意料”获得成功并非是策划公司所说的“全能”,而是沾了白药原本拥有的“止血”属性的光……那么很显然,果醋饮料应当根据属性分化成多个品类(子品类),每个品类聚焦于一个属性,通过强调该属性的重要而在消费者心智中获得明确的独立身份。这使囿于传统思维的定位之争变得很无谓,果醋饮料的发展天地豁然开朗。

接下来,就是根据属性来为品类命名,踢开“果”、“醋”字眼变得轻松之极。当然,新品类名称没有改变其主要质料为发酵型果醋的事实,但作为饮料,首先就要抛弃“果醋”这个模糊概念。如前所述,这个词本义是指食醋,如果指饮料必须称为“果醋饮料”,现在大家简化称之为“果醋”似乎还没问题,但当我国水果酿食醋壮大起来时(如海天、恒顺等调味品生产企业就推出了苹果醋的食醋),泛泛地说“果醋”就需要搞清楚是作为调味品的食醋呢?还是指果醋饮料呢?这未免累人,分化出新品类就避免了这个“第六代黄金饮品”未来可能面临的尴尬。——事实上,目前有些超市就把果醋饮料摆在调味品旁边!

配称才是真革命

以分化思维走出一揽子定位的误区,聚焦不同属性向多品类发展,这一战略不仅适用于果醋饮料,也适用于其他具有多种功能的保健食品。但这只是决定“长征”,要达到胜利的终点,需要以一系列活动来体现战略的本质。这就是迈克尔波特所讲的“战略配称”:选择一系列独特的活动形成独一无二的价值组合。

配称是围绕核心属性来展开的。一项产品具有多方面的属性,顶重要的任务是取舍出最能打动人心的属性。由于多个属性往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具有跷跷板效应,当你强化一个时就要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所以宁愿一个属性很强,胜过多个属性都很弱。这个优势属性就是品类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聚焦于这个概念使传播变得简洁有力,能够使产品迅速植入消费者心智中。而目前果醋饮料厂家对如何介绍产品实在感到头疼,连业务员都不知道先说哪个好,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套,渠道更是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只要能卖出去,爱咋说就咋说,如此纷乱,难怪果醋饮料播下大树的种子却长成了灌木。

要使品类焦点更为锐利,还要集中打造一个品种,即选择一种与品类属性最契合的水果来酿造果醋。如果决定聚焦的功能与水果品种的关系并不密切,就应当只做已成市场主流的苹果醋,不要再把有限的力量耗费在其它果醋品种上。如现在大多数果醋饮料品牌凭以立足的“解酒”定位,苹果醋就足够支撑了。苹果在全球种植面积广,产量仅次于葡萄、香蕉、柑橘居第四位,在我国苹果则是产量最高的水果,开展苹果深加工,对我国水果业的发展作用更大,而且要成为一个大品类,原料的充足和保障能力很重要,单做苹果醋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复杂。可作前鉴的是果酒品类,它拥有一个占绝对主导的葡萄酒品种,而其他果酒品种至今还不成气候。

塑造强大定位的秘诀是简单、简单、再简单。要在果醋饮料行业有所作为,你得有决心简化价格和包装,做一个单纯的品项。目前醋饮的价格非常混乱,从几元、十几元到几十元的都有,包装则有玻璃瓶、屋顶包、PET、易拉罐等,容量也是肥瘦高矮不一,使消费者很难对这个品类形成整体印象,就是少数难得的对醋饮感兴趣的消费者,面临选择时也会感到困惑。请看在广州一家大型超市的货架上,200ml的玻璃瓶售价4.8元,330ml的PET瓶2.9元,308ml的易拉罐2.5元,500ml的屋顶包3.8元,500ml玻璃瓶有两个品牌,分别为8.8元、9.9元,650ml玻璃瓶16.5元和25元,750ml玻璃瓶23.8元,368ml玻璃瓶9.5元,该选哪一个?呃……还是算了吧!再看王老吉,多年来只专注红罐一个品项,后来也不过“还有盒装”。可是要使众多厂家都形成如此共识显然不可能,那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对这种自相扰乱的竞争环境避而远之。自然界青睐“极端”,打造品牌也是一样,要么做高端,要么以低价另立标准,与这些首鼠两端、用心不专的“杂牌军”拉开距离,就看你有没有胆量了。

一天壹苹果范文6

项目名称 etunes(壹曲)数码音乐网 团队名称 华兴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高校 天津师范大学团队介绍公司团队由天津师范大学九名03级本科生组成,分别来自于网络广告与网络营销、网络信息管理等七个专业,团队与本项目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公司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团结,具备创新能力。并且成员都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负责人简历赵纯,男,22岁。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网络广告与网络营销专业。建立壹曲数码音乐网。曾在北京中煌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任市场部经理,服务客户:中国网通,中国长城干红,pal zileri,财富公馆,星美国际。项目简介项目背景:当前互联网产业发展非常地迅猛,已经成为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中国的上网人数已经超过了1.23亿人,宽带及专线接入用户超过了1亿人,网络的版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获奖情况:天津市第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行业背景:全国在线音乐市场大幅成长,市场规模从2003年的的0.8 亿美元增长到2004 年的3.3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98%,2007 年预计超过30 亿美元,2008 年在线音乐销售值可达46.5亿美元。根据iresearch的研究发现,我国数字音乐市场正处于发展期初期,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巨大。数字音乐经过三年的飞速发展,已经确立了它在数字娱乐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盗版严重影响着在线音乐市场的发展,但是,随着近年来,政策监管力度加大,产业链中各个商家间,越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模式的产生都将对中国的在线音乐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预计到2010 年市场规模超过18 亿,增长率超过100%。竞争优势:在正版音乐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主要有两家,青年人创业网消息:分别是国内市场的爱国者音乐网和国际市场的苹果音乐商店。我们发现爱国者数码音乐网正在翻版苹果数码音乐网,爱国者定位于为硬件服务,也就是为拥有爱国者mp3播放器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用户群有限。而苹果音乐商店主要的市场集中在欧美,暂无进入中国正版音乐市场的计划。市场前景:正版音乐下载网站这一行业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都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较早进入到正版音乐市场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苹果音乐商店也只成立两年时间。但其每年的收益超过1亿美元。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从2003年的7.7亿增长到2004年16.2亿,增长幅度达112%。随着数字音乐市场发展的规范以及新技术对市场的促进(如3g的应用),预计2005年至2008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47.4%,2008年将有望突破76.4亿元。投资分析:1~3年是公司的发展扩张时期,第4年进入公司的正常运营稳定期。我们正在寻找3000万元的风险投资以用于公司首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的拓展。第二年,我们还需要增加2000万元的资金,以帮助我们进入二期建设以及资金的顺利流转。两期总计5000万元,投资回报期3年,公司将有能力进行投资回报,经过4年的发展壮大,公司将有能力进行投资回报,(本项目计划将于2008年回报4962万元,2009年回报24362万元,2012年末回报84089万元,总计11亿3千4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