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例6篇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1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急腹症 尿毒症 中西医结合

Two Cases of COVID-19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en Ling Wen Min Lai Guihua Cao Jianxi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The infection of COVID-19 in patients with perforation of duodenal ulcer and uremia is rare,but the disease is dangerous,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western medicine is not good.Two patients with perforation of duodenal ulcer and renal function injury were selected.Besides cough and fever,the patients had adverse stool and stool.TCM distinguishes it as“lung bowel combined with disease”and“lung kidney combined with diseas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not only exorcism,but also intestine and kidney.In addition to antiviral,hemodialysis,surgery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whole process of TCM assisted treatment,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n stages,to achieve the complementary rol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 achieve a better clinical effect.

Keyword:COVID-19; Epidemic Disease; Acute Abdomen; Uremia;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国内得到基本控制,该病属于中医瘟疫范畴,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言:“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肾功能损伤在临床上少见,中医认为其属“肺肠合病”及“肺肾合病”范畴,病情较复杂。“湿毒”是主要致病邪气,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曹建雄教授是湖南省中医防疫专家组成员之一,擅长内科杂病及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曾在岳阳抗疫40余天。通过整理部分资料,现将曹建雄教授收治的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治疗过程报道如下,以与同道共享。

1 病案举隅

1.1 新冠肺炎突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案

患者陈某某,男,71岁,住院号:1115533,因“发热一周”于2020年2月9日入院。既往有“肺气肿”“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有“COVID-19”密切接触史。2月4日至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查肺部CT示右肺下叶磨玻璃影,考虑COVID-19可能,2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收住感染病房治疗。入院复查肺部CT示双肺病灶较前明显进展,新增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1)COVID-19(普通型);(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3)糖尿病(Ⅱ型);(4)肺气肿。

治疗过程:入院后予莫西沙星抗感染,α干扰素、利托那韦抗病毒,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甲强龙抗炎等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所好转。2月13日患者出现腹痛,查体全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紧急行腹部CT及立位腹部平片,考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诊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发现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于当日上午完成全麻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术后予亚胺培南抗感染,输注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力,血必净及乌司他丁清除炎症因子,同时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护胃、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等治疗。

术后第2天患者仍未排气、未解大便,腹胀,予开塞露、乳果糖灌肠均未见效。刻下:发热,少汗,口干,胸闷不适,稍咳,咳少量黄稠痰,小便黄,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数。经湖南省中医专家曹建雄教授会诊后,分析其属于疫病(疫毒痰热阻肺、肠腑闭结证),予宣白承气汤加味灌肠:大黄10g、石膏15g、杏仁10g、瓜蒌仁15g、厚朴10g、枳实10g、槟榔15g、白芨15g、桔梗10g、贯众15g、甘草5g。1剂后患者开始排气排便,5剂后大便正常,但纳食不香,在原方基础上减大黄为3g,加太子参15g、麦芽10g、山楂10g,改为口服。5剂后患者发热咳嗽已除,胸闷无,纳食及睡眠改善,舌苔薄黄,舌质淡红,脉沉。

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新型冠状病毒会造成胃肠黏膜不同程度的坏死。此外,精神因素、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均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进而破坏胃肠黏膜屏障,形成溃疡。该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情凶险。术后又出现排气排便障碍,西医灌肠效果不理想。曹建雄教授在辨证论治及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属于疫病中的疫毒痰热阻肺、肠腑闭结证。肺开窍于鼻,热毒疫气从口鼻而入,闭阻肺气,导致肺气不宣,水液代谢障碍,痰液内生。内生之痰与热毒疫气相搏结,闭阻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通降助力大肠传导糟粕;且肺为“华盖”,能通调水道、濡润肠道,故肺气失于宣降时,大肠传导失司、失于濡润,致便秘。此时应遵循吴鞠通倡导的“肺肠同治”治法[2],治以宣肺止咳、泻热通便,予宣白承气汤加味。宣白承气汤取其宣白、承气两方之意,为清宣肺热、顺调腑气的上下合治之剂。本案患者发热、咳嗽有痰、便秘,符合宣白承气汤的辨证要点。方中大黄苦寒泻热结,石膏清肺热共为君药;杏仁、瓜蒌仁宣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槟榔、厚朴行痞气,枳实散结气,与大黄合用,则可荡涤胃肠热结积滞,皆为臣药;白芨入胃经收敛止血,桔梗宣通肺气,贯众清热解毒,共为佐药;甘草性平调和诸药。整首方以泻下为主,兼以宣肺化痰、清肺解毒之功。肺为邪所害,湿毒化热内传阳明,腑实壅滞,气结不通,则肺气愈闭,此乃恶性循环。故肺病及肠者,不可只顾一方,应相兼而治;既要宣降肺气,又要畅通肠腑。宣肺即是通腑,通腑即是宣肺。该患者初期不能口服中药,只能给予高位灌肠(250~300mL)。COVID-19突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做好围术期防控预案。对于术后腹胀、排便不畅,应早期中医辨证予中药干预灌肠治疗。

1.2 尿毒症患者感染COVID-19病案

患者李某某,女,44岁,住院号:1128702,因“发热咳嗽伴尿少5天”于2020年2月9日入院。既往有“尿毒症”病史9年,长期坚持血液透析。2016年行肾移植术,半年前再次肾功能恶化,此后行血液透析2次/周。刻下:咳嗽,单声咳嗽为主,咳稀痰,头微痛,微恶风寒,发热,鼻塞咽干,无明显胸闷气促,无汗出,精神状态差,乏力,纳食欠佳,口中乏味,少尿,舌苔白,舌质偏红,脉弦。西医诊断:(1)COVID-19(重型);(2)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3)肾移植术后;(4)贫血;(5)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中医诊断:疫咳(咳嗽微喘证)。入院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双肺CT提示双肺磨玻璃影,血常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均降低,总蛋白、白蛋白偏低,心肌酶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偏低,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住院期间尿素氮最高达19.69mmol/L,肌酐最高达851.95μmol/L。

治疗过程:入院后按照COVID-19诊疗方案,经中西医结合施治,在抗病毒、抗炎、稳定内环境、免疫营养支持及规律血液透析的同时,予杏苏散加味。3剂后患者发热咳嗽已除,但小便量仍然极少,每日300mL左右,恶心呕吐,纳差,双下肢浮肿明显,大便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为改善患者二便情况,湖南省中医专家曹建雄教授通过辨证论治及辨病论治,辨其属于肾衰病(脾肾虚衰、湿浊内蕴证),方用大黄附子汤加味:大黄3g、附子10g、煅牡蛎30g、白参15g、制地龙15g、麦芽10g、山楂10g、鸡内金10g、益母草15g。5剂后患者大便成形,小便量明显增加,每天600mL左右,双下肢浮肿较前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转,饮食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肌酐维持在300~400μmol/L之间。出院前两次复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皆为阴性,双肺CT示磨玻璃影基本吸收,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总蛋白、白蛋白基本正常,肾功能维持稳定,心肌酶正常,于2月22日,患者出院。这是我省继湘雅医院之后的第2例COVID-19并尿毒症患者出院。

按:尿毒症患者感染COVID-19,临床上少见。新型冠状病毒累及的器官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器官分布有关,而肾小管是ACE2高分布的场所,因此肾脏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靶点之一。陈永文团队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对6例死亡患者进行肾脏解剖,发现6例患者均有急性肾小管损伤[3]。肾脏损伤也是存在于危重患者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重视肾功能监测。尿毒症患者感染瘟疫毒邪时,属肺肾同病,治则应当以“治急”为先,故前期的中医治疗是以驱除瘟疫邪气为主。本案患者初期受凉燥邪气,肺失温润,出现咳嗽稀痰,鼻塞咽干,头微痛,微恶风寒,苔白脉弦的凉燥之象,遂以杏苏散加减。中期患者发热、咳嗽好转,但因患者存在尿毒症病史9余年,久病导致脾肾虚衰。加之新型冠状病毒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肌酐等肾功能指标进一步升高,小便量极少,大量毒邪蓄积体内。中医认为,脾肾者,水液代谢之官也,三焦者,决渎之官也,水道出焉。脾气虚,则水谷运化无力,不能升清降浊,故大便稀,乏力,纳食欠佳,口中乏味。肾气虚,则气化失常,湿浊毒邪内蕴三焦,三焦不通,故小便量少,下肢浮肿。其病机为脾肾虚衰(本)、湿毒内蕴(标),王肯堂主张“治主(本)当缓,治客(标)当急”,该患者治疗上应以温肾泄浊、畅利肠腑为主,待湿浊毒邪之标除后,再补益脾肾。尿毒症属于中医“肾衰病”,此病病势危重,非一般温补脾肾之剂所能奏效,故用大黄附子汤为基础方。大黄附子汤乃温下之剂,方中重用附子,削弱了大黄苦寒之性,保留大黄降浊排毒的功效。“浊”乃阴邪,附子为温药,可温肾阳而泄湿浊。大黄为将军之官,走而不守,主泻下,可通腑泄浊。两药合用温肾泄浊之功强,共为君药;煅牡蛎用在此,除可潜阳安神、制酸外,兼有吸附湿浊毒邪之意,配合大黄泻下之功,使湿浊之邪更有出路,为臣药;党参、太子参益气健脾,麦芽、山楂、鸡内金消食和胃降浊,益母草利水消肿,制地龙化痰活血通络,皆为佐药。尿毒症患者感染COVID-19时,其病机属于“肺肾同病”,治则应在辨清缓急轻重、标本虚实的基础上审因论治、分期论治。大黄、煅牡蛎等中药对于降低尿酸、尿素氮及肌酐,改善肾功能有确切疗效。研究表明,中成药“肾衰康”中的各味中药对尿酸、尿素氮和肌酐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其中就包括了大黄和煅牡蛎[4]。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大黄附子汤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患者均有显著疗效[5-6]。因此,常有医家辨病论治,将大黄、附子、煅牡蛎这三味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中。

2 结语

目前,COVID-19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辅以中医辨证施治,临床上中西医结合诊治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西医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做好抗病毒、抗感染、抗炎及血液净化等治疗;与此同时,中医也要辨证施治,既病防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作用。只有中西医两者相辅相成,临床上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2):121-127.

[2]王遥,谢春光,由凤鸣,等.“肺肠合治”论治新冠肺炎[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6(2):58-60.

[3] DIAO B,FENG Z Q,WANG C H,et al.Human kidney is a target for nove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infection[J].Med Rxiv Preprint,2020,30(4):1106-1120.

[4]程新,蒋云生,陈刚.肾衰康组成中药对低分子尿毒症毒素的体外吸附作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8):486-488.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2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除了感染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目前发现有7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其中4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1种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1种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后2种症状较重。

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是造成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第7种感染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

二、人冠状病毒的抵抗力

人冠状病毒中在室温24℃条件下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

该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常用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不耐酸不耐碱,最适宜PH值为7.2。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轻症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可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等表现。据已公布的病例情况初步估算,重症比例约为17%,病死率约为5%。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尚未找到。

(二)传播途径

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现在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情况。

(三)易感人群

通常而言,人群对新型病毒普遍易感。现有资料显示,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危重症者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四)传染期

推断一般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14天均具有传染性,当重症病例出现明显咳嗽、咳痰时,排毒严重,传染性增强。

(五)潜伏期

发病前1-14天。

五、主要防控措施

(一)病例隔离治疗

所有病例(含轻症病例)均须隔离治疗。目前无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生命体征策略进行治疗。

(二)检疫

病例发病后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均须进行医学观察。

(三)预防

个人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城市应取缔活动物(野生动物)交易。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例,如需接触时须做好呼吸道防护。

(四)免疫接种

目前无可用的预防性疫苗。

六、密接接触者的排查和管理要求

(一)密接接触者定义

指病例发病后,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学习;或照顾、探视、诊疗病例;或与病例同室治疗、同车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二)密接接触者管理要求

1.方式可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2种中任一方式;

2.期限为末次接触后14天;

3.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原则上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4.医学观察期间,由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后登记上报;

5.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则立即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

七、法定传染病管理的相关要求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要求防控的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非典型性肺炎、肺炭疽属乙类,但要求采取甲类管理措施),丙类11种。近日,国家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病种。

甲类传染病的防控要求:(1)报告时限短:2小时进行网络直报;(2)传染源管理严:病例管理需在有隔离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3)密切接触者管理严格:需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由指定管理人员负责测量体温,密接者原则上不能外出,必须外出需经管理人员批准,并佩戴一次外科口罩。(4)采取强制性手段:对于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5)实施交通检疫: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乙类传染病的防控,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没有强制要求病例医院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没有强制要求,没要求必须由专人负责体温测量,没有要求密接者原则上不能外出。

八、防护用品(口罩)的选择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3

先生/女士: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各级政府及其医疗部门对人员隔离诊治有严格要求。防控好新型冠状病毒,既关乎您个人和亲友健康幸福, 也关乎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经我公司初步监测、了解,您因身体不适出现疑似发热( )、乏力( )、干咳( )、鼻塞( )、流涕( )、咽痛( )、腹泻( )、呼吸困难( )或其他 等症状,建议您尽快赴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查,视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如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的,请积极配合。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国家及 XX 地方相关政策,切实保障您的合法权益。提醒您注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祝您早日康复。

XX 公司

2020 年 XX 月 XX 日

使用说明:

1、本文件依据 2020 年 2 月 4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目前为最新版本,如有更新随时调整)所列症状评价员工身体状况。

2、企业复工后,在监测过程中,员工如出现上述 1 项或多项症状,请及时填写

(在出现的症状后打“√”)盖章送达员工,并密切监督其就诊,掌握排查结果。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4

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作用评价 王国付,刘敬东

肥胖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郭启煜,吴从愿

短效胰岛素类似物Lispro的临床研究现状 赵红,何戎华,陈家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保护作用 肖兵民,朱妙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任跃忠,宋作珪,单江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 张启国,欧阳建

餐后甘油三酯代谢障碍与冠心病 李建薇,田浩明

急性胰腺炎与细胞保护 崔培林,杨昭徐

肾小球固有细胞在介导局灶性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 汪华林,叶任高

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汪年松,唐令诠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维强,王兆钺,阮长耿

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刘茂东,李英

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邵长周,陈小东,蔡映云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曾可斌,王学峰,沈鼎烈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罗富荣,陈惠孙,刘怀琼

机械通气与急性肺损伤和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关系 朱光发,宋承娟,周新,蔡映云

P-选择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应淑琴,单江,徐耕

瘦素抵抗研究进展 何祥梁,傅祖植

血脂与肾间质纤维化 李娅,陈楠,刘章锁

食物过敏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蓝程,唐承薇

军团病研究进展 金建敏,张沪生

端粒酶与肿瘤 钟英强,陈为宪

浆细胞膜糖蛋白-1致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李慧,邹大进

食欲抑制剂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王虹,解卫平,杨玉,胡刚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陆艳辉,赵彦芬,刘国仗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现状 解卫平,王虹,胡刚,杨玉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研究进展 王晶,刘晓民

褪黑素与胃肠病 梅俏,于皆平

最新医学信息

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陈晓红,何有成,姚集鲁

糖尿病性肾小管病变 童南伟,梁荩忠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 闻剑,凌文华

低钾血症 安振梅,魏松全,张存泓

基因芯片技术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郭清华,陆菊明,潘长玉

基因芯片技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吴彬,周淑芸,刘晓力

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 姜文宇,沈稚舟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α1-肾上腺素受体与肺动脉高压 王虹,解卫平,杨玉,胡刚

端粒及端粒酶与胃粘膜癌变诊疗的研究进展 范钰,林庚金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与肝癌 毕向军,杨冬华

腹水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孙军,沈志祥,余保平

肺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范琳,胡华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杨冬,刘启发

心力衰竭时的心源性猝死 黄震华

慢性丙型肝炎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少奇,魏来,王宇

von Willebrand因子与冠心病 殷兆芳,吴士尧

HGF/c-Met系统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赖人旭,袁世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林潮双,高志良

胃食管反流与肺部疾病 陈东宁,张沪生

肺癌的基因治疗 刘春涛,周桥

L-精氨酸局部缓释给药对人体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疗效

男、女性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短期转归的比较

患冠心病的绝经期女性肾功能减退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心力衰竭病人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低分子量肝素瑞肝素预防腿部外伤行固定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甲双胍治疗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进对人类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脂肪营养不良的瘦素替代治疗

接受磺酰脲类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西布曲明治疗的作用

成人胃肠炎性肝损害:一项727例的回顾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胃窦部萎缩改善的形态学评估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底折叠术前后食管动力的研究

彩色多普勒对早期肝癌的诊断

奥美拉唑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非洲裔美国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

乳铁蛋白抑制高病毒负荷和HCV-1b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病毒血症

丙型肝炎病人伴SEN病毒混合感染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血浆可溶性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Ⅱ水平与人HIV-1感染期间识别功能不全相关

一种在台湾地区新发现的感染病原SEN病毒的阳性率和临床意义

秋水仙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两个中心试验的初步结果

生理浓度的维生素C对胃癌细胞和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CagA状态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内窥镜和病理组织学对学龄前儿童慢性腹泻的评估价值

肥胖和不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人的非糖尿病性高胰岛素血症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肾小球肾炎

饮用葡萄酒者酒精性肝硬化的低危因素

丙型肝炎病人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治疗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发生急性肝衰竭

由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引起的阿尔图斯反应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可能会激发乳糜泻

诊断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新型快速抗原试验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骨桥接素自身抗体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对系统性硬化症并发肺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

脂联素研究进展 张淼,傅祖植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与评价 罗瑞虹,姚集鲁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邓洪,周元平

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李妍妍,徐标

无创通气在撤离呼吸机过程中的应用 马永达,刘怀琼,葛衡江

肺纤维化的抗炎治疗进展 潘金兵,侯宇虹,齐景宪

Fas/FasL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曹娅丽,关广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循证治疗 赵瑞贞,姜慧卿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 刘汝宏,韩仲岩

胶原基因变异与骨性关节炎 黄丽红,王江滨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 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

肿瘤相关基因高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李明,刘顺英

HLA等位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赵文娟,王斐,闫胜利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徐勇,童南伟

糖尿病肾病中血小板的异常 白秀平,赵宝珍

气道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及其功能障碍 李健,蔡映云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临床研究进展 孟凡义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邹外一,尹培达

血清总胆固醇与老年性痴呆危险的相关性

丘脑下核刺激治疗后抗震颤麻痹药物减少的过程

功能性维生素B12缺乏与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睡眠量表:评估帕金森病睡眠和夜间障碍的新工具

肝素治疗脑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5

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首发并在2003年春广泛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属于中医的瘟疫范畴。现将SAR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报告如下。

1 概述 [1~3]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简称:非典)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前者的临床表现没有后者典型故称之非典 型肺炎。而2003年流行的“非典”与既往临床上所见的非典有诸多不同。由于其发病急,肺部病变进展迅速,表现出以肺损伤为先导的全身多器官损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暂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ˉpiratory Syndrome,SARS)。SARS与非典及典型肺炎的主要区别见表1所述。表1 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SARS的主要区别注:R―基本传染数

2 流行病学 [4~12]

2.1 特点 (1)冬春季高发。复旦大学研究发现,SARS爆发和流行的最适宜温度为17℃~28℃,冷、暖空气骤升骤降引起的温度剧烈变化导致集中高发;气候干燥、风速大,发病率高。(2)青壮年多发。青壮年占发病人数的70%,平均年龄约为38~39岁(在20~83岁之间)。(3)传染性强。在广州、北京、香港、河内等地区呈相继出现过“超级传播者”,一个人传染多人或近100人,甚至某些个体可单独明确传染300余人。专家组通过对香港、新加坡早期的传染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SARS的“基本传染数”(R)≥3。(4)发病率高;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6~16%,男性高于女性,壮年高于青年,50岁以上死亡率占64%。(5)有显著的群聚性暴发现象;如在医院、社区、学校、家庭等处的群聚性爆发。

2.2 病原 2003年4月16日WHO在日内瓦宣布,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冠状病毒是一种球形的单链RNA病毒,直径多为60~120nm,有包膜及刺突。由于电镜下发现病毒包膜上镶嵌的刺突形状类似日冕,故命名为冠状病毒。已知有三种类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分布非常广泛,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率我国约30%~60%,前苏联约53%~97%),既往常引起普通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并不侵犯下呼吸道。SARS病毒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美国米恩德尔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RDRP基因与只在鸟类中存在的冠状病毒的类似基因关系紧密,而与已知的三种冠状病毒的RDRP基因关系明显疏远;我国科学家则发现SARS病毒基因与野生动物果子狸体内的冠状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有99.8%的同源性。研究表明SARS病毒是一种与动物有关的基因重组的新型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有学者认为SARS病毒易变异。香港大学已研究发现SARS病毒有6个变种。

SARS病毒耐冷不耐热,耐干燥。一般空气中只能存活3小时;室温24℃下病毒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在腹泻患者的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紫外线60min,75%乙醇、含氯消毒剂(如8・4)5min使病毒灭活,对碘伏、过氧乙酸亦敏感;但对胃酸有较强的抵抗力。

2.3 传染源 目前传染的源头和其生存方式仍不明了。香港大学2003年4月16日宣布病毒来自动物,并通过跨物种传播而感染人类。至于是什么动物则有待研究。目前备受人们关注的是果子狸和鸟类。但果子狸是否是SARS的源头现在还不清楚,也许来自另一种暂时未被发现的动物。也有医学专家认为病毒是来源于动物体内,还是来源于人体内,或是二者皆有,目前尚无定论。

如今所知的传染源主要是SARS病人。全程均有传染性。其中,中期(发病后约10天左右)传染性最强;潜伏期传染性较弱;目前认为康复出院后不会传染他人。有关SARS病毒携带者是否都有明显症状尚无定论。

2.4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仍不明了。目前认为以近距离飞沫(1m以内)传播为主。专家指出由于飞沫颗粒一般较大,在空气中不能漂浮很远;而气溶胶颗粒较小,能较长时间的悬浮于空气中。所以,以飞沫方式传播的SARS病毒,不能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一样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此外,尚可通过密切接触或接触SARS病人分泌物、体液及污染的物体后,经鼻、口、眼、手破损的皮肤传播;经粪―口途径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香港地区淘大花园E座爆发疫情,主要是经由污水排放系统传播以及环境污染所致,感染者并不一定与SARS病人有过接触。并且,香港卫生署在厦门花园爆发区的粪便中发现SARS病毒。

2.5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侵犯青壮年,占发病人数的70%。男女之间发病无差别。医务人员,护理SARS病人的家属,住院病人和访客;从事服务行业的一线人员,如列车、船舶、飞机等乘务员,出租车司机,餐厅、宾馆、商场等场所的服务员;国际间旅行者以及与SARS病人密切接触者均属于高危人群。 转贴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的关于防控SARS的隔离防护规范指出:所谓密切接触者就是指与SARS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史,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在目前就是指14天内曾与SARS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的生活或工作的人。而共同生活或工作 的概念,是指直接居住生活在一起的成员。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学校里一个班级的学生及老师,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SARS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直接接触者,以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情况由卫生防疫人员综合评定确定的接触者。

3 临床表现 [12~25]

3.1 特点 (1)起病急;进展快。患者常以持续高热、干咳入院,体格检查肺部无湿罗音,X线胸片无肺炎改变;次日X线胸片可出现絮状阴影,并呈快速发展趋势;第三天阴影波及全肺呈现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样改变;第四天可能出现肺纤维化或实变样改变。(2)咽部没有卡他症状;表现出以肺损伤为先导的全身多器官损害。(3)胸部影像学特点与临床状况分离。患者肺部体征不明显,如肺部闻及不到湿罗音;而胸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4)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胞出现“核棘突”,淋巴细胞减少(CD4 + 为主),可提示全身免疫系统受损。(5)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3.2 潜伏期 目前尚未明确确切时间。世界公认2~12天,平均4~5天;亦有报道2~21天;最短是1天,最长是14天或更长时间。有学者认为病原的潜伏期第一代传播为4~5天;第二代传播为10天左右,其病原传染力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下降。病程亦比第一代减轻。也有学者认为从病原学角度而言,病毒只有在人工培养时,才会表现出毒力逐步递减的现象;一般在人体内的传播常表现出毒力递增。所以,不能抱以侥幸心理。

3.3 主要症状和体征 患者有明显的病毒血症特征。属于祖国医学的瘟病湿症。全程可分为3~4期,早期(急性期)、中期(炎症期)、进展期(极期)、恢复期。有的病人中期过后病情逐渐好转而进入恢复期。平均病程为26天(在4~38天之间)

3.3.1 早期(急性期) 一般7天(1周)左右。多数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中高热,体温一般超过38℃(38℃~39℃),亦有初发热度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6

学校学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情况的报告

学校学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情况的报告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暴发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和工信部、教育部、XX省等上级文件精神,学校高度重视,对各项具体防控措施进行了讨论和部署,要求各部门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目前我校总体形势良好,学校假期无留校学生,没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部署要求,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加强领导,以对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极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启动学校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预案,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确保各项制度和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执行,引导广大师生科学理性认识,依法依规有序管控。

1是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宣传、学生、医疗卫生等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指挥学校疫情处置工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学校要求,全校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2是研讨制定工作方案。按照“领导挂帅,部门配合;

分层管理,依法防控;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科学应对,群防群控”的原则,研讨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通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

协调解决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督促各工作组有效落实防控政策和措施,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防控全覆盖,不留工作空白点。

3是下发防疫工作通知。1月25日、26日,学校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寒假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几点意见》,通过公众号、班级群、家长群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启动部署,对各项防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醒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做好自身防护,严禁学生提前返校。

二、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师生防控意识

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1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QQ微信推送、朋友圈转发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新型肺炎知识、防范措施、注意事项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工作,尽量减少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引导教工家属区妥善处置并严格管理饲养的宠物狗、猫等动物;

做好寒假留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消除恐慌情绪,增强自我防病意识,提醒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

2是传达落实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各学院、各班级为工作单位,及时将疫情防控各项部署事项传达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每位师生,切实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三、

加强排查消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深入开展师生排查。

1及时启动联防联控措施,采取学校、学院、专业、班级

“四级联动”,相关工作人员统一调度,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动向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师生流动台账持续跟踪管理。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症状筛查,医学观察,尽早发现疑似患者;

2

加强宣传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要立即就诊并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二是全面进行防毒消杀。对学校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实验室、运动场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喷洒消毒水,最大程度上消毒杀菌;

3做好校园饮用水供应的卫生安全管理;

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三是加强校园值班巡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应急预案,强化假期“三级值班”制度,书记校长坚持每天到校工作;

4加强门岗登记检查,非本校师生禁止进入校园;

本校师生员工及其本人车辆进入校园须出示有效证件,师生凭车辆通行证、校园一卡通、学生证进校。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16点前上报汇总疫情情况。四是做好网上授课准备。《关于做好网上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教师提前做好网上授课准备,按原课程表和教学进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按时上课下课,保证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四、加强监督检查,大力夯实工作责任

一是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学校党委组织部印发了《致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倡议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肩负起抗击疫情的政治责任和重大使命,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叩问初心、践行使命。二是严明防控工作纪律。校纪委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的通知》,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促进责任落实。各学院、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认真部署、落实好本学院、部门的防控措施,引导师生科学理性认识,依法依规有序管控。三是开展工作情况检查。学生处、保卫处、校医务中心等各相关单位根据疫情发展做好预案,提前做好人力和资源调配。保卫处核查保安人员信息,禁止有从武汉等高危地区返程的保安入校执勤。保卫处应作好校外车辆和人员出入登记。

医务中心与当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加强联系,配合卫生健康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认真做好值班、预警处置和“日报告、零报告”工作,及时汇总各单位防控信息,每天按时向省教育厅和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对过去15天有武汉进出经历或接触过疫情发生后从武汉离开人员的师生进行了排查。

下一步,我们将以对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杜绝麻痹思想,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做好防控,不折不扣、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防控工作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确保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生命健康安全和学校大局稳定。

某高中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倡议书

XX高中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倡议书

亲爱的全体师生、家长们: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我省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现正值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探亲访友、朋友相聚,增加了疾病传播风险,为了学生和您的健康,我们作出如下倡议:

一、尽量减少外出。尽量取消外出旅游、探亲等外出计划。不参加不必要的聚餐聚会等集体活动。如确需外出,请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蓝色面朝外,白色面朝内,压紧鼻翼处,佩戴后的口罩请不要随意丢弃。

二、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擤鼻涕、咳嗽、打喷嚏之后,触碰动物、动物饲料或排泄物之后,触碰垃圾之后,都要洗手!流水冲洗20秒!

三、

三、室内要开窗通风;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如果是用手及纸巾捂住口鼻打喷嚏后,纸巾要扔入有盖的垃圾桶,一定要及时洗手。

四、按《XX省教育厅致全省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的要求,做到如下事项:

1、不信谣、不传谣,直面疫情,消除恐慌。注意每日官方资讯中的正面信息,特别是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舒缓压力。

2、近期有湖北经历的师生(告知亲属中有从湖北返乡的大学生),自离开湖北14天内要自觉做到居家观察,不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3、密切关注身体健康,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先居家观察,持续发热不退的,及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做好追踪和排查等工作,并向所在学校报告情况。

4、寒假及春节期间,不要走亲访友,务必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到封闭、空气不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出门请佩戴口罩。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

5、离校和返校时,请自觉配合学校医务室做好体温检测,经排查出现发热等症状,立即前往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6、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提高

自身免疫力。

7、不要捕杀、贩卖、购买、加工、食用野生动物;

如接触驯养动物,请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8、各位老师、学生以省教育厅公布开学时间为准,不要提前到校。告知亲属中需离黔返校的大学生,在开学前要与学校联系,确定开学时间后再行返校。

祝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