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赏析范例6篇

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赏析范文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教学设想

本课文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的篇目,重在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和把握意象、关键词句以及艺术手法来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其词开一代词风,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回顾旧知,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另外结合课后习题引入他的《浪淘沙》进行拓展阅读。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播放配乐朗读和歌曲版《虞美人》,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词的意境美和音乐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

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三)整体感知——诵读

1、师: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本词。(生齐读)

2、师: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师:同学们请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感情基调:凄凉哀伤

节奏:低沉缓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听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

5、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出情感。

6、再找一学生诵读。

7、学生再次齐读本词。(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四)分析鉴赏——品读

1、师:刚才大家诵读了这首词,已经感受到作者凄凉哀伤的情感,那么词中哪个字能直接抒发这种情感?

词眼:愁

2、说一说: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叹

愁亡国之痛

故国之思

3、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分组合作探究): 李煜是怎样展现愁情的?

提示:从意象、关键词句、艺术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

4、展示交流:

(1)品读意象

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美好景象——亡国之痛

往事:锦衣玉食,九五至尊——往事之叹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故国之思

(2)品读关键词句

①又

“又东风”点明他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②改

改:朱颜、地位、感受

不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③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愁思的广、长、多,把无形的愁思具体化,沉重的情感飞动化。

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④拓展:写愁思的名句。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列举一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3)品读手法

①诘问(自问)

宇宙永恒有常 昔日九五至尊

②对比

人生短暂无常 今日阶下囚

③设问、比喻、夸张

④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 ----自然永恒----景

虚写: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人生无常----情

(4)课堂小结

①、通过抓意象、把握关键词句和艺术手法,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满腔愁绪:往事之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一个亡国之君对他曾经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会惹来忌恨,招来杀身之祸,《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②、归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诵读——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品读——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缘景明情(意象 关键词句 手法----感情)

(五)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思考讨论: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点拨: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梦醒之后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离别之痛,对青春易逝、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六)课堂总结

1、小结:

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虞美人》中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之情,回首故国物是人非的凄凉悲慨,像春水那样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灵。这也就是《虞美人》千古传诵的重要原因。

2、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小声跟唱。

(再次通过视听觉的感受加深体会词的意境。)

3、学生背诵全词。

(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

(七)课后作业

1、必做题: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以写一个片段也可以写成随笔,也可以仿诗填词。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

(略)

2、选做题:

李煜作为一个文人是很出色的,但作为一位帝王,他不务朝政,纵情声色,是相当失败的,对于他的遭遇很多人认为不值得可怜,你怎么看呢?

提示:①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

②李煜的“愁”愁得美,因为它很有人情味。

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④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化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从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

虞美人赏析范文2

《史记》是悲剧人物的画廊。项羽则是这个画廊中的代表人物,《项羽之死》一节是悲剧的高潮部分。

一出英雄的悲剧,总不离“悲壮”二字。此种悲壮总让欣赏者为人物所遭遇的灾难或毁灭而恐惧悲悯,为其因性格缺陷功业难成而深深惋惜,又为其在牺牲中展现的崇高人性而击节赞叹,振奋鼓舞。

文中“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片段,便引领欣赏者踏上这“悲悯――惋惜――震撼”的心灵之旅。

“霸王别姬”重在展现英雄无路的凄凉。四面楚歌之时,昔日不可一世的霸王竟沦落到爱人不可保的境地,于是借酒浇愁,长歌当哭,一腔豪情,百转千回化作绕指柔。太史公借虞姬的形象,以点带面,调动起读者对项羽所有悲剧人生的悲悯。其实,在太史公精选的众多配角人物中,项羽骤兴骤灭、江山不保、民心不聚、故土难回、自刎而不得全尸的种种悲凉在田父、二十八骑、赤全侯、亭长、吕马童等等配角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暗示。

“东城快战”重在展现其执迷不悟及神勇资质。此战是项羽最后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他的才情、从容、豪迈、神勇让人叹为观止,他的生命激情点燃了每一个欣赏者。但这样完美的落幕表演却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多次“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强调足见其不自省,对武力依恃之深,自负之深。怎不令人叹惋?他在东城快战中打斗得越神勇,这种叹惋就越深。

“乌江自刎”重在展现人格的崇高。面对难得的生之机会,项羽主动选择了死。不痛快,毋宁死,项羽以死来守住为人的底线,王者的尊严。一个“笑”字,虽有无奈、自嘲、愧疚等诸多人生况味,但更有慷慨赴死的豪迈。且赠马赠头时,“以赐公”“吾为若德”两处细节,足为其俯视众生、不可冒犯的王者尊严的传神写照。欣赏这样舒展壮美的人生,怎不让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心向往之!

教学目标:理解重要文言文字词句

从细节入手把握项羽的悲剧形象

感受项羽悲剧的崇高美,砥砺人格

教学重点:项羽的悲剧性解读

教学难点:项羽悲剧崇高美的鉴赏

教学设想:全文教学抓“悲壮”二字,叹项羽命运之悲、性格之悲,仰项羽精神之壮,引领学生踏上“悲悯――惋惜――震撼”的心灵之旅。开头从配角切入,以解读虞姬入手分析人物命运之悲,以引起学生兴趣。整堂课重难点在于悲剧崇高美的体悟,教者将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补充对比多种方式突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国“战神”的故事引出英雄悲剧

出示课件一

虽然刑天争帝位失败了,但中国的文化中由此少了一个符号化的天帝,多了一个悲壮的英雄。项羽也是被誉为“战神”的英雄人物,是整部《史记》中太史公最钟爱的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读一读《项羽之死》,叹其悲,仰其壮。

大家找出文章的配角,今天我们就从这些配角切入,踏上感受项羽悲壮的心灵之旅。现在看看这些人的身份。

出示课件二

(二)叹项羽之悲

1.在众多配角中,最让项羽放不下,且愁肠百结的是谁?

虞姬。一个战争中需要项羽保护的柔弱女子。

哪些动词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放不下?自由读。

这些动词中有一个特别不寻常,那便是“泣”。整篇《项羽本纪》中,项羽就只对着虞姬“泣”下数行。

“泣”何意?哭。不够准确。古汉语中,哭有多种说法,如:嚎、哭、泣,这三种哭中,无声的“泣”却最令人伤感,为什么?无声胜有声。无声正见一往情深。无声是因为忍着。越忍着,越能让人想见哭泣者内心汹涌的感情波涛。

军帐外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军帐内项羽对着一个需要他保护的柔弱女子,他的内心汹涌着怎样的悲情?哪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注意“悲歌慷慨”。慷慨,叹息之意,“兮”字拖长。

一个普通的男人保不住自己的妻子,已是凄凉;更何况一个有着拔山之力、曾经人人震恐的霸王,这样的无力、无能、无助让项羽情何以堪!一代霸王末路之凄凉展现极矣!

小结:实际上,在这些多样化的配角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读到项羽生命各方面的悲凉。大家仿照虞姬的示例往下填写。

出示课件三

一代霸王,方其盛时,裂土封侯,不可一世;及其衰也,爱人不保,民心不保,朋友不保,江山不保,故土难回,甚至死后连尸体都被朋友吕马童等五人分尸请赏,此番悲剧遭遇着实让人大痛大悲。

(三)析性格之悲

1.如此悲剧命运是天命还是人为?项羽反省到这些吗?文中项羽有一段话可以给我们答案,哪一段话?“战”何意?从这个高频率出现的词语我们可以发现项羽的最大错误是什么?那么,他东城之战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逃命吗?那就即便临死要以一场快战、溃围、斩将、刈旗,以一场完胜来证明自己的武力是最强的,是最配拥有天下的。

2.师朗读。这是项羽在死亡的阴影下最后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二十八骑对数千骑。请大家思考:

3.战争中的项羽带给你什么感受?请结合文章细节分析一下。

示例

细节一:霸气。“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从这几句,我们能看出项羽的气场,虽身陷重围,临大敌而不乱,指挥若定,司马迁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静定的英雄项羽。

细节二:悲哀惋惜。“项王目而叱之,赤全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他以压倒性的优势展现出令平庸者惊心骇目的生命激情。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武力,证明错误。尤其是“何如”的问话细节,将其要命的自负显现出来。

虞美人赏析范文3

一、引入音乐,体悟情感

我国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诗经》中的诗歌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哼”出来的,后来有了配有音乐的乐府诗,诗就更紧密地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配合宴乐乐曲,在乐府诗的基础上,词应运而生,并形成了《沁园春》、《水调歌头》、《菩萨蛮》等专门的词调,因而诗词跟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学生喜爱音乐,我们正可以利用诗词与乐曲的特殊关系而“诗教于乐”。一次学校中秋节文艺表演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曲时全班学生都跟唱时的情形,使笔者更坚定了这一信念——将音乐引入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唱诗”中阅读鉴赏诗词作家丰富的情感。如教学《虞美人》时,笔者一开始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然后在凄怆的氛围中问学生:这首歌的感情为何如此凄凉?哪一句词最能反映出词人如此的心境?学生怀着急切的心情,打开课本,一下子就读完了《虞美人》一词及其相关资料,了解到词人李煜是一位五代时南唐的亡国之君。亡国之后,物是人非,他处于极度悲痛的囚禁生活之中,他眼望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于是发出人生的绝唱,尤其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而贴切地比喻了词人的愁多、愁长、愁深,从而使学生在刚进入词的学习时,就了解了词人的身世,初步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尤其是抓住词眼——“愁”字。在学生进一步阅读鉴赏词后,再次播放邓丽君的《虞美人》歌曲,让学生在凄怆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在悲凉的《虞美人》歌曲学唱中熟记词句,与词人李煜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引入图画,赏鉴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景抒情佳作,有的诗词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有的直接就是“题画诗”。在阅读鉴赏中,我们可借助这诗与画的关系,让学生用“作画”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诗词深邃的意境。如教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笔者在引导学生交流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共同赏析本词后,问学生:“想不想把本词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除了各组推选的几位同学到黑板前展示外,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作画。结果黑板上很快出现了系列图画:有题名为“江南清秋图”,图画为“辽远空阔的天底下,满是秋色;浩荡而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流向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图案旁还题写了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有“遥岑图”,其好似是远处层层叠叠的群山,形状各异,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还有“落日孤雁图”,从中让人感到几份苍茫悲凉,其间透视出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经过有趣的作画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词作深邃意境的感受与理解。

三、引入创作,品味语言

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内涵是丰富的。如果引导学生将凝练的诗词句展开,再进行丰富的想象,就会变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断,定能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如学生阅读鉴赏了杜甫《登高》后,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诗中一联展开想象进行片断描写,结果大家多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散文:有同学改写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小作者紧扣“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描写出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等图景之下给人的悲凉之感。有的同学选择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笔下呈现出:秋天来了,秋风飒飒,满天的黄叶往下掉,而长江的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向东方卷去,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与滚滚的长江之中。学生从创作中既感受到诗词语言的凝练,又深刻领会了借景抒情的写作魅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引入论坛,合作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如何才能既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多在每个专题结束后巧妙地引入“专题论坛”活动,让学生探究与掌握各个专题的特点。如学完了“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后,学生例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 “‘笔落惊风雨’论坛”活动。学生活动前,根据各自选择的课题,自行组成各个专题探究小组,明确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共同讨论与撰写专题“论文”,而后准时在本专题结束一周后的对应时间的课上展开阅读鉴赏式的表达与交流,由于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自由组合探究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能,集思广益,统一组稿,所以各个专题的研讨水平都较高。有的小组选择的课题是“试论中学课本中杜诗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成就”:描述安史之乱的诗篇有《三吏》、《三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反映了其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咏怀抒情诗篇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反映了其强烈的主观抒彩;写景咏物的诗篇有《春夜喜雨》、《登高》等。此外还有思乡怀友诗篇等等。从上述作品中可见其“诗史”般的内容,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有的小组探讨的是“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谈李清照的‘愁’字”。李清照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愁字几乎伴随其一生。不过她前期作品中的“愁”,所写的只是李清照与丈夫的生离之愁、暂别之愁、思念之愁,是闲愁,是个人的离别相思之苦;而她的后期作品中的“愁”,却成了生死之愁、永别之愁、怀念之愁,并且是沉闷忧郁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伤愁,是国破家亡夫丧之痛。有的小组是“由李白的《蜀道难》拓展谈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还有的小组切口较小,探究的是“从《登高》作品看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这些“专题论坛”的开辟,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与探究能力,而且也定能唤起学生“笔落惊风雨”之决心。

虞美人赏析范文4

关键词: 贞观年间 宫廷唱和词 演讲过程 对立诗论

三、贞观后期――“两分”现象的深化

贞观十三年后被划为贞观后期。此时期的太宗,随虞世南(卒于贞观十三年)、魏徵(卒于贞观十七年)的相继离世,丧失了政治与文学两方面的掣肘,自我膨胀已然加速。太宗骄奢淫逸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爱听谏、猜忌渐重、好大喜功,使得谏诤之风日益衰落,阿谀奉承之臣取代了愕愕之士,直言规谏让位于曲相谈悦;屡次三番要求自观国史,破坏史官制度,有意图美化自我形象的嫌疑;屡屡出游封禅、行幸修宫、穷兵黩武,满足“天可汗”的虚荣心,使得徭役加重,劳民伤财,甚至还宣称:“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真的是应了他自己那句:“卿睹朕之始,未睹朕之终。”太宗的改变引起朝廷内政治环境和宫廷内审美观念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唱和诗风格的发展。但颂美与富丽不是什么罪过,罪过的是两者的泛滥。

颂美的泛滥我们从太宗不悦人谏悦奉承中不难理解,至于富丽的泛滥,首先我们要知道,太宗本人其实非常推崇华靡的文采,他如此盛赞陆机:

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10]

太宗也喜好作宫体诗,从他的《采芙蓉》中“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和《赋得樱桃》中的“乔柯转娇莺,低枝映美人”确也真能嗅出一些南朝声色。前面说过太宗是反对浮华文风的,为什么这儿会有看起来矛盾的论述呢?我们可以从两分面加以理解。

其一,太宗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之后才是一个文学家(或者称为文学爱好者),身份决定了他在贞观初年必须坚持儒家文化为政教用,去尽浮艳以裨于政理,而且以前也有虞世南有“圣作虽工,然体非雅正”及其他忠正文臣的警示并能够听取,但如今情况大不相同了,国家安定繁荣,四夷俱附,太宗觉得人民都安享太平了,帝王享乐也无可厚非,太平盛世时作些美文靡音亡不了国[11],现如今虞世南、魏徵不在了,规劝的话不怎么听了,其他人都不敢规劝、不再规劝了。其二,太宗所欣赏的文采华靡,必须是以保证内容为前提,换句话说,即须“文质相宜”。这与魏徵说的“文质彬彬”异曲同工。太宗本意是重视诗文的审美特性,攸关之处在于把握好度。

后期诗坛的中心人物是上官仪与许敬宗。“绮错婉媚”上官体,聂永华先生对此进行过周详的辨析,认为:

以“绮错婉媚”为特色的“上官体”实际上就是:以精致而灵动的美感形式融入意蕴无穷的情志,以音韵谐畅的声律美感创造心物融合无间、情景宛然密合的诗境,达成浑成秀朗、滋味醇厚的韵致。[12]

聂永华先生是从上官仪的整个诗歌创作生涯来论证的,至贞观末年的上官仪创作实践是否如聂永华先生所言具备了“精致而灵动的美感形式”与“意蕴无穷的情志”达成“浑成秀朗、滋味醇厚的雅致”呢?举他在贞观后期创作的几首诗作略加探讨。

上路抵平津,后堂罗荐陈。缔交开狎赏,丽席展芳辰。

密树风烟积,回塘荷芰新。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翠钗低舞席,文杏散歌尘。方惜流觞满,夕鸟已城。

――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

这首诗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仗工整,开篇即对,一对到底。诗中多用“的名对”与“异类对”,虽然造句显得精巧,结尾也是声张情趣的表达方式,但众多意象的罗列给人一种堆叠无序的感觉,拈来此物对彼物,缺乏内在的逻辑而失去和谐的美感,诗中所用对偶处也别无新意,所用皆为齐梁时宫廷词汇,如“芳辰”“密树”“凤台”“翠钗”等。这首诗从格律上来说也并不怎么合律,末两句尽管作为其表现自我审美眼光的点睛之笔,但寓意较为平淡肤浅,因此对这首诗加之以“以精致而灵动的美感形式融入意蕴无穷的情志”的赞誉未免言过其实。不过,我们也能从此诗看出上官仪继承虞世南、褚亮寄情言志的意识。只是在面对宫廷诗华美文辞与寄情言志两者如何共存时处理欠妥,这个问题到后期上官体成熟时不复存在。

奉驾凌稽阜,同御掩岂岑。肆赏乖濡足,穷览悖乾心。

一德光神武,万象镜冲襟。御辩辽山夕,凝摩溟海得。

殿帐清炎气,荤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檬烟壑深。

抚躬谢仁智,泉石恭登临。信美陪仙桦,长歌慰陆沉。

――上官仪,《五言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13]

此诗体现了上官仪调和宫廷语汇与自己情志的成绩。起头六句利用几个常用意象进行铺叙颂美,第七句至第十六句开始观景状物,末四句再照应开头颂意,表达荣沐圣恩之悦。在中间诗句写景中,上官仪观察和描绘自然小景及直观景象各种要素,其中“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两句,云―月、断雁―疏林“异类”相对,“送”与“净”两个动词连接两组处于不同方位的意象,构成了超过视觉极限的开阔景象。“滴沥露枝响,空檬烟壑深”向外延伸感官,将实体的视觉景象转变为虚无的听觉感受,暗示了一种意绪的不尽。“性情与声色、美感形式与审美内涵某种程度的融合,使上官仪诗在宫廷诗中尤显圆熟精美”。

上官仪的唱和诗是“雅致”到了极端,甚至谓之“绮丽”更为恰当。但这并不是齐梁宫廷诗“艳丽”的逆流。齐梁宫体诗无法将情感注入描绘的景象,上官仪承袭并改革了虞世南、褚亮通过末句抒情言志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敏感体察与细致刻画,运用隐喻对偶等艺术技巧将情感融入景物。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另一位与上官仪风格相似的许敬宗,两人的境界相去甚远。“许敬宗的诗同样讲究修饰,不关心道德,但他缺乏上官仪的才气。上官仪的诗是赞美,而他的作品却是谄媚”。[14]

许敬宗诗《全唐诗》录存27首,奉和应制之作多达21首,从这些存诗中可以看出,许敬宗不仅生性谄媚,在宫廷环境中优游适意,而且没有虞世南、褚亮、李百药诗中尚存的儒家道德观念,成为纯粹的谄媚逢迎型宫廷诗人,献媚邀宠成了他诗歌活动的唯一向度。如:

稽山腾禹计,姑射荡尧心。岂如临碣石,轩卫警金。

辕门萦水,大旆掩长岑。属高秋夜,澄空素景临。

层多丽色,幽涧有清音。含星光浅,褰雾静疏林。

高明兴睿赏,仁知辅冲襟。湛露浮仙爵,凄风韵雅琴。

秋令生威远,寒光被物深。方怀草封禅,陪礼泰山阴。

――许敬宗,《五言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15]

相比与上官体的同题作。许敬宗和诗开篇即是用典,对太宗“王道”、“德政”的进行一番虚泛的歌颂,中间八句满是充满斑斓色彩的浮靡之辞。联串宏大物象,一味锻制丽辞,意欲彰显雄壮,实则缺乏生机,徒有体格,明显给人以“假象过大”、“逸词过壮”、“丽靡过美”[16]的印象。结尾对崇高的儒家道德做了庸俗的处理,变成了对“皇恩浩荡”毫不掩饰的表白,并表达了渴望得到更多荣沐圣恩的机会。

许敬宗的其他诗篇也都表现为雕章琢句、谄媚庸俗。如《奉和秋暮言志应诏》:“圣敬韬前哲,先天凉不违。”《奉和秋日即目应诏》:“乃倦情何极,宸襟豫有旃。”《奉和咏棋应诏》:“宸襟协尧智,游艺发初丝。”《侍宴莎册宫应制得“情”字》:“渐奏长安道,神襟动宸情。”等等。许敬宗诗歌另一特点是用典密集。用典虽然作为颂美诗的主要手段,贞观以来早已司空见惯,但用典用得如此密集而不考虑合理性的,舍他其谁。如《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全诗40句,明显用典的地方就有17处,仅仅最后6句,就用4典。以学问入诗本也正常,借用典故到了卖弄的程度就显得太过单调乏味了。

综上可知,贞观后期宫廷唱和诗的概况可以说是中期“两分”现象的变化:写景咏物之类的雅致通过上官仪深化为对诗歌艺术技巧的追求,风格渐趋“绮错婉媚”;朝会颂美之类的雅正则因为许敬宗而异化为对藻饰典故的追求,渐趋“富丽堂皇”。

四、再审视――“对立诗论”的线索

结束了各个时间段的分析之后,我们再来重新审视整个贞观时期宫廷唱和诗艺术的发展,从初期的反对浮华,崇尚雅正,强化诗歌的政治功用,到中期的雅正雅致并起,“功成治定而颂声兴”,最后到后期雅正与雅致的深化。政治经济环境和太宗个人观念的变化是影响诗歌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贞观时期诗歌发展有一条内在线索,顺应着诗歌艺术演进的内在趋势。斯蒂芬・欧文在他的《初唐诗》中提出了“对立诗论”的概念:

对立诗论以儒家特有的论辩修辞,坚决地反对“颓废”、“色情”及无意义的“修饰”。这些特性即使在六七世纪也无人能够据理袒护。但是,到底宫廷诗中哪一些作品包含了这些有害特性,尚有待争辩。作为替代的诗歌同样是不清楚的,虽然对立诗论似乎赞成表现深挚个人感情的诗歌,或为政治说教目标服务的诗歌。[17]

对立诗论反对“颓废”、“色情”及无意义的“修饰”,赞成表现深挚个人感情,或为政治说教目标服务的诗歌。但他同样认为:“这种反对仅有诗论,缺乏诗歌实践,缺乏具有美学吸引力的替换品。”这一点我们在贞观诗坛唱和诗诗风演进过程中却得到恰恰相反的结论,贞观时期的唱和诗演进正是“对立诗论”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初期尚雅正去浮华是从为政教目标服务而进行的实践;中期则加入了表现深挚个人感情的实践,虞世南、褚亮等人的寄情言志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而朝会颂美的诗篇则加强了诗歌政治功用;后期上官仪对声律对偶等诗歌艺术技巧的总结发掘继承了中期虞世南等人的传统并发挥得更加成熟,将表现个人感情熔融于景象内,许敬宗的颂体诗更是通过用典故、铺排、雕绘、堆砌将“媚上”这一变质的政治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彻底沦为统治阶级的娱乐工具。两者各自引领着对立诗论的两大方向。贞观年间宫廷唱和诗的“对立诗论”在声律藻饰与寄情言志两方面的成功实践为近体诗形成与唐诗的繁荣做好了铺垫,这一时期的宫廷文人为后来人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0]房玄龄等.《晋书》卷54《陆机传》.中华书局,2003.

[11]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33.

[12]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5.

[13]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3).中华书局,1992.

[14]斯蒂芬・欧文著.贾晋华译.初唐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78.

[15]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3).中华书局,1992.

虞美人赏析范文5

一、 “传”音辨正

教材注解:“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

“姬传”之“传”为多音字,此处念“zhuàn”,还是“chuán”?

按:古人命名,成年(男弱冠即20岁、女及笄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或相近,或相似,或相反。字是为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长辈要称字。如称屈平,字原;司马迁,字子长;陶渊明,字元亮;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班固,字孟坚;曹操,字孟德;白居易,字乐天;岳飞,字鹏举;孟郊,字东野;苏轼,字子瞻;诸葛亮,字孔明;他们都是字、名或相近,或相似。“韩愈,字退之”则字、名相反。

“鼐”“姬传”,表面上没关系。其实,“鼐”下是“鼎”,“鼎”为古代宝器,“姬”、“姚”都是久远的古姓。可推断,“姚”姓应是“姬”姓的一个分支。

查阅《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

【姚】(一)姓。相传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左传・哀公元年》:“(少康)逃奔有虞……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注:“姚,虞姓。”【姬】(一)姓。相传黄帝居姬水,因姓姬。周人祖先后稷,也姓姬。

【鼐】大鼎。《诗・商颂・丝衣》:“鼐鼐及。”【鼎】(一)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常见者为三足两耳。相传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遂以鼎为传国的重器。后称建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注解与《辞源》几近:【姬】①姓。传说黄帝居姬水,因以为姓。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注解词义最为详实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姬】②姓。《说文・女部》:“黄帝居姬水,因水为姓。”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

《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史记・周本纪》:“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综上,确念姬传(chuán)也!

顺便说一下,史上以“传”为名,较为著名的如刘铭传,中央台还曾热播连续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据《辞海》:“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生于大潜山下……”名、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据名、字关系,念刘铭传(chuán)。较近的孙传芳,字馨远,中华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之一。据名、字关系,念孙传(chuán)芳。

二、 道中迷雾冰滑

《教师教学用书》译为:“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

翻阅名家译文,《周振甫推荐古代散文》②译为:“路上云雾迷漫,冰滑。”《古文观止新编》③译为:“一路上云雾迷漫,有冰很滑。”《新古文观止赏析》④注:【迷雾冰滑】大雾迷漫,脚下冰雪溜滑。

我以为,译句关键之处,在于“冰”的处理,对其不同落实,决定有不同的翻译。

联系全文,考虑现实,泰山山道全部由石头砌成。雨过天晴后,山道非常干净;风雪之天,山道上则会留存雪迹,导致冰冻产生。冰雪天走在山道上,如同走在冰上一样光滑。毋庸置疑,此处“冰”字,可理解为名词作状语,“像走在冰上一样”,它表示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其实,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比比皆是。譬如:

1.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贾谊《过秦论》)“席”“包”“囊”意为“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囊袋一样”。

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云”“响”“景”意为“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

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斗”“蛇”意为“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4. 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犬”意为“像狗一样”。

因此,“道中迷雾冰滑”,宜译为“山道上迷漫着雾气,(走在山道上)像走在冰上一样光滑”。

三、 望晚日照城郭

《教师教学用书》译为:“远望夕阳照耀着泰安城。”《周振甫推荐古代散文》译为:“望夕阳映照城墙。”《古文观止新编》译为:“远望夕阳映照下的泰安城。”

此处,断句不同决定着翻译不同。断为“望/晚日照城郭”,还是断为“望晚/日照城郭”?“望”,是关键。它的不同处理,决定着不同的翻译。

首先,从字义上看。【望晚】词典大都未收此词条,即便解释词条最详尽的《汉语大词典》⑤也未录,此为断句为“望/晚日照城郭”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但《汉语大词典》(第6卷)【望】义项[][20]“接近”。韩愈《祭窦司业文》:“逾七望八,年孰非翁,在君无憾,我意不允。”明・吴晋《与林茂之前辈书》:“先生以望九之年,犹灯下书蝇头字,行数十里,不仗扶老。”而第1287页,【望秋】义项②接近秋天。【望秋先零】谓草木将近秋即败落凋零,亦比喻未老先衰。《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先落。”宋《梅花赋》:“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

“望晚”能否释为“接近晚上”,即与“傍晚”“向晚”“薄暮”义同呢?

检《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傍”“向”“薄”,都有“将近”“接近”“临近”义,尤以《汉语大词典》解释最详:

(第一卷,第1607页)【傍午】临近中午。李渔《玉搔头・讯玉》:“如今日已傍午,快些梳起头来。”【傍晚】黄昏。鲁迅《孔乙己》:“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第三卷)第136页,“向”义项④面临,将近。【向夕】傍晚,薄暮。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唐・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朝寄东海荀处士》:“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宋・晏殊《人娇》:“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明・雷士俊《春日咏怀》(诗之二):“孤鸟蹲寒树,向夕鸣不已。”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错误》:“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第九卷,第572页)“薄”义(11),逼近,靠近。(第575页)【薄莫】莫,同“暮”,傍晚。宋・晁冲之《书怀寄李相如》:“清晨戴星出,薄莫及日远。”【薄晚】傍晚。《北齐书・祖传》:“薄晚,就家掩之,缚送廷尉。”唐・韩愈《答张籍书》:“薄晚,须到公府,言不能尽。”

由此,“望”义项“接近”,正与“向”“傍”“薄”义“临近,将近”同。因此,在意义上,“望晚”释为“傍晚”是可行的。

从语境上看。据各家翻译来看,都将“望晚日照城郭”断为“望/晚日照城郭”;若断为“望/晚日照城郭”,此“望”字,则显累赘,试想:假如历经重重艰险之后,站在巍峨的泰山之巅,作者不是去远观、眺望那东岳泰山的美丽景象,那么他又何必登上泰山?我想作者不会去锻炼身体吧!实际上,古人早有答案,先人不是明确告诉我们了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从姚鼐的背景看。姚鼐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主张,作文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对于“桐城派”的古文炼字大师而言,姚鼐他老人家真会像一些小学生开始习作时,为了凑足字数而激动地写出如下一些语句么?

他眼上戴了一副美丽的金丝框架眼镜。

他们这些队员都全副武装,脚上都穿着刚刚买来的足球鞋。

他的手上戴了一块亮晶晶的古色古香的手镯。

综上,“望晚日照城郭”译为“傍晚,落日的余辉照耀着泰安城”,我认为更为妥帖。以此拙见,求教于方家,敬请大家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

①《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P204。

②周振甫等译注:《周振甫推荐古代散文》,广陵书社,2004年,P268。

③钱伯城主编:《古文观止新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P1376。

④孟庆义主编:《新古文观止赏析》,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P645。

虞美人赏析范文6

关键词:高中; 美术鉴赏; 体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45-001

“体验”是高中美术教学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写道:“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一、什么是体验

体验,就是亲身以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会。联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高中美术课改趋势,我认为:“体验是主体在自身所处的认知情境或操作活动中产生的心理激活状态及其产生的相关效应,诸如情绪感受,意义体悟,价值判断等。”美术鉴赏中的体验是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即体验只能在学生自身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学生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才能获得审美感受。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体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体验在高中美术鉴赏中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感知、体会能力较差,课堂教学呈现出学生缺乏兴趣、枯燥的现象。之所以会这样,源于学生缺乏对美术作品、对生活的体验。学生鉴赏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对经历的事有所思有所感,才能感受到作品的成功之处。只有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感的东西了,才不会觉得鉴赏的枯燥。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运动、文艺、游戏、民俗生活、媒体涉入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教给学生记录经历人和事的方法,激发他们表达这种感受生活乐趣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体验地方艺术等,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让他们感受真实,并用真实的笔头记录。乌申斯基曾言:“一切非僵死的非盲目的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儿童走向生活。”因此,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情景,及时引导学生摄下身边动人的镜头,捕捉感知的时机,进行体会。

三、怎样才能让体验走进美术鉴赏教学的课堂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成分,鼓励学生体验、积累

如涉及生活中亲情或友情的:拉斐尔的油画《椅中圣母》,以写实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圣母那和蔼可亲的母亲形象;纯阳殿壁画《吕洞宾救苟婆眼疾》,将和谐的社会生活蕴含在神话故事之中;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展现战争年代中我军战士乐观美好的精神世界。人与作品互动中,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整个过程便是一个极好的积累过程。

如涉及关于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感悟方面的美术作品:大多原始美术品的造型、纹样都反映当时的人类对生命、生殖的崇拜;明代殷偕的工笔花鸟《鹰击天鹅图》表现了生物界的生存斗争,则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涉及关爱他人、与人为善一类的美术作品如方成的漫画《为人师表》、敦煌壁画《九色鹿王本生故事》等。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的天顶花《创世纪》中的好多场景都反映了作者对伟大生命的歌颂。法国席里柯的油画《梅杜萨之筏》侧重于表现对生命的渴求和对时事的抨击。

如果我们能将那些对社会、对战争带有哲理思考的美术作品集中在一起进行体验,不仅可以集中性地培养学生对这类美术作品的感悟能力,而且更有利于他们对和平、对人类进行哲理思考,有助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王式廓的《血衣》、李桦的《怒吼吧,中国》、吕德的《马赛曲》、扎特金的《被破坏的鹿特丹市的纪念碑》等等都给人以众多的启示。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群雕《收租院》、罗丹的《加莱义民》、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等美术作品中的每一点都能唤起人们对和平、人权的渴求和对战争、压迫的谴责。

《清明上河图》《民间美术》《画像砖》《苏州园林》等美术作品,真可谓民俗文化的大展台,向人们展示着我们具有丰厚底蕴的民族文明。认真探究这些美术作品中的民俗成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对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的关怀,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对于美术作品中大多数技法、构图,如果我们能与主题结合去分析,注重美术作品本身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的积累,注重对作者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学生一定会有更多、更有意义的收获。

2.组织学生感受当地的文化遗迹及其他人文景观,促成学生体验人文精神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的。学生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那种对古人文化精神、智慧力量的崇敬之情能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力量,并能派生出对中国古代文化遗迹的珍视之情。这便是人文精神的力量体现之一。

笔者所在的江苏常熟,文化遗迹、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虞山画派、虞山印派、虞山十八景、江南水乡、名人园林等,彰显了常熟的文化艺术特色;美术馆、博物馆存放的大量地方文物艺术品,是最直观的地方美术资源,都是提供学生体验人文精神的好素材。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开发研究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更是一个重要的体验的积累过程。学生愿意融入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与他人合作,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作品或生活经验,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