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的传说范例6篇

普罗旺斯的传说范文1

闲话田园

在轻音乐《薰衣草的天空》中,我们走向普罗旺斯望不到边的薰衣草田。在仲夏的夜晚,月光下的田野里像弥漫着紫色的雾气。人们喜欢把深紫浅蓝的花束插在一切可以装扮的地方:自行车把、屋檐、少女的裙边……

向日葵田里则是扑面而来的金黄灿烂,深深吸一口气,感觉像把阳光吸进身体里。梵高喜欢画向日葵,在他的传记《尘世过客》中有这样一段话:“向日葵是有名的农民之花。据此而论,此花就等于农民的画像,也是自画像。”

为什么说向日葵是农民的自画像?你来找找向日葵和农民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闲话古迹

普罗旺斯的古朴幽雅还在于那些千百年前留下来的古迹。比如波城古堡,它是英勇的波城一族曾经驻守的要塞。尽管有的地方已变成废墟,但残存的断壁依然不减当年的风采。

埃克斯圆形竞技场建立于公元1世纪末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整个竞技场呈椭圆形,四周被60扇拱门环绕,柱子、石雕等装饰上处处可见古典建筑的特色。登上竞技场入口上方的高塔,可以将普罗旺斯的群山尽收眼底。

闲话美食

普罗旺斯当地百姓的生活简朴单纯,三大特色美食分别是:橄榄油、大蒜与西红柿。“大蒜美乃滋”常被人称为普罗旺斯的奶油,做法就是把美乃滋与大蒜混合,简单得不得了,用它搭配任何食物都能增添一份独特的美味。

九月是葡萄收获的时节,在普罗旺斯,各个葡萄产区的人们都用游行庆祝葡萄丰收。他们有的穿着中世纪的服装展示传统的葡萄榨汁方法,有的举办戏剧表演,还有的全家老小一起踩葡萄狂欢,真是不亦乐乎。

闲话幽居

普罗旺斯的传说范文2

有人说,普罗旺斯的地势与气候养育了薰衣草,令其名扬世界;

也有人说,薰衣草是普罗旺斯的灵魂,让它具有了别样的生命。

可实际上,普罗旺斯与薰衣草早已成为了一体,共同营造着紫色的浪漫梦境。

在普罗旺斯,一天的花草之旅,左手薰衣草,右手向日葵,浪漫不过如此……

左手薰衣草,

右手向日葵

熏衣草:等待爱情的花

薰衣草淡淡的芳香和幽寂的气质,使得它总和爱情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古时的普罗旺斯有个美丽的女孩,一天,她独自在寒冷的山谷中采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回家途中遇见一位来自远方受伤的旅人向她问路。少女捧着满怀的花束,眼睛深情地望着这位俊俏的青年,就在那一刹那间,她的心已经被青年热情奔放的笑容所占据。不顾家人的反对,少女坚持让青年留在家中的客房疗伤直至痊愈。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青年的腿伤已经养好,两个人的感情也急速加温。就在一个微凉的清晨,青年要告别离去,少女却不顾家人的反对也要随青年远去,到远方青年开满玫瑰花的故乡。村中的老奶奶在少女临走前,握着一把初开的薰衣草花束,让痴情的少女用这初开的薰衣草花束试探青年的真心,因为传说薰衣草花束的香气会让不洁之物现形……就在那个山谷中开满薰衣草的清晨,正当青年牵起少女的手准备远行时,少女将藏在衣服内的薰衣草花束丢在青年的身上,就这样,一阵紫色的青烟忽隐忽现,最终渐渐飘散。山谷中隐隐约约能听到冷风嗖嗖,像是青年在低吟着:“我就是你想远行的心啊”……唯有少女孤独的身影在独自惆怅。没过多久,少女也不见了踪影。有人说,她是循着花香去寻找青年了,也有人说她被青年幻化成一缕轻烟消失在山谷中。

从此,薰衣草成为了“等待爱情”的代名词,普罗旺斯也被视作浪漫之乡,每年夏天引来无数的“朝圣者”。普罗旺斯就像一首爱的诗歌,我想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此而不动容。去普罗旺斯去看成片的薰衣草,也就像埋在心里的种子,期待着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如果你喜欢紫色,这里就是紫色的天堂

如果你喜欢紫色,这里就是紫色的天堂。一块块薰衣草田铺满繁星一样的紫色花朵,仿佛被紫色的云雾笼罩。汽车开过隧道,一路上都有淡淡紫色的小花向你招手。沁人肺腑的幽香袭来,令人陶然欲醉。

当双脚掌踏进花田的那一刻,我完全沉醉在这紫色的海洋里。一片片的薰衣草,飘洒着淡淡的香气,一簇簇小花密密麻麻连成一片,耳边蔓延着蜜蜂嗡嗡嗡的声音。这种独特的香味很柔和,不像其他的花,如此大一片要把人熏到。闲庭信步从花间走过,衣角上也留着香气,像是静静地品一杯葡萄酒而又微醺的感觉。

从以往原始散布在满山遍野的野生薰衣草,到现在经过细心照顾、精心培育的薰衣草花田,薰衣草始终都和这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中世纪开始,普罗旺斯居民便利用野生薰衣草制作香粉和药剂。到19世纪,薰衣草的种植逐渐推广开来。随着“香水之都”格拉斯的兴起,法国薰衣草精油业发展迅速,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便有组织地种植混种薰衣草。

除了薰衣草,普罗旺斯的向日葵也一定会给你惊喜

薰衣草的用途很多,最知名、应用最广的当属提炼精油。据统计,90%的男用香水中含有薰衣草香精。薰衣草精油还有灭菌、消毒、安神和抗抑郁等功效,谁让薰衣草享有芳香药草皇后的美誉呢!薰衣草干花是非常好的装饰品,因其形状不变、气味不散而备受喜爱。此外,添加薰衣草制作的美食也令人回味无穷。在Valensole的小镇上,就可以买到与薰衣草相关的许多小东西,比如薰衣草精油,香包,肥皂,糖果,蜂蜜……

除了薰衣草,一同生长在普罗旺斯的向日葵也一定会给你惊喜。总是面朝阳光的向日葵,那种耀眼灿烂的黄,追逐着太阳,象征着生命的华丽。阳光下,花瓣儿是那样的亮丽,甚至到了刺眼的程度,却让人看的满心欢喜。

尽管向日葵在法国南部多地都有分布,但阿尔勒的向日葵无疑是最有名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梵高。向日葵本是一种很朴素的植物,但在大师梵高的笔下,却有着浓重的色调、厚重的油彩,昭示着生命的奔放与希望。这种感觉,唯有你来到普罗旺斯面对这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田是,才能体会的更加透彻。

普罗旺斯的传说范文3

桃红葡萄酒,以它介于红葡萄酒、白葡萄酒中间的颜色,成为葡萄酒家族的第三重色彩,它纯净、清爽的口感,带给人轻松、舒畅的享受,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

喜欢桃红葡萄酒的人常常会为它的颜色心醉不已,可你知道吗?它的颜色,包括酒体的架构,都与果皮与果汁在酒桶中接触的时间密不可分。常常有人说,桃红葡萄酒是最难酿造的葡萄酒。

最难酿造的葡萄酒

酿造桃红葡萄酒时,果皮与果汁在酒桶中接触的时间不仅决定了葡萄酒的颜色,也决定了它给品酒人带来的味觉感受。这一时间长短的掌握微妙细致,果皮和果汁接触的时间要足够长,酿出来的葡萄酒才会颜色适中,光泽亮丽;但接触的时间如果过长,果皮中的单宁就会过多地渗到果汁中,酿出来的酒难免涩重,缺乏柔和的感觉,就再也不是一款美妙滋味的桃红葡萄酒了。

与传统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不同,桃红葡萄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纯净、清爽,还能与众多风味菜肴搭配。我们知道,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等级很多,除了日常餐酒、地区餐酒、原产地命名之外,有时还要加上列级酒庄、特级酒庄等级别。桃红葡萄酒的等级相对要简单得多,不过话虽如此,桃红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却一点儿不能马虎。

最早的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是历史上最早的葡萄酒。追寻桃红葡萄酒的历史,仿佛能看到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在法国种植的第一片葡萄园,那里只生产桃红葡萄酒。它的芬芳盛行一时。其后,腓尼基人不敌罗马人的进攻,将美丽的普罗旺斯地区拱手相让。罗马人在葡萄酒酿造方面经验丰富,不仅扩大了普罗旺斯的地理范围,更引进了新的葡萄品种,并改善了传统的葡萄酒酿造方法。

到了中世纪,修道院引导着普罗旺斯地区葡萄园的发展。葡萄园的开垦改变了普罗旺斯的地貌,令这个地区更加苍翠迷人。14世纪末期,成片的葡萄园都围绕着王公贵族的庄园而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普罗旺斯的葡萄酒开始扬名海外。

普罗旺斯的传说范文4

很多人认识薰衣草,恐怕是从那部2002年风靡一时的台湾偶像剧《薰衣草》开始。这部中国版《蓝色生死恋》在深深打动人们的同时,也使得他们牢牢记住了作为男女主人公爱情信物的薰衣草以及它所代表的花语“等待爱情”。尽管他们至多是在屏幕上、图片上见识那大团大团梦幻般的紫色,但并不妨碍他们从此开始爱慕薰衣草。有一个薰衣草迷曾这样写道:“单从名字上看就很美,草,不落俗套,无比可爱;读起来也很美妙,嘴唇先圈成一个圆,随即往两边展开好似微笑,最后牙齿与舌间轻触,柔情浪漫;花枝也很秀气,自我感觉带点点倔强,不知道这感觉从何而来。”

都知道薰衣草最出名的产地是法国普罗旺斯,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难说是因为薰衣草长在普罗旺斯而使得薰衣草更显浪漫,还是因为有了薰衣草才使得普罗旺斯更为浪漫。事实上,很多中国人去普罗旺斯是直接奔薰衣草去的,看不到的话会大失所望,好像普罗旺斯除了薰衣草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也有旅行者去了普罗旺斯之后描述:薰衣草的香味其实没有那么好闻,闻多了甚至会有些头疼;颜色也没有那么如梦如幻,而是那种灰扑扑的蓝色。即便如此,这位旅行者仍然觉得薰衣草浪漫无比,更不用说那些对薰衣草怀着单恋般情结的人了。所以,琼瑶剧《又见一帘幽梦》也用到普罗旺斯取景做噱头,更进一步强化了薰衣草作为爱情象征的浪漫形象。而另一个以薰衣草驰名世界的胜地――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也不断出现在爱情小说和偶像剧中。

薰衣草从来都是爱情的象征吗?未必。在古罗马时代,罗马人用薰衣草来泡澡,英文的“Lavender(薰衣草)”一词即来自拉丁文的“Lavre”,是洗净的意思。在中古时代,薰衣草和很多药草一样,被认为其有除恶驱邪的神圣力量。关于薰衣草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一个少女爱上了一个骑士,准备私奔,老奶奶给了她一束薰衣草防身,结果薰衣草使得骑士现出了原形,原来是魔鬼――此时的薰衣草哪是爱情的象征,简直跟吸血鬼所害怕的大蒜没有什么区别。但欧洲人宁愿相信,既然它能检测真爱,那它本身也应该是真爱的象征。比如在英国的伊丽莎白时代,情人之间互赠薰衣草以表达爱意,查理一世就曾将一袋干薰衣草系上金色缎带送给情人。还有更神奇的,据说在身上带一小包干薰衣草,可以找到梦中情人。

对薰衣草产地来说,薰衣草被赋予的爱情象征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就拿富良野来说,上世纪40年代这里开始引种薰衣草,是为着生产、加工香料。到了70年代,由于化学香料的大量使用,许多薰衣草农场纷纷停产。当时硕果仅存的一家薰衣草农场在日本国铁的车厢内打了一个宣称“今年是欣赏薰衣草最后的机会”的广告。由此吸引了大量想来拍好照片的摄影师,以及尾随而来的游客,富良野的薰衣草才得以保住。而我国1964年开始在伊犁、昆明,西安以及河南豫县四地试种薰衣草,最后只在与普罗旺斯具有相同纬度的伊犁(北纬44度)获得了成功。近年来随着薰衣草的声名鹊起,伊犁当地也在用薰衣草跟香妃的关系做文章。据说,几百年前伊犁就有野生薰衣草生长,而正是有了薰衣草,香妃才具有与众不同的体香,因此得到皇帝的宠爱。甚至还有人考证出,宝玉的丫头袭人就是用了薰衣草精油沐浴,宝玉才跟她共领“警幻所训之事”。这已经八卦得近乎了,天知道那时候是不是已经有了薰衣草精油?

普罗旺斯的传说范文5

说起阿拉伯文学对欧洲骑士文学的影响,人们很容易想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这里有作家本人提供的证据:在小说的第九章里,塞万提斯承认他是以阿拉伯文的著作为蓝本的。虽然这部小说有“骑士文学”的殿军之称,但它显然不属于标准的“骑士文学”。我们这里所要论及的骑士文学仅限于所谓“韵文罗曼司阶段”的诗歌作品。这个阶段的骑士文学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2世纪)的作品主要是法国北方行吟诗人的“骑士叙事诗”;后期(13世纪)的作品则主要是法国南方行吟诗人的“骑士抒情诗”。值得注意的是,法国骑士文学这前后两个时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引起这些变化的可能恰恰是阿拉伯文学产生影响的结果。然而,这个结论却缺乏直接的文献学证据。更坦白地说,事实上也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书面证据。因为当我们设想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行吟诗人的作品由于受到阿拉伯抒情诗的影响而变得迥然不同于法国北方行吟诗人的作品时,也不能掩盖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人实际上并不懂阿拉伯语,他们连阅读阿拉伯抒情诗译作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阿拉伯文抒情诗被译为欧洲文字的任何证据。所以,无可否认有关阿拉伯抒情诗对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影响问题还是有争议的。不过,争议归争议,不少学者还是认可上述结论的。他们认为,既然无法找到直接的证据,就不能完全排斥间接的证据。例如,当时普罗旺斯抒情诗表现出了以往拉丁世界文学作品中所没有的主题内容,亦即对“骑士之爱”(骑士对已婚贵妇人的爱情和崇拜)与“精神之爱”(超越感官的柏拉图式的爱)的讴歌。而这新的主题内容恰恰来自于阿拉伯人,这是没有多大争议的。按照著名历史学家希提的说法,这类文学主题“早就出现于西班牙,这说明阿拉伯诗歌的特殊贡献”。还有的学者认为,阿拉伯诗歌对欧洲诗坛更为突出的贡献是在形式上提供了以往拉丁诗歌所没有的韵律。众所周知,古希腊和拉丁文诗都是不押韵的。当然,这并非说古希腊诗歌或拉丁诗歌不讲究音乐化。荷马史诗就采用了所谓的“六音步格律”。只是这种“格律”的概念比较泛化,严格说,这不是中国或阿拉伯诗歌意义上的“格律”,而应称作为“音律”。所以,准确地说,拉丁诗歌有音律,但没有韵律(Latinversewasscannedbutnotrhymed)。因此,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有严谨的韵律这一点,也可以充当阿拉伯诗歌对欧洲诗坛产生影响的重要证据。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个疑问: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人既不懂阿拉伯语,又读不到阿拉伯语诗歌的翻译作品,他们又如何能够受到阿拉伯诗歌的影响呢?实际上,这也不难解释。只要考虑到当时的“外在环境”,就可以认识到中世纪的普罗旺斯地区与穆斯林之间的来往关系一向密切。而且,还应当特别注意到,这种两个地区的文化交流主要采取了“口头传播”的方式,而不是“书面翻译”。口头传播的中介人是懂得多种语言的犹太人和穆扎拉比人(Mozarabs,意为“依照阿拉伯人的方式行事之人”)。另外,对于法国南部的上层社会来说,还有一种中介人就是叫作“琦颜”(qiyan)的阿拉伯歌女,她们经常出现在基督教国家的皇室宫廷,演唱传统的阿拉伯抒情诗歌。据说,当时法国南部阿基坦的年轻的威廉九世(WillianⅨ)就是在这些阿拉伯诗歌声中成长起来的,后来就成为了欧洲语言的第一位抒情诗人。

二、阿拉伯抒情诗与十四行诗

阿拉伯抒情诗与欧洲十四行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争议更大的问题,因为十四行诗的起源至今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有可靠根据的,只能追溯到意大利。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更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安达卢西亚的“彩诗”和“俚谣”:它们首先对西班牙、法国南方及意大利北方的普罗旺斯游吟诗人产生了影响,然后是意大利诗人率先创作十四行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历史语言学证据。“十四行诗”的英文和法文名称,都写作sonnet(故旧译“商籁体”),源于意大利语sonétto,而后者又源于普罗旺斯语sonet。但问题是阿拉伯彩诗等对普罗旺斯诗歌的具体影响还不十分清楚,恐怕是出于对地理位置上的靠近以及彩诗等与十四行诗都是多韵诗体这类因素的考虑。另外,我国老辈学者、学贯中西的杨宪益先生曾在1983年发表过《十四行诗,波斯诗人莪默凯延的鲁拜体与唐诗》一文,提出了一种更为大胆的猜想:不但欧洲最早的十四行诗是从阿拉伯人方面传到意大利的,而且其来源还可远溯到中国。他一口气列举了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5首“十四行诗”,其中与十四行诗最相像的一首诗是《月下独酌》。这首诗开头是一个八行诗组,用的是一个韵;然后是一个间隔,下面是一个六行诗组,用的是另一尾韵。还有前面的八行诗组又可以分为两个四行诗组;第二个四行诗组是第一个四行诗组的延伸和发展。所以,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结构的具体安排上,这首诗完全符合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体的规律。这个猜想的证据链上显然有更多的“缺环”。从时间上来说,李白的诗最早,是在8世纪,欧洲出现十四行诗在13世纪,而阿拉伯的彩诗等恰好介于两者之间。所以,这里至少有两大“缺环”:一是阿拉伯把十四行诗传到意大利的证据,另一个是十四行诗从中国传到阿拉伯的证据,两者都是缺失的。因此,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还缺乏条件来进行“影响比较”研究。然而,这并不削弱杨先生猜想的研究价值。它至少向我们提供了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的一个方向。从这个平行的角度来看,中国、阿拉伯和欧洲似乎都有十四行诗。在这里不难找到弥补“阿拉伯缺环”的资料。有位西方学者认为,许多十四行诗很有可能是阿拉伯的“格宰勒”(ghazal),即情诗的变种。一首传统的情诗是由5个到15个对句构成的,典型的是7个对句。而7个对句(每个对句就是两行诗句)的情诗就有可能被认作为是一首十四行诗。笔者按此线索,查阅了仲跻昆教授编译的《阿拉伯古代诗选》,该诗选收了有波斯血统的诗人艾布•努瓦斯(AbūNuwās,762年~813年)的诗作34首,其中有4首情诗就颇像十四行诗。这里仍不免使人联想到欧洲的十四行诗,因为后者从内容上来看也确实大多是情诗,故又有“爱情十四行诗”(lovesonnet)之称。这难道又是巧合吗,而且,这类情诗的内容最初反映的恰恰是中世纪的“骑士之爱”。加之“十四行诗”的名称又源自于普罗旺斯语,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它与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有某种渊源关系。不过这已超出笔者的专业范围,还得有赖于治欧洲文学史的专家(特别是法国文学史的专家)去考证了。

三、问题难解的症结

普罗旺斯的传说范文6

在遥远的普罗旺斯,

盛开着一片片紫色的浪漫。

漫山遍野紫雾般的薰衣草花田,生长了一个多世纪。

点点碎碎的紫缓缓汇成紫色的河流,那种带有蓝色的紫色织成梦幻的霓裳。

与之相连的,是温和的天气,葱郁的远山,静静的河流,偶尔飘来一两朵白云悬浮在瓦蓝上,宛如印象派的风景,塞尚画里自然的恒远韵律。

初夏是普罗旺斯的节日,整个山脉染上了紫色的云霞,除了花朵还是花朵,除了芳香还是芳香,一种纯粹的浪漫和诗意,它是神秘悠远的梦境,熏衣草点燃的童话王国。

如果可以赤足在熏衣草花田里走一走,和煦的风抚过脸颊,花香在风中的味道,可以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深深记住。

传说;满山谷的熏衣草迎风摇曳,风中弥漫着独特的花香,少女遵循老人的话,将熏衣草花束丢掷在青年的身上,一阵紫色的轻烟升起,青年随之不见,只留下一句:“其实我就是你想远行的心……”不久,山谷中也不见了采花的少女。一簇簇熏衣草却开得更加热烈、坚定,勇敢。有人说,她随着青年化成一缕轻烟,寻找他开满玫瑰花的故乡了;可也有人说,熏衣草里包裹着少女执着的爱的灵魂,她永远守候在初次相遇的山谷中,等待着爱情的奇迹……

希望他的朋友见到她,告诉她:

有一个人一直在等她

请她不要忘记她们的约定

他们之间的约定!

后记:普罗旺斯薰衣草的浪漫

会令每一个人陶醉

我们在此许下一个约定:

等我们长大

我们一起去普罗旺斯寻找幸福

好吗?

上一篇汽车座套广告

下一篇慈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