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北山向阳范例6篇

不知北山向阳范文1

【关键词】秦桂林郡治;阳溪;象州

【作者】雷冠中,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K928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3-0129-005

THE NEW VIEWPOINT ABOUT THE PRESENT

SEAT OF THE GUILIN PREFECTURE

IN QIN DYNASTY

Lei Guanzhong

Abstract: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established three prefectures of Guilin, Nanhai and Xiang after he unified the area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The Guilin prefecture covered most parts of the present Guangxi Due to the lack of evidences, debates over the seat of Guilin prefecture entered into endless arguments since the sixth year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guang of Qing Dynasty Four different viewpoints have been appeared, namely, Guiping, the former Gui county, the junction of Fengshan, Lingyun and Bama counties, and Juntian village of Luoxiu town in Xiangzhou county This article argues the seat of the Guilin prefecture locates in the area from Fuman village to the Shuichong ridge, 15 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southeast of Mount Xiangshan in Xiangzhou county

Key Words: seat of Guilin prefecture in Qin Dynasty; the Yang stream; Xiangzhou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略取陆梁之地,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郡辖区大部分在今广西境内。关于它的郡治地址,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自清代道光六年(1826)孙世昌主修、光昭编纂的《浔州府志》问世至今,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邓敏杰先生认为,“今人持三说。一是今桂平市西南蒙圩镇古城村(以下简称‘桂平’);二是旧贵县南江村(以下简称‘贵县’)或贵县和桂平市交界处;三是今凌云、凤山、巴马交界一带”[1]。其实是四说,他没有注意到陆士斌 陆士斌:此是笔名或编校出错。综合各方信息,其真名应为陆干斌,男,原是广西象州县高中历史、政治教师,退休后为象州县“象文化”研究会会员。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先生的观点。陆先生认为,秦桂林郡治设在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2]。

据说,找到秦桂林郡治,乃“是广西几代考古人的终极梦想之一”[3]。笔者虽非考古界人士,对寻找秦桂林郡治亦颇感兴趣,小有心得,不怕贻笑大方,愿意为早日实现这一梦想略陈一二。关于今凌云、凤山、巴马交界一带说,笔者同意钱宗范先生的观点:秦代在广西西部还没有建立城市,桂林郡治不可能在那一带[4]。关于贵县说,笔者赞成邓敏杰先生的观点:“与上述考异一再说明贵县为布山县乃至桂林郡或郁林郡治尚不足信一样,其用以旁证郡、县制的其他记载也经不起推敲。”[1]但不同意他关于桂平说较为权威的意见[1],以桂平市有玉桂这一土产和以桂命名的地名较多为主要依据而判断秦桂林郡治今址在桂平市[5],且认为较为权威,亦属牵强。笔者坚信,秦桂林郡治今址在象州县。

然而,笔者也不支持陆士斌先生的观点,他认为秦桂林郡治今址在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而笔者主张在象州县象山东南3里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两者相距达六七十里之遥。

笔者此说,得自文献分析和实地观察,尚无出土文物能直接支持,但确与前述四种有别,故大言不惭曰:第五说。兹阐述如下。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之一百六十二《岭南道六?桂州》记载:“古县场,……《南越志》云:‘桂林郡,本治阳溪,今移在郁江口,有铜鼓滩是也。’”[6]3107按: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始设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分岭南桂林、南海、象三郡为南海、合浦、郁林、苍梧、儋耳、珠崖、交趾、日南、九真九郡。三国吴凤凰三年(274),由郁林郡分设桂林郡。两晋及南朝宋、齐、梁、陈保留桂林郡,隋初废除。《南越志》为南朝宋沈怀远在广州时所撰,记载夏、商、周三代至晋和南朝宋岭南疆域事迹[7],由此可知,《南越志》所谓桂林郡,当是南朝宋及其以前之晋、吴、秦桂林郡。陆士斌先生认为,吴桂林郡治在武安县,为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2]。最近,有记者言之凿凿所谓曾有诸多村民在罗秀镇军田村见过刻有“桂林郡”字样的石碑[3],笔者以为,或许正是吴桂林郡遗物,与秦桂林郡无关。陆士斌先生又称:“晋朝桂林郡治移到潭中县,今柳州市东南。”[2]始终未涉及阳溪。其他学者,亦无人认为吴、晋的桂林郡治与阳溪有关。而在《太平寰宇记》中,《南越志》的上述记载,是被抄录于桂州的“古县场”条文之中的,虽也像“《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五管十”那样,犯了将秦桂林郡治“误放到了今桂林市了”的错误[8],但很显然,作者的初衷,是要给人们留下寻找秦桂林故郡郡治的线索。因此,《南越志》所谓“桂林郡,本治阳溪,今移在郁江口,有铜鼓滩是也”,可以理解为“秦桂林郡,本治阳溪,南朝宋移在郁江口,有铜鼓滩是也”。

也就是说,南朝宋桂林郡治在郁江口有铜鼓滩的地方,而秦桂林郡治在阳溪。在广西,称为铜鼓滩的地方不少,武宣县有铜鼓滩,桂平市有铜鼓滩,横县有铜鼓滩,灵山县有铜鼓滩,但在郁江口的铜鼓滩只有一个,它就是桂平市的铜鼓滩,位于桂平城“城东约2公里的浔江河中。这里是浔、郁、黔三河交汇处,波翻浪涌,是广西古代水路交通的中枢”[9]258。众所周知,郁江、黔江交汇后称浔江,因此,我们可以轻易地判断,南朝宋桂林郡治的今址当在郁江、黔江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之所以称在郁江口,很可能是因为就在该三角地带的郁江边,而离黔江边稍远的缘故。然而,秦桂林郡治所在的阳溪在哪里呢?

唐《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四?象州》记载:“阳寿县,下。郭下。……阳水,南,去县二十步。”而北宋《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六?桂州》记载:临桂县“阳江,在县南二里”。原称为某溪的水流,有后来改称为某水、某江或某河的。例如,人们熟知的秦汉时期南方五溪蛮地区的所谓五溪,《水经注》认为即是雄溪、严、溪、酉溪、辰溪5条江河,其中的酉溪、辰溪即今之酉水、辰水[10]202-203;酉水、辰水又称酉江、辰江[11]31。又如,战国时代被称为淇溪的北方河流[12]11,《水经注》称为淇水,现在是既称淇水,也称为淇河[13]401。但北宋桂州临桂县治与桂州治同城,地址即今之桂林市,当时称为阳江的河流现在仍然称为阳江,一名桃花江,源于灵川县青狮潭镇和临桂县五通镇交界的中央岭东南侧,在桂林市区“南门桥下游分别从象山和萝卜洲尾汇入漓江”[14]328。而秦桂林郡治不在今桂林市已是学者们的共识[8],因此,《南越志》所称的阳溪,当非《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六?桂州》所说的阳江,而是《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四?象州》所说的阳水,它在唐元和年间(806~820)的象州阳寿县城南边,离县城只有20步。唐制1步等于147米[15]5,那么,20步也就294米吧。而唐元和年间(806~820)的象州阳寿县城也容易找到。唐《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四?象州》又载:“阳寿县,下。郭下。……象山,在县西北三里。”由此可知,阳寿县城(县治、州治同城)就在象山东南3里的地方。

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查唐象州阳寿县象山,今名不变,位于象州县柳江之西,东距象州县象州镇5里左右,其东南3里为今象州县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柳江自北向南经今象州县象州镇流到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因受白面山(又称回面山,山上有南山寺,疑其古称南山,即城南之山)阻遏,折向西流。也就是说,柳江在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的流向是由东向西,其北岸岸边就是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因其流过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即折向西南流,流到秤砣湾复形成由北向南流的状态。那么,合乎逻辑的推理就是:唐元和年间(806~820),象州治、阳寿县治同设于柳江北岸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南边的一段柳江就是阳水,而阳水就是阳溪,离城20步,即29米多一点。

可是,《中国县级以上政区历史名称录》[16]249《广西历史地理通考》[17]277《唐代在今广西设置的州县考》[18]等书与文章的作者陈明源、邓敏杰、白耀天等先生均一致指今象州县治象州镇为唐阳寿县治所。《广西建置沿革考》的作者雷坚女士更是写道:“阳寿县,南北朝至明朝初政区。位于今桂中。南朝梁置。治所在今象州县治象州镇。”[19]112似乎自南朝梁设置起,至明朝撤销为止,阳寿县治都在今象州县治象州镇。

而今象州县治象州镇却是在柳江东岸岸边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阳寿县治并非如众人所言,一直都在柳江东岸岸边的今象州县治象州镇。通过研究象州治在唐、宋的一些变动,可以知道唐元和年间(806~820)的阳寿县治与象州治,确实不在柳江东岸,而在柳江北岸。

唐《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四?象州》记载:“汉平南越,置郁林郡,今州即郁林郡中溜、潭中二县地也,隋开皇十一年废二县,以潭中县为桂林县,仍以桂林置象州。大业二年废象州,以桂林县属桂州。武德四年平萧铣,析桂林立武德县,仍以县理重置象州,取界内象山为名。”由此可知,隋象州治在隋桂林县城,即今之象州县治东南妙皇乡上古城[20]692;唐武德四年(621)象州治在唐武德县城,即今之象州县治西北柳江西面的茶花山林场一带[19]440。

又,南宋《舆地纪胜》记载:象州“贞观十二年(638)徙治武化,大历十一年(776)复治阳寿”[21]847。而《新唐书》记载:“象州:象郡,下,本桂林郡。武德四年(621),以始安郡之阳寿、桂林置,以象山为州名。贞观十二年(638)徙治武化,大历十一年(776)复治阳寿。……阳寿:下。武德四年(621),析桂林置武德、西宁、武仙三县。

贞观十二年(638)省西宁入武德,天宝元年(742)省武德入阳寿。”[22]677

由此可知,贞观十二年(638),唐象州曾由武德县徙治武化县,即今之象州县东北罗秀镇罗秀街一带[19]131,离今之象州县治60里。大历十一年(776),又从武化县迁到阳寿县。但所谓“复治阳寿”,并不是从武化县迁回阳寿县城的意思,因为阳寿县城此前没有作过象州治,而是从武化县又迁回阳寿县的原武德县辖地的意思。按:唐武德四年(621)象州治在唐武德县城,即今之象州县治西北柳江西面的茶花山林场一带;贞观十二年(638),省西宁县入武德县。因此,到了大历十一年(776),象州治迁回阳寿县的原武德县辖地的时候,原武德县辖地实际上有两个可供选作州治的地方,一个是武德县城,即今之象州县治西北柳江西面的茶花山林场一带,武德四年(621)曾州治、县治同城;一个是西宁县城。南宋《舆地纪胜》记载:“旧阳寿县城:在阳寿县东南三十九里。唐大历二十一年,移州治临大江,县随州移,旧城遂废。”[21]849大历为唐代宗李豫的年号,一共只有14年,因而《舆地纪胜》的“唐大历二十一年”乃是“唐大历十一年”之讹。由此可见,唐大历十一年(776),象州由武化县迁治到阳寿县的时候,确实没有迁到阳寿县治所在的地方即阳寿县城,也未迁回曾经作过象州州治的武德县城,而是“移州治临大江,县随州移”。也就是说,唐大历十一年(776),象州治从武化县移到了大江边,连阳寿县治也跟着移到了大江边,与州治同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应是西宁县治的所在,因为很难想象,象州由武化县迁治到阳寿县的时候,会把当时阳寿县境内原有的阳寿县治、武德县治和西宁县治的城池都弃而不用。关于西宁县治地址,象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的《象州县志》[23]42、邓敏杰先生著的《广西历史地理通考》[17]277已指出在今象州县南部,雷坚女士编著的《广西建置沿革考》[19]92、莫凤欣先生编著的《广西历史沿革及文献研究》[24]73稍微具体一点,指出在今象州县象州镇南,但都未给出明确位置。笔者认为,西宁县治就在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这里正好是今象州县治象州镇南偏西一点隔着柳江的地方。

南宋《舆地纪胜》记载:“《象郡志》:咸平六年,移(阳寿)县于新安驿,今县治是也。”[21]847同时,又载:象州城(阳寿县附郭)的瑶光楼“在西城上,俯瞰溪山,面对长江,晴岚烟霭,景物之胜,一目而尽”[21]848。“咸平”为北宋真宗年号,这表明,阳寿县治不是在唐大历十一年(776)迁到柳江东岸岸边的今象州县治象州镇,而是在北宋咸平六年(1003)才迁到柳江东岸岸边的今象州县治象州镇的(城在柳江东岸,西面城墙上的瑶光楼才会正对着柳江,即所谓长江),此前即唐大历十一年(776)至北宋咸平六年(1003)应是在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这是柳江北岸岸边,也就是《舆地纪胜》记载旧阳寿县城时所说的“大江”(有时称为长江)北岸岸边。

既然唐大历十一年(776)象州由武化县迁治、阳寿县治也跟着迁的时候,就是迁到了柳江北岸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是北宋咸平六年(1003)才迁到今柳江东岸岸边的象州县治象州镇的,那么,唐元和年间(806~820)的阳寿县治与象州治,确实不在柳江东岸,而在柳江北岸的结论也就无可置疑。今以南宋《舆地纪胜》和唐《元和郡县图志》关于象山的方位和到阳寿县治(与州治同城)之距离的记载进行比对,使笔者更加相信,唐元和年间(806~820)的阳寿县治与象州治确实设于柳江北岸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的结论之不谬。《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四?象州》记载,象山在阳寿县治(与州治同城)西北3里。而《舆地纪胜》记载,象山在阳寿县治(与州治同城)西5里[21]847。《舆地纪胜》成书于南宋嘉定、宝庆年间(1208~1227),阳寿县治(与州治同城)已迁到柳江东岸,象山自然就在阳寿县治(与州治同城)之西,同时阳寿县治(与州治同城)与在柳江北岸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也可以说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是在柳江西岸,因为柳江在今象州县治象州镇是由北向南流,只是在这一带才变成由东向西流)隔着一条江,与象山的距离自然也要远一点。

又,已知阳溪就是阳水,而阳水就是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南边的一段柳江。根据《南越志》关于“桂林郡,本治阳溪”的记载,可以认定:秦桂林郡治就在阳水,也就是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南边的一段柳江岸边。

不过,仍需研究它究竟是在南岸还是在北岸。常为人们提及的是,古人有山南水北曰阳、水南山北为阴之说。例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沈阳、襄阳分别在洛水、沈水、襄水北岸,秦的都城,“在渭水之北、九局钌侥希故曰咸阳”[25]卷第九。而华阴在华山之北,江阴、淮阴分别在长江和古淮河南岸。殊不知,或许是城与山类的缘故吧,城北之水以阴名,城南之水以阳称,乃是古人又一习惯也。例如,海南“安定古城墙于明成化二年(1466)巡抚都御使韩雍案验筹建,……城外挖壕堑,北城阴江,东、西、南挖壕沟360丈,宽15丈”[26]151。而阳曲本是山西定襄县南边黄河的一个拐弯处,所谓“黄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故曰阳曲”,自汉代起才变成县名[27]374。又如,今广西武宣县三里镇有水曰旧县河(三里河下游),古称阴江,“源出东乡大流村,南流百余里”[28]3382,经该镇旧县村旧县城遗址北面注入黔江,而北宋临桂县有水曰阳江,在城南2里[6]3101。以此逆推,象州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南边的一段柳江秦时既称阳溪,则秦桂林郡治当在今象州县柳江北岸。进一步的推论是,唐大历十一年(776)象州治移到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而阳寿县治亦一同移驻,是因为西宁县城有建立政府机构的条件和基础,而西宁县设治于此,则很可能是因为秦桂林郡治在此打下了建立政府机构的条件和基础。换句话说,秦桂林郡治很可能就在象山东南3里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

象山与西山相连[21]848,西山又与猫儿山相连,猫儿山“形状如猫首,东北向下临江潭”[29]84。在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建城立府,从西北至东北有象山、西山、猫儿山,东、南有柳江,可以说非常符合古人建城立府时讲究坐北朝南、山环水抱的原则。南宋《舆地纪胜》记载:“西山与象山相连,尤为高耸。《风土记》云:‘西山最高现,刀兵永不见。’”[21]848或许,这就是人们对在此建城立府者选址正确的颂扬。

溪同G,“指山野间的小水流”[30]241。但在古代,至少在东汉许慎撰写《说文解字》的时代及其以前,江、河分别为长江、黄河的专称[31]1486-1488,其他江河却也常以溪为通名,今称酉水酉江、辰水辰江者,秦汉时代称酉溪、辰溪;今称淇水、淇河者,战国时代称淇溪,前述已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江河以溪名,正统的秦人也不例外。例如,秦都咸阳附近的长水,乃是秦并天下后年年比照名山大川具礼祭祀的一条河流[32]137,一名荆溪[33]300。又如,当年秦国统治的中心陕西,数千年来一直流传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姜太公就是姜子牙,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传说他钓鱼的地方就叫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向北流入渭水。一名璜河”[34]44。

倘若秦桂林郡治在今象州县象山东南3里的柳江北岸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的判断不错,那么,秦人把今天人们称为柳江的郡城南边的河流叫作阳溪,岂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邓敏杰桂林郡设置始末考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陆士斌秦桂林郡治新探[J]广西地方志,1995(5)

[3]王剑透过历史迷雾探寻广西第一古城曾是屯戍之地[N]王缉宁,图南国今报,2014-03-25

[4]钱宗范秦汉时期岭南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李毓麟秦汉布山古城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6]〔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7]骆伟《南越志》辑录[J]广东史志,2000(3)

[8]邓敏杰桂林古今行政建置考辨[J]广西民族研究,2014(3)

[9]陈波江桂平县铜鼓滩西周铜甬钟[R]//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10]田华咏,杜江中国苗医史[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

[11]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R]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2]〔战国〕韩非韩非子[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13]中华小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桂林市交通志》编纂委员会桂林市交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15]《中国市政工程设计通志》编委会中国市政工程设计通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6]陈明源中国县级以上政区历史名称录[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17]邓敏杰广西历史地理通考[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

[18]白耀天唐代在今广西设置的州县考[J]广西民族研究,1998(4)

[19]雷坚广西建置沿革考[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中国历史地名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21]〔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上[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2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册[M]陈焕良,文华,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7

[23]象州县志编纂委员会象州县志[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

[24]莫凤欣广西历史沿革及文献研究[M]香港:华南资料研究出版社,2001

[25]〔元〕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战国策:燕[M]四部丛刊景元至正本

[26]海南省档案局海南省况大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7]〔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清〕谢启昆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9]〔清〕郑献甫象州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

[30]蒙元耀壮汉语同源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31]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2]〔汉〕司马迁史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不知北山向阳范文2

(贵州省思南县四角小学贵州思南565100)

每当我们朗诵李白大师“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们就无不随着诗歌中磅礴的气势畅想开去,陶醉在无比高俊与浩荡的山水之间,尽情享受大自然无穷的美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境内,本是两座山相对,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因为其夹江相对而立,形似天门,故也称天门山。楚江,指长江,因为古代这一范围属于楚国境内,因此也叫楚江。

其大体意思是,天门(山)被长江的流水从中间冲断。作者此句的意向是想表达长江汹涌澎湃的气势。但在这里,天门所指什么?是天门山,还是两山之间形似天门的空隙?如果作者指的是天门山,那我们所能想象的是,天门山本来是一座山,被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从中间冲断,一分为二,形成两座山。如果指的是两山之间形似天门的空隙,那即指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李大诗人当时是如何构想的?事实上,在李白的组诗《横江词》中,其中一首提到天门,“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这首诗虽然不是着重写天门的,此句描述的重点也是形容浪涛很大,冲开了天门石壁。但是据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仿佛)天门山是被浪涛所打开的。因此,“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天门,所指是天门山,形容长江的水势凶猛,天门山都被冲断为两座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东流”,指向东流去。向东流的水到了这里,必然被东边的博望山阻挡,水遇山阻,回旋开来,流向也随之而变,诗人说流水“至此回”,当然不是江水回流了。

此句大体句意为,碧绿的长江水向东奔流至此,却遇上了(东)天门山的阻挡,江水回旋,转向北去。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注入东海,整体流向是自西向东。但河道是弯曲的,不同河段的流向并不一定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长江是从西边流向东边的。那在作者这里,河流是怎样流的呢?作者说是东流,那是自西向东流吗?“回”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在安徽省境内,长江流水在如今西梁山镇附近,确实有符合河流自西向东,然后转北(这里为北偏东向)流去的河段。河流在上游不远处有大致南北向的江心洲,将河流分向它的东西两侧,西侧的河流在如今的西梁山镇发生改向,由之前的南北流向转变为东西流向,与东侧的河流汇合,然后向北流去。但是,东侧的河流比西侧宽广,西侧的河流要如何在东边的山处引起回旋的效果?所以,在此处,“回”字应该是掉转、转向的意思,而不是回旋。

另一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方位的把握,只是一个粗略的概念,比如,人们常说“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总体方位来讲是如此。但在生活中,它并不是从你的正东或正西方升起。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们会大概了解太阳首先出现在东边,最后在西边落下。因为你所处的时间、位置不同,它可能在东南方或东北方升起,即偏东方。这样的情况下,那诗人所说的东流会不会也是如此,不是绝对的向正东流,而是向偏东方流,这里指向东北流。当江水浩浩荡荡地从西南而来,自然也会受到东天门山的阻挡,引起回旋的效果。所以这一区域内河流前段是自西向东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一句的大体句意为:两岸的青山,相对着出现,一只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诗人顺水而下行船,两岸青山相送,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孤帆。试想,诗人走的方向是北方或东北方,那在他顺着河道时,太阳出现在他的前方,诗人行船时到底是什么时候?

我们无法知道,诗人此时是在哪里?做什么?而“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句,实际上就告诉了我们,诗人此刻是在船上,而且船还在行走,并且是正坐着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倒车”的情况,否则诗人不会有两岸的青山相对着出现的景象。

安徽省纬度位置大概在北纬29°―35°之间,超出北回归线范围。太阳在诗人的前方出现,即北方或偏北方。原因只有一点,即太阳此刻直射北半球,时间是在春分至秋分之间,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时间3月21日至9月23日的时段内。风和日暖的时日。此时此地你会看见太阳出现在北方或偏北方。因为,如果太阳直射南半球,即秋分到春分的日子,时间大概是9月23日到第二年3月21日之间,那你在安徽省内无法看见太阳出现在你的北方或偏北方,因为此刻太阳是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同时安徽省超出了北回归线的范围,即太阳直射到达不了安徽省,你不会看见太阳出现在你的正北方。那在这一刻,诗人所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在偏北方位置,即东北或西北方。

如果太阳出现在诗人的西北方,那此刻一定是太阳即将西沉,诗人此前驾着一路秀丽风光,山呼水应,行船至此,日影西下,一片孤帆船影从日边驶来,这两艘行船说不定会在哪里相遇,船上行人还会互相致意。如果太阳出现是在东北方向,那说明诗人是在某个清晨,太阳刚从东北方升起不久,诗人行至此地,朝气满怀。也许在下游的某地,有一位朋友正在等着他诗酒相和,或者他刚从上游附近登船而来,对今天的行程满心期待。

可见,河流是向北方或东北方流的,那诗人就不会看见另一船只出现在西北方,因为西北方不是河流。所以现在应该是早晨,太阳刚升起或升起后不久。

总结:天门山被长江的流水拦腰冲断(仿佛天门两座山本连为一体,然而却被这江水汹涌的水势撞击开来),浩浩荡荡的长江奔流至此,转向北(东北或正北方)去。两岸的青山,相对着出现,一只小船从(正升起的或升起不久的)太阳那边驶来。

参考文献:

[1]《唐人绝句五百首》贵州人民出版社,房开江、潘中心编;

不知北山向阳范文3

是的,在我视线所及的地方,我确实知道,某物在某处的哪个方向。但是在我视线不及的地方,我发现,我的“方向”早已不在地球之上,它在一张薄薄的地图上,它和我小时候学到的许多知识一起被装进我大脑的记忆棒,专门用来展示我学习的经历。于是,一提起我的祖国,首先映入我脑海的不是我接触到的多彩中国,而是地图上那片橘红色的画面,它位于赤道的北部、世界的东方。知识的提炼与整合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传授的方法不够有趣、恰当,我们的思想就会走样,它逐渐游离于地球之上,仿佛云彩在空中飘荡。学习不是用来生活,而是用来完成诸如答卷子、写文章、讲道理等工作,以致那天我真的站在了西方“列强”的土地上,也不去把我的思想落到地面上仔细思量,原来西方就在我家墙后的这个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边是草原,下边是农区;左面是欧洲,右面是亚洲,这些看地图的本领是小时候老师教给我的,但是,我亲爱的老师啊,当年你教我认地图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我带到教室外边,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就像我现在这样站在高山之上,你指给我看:“这面是东方,东方红,太阳升。每天早晨,太阳从这个方向升起(是太阳升起吗?不,是我们乘着地球飞船由西向东转到了能看见太阳的地方,并且日复一日以每小时1670公里的速度自行旋转。为了让我明白,你抱起地上的足球并伸出自己的拳头为我解释太阳和地球的位置),你鼓励我插上想象和思考的翅膀,穿过教室,越过东墙,经过我们校办工厂送鞋带儿的地方,一直向东,向东,再向东,你带我来到天安门广场,那时候伟大领袖就住在这个方向。”

讲完东方,你带我转向右边,指着操场尽头的公共厕所,说:“这面是南方,翻过厕所后面的墙,经过灯光球场和小剧场,再越过电影宫,以及内大、师大,一直向南,向南,再向南,黄河和长江就在这个方向;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也都住在这个方向。”

你带我继续向右旋转,面向学校大门的方向,说:“这面是西方,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走出校园,经过小溪,翻过果园的高墙,绕过新华小学,到达我们‘学雷锋见行动’的地方长途汽车站,一直向西,向西,再向西,孙悟空陪师傅到西天取经的路线就在这个方向;多瑙河之波、瓦尔特保卫的萨拉热窝也都在这个方向。”

讲完西方,你继续带我转向右边,指着教导处的方向,说:“这边是北方,教导处后面的城墙就是绥远城的北墙(多年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垣’就是‘墙’,我的母校北垣小学就是因为建在北墙下面而得名,这之前我却一直用记忆生词的办法去熟记这两个我几乎天天都在接触的字),好了,书归正传,出发吧!先翻过城墙,跨过铁道,经过赛马场,再飞过大青山,一直向北,向北,再向北!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方向!天上的北斗星也在这个方向闪耀!”

不知北山向阳范文4

一、有关我国的地形的知识

中学语文教师要知道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形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等等。

例如,我们在教授“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诗句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缘故。

再如,我们教授北朝民歌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现牛羊。)时可以告诉学生:一马平川的敕勒草原,坐落在阴山的脚下。四垂的天像个大蒙古包,笼罩着坦荡的原野。天是那么深邃蔚蓝,地是那么广阔无边。丰茂的牧草被风吹得一起一伏,一群群牛羊出现在眼前。诗歌中描绘的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美丽风光,一幅游牧民族的风俗画,这幅风俗画反映的地理知识是内蒙古高原平坦辽阔,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典型的温带草原,那里的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等。在教授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可以告诉学生:长江三峡河段的落差之大,水流之急,地形之险。

二、有关天气气候和河流等地理知识

中学语文教师要知道有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地理知识。

例如,我们在教授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时,可以告诉学生诗句里面蕴含的地理知识。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桃花落尽之时。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遇到了春景――一片开得正盛的桃花。为何高山古寺中的桃花开得这样迟呢?因为地势每升高一千米,气温就降低6摄氏度左右,一座山上出现不同的气候也很正常。知道了这一点,才能理解白居易此诗的合理性,也才能进一步体会诗人发现一片新天地时的惊异和欣喜之情。

再如,我们在教授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春风就是我国的夏季风。我国东部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内景象的不同,这春风不仅跟朝廷的恩泽有关,也跟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有关。

例如,我们在教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由于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在教授“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描写的对流雨。

三、有关的历史文化中的地理知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左右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绚烂的传统文化。在这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中积淀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散见于语文教材之中。这些知识,有关于一般历史地理知识的、有关于地名的、有关于政区名的、有关于山川关隘名的。比如:

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河:黄河;江:长江。

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江东指芜湖―南京一带地区。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不知北山向阳范文5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上午在哈尔滨看冰雪,中午在大连叹海鲜,下午在沈阳赏古迹,晚上到长春听二人转”,随着去年底哈大高铁开始飞奔,一日串游东北三省知名旅游城市已经不再是梦想。

半个月前,纵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哈大高铁启动首个夏季运行图,列车按最高时速300公里运行,从黑龙江哈尔滨至辽宁大连最快仅需3.5小时,你完全可以自行设计由大连进哈尔滨出,或是哈尔滨进大连出的自助游线路,买好机票,跳上高铁,自主规划三省串游的行程。

眼下,素以寒冷著称的东北也开始进入明媚的夏天。对大多数只知东北冰雪而不知其他的广东人来说,有了高铁的助力,已经可以像走读西部那样,以一个背包客的名义,去一站站地感受东北夏天清凉豪爽的另一种个性。

1.受访人:吴江

广之旅国内游东北部经理

专家观点 山水为主,城市为辅

因东北与内蒙古交界,夏季联游内蒙古的产品也较为多见,如从黑龙江伊春、五大连池一带开始游览,而后前往内蒙古海拉尔,游览满洲里、阿尔山等地,再从内蒙搭乘一晚的火车返回哈尔滨,这样的线路行程在10天左右。

由于是长线游览,机票价格较贵,在广东游客心目中,东北是冬天旅游的首选,独特的冰雪使得性价比得以体现,相对来说,夏天的性价比显得不是特别高。然而夏季的东北也极富看点——以山水为主,城市为辅。

广东人印象中的东北游以冰雪为主,集中在冬季,而夏季的东北线路以长白山等山水为主打,度假特色更鲜明。而通常往东北的各线路都会联游三省的主要旅游城市,如当下热卖的线路涵盖了大连、沈阳、长春、长白山、镜泊湖、牡丹江、哈尔滨等城市及景区,最常见是由大连或沈阳进,哈尔滨出,行程在六七天左右。

对南方市场来说,哈大高铁的开通对于团队游产品并无太多改变,其原因除了高铁费用较高之外,还因高铁沿线经过的主要为城市,对需前往各个景点的团队游客来说反而增添周折。因此,目前的东北三省联游产品在当地主要依靠旅游大巴游览,部分产品会安排客人在长春到哈尔滨这一段搭乘高铁体验一下。

玩法推荐

1、长白山看大天池

夏季东北游览首推自然风光优美的长白山。长白山被韩国人封为“神山”,时常专程前去参拜。夏季的长白山,山上的植被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变幻,其中大天池在冬天无法到达,夏天却可沿着山路开车上去,在西坡新建的万达度假村更是体验五星级度假生活的好选择。

2、内蒙古草原游

除长白山外,推荐游览伊春、五大连池及内蒙古,尤其是内蒙古的草原在夏季很受欢迎,其季节性也很强,游览旺季在五月中旬到九月中旬。

3、盘锦观红海滩

辽宁盘锦的红海滩最佳的观赏季节也是夏季,通常在六月初到九月最漂亮。

2.受访人:康哲男

哈尔滨北方畅游旅行社总经理

专家观点 森林、草原、湖泊联游是亮点

夏季的东北旅游亮点更多,其中以森林、草原、湖泊联游的特色产品最受欢迎。线路一般包括以长白山及伊春小兴安岭为主的森林游,以镜泊湖、松花湖,中俄界湖——兴凯湖为主的湖泊游,以及距东北较近的内蒙古草原游,包括呼伦贝尔大草原(从哈尔滨出发仅需8小时车程)、科尔沁草原(距长春仅5小时车程)。

冬季去东北以冰雪旅游的游客为主,夏季则是以游览自然风光为主的人群。近几年,前往东北的夏季游客已占了绝大部分,达到全年游客总量的60%-70%。从出游形式上看,夏季以参团游居多,冬季冰雪游则有不少散客。

哈大高铁的开通为东北旅游带来了一项明显的改变,那就是多了自由行的板块。以前广东市场上的东北游不存在订房业务,很少自由行产品,高铁开通后这部分客源逐渐多起来,单订房以及在当地派导游、安排当地旅游车等业务明显增多。

高铁开通后,搭乘高铁游览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些城市,行程缩短,线路安排比以往更合理。举例来说,游览完大连,1.5小时可到沈阳,从沈阳1.5小时可到长春,从长春1.5小时即到哈尔滨。此外,长春到吉林市之间还有城轨接驳。对东北周边省份如山东、河南、河北以及北京等地的游客来说,这使得前往东北各大城市游览更方便,打造度假型产品更容易,如大连海滨加哈尔滨城市游。而对相对更喜欢自然风光的广东游客来说,可结合高铁自行设计自助游览线路。

玩法推荐

1、漠河赏北极光

黑龙江漠河的北极光值得一看,通常在六月份夏至前后可看到。

2、抚远看中国最早日出

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抚远位于中国的最东边,那里的夏季在凌晨2点左右天亮,是国内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到当地看日出。

3、辽宁访千山

辽宁鞍山市的千山为长白山支脉,道教在千山先后兴建了寺观宫庵20多座,故为东北的道教名山。山上5月遍开梨花, 6月初夏松涛阵阵,自然风光优美。

4、吉林特色边境游

吉林省特色玩法推荐去延边体验边境游。位于长白山下的延边位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处,当地不仅具有浓郁的朝鲜族风情,还可以参加2-3天的边境游,在当地提前一周递交资料报名即可。

背包自助游心水线路

第一天从广州飞往沈阳,市区游览后入住沈阳;第二天坐高铁到长春游玩,或直接到吉林市,游览松花湖,当地入住;第三天搭乘旅游车从吉林前往长白山(车程约5小时),当天游览后住在山上;第四天游览后下山前往镜泊湖,途中可游览朝鲜族居住村——安图县红旗村,感受朝鲜族风情,抵达镜泊湖后入住,次日游览后前往牡丹江(车程约1.5小时)或哈尔滨(车程约5.5小时),市区游览后返程。

3.受访人:王敏

驴友观点 看少数民族风情

东北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除汉族外,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亦广泛分布,各自独具民俗风情,此外还可欣赏有浓郁东北风情的二人转。

进入夏季,东北三省的景色由冰封的冰雪变成了绿草碧天。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在炎夏中别有一番清凉之感,行走于山水间越发成为一种享受。

东北三省多山与河流,著名的长白山与松花江在夏季是热门的旅游景观。搭乘高铁从哈尔滨到大连只需3个多小时。借助高铁和动车,可形成从黑龙江一路向南,途经吉林省达辽宁省,沿途的食宿与旅游配套伴随哈大高铁的开通已日渐完善。

自助游

玩法推荐

背包自助游可采取四日游或六日游两种方案

四日游

第一天飞至沈阳,前往棋盘山风景区感受东北夏日的清凉,途中可经过世博园,晚间逛东北第一街中街步行街,住沈阳;第二天参观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中午在沈阳北站乘G8033次或D29次列车赴长春,游览伪皇宫博物院、文化广场,住长春;第三天参观长影,后在长春西站乘G357次或G65次列车赴哈尔滨,游览世界最大的东北虎野化繁育基地、太阳岛风景区,住哈尔滨,晚上可到中央大街赏异国风情夜色,在马迭尔啤酒广场品尝美食及哈尔滨啤酒;第四天参观圣·索菲亚教堂、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下午返穗。

六日游

第一天飞往哈尔滨,游览市区,也可先北上前往五大连池、漠河、呼伦贝尔草原、小兴安岭,而后返回哈尔滨(需2日);第三天从哈尔滨乘高铁到长春,游览市区,后从长春前往长白山,游毕前往延吉(需2日);第五天从延吉至沈阳,游览市区;第六天从沈阳乘高铁至大连,游览后返穗。

深度体验推荐:辽宁丹东

从沈阳可向东至丹东游览。丹东与朝鲜隔江相望,属中国最大边境城市,中国海岸线北端的起点,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六一”前,这里的丹东肥蚬子还未产卵,正是最鲜嫩肥美的时候,当地正宗的烤肥蚬子配上冰爽扎啤,值得一试。

玩法推荐

1、黑龙江

太阳岛是哈尔滨夏季休闲乘凉的关键词,夜色中的中央大街是“没有围墙的建筑博物馆”;位于牡丹江市西南的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著名避暑胜地;齐齐哈尔有“鹤城”美誉,扎龙部级湿地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当地的烧烤、火锅也是远近闻名。

2、吉林

首推中国东北第一高峰——长白山;松花湖也以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吸引着众多游人。

3、辽宁

沈阳的知名景区有棋盘山风景区、世博园以及关东影视城等;大连以海滨文化著称,渔人码头有着港埠特有的市井文化和平民欢娱,棒槌岛、发现王国等景区也很受欢迎。

4.受访人:孙伟强

旅行社从业人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

驴友观点 夏游东北 可借助铁路“穷游”

夏季东北有很多特色活动:到哈尔滨音乐之夏及啤酒节欣赏音乐畅饮啤酒;观看吊水楼瀑布跳水第一人表演;走进少数民族家中,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如狩猎部落——鄂伦春族,与中国边境接壤国家的边民所形成的民族——朝鲜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

由于纬度高、森林覆盖面积广等原因,东北在夏天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告别冬季的银装素裹,迎来万物葱茏,位于小兴安岭的林都——伊春,丹顶鹤故乡——扎龙自然保护区,神山——长白山,堰塞湖景观——牡丹江镜泊湖以及五大连池等,包括周边的农家乐式休闲度假项目,都很受欢迎。

借助高铁或其他交通工具,可以不走回头路一次游览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大连等东北城市的风光,感受昔日东北老工业区的繁华以及洲国的短暂历史。

东北的铁路网在历史上就很发达,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三大主要城市向周边地区发散的网络完善。新建成的哈大高铁线路纵贯东北三省,使得短途客流由火车卧铺、长途客车转向方便快捷的高铁,更连通了内陆-海边(大连),对商务客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玩法推荐

背包自助游心水线路

1、东北高校林立,暑假可以开展学子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可用6天的时间,在游览主要景点之余,参观大连(东北财经)、沈阳(东北大学)、长春(东北师范)、哈尔滨(东北农大)、(东北林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

不知北山向阳范文6

[关键词]瓜州;晋昌郡治所;锁阳城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8-0065-05

《旧唐书》卷40《地理志》云:“瓜州,下都督府,隋敦煌郡之常乐县。武德五年置瓜州,仍立总管府,管西、沙、肃三州。八年罢都督,贞观中复为都督府。天宝元年为晋昌郡。乾元元年复为瓜州。”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位于何处,学界对此历来看法不一。向达(《两关杂考》)、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齐陈骏(《敦煌沿革与人口》)和吴i骧、余尧(《汉代的敦煌郡》)等著述主张其位于今瓜州县桥子乡南8公里的锁阳城废墟。《明一统志》卷37、《大清一统志》卷213、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卷5、王仲荦先生《北周地理志》卷2等则谓其位于瓜州县东。《甘肃通志》卷23、《重修肃州新志》、《安西采访录》等则认为其位于瓜州县城西南。王北辰先生(《甘肃锁阳城的历史演变》)则又指认瓜州县南的桥子乡所在地可当于唐瓜州城址。诸说各有其见,言人人殊。

近年,孙修身先生又撰文《唐代瓜州晋昌郡郡治及其有关问题考》(载《敦煌研究》1986年第3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谓唐代瓜州晋昌郡的治所和晋昌县的治所不在一地,前者当为今瓜州县布隆吉乡驻地南的肖家地古城址,后者当为今瓜州县桥子乡南岔大坑的古城址,二地相距80里,县治在西南,郡治在东北。孙先生多方引用典籍,并且还重视考古资料的运用,注重实地考察和对地理环境的分析,因而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意见。然而孙先生在考论中却不无疏误之处,由此得出的结论就不免失之偏颇。笔者曾于1983年8月和1988年9月两次前往瓜州县进行历史地理考察,现就实地调查结果并对照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与孙先生商榷,并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孙先生文中首先将瓜州晋昌郡治和晋昌县治考为不在一地,并列举了三条理由。笔者对此持有异议。

其一,孙先生谓北周武帝时(561~587)业已将冥安县并入凉兴县(郡)中,但晋昌郡依然存在,因而认为唐瓜州晋昌郡的治所不在汉置冥安县,即唐晋昌县县治中。这里孙先生显然是以北周的晋昌郡来比定唐晋昌郡,将二者混为一地了。关于北周晋昌郡的来由及其治所,王仲荦先生《北周地理志》一书中论之甚明,毋庸引证。王先生谓北周晋昌郡是由西凉侨置的会稽郡改置的,至周武帝时又改名为永兴郡,治所会稽县,位于今玉门市西北赤金堡附近(《北周地理志》第288~320页)。这与唐晋昌郡治所不在一地。

其二,孙先生引用《元和郡县图志》卷40(以下简称《元和志》)记述唐瓜州晋昌郡“八到”时谓“南至大雪山二百四十里”和记述晋昌县山川时谓“雪山,在县南一百六十里,积雪夏不消”的记载,认为“雪山”和“大雪山”当属一事,又由此得出晋昌郡、县不在一地的推论。依《元和志》所记方位距离,雪山当指今野马山,此山系祁连山支脉,东西横亘,峰顶达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大雪山则指祁连山西段的主脉,今仍名之为大雪山,呈东南―西北走向。二山实非一事。至于孙先生提到的《元和志》中的“合河戍”,其位置的误载之处,中华书局该书新版的校勘记中已有辨误,不赘。

其三,孙先生引用《元和志》“晋昌县”条的记载:“晋昌县,中下。郭下。本汉冥安县,属敦煌郡,因县界冥水为名也,晋元康中改属晋昌郡,周武帝省入凉兴郡。隋开皇四年改为常乐县,属瓜州,武德七年为晋昌县。”认为既是“改属”,那么西晋晋昌郡的治所就并非冥安。这属于理解上的偏误。事实上,从上述记载中并不能得出晋昌郡的郡治不在冥安的结论。《旧唐书》卷40《地理志》云:“晋昌,汉冥安县,属敦煌郡。冥,水名,置晋昌郡及冥安县……”十分清楚地指出西晋晋昌郡与冥安县同治一地,即郡治当为冥安。《大清一统志》卷213亦曰:“晋昌故城,在(安西)州东,权置冥安县,属敦煌郡。晋咸康五年置晋昌郡。”亦认为晋昌郡治于冥安县。

由上可见,孙先生所谓唐瓜州晋昌郡郡治与晋昌县治不在一地的论断不能成立。《通典》卷174《州郡典》明确指出:“瓜州,今理晋昌县。”《太平寰宇记》卷153(以下简称《寰宇记》)亦曰:“瓜州,晋昌郡,今理晋昌县。”《元和志》亦云,唐武德五年“别于晋昌置瓜州”。《读史方舆纪要》卷64“瓜州城”条亦曰:“唐武德五年置瓜州,治晋昌县。”无须多引,以上记载均十分明确地说明了唐瓜州(晋昌郡)即治于晋昌县中。

孙先生所考定的唐瓜州(晋昌郡)和晋昌县所在的古城址亦属误断。

其一,《通典》卷174《州郡典》“晋昌郡”条下云:“西至敦煌郡二百八十里。”同书“敦煌郡”条下亦云:“东至晋昌郡二百八十里。”《寰宇记》亦如此记载。《元和志》“瓜州”条下则云:“西至沙州三百里。”同书“沙州”条下亦云:“东至瓜州三百里。”《沙州城土镜》(P.2691背)则记曰,沙州“东至瓜州三百一十九里”。沙州即敦煌郡,其故城址学界公认为今敦煌城西、党河西岸的沙州城址。上引文献所记瓜、沙间里程虽互有差异,但大体相去不远,可以互证,即瓜州(晋昌郡)位于沙州(敦煌郡)之东280~319里处,取其整数大约为300里。然而由沙州故城至孙先生所考定的肖家地故城取其直线距离远达355里,如果考虑到道路迂曲,二城之间的距离无疑会更大,这与上述文献的记载相差太远。并且肖家地故城位于沙州故城东北,而不在其正东。

其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记云,玄奖法师西行求经于贞观三年(629)九十月间抵达瓜州晋昌城,在当地询问西行路程,“或有报云: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芦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玄奘遂在瓜州找了一位胡人向导,“于是装束,与少胡夜发。三更许到河,遥见玉关,去关上流十里许,两岸可阔丈余,傍有梧桐树丛。胡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这里标明瓜州城以北50余里为瓠芦河(今疏勒河,后考),其上置玉门关,即是说瓜州城是在唐玉门关所在的疏勒河以南50余里之外。唐玉门关的位址学界公认在今双塔堡附近(向达、阎文儒等),孙先生亦持此种看法。然而肖家地故城则是位于疏勒河南约10公里处,而且并非在唐玉门关南,而是在其东略微偏南约30公里(鸟道)处,这亦与上述记载相差太多。为圆其说,孙先生遂将上文“从此北行五十余里”误作“西行”,又将瓠芦河比作今疏勒河支流葫芦河,皆误。

其三,《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卷3“苦水”条云:“苦水,右源出瓜州东北十五里,名卤涧水,直西流至瓜州城北十余里,西南流一百廿里,至瓜州常乐县南山南,号为苦水。又西行卅里,入沙州东界,故鱼泉驿南,西北流十五里,入常乐山。又北流至沙州阶亭驿南,即向西北流,至廉迁烽西北廿余里,散入沙卤。”由上可见,瓜州城位于苦水南10余里处。但考之肖家地故城周围的水系状况却与上述记载大相径庭。肖家地故城向西里许为十道沟,向东里许为九道沟,这些沟道皆自昌马河洪积、冲积扇上分出,皆自南向北流,且皆系淡水,非卤水,流至故城以北约10公里注入疏勒河。这一水系状况与苦水毫无共同之处,因而可以认定肖家地故城决非唐瓜州(晋昌郡)治所。唐代的苦水既不是今九道沟,又非十道沟,而是源于锁阳城东北10余里的今黄水沟(后考)。苦水对于确定唐瓜州城的位址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孙先生虽引用了莫高窟130窟供养人题记等一些实际上与瓜州城位址并无多大关系的敦煌资料,但却未用P.2005这一极为重要的文书,因而不免误断。

其四,今天残存在瓜州县境内的保留有大量唐代遗物的几座故城址中,肖家地故城为规模较小的一座。其中,锁阳城南北宽468.72米,东西宽565米,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以上;南岔乡六工破城南北宽360米,东西宽280米,总面积亦达10万平方米以上;踏实乡破城子村破城子南北长256.6米,东西宽147.7米,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而肖家地故城南北约长180米,东西宽143米,总面积仅约2.5万平方米(以上数字采自《酒泉地区文物概况》,笔者亦曾实测这些故城),不足锁阳城的1/10、六工破城的1/4,比起踏实破城子小了许多。瓜州城系州、郡治所,为当地最高行政设置,怎能不置于大城之中,却偏偏蜷缩于小城之内?再者,从唐代河西地区其他州郡城的规模来看,均在数十万平方米甚至数百万数千万平方米以上。如沙州(敦煌郡)城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总面积达81万余平方米;凉州城分为七城,周长45里,总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以上,哪里能找到面积仅2.5万平方米的州郡城?肖家地故城依其规模只能属于县级以下的军政设施的城址,因为城址规模是确定城市等级,判定城址性质的重要依据。

其五,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唐代河西县级以上的城址在形制上有几个重要特征:首先,全城结构多为二城或多城并列,如唐沙州城分为罗城与子城两部分,罗城位于城东北面(李正宇《敦煌古城谈往》)。唐凉州城分为七城(《资治通鉴》卷219),唐武威县城(笔者考定为今民勤县泉山镇西北的连城遗址)分东、西二城,唐西受降城(笔者考为临河市八一乡连丰六社破城)分南、北二城,唐瓜州常乐县城(六工破城,后考)亦分二城,保留有大量唐代遗物的锁阳城亦分为东、西二城……城分二部,分别作为百姓和官署驻所,多城则其职能的区分当更为复杂。唐代城址结构的这种变化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城市功能日趋繁复多样、发展完善的标志。然而肖家地故城和南岔大坑故城却无这种结构上的划分,形制单调,显然,肖家地故城属于等第较低的城址,而南岔大坑故城则不属于唐城。另需提及,唐代城址的这种结构不见于明代,如河西地区大部分县的县城系明代所建,未见有此结构。孙先生文中将锁阳城断为始建于明代,而不察该城仍保留着唐代城址的基本面貌,误。其次,唐代较大的城址(一般县级以上)马面、瓮城的设置齐备,如上述连城、锁阳城、六工破城等,但肖家地故城却未见这些设置。第三,唐代较大城址的还往往环以羊马城,《通典》卷152《守拒法附》云:“城外四面濠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即在城濠内侧和城墙外侧加修一道较矮一些的隔墙,绕城一周,平时用以安置羊马牲畜,战时为城厢加设一道防线。羊马城系典型的唐代建筑形制,亦不见于明代。《唐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帐》(P.2626)即记有敦煌郡城垣四周环以羊马城。笔者考察中见,锁阳城城垣羊马城的遗迹亦历历在目,犹以东、南二墙之外显见,其残高1~1.5米,远低于城垣的高度约(9米),距城垣二三十米,多断续分布。这亦表明锁阳城在明代重修中并未整修其外垣的羊马城,锁阳城唐代的基本建筑格局今仍保存齐备,岂可臆断为明代始建?相反,肖家地故城却完全无羊马城的设置。

其六,实践证明,判定一座城址的年代除观其形制、规模外,最重要的要看其所保存的遗物。孙先生将南岔大坑故城定为唐晋昌县治,并云在城中多见汉、唐时代的红灰陶片、细绳纹陶片、饰有绳纹的青砖等。这一观察结果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笔者考察时见南岔大坑大小两座故城址中散落着大量的灰陶片(绳纹、水波纹、垂帐纹、素面)、红陶片、陶纺轮、灰黑色的碎砖块等,并且捡到了铜箭镞。这些遗物全为汉代至魏晋时期的东西,而无唐代物品。瓜州县博物馆李春元同志告诉笔者,他们曾几次于该城进行清理,均未发现任何唐代遗物。如此,岂可将其妄断为唐晋昌县城址?与此相反,孙先生却又仅据清代初年编纂的《肃州新志》等记载,将今天仍保存有大量唐代遗物的锁阳城断为明代始建,这实难令人信服。孙先生还提到在瓜州县汉代塞垣以南的戈壁、湖滩中灰、红各色陶片无处不有,连片十几里,乃至几十里,并以此为论据来否认锁阳城为唐代故城。实际情况与孙先生所言不尽相同。笔者考察所见,瓜州县的陶片等古物分布区主要为昌马河洪积、冲积扇边缘一带,起自踏实乡西破城子,东经锁阳城,折而东北,经南岔大坑故城、半个城、鹰窝树遗址、兔葫芦遗址、肖家地故城,至四道沟故城,长约80公里,宽3~5公里。另外,在汉长城沿线的一些地段和瓜州、南岔二乡西部的一些地方亦有较多的遗物分布,而并非如孙先生所说的陶片无处不有。就是在这条陶片分布带中古物亦非均匀散布随处可捡,而是集中在锁阳城等几处城址之内及其周围。这些陶片集中的地区无疑为当时人口聚集、人们活动频繁的区域,于这里所建的城址,其时当追溯到与其遗物的同一时期。由上可见,孙先生误定了唐瓜州城与晋昌县城的位址。

那么,唐瓜州晋昌郡及其所治的晋昌县的治所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赞同向达、阎文儒等先生的观点,即为今锁阳城。认为锁阳城为唐瓜州治者曾有不少学者,但均未曾系统地提出相应的论据。笔者论证如下:

其一,锁阳城位于沙州故城之东约138公里处(鸟道),正与前引《通典》和《寰宇记》所记280里合,如考虑到道路迂曲,亦可言其位于沙州东300里许,这又与《元和志》和P.2691背所载位置合。

其二,锁阳城北距疏勒河南岸的双塔堡68里,较《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之50余里略远。50余里系“或有报云”的估略之数,当然不可能精确,但亦与疏勒河与锁阳城间的实际距离近似。今天在河西乡间询问里数亦多言概数,且所云里程往往比实际距离偏少。笔者在河西乡间生活多年,此种体会颇深,这种估算里程的习法想必由来已久。又玄奘一行策马而往,赶路心切,可以“夜发,三更许到河”。又,笔者考察中见,自锁阳城向北沿昌马河洪积、冲积扇扇缘,经兔葫芦村直达双塔堡,有一条宽约6米、较今地面低1~2米的大道,今虽已残破,但亦可断续相连。该道穿越扇缘泉水出露带的部分地段,为防湿陷翻浆,路基用芦苇、柽柳、罗布麻等夹砂土垫压,今日仍可见。当地乡亲管此路叫唐道。唐道之名虽难考起自何代,但据其陷入现代地面以下的深度知其年代已久,并曾长期使用。锁阳城既然有大道与唐玉门关相连,则在唐代无疑为一重要城址。

又《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之瓠芦河,按其所述情势以及行程路径来看当指今疏勒河干流,而非如阎文儒先生(《敦煌史地杂考》)和孙先生所谓今天的葫芦河(又名东大河)。今葫芦河系由布隆吉乡兔葫芦村南4公里许的昌马河洪积、冲积扇边缘泉水出露带的泉水汇成的小河,其上源名店子河,自南向北流经兔葫芦河、上三户村,经双塔堡村东注入疏勒河,河流全长仅约13公里。笔者考察中见,该河因系泉水小河,故而水流平缓,清流一碧,径流量甚小,仅能浇溉三个小村的千把亩耕地,河水深不足1米,几乎随处都可徒步淌水过河,根本无“洄波甚急,深不可渡”的情景,更毋庸“斩木为桥,布草填沙”而过。诚然,唐代的水流情势与今天并非没有差别。由于唐代开发规模所限,农田引灌水量较今日为小,因而河流中所聚的水量应较今稍大。但由葫芦河泉源水文地质条件所决定,河中径流量又不可能比今日大出许多。徐松曾于清嘉庆末年来此河考察,他写道:“余驻马河干,溯洄半晌,河宽三丈,深碧无滓。询之士人,言每夏溉田河则尽涸,并无淤穴,惟滥觞处往往有潭。”(《西域水道记》卷3)这一情形与170年后的今日亦无多大差别。因而,今天的葫芦河决非唐之瓠芦河。与此相反,疏勒河干流的情势则与瓠芦河极为相似。疏勒河系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其年均出山径流量在昌马峡站即达10.57亿立方米,当其流经双塔堡村北部切穿乱山子(又名十工山、截山子)时,河床束于两山之间,在山峡间要流行五六公里,故而水势汹涌,激流跌宕,正可谓“洄波甚急,深不可渡”,在这里过河才需要“斩木为桥,布草填沙”。在其上游双塔堡以东的王家槽子、野麻岗一带曾繁育着成片的胡杨树丛,《西域水道记》卷3记:“其地峰回路转,河水弯环,林木葱菁,徘徊瞻眺,顿涤尘襟。”今天在这里仍可看到残林,这一情形亦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记合。再者,由所记玄奘行程观之,过瓠芦河后即为玉门关外西北五烽,自此踏上赴伊州之大道。如果以瓠芦河指今葫芦河,则无论是自西向东,还是由东而西穿过葫芦河,仍在疏勒河干流南岸徘徊,仍然没有越过疏勒河,这又如何能前趋伊州呢?又玉门关外西北五烽,笔者已考得其第一烽,即今石板墩烽燧。该烽以石板垒砌,中间夹以芦苇,因以为名,今仍高9米,底边长8.4米,宽8米,甚雄伟。位于瓜州县城通往石板墩车站的简易公路以西约700米处。烽下有泉,今可供百人饮用。石板墩烽恰好位于双塔堡水库西北100里,与文献记载合之若契。由此亦可证明唐玉门关确在双塔堡附近。如果仅以名称读音相近,而不辨情由,就必然贸指。

其三,P.2005所载之苦水,由其所述源头及河流流行情形观之正当今天的黄水沟,其下游称作芦草沟。该河源自锁阳城东北约8公里处的昌马河洪积、冲积扇边缘泉水出露带,自西向东流经今锁阳城北约5.5公里处的张家庄北侧、平头树国营牧场以北,穿过乱泉湖、银湖、西大湖,沿程接纳诸多泉流,水势渐大,至天生泉、拐弯泉折而西南行,沿十工山(即唐之常乐南山)南麓经石板盐池、八龙墩、营盘泉、牛桥子、土墩子,至锁阳城西北70公里许的谢家圈折而西北流,又行约7公里切穿十工山,从十工山北麓流出,继续西北流,行10余公里没入沙砾之中。这一流程情势与P.2005所载之苦水完全吻合。又P.2005“苦水”条提及的鱼泉、阶亭二驿,查同卷“一十九所驿”一节知,鱼泉驿位沙州东185里,阶亭驿位沙州东170里,依此方位、里数标之,前者当处今谢家圈北部至土墩子附近。这一土墩亦为烽燧遗址,残高5米,很可能唐之鱼泉驿即置于此烽燧之下,后者当位于今黑沙梁一带。黄水沟与鱼泉、阶亭二所故驿的相对位置亦与P.2005所载合。又黄水沟流经的地段,因其北部十工山的阻挡,自南部昌马河、榆林河扇缘出露的泉水不易排泄,常呈滞缓状态,因而这一带泉沼较多,唐之“鱼泉”即其一也;又加之其地下水位较高,水体含盐颇多,水味苦涩,唐因名为“苦水”,今之亦然。由P.2005所载之苦水足可证明唐瓜州城为今锁阳城无疑。

其四,锁阳城南距野马山(唐之雪山)80公里许,南距大雪山(唐亦名大雪山)120公里许,与《元和志》所记瓜州之“八到”和晋昌县的山脉合,这亦可证明锁阳城即为唐瓜州治所和晋昌县城。

其五,锁阳城虽经过明成化年间的整修补建,但仍保留着典型的唐代城址的形制,如城分东、西二部,马面、瓮城、羊马城的设置齐备,而且规模居瓜州境内唐代故城址之冠,并与河西走廊其他唐代州郡城址规模可比,因而锁阳城当属这一地区唐代最高行政机构的治所――瓜州(晋昌郡)城。

其六,锁阳城中及城周围遗存的汉唐时代的遗物在诸城址中最多,也最为集中。笔者考察中见,该地到处散落着灰陶片(绳纹、素面)、红陶片、白陶片、陶纺轮、铁箭头、碎砖块、石块、石磨残块、残铁片等汉唐遗物。另据瓜州县博物馆的调查报告知,城中还发现了“五铢”、“开元通宝”、“熙宁元宝”、“皇宋通宝”等钱币,墙垣夯土中亦发现有灰陶片、石磨等物,证明该城确为经过后代整修的故城。城中还有晚期的毛褐残片等物。考古学家阎文儒、吴i骧、余尧等先生正是根据这些遗物以及有关文献记载认定锁阳城(明代名苦峪城)是于汉唐遗址上建造的。这一结论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这里,笔者同意孙先生之唐晋昌县与汉冥安县是治于一地的看法,认为锁阳城在汉代当为冥安县治,在唐代为瓜州(晋昌郡)治。

其七,锁阳城处四路汉唐烽燧线的辐合之地。四路烽燧为:一路由锁阳城沿昌马河洪积、冲积扇边缘趋向东北,经半个城、长沙岭、肖家地故城、四道沟故城一线直至酒泉;一路由锁阳城向北,经兔葫芦村、双塔堡村,越疏勒河干流折而西北,直趋哈密;一路由锁阳城向西,沿十工山麓直趋敦煌;一路由锁阳城向南,沿榆林河谷趋石包城以远。这些烽燧在不小于1/200000的地形图上均有标绘,瓜州县博物馆的同志们经过辛勤工作已摸清全部情况。由锁阳城烽线辐辏的史实可以推知,该城在当时为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居于枢纽地位。唐瓜州治于这里正可谓:“介酒泉、敦煌之间,通伊吾、北庭之路,俯临沙漠,内拱雄关,宽平阎爽,节镇名区。”(《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孙先生曾以肖家地故城东、西均有相连的烽燧来作为判定该城系唐瓜州治所的论据之一,其不知肖家地故城只是这条交通警讯线上的一所普通小城,远非该线的枢纽。

其八,由锁阳城东约l公里处的塔尔寺中掘出的唐代断碑碑文中知,唐大中年间(859~860)张议潮收复瓜、沙后,曾在这里“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可见唐代锁阳城周围一带曾有过兴盛的农业经营,这与今天这里沙丘起伏、满目沙荒的景象迥然不同。优越的农业基础为我国封建时代城市选址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唐代锁阳城周围繁庶的农业区实为设城的理想之地。

由上述的论证可以肯定,唐代瓜州(晋昌郡)暨晋昌县的治所为今锁阳城。孙先生所论的肖家地故城,已如前考非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它实际上是唐代置于晋昌县境内的合河戍(镇)。这一故城规模较小,城垣无马面、瓮城、羊马城等设施,城内及城周则散落有不少汉唐时期的灰陶片、红陶片、白陶片、碎砖块等物,孙先生还在城内捡到了“五铢”和“开元通宝”币,证明该城系汉唐时期的遗址。《新唐书》卷40《地理志》载,晋昌县“东北有合河镇”。《元和志》则记得更为详确:“合河戍,在(晋昌县)东北八十里。”肖家地故城恰位于锁阳城东北80里,又地处唐瓜州通往肃州的大道上,由此观之,该城当为唐合河戍(镇)。

孙先生所论的南岔大坑故城并非汉冥安县、唐晋昌县城。亦如前述,这里全无唐代遗物,说明早在唐以前即已废弃。该城位于锁阳城东北4.1公里处,有大、小二城,墙垣均残破已甚,大城长、宽各约l10米许,门一,南开,由城门向南又接一条长89米的廊道,廊道端口起双阙,阙高3米许;小城东西宽65米,南北长60米,亦向南开门,残墙高3~5米,基厚3.5米,顶宽1米。二城规模甚小,在汉代有可能为一处较小的军政驻所。

唐瓜州(晋昌郡)除辖晋昌县外,还领常乐县。《元和志》载:“常乐县,中下。东至州一百一十五里。本汉广至县地,属敦煌郡。魏分广至置宜禾县,后魏明帝改置常乐郡。隋于此置常乐镇,武德五年置常乐县也。”《旧唐书》卷40《地理志》所载亦大体同上。可知唐常乐县置于汉广至县境内,其城址曾为曹魏的宜禾县、北魏的常乐郡、隋的常乐镇的治所。一般认为,汉广至县城为今瓜州县踏实乡破城子村破城子(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卷5,向达、阎文儒、齐陈骏、黄盛璋等先生均持此看法),唐常乐县城当距此不远。《汉书》卷28《地理志》“广至县”条下记云:“宜禾都尉治昆仑障。”曹魏的宜禾县即置于汉宜禾都尉治所昆仑障中。《寰宇记》卷153即云:“宜禾故城,汉宜禾都尉所居,城在(晋昌)县西北界。”知这一故城位于锁阳城西北。吴i骧、余尧二位先生根据瓜州县境内汉长城的调查结果,认为故昆仑障应在瓜州县城南或西南、汉长城与十工山之间(《汉代的敦煌郡》)。又P.2005“苦水”条提到“常乐县南山”一名,依其所记位置,该山为今十工山。既然十工山称为常乐县南山,则置于汉昆仑障的唐常乐县当然位于今十工山之北,这又与吴i骧等先生调查结果合。又《后汉书・盖勋传》李贤注云,广至故城位“常乐县东”。知唐常乐县当在汉广至县城(踏实乡破城子)之西。《通典》卷174《州郡典》亦云:“常乐,汉广至县地,故城在东。”亦指明唐常乐县位广至故城西。这些记载指出了常乐县的大体方位。上引《元和志》载,常乐县“东至(瓜)州一百一十五里”,明确标出了常乐县的位置。《寰宇记》亦云:“常乐县,百十五里。”依此位置求之,唐常乐县城恰可当于南岔乡六工破城。又P.2005云,阶亭驿东去常乐驿卅里。由阶亭驿所在的黑沙梁东去卅里亦恰为六工破城。该城居于锁阳城西北约55公里处,且又位处十工山北麓3公里许,汉长城南10公里许,其位址与上引各种记载全合。该城规模已如前述,其城垣残高最高8米,四垣各开一门,皆有瓮城,每垣有马面3~4座。城东南角呈折线形曲折,城之东北部又连边长约80米的正方形小城一座。该城形制保存着典型的唐代风格。城内散落有灰陶片(绳纹、垂帐纹、素面)、碎砖块、红陶片等汉唐遗物。另据《洒泉地区文物概况》记载,于城中还发现了“开元通宝”币。今天的六工破城周围则为成片的白板硬质弃耕地面,较平坦,有风蚀现象,其间渠道、田埂的遗址亦可辨认。由其位置、规模、形制、遗物等观之,六工破城为唐常乐县城无疑,亦为汉昆仑障、曹魏宜禾县、北魏常乐郡、隋常乐镇的治所。又由上引P.2005所记唐常乐驿的里程知,该驿亦设于此城内。

综上所考,可得如下结论:

第一,唐代瓜州(晋昌郡)暨晋昌县的治所为今瓜州县桥子乡南的锁阳城,该城亦为汉代冥安县的治所。

第二,唐代瓜州(晋昌郡)所领常乐县的治所为今瓜州县南岔乡六工破城,该城亦为汉昆仑障、曹魏宜禾县、北魏常乐郡、隋常乐镇的治所。

第三,唐代瓜州(晋昌郡)之合河戍(镇)的治所为今瓜州县布隆吉乡驻地南的肖家地故城。

第四,唐代瓜、沙二州间驿道上的鱼泉驿位于今瓜州县十工山南的谢家圈北部至土墩子附近,阶亭驿位于今瓜州县与敦煌市交界处的黑沙梁一带,常乐驿位于唐常乐县治所今六工破城内。

第五,唐代玉门关(位今瓜州县双塔堡附近)关外西北五烽的第一烽为今石板墩烽燧(位于瓜州县正北42公里处)。

第六,唐之瓠芦河为今疏勒河干流。

第七,唐之苦水为今黄水沟,其下游今名芦草沟。

第八,唐代瓜州南部的雪山为今野马山,唐之大雪山今亦名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