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例6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1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最复杂的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即比值Q/mΔt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这是人教版新教材给比热容的定义.它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大,它的吸热能力强;反之,它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学生难以理解的是,比热容是比值Q/mΔt,怎么又与Q、m、Δt无关?要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障碍,除了完成教材上的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还必须增加探究“加热某种物质时,吸收的热量Q与质量m、升高的温度Δt的定量关系”.热量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温度的变化更易引起人的关注,笔者设计的探究课题“加热物质时,升高的温度Δt与什么因素有关?”,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因果逻辑关系更合理(吸热是因,温升是果),实验也更好操作(使物质升高一定的温度,在操作上较困难).以下是笔者设计的以实验为突破口,以比热容概念意义建构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过程.

1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合理猜想

问题1:加热一壶水,加热时间越长,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水温升得越高.猜想一下,水温升高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与吸收的热量有关.

问题2:加热半壶水和满壶水,哪壶水先开?加热相同的时间,哪壶水水温升得高一些?猜想一下,水温升高的多少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半壶水,与质量有关.

问题3.加热等质量的一锅水和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油升高的温度会相同吗?哪一个温升较高?猜想一下,加热物质时,物质温度升高的多少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不相同,油,与物质种类有关.

2引导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2.1明确研究方法

师:探究加热物质时,物质温度升高的多少与吸收的热量、质量、物质种类的关系,要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2.2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师:完成探究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生:温度、质量、吸收的热量.

师:热量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测量,有什么方法可以间接测量?

生: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测加热时间可以间接代替吸收的热量.

师:实验室有酒精灯、量热器可以用来加热,展示量热器的电热丝,在酒精灯和量热器中你们准备选择哪一个?依据是什么?

生:酒精灯(学生对量热器不熟悉).

师:酒精灯加热时火焰的大小会变化,不能保证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要保证两个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比较困难.量热器的电热丝在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选择量热器更好.

师:你们准备选择加热什么物质?依据是什么?

生:水、沙子、油.常见,容易得到.

师:不错.煤油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时,升温明显,老师准备了水、煤油.

师:怎么获取一定质量的水、煤油?

生:用天平、烧杯称量.

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生:先根据V=m/ρ算出一定质量的水、煤油的体积,再用量筒量取.

师: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为了精确测量,老师选择分度值是0.1 ℃的精密水银温度计.

2.3引导学生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

说明:“探究加热物质时,物质温度升高的多少与吸收的热量、质量、物质种类的关系”是初中物理实验难度比较大的实验,该实验涉及三个变量的控制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了研究方法,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情、进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然后选择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也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教师适时点拨(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学生再尝试,最后教师给出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这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才能提高.根据学情、进度、教学资源,实验探究可以分组也可以演示.

3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教学电源、量热器2个、温度计2支、量筒、导线若干、停表、水、煤油.

实验步骤:1.在量热器中加入80 g水,然后接上教学电源,电源拨到6 V档,闭合开关,分别加热1、2、3分钟,测量水的初温、末温,算出水温升高的度数.

2.先后在量热器中加入120、160 g水,加热1分钟,测量水的初温、末温,算出水温升高的度数.

3.在另一同规格量热器中加入80 g煤油,加热1分钟,测量煤油的初温、末温,算出煤油温度升高的度数.

表1

次数物质质量m/g初温/℃加热时间/min末温/℃温升/℃

1水8019.2120.91.7

2水8019.2222.63.4

3水8019.2324.25

4水12022.81241.2

5水16023.11240.9

6煤油8021124.43.4

4引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观察、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分析比较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质量的水,吸热升温,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的热量Q成正比.

生2:分析比较1、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不同质量的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Δt与质量m成反比.

生3:分析比较1、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水和煤油,在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Δt不同.

师:大量实验表明,上述结论也可以推广到其它物质.

5引导意义建构比热容概念

师:加热某种物质时,物质的质量m越大,升高的温度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Q越多.假设加热1分钟吸收的热量是Q,则加热2、3分钟吸收的热量分别是2Q、3Q,分析比较1、2、3、4、5次实验数据有

Q80×1.7≈2Q80×3.4≈3Q80×5≈Q120×1.2≈Q160×0.9,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有意义理论;高校篮球;教学设计;有效性

一、有意义理论溯源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点是学习者自身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想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其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的意向)、认知结构以及学习态度;一点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意义。学习任务对于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的任务能够在非任意的和非逐字逐句的基础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从主观条件看,学生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意愿;而且,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同时,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的知识得以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是不可或缺的。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要求,即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并研究的一种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的内驱力就是一种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奥苏贝尔提出了三种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它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事物的需要、掌握知识的需要、系统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由学生好奇的心理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认知的内驱力以获得新知识、获取新信息、解决新问题等为目的,因此,它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本身的内部学习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一定目标,取得一定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社会地位的需要。同认知的内驱力相比,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外部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但它的作用时间往往要长久。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第二个组成成分,它可以促进学生将学习的目标指向将来要从事的理想工作。附属的内驱力指个人为了赢得或保持长者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因此,我们要重视认知内驱力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尽量使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奥苏伯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应用科学,是教育技术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中的要求,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教学设计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系统分析方法解决一系列复杂教学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等作为其理论基础,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基本方法与技术。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相关学者认为,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首先是主体与主导之间的关系问题。设计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考虑怎样教,还有考虑学生怎样学,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其次是多数与少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化解这一矛盾,采用一些能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策略,把个别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转变为由全体学生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第三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先进教学设备纷纷走进课堂,这打破了原来平淡的课堂,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一个是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问题。体育的学习室为了掌握学习的方法,掌握终身体育的本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加以体现。

三、有意义理论下的高校篮球教学设计

有意义学习理论中突出的强调了学习者自身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和学习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意义。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理论中也强调了设计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多数与少数、手段与目的和学习与应用等四种关系。这些,给我高校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设计中提高了较为清晰的设计思路: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必须依据课程内容的性质设计。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都已经处于成年人的阶段,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其实际情况。这些大学生通过12年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之后,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篮球运动能力,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突出竞技性、激发性。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打破以为沉闷的课堂,激发大学生的青春活力。除了在内容上要注重实际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之外,在教法选择设计上也同样需要。例如,比赛法。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比赛的形式完成所要教的篮球动作技术和方法。通过比赛的竞争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比赛过程总遇到了困难,通过教师的及时讲解得到了解决。因此,选择好内容、选择好教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都有极大的帮助。

总之,有意义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提供了方法与途径。作为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加以实践、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1] 谭细龙.有意义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 张雪兰.新课程理念下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01).

[3] 曹竟成.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J].体育与科学,2002(05).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注意事项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对教育的深远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90年代末以来,人们逐渐把先进的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审视与变革,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运而生。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

那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呢?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优化实现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各有分工,相辅相成。教师从传统教学的知识施予者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设计者和情境构建者;而学生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最大受益者,在接受信息化教学地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主动学习的终身学习者。总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在多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学生置于解决问题的开放学习环境中,提供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通过监督、促进、构建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评价其有效性,进而达到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多个不同维度的特征。

首先,在理论指导方面,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基于行为主义的,而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基于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多种学习理论的;其次,传统的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主要来源于课本,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处于开放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包括大量的多媒体与网络学习资源,不再仅仅拘泥于课本;再次,传统的教学设计将教师放在中心位置,是知识的施予者,而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倡导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地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此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更明确、科学、灵活,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其中科学性体现在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上,灵活性主要是指教学目标在一定范围内。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可以适当调整,避免传统的教条僵硬的教学目标带来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加注重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目标只是为了促进这一目的的实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体系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强调结果的同时,更注重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在多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不容小觑。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者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地建构,这个过程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完成,当然此过程中可以有他人的帮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要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注重创设学习情境,采用教师起主导作用与学生居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协作、会话和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支架式教学是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常被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但是广大教师也不能忽视其他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比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来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促进这一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单独地依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采用多种有益的学习理论作为指导理论,才能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为教学添彩。

2.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来自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就成了今天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该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身价值和权利,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借助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支持、关照和引导。

传统的教学设计将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设计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拟定、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情感体现与学习的自主性。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媒体、内容等)中,学生的学习居于中心地位,其他要素的存在都是为这一中心服务的。

3.借助多种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必须要有理想的学习环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可以让现实中的情景打破时空的限制,移植到课堂中,为学习者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极大地激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最常用的学习工具有记事本、写字板、Microsoft Word、Flash以及多媒体网络化专用教室等。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筛选与设计,提供给学生与教学主题或问题相关的网络资源、典型案例等。通过这些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学习者可以互相合作和支持,使用多种工具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4.抛给学生具有驱动性的问题或者任务,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信息化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所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自主解决或完成的任务要新颖,贴近学习者生活,考虑学习者兴趣,真正吸引学习者,做到与整个学习活动有机融合。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就是问题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提倡的思想是在学习情境中设置问题或者任务,确定学习者活动的主题。这样,学习活动就有了明确的任务与目的,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做。这些问题或者任务要隐含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贯穿学习活动的始末,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学习者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或者任务驱动下,通过对多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1.避免为了整合而整合――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最常提到的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研究文献逐年大幅度增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变成为一个专门用于表述技术与课程关系的特定术语。李克东教授将此术语定义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虽然很多一线教师进行了一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益的尝试,但是未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仍局限于利用计算机展示教学内容,化抽象与直观,变文字为声音和图像,甚至有些是为了整合而硬加进去的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的整合措施。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沉闷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只是间接参与了教学活动,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

2.避免忽视教学目标的分析――做到教学目标与意义建构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即教学就是以教学目标为起点,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最终目的。但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不是从教学目标开始的,其最终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不提教学目标分析,只提意义建构,这样是片面的。应该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意义建构。

3.避免“放牧式”教学――平衡师生主导主体关系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及自学,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有的教师还没从传统教学中转变过来,始终保持教师“满堂灌”;而有的教师则给学生完全的开放环境,任由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这样容易导致“放牧式”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一点上,一部分教师往往处理得不好,找不到一个适度的平衡点。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深刻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借助一切有益于学生学习的资源或者工具进行教学,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一步一步地把握好这个度。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信息化教学设计没有具体、固定的模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深刻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了解其特征,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模式,然后将该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出版社,2002:88.

[2]丁晋.探究信息化教学设计[J].才智,2012(1):59.

[3]王杰超.基于ERP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1-102.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4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为例来具体阐述。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能够总结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通过看图,进一步锻炼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利用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实物投影、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辩证、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看到它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其中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志士反清斗争的第一枪,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因为前面的两节课,学生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这节课中,学生可通过历史知识的联系和比较,更明确地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其一,要把握好中国同盟会的性质。其二,要让学生领会理解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含义。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腐朽的清政府被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要通过学生的探讨,正确认识革命意义,评定革命任务是否完成。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通过图片展示和分析法,正确看待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利用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辩论,认识到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

1.专为这课准备的实物投影图片。

2.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童年孙中山的故事。之后,他决心寻求救国的道路。利用投影打出孙中山像。

2.革命准备

【总结归纳】

[重点强调]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注意把政党和团体加以区别。

革命纲领要向学生讲清另外的一种表达方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鞑虏”在这里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并利用革命手段,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统治。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的侵略势力。这是在中国第一次破天荒的提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张。

[培养能力]

通过前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制成简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

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的对比:

[学生探究活动]

怎样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它们怎样相互解释?

[课堂小结]

民族主义,就是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3.武昌起义――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

[启发引导]利用幻灯打出武昌起义形势图,并加以讲解。

[学生体会]革命党人不屈的斗争精神。

4.中华民国建立

[诱发想象]

指导学生观看录像“中华民国的成立”,并用投影打出“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诱导学生思考想象,使历史情境再现,学生认识到中华民国的成立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阶段。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探究活动]

学生分正反面两组进行辩论赛,正方观点: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具有进步意义;反方观点:是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胜利果实被窃取。

[课堂小结]

辩证客观地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证明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证明辛亥革命又有失败的一面。

[能力培养]

通过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归纳总结]

辛亥革命的教训: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而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七、教学评价

[知识反馈]

通过习题巩固课堂知识。

八、本课教学设计模式的优点

教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的研究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运用到实践中。然而,如果运用不当,只流于形式,不仅发挥不出教学设计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把过多的时间耗在内容设计上。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是要优化教学,促进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但是现在有些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工作,或者是为了应付新课改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并没有特别突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使得教学依然停留在教书讲课为主的层面上。而所设计出的课件也没有脱离传统的教案形式。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设计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围绕着这些教学问题和学习者而进一步展开设计活动,编写出促进教学的教学设计。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

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要使它们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通过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使之能真正地为解决教学问题而服务。比如教学设计最后的教学评价,拿形成性检测来说,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点一一进行反馈,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巩固,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另外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时,运用的语言描述也要注重规范性,使其清晰、明确,体现出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学习对象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描述以及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中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要有机结合

自从新课改以来,教学设计就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所强调的以教为中心的思想,新型教学设计注重了学习者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然而,过分强调以学为主往往会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便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所以,“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各有利弊,应将它们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教并重”,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担心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过多,既会影响纪律,又会影响到教师上课的进程。因此教师便牢牢地抓住课堂,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虽然期间偶尔会有提问,但只是些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主体之间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整堂课使学生感到毫无趣味。相反,另外的一种情况就是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寻找问题进行讨论。而教师没有明确的指导、提示,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放羊式”的,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只是单纯的活动,最后还没有体验,失去了活动的价值。“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反倒使学生的自主变成了放任自流。

由此可见,科学的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把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与以学为主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因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四、教学设计中的媒体情境要适当

在网络技术先进的当今社会,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境,尤其是针对历史这一学科,在历史情境再现的情况下,无疑是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是一种潜在的优势。但是如果过多地以媒体情境代替全部真实情境,就会显得过多过烦,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要适时适当的运用,发挥其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五、注重教学设计的效果

启发、创造、探究、思维,这些鲜活的词充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丰富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那些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们来讲,历史知识几乎为零,就像是一张白纸。此时进行的教学设计,就如同把教师的身份转变成了艺术家,要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美丽的图案。

综上所述,在教学设计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力得到培养。简言之,教学设计正是教师驾驭在手中的一门创造性的艺术,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配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会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0

[3]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2)

[4]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

[5] 李志厚.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

[6]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7

[7] 姚锦祥.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历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9.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关联主义;室内空间设计;数字时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不再以线性方式获得,学习可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外,变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es)2005年在《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一文中将“关联主义(connectivisim)”定位于目前的学习趋势,并在同年界定“网络构建”即网络时代的“学习”,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学习理论被展现在世人面前。关联主义不仅概括了学习的社会化特色进程,而且对专业教学者教学方式的革新方向和具体教学方法的提炼也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它使当前的教学者更清晰地、具体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学习环境,并依环境制定出相应的、更趋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关联主义及其学习观

关联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合,旨在将学习集中在专业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从而使我们学到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其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学习与知识建立于各种观点之上;学习是一种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连接起来的过程;学习可能存在于非人的工具设施中;持续学习的能力比当前知识的掌握更重要;为促进持续学习,需要培养与保持各种连接;看出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联系的能力至关重要;流通(精确的、最新的知识)是所有关联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决策本身是一种学习过程。

关联主义者认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习手段的高技术含量的增强,必然导致学习方式的变革,人们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技术,立足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框构,学习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它强调了学习者的外部关联(包括神经网络、知识网络、社会网络、互联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者更关注学习者所获取的知识所依存的社会结构和基于学习者自身修养及条件的信息处理手段与技术。他们依据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借助信息处理技术,跨学科、跨专业地对知识进行最广泛的模糊构建,并以此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对知识的运用也更趋合理。

二、传统室内空间设计的教学特点及不足

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教学体系强调了要素训练和统一训练,并且强调了设计实践,人们有计划地将专业分成基本语言表达,如制图、效果图、模型制作等;基础思维训练,如构成、材料选配、美学基础等;法律常规以及综合训练。将室内空间设计从不同的维度肢解,进行逐一训练,然后再重新组装,进行综合训练。在此过程中还包含了方案的批评和修改以及大量的实践考察。

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后果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相对独立、集中的要素训练,虽然有利于学生对要素特征的把握,但通常容易使学生设计思维公式化,机械地将要素进行组装,往往使设计不够协调。

2.设计的个性教育一直是空间设计教学者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者难于突破的教学瓶颈,而统一的训练方法必然导致雷同的思维,这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抹杀了学习者的思维个性,必然不利于学生个性教育的发展。

3.由于受传统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中的非艺术性教学环节,比如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一直是教学参与者难以攻克的难题。尤其在许多科学原理的应用性理解和专业取舍上,往往因自身知识资源的有限而变得举步维艰,大大挫伤了设计者科学设计的积极性。

4.传统的教学评价的参与者大多时候仅限于周围的少数人群,导致评价偏颇、单一,制约了设计方案的进展和成功。

5.恶劣天气、交通、工地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破坏实践环节的顺利进展。

三、关联主义视角的室内空间设计教学的优越性

1.从教学内容方面看。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占有很大比重,通常学习的组织者会带领学习者进入现场对材料、施工等进行实地考察,但恶劣天气、交通、工地环境等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学习者的实践,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新的流媒体技术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材料之感,而且可以很好地再现施工过程,甚至可以进行互动。“我们不再亲身经历并习得知识,我们的学习能力来自于各种连接的建立”,空间设计的教学参与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信息库,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视频的,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环境的约束性也比较小,学习者可以足不出户,一览天下。并且也可以进行尽量多的相关材料的比较和相关施工的观摩,进行多维的专业知识了解。

2.从知识的联系上看。关联主义者将学习和知识建于各种关联之上,强调认为知识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观点敦促空间学习者从一个面甚至一个体系去把握知识,在要素训练的同时,利用庞大的网络对具体方案进行要素提取或者将要素放入具体方案进行比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设计中要素分解的相对孤立,使设计更加协调。

3.从教学过程来看。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的组织者注意到了教科书的相对滞后性,在教学中通常以当前流行的“大师”或“前辈”的设计方向为核心引导,不仅左右了对个性思维的培养而且终究跳不出思维雷同的窠臼。关联主义强调了“决策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指出学习的参与者能够“看出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联系的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依据自身条件建立的联系,室内空间学习者必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免于陷入“榜样思维”的僵局,建构出各异的知识框架,从而使设计更具特色,推进个性教育发展。

4.从学习的过程上看。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是室内空间设计本身固有的特点,关联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种将不同专业节点和信息源链接起来的过程,这对室内空间设计的教学形成有力的支撑。借助网络系统,学习者可以顺利完成艺术、哲学、新材料、新工艺等专业节点的建立和信息源的链接。更好地完成相关科学原理的专业嫁接,使设计更合理,更科学。

5.从评价上看。由于受教学技术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评价仅限于授课教师和同学之间比较狭小的人群,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关联主义者意识到学习者可以借助这些“非人的工具设施”组织更庞大、更专业的交流平台。室内设计者可以将自己的方案“挂”在网上,吸引多元的信息评价,从而使自己的设计得到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促进自己的设计学习。

四、结语

关联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构建了当前室内空间设计教学的新方法,但依然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空间设计的学习参与者只有更好地完善和提高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关联,提高室内空间设计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靖,冯锐.基于关联主义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08,(6):53.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6

一、建构主义内涵、学习理论及其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及学习资料,通过自身感悟而构建相关知识的过程,其获得(或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构建知识意义的能力。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具有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是能够使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联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它是学习过程的目标;情境则要求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来达到有助于学习者实现意义构建的目标,而会话和协作能使得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和彼此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充当促进者和参与者。

当前,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也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承担者,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这一认知主体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采用教师的思维和心理获得知识,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大大减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方式,老师只作为他们建构知识的辅助者,起到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的作用,这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

二、课程的建构性、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和设计

(一)课程的建构性

基于构建主义的课程观可以概括为:课程是一定情境下过程的、整体的、创新取向的社会存在[1]。课程的建构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以学生和教师为活动主体;以学科、个体经验、问题为相对起点;以体验、理解、交往等为主要方式;以课程意义重构为目标。需要说明的是,课程建构的相对起点不仅包括以往的学科积累和个体经验,还包含了有待发掘和创新的问题。在对课程意义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领和辅助,学生深入体验和交流,激发其对课程意义的创新性重构,又会进一步解决问题并衍生出新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和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支架式教学是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形象化比喻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从一个水平到达另一个高水平时,其原有能力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帮助其创造最邻近发展区,支撑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认识构建。抛锚式教学要求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确定该类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学生要想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需要在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他人经验性地描述。随机进入教学是为了对带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意义建构,在教学中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从不同时间、情境、教学目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使学习者通过不断重复,获得对事物认识上的飞跃。

(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及步骤(见图1):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改革

(一)数据库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特点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分支,数据库系统已成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2],因此,《数据库系统概论》成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要求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该课程的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及其规范化理论、标准语言SQL、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等。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理论指导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即理论要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第二,完成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任务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与合作,因此,在日常上机练习时就要进行相互交流,培养团队精神;第三,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该课程具有大量新技术、新进展有待拓展,教师不能将该课程定位在工具或产品层次上,而要引导学生从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掌握课程内容,并对数据库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所理解。

(二)建构主义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根据数据库课程的特点,依照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步骤,通过案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该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应用。这里给出的两个案例分别是:对数据表主从关系的意义建构、对视图的意义建构。

1.教学目标分析

对于不同的教学主题单元,应通过分析决定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1中,数据表主从关系的学习单元较为抽象,涉及到表的建立、主键及外键、参照完整性等知识点,而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这些知识点又非常有用,如表与字典表的设计就是以上知识点的典型实际应用。在改革前的教学过程中,虽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讲解理论后,通过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SQLServer)加深学生的理解,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因理论较抽象,二是SQLServer本身是新知识需要消化,另外在展示时又不够直观。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用支架式和抛锚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在讲解基本理论后,先引入Of-fice套装软件中的ACCESS软件作为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支架式教学法理解和建立表的主从关系,接着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和最终的解决效果,采用抛锚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完成对数据表关系实际应用的意义构建。在案例2中,针对视图的意义建构,采用随机进入教学法,就此同一问题在多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中(包括ACCESS、SQLServer2000、SQLServ-er2005)进行对比,通过讲解ACCESS中的视图(查询)对象,并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系统平台中的该类对象的应用,总结规律,实现举一反三的意义建构。

2.情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及自主学习设计

情境设计是根据主题单元,在理论课和上机练习中设计出要学习主题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信息资源设计使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和主动探索,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如在数据库课程中,教师给出教材、主要参考书、国家精品课网址、多媒体课件,同时要求学生查询、浏览网上电子书、相关论文、与数据库技术相关的BBS网站,扩展学习者获取资源并利用资源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分别根据上述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出学生学习时不同的自主学习设计。采用支架式教学,在讲解了数据表、主外键及参照完整性的抽象理论后,进入ACCESS系统,这时,只介绍表、关系图所具有的功能,并给出数据表建立关系后效果而不介绍实现过程,因ACCESS具有Of-fice软件易学、易用的特点,而且关系效果图使得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和简单化,因此上述做法形成有效支架,配合学生上机练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意义建构。采用抛锚式教学法,给定一个实际问题,说明数据表关系的作用。如当面对多条人员表中记录的输入时,通过人员表与字典表(如民族、政治面貌、文化程度、职务、职称)间关系(图略),就会方便快捷地完成人员添加。同样,教师在此环节中,只对查阅字段、视图的功能进行介绍,具体实现过程仍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采用随机进入教学,针对视图(查询)对象,首先在ACCESS环境下进行讲解,然后进入SQLServ-er,由学生通过对比,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意义建构。进而,引导学生以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者的角度,总结视图的功能、作用以及设计要素。

3.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将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每组指定一名组长。在数据库课程的日常实验中进行问题讨论、互帮互学,组长了解小组成员的水平和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程最后的开发系统大作业中,组长负责分派任务,并对小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既可以采用面对面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基于Internet的在线方式(如BBS)或E-mail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