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散文范例6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范文1

内容简介: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诸多篇章如《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代代相传,成为经典。

书评:

我一直喜欢郁达夫的散文,最早接触他的作品便是选入语文课本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被我的同辈们奉为“大爱”,念念不忘。郁达夫的散文好,诗词也好。和鲁迅先生一样,郁达夫坚持写旧式的诗词,而不写新诗。不论是平仄、格律、用典,都娴熟如一个旧式文人。或许是因了诗的缘故,郁氏的散文里便有一股古典诗的韵味。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了一本《达夫游记》,还用傅抱石的山水画配做插图,这是极相宜的。这本集子收录了29篇文章,游历的地点涉及北京、杭州、浙东、福州、扬州等处。对于文中涉及的地方,有的我去过,有的则尚未游览。比如写北京的《故都的秋》和《北平的四季》就令我颇有感触,我客居北京也有好些年了,每每走在南城的街巷里,或者是秋叶飘飞的草木下,便会想起郁氏的文辞来。他不只是对于景色写的准,最紧要的是写出了那滋味。如今走在陶然亭,亦或是中山公园,那滋味也仍然还在,这便是郁达夫的真。

在风景中,如何界定游历者的身份呢?游历者与当地的土著不同,首先在身份上,游历者是“客”,因此看风景的心理便不同。对于当地人而言,有些东西是熟视无睹的,正所谓“家乡无风景”,而对于游历者而言,他所看到的风景是先前所不熟悉的,甚至是从未见过的。这就像是面对一个熟识的美人和面对一个刚认识的美人的不同,对于那熟悉的美人来说,你深知她的家世,她的父母兄弟,她受教育的程度,甚至于她的一些小脾气和不良嗜好等等。而对于陌生美人,则是一无所知的,这便多了一层神秘感。“美”最诱人的一种特质便是神秘,它诱使人去探寻。人们喜欢游历,其中就暗含着冒险的心理。不论是美人还是美景,都是一样的。

郁达夫散文范文2

违背婚约,做郁达夫的女王

郁达夫第一次见到王映霞,就被迷住了。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心被映霞搅乱了。南风大,天气却温和,月明风暖,我真想煞了映霞……”

王映霞比郁达夫小12岁,杭州人,天生丽质,皮肤细腻粉白,人称“荸荠白”,被誉为杭州四大美女之首,艳名远扬,成为许多男青年的梦中情人。

王映霞自幼习读诗文,文学功底不错,也是郁达夫的粉丝,上学期间,就醉心于郁达夫的作品,当她接到郁达夫的橄榄枝时,虽然对方已有家室,自己也有婚约,仍不免为之心动。

为了赢得王映霞的欢心,郁达夫全力发挥浪漫诗人的优势,给王映霞写了无数热,倩如火的情书,其中言词恳切,情感真挚,动辄说。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一切,包括生命”之类爱到极致的话。王映霞被感动了,无奈已有婚约,只好痛心的拒绝郁达夫。郁达夫早有准备,他在其中一封情书中对王映霞说:“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喜事。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的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但你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做家庭的主妇,或拖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考虑的路。”为了说服王映霞,郁达夫还极尽劝服之能事:“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抛弃……”

年轻的王映霞挡不住郁达夫的猛烈追求,最终违背婚姻,选择做郁达夫的“自由的女王”。

风雨茅庐风雨飘摇

郁达夫对王映霞一见钟情,又肯抛妻弃子娶她,这与王映霞的美色是分不开的,但郁达夫忘了,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尤其是像王映霞这等美女,不知有多少人垂涎三尺呢。郁达夫更没想到七年之痒这个词,他饱含一腔理想主义式的痴情,幻想与王映霞坐在摇椅上慢慢变老,希望越高失望和打击就越大,越爱一个人,越想把她拽在手心里,就越拽不住,就像握沙子,握得越紧散得越快。

郁达夫是著名作家,难免常有社交活动,王映霞少不了随行,而且总是艳惊四座,慢慢地,王映霞成了社交场上的名媛,媒体追捧的明星,名人雅士趋之若鹜的对象。女人,尤其是美女,虚荣心一般都很强,经不住男人的美言称赞和大献殷勤。当时的特务头子戴笠十分喜爱王映霞,常在交际场上向她献殷勤,郁达夫急了,但又惹不起这位杀人魔王,他先是限制王映霞外出,后来索性搬家,从上海搬到杭州。

这时,她王映霞与郁达夫已结婚八年,刚过了七年之痒,激情已经褪得差不多了。加上五光十色的社交生活的诱惑,王映霞开始反思这段婚姻,她渐渐觉得当年嫁给郁达夫是一种错误,尤其是为他生下四个孩子,更是错上加错,她被这个家束缚着张不开臂膀,而她是多么想去拥抱她想要的幸福生活啊。

其实,王映霞这种女人,无论嫁给谁,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太美了,总有美丽的诱惑在身边环绕,让她觉得她应该享受更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人生。

郁达夫给他和王映霞的家起了个名――风雨茅庐,意为躲避风雨,过安稳平静的生活。没想到,风雨茅庐没过多久,就开始风雨飘摇起来。

搬家杭州没多久,郁达夫就远赴福州供职去了。王映霞把儿子们交给母亲照管,再请两个姨娘帮忙。自己摇身一变成花枝招展的社交皇后,一天到晚外出交际应酬,要不就是在风雨茅庐招待客人,茶余饭后,不避男女,开口无忌,说些谑而不虐的笑话,风雨茅庐成了男士们最爱光临的地方。而王映霞与戴笠相好的传闻也不胫而走。

互揭伤疤,上演婚姻闹剧

1938年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杭州危在旦夕。王映霞携家避难到浙西山区的丽水,与情人戴笠比邻而居,惹出许多闲话。郁达夫闻讯急忙赶到丽水,带领全家前往武汉,想斩断他们的关系,没想到,却无意间看到了他们之间三封情意绵绵的情书。郁达夫愤怒已极,把这三封情书照相制版,在朋友中厂为散发,想要王映霞知难而退。王映霞无所谓,来个不辞而别,郁达夫长夜不眠。窗外王映霞洗涤晾晒的纱衫还挂在哪儿,郁达夫恼羞成怒,拿笔咆浸浓墨在那纱衫上大写:“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郁达夫还在报上登出“警告逃妻”的启事,使得王映霞颜面尽失,肝肠寸断。于是戴笠通过中间人来做郁达夫的工作,郁达夫又在报上登出:“道歉启事”,王映霞写了一纸“悔过书”,双方于是言归于好。这时武汉局势吃紧,郁达夫扶老携幼带领全家逃到洞庭湖南岸的湖南汉寿。  从上文可以看出,郁达夫着实不会处理夫妻感情,婚姻出现问题不先自我反省,反而做出一些没有风度和教养的事情,这更助长了王映霞的反叛心理。虽然表面是和好了,两人内心的矛盾更深了。没过多久,两人又重新撕破脸皮了,郁达夫把他与王映霞的婚姻点滴纪录下来,发表在香港报纸上,文中对王映霞用词尖刻,不留余地。王映霞气得七窍生烟,一连写了几封言寄到报社,大骂郁达夫是“欺膝世人的无赖文人’、“包了人皮欺骗女人的走兽”、“疯狂兼变态的小人。”于是互揭疮疤、形同分水、冷战分居。

1940年8月中旬,郁、王两人在新加坡、香港、重庆分别刊出离婚启事。

离婚后的生活

离婚后,王映霞来到重庆,由戴笠介绍进入外交部担任文书科的科员。此时她已34岁,正是风韵犹存的年龄。上班第一天,她刻意打扮一番,她本来就长得漂亮,再穿上一身凹凸有致的花色旗袍,是登三寸高跟皮鞋,确实是光艳照人,当她款摆腰肢地走进办公室时,那些出出入入,口操外语的时髦人物,顿时感到眼前一亮。

1942年4月4日,王映霞与钟贤道在重庆百龄餐厅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钟贤道是江苏常州人,任职于重庆招商局,在当时拥有相当地位与实权。王映霞与钟贤道的婚礼十分隆重。重厌的中央电影制片厂还为他们拍摄了新闻记录片,上海、杭州各报上登载了大幅的结婚广告。但戴笠对王映霞仍十分照顾,他不仅把一些赚钱的项目给王映霞丈夫做,还给了王映霞一些房产。

后来郁达夫在新加坡与厂播电台工作的李筱英同居。稍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火逼近新加坡。郁达夫辗转逃到印尼。娶了华侨少女何丽有为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郁达夫无缘无故地被人诱出杀害,尸骨无存,享年50岁。有人为是戴笠手下的特务所为。

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而死。王映霞顿失凭依,辞去外交部的文书工作。急流勇退,过着朴实无华的主妇生活。随丈夫到了芜湖,生了一子一女。

郁达夫散文范文3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具有自然畅达、率真热情、浓郁清新的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画廊中。留下了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传世之作。他的相貌很清癯,高高的颧骨,眼睛和嘴都很小,身材瘦长。看起来很像个江浙的小商人,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那么一肚子绝世才华的人。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他是思想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人,并不像人们心目中想像的是一位儒雅书生。

他从上海迁到杭州的第二年初夏,一天午后从余绍家出来,准备去湖滨找王映霞和郁风,然后一起去湖上泛舟。当走到仁和路、东坡路转角处,看见一个“伤兵老爷”正抡起仅存的一只胳膊打着黄包车夫,拳加,骂不绝口;那个车夫血流满面,不敢还手。一时同上不少人。虽然看样子都很气愤,但没一个人敢出来说句公道话。因为上世纪30年代的“伤兵老爷”,都是参与“围剿”红军被击溃的残兵败将。可一到后方医院。都成了有功之臣。他们上戏院――白看;上酒楼――白吃;上妓院――白宿,人称“三白大亨”。一见这帮人闹事,官府不敢过问,宪警绕道而行。郁达夫挤进人群,只见那可怜的车夫哭着向大家诉说:“这老总从拱辰桥上车。我也没敢多要,讲定拉到旗下给两毛钱。谁知拉到地方了,他把两个铜板往地上一扔说,“今天算老子倒霉,坐趟黄包车还得掏腰包。”说完就走了,我拉住他,他就打我。先生们!我空着肚子,拉了他足足二十里路啊!”

车夫的哭诉,激怒了郁达夫,冷不防他排开众人闯入重围,指着伤兵的鼻子,怒吼起来,“你算中国人吗?你也吃饭吗?人家流汗出力把你从二十多里外拉来。你只给两个铜板还揍人家一脸鲜血,天下有这个理吗?!”那个“三白大亨”起初愣了一下,当他一打量这位来者,不屑一顾地说:“什么理不理的。老子生米就是这个样!”他边说边操起铁拐。恶狠狠地对着郁达夫:“我倒看看你长几个脑袋!”眼看铁拐照着郁达夫打下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位老汉闪身上去,把伤兵的膀子轻轻一托,铁拐咣当一声落在地上,这时黄包车夫也乘势抽去了伤兵腰的匕首。郁达夫见事有可为,对准伤兵的脸上猛掴一掌,训斥道:“路见不平,有人说:事不平,有人管,下次改过,饶尔不死!”这时候,群众一哄而上,把这个“伤兵老爷”打翻在地。饱揍了一顿老拳。

老汉拉了拉郁达夫的衣袖说:“走吧,先生!回头他一喊就来百十个,个个都有家伙,不能吃这眼前亏,快走,快走!”说完扯起郁达夫的袖子向湖滨急走。说来也巧,那老汉正是王映霞、郁风她们租用的那条船上的老大,大家都感谢老汉的见义勇为,自然也很佩服郁达夫的高尚风格。

郁达夫散文范文4

关键词:自然景物的描写,现代化散文小说,沈从文、郁达夫、萧红

中图分类号:I2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汪曾祺在谈及现代小说散文化的问题时曾指出:“所谓小说的散文化,即不是写人物的部分,不是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点气氛”。情绪如何酝酿,氛围怎样营造,首当其冲的便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一、作家、大自然和文学创作

就小说而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的将自然景物描写融入到了叙事之中。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把自然景物描写融入小说创作的作家也不胜枚举,尤其是沈从文、郁达夫和萧红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更加具有个人特色,而且,他们对大自然和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领悟。

屠格涅夫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描写大师,他在文中表现出的那种自然与人相契合而散发出的浓郁的诗意,激发了沈从文创作的冲动,又因为湘西山水自然的孕育,使沈从文建构了他的湘西世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清淡的散文笔调抒写自然之美。沈从文在《长河》的题记中也曾说:“在素朴自然景物下衬托简单信仰蕴蓄了多少抒情气氛。”崇尚自然,表现人性之“常”是其创作宗旨。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开拓者,抒情当然离不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他推崇卢梭“返归自然”论,赞赏其作品中自然描写的精美。郁达夫在《小说论》中说:“小说的背景中间,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感觉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天候的描写。”在其《闲书》中也有许多论及人与自然的观点。在小说中描写自然景物是郁达夫自觉的审美追求。萧红从小就亲近自然。家里后花园中生机勃勃的景物引起了萧红对生命、自由、美好的向往,是其热爱自然的最初根源。长大后,萧红对文学创作有了自觉的探索。她曾说:“有一种小说学说小说一定要写的像契科夫、巴尔扎克,我不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生活就有各式各样的作家,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反映其艺术上独特追求。”忠于自己体验和感觉的萧红在许多作品中都以其故乡为背景、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表现普通人民的生活。正是有了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对东北自然风情的独特描绘,才让我们看到了萧红异于他人的那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独特文体。

在沈从文、郁达夫和萧红的文学创作中,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拥有了各种思想和灵魂,寄托了他们复杂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们也因出色的自然景物描写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二、散文化小说中景物描写的类型

现实主义者描写的风景大都是他们亲眼目睹过的,并且他们会对这些自然景物作客观、细致的描绘,使得作品中的风景充满了质感。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虽然有意识的淡化时代背景,但从其文学创作宗旨和结果上看,沈从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只不过他坚持的现实主义是努力感受天地自然的运作规律。因而,在其笔下,大多是对自然状态的现实的民间生活的书写。在《边城》中,沈从文对茶峒山城及其码头、沿河的吊脚楼、方头渡船、白塔、碧溪的竹簧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精心勾勒出一幅湘风俗画面,表现出一种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边城整体风貌。

浪漫主义者在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注重的是一种格调,有浓重的的主观色彩和抒情性。自然万物皆可与人对话、交流。就像郁达夫在《沉沦》中写的“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苍空,觉得悠悠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自然景物可抚慰心灵感伤的人,可感知人的愉悦情绪,而人也能细致入微地体会着自然景物的常与变。浪漫主义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还特别注意景物随人物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即便是同一景物,在人物的不同情绪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他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意自然万物的有形之体,而在意自然万物的无形之灵。”

无论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对自然景物的书写都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纯粹描摹。小说中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背后蕴含着作家对大自然和人的命运的沉思。风景是一种象征。萧红在小说中对东北自然风景的描绘体现了她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领悟。我们在《生死场》中看到的“坟场、屠宰场、旷野、狂风、暴雪、野狗、蚊虫……”这些粗犷、恶劣的自然景物,不仅是当时的东北人民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自然环境,它们也象征了那时的社会环境。通过这些残酷自然景物的衬托,使读者更能深切感受到当时东北人民乃至全国普通人民生存的悲惨。无怪乎鲁迅在《生死场》的序言中说:“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郁达夫因其诗人的本性,在《迟桂花》中,他满怀深情的赞颂桂花和山中景物,深蕴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文中有言:“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的日子久。”历久才能弥香。“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是郁达夫对己对人的深切期望!

三、自然景物之于散文化小说的意义

任何一部成功的散文化小说都应该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否则,难以感染读者。出色的景物描写可以营造非同一般的艺术气氛。萧红后期的作品几乎都以荒凉为主题,以凄美为基调。这种感觉的形成与她对景物意象的选择和描写有密切的关系。《呼兰河传》的第四章,萧红反复写到“我家是荒凉的”。满院子的蒿草,一到了夏天就长没我的头顶,夜里一刮起风来就刷刷地响,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不仅如此,院子里的其它东西也都毫无生机。就算飞来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玩闹着,也不让人觉得繁华,反而更显荒凉和寂寞。这种死寂的景物意象与院子里冷清的人气两相映照,使读者更能体会荒凉的气氛。

散文化小说还有一大特点,即是追求意境之美。成功的意境往往能使人物、景物和情感融会贯通,产生虚实相映的效果。沈从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高手,读他的作品就会使人感到强烈的意境之美。如《边城》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用笔很浅很淡,但就是这种自然状态的描写,才会形成翠翠自然的形象。如同山间的日月一样明净,好似清澈的溪水那样柔美,宛若雨后的青竹一般富有生机。翠翠不仅是翠翠,她跟整个自然界是气脉相通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是他们心灵的反映。散文化小说因其“散文化”的特点,不易集中思想,又因其小说文体,要有一定的人物形象,因此,作家在行文前总要精心选择一定的自然景物以符合人物的情思和心境,并把它们融入作品的整体构思之中,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散文化小说中的自然景物不但参与了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且还使原本松散的结构有了内在的统一性。在《沉沦》中,郁达夫对烟雨迷蒙的江南天候和封闭的书斋生活的描写,既交代了人物多愁善感、敏感忧郁的渊源,也为他以后眷恋自然作了铺垫。其它的诸如田园风光的安宁,山中梅林的幽静等自然景物也都是为了适应“他”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和孤寂心境而设置,从而使人、物相得益彰,不但弥补了散文化小说常因事件的单纯而容易造成人物性格的干枯,而且增强了小说的意蕴。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2] 刘洪涛 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王自立 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郁达夫散文范文5

1、《故都的秋》中故都指北平,是今天的北京。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2、《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

(来源:文章屋网 )

郁达夫散文范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意象;悲凉;忧国

一、解读感伤的审美意象

正如郁达夫在他的小说《沉沦》中所说,他是“孤空傲世的贤人,超然独立的隐者”,特别是在故都浓厚、肃杀的深秋,他的感受尤其深重。在《故都的秋》的开头,他就用“清”“静”“悲凉”概括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从审美意象角度选取文中的三幅秋景图解读郁达夫其文其人。

赏析秋晨静观图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故都秋景特色的词语,重点品味 “破屋”“浓茶”“泡”“牵牛花”“蓝色”“秋草”等词语。赏景之地所在的“破屋”,刚好照应了“故都”之“故”,给人陈旧、破败之感。将这“一椽破屋”与“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联系起来,在辽阔的碧天之下,故都更显得饱经沧桑。那一碗浓茶全然没有文人雅士的清高闲逸,想来茶叶断然不会是嫩芽细叶,而应该是大片长茎,如此才够味,才与故都的秋的浓厚相匹配。秋季之花当以菊为首,但作者笔下赞颂的却是牵牛花(朝荣)。“朝荣”指早上开的花,牵牛花的习性就是“朝开午谢”,生命极其短暂。真是一种“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的花朵。郁达夫认为朝荣之最佳者为蓝朵或白色,将这冰冷的色彩再配上“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学生便不难感受到秋景中的悲凉之意了。

秋槐落蕊中的悲凉,学生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一些,毕竟是“落蕊”。关于“落蕊”这一意象也可以布置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课堂上可以适当拓展。另外,这里要突出一处细节描写,就是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置身其中感受秋境:满地槐蕊已经令人惆怅,如今又杳然逝去,连“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机缘都没有,只有那“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供作者遥想。

秋雨萧瑟,学生应该能感受到北国之秋带来的阵阵寒意,但是分析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北国秋雨的特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奇”在来得快、去得快,“有味”在下得够大、够透,“像样”在下得彻底,一阵雨过,天气真的就随之凉起来了。这种寒意是从身体浸到骨子里的。许多老师在赏析这幅秋景图时往往忽略了对闲人的解读。 “都市闲人”之“闲”也不可小觑,结合背景可知这些平民百姓并非是衣食无忧、清逸悠闲,而是时局混乱、无可作为、迫于无奈之“闲”。

二、探究悲凉背后的原因

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是知人论世。可以布置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郁达夫其人和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背景。课堂上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于是就有学生指出郁达夫一生经历了太多生死别离的痛苦:三岁丧父,家道衰贫;成年后到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中年丧子,母亲饿死乡野,胞兄惨遭暗杀,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郁达夫在《炉边小语》中表达了自己的美学观点:“悲哀致词易工”“悲哀之感染,比快乐当然来得速而且切”,这与他的身世经历不无关系,因此,他的几乎全部作品都流露出或浓或淡的感伤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又有学生指出《故都的秋》中流露出的悲凉情绪又不是颓废的,而是弥漫着一种平静的忧国思民的气息。

确实如此,《故都的秋》是在日寇侵占华北前,他携家游览青岛、北戴河之后留下的一部名作。他自己说,是“想在没有被入侵夺去之前,去瞻仰瞻仰这有名的旧日皇都”。可他看到的却是“皇城”的破败景象,此时这里的“皇城”许多建筑已被毁坏,留下的只有“破屋”“破壁”,这些既像那槐花的落蕊般悄无声息地没落,又像秋蝉般在有气无力地哀鸣,正在被“一条条扫帚”无情地扫出历史舞台。

郁达夫留日归来后,先后成立、加入创造社、太阳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怀着对祖国的满腔赤诚,其内心怎能不充满忧郁和焦虑之感?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样一位爱国志士怎能不忧心忡忡?

在师生合作讨论中,学生走进郁达夫所处的时代,笔者此时抛出本文的难点之一:结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为何对故都的秋爱得如此深沉?学生便不难理解了。结合同时期作品《北平的四季》中的一段话“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我们不难读出忧郁的文字背后饱含对祖国的炽热情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催款通知书

下一篇老舍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