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范例6篇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1

首先,作者通过巧妙的叙述方式自然地介入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中,使自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像花儿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等语句,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作者就生活在这个秋天,甚至让人觉得那个“泡一碗浓茶”,在院子里坐着看天的,早晨起来到街上散步的人就是郁达夫,他甚至还会在雨后的桥头和熟人用“平平仄仄”的北方话一同感受秋的凉意。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散文中作者的平民意识,就是因为在文中,郁达夫并不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俯视平民的生活,而是以一个普通的北京人的心境感受自己周围的生活。透过文字的表层,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郁达夫不仅在写秋景,更是在描述一种生活。于是,文中的景和情在生活的层面上融为了一体。这样,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就不仅仅是故都的秋的特点,更是郁达夫对人生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一种包容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生命价值追求。所以,直到文章的结尾,郁达夫仍然没有从故都的秋味中跳出来,而“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其次,本文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表达上侧重于主观世界。我们知道,从文学活动的规律来看,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调各有侧重,而作者郁达夫又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创作写出《故都的秋》一文的呢?

1933年4月,郁达夫为逃避国民政府的高压和文艺界的纷争而由上海迁居杭州,但他很快发现杭州也并非“世外桃源”,于是写下了“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这样的诗句,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离开杭州去青岛避暑,8月转赴北平,终于发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深沉的地方”,写下了传世名篇《故都的秋》。这就决定了郁达夫在描绘故都之秋时,必然会侧重于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表达,于是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只不过是郁达夫主观心境在客观景物上的投影,而客观景物则成为了郁达夫精神世界的缩影。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说是郁达夫饱尝了故都的秋味,还不如说是郁达夫找到了一种符合他悲凉心境的生活。这种生活既让他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又让他触摸到了历史文化的气息,正好契合了郁达夫的精神需求,成为了他“儒生逃秦”的好去处。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人和秋的关系,对郁达夫的主观世界加以分析。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所写“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必然深受中国传统悲秋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文人的这种悲秋意识中到底包含着一种什么情结呢?著名学者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里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蕴涵的正是“相思与怀归”的主题。而“怀归”恰恰又是“相思”的目的,因此,《故都的秋》更侧重于“怀归”主旨的表达,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怀归”,更是一个生活在战乱年代、饱受人生忧患与哀痛的读书人对精神家园的“怀归”。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2

1、《故都的秋》中故都指北平,是今天的北京。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2、《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

(来源:文章屋网 )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3

学生在阅读此篇文章时也很容易找到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是这却不能解决本课的根本问题――郁达夫先生怎么会喜欢带有这种悲伤调子的秋呢?

而本文却恰恰相反是在对秋的清、静、悲凉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自身经历的体悟,对家的安全、舒心的体悟,这对于高一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大的难点。

下面就我的两次授课情况来谈一谈我的体会。

第一次授课。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学设计,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找出文章的文眼。②文中描写了几幅图景,有何特点?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三个问题就好像简答题一样,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一堂死气沉沉的课,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更不用说体会郁达夫的散文中的美和散文的风格了。这种教学使学生不能体会作者饱含浓厚思想感情的心灵独白,这节课失去了意义,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次授课。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脑中听到了《梦驼铃》这首歌,让我找到了讲授《故都的秋》的灵感,屏幕上的画面以暗色为主,一条黄沙的土道,两旁是只剩树干的老槐树,有两个人在这萧条、苍凉的环境中缓缓地走着,其中一人手里拿着行李,我明白了这是在送别,而耳畔也响起令人伤感的调子“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生生敲心坎。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了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立刻,我明白了,人在思乡的时候,家乡再破旧再丑陋也是最美的,因为那是“家”,这不正是《故都的秋》作者的感受吗?此时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郁达夫为何喜欢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是因为故都的秋给他一种“家”的味道。这样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不解自通了。我要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真正地体味本文的情感之源。

这样,刚上课,我就放了这首歌曲,可苍白的画面,陈旧的曲调并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我知道学生一定会喜欢它,于是,我把这首歌给学生又放了一遍,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这首歌的歌词,这次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明白了这是一曲思乡之歌。我趁机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这首歌画面美吗?(学生:不美)②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学生:喜欢)③画面不美为何喜欢?(学生:饱含情感)④什么情感?(学生:思乡)⑤这样的环境离开不是更好吗?(学生:不,那是家)由此看来,每个人对“家”都会有一份深深的眷恋与难以割舍的爱。紧接着我让学生阅读《故都的秋》,并让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郁达夫为什么会对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寄予很深的情感。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4

1934年8月,郁达夫写了有名的篇章《故都的秋》,他笔下的故都是清、静、悲凉的。难道那时的北平景物都是如此吗?不!那时的香山红叶正因秋风而红,层林尽染;那时的颐和园正是湖光天色,浑然一体;那时的八达岭长城更是猎猎秋风,蜿蜒辽远……太多太多的热闹,太多太多的绚烂,都聚于故都,但郁达夫都没有写,因为那时的郁达夫正处于思想苦闷的阶段。1934年,当时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年代: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国土沦丧;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再加上“左联”的失败,白色恐怖的不断威胁,迁居杭州后的孤寂,使作者眼中的景物带有了一种特殊的情韵。

于是,在文章中,一幅幅北国秋景重复着“清”、“静”与“悲凉”。

在一处清静小院里,“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的牵牛花旁,还要“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把的丝纹”竟“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些触景伤怀,联想独特的文字,无不传达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之后是北国的槐树,亦是落蕊铺地,帚纹落寞的景象。接下来好容易有了些明显的声响,却也是寒蝉凄切,秋雨转凉的悲叹,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即便是稍带提及的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和潭柘寺,也逃不出芦花、柳影、虫唱、夜月与钟声这样的灰暗悲凉的景象与声响……所有这些无不是作者心情的写照。

郁达夫是地道的南方人,当时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处境让他异常苦闷,于是身居北平的他将这种情感寄托于北平,借北平的秋表达内心的愁苦。此文对他而言,可以说是唱给故都的一曲无尽的悲歌了。

过了两年即1936年,郁达夫又写了《北平的四季》,悲凉哀痛之感更为深切,使人读之泪下。“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

同样是1936年,同样是内忧外患、内心愁苦,同样写北平,老舍笔下的北平与郁达夫完全不同。

老舍是土个生土长的老北京,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和北平血脉相连。因而北平不仅是他情感的寄托,更是他心灵的归属。所以他的《想北平》是真正的想北平,是孩子对母亲般的想,是动情带泪的思念与眷恋,是想“我”的北平,北平的城墙院落、草木瓜果,也已整个儿与作者心灵黏合,散发出来的是一股闲雅而热烈的情怀。正如作者所写,“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郁达夫,南方出生羁居北平,老舍北平出生客居青岛,都写北平,一个是情感的寄托,一个是心灵的黏合。

放眼开去,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景物产生不同的情怀的例子比比皆是。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朱是重游,俞是初泛;朱更具文人情怀,对那怡人娱目的美景和粗率不拘的歌声,有着一种热切的依恋,感情上比较强烈,秦淮河在作者笔下如画,如梦一般;俞则更具哲人气息,置身在秦淮河这“六朝金粉”的销金窟里,他虽被这“轻晕着的夜的风华”所陶醉,但感到的“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与怪异样的朦胧”。比之朱自清的热切依恋之情来,俞平伯表现得冷静、理智。因而朱自清的游览是“文人之游”,俞平伯的游览是“哲人之游”。

即便同一人物,不同心境之下同一景物亦有不同感触。李清照笔下的荷花就呈现着不同的色彩。在清纯美好、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是“兴尽晚归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在愁绪无计消除的时候就变成了“红藕香残玉簟秋”了。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5

现在,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材料的读者,面对《动人的北平》是什么感觉呢?

《动人的北平》有点啰唆,有点散,不像《故都的秋》笔触细腻,更不用说《荷塘月色》的优美辞藻。多数学生感到十分茫然,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选到课本中来,没觉得有什么高超之处啊?再看标题《动人的北平》,文中写的北平动人吗?我们运用还原法来看这篇文章,将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如果说“珠玉之城”华贵富丽,“国王的梦境”应有尽有,城市宜居,动静合宜作为动人的理由是能理解的,但“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这一部分不是很奇怪吗?有守法的警察说明北平治安良好,有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和保护盗贼的人不就说明北平治安不好吗?

这样一还原,我们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种表达不符合我们一般人的情感逻辑,那林语堂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可见林语堂的逻辑不是情感逻辑,而是理性逻辑。他竭力要回避的反而是一个美好的北平,他竭力要表达的是一个良莠并存,善恶兼有,允许接纳各色人等的北平。这样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几乎每个人都把家形容为心灵的港湾,因为在家里你不必费心地掩饰自己,讨好别人,你的缺点放心流露,不用担心被驱逐,被嫌弃。北平给予林语堂的就是这样闲适、舒坦、自然的家园之感。这样我们就体会到了林语堂对北平情感的独特所在。

继续还原,北平是林语堂的故乡吗?我们知道,林语堂的故乡是漳州平和的坂里村。这就有意思了,一个人为什么会把一个非故乡的地方当做自己的故乡?我们就进入了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人还可以有一种故乡——精神的故乡,文化的故乡,所以林语堂对北平的感受是一个异乡人对北平表达的一种文化认同,精神上的归属感。

那这种认同感的核心是什么呢?林语堂在文章的第21、22自然段说“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这个也非常有意思,很明显与常理不符合。圣贤和教授荟萃才说明文化层次高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标榜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时,往往会说GDP总值;标榜一座学校质量高时,会说有许多高级职称的教师或名师。这是生活的常规逻辑,一个人认为一座城市最迷人的是人力车夫,这后面一定有特殊的情感逻辑,人力车夫可是社会的底层,作者的情感所系在底层百姓那儿,这是第一层。人力车夫收入虽然只有一元,很低廉,照理应该心情很不好,对客人态度也不会好,但这里的人力车夫却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遭遇。这样的人给你什么感受?他们的心灵超越了现实的苦难、窘迫,进入了一种自由的境界,这就是达观。这样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进入了一种美好的心灵层次的互相欣赏。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人情啊,超越了世俗的名闻利养!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林语堂对北平的认同核心了。那是一种温润的人情,蕴涵深厚,如同空气中水分一样的北平的文化精神传统——宽容达观。

这样分析,北平的“动人”才有充分的理由!

如果用比较法进入文本,我们会发现什么秘密呢?

从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寻求对比就是一种比较法。我选择老舍的《想北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来作比较。同样抒发对北平非同寻常的爱,三个作家有什么样的风格呢?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到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老舍的《想北平》是血肉相连的热烈。

郁达夫《故都的秋》这样说:“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有文人的偏执,为了故都的秋,宁可舍去生命的三分之二!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6

陈x  毛x 浙医二院放射科

2016年4月24日,为了更好地在党内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放射核医学党支部20余名党员在我科余日胜书记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故居白墙黑瓦,坐北朝南,郁门“双烈”出生于此。故居内保留着部分烈士遗物,是杭州市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故居正厅陈列丰子恺、黄苗子、茅盾、鲁迅等名家的题字及画作。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正厅左墙一幅鲁迅先生的亲笔手书:“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其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家耳熟能详,却不料就是鲁迅先生专门写给郁达夫同志的,为在场的年轻党员们补了一堂历史文化课。

夏衍评价郁达夫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1913年,郁达夫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亲身经历了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种种歧视和凌辱,在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学习期间,郁达夫在一则日记中写道:“……然余有一大爱焉,曰爱国。余因爱我国,故至今而犹不得死;余因爱我国,故甘受人嘲而不之厌;余因爱我国,故甘为亲戚兄弟怨而不之顾。国即余命也,国亡则余命亦绝矣!欲保命,不可不先保国……”也是在那时,郁达夫写下了他的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沉沦》。

历史从来不止于纸上,它供我们缅怀、反思,同样它还可以昭示未来。参观完郁达夫故居后,所有党员都纷纷表示通过这一活动更加强化了自身的政治意识,更加坚定了爱国、爱学校、爱医院及爱科室的信念;今后一定要继续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与其他同事一起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科室、医院、学校及国家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贡献绵薄之力。

上一篇四级

下一篇有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