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教学反思范例6篇

称赞教学反思

称赞教学反思范文1

语言专家Wolfson和Mancs对表达称赞语的方式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式化是美国称赞语的主要特点,多通过组合副词和形容词完成。左焕祺教授对中文的称赞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副词占到43%,形容词占到46%,动词仅占7%。这一结果表明,副词和形容词是中文称赞语中最经常使用的词语,而且汉语和英语的称赞语在句型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语+动词+副词的句型则是中文称赞语中的惯用句型,使用率超过41%,这种句型的不同是受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影响的,美国人对事物的评价注重个人感受是由于他们对自由个性的追求。而中国人对事物的评价则注重对方的感受,这是受中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影响的,所以,“YOUVADV”是中国称赞语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二、英汉称赞语回应模式的异同

“讽刺原则”、“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面子保全论”等是当前语用学中的几个重点理论。本文主要涉及到的是“合作”和“礼貌”两个原则。前者是1968年由Grice提出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质的准则———生成的话语不能是虚假的、缺乏证据的信息;方式的准则———生成的话语必须直接明了,意思准确,不能有歧义,不能让接受话语者听不明白;关联准则———生成的话语必须存在科学合理的关联性,方便接受话语者的理解。缓和式、接受式和拒绝式是当前西方人应对别人赞美时的主要方式。对称赞目标的转移是缓和式应答的主要特点,其目的是使称赞者称赞的程度有所降低,达到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效果。拒绝式的应对方式对交流双方关系的发展不利,在英语环境中,这种拒绝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这也是目前跨文化交流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三、英汉称赞语的语用差异对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称赞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 英汉称赞语 称赞回应 跨文化交际 对比分析

1.引言

称赞是人类社会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一种礼貌言语行为。正确地使用它不仅可以缩短跟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助于建立友谊,深化友情,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称赞语约定俗成的基本会话结构是被称赞人必须对称赞者作出接受或者拒绝回应的配对性结构(adjacency pair),有应有答,如:a) You look so great! b) Thanks,you too. 说话者在赞扬别人的同时希望别人给予积极的回应。怎样称赞别人,在什么样的场合及怎样对别人作出得体的称赞是成功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但是,因为英汉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中国人与英美人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个人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上述种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和英美人在对待称赞语方面就会具有不同的心态,从而他们的应答模式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同。因此,我们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要知道如何称赞对方,同样也有必要知道如何回应对方的称赞,从而避免语用失误,确保交际成功。本文对英汉称赞语及其回应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旨在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2.英汉称赞表达与其回应的异同

2.1称赞内容的差异

虽然称赞语都是褒扬别人,但是在汉语和英语中,被称赞的话题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在两种语言中,有关外表和能力的称赞语出现频率都很高,但是称赞所侧重的内容有所不同。在英语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人与人之间互相称赞的频率更高,其中在称赞内容中占据最主要地位的就是关于个人外貌仪表的积极评论。个人的服饰和发型更是被赞美的焦点所在。而称赞的对象多以女性为主,这与美国社会注重女性外表吸引力的风尚紧密相关。在中国,女性的外貌仪表同样也是被赞美的一个内容,但是不占主导地位,并且这种称赞更多地局限在女人跟女人之间。在中国,男性一般不称赞女性(特别要好的朋友除外),女性也较少主动称赞男性,否则会被认为轻浮、不正派或者别有企图。这大概与中国古代“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训诫有关。中国社会更注重人们的美德和个人素质,中国人认为好看的外表不如美德重要,因为长久以来他们一直认为过分注重外貌就不会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学习和工作。

就对外表的称赞来说,美国人侧重赞美别人刻意打扮修饰后的美丽效果,而中国人在称赞别人的外表时更注重自然气质。例如:美国人对发型称赞很多,但对拥有良好的发质欣赏却很少。他们会说“You look nice today.”却很少说“You are beautiful.”这样一句表示人本身外表气质很美的话赞美别人。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的称赞强调适用性,“You look nice today.”可用于任何人,不管他(她)事实上是否漂亮。另外,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喜欢新事物,欢迎新事物,不喜欢墨守成规。美国人喜欢有变化,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崇尚一切新的事物,所以生活中新买的衣服、房子、汽车、新的发型都会引起人们的称赞。相比之下,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普遍喜欢沉湎于对历史的怀念,一贯提倡艰苦奋斗的朴素工作作风。再例如,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对“girl”和“woman”的理解偏差就很大。一位外籍教师称赞一名中国学生说:“You are a clever woman.”而中国学生却说:“No, I am not a woman, I am a girl. ”在中国,“girl”表示未婚的青年女子,而“woman”则表示已婚的女性。因为该女生尚未结婚,被人称作“woman”,生怕别人把自己看老了,所以赶紧声称自己是“girl”。而在西方国家,十几岁的女孩就很希望被别人看做成年人,女大学生更喜欢视自己是成熟的“woman”,因为在她们看来,“girl”是幼稚无知的代名词。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例如我们对稍年长的人称为“老大爷”或“老大妈”,而西方人忌讳提到“老”字。西方人在外面喜欢恭维自家人,包括自己的配偶、父母和子女。而中国人在别人面前把自己家人说得太好就会被人瞧不起,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或者太虚浮,所以一般就会把对方的家人当做赞美对象。此外,英语文化背景下回避的一些问题,如有关个人的年龄、姓名、性格、家庭生活、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在汉语背景下却经常被提及,甚至常被用为称赞话题。

2.2称赞语使用场合和形式的对比

虽然英汉称赞语的主要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是英语称赞语更侧重表达双方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称赞语则更侧重表达对于对方的关心或者尊重。在不同的场合,或者是在相同的场合,英汉文化背景下称赞语的表达方式都不太一样。比如去别人家做客结束即将离去时,英美文化背景的客人会感谢主人的招待,并称赞主人菜做得很好,自己做客很愉快。他们一般会惯例似地说:“It’s so nice to be with you tonight.”; “The dish is so delicious.”; “I had a pleasant time here.”以此作为告别语。而汉语文化背景的客人一般却会以道歉的方式表达对主人的谢意,诸如:“今晚做了这么多菜,辛苦你了”,或者“今晚打扰你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之类的话。

沃尔夫森(Wolfson)指出:“西方称赞语在形式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格式非常固定。”从词汇和句式上看,英语称赞语是一种高度格式化了的客套语。梅恩斯(Manes)和沃尔夫森的研究都表明,英语80%的称赞语都是靠形容词来表达正面评价。其中“nice,good,beautiful,pretty,great”是使用最频繁的5个形容词。其中的一些称赞语由动词来承担,最常用的动词是like和love。而在汉语中,基本上大多的称赞语都包含着副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真”。比如,“你这条裙子真是漂亮”,“你的手表真好看”等。其它用来表示称赞的副词还包括“太”、“很”、“特别”等。英美人在称赞别人时特别强调个人的看法,比如“I love it.”,“I like it.”。中国人为了表达对别人的欣赏和尊重,在称赞别人时则喜欢强调对方,“你”“你的”用得较多。“I like”与汉语的“我喜欢”意思较为接近,但是“我喜欢”比“I like”感彩要强,通常用来表示说话人的偏爱和意愿,在多数情况下会被理解为间接的请求,而不是称赞,因此汉语文化背景下很少用“我喜欢”来表示称赞。英语称赞语不仅在词汇选择上有很大的规范性,其句式结构也高度形式化,根据沃尔夫森的统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NP (noun phrase,名词短语)+is/looks+(really) ADJ(形容词)

Your apartment is really nice.

(2)I +really (like/love) +NP(名词短语)

I like your dress.

(3)PRO(代词) +is +(really) (a)ADJ(形容词)+NP(名词短语)。

That’s a good question.

中国人则不太重视称赞的形式,而重在情感的表达,所以其句式和词汇选择都自由得多。在汉语称赞语的形式运用中,还有一个独具中国文化色彩的特征,就是一些小成语、典故的运用,常出现的称赞语有“神机妙算”、“赛诸葛”、“宰相肚里能撑船”等。这些称赞语不仅能反映出中国人含蓄的文化特征,还体现了汉语称赞语的灵活多样。这就要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切忌望文生义。多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是交际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2.3英汉称赞回应方式的对比

人们一般认为西方人更倾向于肯定对方的称赞,通常以“Thanks.”和“Thank you.”回应别人的称赞;而中国人则普遍喜欢否定别人的称赞,以“哪里,哪里”作为回答。而事实并不尽然。美国一些学者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与众人的想法相反,恭维常常会引起人们的不安、戒备,甚至遭挖苦的感觉。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国家,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熔炉”中的人对称赞的反应绝不是单一的。从礼貌的原则来看,不同意对方的称赞是一种伤面子的行为,因此对称赞表示同意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同意对方的称赞又与自谦的社会规范相矛盾。人们为了在交际中两者兼顾,于是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回答。中国人在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更多用“哪里,哪里”、“不行,不行”、“惭愧”和“过奖”等自贬的方式回答。在这一点上,英汉国家的人在面对别人的称赞时,心里产生的最初情感反应是一样的,都是既愿意听到称赞,又感到内心不安,又不好意思接受,担心自己其实没有别人说得那么好。而事实上,中国人对于称赞的反应也并非总是拒绝的。

总的来说,英汉国家对称赞的回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直接接受式(Acceptance)。这种接受式可分为:(1)感谢式,用“thanks”或者“谢谢”作答,感谢别人的称赞,这样的回答可以避免对赞扬内容表态。一方面,在称赞不能再返回对方,只能单向传递时,人们总是对别人的称赞报以“谢谢”;另一方面,当双方地位不同,地位高的夸奖地位低的时,通常也以“谢谢”作答;(2)同意式(Agreement),“I like it,too.(我也挺喜欢的)”这样的形式回答,表明与称赞者意见一致;(3)愉悦式(Pleasure),一般用“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我听了很高兴)”来回答,表示被称赞者听到别人的称赞后的快乐心情;另一种是微笑式(Smile),以微笑或点头的方式对对方的称赞表示认可和同意。第二类是修正型接受(Acceptance with Amendment)。这种方式也可分为:(1)回赠式(Return),通常回答说:“Yours are nice, too.”,“你的眼镜也很漂亮的”。(2)降格式(downgrade),比如:a)It’s a delicious cake.b)It’s not really beautiful to look at. b通过指出称赞目标的“不足之处”最终使称赞目标的价值得以降格。(3)夸大式(Magnification),即接受称赞,但认为称赞的程度还不够,还需要自我称赞。此类情况常出现在熟人之间。这种回应方式表面上看起来违背自谦的社会礼貌原则,因此常常带有自嘲、骄傲或者开玩笑的口气,如:a)这幅画真漂亮。b)你也不看看是谁画的。(4)转移式(Transfer),即把话题转移到第三者移到第三者或者其他物品上去,如:a)That’s nice work.I don’t know how you did it. b)It’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5)评论式(Comment),即说明被称赞物的来历,听者用介绍背景的方法来表达“接受+同意”的态度,如a)That’s a beautiful wedding gown.b)It’s cool,100% cotton.(6)质疑式(Question),用提问的方式证实对方的称赞,如a)That’s a nice sweater.b)Do you really think so?第三类是非接受式(Non-acceptance)。一般以“No”或者“不行”作为回答也可以转移话题,如用“你吃了再说吧”,“别开玩笑了”等来回应对方的称赞。就非接受式来说,中国人在回答称赞时,是以理想的道德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即使自己做得再好,离理想境界还是差得很远,不能因为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虽然西方人也讲谦虚原则,但他们与中国人的谦虚不同。他们的谦虚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尽量减少自我夸奖,二是不要自我贬低。只要赞扬的内容符合实情就尽量接受,以成全对方的鉴赏力,尊重称赞者的正面子。

由此可见,汉英称赞的回应方式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各有侧重。西方人侧重于接受,而中国人则侧重于否定拒绝。这是由于各自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与交际规则决定的。

3.结语

总之,称赞语作为一种交际用语,使用得当,可以促进友谊,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如果使用不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让对方感到虚伪、不真诚,从而伤害到彼此的感情。所以了解称赞言语及其回应语在各个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如称赞的场合、内容、回应方式等),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和尴尬的局面。

参考文献:

[1]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gman,1983.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Yule,G.Pragma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4]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称赞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英文化差异 褒奖语及应答 语用失误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儿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而“文化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

褒奖行为这种社会现象存在于每个社会群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巩固和加强交际者之间的团结,起到社会润滑油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Pomerantz指出,褒奖语是一种支撑性行为(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性行为(assessment action),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汉英文化在褒奖这一言语行为上的相似点及文化差异,并对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作一分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在跨汉英文化交际时如何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并知道怎样对对方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相似点

1.注重礼貌待人

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礼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恭敬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

英语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对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体现。利奇(Leech ,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和人际交往中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即由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等六个准则构成。

后来的一些东西方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使礼貌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礼貌原则反映到行为中,在称赞、感谢等表达上,汉语和英语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如,

(1) 你做的饭真好吃。

(2)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2. 提倡谦虚态度

一般认为谦虚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美德,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汉语的谦虚表达中,对于来自对方的称赞和评价,一般不采用全面赞同的应答,而采取“缩小规模”来表示同意的策略。如,

(1) 甲:你刚才唱歌唱得真好听。

乙:是吗?不过我觉得我没大放开。

(2) A: You have a nice one-room apartment.

B: Yes. The rent is expensive. It is a burden.

说话人通过赞同、认可来称赞对方的行为,听话人通过谦虚、礼貌的态度来应答,从而创造出“和”的气氛,这是汉英语言在会话中的典型表现。褒奖行为带上了社交礼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了人们之间的圆满关系。

3.讲究协调和谐

很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有史以来在社会结构上一直是家族式的,形成一种聚合模式,其特点是从众意识较强,不想突出个人,注重与他人“和为贵”。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里,有些说话讲究艺术性的老师批评学生时很讲策略,如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要是字再漂亮些就更棒了。老师把批评书法和称赞文章结合起来,减弱了批评的味道,学生容易接受,对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中国有以“和”为轴心的文化,中国人常常无意识地、微妙地运用这种“和”文化来相互理解,彼此达到和谐的关系。

英语国家大都是异族混居的国家,成为一种离散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相互疏远,讲究个体独处。不过,他们的社会也并非没有在“协调”上下功夫。西方语言哲学家及语用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8年就提出了会话所需要的四个协调原则:(1)说直话,不要说没有十分把握的话;(2)掌握信息数量,不要给予超出所需的信息;(3)说有关内容的话,不要离题;(4)说话要明快、简洁、条理清楚。这四个原则被认为是语言交际的一般会话原则。

三、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1.褒奖方式的差异

一个美国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应邀去日本朋友家做客,虽然过后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说日本饭菜并不迎合他的口味,但在吃饭及做客后告别时,他却一直不停地在主人面前说饭菜如何地美味可口。美国学生觉得中国学生说了假话,让人听上去很虚伪。他认为如果是自己的话,他会说一些感谢的话,但同时也会率直地指出饭菜不合口味。对此,中国学生的解释是说饭菜可口是感谢的一种表达,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英语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汉英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收入、年龄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会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英语中的褒奖话语相对比,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如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

(1) 你脾气真好,对孩子这么有耐心。

(2) 你起得总这么早!

(3) 你学习真努力!

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①体重。这是一个在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都很高的话题。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

②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③友谊。汉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真够意思”“够哥们”“够义气”这样的恭维,这在英语文化中是听不到的。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

④外貌。中国女性在公开场合或丈夫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不雅,有失体统;英语中人们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

⑤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如,

(1) 你女儿长得真漂亮!

(2) 这么短时间不见,你儿子长这么高了!

(3)(母亲对女儿) You look so lovely in your new dress!

(4)(丈夫对妻子)What a nice dinner you gave us!

3.应答态度的差异

褒奖语和应答语构成了相邻对(adjacency pairs)。应答语是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完成利用褒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而,在对褒奖语的跨文化研究中,不仅要研究称赞什么、如何称赞,还要研究如何得体地对待称赞。在汉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待恭维称赞所持的态度和反应也大不相同。英语文化中多采用直接爽快接受的方式,很少加以否定,以免显露出与称赞者的不一致,令对方难堪;而中国人对称赞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本国文化的谦虚准则使我们对于他人的恭维通常喜欢用否定或有所保留接受的方式,形成了言语交际中一些特有的客套话,如“哪里哪里”“过奖了”“谢谢,还差得远呢”等等,比较含蓄、委婉。我们常常可以从两人间进行的交谈中察觉不同文化所担负的社会价值。如,

(1)A: 这件衣服真好看!

B: 是我姐姐给我买的。

(2)C: How was your travel to France?

D: Fine, thanks.

A和B都是中国人,B对A的称赞无意识地采用了“转移(reassignment)”的策略来作答,这是一种将恭维转向他人或被称赞事物以避免自夸的应答方式,这种行为可以理解是对对方的一种敬意。C和D是英语文化圈的人,他们按一般寒暄的习惯来进行交谈。在会话中,敬意的表达是褒奖行为的核心,在英语文化中并不是没有谦让这一点,但西方人更主张自我尊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因此,在褒奖语的应答模式中,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会表现出认同和感谢的心态。

四、汉英文化中对褒奖行为的语用失误

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兰彻斯特大学的詹妮·托马斯(Jenny Thomas)等。托马斯(1983)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即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语用失误可分为语言的语用失误和社会的语用失误。在中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他们从1984年开始采用托马斯的观点对英汉语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出语用失误率相当高。这些研究工作对于如何认识和分析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错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中国人好用“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之类的话对来自对方的称赞做出否定的反应,好像不找个托词推却一番便是盲目自满。有个例子,说的是由于处在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不明白中国人的自谦语“哪里哪里”,结果闹出笑话。这个英国人被邀请参加一对中国人的婚礼时,有礼貌地赞扬新娘长得很漂亮,一旁的新郎谦虚道:“哪里哪里。”结果这位外国朋友大吃一惊,想不到中国人对笼统的赞美还不过瘾,还得举例说明。于是他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头发、眉毛、眼、牙、鼻、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哄堂大笑。然而,语用迁移并非都会像这则趣闻那样总会给人带来喜气,在很多情况下,不同文化的礼貌方式会使交际双方感到困惑,以致影响正常的交际。下面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妇女和刚认识的中国女孩之间的对话。

(1)A:What a beautiful dress you are wearing!

B:Oh, no. It’’s just a common one.

女孩没有回答“Thank you!”她所用的回答在中国人眼里谦虚有礼、符合标准,但在美国人看来她没有接受自己的好意,反而责怪自己大惊小怪,缺乏鉴赏能力和审美观,讨了个没趣,其后果不言而喻。

这种因文化迁移带来语用迁移而引起交际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外国人说汉语,经常会受到中国人的称赞:“汉语说得真好!”如果被称赞的人认为自己的汉语并不怎么好,受到这种称赞会很困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据说有一位刚到中国教书的英国老师,尽管只会说诸如“你好”“再见”之类的寒暄语,却常常得到“汉语说得真好”之类的称赞,这位老师常常不知所措,因为在英国到被人称赞“wonderful”“excellent”的地步,则表示已经能够娴熟自如地运用,运用语言的水平已经和那个国家人们没有多大差别了。当然,中国人很多场合是在说恭维的话,但这种恭维语言频繁出现,有时会使外国人感觉似乎受到一种讥讽,事情反而变得麻烦起来。

五、小结

由上述可见,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褒奖语的运用、应答模式、语用原则及诸方面的异同,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差异对褒奖语实现方式的影响。言语行为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褒奖行为也不例外。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的除了语言本身外,还有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就难免会出现冲突或误解。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说,交际文化素养的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实际语言运用的成败。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 (潘晓惠1996)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把英语文化变为已知文化,注重对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如何结合情境,准确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7.

[2]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 北京: 国家汉办编印,1996.

[3] 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学刊,1996年第2期.

称赞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字】称赞语;语境因素;顺应论;语用失误

引言

称赞语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品质、能力和外表的积极评价和赞美(Holmes.1987)。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人际语言交际行为,是维系和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得体的称赞语不但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交际得以顺利的进行;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融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称赞语的语用失误难以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际的失败。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英汉称赞语的差异,讨论合宜的称赞语是如何顺应不同的交际语境,从而使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

1987年Verschueren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国内最早介绍顺应论的是钱冠连教授(1990),何自然、于国栋(1999)系统介绍了该顺应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框架,李桂芝,张国(2003)从顺应论的角度研究了的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黄秋凤(2008)认为称赞语的使用过程是一种涉及认知、社会文化的选择过程,而称赞语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得体的称赞语应该顺应不同的文化特征、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国内外学者对此有大量的研究,如李燕芬(1999)、高志怀(2004)、李元胜(2006)、Pomerantz(1987)、Wolfson(1983)、Brown &Holmes(1987)等。

称赞语的语用失误是指语言使用者在称赞别人的语言使用上不得体而导致的失误,从而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基于中英称赞语的对比分析,初步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得体的称赞语应顺应哪些语境因素?

2,顺应论的研究对中西称赞语选择的意义?

顺应理论

1987年,Verschueren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中提出了“顺应”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该理论在其著作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1999)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行为,更有社会性的意义,因此,语言的使用必须从认知、社会、文化的综合角度进行考察,称赞语的使用是语言使用常见的一种形式。

语言顺应论有着牢固的哲学基础和深厚的心理学基础,曾静明(2011)认为在哲学上得益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心理学上继承了皮亚杰的刺激―反应理论。同时,也借鉴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的一些观点(功能主义语言观)。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其实就是一种选择的过程。他的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人类语言的使用,比如称赞语的使用。

最早将顺应论引进国内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钱冠连教授,他(1991)表明:语用学不是和词法、句法。语义学、语音学相平行的一个学科,而是对语言功能的纵观。他认为语言的使用应顺应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何自然(1999)对近年语用学的观点进行了一个比较和综述,尤其强调了Verschueren 的顺应理论,并指出该理论具有很大的(语用)解释力和应用价值。

顺应论的核心概念包含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自从顺应论的引进,国内学者掀起了研究的高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对顺应理论的引入和评价

2,顺应理论和其他语用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3,顺应论的应用性研究

本文主要从第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该理论如何指导跨文化语境中不同称赞语的选择,以及它们存在差异的原因。

研究方法

本文称赞语的对比研究主要是指对人的称赞,当称赞涉及物体时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拟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英汉两种称赞语进行调查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笔者对50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中国人和10名外国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将近60多条称赞语,并将内容(地点、称赞者及其年龄和性别、受称赞者及其年龄和性别、两者关系、受教育程度、称赞内容等)记录。称赞语尽量从不同场合收集到,如学校、街道、商铺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称赞的自然与客观。

定量研究主要是指把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尽可能以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后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对英汉两种称赞语的差异找出相应的原因。

分析结果

4.1 称赞语的语言形式的差异

4.1.1 词性的选择

称赞语 形容词(%) 副词(%) 动词(%)

英文 80 2 2

中文 46 43 7

从上分析,我们发现两种语言在词性的选择上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不难看出,两种语言都喜欢倾向于使用模糊性较强的形容用来称赞别人。

如:

Your apartment is nice.

Your sweater is beautiful.

You are excellent.

You look great.

I like your coat.

如:

你这件衬衫真漂亮。

他这次考试进步很大。

她的英语说得流利极了。

4.1.2. 句型的选择

由于问卷调查的受访者基本上是美国人,本文的西方称赞语以美国称赞语为代表。经统计发现:美国称赞语采用的句型大概有3种:

a, Np+V+adj(53.5%)

b, Pro+V+Np(16%)

c, Pron+V+(a)adj Np(15.1%)

使用频率达到将近41%

4.2 称赞语的语言内容的差异

英语称赞语内容 中文称赞语内容

个人外表(女性服饰、发型、风度等)

个人努力

个人技艺 道德规范(尊老爱幼)

个人品德(聪明好学、心地善良)

虽然称赞语都是褒扬被称赞者,但是因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的差异而又所不同。如上表所示。英语国家关于个人外表的(内容)称赞占了很大部分。尤其是对服饰、发型和风度的称赞,这类称赞以被称赞者是女性为主。如:You look great!

汉语称赞语的内容比较忌讳对女性外表的称赞,主要集中在对别人道德品德的称赞,尤其是体现在尊老爱幼上,比如中国人喜欢用“高寿”来褒扬老年人,经常会赞扬别人家的孩子如何聪明好学和心地善良等。

研究结果讨论

语言的使用就是一种选择的过程。由此,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理论,强调语言选择和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和交际目标的一致性(2000)。顺应论包括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的顺应,二者构成了言语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张英慧.2010),它们分别构成了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

称赞语的使用是语言使用的常见形式之一,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并获得交际成功,得体的称赞语应对各种语境因素进行顺应性选择;称赞语的语用失误往往是因为做出了错误的语境因素的选择造成的。经过分析,我们知道为了避免交际的中断和失败,称赞语的选择应顺应以下语境因素:

5.1 顺应称赞对象

语言的使用是一种选择,由于称赞语本身是一种交际活动,必然发生于两人或两人以上,所以必须注意交际的对象,包括所称赞对象的年龄、性别、心理、知识层次、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以及与交际对象的关系等等,得体的称赞语必然是顺应以上这些语境因素,从而做出恰当合适的选择。

在西方,人们会经常称赞自己的家人,而且这种频率还很高,如母亲会称赞女儿漂亮;丈夫会夸自己的妻子贤惠等。在东方,人们一般不会在别人面前称赞自己的家庭成员,在中国,关系越亲近,就越不需要客套和恭维。

这是因为西方人崇尚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对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赞并非是一种不谦虚的表现;然而中国人一般认为不需要外露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虽然对自己很少称赞,却对他人经常使用称赞语,即使使用频率没有西方人高。由此可见,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下,我们要顺应交际的对象,选择合适的称赞语。

5.2 顺应社交世界

交际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以及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张英慧.2010)。称赞语的使用本身是一种言语交际,选择得体的称赞语应该顺应不同的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交际原则和准则。既然称赞语的选择应顺应交际场合,我们知道交际场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一般来说,在正式的场合,称赞语的选择应该更加正式,礼貌程度更高;相反,在非正式场合,称赞语的选择相对比较随意。如果称赞语的选择忽视了这种顺应,就很容易导致语用失误。

社会环境是社交世界的另一组成部分,同时也制约着称赞语的选择,言语交际者应该顺应不同的社会环境,选择正确的称赞语;交际原则和准则也制约着称赞语的选择,不同的社会有相应的不同的交际原则和准则,言语交际者只有顺应了这些准则,才可以选择适当的称赞语。

中国人称赞别人讲究委婉含蓄,称赞语的使用经常采用间接的方式,这和L eech的谦虚准则有点相似;然而,西方人性格比较开朗和直率,崇尚自由,喜欢张扬个性,称赞别人一般都是比较直入主题的。

5.3 顺应社会文化

关于社会文化,早在Sapir就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他(1921)指出: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关系密不可分。邢福义(1990)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点的文化风貌,反过来,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只论述称赞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它的选择必然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等等,故正确的称赞语必然要顺应这些社会文化因素。

如:中国人常用 “你气色不错,发福了”来恭维称赞对方身体健康。而对于体重和身体都很敏感的西方人则会觉得很冒犯,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中英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两种称赞语选择的不同,在英语文化中,年龄、胖瘦、收入、婚姻状况等被视为隐私;而在汉语言文化中,却把这些作为经常提起的话题,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结语

使用语言就是选择的过程,因此必须遵循高度灵活的原则,顺应各种语境因素,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选用不同的(称赞语)语言使用;称赞语用失误往往是由于忽略了顺应理论,即没有做到交际对象、社交世界和社会文化其中之一的顺应。本文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解释了中西两种称赞语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由于顺应不同语境的结果,以及分析了称赞语语用失误是由于语言的使用没有顺应各种语境因素,这在以后的言语交际中,可以起到警惕作用,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周红.英汉称赞语对比及其文化因素[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4).

[4].李桂芝,张国.从顺应论的角度探析语用失误的原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1).

[5] 李元胜.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2007(3).

称赞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102-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构建的课程充分体现了数学思想的气息。“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

同时,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指出,要培养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数学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还应该把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知传播给学生,培养其数学思想素养,提高其对数学价值的了解。

1 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现状调查

1.1 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成都市部分小学(共计21所),近450位数学老师,调查近450份问卷,有效问卷443份。调查内容:数学教材、教师男女比例、年龄阶段、教龄、学历、职称、班级学生人数、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看法及建议。调查过程:(1)确立课题与任务分工;(2))前期相关文献查阅;(3)拟定调查问卷;(4)与各农村小学相关负责人进行联系,确定调查时间与地点;(5)实施现场调查测试并现场回收;(6)问卷整理与分析;(7)撰写报告。

1.2 调查分析

1.2.1 小学教师年龄分布情况

现在的小学教师队伍,30-40岁区间的教师是最多的,文化程度都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数学教学工作都有一定的研究;其次是40-50岁区间的老师,他们都是教学经验很丰富的老教师,尽管他们大多数都是以前的中师毕业生,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对学生和教学工作都很了解;20-30岁区间的老师也比较多,他们中有80后和90后,文化程度大多为本科,有的甚至是研究生,他们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最后是50-60岁区间的老师,他们在学校里是资历最老的,但可能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数学思想不甚了解。

1.2.2 小学教师人数年级分布情况

任教1―2年级的老师所占比例大约是28.89%,任教3―4年级的老师所占比例大约是51.11%,任教5―6年级的老师所占比例大约是20.00%。

由于他们任教年级的不同,对数学思想渗透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经调查了解,大部分低段的教师认为,低段的小学生认识能力不足,所以在教学中对数学思想的渗透的必要性不大。大部分小学中段教师认为,对于中段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已有所提高,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给与他们相应的数学知识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大部分高段教师认为,对于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高段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1.2.3 小学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开展的相关意见

对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定理、概念的来历,59.82%的教师赞同,38.25%的教师基本赞同,1.63%的教师不赞同,0.30%的教师持反对意见。对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质量,61.83%的教师赞同,33.42%的教师基本赞同,4.00%的教师不赞同,0.75%的教师持反对意见。

1.2.4 小学教师对数学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教师掌握数学历史知识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对数学历史有较高素养的小学教师还很缺乏,大部分小学教师还不足以应付日常教学需要。这足可以说明目前小学教师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构尚需完善,需要加大对小学教师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知识的培养力度。

1.2.5 教师建议

在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形式中,通过教材的有53.91%的人赞同,通过校园文化的有42.13%的人赞同,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或兴趣班的有26.70%的人赞同,通过网络资源的有25.72%的人赞同。

2 建设与对策

2.1 教师建议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的知识点都很难渗透完,没足够时间去渗透数学思想,很难真正理解或了解。现在学校的数学老师自身数学思想方法也欠缺,要改善就得从设施设备、社会文化环境,教师提升上进行。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形式要多样。比如多做数学游戏,多讲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做到多动手、动脑,学生自己就是数学专家。

(3)所有数学老师应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准确的说应该要有主动意识。

2.2 研究小组

(1)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意识的培养,不断对教师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引导其再创造。

(2)在教材的编写中穿插数学思想方法,配以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故事。

(3)在教学中注重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的精神。

(4)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综合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小学师资力量中教师老龄化呈日益增张的趋势,教师教龄越高的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意识越薄弱,且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更少,年龄大的,几乎就没有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在不同年级中要求数学思想渗透的内容不同,3、4、5年级的教师日常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内容要多一些,所以教师的活动跟学生的需求有相当大的联系。高级职称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渗透持强有力的赞同意见,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做到强有力地推动。

高职称的低学历绝大多数年龄高,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很好,对于数学思想渗透有一定的认可度,但在真正教学中却没有积极实行。而高学历的低职称的绝大多数比较年轻,接受能力较强,在教学中更具有主动创新性,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活动相对较多。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 吴炯圻.数学思想方法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M].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

[3]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姚飞燕.构建小学数学文课堂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

2012(6).

[5] 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和思考[J].课程・教材・

教法,2013(9).

[6] 王小霞.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基础教

育示范,2011(4A).

[7] 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

教法,2010(7).

[8] 林碧珍.深研数学教材,渗透转化思想试谈数学思想方法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一)[J].湖北教育,2010,(08).

[9] 谭伟明,李连芬,苏芳.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

养以“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09,(06).

[10] 张茹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2):97-100.

[11] 郑毓信.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称赞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文化差异;高效课堂教学;措施

一、引言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际,以语言为工具,让各种文化进行对话。因此,外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思想,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反映文化特色,将二者贯穿始终才能高效教好英语,高效学好英语。

二、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一)称呼。中文对人的称呼,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则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他们一般把Mr,Mrs,Miss和Ms放在姓前称呼别人。另外,如Professor,Doctor,Nurse、Captain,President等头衔也可以放在姓前使用。同时,这几个头衔可以单独使用,例如:Doctor,please give me a hand;但Teacher、Master在英语中却不能这样使用。

(二)打招呼。在正式场合下,中国人见面相互问“您好”,而英语人相互问“How do you do!”,在这一点上,二者基本相同,这主要是因为汉文化的“您好” 是从英语文化泊来的。而在非正式场合,中国人相见时常问“吃了吗?”/“上班呀?”。而西方人则说:

A:How are you(doing)?B:Fine,thank you.And you?或: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

(三)介绍。人们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介绍。自我介绍方面,中国人以“自谦”为美德。西方人则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以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获得赏识。

在介绍他人时,中西方人基本相同,都尽量拣被介绍者好的东西来讲。但在介绍方式上则略有不同。中国文化重视尊老,一般是将年长者、位高者介绍给年轻者、位卑者;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如果是同辈,且又有男有女,中国人习惯按年龄大小去介绍,而西方人一般是将男方先介绍给女方。

(四)谈论天气。中国人怕饿,见面不离吃饭事。英国人怕下雨,见面无不谈天气。

英国是欧洲西北角的一个岛国,西面是大西洋,东面是北海,这就使得英伦三岛的气候变化多端。所以人们一见面总是谈论天气变化情况。其次,是因为英国人性格上趋于保守,他们不善于同别人谈论个人的隐私。谈论天气就是一种很好的回避方式。

(五)称赞(夸奖)。在中国文化中,“谦虚”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美德。日常生活中对待别人的称赞与表扬时,总是要谦虚地说上两句“哪里,哪里!”、“不行,我不行”。而西方文化则崇尚称赞与夸奖,他们把称赞与夸奖看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当一个人得到另一个人的称赞时,通常的反应是感谢。

接受祝贺和赞扬时,应先表示感谢,即使对方的祝贺不乏溢美之辞,也不能用所谓的自谦来拒绝;其次赞扬就是一种礼貌语言。了解这一点,在听到对方的赞语后,就不会手足无措,慌不择言地回答“No,no.”,而是大大方方的回答“Thank you.”了。

(六)告辞(别)。中国人在告别时,主人常会热情地挽留,如果客人确实要离开,主人也会依恋地相送,并不住的叮嘱:“路上小心呀!”、“有空常来啊!”。

英国人在告别时常常主随客便。如果主人有事想留一下客人,也是以征求对方意见的方式提出,不会刻意挽留。告别时就只一句“Good bye.”而已。

三、词汇中的文化差异

(一)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了解目标语文化,就难以理解某些词语的意义。在汉语中,“狗”一般用于贬义;但在西方,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被作为宠物来饲养,多属中义和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二)英语成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若按字面逐字翻译,往往会闹出笑话,如:“There are no flies on him.”如按字面意思应译为:“他身上没有苍蝇”。可实际上是指“他很能干、聪明,不会上当受骗”。

再比如,a little bird told me―不能按字面意思译成“一只小鸟告诉我”,真正含义是“有人私下对我说”。

(三)下面列举一些常用词汇使用的例子

1.dear“亲爱的”在英语书信的开头常用Dear Sir/Madam等。但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信时却不大敢用“dear”,特别是异性之间。汉语的“亲爱的”和英语的“dear”则是写信常规需要,不认识的人之间,也可用“dear”。

2.welcome “欢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会在接受别人感谢时说,“You’re welcome.”但有些学生把welcome搬到汉语的某些结构中。如welcome you成了典型的汉式英语。Welcome常用在be welcomed to结构或welcome to…结构中。

3.blue“蓝色的”英语中,蓝色通常表示“忧郁”,“不快”。如in a blue mood或in the blues意为“闷闷不乐”。a 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过了愉快的周末后,周一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所以情绪不佳。汉语中,蓝色没有这种含义。

四、如何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更好地掌握好上面谈到的诸项差异,高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