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理论范例6篇

竞争力理论

竞争力理论范文1

【关键词】企业核心能力;竞争力;民办高校;分析框架

引言

在企业竞争力理论当中,企业核心能力又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使用资源、形成技能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着企业特有的知识,当这些知识被有效整合后,所形成的能令企业产生竞争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的设计

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划分为五个层次,见图1。

说明:

(1)资源层与知识层相互整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因素来影响技能层;

(2)技能层影响、推动、演变成为一种能力层;

(3)制度层影响技能层;

(4)制度层与能力层相互整合;

(5)制度层、能力层共同构建核心能力层;核心能力层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制度层与能力层。

(一)资源层

虽然企业的任务可以修改冠冕堂皇,但其基本目的只有获得利润这一点。因此,企业必须从事某些活动,即资源的投入,内部处理,产品(或服务)输出。由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于企业特定的运作过程,因此企业的资源,这一企业运作的起点也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逻辑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核心能力底层的这一资源元素,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类:(1)有形资源,如资金、原材料、机械设备、厂房等;(2)人力资源,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3)无形资源,如信息、品牌、专利等。一般而言,企业可以在公开市场获得这些无差异的资源。当这些资源被引入企业中,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加以运作时,它就变成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二)知识层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这样引伸: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特有的,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含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价值体系,在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容易被其他企业进行模仿。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竞争力的持续积累条件。知识创新能力的水平,是不易被其他大学模仿的,这就是不同高校发展水平有差异化的原因之一。

(三)技能层

技能是企业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中的知识技术和操作技巧。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总目标被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相关科室相关人员,前述的资源是用于实现这一子目标的。然而,对于同一任务分配和使用资源的方法却不唯一,因为,一方面不同的资源可以互相替换,另一方面,人们对特定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不完全认同。例如,获取市场信息,可以收集,也可以到信息公司购买。再如,制作一个工艺品,既可以用机器来完成,也可以按手工方式制作;在手工制作的方式下,既可以分工拼装起来,也可以由一个人完成。只要能够完成预定的目标,有关资源的配置或使用的知识、程序、方法都可以称为技能。技能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在具体目标的引导下,企业内部的个人或团体将通过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资源来形成技能;另一面,在现有技能的基础上,人们或是在外部压力下,或是由于内部动力,会通过创新和学习资源。

(四)能力层

能力是企业的整合能力形成的特有知识,是在市场竞争中直接可比的单元。在一般情况下,能力至少包括五类:(1)制造能力。它是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生产周期把企业的产品设计转化为市场所需的能力。(2)技术能力。它蕴藏于核心技术之中、技术人员的技能和专长之中、研究开发和新产品开发活动之中。(3)市场能力。它是企业在产品销售中建立品牌和企业声誉的能力。(4)组织和界面管理的能力。它侧重于“人”或“组织”,通过提高组织效率来提升组织的能力。(5)战略管理能力。它是企业通过战略管理,获得长期利益的能力。应该指出,这五种类型的权力也可以进一步划分,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来反映。专利数量反映了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反映市场拓展能力。能力和技能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诸多技能被特定的组织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能够直接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竞争的压力下,能力又对技能尤其是相对薄弱和落后的技能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制度层

民办高校制度的产生要参照企业管理制度,在“传承――创新――确立”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历了一个“突破常规――寻找优势――优化选择”的一个动态变迁路径。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循环的三阶段,即首先是前期制度安排的有效性要经历过市场检验,被企业认可并有效传承;其次,市场反馈机制表明旧制度无法保持竞争优势,理性的制度主体会对传统制度进行创新性的调整、发展或者重构;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的主要制度。最后,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营,新制度将被企业认可并开始进入继承。进入到下一轮的变迁过程之中,以此方式保持着循环式前进。同理,企业竞争力也处于动态演化过程之中,最后当新的竞争模式被证明是有效且可靠时,它就会被企业确定下来,并作为新的惯例重复下去,进入下一轮的竞争力演化历程。制度的变迁与企业竞争力的演化,两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六)核心能力层

核心能力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而言,核心能力是积累的独特结果的一个升华,因为无论是改进资源利用方式或改进技能整合方式,还是提升技能或提升能力,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此外,由于企业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必然导致了企业积累结果的独特性。最后,独特的积累成果,必然经过市场和时间的洗礼,才有可能升华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用数学方式来理解,核心能力也就是能力的真子集。作为核心竞争力,必须满足两个递进的条件:(1)提供竞争优势。作为竞争可比化单元的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处于优势地位,能够为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提供支持,这里不妨将符合该条件的能力称为可竞争能力。(2)可持续发展。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可竞争能力会从成熟逐渐走向衰退,此时企业应该能够通过创新和学习,使原有的可竞争能力持续焕发活力。反之,当原有的核心能力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它就会退化为普通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设计的意义

设计以上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研究,有助于:1、提醒民办高校管理者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学校的情况,准确地为自身在竞争中,找出并确定影响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及时改革、调整,以便实施持续改进的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2、有利于教育研究者及时发现民办高校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科研依据。3、希望社会对各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有所了解,为学生择校、用人部门选拔人才以及社会投资等方面提供相关参考。

三、结语

尽管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有时是企业运营过程的自发性结果,但绝大部分时候,核心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企业决策层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决定自己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向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行相对快速的集聚、积累。由于技术创新、全球化、战略互动、竞争升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呈现出高度的动态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却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充分利用环境的优势、在构建与不断提升自身核心能力中实现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智宁.论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框架、构建与提升[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唐剑.制度变迁视阈下的企业竞争力演化:一个动态分析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5)

[3]李莉红.学校竞争力的理论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7:64

竞争力理论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核心竞争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各大企业提升经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资源和核心的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顺应企业发展的步伐,制定多层次的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及时地为企业各部门输送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更宽更广的道路。

一、基本理论的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又称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可以说就是为组织将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和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地选择人员和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并用支付报酬的方式到达激励员工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让个人积极参与到组织中来,加以开发,不断优化组织的工程。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生物性、时限性、再生性、磨损性、社会性、能动性、两重性、增值性等特点。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持久性、不易模仿或替代性、整体性、价值延展性等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强管理,能促进生产有序进行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三大资源之一,并且人力资源起到了承接联系的核心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劳动力,使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了最优化配置,从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

(二)优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企业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注重劳动者专业化的同时为其营造舒适的劳动环境,从而劳动者能始终用最饱满的状态参与到工作中去,并在新的环境下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价值,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出更有多的生产经营成果,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三)重视管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现代化、科学化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拥有最强人才资源,也可以此来判断该企业的生产水平及其产品的优良程度。由此看来,一个企业只有充分重视与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才能在新的时挥更多的可能性,才能与时代共同前进。

(四)完善管理,利于企业文化建设

时代在进步,企业的竞争已不再单一,而是逐步综合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不能忽视的,企业文化在展现企业独特魅力的同时还具有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正因如此,企业要把注重文化建设与人员管理相融合,用企业的优秀文化感染大家、激励大家,在员工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氛围。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强调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理念

要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管理核心,最优化的人力资源策略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为前提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特点来建立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即以决策者、企业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转变用人观念

现在是一个人才强国的时代,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要靠运用人才来强大自身,那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注重以人为本,注重选拔全面型人才,根据具体岗位设立具体评判标准,做到用材有道。并且在现有人才不能满足需求时,要懂得培养所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真正充实,才能为企业各部门有效协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不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业要明确自身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资源进行优化,为其配备高科技装备系统以达到先进水平和满足人才选拔的工作需求,以此来保证人力选拔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化、科学化。

(四)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历来企业多是家族试管理经营模式,而随着时代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要求我们要彻底打破传统管理观念,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再局限为一个整体。那么要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必须规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管理工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企业将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和计划,使得企业能与时展同步。

三、结论

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是一个企业现实可持续发展动力。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科学合理地优化企业人员配置,企业才能得到长久持续的发展。所以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本。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要注重合理地运用人力资源,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姜国祥 《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03

[2]白硕 《人力资源管理》内蒙古出版社,2009.09

[3]黄锡伟 《打造核心竞争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

[4]杨锡怀、冷克平、王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竞争力理论范文3

长期以来,“城市的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城市总体规划要研究的头等大事。在我国,大部分规划教科书上都有这样的表述: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这是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在定位、定性、定向的问题上不花大力气去深入研究,即使总体规划做得再细、再具体,也将因目标和结构不合理,给城市发展带来全局性的问题,犯历史性的错误。这几乎已经成为无庸置疑的经典结论。我们将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的战略行为称之为定位理论。

城市定位理论是假设城市内外环境的变化及不确定性很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处于稳定状态。在一个可以持久的、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环境中有利可图的准确定位,这就是定位理论追求的均衡状态。但这种因“准确定位”所获得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持续的时间,取决于选择的市场定位多大程度上是稳定不变的。因此,从城市定位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定位理论在当今这个时代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存在着某些缺陷。

城市定位理论的缺陷之一,就在于由于城市定位的理论注重研究与城市原有主导产业、自然资源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而对城市内部的因素分析仅局限于针对“定位”而展开的协调安排(这不能充分体现城市在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本质意义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定位理论虽然能够明确什么样的城市定位是有利的,但由于现代的城市外部环境、科学技术及产品(尤其是对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替代用品)更新变化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围绕既定的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往往不得要领。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朝阳行业的转移,都会使定位理论苦心经营的城市竞争力失去目标。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英国曼彻斯特仍然按照纺织业来定位,美国的圣何塞仍然追求杏子栽培与加工,尤他市、华盛顿市顽固地坚持原来的城市定位,人类社会将会减少出色的经贸中心、硅谷和仿生学集聚的高科技领地。这样的话,这些地区要么仍然是田园风光,要么早已因贫困潦倒而衰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定位理论”假设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的专家和官员们能把握未来变化的全部信息,从而准确地让城市“定位”在未来变化有利的位置上。这在“信息爆炸”、竞争环境迅速变化的时代是不可能的,这里列举的成功变化城市并不是以出色的规划定位而成功的。

城市定位理论缺陷之二,是由于大部分城市都在采用类似的分析方法追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定位。其结果是造成各个城市产业严重同构、重复建设盛行、大量企业产能过剩、区域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城市建设千城一面(表1)。

表1九五期间中国部分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支柱产业选择(注:参见:《开放导报》,1997年,第5期,第14页。)

城市

定位

第二产业支柱产业

深圳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计算机及软件、通信、电子及基础

元器件、机电一体化、视听、轻工、

能源

广州

现代化国际大城市

汽车、摩托车、电子通信、家电、

石化、医药、食品、冶金

哈尔滨 国际经贸城

机械(含汽车)、电子、仪器医药、

化工

长春

国际化大都市

汽车、食品医药、建筑建材、光机

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

沈阳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机械、汽车、制药石化、电子信息

大连

社会主义北方香港

机械、电子、石化、(含医药)、

汽车及零邯件、冶金、建材

济南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经

机电仪一体化的机械制造、重型汽

济强市

车、摩托车为龙头的运输机械、家

电、化工

青岛

现代化国际城市

机械电子、化工橡胶、饮料食品、

纺织服装、海洋业、医药、新型建

材、家电

杭州

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大型设备及成套制造、汽车及零部

件、家电、电子通信设备、精细化

工和医药、化纤

宁波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石化、机械、电子、轻纺、建筑建

南京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家电、汽车摩

托车、石化及精细化工、建筑建材

武汉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长江中 钢铁、汽车机械及汽车制造、冶金、

游、华中地区经济中心

食品、医药、化工、建筑

成都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机械及汽车

制造、冶金、食品、医药、化工、

建筑

重庆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汽车摩托车、重大机械设备、冶金、

化工建筑建材

西安

我国北方西部中心城市

汽车、电子、轻工、电力机械制造

国际旅游城市

业、制冷设备制造业

厦门

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机械、电子、化工、电力、建材

北京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汽车、电子、机械装备;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

新材料;冶金、轻工、建材

天津

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机械(汽车、机械装备),电子(

通信设备计算机),化工(石化、

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冶金

上海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汽车、通信设备制造业、电站成套

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制造业、家电、

石化及精细化工、钢铁、集成电路

与计算机、现代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新材料

城市定位理论缺陷之三,表现为定位理论往往以邻近的竞争对手城市为参照构思的战略,可能导致方向性错误。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对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威胁,并不仅仅来自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拥有崭新思维的“创业型城市”。以竞争对手为参照,忽略现代科技创新的特性的结果,往往是与原来的竞争对手一起被“创业型城市”的迅速崛起而取代之。

2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高权威。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成败,都取决于城市竞争力。世界上许多城市无可奈何地衰落和“莫名其妙”的兴起,皆是因城市竞争力的强弱不同所致的。城市竞争力,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其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是动态的,是相比较而起伏的,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表达的是城市发展的后劲。

但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每个城市所体现的城市竞争力也是不同的。如农业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剩余产品交易范围及数量的大小(这也与是否交通便利及周边土地肥沃与否有关)、以及对外敌入侵的抗御能力等方面;工业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本、劳动力、工业原料的集聚、加工和交换的能力、交通便利的程度等;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则是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人才资源以创造价值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城市同样也如此。在城市之间的相互竞争中,引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注: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基础是基于资源(知识)的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基于资源的理论是对美国多元化的大企业纷纷收缩战线的现象反思的结果。美国多元化经营的大企业对各种产品市场无孔不入,但是各种产品之间往往没有内在联系,产品生产范围过大曾经使得欧美的大企业在日本企业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与定位战略研究内部因素时以涉及产品的各种活动为主不同,核心竞争力理论试图深入到企业内部活动背后的逻辑性,从各种企业能力中寻找凝聚竞争力的药方。)的概念,可以突出不同城市独具的竞争力要素以及抓住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3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首先,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城市的环境变化较快,相对稳定均衡状态存在的时间始终有明显的限制。环境不仅正在经历着明显的变化,而且还不时会被剧烈的质变所突破。因此,该理论认为,应通过培养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使城市在变化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重心在于研究城市内部的因素,力求合理地组织城市内部的各种资源,以形成别的城市不易模仿的独特的竞争能力。解决竞争力问题的中心策略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城市竞争力?”进一步的探讨,将研究重心置于城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面上,兼顾城市内外各种主要因素,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成为可能,成为一个对发展机遇时刻有准备的城市。

最后,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讲求的是努力超越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发展历程。这对于我国正在经历体制转轨的大多数内地城市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城市职能被扭曲了,其基本经济活动主要是为了城市自身的正常运转和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而不是为周边甚至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提供商品交易服务的平台,城市更多地表述为“生活型”和“生产配套型”的职能。对这样一些因国家定点而形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相伴而生的城市,如果不从战略上超越自身成功的“跑部钱进”项目定位的经历,无疑会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竞争而急剧衰落。

4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区别(表2)

表2城市定位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比较

城市定位理论

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

理论来源

城市组织经济学

基于资源(知识)的竞争

力理论

理论假设

城市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低, 城市内外环境变化快,偶

组成环境和城市的单元之

尔还有质变,不同的单元

间差异性小。单元的变化

是异质的,这种异质性可

节奏基本相似同步

持续较长时间

中心战略问题 定位在什么发展目标

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城市组

织应变能力

战略目标

明确定位

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战略参照物

竞争力城市

自身(过去成功模式)

战略步骤

识别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 确立一个战略意愿或蓝图,

选择一个有利的定位;采

积累战略资源和培养核心

用相应的保护性策略

能力;在不同的环境和机

遇情况下,运用独特的战

略资源和核心能力进行争夺

竞争优势来源 独特而准确的目标定位

独特、不易模仿的战略资

源和竞争能力

内在风险

很难随环境的变化迅速改

培养战略资源和竞争力对

变目标定位

环境变化应有的适应性

5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区别

当前比较流行的称谓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法,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相比较,有以下区别:

(1)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一种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它同时应该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自身的解放与完善。城市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包括精神文明、信息、道德、价值观等等,都应是发展的应有之义。这些观念应该说都是正确合理的,但如果我们将城市竞争力的探讨与关于“发展”这样的大课题混同起来,其结果只能使城市竞争力成为“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大箩筐,”内涵过于复杂,体系十分庞杂。自然就难以抓住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矛盾。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不否定社会、政治、人文等范畴对竞争力的影响,而是将它们的作用抽象归纳到那些对城市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及对城市捕捉发展机遇有直接影响的“人才资源”这样的子系统之中了。

(2)城市综合竞争力概念提出,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也因创造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而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文化还能塑造城市形象,成为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外在标志(注:参见:蒯大富:《一流文化塑一流城市》,文汇报,2001年11月12日第5版。)。这些提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文化自身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如果将其单独列出来成为对城市竞争力独立贡献的分工或单一作用因子,则会造成重复计算。因为,就一个城市而论,其企业的组织方式、产权结构、市民的创新热情、制度安排以及对人才的吸引能力等等,都无疑已经包含了文化的因素。就像蛋自质是构成人类的食品的基本要素那样,如果我们在点菜时既点了鱼肉,又点了蛋白质只会造成双重付费而并不能增加营养。

竞争力理论范文4

[关键词] 项目竞争力研究现状 评价

项目竞争力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中市场预测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拟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和获胜能力。项目竞争力分析的实质就是确认拟建项目或改扩建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定位问题。竞争力分析的结果将促进项目不断优化技术经济方案,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高决策质量。

一、项目竞争力研究现状

在我国,由于实行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投资主体或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在进行项目投资评价时往往忽略了项目竞争力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项目竞争力分析的重要性,并发表多篇相关论文,指出项目评估必须考虑竞争力分析。目前学者关于项目竞争力讨论所涉及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项目竞争力的定义及属性的理解;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项目竞争力的评价;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与措施。

1.项目竞争力的定义及属性。李云龙认为把竞争力理论引入、嫁接到项目评估上,是当时工程咨询评估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建设项目竞争力做出如下定义:建设项目的竞争力,是建设项目内部蕴涵的、在项目建成投用后体现出来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将保证项目投用后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有能力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的利润。并指出建设项目竞争力具有以下6个特性:(1)它是建设项目内部蕴涵的一种能力;(2)它是隐性的;(3)它只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4)它是一种比较优势;(5)这种比较优势将给初期投资带来理想的回报;(6)对它的评估,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

2.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佘兰兰从总量平衡与目标市场、产品完全成本、竞争策略、经济评价与竞争力分析等四个方面对项目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提出项目竞争力分析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补充,应重视对项目的竞争力分析。李钢、朱玉姗进一步讨论了项目投资地点选择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将项目竞争力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综合因素类,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为项目投资地点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李钢、温徵伟讨论了规模经济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指出项目规模经济来源于项目的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不同项目的规模经济来源是不同的。由于项目的开工率、运输成本、技术限制、需求的多样化等原因,项目的规模不能无限扩大。

3.项目竞争力的评价及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在评价方法方面,曹晓、廖志坚把竞争力分析与评价分为高级阶段和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投资者主要依靠主观经验对因素和竞争者进行判断;在高级阶段,随着竞争力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投资者将进一步引入一些基本定量的分析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用数理经济学、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等方法建立模型,测算出各因素对竞争力的相对影响力。测算结果用来修正专家判断法的打分值。李云龙指出风险分析和竞争力分析是互相补充,但不能互相替代的关系,并指出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是: 国内外信息检索和调研归集影响建设项目竞争力的因素影响因素定量化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计算规定评价标准软件化。

二、项目竞争力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及行业特征对项目竞争力的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目前对项目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研究文献多从项目自身角度出发对项目竞争力进行评价,把项目竞争力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认为项目好企业就会好,本质上是忽略了项目与企业的内在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往往见到一个所谓成功的项目拖垮了整个企业,而一些企业为培养整体竞争力而投资一个看上去似乎不赢利或赢利不多的项目。在建设初期,项目需要从整个企业或投资主体吸取一定的资源,当项目建成后又会对企业或投资主体整体产生反馈作用,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应站在整个企业或投资主体的角度,综合考虑项目与企业的关系,对项目竞争力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

2.在项目竞争力评价中,目前关于项目对企业整体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不足。企业或投资主体究竟是如何通过有竞争力的项目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行驱动,使企业不断成长发展。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企业就无法通过对项目的评价来指导企业有效地提升整体竞争力,那么项目的竞争力评价就缺少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关于项目对企业整体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应是今后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李云龙:工程项目评估必须研究项目的竞争力.中国工程咨询,2002,(2)

[2]李云龙:建设项目竟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中国工程咨询,2003,(6)

[3]佘兰兰:关于项目竞争力分析的探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8,(6)

[4]李钢朱玉姗:项目投资地点选择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5)

[5]李钢温微伟:规模经济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化工技术经济,2005,(2)

竞争力理论范文5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指标体系 Rough集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企业竞争力优势评价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是在分析了评价企业竞争力所考虑的指标基础上,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中,为企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指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经济环境较为规范、市场机制较为健全的条件下,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其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存能力,二是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反映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建立下面的企业竞争力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企业竞争力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各种不良资产总额 = 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递延资产

二、基于企业财务指标的企业竞争力Rough-Set模型

粗糙集理论是波兰科学家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是一种处理不完整和不精确性问题的新型数学工具,其主要思想就是在保持信息系统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导出问题的决策或分类规则,能有效地分析各种不完备的信息,并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下面的几个概念均来源于文献。

1.知识的信息量

定义1:信息系统,二元不可区分关系:记作,信息系统S也称为知识A。

定义2:,则知识P的信息量定义为:表示集合X的基数。

定义3:,属性a∈A在A中的重要性定义为:。

定义4:,则属性ai∈A={a1,a2,....,an}的权重为:。

2.Rough-Set模型的算法步骤

1:根据财务评价指标,收集数据,并对数据离散化,建立信息系统,其中属性集A={a1,a2,...,an}。

2:根据定义2计算属性集A的信息量I(A)和每一个I(A-{a1})。

3:若I(A)=I(A-{a1}),则说明ai属性不影响分类,故删除指标ai,假设最后保留的指标集是B={b1,b2,...bs}。

4:根据定义3计算出属性集B={b1,b2,...bs}的每个属性bi的重要性Sig(bi),再由定义4计算出属性bi的权数ωi。

5:建立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函数:。

其中yi表示第i个财务指标ci的原值(非离散),根据计算出的每个企业的评价函数值,就可以对企业的竞争力情况做出评价。

三、企业竞争力Rough-Set模型的应用

下面利用文献中的数据对模型的使用进行分析。由于在财务指标中,有些的取值是越大越好,而有些则是越小越好,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须对财务指标进行同趋势处理。本文建立的模型的预测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因此对全部负债指标进行取负处理保证全部财务指标的同趋势。根据文献[2],可得到如下数据。

表2食品行业15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2002年)

由于大多财务指标都存在相关性,为了减少变量之间的共线性程度,应该剔除掉高度相关的财务指标。通过证券之星网站公布的1999年~2002年的财务数据,计算出X6与X8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79、0.949、0.898、0.980,因此,剔除X8而选用X6;同样X9与X10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97、0.999、0.931、1.000,因此选用X10,剔除X9。

粗糙集处理的是离散的数据,因此必须先对各个财务指标进行离散化处理。按照相应的财务理论和相应的离散化算法,对每个财务指标按其属于不同的区间分为不同的类别。设15家公司的数据形成的集合U={1,2,3,4,5,6,7,8,9,10,11,12,13,14,15},属性集合A={X1,...X7,X10,X11,},对每一个属性制定一个阀值(阀值的确定方法是:取这15家上市公司1999年~2002年各财务数据的平均值(剔除变动较大的数字)),1表示达到标准(超过阀值),0表示没有达到标准。由上述的规则,从表2得到信息表3。

表3财务指标信息 表4简化的财务指标信息

表515家上市公司的评价函数值及排名表

附:15家上市公司的名称

根据表3,计算出,即属性指标可以删除而不影响分类,属性A的核为,存在有6个简化,下面只考虑,此时信息表3进一步变成表4。

按定义3计算出属性的重要性,依定义4计算出的权数为:,因此评价函数是:

依此计算出每一个公司的评价函数值及排名情况如表5所示。

参考文献:

[1]柳清瑞等: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3,(8)

[2]张立军等:基于财务指标的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3]任剑新:层次分析法在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

竞争力理论范文6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工,企业内部的能力分工决定企业的成长。美国经济学家伊迪丝彭罗斯(Editht.Penrosie在其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中谈到“企业能更有效地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使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所在,这也是有关企业能力最早的论述。1990年,C.K.Prahaladand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不同学者给核心竞争力赋予的称谓及定义不同。例如独特的能力(distinctivecompetence^、核心竞争力或组织能力(coreororganizationalcompetences)、企业专有的肯巨力(firm-specificcompetence)和无形资产(invisibleassets。这些名称从字面上看有所不同,但从内涵上讲,都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创造了战略性差异的内部资源。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内涵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运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运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与哈默(GaryHame)将企业核心竞争力明确为“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1]并进一步解释为“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1]另一位学者利奥纳多巴顿(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3]麦肯锡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为核心竟争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我国有的学者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可以概括为企业技术能力和制度能力两大方面。我国著名学者成思危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表述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将其在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有利因素综合集成而形成的独有专长,即不易被别人所模仿,还能不断地扩展到其它领域,开发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企业以此占据并保持其领先地位。

企业的某一项或几项新产品不是核心竞争力,导致不断推出新产品的机制及其对市场的号召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优秀的市场开发能力不是核心竞争力,发现有效的市场开发方法并保证持续高效的市场开发能力的机制才是核心竞争力;良好及时的危机处理手段不是核心竞争力,准确判断危机成因与发展、灵活应对环境突变的机制及评价才是等等。“那些很容易被观测到的、直接产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而言的竞争力,当前很多企业所自认为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只是该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相对比较优势”。

由此看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它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表现为企业的整体行动能力。从长期看,它使组织具有创造独特消费者价值的能力。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企业通过获取和配置资源,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并得以保持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或技术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产品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协调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最终将企业的技术能力延伸至不同的产品市场领域,并转化为价值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包括企业的有形的物质资源与无形的智力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或资产。

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很多,但不是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核心竞争力。有些竞争优势是暂时性的,不能长期保持,它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竞争对手的模仿与窃取而消失。另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同于企业的资源,它是根植于企业内部的,无法从外部租来,也不能由供给关系产生,它是“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一种能力,在企业某项或某些优势资源用尽之时,这种综合能力依然存在。C.K.Prahalad与GaryHamel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1)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进入广泛市场的潜在路径;(2)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供终端产品的用户价值方面具有重要贡献;(3)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作为个人技术与产品技巧复杂整合的能力,一个竞争对手或许可以获得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某些技术,但是要复制企业内部的协调与学习机制将非常困难。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具有如下特征(1)价值优越性,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2)异质性,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3)不可仿制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甚至无法模仿的;(4)不可交易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无法象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5)难于替代性,竞争者难以用其他产品取代它,核心竞争力受到威胁相对较小。

二、企业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内涵

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依靠企业的管理能力,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证机制的运行与完善。管理实际是一系列判断、决定及实行制度的过程。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美国经济学家伊迪丝彭罗斯(Editht.Penrose)认为,“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将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决策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决策的过程”。[2]企业的管理机制通过管理制度保证得以有效地实施与运行;同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改进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了管理机制。

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它为企业持续有效地运作并最终实现目标奠定了基础。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管理问题是造成企业大量破产的首要原因,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分工更加细化,为了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保证企业内各种管理活动的井然有序、协调高效,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科斯(RonaldCoas^的交易成本理i仑),建立一套行

髚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极为必要。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内容。管理者通过将固化程度高的问题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可以把主要的时间和资源用于解决固化程度低的问题,如战略规划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的过程和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制定和完善制度的过程。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是为完成有关管理事项而对各方面关系及行为方式所制定的规则。企业通过管理职能,依据管理内容与要求和管理流程来规范、提高内部各项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使其获得更大收益。建立管理制度目的是减少企业组织对人为的依赖,并运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内一切管理活动协调运转、规范进行的依据,是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是降低管理成本、向管理要效益的基础。

(二管理制度特点

根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本文总结了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 非普适性。由于管理制度对于制度环境的“嵌入性”,企业管理制度不仅遵循了效率追求的逻辑,而且还是制度环境选择的结果。因此,企业管理制度只适用于制定时期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企业管理制度的非普适性,决定了企业制定管理制度不能只是照搬先进企业的制度,必须首先充分了解企业当时的内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有效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制度未必适用,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2. 群体性。每项管理制度不是孤立的,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存在一系列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制度的集合,这些制度集合与整个制度体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企业管理制度的群体性,决定了要取得管理制度的整体效率就要保证群体内的制度协调一致、不能相互矛盾,这也是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3. 导向性。管理制度是应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必须取得决策层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在制度的制定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管理制度的导向性,决定了在管理制度体系设计前,应与决策层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决策层追求的目标与价值导向,这对制度的最终成功实施十分重要。

4. 渐进性。任何制度都有一个由初始状态到中间状态,再到理想状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制度的制定要在诊断自己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

企业管理制度的渐进性要求管理制度创新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对制度的依赖程度,以及员工心理承受力和对制度认可程度等。

管理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不能完全照搬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而应以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为借鉴、参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等特征。

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管理机制的体现

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由于核心竞争力有“普遍模糊”(LippmnandRumelt,1982[9]特征,所以在对其理解上会造成偏差,导致许多企业,甚至一些学者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仅局限地理解为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或某种企业文化等等。应该看到,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包含多个层面如企业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企业声誉、营销技术、营销网络、管理能力、经营者驾驭财务杠杆的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企业文化等等。

由于科技的发展,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可能缩短,某种风靡一时的企业理念也可能过时,但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却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核心竞争力通常是通过一系列的连续提高和强化过程来构建的,这一过程可能会跨越相当长的时间,但一旦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则不会因为被使用而衰退。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最重要方面是企业内部的整合,这种整合的结果是企业生产对手所无法比拟的产品或服务。从中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可以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某种具体行为或某些具体行为的集合,而是产生这些行为的企业独特的管理机制。

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面对入世的挑战,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必然选择。卓越企业之所以卓越,一个重要的共同推动要素是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与培育。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大跃进,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因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

(一)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管理机制,与企业现时拥有的资源,过去的经验和这些经验的积累等有关,也与企业长期从事的专业领域有关。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培育,它不是短期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企业多年的沉淀。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安下心来,首先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每个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设计合理的目标、战略和组织,以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企业应该从“以业务为中心”转为“以管理为中心”,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选拔优秀的人才委以重任,构建基于标准化业务流程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系统,建立企业独特、有效的管理机制,并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逐步改进、完善。企业通过建立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同时构建独特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寻找企业的潜在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寻找企业的潜在能力,分析这种能力与其他同行的差异性,并把它建立培养起来,这是建立竞争力的前提和重要途径;其次要从竞争对手和市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竞争力。微软通过建立和培养自己的潜在能力——技术创新,获得了竞争优势,快速积聚资本后确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规则和标准的建立以及用户几乎无法承受的高昂转换成本;海尔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和市场机会,建立了自己的比较优势——服务,进而建立了资源整合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2.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论是发现潜在能力和市场机会,还是培育、提升潜在能力,建立比较优势,都需要依靠有效的管理工作实现。因此培育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建立在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其关系见图1。

企业通过建立、实施适宜的管理制度,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机制,最终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制度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好的制度,能使企业的各个系统协调、均衡,并且使整体处于统一状态而不是分化状态。从动态看,好的制度能够使不均衡状态更快地恢复到均衡状态,这又要求制度在保证组织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尽可能低。好的制度,会激励企业从低效均衡转向高效均衡的转变。只有正向激励频繁出现,负向影响被抑制,才能够使企业不断趋向于更有效率的状态。

(二建立高效管理制度的要求

要保证制度的高效,真正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管理制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1. 职能完整明确,责权对等。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相应管理事项的职能分工,横向纵向接口清楚,有相应权力的部门要承担对等的责任,这是确保管理制度效率的前提。企业内所有活动必须有部门和岗位承担,不能存在工作和管理空白,部门之间职能界定清楚,没有相互交叉,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扯皮、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混乱的现象。管理制度必须分别规定对管理部门及执行单位的约束和考核,管理部门不能当“政府”,只规定原则和只让他人作为,而自己不作为。

2. 管理要求清晰、流程简化高效。为保证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管理内容与要求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明确质量、时间或成本的具体要求,只有明确具体要求,才能方便制度的执行。凡制度中规定流程的部分,需要思考流程的合理性,不合理的要坚决按简化流程和手续并予以完善或再造,保证流程在有效的基础上路径最短。

3. 建立对制度的管理、保证协调统一。只有对制度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制度效率的发挥。有效管理包括编写的有效及执行的有效,需要统一、规范编写要求,在设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同时策划监督、考核体系的设立,明确制度的管理流程及管理内容要求等。各项管理制度应协调一致,对同一管理过程中同一管理事项制定的管理制度只能有一个,避免制度规定交叉,造成混乱。

4. 强调制度的完善、创新与实际工作创新紧密结合。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新的变化或产生了经实践检验为有效的新的管理方法时,必须相应调整完善和提升相应管理制度,将更为有效的新方法纳入管理制度中,逐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