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代会感言范例6篇

少代会感言

少代会感言范文1

 一、 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解释。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寒江-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 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 体会思想情感。 

少代会感言范文2

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是指由企业自行设计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形象并被赋予生命的品牌图形标志、吉祥物等。这种代言人是与一般用明星人物、专家、美女等活生生的人做代言人是截然不同的。

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企业意识到用明星或专家做代言人的弊端,转而推出一个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作为企业产品品牌代言人。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目前在终端产品市场呈显出较为集中的态势(见附表),主要集中于家电业、饮事业、IT业,尤以家电业最为突出。

附表:

品牌

形象代言人

海尔

海尔兄弟

肯德基

肯德基上校

SOHU网

华宝空调

企鹅

康师傅

康师傅

SINA网

小浪

美的空调

美的熊

娃哈哈

小娃娃

163.NET

蚂蚁

LG

LG感动小精灵

雅士利

雅雅小姐、利士先生

OICQ(QQ)

QQ小企鹅

小天鹅

小天使

达能饼干

达能王子

华硕电脑

硕硕虎

万和

麒麟小吉祥

旺旺

旺仔

TCL电脑

点点

Electrolux

鲨鱼

福娃

福娃

好孩子

好孩子

小鸭

小鸭圣吉奥

大白兔

大白兔

班尼路服装

小鲸鱼

SNOOPY

SNOOPY狗

日清食品

清仔

恒源祥服装

小囡囝

麦当劳

麦当劳叔叔

美菱

美菱儿童

小马哥童装

小马哥

家电业中较为突出的又应属海尔、美的空调和华宝空调了。海尔兄弟的广告做的非常不错,别的不说,海尔每次在销售现场做活动时,海尔兄弟的模型总能在现场赢得观众的瞩目与喜爱。而美的空调的品牌代言人----一位身着“美的”装的可爱又显得有点憨厚的北极熊,在几乎所有有关美的空调的广告中也是抢尽风头,幽默得不得了。华宝的企鹅曝光率虽比“美的熊”低一些,但也是风头十足,可爱之至。

就从世界范围来看,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那只可爱的SNOOPY(史诺比)狗不知赢得了全世界多少人的喜爱。而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也是讨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麦当劳叔叔、肯德基上校的形象也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连锁店而传遍了世界各地。这些都是极为成功的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各企业也充分利用其代言人,讨尽了口彩,也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利用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的主要作用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着几个方面来谈:

1、帮助企业品牌在现代的市场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以其USP(独特销售主张)提高品牌及产品的“印象占有率”。目前市场的竞争已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在这样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便是品牌间的竞争了,尤其是如今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之时,品牌便显得尤其重要。这时,企业采用感性形象代言人,进行差异化营销,其效果便会不错。同SNOOPY玩具、衬衫质量相当的品牌不只有多少,你选中SNOOPY的很大原因便是看中了SNOOPY这个牌子,更确切一点,你是被SNOOPY的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那只可爱又有点顽皮的小狗给吸引了,你记住了它,你买了它。正是如此,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使自己的品牌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取得了竞争的优势。

2、从心理、精神及情感方面冲击消费者,冲破消费者“理性”的心理防线,使消费者不再犹豫,下定决心选购本品牌。一个不错的感性形象代言人,会给消费者格外亲切的感受,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感受到一缕温情,以此冲破其心理防线,让其挑选商品时理性的、严峻的脸孔上露出一丝笑容,挑中你的商品。

3、形成品牌上的文化差异。通过引起消费者的联想,使产品得以植跟于消费者脑海中,达到稳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不同的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带给消费者的感觉并不尽相同,正是这种感觉上的不同形成了品牌差异。肯德基的肯德基上校带给你的慈祥、温情与麦当劳的麦当劳叔叔的快乐活泼绝不可同日而语。通过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的个性形成品牌上的差异,同时使消费者将品牌与其感性形象代言人紧紧的联系起来。

4、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明星人物做代言人的弊端。感性形象代言人的个性、形象设计的主动权均在企业手中,可以避免明星人物个人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明星人物为多个品牌做代言人造成的“稀释效应”等。而且如果品牌代言人塑造得好,其本身也会成为“明星”,但负面影响微乎其微。如“巨星”米老鼠、SNOOPY狗等。

5、解决技术语言障碍,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在媒体上做广告,为了介绍其产品的特点,请一名或数名专家来解释未免显得生硬,请明星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效果不佳。但你有没有想到用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呢?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用其夸张的动作、煽动性的语言,使观众绕有兴趣地观摩它的“表演”,从而使产品的特性得以有效传播。其效果决非其他形式可比。

当然,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还有许多注意事项,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1、欲采用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该品牌产品代表的产品最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产品。因为代言人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消费者的好感而增加购买该产品,更坦白一点便是形成自己的USP(独特销售主张),进行人性化、差异化营销。而零件、半成品的购买者是比较理性的下游厂商,这种“情感营销”他们恐怕会无动于衷。

2、代言人应该具有“醒目”性。这种“醒目”一是应有较为特别的外表和个性,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及喜爱;二是应该使消费者较为方便地称呼代言人,有特定的名称,如旺旺食品的旺仔、雅士利食品的雅雅小姐和利士先生、华硕电脑的硕硕虎等等。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并没有主动这样做,但消费者却自觉地将该代言人同产品品牌结合在一起,慢慢地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名称,如美的熊、海尔兄弟等等。

3、代言人应具有一定的个性。当然,大多数的代言人都是因可爱、调皮,在媒体中的表演很又幽默而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没有一定的吸引观众的个性的代言人,其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4、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与品牌本身的个性与定位应该相符。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会搅乱品牌原本的个性与定位。如肯德基上校、麦当劳叔叔等等都是如此,而美的熊的表现也会让你感到:原来生活可以更舒适、更快乐、更美的!如此,才能方便、正确的引导消费者建立起该品牌产品与此代言人的直接联系,提高该品牌与该代言人间的联想度,品牌代言人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5、不要过于冷落了自己塑造的品牌感性形象代言人。不少企业只顾着自己的明星人物代言人,而把自己塑造出来的“明星”打入“冷宫”。笔者并不反对明星人物做代言人,但企业也不应该忘了利用自己精心塑造出来的代言人去为自己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把自己已拥有的资源与优势好好的发挥出来。

少代会感言范文3

关键字:新课改 文言文 诵读

传统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受高考命题形式的影响,教师普遍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课堂教学结构涣散,教学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不但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热情,更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荡然无存,它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那么,在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怎样教能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弊端,下面浅谈我的两点认识。

一、注重诵读,提高兴趣

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古代文化的精髓需要后人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它汇集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意志品质,它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军事、教育、科学、文学与艺术等各个方面,所以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诵读环节,分三步进行,粗读―精读―烂读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大自然和社会、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古代艺术和科学中的美,继承传统文明和进步思想,让他们从中得到德的提升、知的充实、美的熏陶、情的滋养。

二、崇尚科学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上明确规定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其目标定位是“读懂”。 学生读过了一段文言文,能够知道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能够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就是“读懂”,毕竟我们的学生不是专门研究古汉语的大学生,更不是专门与古籍打交道的专家。文言文阅读,理解词语是基础,但目的绝对不是要记住和运用这些词语,如果我们只盯住考试,重“言”轻“文”,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就是一种本末倒置,就完全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本真。

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人“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少代会感言范文4

关键词:语言教师 语言素质 教学质量

一、我国语言教育的基本情况

语言教学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举措,也是增进民族团结,国家繁荣的保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民族语言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前多语言教学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语言教学中经常采用“多语种教学”这个术语。我国的语言教育,既有一般的汉语教育,也我包含着的语言课内容有汉语文(少数民族学校的中文课,)民族语文(如朝鲜语、维吾尔语、藏语等等)和外语。在我们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语言教育是全部基础类教育学科的基础,没有语言教学,其他教学无从谈起。从这个方面来讲,虽然语言教学已经具有深厚的基础,我们必须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推动多语种教育与多语种教学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

二、民族学校与汉族学校语言教学方面的区别

民族学校的语言教学比起汉族学校多一门语言课,即民族语文,汉语文和外语课--三门语言课。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我国的民族众多(有55个少数民族),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落后,再加上少数民族受其长期的历史因素、本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使其的语文能力素养都比较落后(语文素养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少数民族区域人教的语文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许多学生虽然初中生,但是他们应用语文及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不及发达城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水平。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汉语是天然的强势语言,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交流工具;在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如新彊地区、内蒙、、吉林延边等地区),在我所从事教学的辽宁盘锦,小范围集中居住的朝鲜族群很多,在当地汉语就和或朝鲜语成为人们主要使用的语言,共同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交流工具;相反在一些地域广阔、汉族人口较多的大城市,少数民族语言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汉语成为主要的语言,这就要求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有侧重点的教学方针,全方位地培养语言能力。特别是在开展英语等教学科目时,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更要加大语言的培养能力建设,才能克服语言环境的影响,使这些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掌握较为丰富的语言知识。

三、现代教育对语言教育的要求

现代教育是多样化的,高素质的,多媒体的,多语言综合性的,语言课更是如此。语言教师要根据自身所教授的语言科目,对专业语言的历史文化有深厚的认识和理解,善于从古今中外文化中吸取语言精华。我认为,语言教师不仅要成为语言专业的专家,同时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百科全书”,在精通语言知识的同时,粗通各类其它范围的知识。在这个学习与进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其他学科中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感悟,产生新的灵感。语言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教学时就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情境和学情需要,灵活机动地借鉴和发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精彩纷呈,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对于现代教育,不能是简单的灌输式教育,而应该是科学的,有目的性的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该突出准确、朴素、自然的特点,并且要赋予语言的美感,让语言成为朴素、自然的交流工具,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理解。我们在用语言进行一些表述、解释过程中,对于重要概念、观点、定律和原理等,要尽可能地确保真实,反复推敲所用词汇的意义、内涵,甚至感彩,斟酌所选句式的表达效果,保证概念传递恰到好处。历史和现实的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表明,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或意思,这是教师素质的直接体现,也与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和必然的关系。

四、语言教师对多语种教学的能力和现实需求

现代语言教学需要教师不仅掌握很多其他知识还要掌握多语种,以便课堂展开,因为都有起横向联系,特别是语言之间有其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

1.多年来,因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城乡居民语言环境的差异日益显露。有些地区人们的语言以汉文为主,有些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对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要求我们必须把实施多语种教育的学校和课堂与周围的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取长补短、综合考虑,全面提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言教育的最佳状态。

2.加快多语种教学师资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我国当前总的来看,多语种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精通多语种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区全面推进多语种教学的瓶颈,提高双语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是现阶段我区多语种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教师来言,更需要渊博知识,除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外还要掌握民族语言,外语及翻译知识等。语言教师根据自身所教授的语言科目,应该对专业语言的历史文化有深厚的认识和理解,善于从古今中外文化中吸取语言精华:要吸收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营养,尤其要熟悉学生掌握的课文作品。语言教师不仅要成为“专家”,灵活地借鉴从学习中体味到的语言妙处,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随处精彩,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少代会感言范文5

【关键词】熟读成诵;融会贯通

“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针对40年代的教育现状如是说。然而时至今日,中学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这是《归园田居》的教学实况,老师先是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作者,接着讲解诗歌大意,最后归纳中心。整堂课除了开始时老师读了全诗,分析完毕学生齐读了全诗之外,其余时间都是老师在喋喋不休地分析、讲解。

例二:老师正在上《劝学》,幻灯显示完作者的情况,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后,老师便开始逐字逐句地翻译、串讲,,完了之后,便着手归纳本文的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次、一词多义等等,一堂课下来,难得听到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

以上教学实例的通病是偏向了理性分析、讲解的一面,而忽视了“诵读”这个古诗文教学最基础的环节。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得不大声疾呼:让琅琅书声重返课堂吧!诵读才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诵读,《辞源》解释为“念,熟读。”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看家本领”,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诵读是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换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是眼、口、心、耳并用,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连贯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继而形成语感。同时,诵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及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叶圣陶曾说过:“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宋代朱熹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由此可见诵读的重要性与特殊功效。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古诗文正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也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不仅如此,古诗文流传了千百年,积淀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它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形成健全的人格。

古诗文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的教学只能采用文学的教学方式,因此对古诗文大可不必作条分缕析地讲解,至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讨论中去交流,千万不能把最具趣味性、最具感染力的文学课变成枯燥乏味、干巴巴的理论课。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明白如话的诗句还用翻译吗?如果硬要将它翻译出来,那诗的韵味岂不荡然无存?古诗文特有的音韵美决定了古诗文特别适合诵读,像《腾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这样最具音韵美与意境美的文字,如果不诵读,又怎能体会到蕴藏其中的美感?

众所周知,古代的私塾教育特别注重诵读习惯的培养。一上课,教室里便是“听取蛙声一片”,学生不是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便是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都能熟读成诵、倒背如流。在这种读书的氛围中,学生们无不受到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从而积累了一笔终生受益的语言财富。因此,大力倡导古代私塾式多读多背的教学方式,是古诗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传统,走民族化道路的最佳途径。

现状的学生一提到写作文便个个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何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学生脑中没有素材,没有几十百儿的文章放在脑袋里面,怎么写得出东西啊!电脑是人脑的仿制品,人们只有给电脑输入、储存一定信息,电脑才能处理、输出信息。人脑也一样,不输入、储存相当数量的语言信息,怎么能处理、输出语言信息呢?不在头脑中积累一定数量的精华篇章,就不能形成语文能力,没有背诵的积累,也就写不出文章。清代唐彪在其《读书作文谱》中作了如下的总结:“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杜甫也曾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这方面,许多名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古代的文人墨客,像三国七步成诗的曹植,南朝倚马可待的袁虎,若非平时读得多背得多,怎能才高八斗、文思泉涌?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门,哪一个又是读得少背得少呢?中国一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其古文基础就是在私塾里打下的;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能背诵《古文观止》,矛盾先生能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倒背如流。如果他们不多读多背,又怎能写出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啊?再以普通百姓为例,大凡读过私塾的祖辈们,都有相当的古诗文功底,一般都是村里的“笔杆子”,什么写对联啦、写悼词啦,往往是他们的强项,村里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们,前辈们在古诗文记诵方面成功的经验说明,诵读不仅是语言积累的良好方法,也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

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在少年和青年,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学生时代背诵过的许多诗篇,至今仍记忆犹新。所以多读多背必须要从学生时代抓起,要把握住青少年时代的大好时光。如果每位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都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训练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在读中玩味、在读中咀嚼,直到熟读成诵、融会贯通。如果每位学生都能将所学诗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的话,还何愁写不出文章?到时恐怕不写倒“情难自禁”了,“洋洋洒洒”百儿千字的文章还不是“小菜一碟”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古文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能够改变那种“讲风过盛”的现象,走出“条分缕析”的怪圈,把握“诵读”这个古诗文教学的关键,认真地指导学生背诵上百篇优秀的诗文作品,学生就一定能够在语言的海洋里俯仰自如,在写作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教育学》

[2]《心理学》

少代会感言范文6

关键词:文学性 自身素养 创新

语言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缺少了文采,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象佳肴少放了盐,枯燥乏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只有文采的语言,才是教学中的一束光源。它放射着,传递着,感染着每一位倾听者。

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此,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枯燥乏味的教学,学生不愿听,又有多少效果可言呢?让文学性回归语文教学,当务之急!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呢?我以为,处于语文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文章。

一、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因为,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要让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文学素养低的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点:

1.多读书。就是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中的精美语言,领悟作品中的写作技巧。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老师首先就要有感悟;要使学生去体验,老师首先要去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老师首先要受感动。教学实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课堂上,只有教师首先热情投入、真情流淌、激情四射,师生之间才能渐次进入以情传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的学习境界,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才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无疑,语文的魅力也许首先来自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魅力。语文教师不应该再是“工具”式的教书匠,而应该是一个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文化传承者。

2.多写作。语文教师必须会写作,是谁都不会否认的。平时教学中,每当我有所感悟的时候,就要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尽快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捕捉现实瞬间的闪光和内心细微的波动。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义的。所以,在创作之前,就需要我力求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学生的“教头”和“导演”,要教学生写文章,自己没有一点笔底功夫,想来是不称职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都要研究教学理论、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写。只有写出文章来,才能互相交流,才能改进教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说,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总结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少不了的,是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语文教师不创作,讲授文学作品就难免会隔靴搔痒。所以,我觉得应该提倡:专科学生学语文,教师既要当教学上的行家,又要当写作上的“杂家”。教学上的行家,这无须多言。写作上的“杂家”,不是说语文教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说他们要能写各种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写作水平没有诗人、作家高不要紧,只要会写就行。吃过梨子的人,方知梨子的滋味。语文教师有了创作经历、经验,讲授课文,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突出其文学性。

3.多鉴赏。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其中就包括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鉴赏能力或欣赏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鉴赏水平,对教学、对启发学生只会有好处。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自己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在出行甚至远行的基础上,配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有了丰富的阅历,便能更为轻松地与文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以比较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这样学生对作品和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对优秀文学作品做到知其然和所以然,帮助学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

二、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

过去,对语文教学,我们过于强调以文为本,亦即不能丝毫脱离教材、教学参考书,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学性。这就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看到的只是:从各地来的学生基础各异,因为着眼于薄弱的基础,在授课时,一味地强化基础,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可想而知,如此缺乏创造性、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只能造成文学性、生动性的“缺席”,难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产生不了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至少要做到:

上一篇弥勒佛对联

下一篇一百岁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