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对联范例6篇

弥勒佛对联

弥勒佛对联范文1

这两年,四处的跑新闻结识了不少文友,也在满世界旅游中饱览了不少寺庙里的弥勒。翻覆的思考,觉出文人的那种超脱和淡泊跟寺庙里那尊弥勒的那张笑口、那个大肚很有些牵连,发现两者的脾气都有些相投,性格也有些相合。窃以为,弥勒当是文人的佛!

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袒露,既随和,又开放;既慈祥,又有趣,深得民间喜爱;弥勒的佳话,车装船载,叫人捧腹,令人深思。他那千年不变的肖像:泥的、铜的、大的、小的,一个个供奉在一座座肃穆的寺庙里,让历代的文人见了,感觉又稔熟,又亲切,禁不住就会文兴勃发,便在弥勒面前留下了不少的妙联佳对:那里面有褒、有贬、有讽、有嘲、有直露、有含蕴、有牢骚、有灼见,丰富而多彩,借着文人高超的书法艺术,抒发文人浓厚的思想情感——多少年来,文人们的这些内心写照,早已超越了联句本身存在的意义,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象征,也给滚滚红尘里的芸芸众生以深深的启迪。

“所谓文人者,照理应该指一切投稿、著书、写文章的人说。”(引自钱钟书:《论文人》)钱先生以为,文人是可嘉奖的,因为他虚心,知道上进,并不拿身分,并不安本分。真的,文人对于自己,有时比旁人对于他看得更轻贱;有时看起世界万物来,也比对于看他自己更贵重。譬如他们在世界上挑出象梅、象莲、象兰、象竹、象菊之类的植物作爱物作自喻——陶渊明之癖菊,周敦颐之喜莲,林和靖之爱梅,苏东坡之爱竹等等。特别是那位苏老头子,居然乎说出什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话来。就在这些梅、莲、兰、竹里,他们看出了自身的清高、超脱和淡泊。从此,他们看到席地而坐张着笑口、敞着大肚的“布袋和尚”(弥勒的曾用名),就会感受连连,就会感慨无限——

福州鼓山涌泉寺有文人撰联问弥勒:手中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求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这分明是文人对弥勒的犯愁,是文人对弥勒的嘲讽,貌似一种不解,实际上却是一种透彻的领悟,表现出来的正是人们那种摆脱不掉世俗的困扰。也有文人跑到台湾台南开元寺,在弥勒佛龛两边写上: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是啊,本是无,无一言,这是一种看透弥勒的冷漠!山东济南千佛寺的弥勒佛对联说得俏皮:笑到几时方合口,坐到无日不开怀。联句把文人自己那种愤世嫉俗的傲气、那种与世无争的思想,借用这两句话直说了出来,读去亦庄亦谐,发人深省。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四川乐山凌云山山门关的弥勒联,道是: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是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这种模拟弥勒佛的自嘲,在字里行间又透出一种认识人与认识自己的清醒。在肃穆的佛殿上,出现了这类不严肃的东西,不能不说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同时,又情不自禁地为文人的机智、风趣而拍手叫好。这里还可以值得一说的,是禅宗南派发祥地的南华寺天王殿弥佛,此佛面对山门,席地而坐,肩搭布袋,手托瓦钵,龛前的对联写着: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奉时将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迎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听听,难道这是出自善男信女虔诚崇佛的口吻吗?非也。这口吻,表达得再清楚不过的就是那洞察世事、颇不得志、双饱尝人间冷暖的文人缘物抒情的满腹牢骚,而这对千年以后的人们好象还意味着许多“什么”?至于峨嵋山上那灵岩寺的“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与北京潭柘寺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事。”却是异曲同工,都把个风趣雅致的弥勒佛勾画得了淋漓尽致,而且又是文人妙语解颐洒脱思想的最好表现;这给焦头烂额之人,是可以得来一点天外飞来的轻松的。

正因为文人与弥勒有着如此这般盘根错节的牵联,如此这般解不开来的千千情结。所以我说,弥勒就该是文人的佛!

弥勒佛对联范文2

今天去来到了永祚寺,来观察寺庙内外样子。

来到寺庙的门口,只见门的上面有一座闪烁着金光芒的佛像,他左手高举到头顶收里面那这一个小小的金桃;而右手上却串了以串金链子手里还举着一个金元宝。旁边有两条鱼头已经在水中了只有尾巴在外面;佛像的后面是一个太阳,再太阳的旁边有两只梅花鹿,梅花鹿四脚跪在地上头朝天眼睛看着太阳。

走入庙内,在庙门那里有一个非常大的佛像他就是——弥勒佛,看到了弥勒佛我便想到了有关于他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然而在弥勒佛的旁边一共有八座佛像,他们个个凶神怒煞可怕极了好像一直在看着我,所以我赶紧离开了这八座佛像,来到了弥勒佛身后的那座佛像,虽然他的眼神没有你们凶恶,但是我却不知道他是什么佛。

通过今天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佛像。

弥勒佛对联范文3

关键词: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对置;信仰

中图分类号:K879.21;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5-0051-09

On the Contraposition of the Illustrations of the Western Paradise Sutra and of the Bhaisajya-guru Sutra in Dunhuang Wall Paintings

MI Defang

(Institute of Dazu Rock Carvings, Dazu, Chongqing 402360)

Abstract: Since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locations of many sutra illustrations had become more fixed in Dunhuang caves, and some of these illustrations appeared in opposed pairs, such as the illustrations of both the Western Pure Land and the Bhaisajya-guru's Pure Land, which were usually painted on the south and north walls, respectively, in the main chamber. This tradition was followed in later times and became a fixed model, not only expressing their mutual complementarity, but also emphasizing the meticulous care of Buddhism for the life and death of humans.

Keywords: Illustrations of the western paradise sutra; Illustrations of the Bhaisajya-guru sūtra; Contraposition; Faith

收稿日期:2011-08-01

作者简介:米德昉(1972- ),男,甘肃省永登县人,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佛教文化艺术研究。

初唐以后,敦煌石窟中一些经变相互间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对置关系,这种对置在石窟左、右壁间表现得尤为典型。诸经变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组对置是: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法华经变与华严经变、报恩经变与思益梵天问经变、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等。本文选取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对置之案例,在分析二经变内在关联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其对置形成的原因。

在敦煌石窟中,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最为常见的布局是,前者居于主室南壁,后者居于主室北壁,二者在空间方位上呈对称状。此格局形成于初唐,之后成为固定模式历代相循。目前学界尽管对此现象有所关注,但深入研究尚未展开。如藤枝晃在《关于220窟改修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到“(敦煌)许多洞窟里,《西方阿弥陀净土变》和《东方药师净土变》于左右壁相对,其他经变,也不杂乱。可谓有一种原则,但不严格,容许有所改变”。藤枝晃氏将此种经变布局称作“对称式”,对于其成因、意涵等未作论述①。杨明芬在《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一书中认为: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对应关系表达了佛教十方“宇宙空间观”,反映了佛对众生“未来生命”与“现世安乐”的双重关照②。杨氏只是提出了极具启发意义的观点,但对于此对置的形成及其思想关联等没有展开深入论述。另外,梅林[1]、王静芬[2]、王中旭[3]等不同程度地论及敦煌石窟经变对应问题,但针对西方净土变和药师净土变之对置,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展开,鉴于此,笔者以为有必要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唐前期敦煌石窟

弥陀与药师图像之造作

西方净土变的造作主要依据为净土三经,即《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观无量寿经》(刘宋畺良耶舍译)和《阿弥陀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在西方净土变产生之前,反映净土意义的造像基本以单体弥陀(无量寿)像或说法图为主。我国弥陀佛像东晋时已有造立,《历代名画记》卷13云:“(戴逵)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4]《法苑珠林》载,孝武宁康三年(375)释道安“于郭西精舍,铸造丈八金铜无量寿佛”[5]。南北朝时期造像增多。如:炳灵寺第169窟第6号龛西秦建弘元年(420)时西方三圣组像[6]、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的刘宋元嘉二年(425)西方净土变浮雕[7]、四川茂汶出土的南齐永明元年(483)石刻无量寿造像[7]、麦积山石窟第127窟北魏西方净土变[8]、南京栖霞寺千佛岩南齐时无量寿雕像[9]、河北邯郸南响堂山第2窟北齐浮雕净土变(现存美国菲利尔美术馆)等[10]。隋唐以前,弥陀造像以单尊或二菩萨胁侍者为多,其净土变处于初创阶段,画面结构简单,内容稀少。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将西方净土变分为观无量寿经变与阿弥陀经变,二者在图像格式上的区别在于前者两侧多出未生怨、十六观及绘在画面下部的九品往生[11]。根据弥陀信仰的流布及其影响力来看,敦煌石窟在唐前期应该有较多的弥陀类造像,但由于诸多石窟经过后期改造、重绘、整修等扰攘,目前所存弥陀造像遗迹较少。现在能够确认的即是西魏第285窟弥陀说法图,共有相同的两铺,分别绘于东壁门南、北。画面构图为主尊结跏趺坐,施说法印,左右胁侍四菩萨及四弟子。此窟有大统四年、五年(538、539)发愿文题记[12]。还有北魏第251窟、西魏第249、435窟南、北壁绘有莲池说法图,有学者视此为西方净土变之雏形③。另外,隋代第393窟西壁绘一铺弥陀净土变相,构图上突破说法图藩篱,已是成熟的经变图像。

药师净土变所依据的经典主要有《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西晋帛尸梨密多罗译)[13]、《药师琉璃光经》(刘宋慧简译,已佚)、《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隋达摩笈多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唐玄奘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义净译)[14]。此五种译本,后来较通行者为玄奘本。

唐前期药师像的造立亦流行各地,但所存数量少于弥陀造像。目前能见到的如炳灵寺第169窟第6龛,绘有一尊小禅定佛,榜题“药王佛”[6];云冈石窟第11窟(云冈中期,471—494)西壁一小龛下有铭文:“佛弟子/沙芽(药)师琉璃光佛一躯……”[15];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弥勒龛内有孝昌元年(525)时期药师佛造像[16];河南浚县发现的武平三年(571)三层四面造像碑中,西面下层龛为药师佛结跏趺坐说法图,龛下残存题记中有“师佛……”等[17]。

敦煌药师经变最早出现于隋代石窟,有4铺,即第394、417、433、436窟。其中第394窟绘于东壁门口的上方,第417窟绘于窟顶后部平顶下半,第433、436窟绘于窟顶人字披东披。第417窟药师经变形式为:药师佛结跏趺坐于中央莲台,右手施说法印。菩萨侍立两侧,佛座前画一多层轮式灯架,灯架两侧分别跪着六位手捧燃灯的十二神王。第394窟药师经变的构图第与433窟的近似,药师佛结跏趺坐于中央,两侧立日、月光二菩萨、胡跪十二神将及立两灯架。初创期药师经变构图简单,总体章法尚未脱离南北朝时期说法图的形制。

进入初唐,敦煌石窟弥陀与药师造像形式日益成熟,由过去简易的说法图格式演变为鸿篇巨制的变相,且数目亦与日俱增。现存西方净土变共有181铺(观无量寿经变92铺,阿弥陀经变89铺),其中,隋1铺、初唐18铺、盛唐25铺、中唐44铺、晚唐32铺、五代21铺、宋16铺、西夏24铺。药师经变共112铺,其中,隋4铺、初唐1铺、盛唐2铺、中唐23铺、晚唐32铺、五代32铺、宋8铺、西夏10铺。从对此数量的对比发现,在信仰势力上弥陀盛于药师,前者在盛唐时已进入兴盛期,后者则晚至中唐。五代以后,佛教在敦煌的兴盛期已过,双方经变绘制减少。

二 敦煌石窟西方净土变与

药师净土变之对置

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之交涉始于初唐,中、晚唐及五代为高峰期,至宋、西夏数量下降。现就二经变在石窟中的对置情况加以列表,分析如表1:

由表1统计看,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

(一)在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的对置中,多数情况为前者居于主室南壁,后者居于主室北壁。梅林先生从律寺角度出发对此方位进行了解释,认为:“莫高窟受鸣沙山自然山势影响,坐西朝东,作为石窟寺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南北开向不符。既然石窟寺与律寺同构,尤其是二者附洞与同类配院(殿)方位上的关联,使我们有完全充分的理由从南北开向来审视莫高窟石窟寺。如此,则其南壁实当西壁,北壁实当东壁。”[1]由此看来,西方净土变居南壁(代表西方),药师净土变居北壁(代表东方)符合方位关系。

(二)从初唐至西夏时期,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对置达77例,其中各自独占壁面,单一对置的情况较少,有16例;余则二经变分别组合其他经变形成对置关系。

(三)在各自壁面的经变组合中,中唐时期同壁经变数量以2铺居多;晚唐五代时期,同壁经变数量骤增,以3、4铺组合为多,如第138、61窟单壁绘制不同经变5铺。这一阶段增加的经变有报恩、楞伽、思益梵天问、天请问、华严、法华等,并有如意轮观音、不空 索观音类密宗经变出现。固定搭配格式中,除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外,尚有法华与华严、报恩与思益梵天问、弥勒与天请问等经变的对置。一窟之内绘制几幅乃至十几幅不同内容经变,这一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时期敦煌佛教诸派杂糅的发展风貌。

(四)宋西夏时期,敦煌诸石窟经变种类明显减少,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在对置形式上仿佛回归到初唐,呈现单一对应态势,原先一些组合经变突然消失。

(五)在同壁多铺经变组合中,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位置有向壁面中间靠拢之势,尤其当经变组合数量以奇数出现时,此二经变基本都占据中间位置。据此我们认为,敦煌石窟在处理南北壁经变搭配时,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在各自壁面的经变中居于主导地位,凸显了弥陀、药师二佛在表达义理思想中的统领性格。

三 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

对置成因分析

在诸净土思想的流布中,弥勒信仰兴起最早,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就已有弥勒信仰流传①。自传入我国,弥勒信仰便风行一世,南北朝时期其造像极为普遍,数量超过了释迦以外其他佛像①。克孜尔、库木吐拉、敦煌、云冈、龙门等地石窟都有弥勒造像,说明弥勒净土信仰在隋唐以前极有势力。7世纪末,武则天谎称弥勒下世,登基称帝,从而使弥勒信仰遍及全国。玄宗时因民间发生“假托弥勒下生”扰攘民心之事,遂敕令“禁断”,自此弥勒信仰受抑[18]。

中唐以前,药师信仰尚未完全兴起,敦煌石窟西方净土变基本与弥勒经变相对置而出现。二者对应在盛唐时尤为频繁,彰显了这一时期西方净土与兜率净土在信仰层面上的融合[19]。但在此交涉中,西方净土信仰逐步走向繁盛,弥勒净土信仰则日趋式微,这种变化根因除了上述社会政治原因外,在于二者法门之境界差异。详言之,其一,西方净土为佛层次;弥勒净土则处于菩萨阶位。其二,西方净土较之弥勒净土更为殊胜、庄严。其三,弥陀本愿胜于弥勒本愿,更能赢得信众皈依。其四,弥陀法门修持方式更为简易,且借助佛愿力加被更易往生。其五,弥陀现已教化众生,使成菩提;弥勒则为未来佛,至五十多亿年后才下世说究竟法②。唐道镜《念佛镜》卷2《念佛对弥勒门》言:

问:何故不念弥勒生兜率天?云何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答:为兜率天不出三界,天报既尽,还堕阎浮提,所以不愿生天。若往生净土,出过三界,直截五道,一生彼国,直至菩提,更不堕落,所以愿生。又兜率天少时受乐,弥陀佛国中乐最胜,故名为极乐。长时受乐,无有限期,以是因缘,胜于兜率百千万倍。[20]

这些差异是弥勒逐渐让位于弥陀而走向边缘化的主要因素。

在弥勒信仰热降温、弥陀信仰日盛的过程中,药师信仰渐次抬头,在道俗间日趋流行③。表现在石窟经变布局上,以往“弥陀对置弥勒”的格局被打破,药师经变挤走弥勒经变,最终形成与弥陀经变相互对置之定格。不过自此弥勒经变并未在敦煌石窟消失,数量也未减少,只是在石窟位置中退居“二线”,要么与弥陀经变并置,要么与药师经变并置。隋唐至西夏,弥勒经变在敦煌石窟有100铺之多,[12]286-287说明弥勒信仰亦有一定的势力,只是已非主流而已。

早期药师经变在位置上处于窟顶或东壁门口上方等,窟顶处药师经变相关位置有弥勒经变配置,由于案例少,故不能形成体系。

弥陀与药师信仰的兴起为二者经变之对置奠定了基础,究其因,这种对应反映了二者在义理和思想方面的融摄与互补。

弥陀经典云:阿弥陀在因位时,曾为国王,因闻佛法而“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为证菩提道果,法藏在世自在王如来前发四十愿,法藏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21]法藏本诸大愿,累劫修行,证得法身,号曰阿弥陀,座主极乐。西方净土环境增上,人事殊胜,往生此土,永不退转。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摄化有情,欲令离苦得乐,断除生死。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微妙奇丽,“超越十方一切世界”。

西方净土不仅为众生成就了一个不可思议之美妙国度,敞开往生之门,同时,弥陀法门以其简单易行之善巧方便,为众生铺设了一条求证究竟之路。《佛说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显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既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21]347

药师佛以其十二宏愿给予世间有情济世之道。药师经典称:东方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如来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以大悲心发十二大愿,摄导众生。东方净土“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并有日光、月光二菩萨辅助教化,十二神将饶益有情。药师佛依过去因中的本愿力及现证佛国之无边功德,济度众生。依世尊开示,众生只要按照药师法门“至心受持”,即会免遭“九横死”难,更“令诸有情,所求皆得”[22]。

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重心在于发菩提心拔除众生所受的一切现世之苦——疾病、贫穷、饥饿等,解决关涉人类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引导众生在享受“现世乐”的基础上发大乘心践行佛法。对于世间人类而言,既得福报、眼前利益是消除当下困境之良药,因而对此渴求尤为迫切。药师法门以济世为重,奉持药师法门即可获得一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之福益。

佛教诸经称,十方诸佛,佛佛平等,无有高下。西方净土与药师净土,深大圆广,统摄无量,二者“等无差别”。《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22]406修持药师法门亦可往生极乐净土,可见二净土思想之融合性。但作为释迦施教之法门,双方在依正行愿、善巧方便、果报功德等方面各有所重。此乃缘于众生根性、时地因缘之别,佛陀遂开示不同法门,随机摄化有情。《净土十要》卷10云:“瑠璃世界释迦亦劝往生。然药师经正旨为助生极乐。劝人息灭惑业成就念佛三昧。还同折门教意。非比阿弥如来纯以念佛摄一切人往生彼土也。”[23]因此,我们看到弥陀净土倾向于度化众生,令之愿生极乐,成就菩提,永不退转。药师净土虽亦敞开往生之门,但其“正旨为助生极乐”,重于众生在世果报,获得暂时精神解脱。

在敦煌发现的一些抄经中,经末题记反映了功德主有关弥陀或药师之信仰。如S.2838《维摩诘经卷下》尾题中有云:

经生令狐善愿写,曹法师法惠校,法华斋主大僧平事沙门法焕定……愿圣体休和,所求如意,先亡久远,同气连枝,见佛闻法,往生净土。

P.2837V《辰年施入修造册录》有云:

白杨树一根,施入修造……为亡母愿神生净土。

抄写于公元895年的S.1128“施舍疏”中有康贤者“为亡父母,神生净土,合家保愿平安,施道场粟三硕,施入修造”。诸上题记反映了施主为愿自己过亡先人往生极乐净土而作抄经、供养等功德,可见弥陀净土信仰所含摄之“度亡”性格。

而在药师信仰方面,类似的功德却折射了信众对消灾延寿等福德的诉求。陈文帝《药师斋忏文》云:“生民之大欲,世间之切要,莫不随心应念自然满足。故知诸佛方便事绝思量。弟子司牧寡方庶绩未又,方凭药师本愿成就众生。”[24] S.0053《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卷末题记云:

寿妻为身染患,敬写此经。

S.2616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题记:

弟子贾崇裕愿平安,广德二年(764)十二月十五日发心写《药师经》一卷。

显然药师形象在信众心目中是一个“救世主”、“大医王”,是现世生活的福音。虽然药师亦有东方净土可资往生,但弥陀西方净土以殊胜的依正果报和更为简易的修行方式已深入人心,成就来世已有所依。唯眼前苦厄之解决尤为迫切,因而药师佛以自己大智悲心所敞开之“消灾延寿”法门赢得信众由衷的青睐。

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代表了一西一东两个佛国世界,弥陀、药师二佛不独在阶位上相对等,他们所居方位亦呈对应之势。因之将二经变置于洞窟左右二壁,既体现了对等的信仰势力,也契合了中国人追求对称的逻辑心理。从佛教义理言之,释迦开启弥陀、药师二法门,含摄出、入世之道,体恤有情,可谓悲智圆满。

四 小 结

敦煌石窟诸多西方净土变与药师净土变对置案例说明了佛教对众生死生两极的关照。早期佛教在义理思想上倾向于对众生如何成就来世而广开法门,因而重于“救死度亡”[25]。南北朝时期敦煌石窟中大量出现诸如“萨埵饲虎”、“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等本生故事,通过舍身、自残等行为献身佛法,从而获得圆满果报。显然早期佛教精神在于使人甘于忍受人生苦厄,在苦难中仰赖佛法,完全漠视现世之乐。自唐宋以来,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日趋世俗化,净土信仰的隆兴说明其对人生终极关怀一如既往。然而在当时,信众是一批更为入世的群体,他们对来世充满了向往,往生净土是其信仰旨归,但又不愿放弃对现世福报的追求。如果宗教既能满足人生现世利乐之享受,又能达到未来终极之解脱,这是最能触动凡众心灵,使之稽首归命的法门。释迦随顺世间,巧施言说,开出济世、度亡二法门;适化时机,契应常理,以大悲悯心救度法界有情众生。

参考文献:

[1]梅林.律寺制度视野:9至10世纪莫高窟石窟寺经变画布局初探[J].敦煌研究,1995(1):111-127.

[2]王静芬.唐代莫高窟壁画所见与画史记载寺院的经变题材比较[C]//池田温,等.敦煌文薮(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217-256.

[3]王中旭.生天:《弥勒变》、《天请问变》的流行与对应——敦煌吐蕃时期经变对应问题研究之一[J].敦煌学辑刊,2011(1):72-79.

[4]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M].余剑华,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123.

[5]高楠顺次郎,小野玄妙,等.大正藏:第53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384.

[6]董玉祥.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内容总录[J].敦煌学辑刊,1986(2):148-158.

[7]刘志远,刘廷璧.成都万佛寺石刻艺术[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4.

[8]阎文儒.麦积山石窟[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189-192.

[9]项长兴.栖霞寺千佛岩第一大佛——无量寿佛[J].江苏地质,2000(4):199.

[10]刘东光.响堂山石窟造像题材[J].文物春秋,1997(2)27-47.

[11]史苇湘.关于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M]//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86-188.

[12]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内容总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15.

[13]高楠顺次郎,小野玄妙,等.大正藏:第21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532-536.

[14]释印顺.药师经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13-14.

[15]阎文儒.云冈石窟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0-104.

[16]水野清一,长广敏雄.龙门石窟の研究[M].东京:同朋舍,1941:308.

[17]白文.关中唐代药师佛造像图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8-155.

[18]王钦若,等.宋本册府元龟:卷159[M].北京:中华书局,1989:328-334.

[19]张子开.试论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3-61.

[20]高楠顺次郎,小野玄妙,等.大正藏:第47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27.

[21]高楠顺次郎,小野玄妙,等.大正藏:第12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267-269.

[22]高楠顺次郎,小野玄妙,等.大正藏:第14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405-408.

[23]卍新纂续藏经:第61册[M].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9:753.

[24]高楠顺次郎,小野玄妙,等.大正藏:第52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334.

[25]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261.

① 藤枝晃认为:7—10世纪莫高窟的单个洞窟,“常绘《东方药师净土变》于右壁,《西方阿弥陀净土变》于左壁,再配以《华严经变》和《法华经变》,加绘其他经变,右壁则以《思益梵天变》、《尊胜陀罗尼变》、《天请问变》为多,左壁则以《楞伽变》、《弥勒变》、《报恩变》为多。”见藤枝晃《关于220窟改修的若干问题》,载《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69—70页。

② 杨明芬从信仰、经变分布、对置原因等方面作了论述,认为:“在义理层面上,是以西方净土和东方净土代表十方,来表示佛教的宇宙空间观;在信仰层面上,是以阿弥陀佛信仰作为未来生命的归投者,以药师佛信仰作为现实安乐的仰赖者。”见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83页。

③ 持此观点者有:段文杰《早期的莫高窟艺术》,《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1年,第173—184页;史苇湘《关于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77—202页;贺世哲《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与“双弘定慧”》,《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60页;王惠民《敦煌西方净土信仰资料与净土图像研究史》,《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第12—19、185页。

① 此表内容依据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其中“观无量寿”、“阿弥陀”二称谓是依据总录,未加变动。

② 此铺内容以七躯药师尊像为主,宁强先生认为表现的是药师佛去病救灾之宗教“仪式”(Healing Ritual)。NingQing, Art,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Medieval China ——the Dunhuang Cave of the Zhai Famil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p. 20.

① 现存汉文记载最早的佛教经典诸《阿含经》中都提到了弥勒。《中阿含经》卷13《说本经》:“世尊!我(弥勒)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大正藏》第1册,第510页下。)《长阿含经》卷6《转轮圣王修行经》云:“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大正藏》第1册,第41页下)《增一阿含经》卷19云:“尔时,弥勒菩萨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大正藏》第2册,第645页上)

① 据日本学者塚本善隆统计,北魏在龙门石窟共造像206尊,其中有释迦牟尼像43尊,弥勒像35尊,观世音像19尊,无量寿像10尊。参见塚本善隆《北朝佛教史研究》,《塚本善隆著作集》第2卷,大东出版社,1974年,第260页。叶昌炽氏认为“(南北朝时期)所刻之像以释迦、弥勒为最多”。参叶昌炽撰、韩锐校注《语石校注》卷5,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453页。

弥勒佛对联范文4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弥勒佛对联范文5

五代吴越国国王钱及其后继诸王都十分崇佛,境内广种福田,修建寺庙佛塔,开凿摩崖造像。在飞来峰东麓的青林洞,洞口内外布满石刻造像。其中,吴越国造像仅存5龛11尊。在青林洞南口西侧的崖壁上有一龛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15年)常山清信弟子滕绍宗造“西方三圣”造像(图2),是飞来峰现存有题记的石刻造像中时代最早的一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均坐高束腰仰莲须弥座上,身后有缘饰火焰纹的背光,尚有晚唐余风。飞来峰的五代吴越国造像体量虽然较小,佛龛亦浅,雕造手法也比较简洁,但古代的匠师们巧妙地利用青林洞这个天然洞穴作为窟室,将造像雕刻其中,使造像有天然洞穴,遮风挡雨,得到保护,又方便善男信女礼佛。

飞来峰北宋时期的造像,部分有北宋咸平、乾兴、天圣纪年的造像题记,分布在青林洞内外以及洞内和龙泓洞口,尚存200余尊,极大部分是光头净发,身披袈裟的罗汉。其中高不盈尺的小罗汉近百尊之多,雕于悬崖之上,环绕佛排列,应是五百罗汉的一部分。体量较大的罗汉,在青林洞内有十八罗汉二铺,在洞内除雕有一铺十八罗汉外,还有一铺和十八罗汉同样服饰的佛教禅宗六祖像。这些造像都呈方圆脸,神情都比较严肃,阴线刻衣纹较浅而疏。弧形下垂的阴线刻衣纹显示袈裟覆盖下的盘坐姿势。

除此以外,在飞来峰北宋时期的造像中,还出现了数量较多的浮雕造像,洞佛教禅宗六祖像周围的凤凰浮雕和雷公浮雕,颇富装饰趣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青林洞南口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图3),在一块近正方形的花头龛内,浮雕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天王、供养菩萨、牵狮侍者、牵象侍者以及侏儒等。龛楣上还刻飞,2尊,共计造像17尊。龛内造像数量虽多,但排列有序,布局匀称,雕镂精致。富有装饰趣味的构图,显示出宋代雕刻华丽,繁简相间的艺术风格,龛的左侧还铭有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胡承德造的题记,被公认是飞来峰造像中最精美的一龛浮雕。

南宋风格的布袋弥勒造像位于冷泉溪南岸的崖壁上,依岩石的自然形状雕成一个半园形的佛龛。本尊布袋弥勒肥头丰颊,慈眉善目,喜笑颜开,袈裟往后脱落,袒露出胸前的双乳和便便大腹,左手执一串佛珠,右手搂一个布袋,赤足露趾,屈膝踞坐在一块岩石上。围绕布袋弥勒两侧的十八罗汉,或降龙伏虎,或观画诵经,或者手托宝塔,或者背荷锡杖,有静有动,姿势各异,颇有自然天成的意趣(图4)。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慈氏”。这是他的姓,名叫阿逸多。根据《弥勒上生经》等佛经的说法,他出生于右印度南天竺一个大婆罗门家庭。当他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以后,又成了佛的既定接班人。因此,他现在虽然还是菩萨,将来必定成佛,是未来的佛。

但是这一尊布袋弥勒造像却和作为未来佛的弥勒无关。这尊造像是根据布袋和尚的形象雕造的。根据宋代释道原编《景德传灯录》等文选记载,布袋和尚生于晚唐,是明州(今宁波)奉化县人,并在本县岳林寺出家。自称“契此”、号“长汀子布袋僧”,他形体肥大胖,大腹便便,出语无定,随处偃卧。还时常背着锡杖,挂上布袋,随处乞讨,并将吃不了的食物藏入布袋中。他还十分喜欢小儿,时常和他们嬉戏,悠然自得。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他端坐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口中念着“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就圆寂了。由于他在临死前念过关于“弥勒”的几句偈语,有人就把这个神秘的胖和尚,当成“弥勒”的化身。为了和真正的弥勒佛区别,就叫他布袋弥勒,大肚弥勒,甚至直接称呼为布袋和尚。

这尊布袋弥勒造像,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内在性格的刻划方面,和《景德传灯录》的记载相符,在这里,法相已不再庄严,形象的勾勒完全来自真实的社会现实,颇能反映佛教世俗世化的倾向。这是石窟艺术世俗化的代表之作,也是南宋时期崇尚平实的文化氛围的客观反映。因此,此像一出,各地效法,迅速推广。大量庙宇,一进大门就有一尊胖和尚笑脸相迎,无不以此尊布袋弥勒为定型。

元朝是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当时,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在得到复兴并广为传布。忽必烈初登帝位,为招附喇嘛,扩大其政治势力,以喇嘛教为国教,并封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为帝师(上师),命其统领帝国境内的佛教,使喇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灭掉南宋后,忽必烈派其十分宠信的番僧杨琏真伽为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带来了大量藏传佛教“梵式”造像的粉本,入驻杭州并主持雕造飞来峰造像。选择在杭州近郊的飞来峰大规模开凿造像,有其重要的政治原因。即作为新王朝的喇嘛教造像厌胜南宋故都“风水”。镇压南宋“王气”,以肃清其影响。并视祝蒙古“皇帝万岁,国泰民安”、“祈保自身世寿延长,福基永固,子孙昌盛,吉祥如意者”。

飞来峰尚存元代造像68龛,造像近百尊。其中有明确纪年的12龛22尊。从现存造像题记看,开凿时间最早的为至元十九年(1282年),最晚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藏传佛教的“梵式”造像约占半数之多,成为飞来峰造像中最显著的特点。这些元代造像,一般体量都比较大。除龙泓洞内的一尊观音外,其余都分布在冷泉溪南岸以及青林、、龙泓、呼猿诸洞周围的岩峭壁上,占据着十分显眼的位置。

元代造像中“汉式”和“梵式”造像有明显区别。“汉式”造像指沿袭传统风格的造像。佛的肉髻高大,连螺发为两层,着双领下垂袈裟,衣质厚重,胸腹部系裙束带。菩萨的宝冠较高,上侈下歙。纹饰繁缛,雕刻精细。耳垂珥。上着垂领天衣,或搭宽博帔帛,身体斜绕帛带。仰莲座莲瓣比较瘦长,座的上端被佛衣的下铺年裾覆盖。位于冷泉溪南岸,一线天以西的第59龛西方三圣坐像,就是这样一龛汉式造像。该龛龛形横长,龛底地面上生长出缠枝莲花一株,向上开放出形状相似的三朵大莲花,成为三个仰莲座,其上分别端坐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图5),构思巧妙,颇有新意。

飞来峰元代汉式造像中的佛像,除阿弥陀佛外,还有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等。本文在介绍布袋弥勒时曾指出弥勒佛和布袋子弥勒是不相同的。这类弥勒佛坐像,在龙泓洞口北侧崖壁上也有一尊,螺发肉髻,方颐长耳,面相丰满,身着宽袖佛衣,全身佛妆,和佛略有区别的是他作善跏趺坐式,坐平座上,双脚下垂踏莲花。表示他是未来的佛(图6)。

飞来峰元代汉式造像中的菩萨,除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外,还有普贤菩萨等。这尊普贤菩萨造像位于通天洞西侧的崖壁上,天女形,半跏垂足坐,石足踩莲花,坐六牙象上(图7)。

汉式造像中的观世音菩萨有数珠观音,青头观音,杨柳观音,水月观音等多种。除了女相的观音,甚至还有男相的观音,种类颇多。第54龛是一尊男相的水月观音,位于“一线天”东侧的悬崖上,方颐圆脸,嘴上有胡须,形象威武,充满阳刚之气(图8),在佛教造像中,观世音菩萨常作为女性形象出现。其实,早期观音有作男性的,在敦煌唐代壁画中,观世音菩萨有胡须,就是明证。到宋代以后,观世音像女性化特征加强。男性特征的观世音越来越少。

飞来峰元代汉式造像中,天王造像也十分常见。在龙泓洞口外南侧,有一个凸字形佛龛,一尊高2米的天王立像,着武士装,双手合十。臂上横置一根降魔杵,恭立在一位双手捧莲蕾的菩萨的右侧。形象十分威武(图9)。

喇嘛教的“梵式”造像,通常被认为是元代初年时,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引入的,最初兴起于。中统二年(1261年)阿尼哥被帝师八思巴带到大都(今北京),受到了忽必烈的器重,授与人匠总管,把“梵式”造像带到了元大都等重要政治文化中心。在实践中,阿尼哥还培养了许多藏、蒙、汉弟子,制作了大量的“梵式”造像,使这种造像迅速向全国传布。

飞来峰的元代“梵式”造像,除了佛和菩萨外,还有佛母、护法和上师等题材,远较汉式造像复杂。佛造像中除了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外,还有释迦佛宝生佛,毗卢舍那佛,金轮炽盛光佛等等,种类十分丰富。佛的肉髻上多置宝珠顶严,连螺发,肉髻为三层,形状高尖,着轻薄贴体的袒右袈裟。在袖口,领口和下摆边缘,雕出凸棱或繁缛的浮雕形式,以示服饰不仅存在,而且十分轻薄和华贵。扁平仰莲座,在肥短的莲瓣上沿,饰一周联珠纹。第89龛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的无量寿佛就是这样一龛“梵式”造像。该造像位于冷泉溪南岸的崖壁上,龛后壁光素无纹的背光两侧刻梵文佛经(图10),龛的正下方有至元二十六年灵隐虎岩净伏谨述的《大元国杭州佛国山石像赞》题记。

不仅如此,在元代“梵式”造像中,同一佛造像还有多种化身。既有面如满月的如来相,也有作菩萨妆的佛像,位于冷泉溪南岸崖壁上的宝冠释迦佛。头戴五叶冠,宝缯飘扬,长发披肩,耳垂珥,上身,胸佩璎珞,手臂环钏,右手按膝施降魔印,结跏趺坐在仰莲座上,身后有项光和身光。这是一尊作菩萨妆的释迦佛坐像(图11)。

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中的菩萨有文殊师利菩萨,金刚萨锤菩萨,摩利支天菩萨,狮子吼观音等等。佛母也有救度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等多种,有的女性菩萨或佛母,上身,双乳丰满,细腰肥臀,体态窈窕,女性特征十分明显。摩利支天菩萨是这样,救度佛母也是这样(图12)。

佛母又称明妃,是佛、菩萨变化或女性得道者的通称,是密教中重要的一种造像。在元代的时候,以大白伞盖佛母最流行。大白伞盖即光明广覆之义,密教认为这位佛母能放光明,覆盖一切众生。因此,当年的元大都,每年二月十五日都要搭彩楼,仪仗队演奏各种乐器,男女倾城出游举行盛大的仪式,供祈大白伞盖佛母。帝师八思巴还在忽必烈的宝座上制一大白伞盖,以示庇护。这种大白伞盖佛母在通天洞“一线天”的东侧也有一尊,像作天女形,一面三目,戴五叶冠,左手执伞盖,斜倚在左肩上,右手施无怖畏印,结跏趺座,龛楣上刻八思巴文和汉文各一行,汉文为“一切如来顶髻中出大白伞盖佛母”(图13)。

除了上述一首双臂的菩萨和佛母外,在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中还有一首四臂的观音以及三首八臂的尊胜佛母多尊,其中以冷泉溪南岸的尊胜佛母龛最为精美。在凸字形龛内,高浮雕喇嘛塔一座,塔的覆钵内,除本尊尊胜佛母外,还有胁侍菩萨立像二尊,金刚力士四尊。塔的上方还有飞天二尊,共计造像9尊(图14),本尊尊胜佛母坐像作天女形,三面八臂,每面皆三目,手中托坐佛、净瓶,持弓、箭、绳索、金刚杵等法器,或结与愿印(图15)。

元代梵式造像在佛和菩萨的组合方面也和汉式造像不同,众所周知,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的音译,二者是同一尊佛。在“汉式”造像中,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而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样,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三者合称“华严三尊”。至于救度佛母,汉式造像中未见。而元代梵式造像中虽然也同样有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但是却将上述三者组合成为一龛,在这里,作为菩萨变化身的救度佛母和文殊菩萨一起,成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胁侍。位于呼猿洞口西侧崖壁上的第99龛,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杨琏真伽造无量寿佛,文殊菩萨,救度佛母坐像,就是这样一龛元代“梵式”造像。亚字形须弥座,既富丽堂皇又很有特色(图16)。

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的护法有多闻天王骑狮,金刚手菩萨和宝藏神等,其中以多闻天王骑狮最为精美。这尊造像总高3.14米,他方颐大眼,身着甲胄,足登武士靴,右手握伞幢,左手执鼠狼,骑在一只十分暴烈的卷毛青狮上,形象十分威武(图17)。这尊多闻天王,在外形上和显教的北方多闻天王没有区别,但是在喇嘛教里却是一尊特殊的“财神”,号称“大黄财宝护法”,鼠狼口中吐出的是串串珠宝。他既护法,又司掌财宝,给你福寿如意,所以俗称“多宝天王”。龛前石亭额以“多宝天王”即是此意。

宝藏神在喇嘛教里作布禄金刚,也是一尊专司财宝的护法神,他大腹,半跏坐,右手持如意珠,左手也握着一只口吐串串珠宝的鼠狼(图18)。

位于冷泉溪南岸与壑雷亭隔溪相望的密理瓦巴和两侍女像,是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中,唯一一龛上师造像。这龛造像本尊密理瓦巴位于龛右,身躯肥硕,形象奇谲,昂首鼓腹,赤身踞坐在一张方形矮床上,龛左雕二位衣饰华丽的年轻侍女,手捧食钵和酒壶,侧身恭立,酷似婢女服侍主子的生活图,与一般佛教造像中本尊位居正中的形制有明显区别(图19)。

弥勒佛对联范文6

中原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河南旅游观光!很高兴能为大家导游服务并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还请大家对我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今天我将带大家到鲁山县中原大佛景区旅游观光,预祝大家玩得开心。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东麓,东临煤城平顶山,北接省会郑州,西与洛阳相望,南与南阳毗连。总面积2432.32平方公里,辖五镇十七乡,554个行政村。西南北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山脉连绵,河流纵横,东向开口与黄淮平原相连。其历史悠久,于夏商时便初称鲁县,曾改称鲁阳,因故城地处鲁峰山而得名,从1983年至今属平顶山管辖。鲁山县自然资源丰富,在平顶山四资源优势中占了两个。这四大资源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黑、白、黄、蓝。其中,“黑指的是煤资源,在鲁山储量达1.3亿吨。另外,“蓝”指的是水资源,在鲁山有大、中、小型水库39座,地热泉5处,分别是上汤、中汤、下汤、温汤和碱汤。其中,中汤年平均水温45。C,下汤年平均水温29。C,上汤最高是73。C,温汤和碱汤两处温泉年平均水温21。C。是春秋思想家墨子的故里,至今仍保留着先哲的活动遗迹。这里曾是唐代大诗人元结(字次山)的诞生地,诗人仙逝,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亲为撰文书碑。颜碑至今保存完好,颜碑亭矗立于鲁山第一高中园内绿树掩映之中,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鲁山县是全国旅游大县,昭平湖景区位于鲁山县中心区域,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已形成一个较大的旅游市场,年接待游客量达60万人次。鲁山是宋代名将牛皋的故乡,是清代大侠买壮图的栖身地,至今仍传颂着他们石破天惊的佳话。

中原大佛景区,座落在,鲁山县城西50公里,郑州至尧山高速公路终点,与311国道交汇处,景区交通便利,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荟萃,拥有世界第一佛、第一钟,大陆第一汤,伏牛山区第一寺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是集佛教文化,温浴辽养、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河南伏牛山生态游的龙头景区。历经10多年的建设,景区初具规模,知名度日渐提高,已经成为豫西南具有重要影响的旅游景区。景区有牌坊、佛泉寺、愿心台、福慧大道、礼佛坛、八宝广场、中原大佛、天瑞吉祥钟及钟楼等景点景观,及配套服务设施组成。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白玉大牌坊,坐北朝南,东西20余米,高15米,坐落在佛泉河南岸,呈五门六柱型。自底座有六根巨柱拔地而起,撑起上面九层玉雕,直达最高处五个门楼。中间的大门楼高昂冲天,两边逐渐双落,典雅古朴,别具风格。

过牌坊,跨过116米长的朝圣桥,迎面来到千年古寺——佛泉寺。

佛 泉 寺

佛泉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一说玄宗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贞观初年,唐太宗夜做一梦,见佛祖立于中州之玉枕山下,为婆娑汤池众生遍洒甘露,为之一震,知佛祖点化,即依梦境画图,命人于中原大地寻觅。自鲁山县城西行过下汤,进中汤,寻至乱汤(上汤),见之地形与图相符,喜出望外。寺前沙河南岸终年有温泉喷出,水质优良,水温适宜,富含矿物质,善治百病,人称“佛泉”。河北山势轩昂,紫气冲天,即于山前寻穴建寺。寺由泉而得名。

佛泉寺历经几度兴废,现修复的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下面请随我一同走向山门。山门是寺院的大门,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正中门上方的匾额“佛泉寺”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大师亲笔题写。山门两侧是哼哈二将,哼将名叫郑伦,哈将名叫陈奇,他们都是商末时的大将。郑伦拜昆仑山渡厄真人为师,学得“窃中二气”之法。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由此得名哼将。陈奇是受人秘诀炼就体内一道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出,嗅到者当场死亡,故称哈将。哼哈二将战场相遇,一哼一哈各显神通,难分上下。周灭商后,天下太平,姜子牙奉命封神,策封郑伦和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护持佛、法、僧三宝,称密迹金刚和那罗延天。

一般寺门都有三个门,且中间门大,两边门小,左边叫无相门,中间叫空门,右边叫无作门。三门都有脱离尘俗之意。由于佛寺多依山而建,所以寺门也称“山门”。

中国的寺院布局大同小异。进入山门的后的第一个殿是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架,面积96.6平方米。殿中供奉的是弥勒佛,两边是四大天王。弥勒佛的化身像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大肚弥勒佛,完全是中国化的佛。他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语出无定,疯疯癫癫,寝卧随处,常拿着一个布袋,终日奔走,劝人教化,人又称之为“布袋和尚”。五代后梁真明二年,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时人们才醒悟,他原来是弥勒佛的化身。弥勒佛的形象启迪世人,要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育人们要宽容大度,容人容事,不要小肚鸡肠,自寻烦恼。古人撰写对联赞誉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眼前沟施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磨难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弥勒佛像一般都置于天王殿,面对山门,故又称欢迎佛,寓意笑迎天下朝佛人。

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持宝剑,住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龙),住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持宝伞,住北俱卢洲。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寓意年年丰收,丰衣足食。

弥勒佛背后供奉的是韦驮菩萨,韦驮又称韦驮天,受佛祖之意,统管东、西、南三洲,护持佛法,保护出家人。人称“三洲感应“。韦驮与金刚力士、四大天王都是佛教护法神。韦驮因护法有功,成了菩萨。我们现在看到的韦驮,是少年武将的形象,手拿法器金刚杵,忠实的保护着佛、法、僧。

寺院的第三进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是寺的主要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四架,面积173.28平方米。这是僧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供奉的三世佛:中间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还有阿难和迦叶。释迦牟尼的背后是倒座观音和善才童子、小龙女。

佛是佛教最高的神,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好了,大家也听完了我对释迦牟尼佛的介绍。我们大家再来看一下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都是传说中的佛。药师佛他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拿药丸,表示救治众生疾苦。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普渡众生的意思。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传说中描绘的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在那里没有等级之分,众生一律平等,身体健康、聋者能听、哑者能语、跛者能行、人的寿命由自己随意而定。人人可享尽快乐,没有痛苦和烦恼。我们再来看这两尊小佛像,是阿难和迦叶,二人是佛祖五十岁后的两个贴身随侍弟子。

迦叶和阿难常常随侍佛陀左右,被称为“二贤者”,后来在寺院就形成了“一佛二弟子”的雕像。

来看十八罗汉,罗汉都是佛祖的弟子,佛经上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关于十八罗汉,据佛经记载:佛祖开始令其四个弟子留在人间普渡众生,后来感到天地太大,便增加了十二个,成了十六罗汉。在唐末画家贯休和尚画完十六罗汉后,又加了斯里兰卡高僧庆友和唐代取经的玄奘法师,这便是十八罗汉的由来。到了清代乾隆皇帝钦定,去掉庆友和玄奘,补上两位中国僧人降龙和伏虎,就形成了现在的十八罗汉。分别是:举钵罗汉、伏虎罗汉、喜庆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挖耳罗汉、长眉罗汉、骑象罗汉、坐鹿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芭蕉罗汉、过江罗汉、布袋罗汉、降龙罗汉、笑狮罗汉、沉思罗汉。

佛祖后面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因面向北,故称倒座观音。在佛教中,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观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扶在左手上,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佛法广大。观音作为菩萨本无性别,到南北朝时,北魏灵太后,为了更好的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改观音为女身,从而产生了咱们所看到女身观音像。观音左边是善才童子,右边是龙女,是观音的随侍。

福慧大道

大殿往上是愿心台,面积约6000平方米。北部设有焚香许愿的大香炉。在这里烧香许愿是很灵的哟!在香炉前跪拜,抬头能看清大佛慈祥端庄的面部表情,焚香叩拜后默默许愿,大佛会保佑你的愿望得以实现。

【扩展阅读】

中原大佛简介

上一篇元宵节对联

下一篇少代会感言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