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范例6篇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范文1

[关键词] 颅脑肿瘤;血肿;原因;围手术期

脑肿瘤切除术后出血,尤其是瘤腔内出血是脑外科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2]。我院自2004年1月~2012年1月,颅脑肿瘤切除术后颅内血肿形成19例,现报告如下。本文旨在探讨颅脑肿瘤切除术后血肿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提高脑肿瘤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选取我科19例颅脑肿瘤切除术后颅内血肿的患者,其中年龄在21岁~67岁,平均在44.5周岁,男性共计12例,女性共计7例。胶质瘤共计11例,脑膜瘤共计4例,听神经瘤共计3例,巨大垂体腺瘤共计1例。血肿发生在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的0~7天,并且,术后3小时内12例,占63.1%;术后3天内4例,占21.1%;术后6天内3例,占15.8%。本组患者中,嗜睡4例(21.0%),浅昏迷4例(21.0%),单侧瞳孔散大6例(31.6%),对侧肢体运动障碍2例(10.5%),无症状常规头颅CT复查发现2例(10.5%),呼吸停止1例(5.3%)。

2 结果

以上病例均经CT和(或)手术证实:其中手术区有血肿的共计14例,非手术区有血肿的共计5例;硬膜外有血肿的共计12例,硬膜下有血肿的共计4例,脑内有血肿的共计3例。19例中,17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量9ml~85ml,9例发生在额部,4例在颞部,4例在顶部,2例在枕部;平均血肿量为(35.2±2.3)ml。2例为继续保守治疗,紧急施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为17例。患者因术前已形成脑疝有1例,其它16例患者的意识障碍、颅压增高症状均在二次手术清除血肿后很快就恢复了。6个月随访19例患者,1例单纯脑室内血肿因出血量较小,行脑室外引流,给予保守治疗后呈植物生存,预后差;1例多发脑内血肿因脑疝形成,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手术后3个月内1例死亡,1例瘫痪,其余15例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血肿形成原因:(1)年龄因素:本组以中青年患者为主,并且该年龄段的患者因为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相对比较疏松,而且比较容易分离,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并且不易分离;(2)高血压因素:本组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9例。由于脑动脉血管硬化导致血管调节障碍,在麻醉苏醒期间产生血压大幅度波动,引起出血;(3)因素:本组以仰卧位多,因为重力作用,额颞顶区脑组织无颅骨托扶相对比较容易塌陷,受脑自身重力作用影响,造成硬脑膜剥离导致血肿形成;术中因颈部过度扭曲,颈静脉回流受阻,脑组织淤血肿胀,顺应性降低,造成出血;(4)手术操作因素:对脑组织过度牵拉,导致脑挫裂伤,形成血肿;或手术致脑静脉损伤、回流受阻,或瘤周正常脑组织供血动脉痉挛、闭塞导致术后脑组织发生梗死性出血;对于深部肿瘤切除术,反复止血操作,使小动脉暂时痉挛,术后血管再通出血;或关颅时血压未恢复正常,而术后血压上升导致出血。(5)再灌注性损伤出血:常见于供血比较丰富的肿瘤。瘤周脑组织由于盗血作用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在肿瘤被切除后,血液动力学发生了改变,使得瘤周组织过度灌注,血管由于受损破裂出血;(6)凝血功能受损: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减退时导致出血;(7)术后过度使用脱水剂:导致脑组织塌陷,使硬脑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形成血肿。

参考文献:

[1] Chrastina J, Novak Z, Riha I, et al. Primary brain tumor as a rare cause of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Rozhl Chir, 2009, 88(10): 549-53.

[2] Inamasu J, Nakamura Y, Saito R,et al. Rebleeding from a primary brain tumor manifesting a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NN 04/077, revised version).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05, 108(1): 105-8.

颅内肿瘤范文2

颅内肿瘤可以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

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各式各样,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及体征两部分:

颅内压增高包括头痛、呕吐和颈项僵硬,医学上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剧。幼儿因为颅缝未闭可无明显头痛,而老年人因脑萎缩、反应迟钝等原因头痛症状出现较晚。呕吐是颅内压增高比较常见且特殊的表现,常表现为喷射状呕吐,之前可以没有恶心的感觉。以上“三主征”是我们判断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方法。视神经水肿是医生在临床上进行检查的客观体征,但部分患者可不出现。当然颅内压增高还有一些非特异的表现,包括视物模糊、意识淡漠、大小便失禁等。

局灶性症状及体征是指颅内肿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这也包括两部分:一种是肿瘤引起的刺激性症状,如癫痫、疼痛、肌肉抽搐等;另一种是肿瘤引起的神经功能降低或缺失的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最早出现的症状或体征是临床医师赖以判断疾病的蛛丝马迹,往往对于判断肿瘤的部位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钟平教授每周三下午有疑难门诊)

不同部位的颅脑肿瘤具有不同的局灶性症状或体征:

大脑半球肿瘤主要包括精神症状、癫痫发作(俗称羊癫疯)、感觉异常、肢体运动障碍和不同类型的失语、视物模糊等。

后颅窝肿瘤常表现为共济失调(亦即协调功能障碍)、行走不稳、容易走偏跌倒等,还有部分患者因肿瘤影响颅神经引起听力下降、耳鸣、口角歪斜、咀嚼无力、复视、喝水呛咳等。

鞍区肿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溢乳、不孕不育、肢端肥大、巨人症、多毛症、尿崩等)以及视力、视野的改变。眼科检查可以发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颅内肿瘤范文3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瘤;颅内血肿;显微手术;超早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多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其中大脑中动脉瘤破裂约有30%~50%合并出血颅内血肿,易发生脑疝,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升高。如能及时清除血肿及夹闭动脉瘤,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目前一般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24h以内的手术称为超早期手术,3d内的称为早期手术,8~10d以后定义为晚期手术。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采用显微手术超早期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形成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2例病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38~76岁,平均(54.3±5.8)岁,合并高血压36例,糖尿病6例,发病到手术均在6h以内。

1.2临床资料

均以突发剧烈头痛后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起病,其中不同程度肢体偏瘫27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23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21例,Ⅳ级29例,v级2例,本组不存在Hunt-Hess分级I级和Ⅱ级的患者。

1.3影像学资料

本组52例患者术前行头颅CT时均同时行CTA检查,术中发现责任动脉瘤大小、指向及与血肿关系均与术前CTA一致,只有一例通过术后DSA发现漏诊了对侧大脑中动脉瘤。其中50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颅内血肿表现,2例为单纯颅内血肿表现,血肿大小为15~80mL,其中

1.4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改良扩大翼点入路,磨除蝶骨嵴外侧2/3,在显微镜下操作,打开硬膜后,如脑压高,可先清除部分血肿,但如彻底清除血肿,过度减压容易诱发动脉瘤破裂,因此不建议优先彻底清除干净血肿。待颅内压力下降至接近正常后,仔细分离外侧裂,打开侧裂池,清除局部蛛网膜下腔血肿及释放部分脑脊液,缓慢降低颅内压力,打开视交叉池及颈内动脉池,显露颈内动脉,分离至大脑中动脉,并沿M1段向远端分离,寻找动脉瘤,充分暴露载瘤动脉及瘤颈、瘤体部分,特别注意分离好动脉瘤瘤体周围情况,防止误夹小的穿支动脉,再选择适合的动脉瘤夹及角度,将动脉瘤夹闭,然后再彻底清除血肿。期间如动脉瘤术中破裂,或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过多,粘连紧密,或动脉瘤过大等原因,分离瘤颈瘤体困难,可先临时夹闭载瘤动脉,再分离处理动脉瘤,但注意临时阻断时间不能超过15min。本组患者有23例术中进行颈内动脉阻断,时间均在10min以内。夹闭动脉瘤后可用尼莫同浸泡过的棉片覆盖载瘤动脉及术中被阻断过的血管,预防脑血管痉挛,时间约为10~20min,对于术前有脑疝的25例患者,术中均去除骨瓣减压。

1.5术后治疗

术后常规抗感染,使用尼莫同及3H疗法预防脑血管痉挛,对昏迷患者积极进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

1.6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手术动脉瘤的夹闭情况、预后及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定,GOS评分5分为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4分为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分为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分为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1分为死亡。痊愈及轻度残障者(GOS评分5分及4分)为预后良好,重度残障者及植物生存状态(GOS评分为3分及2分)为预后不良。

2结果

2.1动脉瘤处理

本组52例患者的责任动脉瘤均于显微手术中被夹闭,4例多发动脉瘤的患者均在术后病情稳定后行2期介入栓塞治疗。

2.2术后GOS评分

术后一年随诊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5分)21例(40.4%),轻残(4分)19例(36.5%),重残(3分)7例(13.4%),植物状态生存(2分)3例(5.8%),死亡2例(3.9%)。其中1例在术后第5天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及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在术后第3天出现严重脑血管痉挛,大面积脑梗塞,自动出院1d后死亡。

根据GOS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的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总体痊愈率40.4%,预后良好率为76.9%,预后不良率为19.2%。治疗结果见表1。从中可以看到Hunt-Hess分级IV级的患者死亡1例,V级的患者死亡1例,Ⅲ级的患者没有死亡。V级的患者没有预后良好的。由此可见,Hunt-Hess III级和Ⅳ级的患者应积极早期治疗,争取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Hunt-Hess v级患者由于总体预后较差,早期手术对改善预后并没有积极作用。

3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起病急、重,一般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因容易形成血肿,往往发病更迅速,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脑疝形成,危及生命。目前有约1/3的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后因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而死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特别是有血肿形成,红细胞破坏而产生的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直接作用于脑血管,从而发生脑血管痉挛,严重是导致出现脑梗塞甚至死亡。而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是动脉瘤破裂前3周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国内外的学者均主张对破裂动脉瘤进行早期治疗。目前对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开颅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而对于合并血肿形成的患者,因超早期开颅手术较单纯介入栓塞动脉瘤能清除血肿,而更能降低血肿对大脑的压迫,减少血管活性物质对脑血管的刺激,所以多数学者认为,对于合并血肿形成的大脑中动脉瘤,越早清除血肿并同时夹闭动脉瘤,能越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效果,应首先采用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3.1术前检查评价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容易造成侧裂区血肿形成,部分血肿可单纯位于额叶或颞叶,主要与动脉瘤指向有关,因血肿量较多且多数接近颅底区,极易短时间出现脑疝,病情十分危重。由于DSA检查时间长,因此术前不推荐常规行DSA检查,而CTA作为无创的脑血管显影方法,不但能够详细的显示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位置及指向等,还具有检查时间短,风险低等优势,因此,对怀疑动脉瘤破裂所致的颅内出血患者,推荐CT检查的同时常规行CTA检查。

3.2手术体会

对于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血肿形成的患者,既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损害,也有脑血肿及脑水肿的占位效应造成的损害,其血肿位置靠近颅底,容易导致脑疝形成,更是病情恶化加重的主要原因。目前多数专家及研究均表明,进行超早期开颅清除血肿及夹闭动脉瘤,不但能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还能清除脑内积血、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颅内肿瘤范文4

【关键词】 颅内肿瘤;手术治疗;颅内压控制;临床意义

颅内肿瘤又叫脑瘤,是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是治疗的关键。一般颅内肿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大部分颅内肿瘤患者术前处于高颅压状态[1,2],颅内压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脑缺氧、缺血,甚至是急性脑膨出。本文主要探讨分析颅内肿瘤手术过程中有效控制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手术治疗的58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平片、脑CT和(或)MRI、术前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入院。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32.3±1.6)岁;入院前病程2.0~7.3个月,平均为(3.1±0.3)个月;发生在额叶的有27例患者,发生在颞叶的有10例患者,发生在枕叶的有8例患者,发生在顶叶的有8例患者,发生在小脑蚓部的有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头痛、呕吐、视水肿等临床表现,排除肿瘤转移、心、肝、肾等器官重大疾病、糖尿病、麻醉用药禁忌证和过敏体质的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体征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手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快速气管内插管诱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诱导主要是从右股静脉依次注入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主要用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具体为芬太尼0.5~0.8μg/kg,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根据麻醉情况,随时调整丙泊酚的滴速[3]。所有患者入室以及手术过程中都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及时记录。

1.3 治疗效果 所有58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全部切除32例,肿瘤大部分切除18例,部分切除8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综合术后治疗,49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后病情好转,6例患者术后恢复伤残,3例患者术后死亡。

1.4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用SPSS V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本组研究的所有58例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麻醉期间没有出现解除麻醉状态,基本生命指标,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心电图以及氧饱和度等均稳定无起伏。术后98%的患者很快恢复意识,当患者感觉大脑清醒后,方可将气管导管拔除。麻醉前的颅内压为(2.87±0.29)KPa,麻醉中各个阶段麻醉后、开颅后切脑硬膜、切除瘤体以及拔管时颅内压分别为(2.32±0.29)、(2.71±0.76)、(2.79±0.68)、(2.49±0.90)KPa,经比较:麻醉期间、开颅后切脑硬膜、切除瘤体以及拔管时的颅内压的值均低于麻醉前颅内压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颅内肿瘤在神经外科中较多见,发病原因不明确,常发生在有限的颅腔内,无论肿瘤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其肿瘤本身在颅腔的占位,就可以造成部分脑功能损害,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某些颅内肿瘤的生物学形状可以随着肿瘤复发而发生变化,甚至恶化;一般颅内肿瘤转移少见,但是有些恶性肿瘤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播散。颅内肿瘤的一般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共称为颅内高压三主征[4],另外还有头晕与眩晕、癫痫、复视、精神及意识障碍、前囟膨隆、头围增大以及生命体征改变等表现。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颅内肿瘤手术过程中有效控制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疗效较明显,说明积极有效的控制颅内压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翟秀伟,邵永祥,孙立红,等.大庆地区原发脑肿瘤流行病学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7502752.

[2] 刘荣斌.56例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应用异氟醚复合异丙酚一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8788.

颅内肿瘤范文5

        1 概述? 

        颅内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45—2.0%,其发生率每年约2.25—15/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多见于20—40岁之间,12岁以下的儿童病历约占总数的20—25%??[1]?。 

        本文以CT为中心探讨了颅内常见肿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颅神经瘤、转移瘤、松果体瘤、成血管细胞瘤、胆脂瘤、脊索瘤)的诊断问题。? 

        2  颅内肿瘤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我们知道颅内解剖结构除去诸腔隙外,由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脑实质、脑内外血管、室管膜组成,另外还包括垂体、松果体两处腺体(其中脑实质由神经细胞及起支持、营养和形成髓鞘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所以颅内肿瘤发生的解剖学基础为上述颅内组织结构的正常细胞在肌体内、外环境各种致肿瘤因素作用下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肿瘤。? 

        3 颅内肿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学说,如自然发生学说、基因突变发学说等。但每一种学说仅能解释某些肿瘤。因此颅内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待进一步研究[2,3]?。? 

        4  临床资料? 

        颅内肿瘤依据病理性质分为原发性及转移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肿瘤中包括原发于颅内组织结构的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等),以有某些部位先天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性肿瘤(如颅咽管瘤、脊索瘤等)。颅内转移性肿瘤以肺癌、乳腺癌转移居多。? 

        颅内常见肿瘤的好发部位及病理性质与发病年龄有一定关系,如婴儿及儿童以幕下肿瘤常见,其中以成髓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居多,年龄稍长,幕下可见星形细胞瘤,幕上可见颅咽管瘤,在成人常见大脑半球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和听神经瘤,以及转移瘤等,这些肿瘤在小儿是少见的部分肿瘤的发生也似与性别有关,男性略多于女性。? 

        在临床表现上,颅内肿瘤的早期症状因肿瘤部位、类型和生长速度而不同,但症状逐渐加重,并影响神经功能。临床共有的一般症状系颅内压增高“三主症”即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特别在肿瘤晚期表现明显,肿瘤特有的症状为肿瘤压迫、损害脑组织或颅内神经而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早期出现的局面限症状对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5  CT主要常见典型表现[1、6、7]?。? 

        5.1 胶质瘤? 

        5.1.1 星形细胞瘤? 

        Ⅰ级星形细胞瘤平扫表现为脑叶内、不规则形,与脑质分界较清、占位表现不明显的低密度灶,可伴点状钙化。增强扫描无或仅轻度强化。? 

        Ⅱ、Ⅲ级星开细胞瘤平扫表现炎脑叶内、不规则形,与脑质分界不清,占位表现及瘤周水肿均较显著的略高、混杂密度或囊性肿块,可有点状钙化,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多为环形,有些在环壁上要见强化肿瘤结节。 

        Ⅳ级星形细胞瘤平扫为脑叶内,边缘不规则,与脑质分界不清,占位及瘤周水肿更为明显的略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见较Ⅱ、Ⅲ级强化更明显,形态更不规则。? 

        5.1.2  少枝胶质细胞瘤:平扫显示为脑叶内、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有多条带状或团块状钙化的密度的肿块。肿块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囊变则为边界清楚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见肿块实体部分有不均一强化,使其边缘变清。? 

        5.1.3  室管膜瘤:平扫多表现为后颅凹中线部位、不规则形、边介不清的等密度肿块,少数为高或混杂密度。可囊变、钙化(点状)。增强扫描见半数以上均一强化。余者强化不均一,肿块边缘变清,但多不锐利。 

        5.1.4  成髓细胞瘤:平扫示后颅窝中线部位、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界清、光滑、均一略高或等密度肿块。较少囊变、钙化、瘤周有水肿。增强扫描见肿块多呈均一强化,界更清。? 

        5.2  脑膜瘤:平扫示贴近硬脑膜部位、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界清、光滑、均一略高或等密度肿块,常有点状、星状或不规则钙化或肿瘤全部钙化。瘤周水肿多较轻,相邻颅内板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更为清楚、锐利。? 

        5.3 垂体瘤:平扫示鞍内鞍上、类圆形、界清、光滑的等或略高密度肿块,中心可坏死或囊变。增强扫描呈均一或周边强化,边界更清楚。

  5.4  颅咽管瘤:平扫示鞍上、卵圆形或分叶状、界清、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多见斑点状、蛋壳样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呈薄的环状、多环状强化,边界清楚、光滑、中心囊液不强化。? 

        5.5 颅神经肿瘤听神经瘤:平扫后颅窝、类圆形、界清、等或低,密度灶,少数呈高密度,瘤周轻、中度水肿,多伴内听道口扩大。增强扫描约502%为均一强化,其余为不均一强化部分呈环状强化。? 

        5.6 转移瘤:平扫示大脑半球皮质或皮下区、多发球形、等、低、略高或囊性肿块,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呈均一或环状强化。? 

        5.7 松果体瘤:平扫示多位于三脑室后部、类圆形、界清、等、高密度肿块,可见单发、多发、结节准确度呈斑片状钙化或小的囊变区。增强扫描多数有明显均一强化,少数为不均或厚环状强化。? 

        5.8 成血管细胞瘤:平扫囊性成血管细胞瘤表现为后颅窝、类圆形近似于脑脊液密度病变,界清,内缘光滑,囊壁可见等密度结节。实体性成血管细胞为均一等或略高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囊性肿瘤囊壁大多无强化,壁结节和实体性肿瘤同明显均一强化。? 

        5.9 胆脂瘤:平扫示多位桥小脑区及中颅窝、类圆形、分叶状囊性低密度(CT值类似或低于脑脊液)肿块,边界多清楚锐利,可见肿瘤内分隔、钙化和囊壁壳状钙化,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多无强化。? 

        5.10 脊索瘤:平扫多在蝶枕联合处见不规则形或类圆形、混杂密度、边缘模糊软组织肿块,其中见散在离心性、点片状钙化,瘤周无水肿,颅底可见广泛骨破坏。增强扫描微强化或无强化。? 

        6 诊断? 

        综合病人病史、症状、体症及CT表现,多数颅内肿瘤可作出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其中定性诊断可能性为70%—80%[6]?? 

        7 鉴别诊断? 

        除注意颅内肿瘤之间的鉴别外,还需注意与以下颅内非肿瘤病变的鉴别。? 

        7.1 脑梗塞:典型表现为脑质出现低密度区,其位置、范围同闭塞血管供血一致,多呈扇形,累及皮质,且呈脑回状强化,结合临床多可用出诊断。? 

        7.2 脑脓肿:根据低密度病变及其周围出现薄而厚度均一的明显环状强化,以明显水肿,结临床我不难做出诊断。? 

        7.3 脑结核瘤:可见等或稍高密度灶,伴有水肿,环状强化,结合病史,可做出诊断。? 

        7.4 脑血管畸形,可见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可有钙化,并呈斑点或弧线形强化,水肿和占位效应缺乏DSA、CTA可直接显示畸形血管团,供血和引流血管。? 

        7.5 寄生虫病:如脑囊虫病、脑包虫病等,因其CT表现特殊,临床病史特殊,结合实验室检查,不难鉴别。?  

参考文献? 

[1]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主编《全身CT和MRT》第一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53—207。? 

[2]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一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087—1125。? 

[3]陈炽贤主编《实用放射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87—1099。? 

[4]吴恩惠主编《头部CT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6—91。? 

[5]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第一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1—124。? 

[6]刘泉开著《老龄无症状脑瘤七例分析》中化神经外科杂志,2003第14(2):124—125。? 

颅内肿瘤范文6

【关键词】颅内恶性肿瘤;中药膏

原发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占据一定空间后,使颅内压升高,影响脑实质移位,在张力最薄弱的地方易形成脑疝,造成神经系统最致命的急性损伤而猝死。[1] 目前,国内外对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大多难以治愈。许多脑瘤患者因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病人对麻醉

药品成瘾性有恐惧,仍有很多医院在止痛治疗方面不规范,使一定数量病人进食及睡眠受影响,免疫功能下降迅速,加重了病情。临床常用西药甘露醇降颅压,配合甘油,地塞米松,高渗糖及利尿剂缓解症状,减轻脑疝危险,但用药时间长或肾功能差病人易导致肾衰加重病情,部分糖尿病人因用糖皮质激素及高渗糖引起血糖调节功能紊乱引起昏迷。部分病人行放疗、化疗治疗颅内恶性肿瘤。但很多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放、化疗毒副作用, 部分病人行头部放疗治疗后复发转移,因总剂量限制或间隔期短不能继续行放疗治疗影响疗效,而化疗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治疗脑转移癌的药物亦不多,使病人生存期受影响。中药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报道较少,考虑与血脑屏障影响药物吸收有关。目前只有榄香烯乳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有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方面研究。

祖国医学虽没有“脑瘤”这个病名,但很多医家对头痛均有描述。如张仲景《伤寒论》中分别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明确提出治法及方药。[2] 《丹溪心法》云“头痛多主痰,痛甚者火多”。

我科按照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及中药归经、经络学说。自2007年以来,临床观察颅内恶性肿瘤病人40例,采用中药煎膏外敷穴位治疗脑转移,拟方煎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颅内恶性肿瘤运用于临床。通过大量病例使用证实此疗法对治疗肺癌、胃癌、肝癌、淋巴瘤、鼻咽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导致脑转移瘤及脑胶质瘤等原发颅内恶性肿瘤疗效显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住院患者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3~78岁 。各部位恶性肿瘤导致脑转移瘤病人35例(其中原发肺癌21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3例、胃癌2例、肝癌2例、淋巴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脑胶质瘤病人5例。

1) 行CT、MRI、PE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为颅内恶性肿瘤,脑转移癌病人原发灶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证实。2) 临床明确不能手术患者,且3个月内不适合放疗及化疗病人。[3]3) 预计生存期>3个月。4) 能进全流或半流饮食。

5) 卡氏评分>50分。6) 不应用中药膏外其它治疗颅内恶性肿瘤中药及西药。

2治疗方法

2.1予以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1个月。 用药为白芷30克,地龙15克,藁本15克,白及10克,桔梗10克,川芎15克,莪术10克,桂枝10克,仙鹤草15克,土鳖虫10克。水煎成膏,1贴,外敷双侧太阳穴、百会穴、大椎穴。每2日换1次帖。

2.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项强等颅内高颅压表现变化情况。

3结果

本研究完成率为100% 。治疗前后病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项强等高颅压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好转,35例病人应用西药降颅压治疗次数减少,应用时间延长。缓解率87.5%(35/40)。

4讨论

祖国医学针灸取穴有“阿是穴”理论,即针对疼痛点治疗。经络学说指明了针对头部循行的重要穴位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如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百脉于此交会。故百会穴的治症较多,为临床常用重要穴位之一。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温阳、通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项强不适、头痛等。太阳穴是常用的经外奇穴,有镇惊止眩,清热祛风,解痉止痛作用。主治偏正头痛,眩晕。目前太阳穴的操作手法多是按摩、针刺和点刺。基于上述理疗考虑病人头痛部位多在癫顶部及双侧,中药煎膏外敷重要穴位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应有作用。临床应用后证实确有缓解病人高颅压缓解不病人症状的功效。方中白芷治疗阳明经头痛,藁本有治疗偏头痛作用,川芎活血通络止痛,莪术行气止痛,桂枝治疗瘀滞之证,土鳖虫可治疗症瘕痞块,地龙有止痉作用,白及可治疗疮痈,辅以桔梗引药上行,仙鹤草调补气血。全方扶正与驱邪相合,驱邪不伤正。【4】

本研究证实,治疗组病人的恶心、呕吐及头晕、头痛等表现明显好转,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增加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延长生存期,对病人免疫力起到积极保护作用,可提高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孙燕内科肿瘤学2001:493;962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 2004:257

[3]孙燕石远凯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