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一、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现有多家权属单位的各种类型地下管线由于建成年代、管线类型、材质、埋设情况、使用期限等等有很大不同,情况非常复杂,至今未能有效统一管理地下管线档案,已经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步伐,建设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如规划局、城建档案馆应专门委托具有一定软件开发能力和地下管线探测资质的单位共同进行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建库工作。

1.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创建

(1)创建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要素数据及各类相关数据等;地下管线数据如各类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等,其内容应充分反映普查成果;元数据如标识、范围、数据描述、数据质量、数据编辑状态等信息;还可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行维护管理等数据。

(2)软硬件环境:创建系统软硬件及网络运行平台。按照GIS相关标准及网络运行技术等,充分考虑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城市建设管理等有关需求建立软硬件环境。具体包括:①硬件环境应满足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满足系统数据传输、交换、分发与服务等需要;②软件环境应满足可实现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三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具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具有开放式结构;具有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具有支持数据共享的功能;支持常用的多种数据格式。

2.管线普查

(1)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内容:管线种类(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数量、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信息。

(2)资料调绘、分类整理:是指将各权属单位现有管线资料(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等)进行搜集、分类、整理、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图层划分(包含管线大类代码、亚类代码,并规定图层颜色等),并转绘到大比例尺基本图上,作为地下管线普查的参考依据。

3.系统建库

开发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管线普查资料应依据计算机和网络以及GIS等技术,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性能与扩展性等多方面有关需求,制定统一的创建数据标准,来建设档案信息与地形信息数据库为一体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数据管理以及资源的共享。而在创建地形信息数据库过程中,地形要素中的分层以及属性数据采集一定要满足城市地理信息有关地形创建数据库的需求,从而为GIS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另外,系统可以在专用的网络环境中实现运行,和国际互联网或是其他相关网络实现了物理隔离,有效防止黑客或是一些非法用户利用网络系统获取相关数据,加强了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二、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及动态管理

1.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查询应用

建设企业(包括地下管线权属企业)在申请《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证》之前,应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查询施工区域中地下管线有关资料,获取该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实际状况及拟铺设的新的地下管线上报规划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在系统中验证现有管线情况后审批新铺设地下管线,符合规划要求时,方可发放《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证》,在建设项目施工时,施工企业应在项目施工之前通过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系统获取施工区域的相应管线资料,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实际状况,从而防止由于盲目施工导致地下管线出现损坏问题。

2.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动态管理

管理机构应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利用管线竣工测量、定期修(补)测等方式,及时更新和维护数据库。管理机构应与管线权属单位、地下管线探测单位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采取签署协议的方式确定信息共享办法,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进行即时交换,亦可由专业管线探测单位结合自身管线数据库情况将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将整合后的管线数据汇交至城建档案馆,整合后的数据也可供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使用和提取。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提供相应的功能接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同应用。

三、结束语

城市地下管理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是记录城市地下管辖具体建设过程,并且为城市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因此,一定要实现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有效收集,严格管理与充分运用,从而为城市的进一步规划与管理以及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徐文玉 王方 单位: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