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勤消防站单编管理模式及对策

特勤消防站单编管理模式及对策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消防工作经历,简要概述了特勤站消防员单编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不足,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探索新形势下特勤站单编管理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特勤消防站;消防员;单编;管理模式

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调研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客观需要,如何建设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消防救援队伍,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作为尖刀和拳头力量,特勤消防站一直是各级领导历来关心和大力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发展和壮大尖刀和拳头力量,对推动社会发展和消防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N市特勤消防站消防员单编队伍管理模式

以N市(南阳)支队为例,N市特勤消防站始建于2006年,2009年9月建成投勤,目前配备人员45人,其中干部3人、消防员42人,执勤车辆16辆,机器人3台,各类器材装备4000多件(套)。城市消防站作为消防救援队伍履行扑灭火灾和应急抢险救灾职能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特勤站消防员由于体能好、业务素质不错和稳定性强,被县区大队紧盯着,随时可能被调到普通站补充为班长骨干。目前,N市支队有22个队站,N市在编消防指战员406人,政府专职消防队员(以下简称专职队员)470人,两者比例为1:1.2。其中,16个消防站存在混编现象,特勤站为消防员单编队,5个消防站为专职队员单编队。基层队站大多采用混编建制(一队两制),即干部、班长、司机与合同制队员混编;干部、司机与合同制队员混编;干部、战士与合同制队员混编等模式。据有关统计,消防员与合同制队员比例从1:10至1:0.5不定。部分省市在一个地区统一人员比例,如杭州干部、战士、合同制队员比例统一为1:1.45:6.5;肇庆2012年未进行队伍整编前,两个混编队现役与合同制队员的比例为1:1;广州市30余支混编队伍均采用干部、司务长、司机与合同制队员混编,比例不定。应该说,引进的政府专职队员进一步充实了基层队站灭火救援一线力量,发挥了较大作用。

二、特勤消防站单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N市特勤消防站实行消防员单编执勤,人员、装备、训练等方面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对标“国家队”和“主力军”职能定位,N市特勤站在干部积极性、训练效果、消防员技能和队伍精神风貌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干部工作积极性不佳。特勤站一般在市区中心或者离市区不远,一般配备干部2至5名,很多干部都想进来。于是,有的做工作进了,有的找关系进来。但是,受历史原因、新编制等因素影响,这些人工作能力、积极性不高,不会干、不愿干的情况或多或少存在。

(二)消防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在技能训练中,每周训练时间占比不到3成,单人业务差别较大。在装备训练中,大部分同志对装备技术参数、操作规程等“五知一会”内容停留在较低认知层面。每周体能测试中,后进的同志基数不小,测试成绩与前几名差距明显。

(三)整体训练效果待提高。特勤消防站训练内容、工作模式相对单一,训练要求、标准比普通站要高。在调查中,发现训练尖子不缺、后进分子不少和训练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依然存在。大家训练士气并不高,训练气氛沉闷,步子懒散,脸部不情愿,被动练的因素占比大。

(四)队伍精神风貌不够饱满。出操带队伍的口号声、集合站队时的歌声和训练场上的呐喊声小了。以前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的气质缺了,叼根烟、勾肩搭背、“三手”“三长”等现象多了。经常见到消防员碰到干部、班长不打招呼,脸上笑容少了,心事多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深究问题的缘由和源头,可以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集中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干部存在等靠思想。一些特勤干部存在求稳怕乱、守好摊子的思想,在工作中等靠、依赖思想作祟,怕担风险、怕出失误。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推推动动,遇到难事、棘手活儿不想办法解决。改革转隶期间,有的对消防政策制度把握不准,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存在不会管、不愿管的现象。二是组训方式方法单一。大部分特勤队站抓训练是有效的,但是有的训练科学性不强,导致大家不愿训、不会训的情况仍然存在。据统计,特勤站训练十有八九的时间在练体能,造成一些消防员半月盖损伤、颈椎反弓、腰椎间盘突出和肌肉拉伤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车辆装备器材训练不够,大多数消防员对分管器材技术参数、操作规程了解不全面,操作不熟练。三是配套政策制度缺失。“两严两准”“纪律部队管理标准”和“24小时执勤备战模式”等要求确实起了作用。但是,一些涉及指战员切身利益的落户、团圆和涨工资的政策制度不明朗,易造成大家乱猜瞎想、浮想联翩。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和离退管理等机制。如果只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队伍,就会削弱整体战斗力。四是向上晋升空间受限。新编制出台了,员额编制并没有增加,干部流动慢,晋升空间受挤压。如在选拔任用中设置了一些硬杠杠,指战员向上晋升遇到了瓶颈。虽然地方出台了职业保障、抚恤优待条例等做法,理论上可行,但受行政编制和隶属关系等影响,现实操作困难和阻碍多。

三、新形势下特勤消防站消防员单编管理对策探索

基于上述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做好特勤站单编管理的前提下,科学调整管理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下一步,按照“单编建队、弹性管理、职业运作”的建设理念,从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组训方法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努力解决特勤站单编管理困难和不足。

(一)加强干部骨干队伍建设。在日常管理和执勤训练中,组织机关科室和经验丰富的干部加大帮扶力度,采取“一帮一”对子、“零距离”言传身教等方式,加强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知识培训,提高特勤队站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适时开展队与队、班与班、消防员与消防员之间的比武竞赛活动,着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训练氛围。每周开展“互学、互帮、互管”活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扎实推行绩效管理模式。严格落实条令纲要和量化管理规定,注重绩效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与晋升晋级、评优评先等挂钩,全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实行等级考核评定制度,每季度考核评定1次,设定等级工资,将等级工资与学历、在队服役经历和训练考核成绩等挂钩,等级越高的奖励工资越高,实惠越多。健全岗前培训、晋级培训、岗位培训和基地化轮训等职业培训机制,定期考核验收,培训结果计入当年绩效管理中。

(三)变革单兵和班组组训方法。紧紧抓住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紧盯体能、技能、器材装备操作等单人项目,科学统筹、因人施训。科学设置训练内容、目标要求和达标时限,推动指战员“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抓好辖区重点单位“六熟悉”、操法演练、装备器材操作等集体项目,练好班组、模块协同,提升整体战斗力。紧贴实战,强化地震救援、山岳搜救、疫情防护和抗洪抢险等实战训练,提升救援专业化水平。

(四)完善岗位职业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结合消防员体能技能要求较高的技术岗位、高危岗位和在队工作时间长的实际,出台工资福利增长和应急出救补助办法。落实硬性疗养和带薪休假制度,探索三班倒、两班轮换和轮流疗养等弹性工作办法,扎实保障指战员休息休假的权利。建立执勤训练三三制,始终确保三分之二力量在队、三分之一休假培训和队站战斗力不减弱。

四、工作展望

总的来说,特勤消防站任务和作用越来越多,功能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划拨专门土地和营房,配备了高精尖的车辆装备,特勤站应急救援战斗力逐年提升。下一步,各地还需在保障措施、福利待遇和人员招录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在拴心留人、持续发展上下猛药,全力打造党和政府应急管理的拳头和尖刀队伍。

参考文献:

[1]胡鞍钢.正确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基本国情[J].中国减灾,2017(1):16.

[2]袁金平.合同制消防员队伍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7(31):286-290.

[3]王克辉.大消防迈向社会化[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9.

作者:徐彦亮 张自华 单位:南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站 南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战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