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

摘要:借鉴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成功使用经验,结合道路工程前期客流预测、道路设计各个阶段设计、施工全过程以及后期运维全过程相关信息技术,提出了将BIM技术运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全过程中的思路。采用一站式的基于BIM技术的多软件协同作业方式,建立包含整个流程的平台,采用IFC标准数据传输结构,通过BIM技术建立总体场景,将所有专业集成,模拟设计、施工等多个步骤,得出方案比选结果及方案存在的漏洞,最终达到可直观判断方案整体协调性的效果。研究成果对于BIM技术在中国道路设计中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路线、设计理念以及技术经验。

关键词:BIM技术;道路工程;模型;信息

0引言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目前被广泛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但其实BIM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建设行业。BI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建模-仿真-分析,建模的数据来源于项目的基础资料,包括地形地貌、规范标准等。信息、标准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通过模型的建立,运用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设项目的真实信息。BIM是通过三维的建设模型代替传统的二维图纸表达的一种设计思路,是一种更高级的表现设计意图方式。将BIM技术运用在建设项目全过程,设计意图表达更加完整、设计变更率降低,还可以从源头控制项目投资,同时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技术较为成熟,在市政道路项目方面尚且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发展趋势已经逐渐明朗,不久后BIM将会运用到市政项目的设计-施工全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提升工程管理、设计、施工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多种信息技术间的集成,提升不同主体间的沟通能力,加强工程管理等都是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有效方式。

1道路工程特点分析

道路工程分城市道路系统和公路系统,城市道路的平面线位需严格遵循城市的总体路网规划,但其他附属工程复杂,需考虑沿线交叉口、非机动车、行人、两侧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等,主要设计难点是兼顾道路横断面、平面以及纵断面设计的同时考虑沿线交叉口功能、路基路面设计、沿线桥涵的设计、景观绿化、交通安全、监控、给排水以及地下管线的铺设等多个专业;公路的选线考虑因素有地理位置、社会情况、自然条件和工程的难易等,主要设计难点在于线路选取是否为最佳位置。道路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专业、每一个指标都有严格的规范,各专业之间相互限制、约束,须相互协调。在市政项目设计过程中交叉节点是设计难点,也是方案的关键。交叉节点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平面交叉设计的重点是交叉口尺寸,立体交叉的设计牵扯因素较多,形式较多,在空间存在交叉,设计难度较大,需要考虑的专业也较多。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在于立交选型,BIM技术可以帮助搭建空间结构,进行空间分析,实现专业自身和与其他专业的衔接自查,包含专业较多、精度较高,深度探索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定量分析方案各项指标,有助于设计人员定性分析方案的优缺点,对于选出最佳方案很有帮助。

2BIM特点

BIM技术工作原理是通过数字信息的导入将建筑实体动态三维呈现,但是表现形式只是BIM技术的一个优点,BIM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后期施工过程全模拟,避免设计冲突、施工冲突、施工延误以及设计美观度的直观体现。

3BIM技术道路行业规范化技术路线

道路设计过程需要各个专业间信息传递、回馈、对接。为保证各个专业以及设计流程的高效、顺畅,可以采用一站式的基于BIM技术的多软件协同作业方式,建立包含整个流程的平台,采用IFC标准数据传输结构。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产生于1994年Au⁃todesk公司发起的一项产业联盟,用于定义建筑信息可扩展的统一数据格式,功能为辅助建筑、工程以及施工软件这三个程序之间的互传。IFC标准的核心技术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工程信息如何描述,另一个是工程信息如何被获取。IFC标准可以促成不同软件数据源的有效链接,实现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共享和交互。目前各BIM应用软件也基本上完成了对IFC数据格式的支持开发,IFC标准是BIM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于城市道路而言,道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必须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建模基础数据主要包括:道路沿线地形地貌、城市总体规划、地勘资料、周边建筑物范围、地下管线布置情况;公路设计重点在于选线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建模基础为:地形地貌、不良地质勘察情况。建模步骤(如图1所示):(1)将上述影响因素输入至系统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建模,系统自动识别并同步进行分析各个因素对整体设计的影响;(2)实现设计方案落地;(3)公路项目空间关系简单,可通过3D模型,直观判断方案与周边的环境互适性、用地适应性以及周边其他建筑衔接性,市政道路工程空间关系复杂,通过BIM技术建立总体场景,将所有专业集成,可直观判断方案整体协调性,主要包括路线方案起终点的高程是否与既有路相接、纵坡是否与相交道路进行顺接,路基路面设置是否合理,下穿或者上跨方案净空是否满足要求、与地下管线是否存在碰撞,景观设置是否与周边环境相适宜,各专业设计方案指标是否符合规范,为技术可行性提供保障;(4)方案比选功能,通过工程经济学、美观度、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量化进行比较,推荐较优的方案;(5)通过输入预测的未来年交通量,BIM技术进行区域交通仿真演示,突出项目建设必要性;(6)在项目施工图阶段,整个工程过程中工序较多,存在很多的交叉、冲突,施工过程安排不合理就会延误工期,造成经济损失。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全过程模拟,同时优化施工决策,形成最佳施工次序,保证施工可操作性,明确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提升其准确性,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目前建筑行业较为成熟的BIM技术应用也主要在于施工过程的控制,通过模型的反馈,整体的施工过程得到提升,成本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返工、误工的概率,同时有效规避了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

4结束语

时代高速发展,信息化、自动化将会惠及每一个行业。当初CAD的出现使得工程制图速度和效率得到质的飞跃,但是根据时代特点和行业发展,目前单纯的制图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BIM三维制图终将取代CAD二维设计。目前建筑行业已经成熟运用BIM技术,道路设计中存在牵扯专业众多、空间结构复杂等困难,但BIM技术可以将多个模块多个功能融合,在方案比选、空间关系碰撞以及最后效果展示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以往道路设计依赖经验和技术,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运用建模可以补充这个缺陷,使得方案更具科学性、经济性。目前在施工工程设计以及施工领域,BIM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且仅仅运用在某个阶段,例如地基处理、桥梁设计或者施工进度管理等,并没有将项目从设计到施工整体贯穿起来,缺少连贯性。目前根据建筑项目的经验可知,工程设计三维化是大势所趋,将BIM技术运用在道路、公路建设项目的各个分支上并进行整合,数字模型和三维视频终将替代图纸出图,设计成果直观呈现,同时设计和施工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提高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经济性,建设工程将会实现伟大的革命转变。

参考文献:

[1]冯俊峰,常明辉,孙洪阳.基于BIM的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233-234.

[2]张晓恒.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优化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1):35-36.

[3]张达峰.BIM技术应用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优势及阻力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9,33(5):711-712.

[4]王旭良,袁有生,杨万伟,等.探讨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9):47-48+54.

[5]余拥华.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9(18):111.

[6]罗超,曾娟.BIM技术于市政立交工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6):46-48.

[7]刘亚静.浅析BIM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2019(18):104-105.

作者:王胜霞 单位:中铁二院西北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