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在测绘工程的运用

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在测绘工程的运用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工程的方式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不断提升,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式便是无人机影像处理,该种方式优势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测绘的精度与效率,也是当前较为热门的一种技术。基于此,论文将对无人机测绘的工作类型与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测绘工程;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1无人机测绘的工作类型与相关技术

当前,我国无人机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且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并且我国部分无人机已经能够出口了。其中,无人机航拍遥感技术也随之获得了稳定发展,该类技术具有极高的精准性以及高效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部分地理位置的数据信息。通常情况下,航测遥感技术主要是安装航空数码相机到无人机上,运用有关技术来对无人机进行控制进而开展航空摄影[1]。通常该项技术是在不超过1000m的高度下实施作业。当前我国航空遥感测量技术发展逐步加快,并成为国内测绘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同时也增加了测绘工程中的技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国内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概括说来,无人机测绘相关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第一,地形图测绘。先是根据规定的精度要求来对无人机的拍摄角度与分辨率进行设置和调整,并利用成图软件将无人机拍摄出来的影像制作成图。第二,土石方测量。无人机测绘技术还可以计算土石方量。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工作所处的高度称为飞行高度,此高度与地面具有一定距离,所以能够将其飞行轨迹计算出来,随后便可获得其高程值,运用PostFlightTerra3D等软件便可将土石方量计算出来。第三,征地测量。征地测量通常是指测量出所要征收土地的面积。在对该类土地进行测量时,要求能保证国家土地的调度,强化经济建设效果。通常而言,在实际征地时,不少村民会产生土地纠纷,并且村民与集体间同样会有该类纠纷出现,尤其是当前加大征地工作力度的社会背景下,不少村民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进行土地测量,这无疑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因此,如果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无人机影像技术,运用正射影像图来校正,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减小村民间的矛盾。第四,新农村建设测绘。其重点在于测绘房屋、电力与交通。在实际调查时,务必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拉边长与修正工作,如此一来,方可保证实际测量房屋的数据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切实根据相应的技术大纲来有效进行测量成图。

2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2.1空三加密应用技术

空三加密技术主要指的是空中三角测量,其工作目的在于根据一些野外控制点,在室内来加密控制点,从而获得加密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的测量方式。该项技术具有保密性、加密性等优点。通常该类技术包括模拟空中三角测量以及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两种类型。空三加密技术在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处理难度也较大。

2.2数据预处理技术

数据预处理技术主要指的是预先处理部分数据的一项技术。例如,在转换或增强大多数地球物理面积性观测数据前,先是要把分布没有规律的测网通过插值转化为规则网的处理,从而方便计算机的运算。

2.3影像畸形改正

因为无人机影像技术和一般技术存在较大不同,通常都是采用非量测相机,国内在进行大比例尺测量时普遍采用单反,以便于能够有效结合定焦相机[2]。不过在无人机拍摄时便会出现畸形问题,所以必须要进行控制。对于部分剖面测量数据,如地震资料预处理中出现多路编辑、重新取样、重新排列、垂直叠加、编辑、加道头等,在实际航拍时普通的摄像机和无人机摄像头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必须要对该类图片实施修正,同时取得相应数据。

2.4无人机拍摄数据处理

由于不同于普通拍摄方法,无人机拍摄时其数码影像排列并不规则,且存在较大角度,所以有许多拍摄影像重叠,不过由于模型体积较小,所以不会有畸形情况出现,不能将空中三角测量数据准确地进行传达,并且会导致空转自动转点的失败几率增加,加大了人工矫正的工作量。所以在实施立体测图时往往要更换模型,使得工作效率下降。结合实验结果,如果在控制点密度较大情况下,会导致区域网平差后的精度比较高。在后续控制点布设时,要求将其密度增加,从而保证精度达标。在该区域进行测图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方可确保测度的精准程度。

3结语

总而言之,将无人机影像技术运用到测绘工程中可以获得较多精准、有效的地形信息,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所以在具体测绘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掌握无人机测绘的工作类型与相关技术,并将其合理运用到测绘工程当中,切实提高我国测绘工作的精密程度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学杰.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工程中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的运用[J].中华建设,2015(8):148-149.

【2】鲁恒,李永树,何敬,等.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J].测绘工程,2011,20(1):51-54.

作者:蔡秀敏 单位:上海亿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