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习小结范例

党校学习小结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1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党建

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及系列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文章从党建工作的目的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目的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校党的建设,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保障组织和组建未来党的先锋团队,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和发展过程是影响国家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科学党建,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和组织教育活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通过党组织的本身,还要通过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从大学教育制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已成为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已成为培养高质量学生的重要基础。因此,通过建立大学生党的建设工作网络,将大学生中的优秀成员纳入党组织,从而建立党建工作机制,促进党组织结构的完善。学生是党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能够促进党建设工作的合理化。今天是互联网竞争的时代,促进网络建设势必会鼓励学生党组织的创新,有助于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加强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战斗力量。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我国一些高校存在个别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2.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学生的人数正在增加,对于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困难也在增加,思想政治工作者投入精力不足。3.大学生党员中不乏有一些入党后思想意识懈怠的问题出现,有些党员在入党后放松了对自我学习的要求,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不注重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4.有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党建工作没有切实发挥实效。

(二)解决对策

1.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意识。高校学生党建要以大学生党员建设为重点,保证大学生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学辅导员和思政教师要弘扬主旋律,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新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2.激发学生党员积极性,推进高校党建机制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提高高校建设质量尤为重要。激发学生党员积极性,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推进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创新,建立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和管理给予应有的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和监督作用。创建党员考评机制,加强民主评议实效性,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调动党员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将学生党员的参与度纳入到考评工作机制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传承者和合格建设者,确保学生党员对党的事业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和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营造组织教育环境。3.开展自我反思教育。自我反思是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自我反思教育,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缺点。大学生党员通过自省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不断纠正自我的错误观念和懒散态度,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4.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知识能力且可以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型人才。大学生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尤其是学生党员,更应该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既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素质,又要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树立了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同时,大学生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也存在差异,这也要求党员教育和管理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党员实际,要因材施教,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为高校党建机制创新打下坚实基础。5.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党员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遇到问题学生党员的情绪也会有波动,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削弱他们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动力。因此在加强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关心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在情感上给予学生党员以温暖,满足学生党员的心理需要、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党员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6.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成立、发展与优化也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规则和特征,必须调节好继承创新、创新发展、经验积累、持续创新之间的关系,不能墨守成规、永不创新发展。要科学地改进学生党建的有效性,重要的是吸取经验教训,建立机制,确保过去的成功经验既有用,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律。只有不断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才能在政党建设方面进行创新,有效改革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方法。加强理论基础,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并根据党内学生目前的特点寻找党内工作模式,动员广大学生参与党的建设,建立动态和活跃的机制。同时我们必须继续创新,营造一种有利于建立革新党组织机制的气氛。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并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大学生党组织机制的创新和发展。党在实践中有效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在新的情况下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党内建设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在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理念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党建机制的持续创新。为了确保建立一个有组织、有效和灵活的党建网络,我们可以尝试在大学生党建中实施创新机制。7.高校领导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纳入学校的战略层面。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要求,高校领导必须立足学校实际,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积极发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思想,确保学校的党组织发展和建设。高校有义务在统一领导下,组织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培训,在党课教育工作之中,党课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培训机制的实施和教育的质量。高校如有条件应邀请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党建工作专任教师成立党课教育小组,完善教育队伍结构。通过优势互补和联合进攻,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促进大学生党建研究能力的提高,用优秀的理论基础来反哺党的建设工作。高校应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相关经费支持,例如学习培训,组织活动等,相关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保障有利于创新机制的有效实施。8.全员参与。加强和改善大学党建工作,需要动员高校的所有教工。高校全体教师应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念,努力改善自身的政治文化和理论水平,并在各门课程中渗透思政课理论和爱党爱国思想。在教师中,辅导员无疑是一系列相关因素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辅导员的工作渗透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整个过程,面对一群智慧、活跃、热情和充满创造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和研究能力等工作能力至关重要。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将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要提高辅导员的政治道德素质。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如政治指导、政策宣传、学生面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指导、政治立场等,而且要确保在党言党、在党爱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学生带来优秀的指导示范作用。党的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实际的工作,需要有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心理、教育、逻辑、社会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2]。目前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与途径。一是建立正规有效的理论教育体系、“大思政”高等教育体系和群众监督体系。二是创新学生党建模式。建立红色网站,开展社会实践,开拓红色学习基地,在社区建立红色地图的工作坊,以满足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通过建立党员个人评价指标和党内各方面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党员考核的标准,努力做到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是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之一,考核机制的合理与否、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3]。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机制,争取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为我党建设提供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7.

[2]郭亚丁,等.全面从严治党———学习党的建设思想论述[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1.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2

党校是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必修课,贯穿于整个党校教育的始终,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党校党性教育要解决理念、形式、实效等三大现实问题。

关键词:

党校;党性教育;教学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1]党校是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必修课,贯穿于整个党校教育的始终,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党校要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深化党校党性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党性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党校党性教育的政治要求

党校开展党性教育,最主要的是把党性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把党性锻炼与学员管理结合起来,坚定广大学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提高学员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

(一)党校姓党———忠诚于党是灵魂

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是我们党对党校办学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党校办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经验总结,是党校开展党性教育必须长期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总要求。要明确政治方向。党校的党性教育要让各级干部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关键时刻不迷失方向。对新形势下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始终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定理想信念。要通过党性教育让各级干部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和理性基础上。当今,加强和改进党校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干部,让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党校阵地。要增强党的意识。党校教育以“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为己任[2]。党员领导干部忠诚于党,就是要带头增强党的意识,遵守党的章程,拥护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执行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增强党的意识,就是要时刻不忘自己是党的人,认真履行党要管党的职责,自觉接受党的监督,抓好党的建设,为党的事业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不懈奋斗。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核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全党学习、工作的座右铭,更应是党校党性教育的核心。要继续解放思想。党校作为党的干部教育阵地,要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始终把推进思想解放和工作创新作为不懈的追求,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思想大解放促进事业大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在延安任中央党校校长时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是包括教师和学员在内的所有党校人必须遵循的准则。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强化实事求是教育,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推进学用结合。党校党性教育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教学方针,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实践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变成马克思主义生动实践的过程,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过程。要经常组织深入社会现实和党的基层的调研和考察活动,在基层和现实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获得新成果;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陶冶情操、锤炼党性。

(三)从严治学———廉洁培训是关键

党校要用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纪律、严格的制度,促进学员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推动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要狠抓学风建设。党校学风,事关全党的党风,事关干部的作风。要教育和引导学员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到党校,放下包袱、放低姿态、放宽胸襟进党校,从“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的落后观念中摆脱出来,迈进党校的门,成为党校的人,真正使党校成为学习的圣地、干部的熔炉、作风的窗口。同时,要注重从制度上规范学员学习、生活、党性锻炼、考察实习等行为,并严格进行考学考核。要加强廉政教育。“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要大力推动廉政教育进党校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提高廉政建设教学效果。通过党性锻炼熔炉功能的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学员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要做到令行禁止。加强党性教育,制度建设是关键。党校要严格执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禁止公款相互宴请,禁止秘书“陪读”,不准接受和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及土特产,不准以同学名义搞“小圈子”,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联谊会、同学会等,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党校学风。[3]

二、党校党性教育的现实问题

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校的特点和优势,把握干部队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来推进党校党性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无疑是党校党性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理念存在误区

党性教育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党性教育的形式、内容、流程乃至实效。虽然《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党校“三阵地一熔炉”的地位和作用[4]。但是,有的党校和领导对党性教育的认识不深入、不全面。当前,党校党性教育理念上主要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过“右”,认为党性教育就是道德说教,搞多了容易引起学员的反感。这种理念没有深刻认识到党性教育的重要性何在,很容易导致党性教育“学时”不足,党性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二是过“左”,认为党性教育就是不能让学员“放松”,于是不断在一些模块设计中加入“党”字号,比如党性考察、党性锻炼小结、党性分析会等等。这种理念很容易导致学员疲于应付党校布置的各种“作业”。

(二)形式过于雷同

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是党校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前提。形式上的创新,会使党性教育的生动性增强,使学员的自觉参与度提高。但是,当前一些党校开展党性教育时,习惯于“借鉴”,在党性教育的形式上几乎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毫无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理论灌输、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外出考察、党性分析、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等。这些形式不是说不科学、不可以,但如果这些形式过于雷同,会使学员产生审美疲劳,党性教育要“入脑入心”的预期会受到直接影响。

(三)实效有待提升

党性教育重在实效。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出勤、考核、考试、谈访、问卷等手段来测定党校学员对党的认识,得出其组织纪律性的的强弱与否,基本判断其平时学习积累的多少与优劣,但是,这决不能成为党校学员党性坚强与否的唯一依据,更不能成为日后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另外,党校开展党校教育的好坏,也绝不仅仅是学员的一纸问卷调查所能评定的。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检验形式、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探索与完善。[5]

三、党校党性教育的实践途径

在新的形势下,党校要大力探索党性教育的创新之路,不断深化党性教育内容和形式改革,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全过程,大力提高党性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一)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武装

理论武装是党性教育的基础,也是党校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理论教育,夯实学员理论基础,打牢思想根基,提高理论和政治修养水平,以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从而养成坚强的党性。理论教育的问题,不存在重复问题,而是创新问题。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这既是党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我们的优势和特长,也是加强党性教育的基础工程,应该常抓不懈,真正抓出成效。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重点就是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理论教育要在深入上下工夫,在实践上求实效,做到让理论“入心入脑”,让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把它内化为信仰力量,真正成为自身成长的思想基础。要坚持理论教学和党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党校的声音对干部的影响巨大。在教学计划中,要专门设置党性教育单元,并安排在教学体系之首,使学员开始学习就体会到“党校姓党”。安排理论教学,要考虑党性教育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把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纪律作风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设置专门的党性锻炼课程外,还要在理论教学中渗透进党性教育的内容。引导学员用联系、发展、与时俱进的眼光去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帮助学员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看法,从而为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依据,达到理论课程为党性教育服务的目的。要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思想特点,体现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制定完善不同主体班学员党性锻炼实施方案,使党性教育既有统一要求又形式多样,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有一般要求又突出重点。防止和克服只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现象,实现组织要求什么与学员缺什么的有效对接,根据分层分类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党性教育。如中青年干部班,强调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加强理论、政治、思想修养;乡镇党委书记班则根据学员工作在一线,直接面对群众且主政一方的特点,特别注重宗旨观念和遵规守纪教育;县处级干部班学员身处领导岗位,负责一方面工作,为此特别强调立党为公、用权为民的权力观教育和拒腐防变教育。

(二)创新教学形式,搭建活动载体

党性教育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动态教育,需要学员主动参与、切身体验和深刻反思。要采取各种学习形式和载体,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上下工夫,让党性锻炼在灵魂深处扎根。要创新党性教育形式。党性教学要坚持以学员为主体,找准触发学员激情的切入点,使学员在理论教育、现场教育、社会实践中受到感染、震撼和触动。要借鉴现代培训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改变过去教师讲、学员听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综合采取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极大地调动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拓展训练、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形式,增强党性教育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让学员在实践和互动中接受深刻的党性洗礼。要搭建党性锻炼载体。重点围绕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国情区情市情教育、唱红色歌曲、主题班会、学员论坛等,实现党性教育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寓党性教育于丰富生动的活动载体之中。有的党校实施“六个一”的传统教育模式,即:走一次红军路,吃一顿红军餐,唱一首红军歌,看一部红军影片,上一堂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学员思想触动很大。有的党校组织重点班次的领导干部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效果也非常好。还有的党校组织学员深入困难群众、艰苦地区和矛盾集中地方,开展社会调查和生活体验,使学员经受锻炼和教育,社会反响很好。要重视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党性教育资源,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党性教育基地,切实增强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努力做到打动人、教育人、帮助人,确保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同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在职领导干部、英模人物的传帮带和示范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教育功能。

(三)推进制度建设,抓好环节管理

建立完善党校学风建设和学员党性教育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加强学员党性修养,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党校要在严格管理中增强学员的党性观念,从另一个重要方面把党性教育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管理制度。如建立干部培训的学习纪律制度、考试考查制度、考评制度、惩罚处理制度等,将制度化建设作为学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要积极探索实施主体班次学员学分制量化管理办法。凡是学制一个月以上的主体班次,根据不同对象制定详细的学员管理学分制,以此作为学员党性锻炼的试金石。根据学分制实施细则,对学员的到课考勤、理论学习、党性锻炼、教学活动、班校活动等各项表现进行评分,学分还作为颁发结业证书和评选优秀学员的主要依据。这样,通过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以增强学员的党性锻炼,促进学员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纪律。要切实抓好党性教育的环节管理。通过抓好入学教育、专题教学、主题活动、党性分析、党性锻炼总结、党性量化考核等,寓党性教育于环环相扣的环节中,实现党性教育内容与形式、形式与效果的一致性。要重视抓好入学教育,明确党性教育目的和意义,帮助学员端正学习态度,促使学员尽快实现“三个转变”———即自觉实现从工作到学习、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为安心在党校接受党性教育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开展党性分析是党性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员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党性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严格的党性分析和总结鉴定等,使学员明确党性锻炼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将党性原则内化为学员的自觉追求。党性分析和考核鉴定材料一并存入学员档案,作为考核、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作者:郭世松 单位:中共广西钦州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4]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08-10-30.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3

【关键词】党校;医疗;问题;对策

党校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更好地保证党校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补充。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党校医疗工作相较于之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前党校医疗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针对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一、党校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

财政是支持医疗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一定的财政支持才可以拥有高品质的医疗配备以及优秀的医疗人才,医疗水平才能有所提升。但是党校对于医疗工作不够重视,在党校医疗方面的投入也比较有限。因此党校医疗部门缺乏医疗设施,医疗工作的开展效率也比较低下,主要工作是治疗一些普通的常见疾病,对于一些重大疾病还是需要借助当地大型的医院来进行治疗。

2、办医条件落后

办医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水平以及病人的服务体验,但是因为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党校的办医条件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党校医疗机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造成内部设置的床位有限;二是配备的医疗设备相对落后,这些医疗设备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较差,对于很多大型疾病的检测仍然需要借助当地大型医院来进行,诊断结果也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准确性。

3、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疗机构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对于提升医疗诊治的效果和质量十分重要,但是我国当前党校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合理性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比较优秀和高端的医疗人才大多集中在中心医院或者大型的私人机构,所以在党校医疗机构内部存在的高水平医疗人才是相对比较少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党校周边人员进行医疗诊治,通常都要去中心医院,或者大型私人机构才能完成疾病治疗,这对于党校医疗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对于医疗机构建设来说,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人才,医疗诊治水平才能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但是当前党校医疗内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缺口比较严重。我国当前对于医疗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医疗人才本身比较有限,很多大型医院如中心医院等都存在人才缺口问题,党校内部医疗机构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我国党校医疗机构聘用的医学人才中占据比例大的是专业素养比较低的专业技术人员,而高水平的人才是比较缺乏的。三是医疗人才老龄化比较严重。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这样的人才比新兴人才更具有权威性。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兴的一些医疗人才更能与国际接轨,对于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治疗方法都有比较多的了解,对于提升医疗水平来说是更好的。但是我国当前党校医疗机构中,因为待遇问题以及环境条件很难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任的大多是年龄比较长的医疗人才,这些人才虽然对治疗比较有经验,但是对于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治疗方法都是比较陌生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疗诊治水平的提升。

二、改善当前党校医疗工作现状的有效策略

1、建立合理的医疗卫生投入制度

党校医疗现状不太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医疗卫生投入有限,导致党校医疗机构的医学设备落后以及医学专业人才水平比较低,给党校建设以及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要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医疗卫生投入制度,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党校医疗机构的基本服务水平,也可以作为缓解我国就医难问题的必要补充。

2、优化医疗卫生发展环境

医疗卫生发展环境对于医疗水平提升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缓解我国当前的就医难问题。因此,在改善当前党校医疗工作现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优化医疗卫生发展环境,尽可能保证医疗场所占地面积的合理性,使医疗场所尽可能地为更多患者服务。当然,医疗卫生发展环境还包括一定的医疗设备,要尽可能保证党校医疗场所中医疗设备的先进性、科学性。这样党校医疗工作人员才可以利用这些已有的设备,为更多的学员提供更加精确的科学医疗服务。

3、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医疗水平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改善当前党校医疗发展现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我们必须注重医疗卫生中的硬件资源配置,尽可能保证党校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医疗设备的精准度、科学性以及先进性。其次,我们必须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尽可能保证党校医疗卫生场所拥有几名专业水平较高的医疗服务人员,这样在面对一些重大疾病时,可以及时做出诊断,给予合理的、及时的治疗,然后再送往中心医院或大型医疗场所进行救治,避免耽误救治的最佳时机。最后,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党校医疗卫生场所自身的职能,因为资金投入以及地理位置的问题,我们要正确规划党校医疗卫生在所在城市医疗卫生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给予合理的就诊建议。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要及时送院,建议将其送往大型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4、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党校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及质量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应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来更好地为我国党校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升党校医疗水平。而对于党校本身的医务人员也应该实行鼓励制度,鼓励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增加接触最新医疗知识的途径,提升个人专业知识水平。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考录工作来提升人才队伍水平,因为医疗服务机构的人才大多是编制内人员,所以都是通过考试公平录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考录来聘用更加优秀的人才,人才聘用后也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来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保证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后,为了更好地保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性,我们也可以进行定期的工作检查考核,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激励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的进行学习,提升自我素质。这样优秀的人才最终服务于医疗,也可以大大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缓解我国当前就医问题。

三、小结

在推进党校建设的过程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提升,对于更好地发展党校事业以及缓解当前社会的就医难问题都是非常有力的补充。但是当前我国党校医疗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如果将这些策略应用到实际的党校医疗工作中,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党校医疗卫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党校学员以及党校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宋焕斌,雷冬海,新形势下高校党校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界,2010.12.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4

关键词:党员;教育培训;方法

一、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大,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党员队伍的道德建设非常关键,但是如今在党员队伍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到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从很多实例中可以知道,党员干部发生思想转变是因为其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对此需要不断地加强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并采取多方面培训,提高其整体素养,防止贪污腐败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构建出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党校在对党员进行培训时,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指导,同时将学习理念,以及提高队伍素质能力,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坚持原则,进一步提高参训党员的理论知识,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党员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够看出工作效果,而在短时期内是不能够直观的显示出相关变化。故对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升。

2.部分党员参与教育培训不积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员也会受到多元价值理念的影响,一些党员在党性意识特别薄弱,认为党员培训工作浪费时间,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从而阻碍了党组织工作开展。

3.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不够

如今,很多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员培训教育工作的时候,没有针对相关党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例如不了解参与者的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类别,培训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这不仅影响到培训工作的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提升党校教职人员的能力和积极性,从而不能够确保整体的培训成效。

三、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是抓好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的制度保障

在三峡集团公司的指导下,某工程建设部提出坚持“紧贴工程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程”这一主线,始终将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整个过程“遵循资源共享、活动公办”的要求,搭建施工党建工作统筹协调委员会、施工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平台,有效地融合党建工作与实际情况,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根据相关要求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凝聚力。整个工作开展中需要将建设部党委作为主要引导,同时各个政府部门和参建单位共同参与,联合创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详见图1),同时做好水电工程劳动竞赛工作的相关内容,从而确保整体工作的开展。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水电工程劳动竞争工作的开展,需要由工程建设部门牵头成立水电工程劳动竞赛委员办公室,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包括施工及设计监理等多个领导小组,参与到整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劳动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有效落实到整个过程,确保“组织完备,贯穿全程,同时评比有效”。水电工程劳动竞赛委员会需要颁发相应的考核评比方法,做到“每月一检查、季度一考核、半年一小结、全年一评比”,保证整体活动符合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教育评估制度。每个党校需要建立综合教学评估体系,对于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评估,不断地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从而确保整体的教学与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党校需要建立学员管理制度和学籍档案制度,以及时导致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在培训的过程中及时反映相关问题,确保党校整体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四、优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1.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党员的理想信念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党员的理想,能够更好地确保党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政治意识,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谣言和小道消息,随时保持清醒状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严格按照党的相关要求进行工作开展。强化角色意识需要始终不忘自己是党员身分,起到带头维护党的作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确保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责任意识,就是要带头履行党员义务,明确党员使命,有效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定。其次,党员需要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抓好党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地进行创新,学习政治理论要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

2.改变工作方式,提高综合水平

由于水电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党建工作开展中需要做好经营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整体的市场环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好党建工作能够进一步凝聚精神文化,促进企业的正确发展。因此,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信息管理平台,采用科学管理方式,确保整体的管理效率。另外,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理念和整体工作能力。

3.加强科学的、实效性的党员教育工作

为了能够确保党的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整体的实效性,党员教育活动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深刻分析和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党员的作用,起到带头的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整体水平提升。

4.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在水电企业发展中,需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党建的首要政治任务,整个工作开展中需要统筹全面管理,做好组织以及协调和服务等工作,不断地掀起学习热潮,并不断深入推进。因此,需要树立发展理念,加强科学管理,坚持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统一的原则,不断构建党建新局面。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法治观念,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党建组织工作的开展,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办事,确保整体党建工作更加的制度化和标准化。不断地提高群众人员的工作本领,并且进一步优化工作体制和方式,提高党组织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进一步确保整体工作开展的效果。

5.建立企业党员教育培训的学习评价机制

在进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中,需要建立科学和准确的评价机制,以更好地保证整体党员培训工作的开展水平。目前国有企业党委制定的相关规范,主要是《党员教育培训民主评议办法》和《党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办法》,通过制定评议方法,能够构建一个培训、组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考评制度,从而确保整体的培训效果,提高党员参与的积极性。

6.结合传统和“互联网+”两种党建管理模式,创新党建工作阵地

水电企业党建应采用传统学习方式与“互联网+党建”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可以使用传统的党内民主生活会的形式,提高整体的学习感受,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网络平台的应用。另外还需要使用“互联网+党建”模式,使得一些人员因为工作情况特殊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党组织的相关工作安排,方便参与三会一刻课等活动。党组织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党建的形式及时相关信息,并且提示党员按时交纳相关党费,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更好地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因此需要积极地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整体党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峰.党员教育“五结合”[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2):63.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民办高校的事业迅速发展,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为社会提供了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做出了贡献和价值。但是民办高校发展历史十分短暂,其教育内涵,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并不成熟,所以社会认可度较低,民办高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在培养人才时候的关注点,才能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人才。

一、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民办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1)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够

由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能够被全社会所接受,所以对于教师的招聘也是十分困难的,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没有编制,所以优秀的教师在选择入职时,会将这一部分因素考虑在内,流动性特别大。任何的单位一旦员工流动性大,对于管理层来说十分不利,不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不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这使得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深入发展。

(2)部分教师责任意识淡漠

在民办高校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严于律己,有着教师的基本素养,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能够和学生成为朋友,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但是也会有部分的教师责任意识淡漠,只顾着自己完成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成长。

2.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足

民办高校大学生们的主流心理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1)自我意识的障碍

由于民办高校是私立高校,所以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是相悖的,老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他们应该尽全力学习考上公立的学校,所以在这个大基调之下,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认同度很低,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也很低,所以一旦学生考试失利,或者是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自认为不如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长此以往,他们会产生自我认识的障碍,产生自卑心理。

(2)学习障碍

大部分来到民办高校的学生,都是有学习障碍的,他们或许是因为不爱学习,或许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部分同学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以实用性作为考量,也就是应该多注重培养其与工作衔接的部分,比如四年制的课时安排就应该重点放在实习上。

(3)民办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偏差

民办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自身对于心理教育的认知就出现偏差,大多数的老师都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的工作内容,导致他们在自主的意志上就没有把信息和教育当成重点,自身也没有意识,所以对于学生的教育将会出现各种纰漏。大部分的老师只注重于学生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成长,比如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困难,或者是和家庭和社会方面出现的某些矛盾,都没能够引起老师的重视,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自我疏导,往往起到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

民办高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先培养好学生的品德,他们才能够形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对于民办高校来说,重中之重就是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党委和校务委员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

只有学校从根本上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使得学生对于学校产生信任感,家长和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态度有所转变,只有高校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对于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所以党校和校务委员会都应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作为重点考察内容,但是你健康教育有效传播,开展讲座,开展循环演讲等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校园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2.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心理指导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应当培养出一支心理指导的教师队伍,专门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安排具体课程当作选修课,定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采取定期谈话的模式,让学生能够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强调责任意识。老师不应该对学生不闻不问,应该发挥出心理指导教师队伍的重要作用,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注重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选择在学生之中重要的骨干作为宣传心理教育的基本支点,这些有号召力的同学容易得到普通同学的信任,让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班会,或者是演讲比赛等等,呼吁全体同学参加,全校同学都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弱者多和同学交流,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心理教育的实践者,从心里往外关爱他人。

三、小结

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够有效的为社会输送人才,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的高效率人才。所以,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其自助能力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同时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实施对心理有危机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短期干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危机的干预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与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迅速,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1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现状

1.1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

而今的教育课讲模式里,学生通常以听授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汲取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大部分时候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失去了教育本身意义。德育工作本身开展艰巨,难以被学生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很难显现。德育工作人员总是不够重视教育方法的合理性,导致课堂气氛易陷入呆板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少,整体教学趋于保守,落后,缺乏时代感。长期下去,德育工作的实施十分困难,难以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无法真正从其内心思想上传递政教精髓。

1.2思想政治教育忽视特殊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本不同,其具有独特性,而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却忽视了这种独特性。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建设上缺少创新与开拓,大部分时刻保持盲目照搬。这就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的工作缺少了针对性,教学效果很难有明显显示。要想真正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从高职本校的自身特殊性出发,研究开展的合理方式政策。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法

2.1创新开拓,趣味性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高职学生来说,可能内容深沉繁重,难以被理解和认知。因此改变其教学方式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多创新与改革,来改善这一困境。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网络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相结合的新型途径。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的加入,很大程度能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多开展实践活动也十分有成效,可以选取部分政教内容题材来进行编排,组织相关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尤其以社会热点问题建立选题,让其共同调研,通过社会实践相互合作,深入社会,与时俱进。这样对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都有益处。

2.2注重特殊性,针对教学

学校的教育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境况,实际出发,合理分析。面向不同的技术应用行业,其构成的特殊性不容忽视。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特殊性有具体的认知与把控,制定出优越完善的特色教育制度。设计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方案,去贴近学生的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重视政教,摆正态度

当前的高职院校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缺失,对其精神思想的传递总是敷衍了事。并且学校与教师的努力也通常难以达到标准,难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改变学校与学生的思想非常重要,让其摆正态度是首要任务。只有双方足够重视,并付出最大努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普及才能有效,才能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顺应学生思想规律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严格检查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情况。可以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用以作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及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学习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及教育设备设施的完善与投入。教育工作者要实行相关的指导管理制度和问责制度,有明确的工作和方向来约束学生从而顺利开展思想政教工作。

2.4完善教育指导

教育观念,教学管理,高职的素质教育和教学研究等都是一个紧密的联系整体。高职院校要注重在这些方面的全面合作,要注重各个部分环节的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管理,要积极研究,依据现状灵活应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及时作出各种转化,真正将教育指导成果实现。

2.5实行三全育人

单纯的理论知识不够,要多加实践才能更好地优化思想政治开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努力充实自身知识体系,加强个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了解,并且通过实践多层考察反思。在具体的工作里,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

3小结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要坚持创新改革,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完善健全的教学方案。不断地创新改革,借鉴优秀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所在,能够更加有活力地响应思政建设的号召,感受生命与生活的深度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5.

[2]胡志刚.高职院校业余党校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2009,(6):61.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7

关键词:技师学院;德育课程体系;德育内涵;德育综合效应

目前,技工院校德育水平虽然已经大幅提升,但师生对德育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德育目标偏离实际,德育手段单一,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差异较大。下面从德育内涵特征、德育课程体系、德育指导思想、德育综合效应四方面对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技师学院德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基本内涵界定。界定技师学院德育内涵,应注重“技师学院”和“德育”两个关键词的定义。其一,“技师学院”解释了教育目标和对象。教育为方法,职业为目的,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其二,“德育”说明了基本内涵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相关指导意见,德育应强化课程思政,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格局。

(二)基本特征分析。1.理论与实践并重各技师学院在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涿州市技师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基本理念,建立了“六位双主体”德育模式。其中,“六位”是学生能力本位、教师教育本位、班主任情感本位、学校文化本位、校企素养本位、党团先锋本位。采取学习课堂和第二课堂为主体的双主体教育模式。全校24个专业135个教学班均开设了德育课程,构建了以人社部—德育、工匠精神、就业指导、创业指导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开发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党团建设、人文历史等教育活动为支撑,全面推进人才高尚品德素养培养的德育体系。2.专业性与综合性统一技师学院德育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对全面发展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德育不仅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职校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而且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3.客观规律与个体差异共存技师学院德育对象多为青年学生。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性人物杜威认为,十几岁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过程中充满选择性和左右为难的阶段”。一方面是青春年少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逐渐显现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意识。

二、构建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

(一)“立德树人”德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首先,课程设计应以职业技术及职业素养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职业操守。其次,德育应服务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保证课程设计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德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设置多样化拓展课程,最终体现在学生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中。

(二)“立德树人”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立德树人”课程体系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德育工作进行重新规划的系统工程。本研究提出德育课程模块化构建思路:职业素养模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专业技能模块,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个人发展模块,培养职业通用技术,引导学生“一专多能”。

(三)“立德树人”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举措。涿州市技师学院德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2.5%,德育类活动占学生学习活动的29.3%。学院开展德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钉钉问卷,蓝墨云班课等形式丰富课程改革;通过导学案、学习卡等形式开展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课堂前教研评价,课堂中授课教师评价和听课学生评价、课后自我反思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增强课程评价效用;完善德育课程工匠精神读本,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业余党校、成人礼、学生社团等第二德育课堂塑造学生品德素养;通过国家人社部德育测评,提升学生德育评价;通过班级建立学生品德成长档案,激发学生正确价值取向;通过集体备课教研,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的德育课程标准。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改革

(一)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外来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德育提出了新挑战。技师学院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使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全面协调发展。

(二)提升教师德育水平。教师必须对德育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一方面,德育创新既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又要不断实现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推陈出新,提高德育课程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与他人交流深化对自身工作的理解,不断吸收和提炼德育综合知识。新时代下,德育重点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思想道德,德育工作者可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入手积极尝试新方法。

四、德育效应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

(一)德育效应评价体系构建。德育效应是德育活动实际产生的效果和反应。构建德育综合评价体系对客观分析德育实际成果、针对性改进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可以将统计学意义上的评价体系跨学科引入教育学效应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将德育过程产生的德育效应分成不同的类别。基于以上认识,院校应当面向校方、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开展调研,并使用德尔菲法、田野调查等方法收集记录访谈内容,采用质性研究方式提取各方公认的德育效应评价关键因素。

(二)构建德育效应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在前述质性研究基础上,凝练概括提取的关键词,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使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分模型建构、模型拟合、模型评价三步构建结构方程。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德育效应研究中,能够有效发现影响德育效应的主要因素。针对技师学院不同任务,可以设置不同的调研问卷;围绕新型技能人才设立问题,最终形成的结构方程模型能够系统呈现德育最终产生实际效应的关键路径。

(三)效应评价结构方程的应用。以此模型,涿州市技师学院进行了德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一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型运行结果显示荣辱观教育对学生“三观”形成有重要影响。德育教学应当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另一方面,开展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德育实践。尊重学生差异,根据学生认知和实践水平制定个性化德育方案,通过多样化德育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德育成果转化成功率。

五、小结

党校学习小结范文8

关键词:中职教育;现状;改进策略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系的教师,在实际的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面对汽车工程方面的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认真思考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促进中职院校汽车工程系的教学发展。本文以中职教育为例,通过查找资料,分析现阶段中职教育生源现状及中职教育教学现状存在哪些问题,试图为未来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中职生源现状及特点

(1)学习底子较差,且对学习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进入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在中学学习时就没有打好基础,在中考中取得的成绩不理想。由于基础差,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这批学生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初中学习失败,导致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存在强烈的排斥心理。(2)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每一门学科的基础,包括理论课和实训课。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对新的学习氛围存在排斥心态,要重新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困难较大,所形成的日常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入学新生接受中职教育方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有限。短时间无法融入新集体,无法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新的教学机制与内容,从而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

2.中职教育现状

进入中职院校求学的学生,可以说大部分没有考取理想的成绩,他们在进入中职院校后开始广泛关注与职业发展方向有关的课程,但是由于学校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漏洞与弊端,导致学生一时间变得盲目;过多的理论课程和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变得难上加难,让没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良好学习方法的他们变得不知所措,成了无头苍蝇。

二、中职教育改进策略

1.教师应转变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被动接受。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课堂气氛沉闷,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达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的目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家人、朋友的认可,中职院校的学生也希望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赞赏。他们经历过中考的失败,曾经的阴霾还没有散去,此时,教师的鼓励与赞赏会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此时转变教师角色至关重要,肯定和赞许学生的每一次新奇的发现、每一次创新的发言、每一种奇特的设想,鼓励学生推陈出新、别出心裁、质疑问难,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愿意接受新鲜知识,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课。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是辅助教学内容的,更好的帮助教学内容得以落实。在今后的中职院校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进步,不能一成不变。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比较相关点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更加明确和细化各个知识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为了达到目标而主动探索新知识,自主学习才能进步更快。(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设备走进了课堂。在中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也应改变以前的“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三尺讲台、一张嘴巴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生动直观,学生的多种感官被充分调动,促使他们接收更完善的信息。例如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短暂几分钟视频的播放传递给学生声音、文字、图像信息,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不但能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这种方法更加生动,更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是提升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中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一流的蓝领工匠。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实物,从实际出发,坚持用理论来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师要根据用人单位关于人才的需要来开展教学,要培养学生关于汽修学习的“应用意识”。在汽修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做到将汽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汽修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讲、动手操作相结合。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运用校内外的汽车教学实训基地,完善汽车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真正提升中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汽车维修的实践技能。

4.应高度重视实训教学

在中职汽车维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一定要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面临顶岗实习的时候能很快参与到汽车岗位中去,这也是汽车实训课程的最终目标。现阶段就课程设置方面来讲有待提高,在开设正常的理论课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同时对学生进行实训教育。中职院校对学生课程设置以基本的理论课为主,当今的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再是仅仅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更高端的技能,因此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需要进行更多的职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学校应该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训”的教育观念。在实际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建立专门实训室,抓住汽车工程教学的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首要目标,坚持上好每一节实训课程;其次,笔者学校一直在广纳贤才,寻找实训方面的人才来学校教学,专门配备了实训教师,这是其他学校需要学习的地方之一。当然,只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保证汽修实训课程的正常进行和实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还应该提供相应的汽修实训经费,让教师和学生大胆操作,不断实践,才能让汽车实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如此不断完善,中职院校才能不断培养出被社会大环境所需要、符合用人单位人才标准要求的合格汽修人才。

5.中职班主任工作实际浅谈

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用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手段,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还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到一起,带好自己的班。笔者曾经带过本班的实训课(汽车发动机拆装),在那一轮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各项工作都非常顺利,笔者每天都非常认真地备课、将自己的相关知识用适当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也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天的任务。笔者能体会到,当时学生对笔者都是非常佩服的,因为笔者能解决所有他们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也使笔者在学生心中有了良好的形象,让教学效率更高了。笔者认为在管理中要守信,首先笔者自己一定要说到做到,从不食言。在班会、素养课上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以后步入社会才会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人。所以班里的学生都很实在,答应教师的事情总能做到,当发现不良现象时,学生也总能第一时间告诉笔者,笔者也能及时处理好学生的问题。

三、小结

总之,作为一名汽车工程系的教师,在面对汽车工程方面的教学时,要结合实际,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汽车工程系教学的课堂效率,以便于促进中职院校汽车工程系更好地教学发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当今,国家把培养创造型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创造能力,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型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科学的创造,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勇于探索,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足讲台。

参考文献:

[1]张金元.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J].湖北教育,2010(2).

[2]任春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探析——以遵义市为例[J].大学教育,2014(12).

[3]杨良典.也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2(15).

[4]王红.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2(8).

[5]闫林德.中职教育:路在何方——论中职教育的定位与科学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6]吴青云.关于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