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培训总结范例

餐厅培训总结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度假型酒店;经营管理;服务工作;度假体验

一、引言

度假酒店指的是可以提供旅游休闲、会议、疗养等服务的酒店,通常情况下,度假酒店会建立在具有优质自然旅游风光的地区,通常情况下,度假型酒店在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呈现出地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度假型酒店与普通酒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方面,与普通酒店相比,度假酒店在为客户提供基本食宿的基础上,专门围绕消费者的度假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工作,提升其度假旅游体验。

二、度假型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不能满足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多以在旅游度假过程中,对所下榻的酒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很多度假酒店中,除了为消费者提供基本的食宿服务之外,还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2.经营管理模式雷同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营管理模式的同一化,已成为度假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度假酒店都是以高层建筑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的房间为常规标准间,而且,一些度假酒店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认识不到度假酒店和普通酒店之间的区别,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者比较强调酒店内部的装饰装潢,但是,不注重酒店消费者服务内容的完善,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健身、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工作,而且一些度假酒店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不和谐,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压抑感,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度假体验。

3.餐厅服务工作的不完善

享受美食是进行度假的消费者的一种重要心理需求,所以,餐厅服务是度假酒店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很多度假酒店中,由于餐厅服务工作的不完善,导致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度假酒店消费者满意度降低,影响到度假酒店经营效益。具体而言,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领位带位结束后交接不完善。在度假酒店餐厅服务中,领位带位结束之后,需要将服务工作转交给所在区域服务员,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接,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度假酒店餐厅服务中,领位结束之后的交接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这一情况较多出现在餐厅客人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在旅游旺季,客人数量较多,所以,餐厅的就餐人员数量较大,经常会出现领位服务人员还没有接待完一桌客人而另外一桌客人已经进入餐厅的情况,在匆忙之下,领位服务人员则没有进行完善的信息交接工作,这会导致所在区域服务人员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对客人的服务工作。第二,区域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不及时。通常情况下,在用餐过程中,客人对服务的及时性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很多度假型酒店餐厅服务中,及时性服务效果并不明显,这也直接影响到客人的满意度。具体而言,很多区域服务员的服务意识不强,认为客人所点菜品上齐后就不再需要提供过多的服务,但事实表明,在客人用餐过程中,仍然会频繁呼叫服务,如需要加水、加餐等,但是当客人在呼叫服务时,很多服务员的反应不及时,甚至让客人多次催促,这一情况的出现,会对客人的满意度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酒店餐厅业务的开展。第三,点单服务不到位。点单服务是度假型酒店餐厅的重要服务之一,所点菜品直接关系到客人最后支付的费用,如果点单服务不完善,则很容易导致客人产生不满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度假型酒店餐厅服务中,点单服务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具体表现为点单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点或漏点等情况,为客人提供的菜品出错则会引起客人的极大不满,尤其对于一些身份显赫的客人而言,这种不满会严重影响到度假酒店的经营效果。

三、度假型酒店经营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1.基层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基层服务人员是度假型酒店服务工作开展的主体,服务人员的工作成效会直接关系到度假酒店的整体经营管理效果,而度假型酒店经营管理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基层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无法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度假酒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酒店忽略了基层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很多度假的酒店的人员培训就是进行简单的酒店发展历史讲解和服务礼仪讲解,而真正法服务技巧介绍却非常少,进而导致基层服务人员自身素质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影响到度假酒店工作的开展成效。

2.对后期的服务监管不到位

监督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的约束服务人员的行为,进而不断规范服务人员的工作,但是由于度假酒店针对服务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服务人员工作经常出现混乱,进而影响到其服务品质。在很多度假型酒店管理者看来,监督工作的开展比较多余,这样只会增加酒店的运营成本,所以,忽略了相应的监督工作,当服务员工工作出现错误时,没有被及时制止,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到度假型酒店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3.服务环节设计的不合理

对于度假型酒店而言,客人服务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设立的服务环节不合理。具体来说,由于很多度假酒店服务人员数量有限,在每天正式工作之前,部门管理人员针对每个服务人员的任务安排不合理,对新员工和老员工所分配的服务范围基本一样,管理人员没有考虑到服务服务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致使很多新来员工无法为客人提供科学规范的用餐服务,进而影响到其管理工作效果。另一方面表现为整个服务流程的机械化。在客流量较高的情况下,服务人员仍然受限于机械化的服务规定,无法进行灵活变通,例如,针对残留有烟味的客房,客人入住后当即要求更换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度假酒店工作人员无法给予客户一个合理的解释,进而影响到后期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度假型酒店经营管理工作完善策略探讨

1.创新服务模式

对于度假型酒店而言,在为消费者提供有形硬件设施的同时,往往通过无形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为此,度假型酒店管理者应该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围绕现代社会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相应的服务工作中,以此来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增强其感知价值。对于度假酒店的管理者而言,其应该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注重酒店客人服务内容的丰富,而且要增加度假酒店休闲、健康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通过这种方式,促使酒店消费者能够获得良好的度假体验,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不断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效果。

2.开展特色经营

为了进一步提升度假酒店的经营管理效果,在酒店建设过程中,选址应该尽可能靠近优质地理环境,如海、湖等,在酒店建筑风格选择方面,应该尽可能突出多在地的特色。另外,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度假体验,可以在旅游旺季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并邀请旅游者参与其中,以此来提升消费者度假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所开展的文化活动一方面要具有娱乐性,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融入当地的风俗文化,以此来为消费者带来一种独特的度假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度假酒店经营管理成效。

3.完善度假酒店餐厅服务工作

首先,要完善餐厅服务机制。餐厅管理人员应该以桌号为依据,对服务人员的服务工作进行明确划分,在餐厅内不同的区域分配不同的服务人员,并且对每一区域内每一名服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配,以此来提升服务人员服务的针对性,提升服务效率。其次,适当增加领位服务人员数量和区域内灵活服务人员数量,在餐厅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避免服务工作出现混乱,而且灵活性服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区域的服务人员提供适当的帮助,确保餐厅服务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为了能够是餐厅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度假酒店必须加强基层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此,度假酒店应该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机构,然后聘请业内专家或者精英定期为相关工作人员传授经验,培训工作中,要在原有礼仪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服务技能培训内容,促使服务人员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客人要求,通过灵活应对,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以此来促进度假酒店经营管理成效。

五、总结

综上所述,度假酒店是外出旅游度假消费者接触的重要场所,消费者的度假体验效果会直接关系到度假型酒店的经营管理效果,为此,度假酒店管理者必须对其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从多个角度入手,完善消费者服务工作,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进而不断提升度假酒店经营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轶楠,李江敏.基于在线点评的高端度假酒店宾客感知服务质量研究--以悦榕庄酒店为例[J].价值工程,2016(03).

[2]高连君.浅谈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的营销策略[J].品牌,2015(09).

[3]卢峰,戴琼.度假型酒店设计的现象学思考--以悦榕庄度假型酒店为例[J].城市建筑,2012(04).

[4]孙璐.中国商务型酒店与度假型酒店商务楼层比较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7).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2

大一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学习餐饮运作与管理以及厨房食品操作与管理的内容,第一学期前半学期大一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实习,一半在学校的餐厅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一半在厨房的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这两部分学生再互换,大一的学生从进校就开始为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早、中、晚就餐服务,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进餐厅使用学校所发的模拟纸币在就餐后支付,这一大概的过程来自于严谨的系统化教学实训设计。

大一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大一的学生早晨7:30就必须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早会,由今天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7:45这些学生吃员工早餐,8: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早餐服务,按照真实酒店的运作模式,早餐主要是自助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摆台、清理桌面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随时和餐厅学生沟通,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9:30-9: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0:00-11:45开始理论学习,12:1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午会,由今天的实训指导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12:45这些学生吃员工午餐,13: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午餐主要是可选菜单点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引领、摆台、点单、递送饮料餐品、清理桌面及收银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食品制作,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14:30-14: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5:30-17:15开始理论学习,17:4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晚会,真实的实训操作流程、服务时间及服务内容和午餐略有差别:从18:15开始至21:45结束,由于晚餐是按照正统西餐四步吃法,实训时间较长,晚餐菜单是两种西餐晚宴套餐可选其一,摆台按照标准西餐摆台标准操作。

大二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挑战性的,除了完成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还要轮流担当餐饮或厨房部门的管理岗位,指导大一学生服务过程的投诉处理及菜单设计,此外还要完成一次特色的主题宴会的全程设计及服务管理任务。那么,日常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每天约6小时,上午下午各约三小时,前厅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预定、礼宾、接待、话务中心、夜审、主管的业务,客房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布草、客房清洁、公共区清洁、客服、洗衣房、主管的业务,系统设计的流程与大一学生经历的实训流程一样,这一流程也是模拟真时酒店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大三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超强责任性的,尽管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学习,较少的实训内容就是轮流担任总经理的岗位,负责学校钥匙的管理,各部门运作情况的巡视监督等任务。下面我们探讨,如何保障这一实训模式的实施。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技能

人才是国家加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及国家地位的逐渐提高,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使得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技能大赛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是社会职业发展及岗位需求的指南,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突出了能力需求和就业导向,世赛的具体考核项目对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2]。以世界技能大赛为指导,接轨国际先进标准,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实施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高[3]。

1世界技能大赛相关技术要求

世界技能大赛是目前国际技能与技术培训的顶级赛事,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最先进水平,举办周期为每两年开展一次,迄今为止已经开办了45届赛事。世界技能大赛既是各国展示职业人才技能和专业素质的重要赛事,又是对各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检验,因此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与职业教育强国的普遍重视[4]。世界技能大赛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技能人才选手首次亮相世赛是在2011年10月的第41届比赛中,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进行6个项目的角逐。2015年第43届世赛,中国首次出战餐厅服务(西餐)项目。2019年第45届世赛,中国选手荣获该赛项第九名的成绩,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该项目中获得的历史最高名次。2022年中国上海,将迎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角逐。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是依据餐厅服务员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职能,创设真实的餐厅环境,为客人提供餐饮酒水等具体服务,以检验选手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

1.1世赛技术标准

与目前国内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同,世赛的技术标准更为严格[5]。餐厅服务赛项根据目前餐饮岗位工作的职能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与此同时,将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世界百瑞斯塔大赛等行业大赛的竞赛标准纳入其中,作为打分和参考标准,从餐饮服务各方面、全方位检验选手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1.2世赛比赛内容

世赛项比赛内容包括:休闲餐厅服务、宴会服务、吧台服务、零点服务4大模块,要求选手根据服务场所的变化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懂得食物温度与口感之间的联系,了解不同食物和酒水的搭配,能够识别客人的饮食禁忌,了解客人的细微需求,能熟练地进行产品销售,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及设备、在本着材料节约的原则下进行产品制作及创作,具备及时解决现场突发事件等综合职业技能[6]。

1.3世赛评价方式

该赛项仅针对世赛标准中涵盖的比赛内容进行评估,评分细则包含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注重选手在餐厅服务过程中的服务技巧、社交能力、销售能力及应变能力,评判标准分为0、1、2、3四个等级。

2世界技能大赛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8月19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四个项目在武昌职业学院开幕(见图1)。本文通过第45届、46届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湖北省及武汉市选拔赛备赛及参赛经验,结合目前专业教学现状,总结了以下世赛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2.1培养目标

目前,武昌职业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掌握具有现代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宴会设计、英语对客交流、宴会营销、客房营销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该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世赛对人才的要求,即世界先进水平技能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世赛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培养具有一流水平的餐饮服务能力、高质量的产品制作能力、良好的英语沟通及阅读能力、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2.2培养内容

世赛的比赛内容不是单一的岗位操作,而是综合任务的设置,内容涵盖餐厅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餐前准备、包边台、摆台、迎送客人、对客服务、酒水制作、果盘制作、餐后收餐等。其中,包边台、咖啡、果盘制作及服务三项未出现在国内各级各类餐饮类技能大赛内容中。对客服务需要对客人点单、菜肴推荐销售,甚至是部分菜肴制作,目前国内的技能大赛仅停留在摆台阶段。另外,酒水品鉴、酒水与菜肴搭配知识也是世赛内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世赛对专业培养内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2.1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世赛对专业技术综合实践应用的要求较高,例如:零点服务包含菜肴推荐、菜肴制作、酒水搭配等专业知识及技能。在目前的餐饮专业技能教学实训中,烹饪专业的技能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没有涉及;酒水品鉴也仅作为一门专业拓展课开设,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除了服务操作规范之外,世赛对场地清洁、工作台卫生、安全规范、食材利用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以吧台服务中的水果果盘制作为例,要求不能用手接触水果只能用刀具、勺子等工具切水果,要本着节约水果原材料的原则进行制作,杜绝浪费,刀具使用要注意安全性,这些内容均涵盖在比赛的评分项目中,但在目前的餐饮专业课中未涉及。因此,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要改变学生从技能完成到高水平服务规范操作能力的提高,从单一岗位操作到专业技术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2.2.2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与全国技能大赛英语服务环节提前公布题库供选手备赛不同,世赛全程所有环节均为英语沟通,英语能力的考核贯穿于比赛的各个环节,包括裁判赛项介绍、选手比赛过程中餐饮服务、选手提问、比赛相关文件阅读及选手与裁判沟通等,良好的英语服务及应用能力尤为关键[8]。目前的酒店英语课程教学大多是岗位英语机械式的模仿和背诵,反复操练,而世赛西餐服务赛项英语要求更灵活、更实用,要求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沟通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2.2.3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将工作台的整理、物品摆放是否整齐、使用工具后是否将其放回原位列为评价考核内容,这就要求要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训练有素的职场素质在比赛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9]。目前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技能实操的速度、质量等技能,而忽略了服务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2.4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体现,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选手竞技水平的发挥。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比赛赛程为3天22个小时,选手要与来自世界各国最顶尖的选手进行比拼,势必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另外,比赛中选手服务的客人来自各国各行各业,服务过程中,选手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都需要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基于以上原因,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学生抗压能力的锻炼,提高其心理素质。

2.3培养方式

结合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职能,注重选手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我国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应是基于世赛要求而实施的实训教学活动。

2.3.1改革餐饮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

餐厅服务是一项看似普通简单,但实质上极其细致的综合性服务。以世赛为依托,改革餐饮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引领课程改革。首先,将技能大赛项目的专业知识点和比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在原有餐饮摆台、上菜等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咖啡、酒水、西餐烹饪等知识的教授与训练[10];其次,改革原有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世赛的比赛内容模块化为不同子任务,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安排教学。最后,将职业素养、英语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软性技能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技能训练中。

2.3.2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

校企深入合作,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能够弥补校内实训条件、实训内容、实训形式的不足。一方面,企业能够为学生综合技能实训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及更多的岗位实训机会,让其于实践中逐步提高自我实践能力、对客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等。另一方面,结合行业动态及时展,学校应该根据企业最前沿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及实训模式,时刻保持专业的敏感性与前瞻性,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化酒店人才。

3基于世界技能大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3.1对照世赛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目标

对照世赛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世界技能组织根据国际技能发展的形势及行业发展趋势来设立竞技项目、描述技术标准,因此,世赛是社会生产需要和行业人才需求的体现。世赛对选手技能的考查,不仅针对某一项技术的娴熟程度或精准度,还是对餐厅服务选手整体综合能力的考查,既包括具备基本的服务技能,又包括评估和发现问题及需求、与顾客良好而有效的沟通等能力。

3.2对接比赛内容,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对照世赛比赛内容,重构世赛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例如,对原有专业核心课《餐饮服务与管理》加大西餐餐饮基础知识比例,提升学生西餐配餐等理论知识水平。与此同时,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及改革实训的方法,以有序提高学生的餐饮服务综合实践能力。原有的专业拓展课《咖啡制作实务》《烈酒与葡萄酒品鉴》等参照世赛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相关课程,如《西餐服务英语》等,提高学生餐饮英语服务能力。

3.3依据评分标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赛项的评分细则包含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重视选手的服务技巧、社交技巧、适应能力、人文素养等,评判标准分为0~3四个等级。依据世赛评分标准,改革当前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打破原有以“专业技能定分数”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软性技能纳入课程评价体系项目,将学生硬性技能与软性技能的评价相结合,提高课程考核形式的合理性及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3.4借助世赛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照世赛餐厅服务赛项技术标准,强化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1]。一方面,通过企业轮岗挂职锻炼、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实践能力及外语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进而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将世赛的相关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鼓励师资队伍参与世赛相关课题的研究及教材的编写,将世赛问题科研化,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为后期的教学及世赛提供了借鉴。3.5总结世赛经验,更新专业教学模式积极总结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及武汉市选拔赛的大赛参赛经验及选手训练经验,将世赛训练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以世赛为依托,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据世赛标准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以世赛的比赛内容重构教学内容,以世赛的操作规程进行实训,以世赛的评分标准指导课程考核,探索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实践及检验[12]。

4结语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4

1.1国际邮轮海乘工作的优势

1.1.1圆周游世界的梦

邮轮停靠的港口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滨城市,工作人员可以尽情畅游世界,饱览异国风情。海乘人员工作大部分时间在船上,但仍然有机会上岸逛街、购物。

1.1.2丰富人生阅历

船上的工作人员来自于世界各地,海乘工作有机会与世界各国的人进行交往,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结交各国的朋友,获取宝贵的人生阅历。船上丰富多色彩的生活,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国家、不同风俗之间相互碰撞,给邮轮上工作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学习和了解的机会,将促使他们开阔眼界、思想成熟,这些丰富的经历为他们今后回国以后的就业和生活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

1.1.3工作环境好

豪华邮轮就是一个海上移动的超星级豪华酒店,拥有健身房、游泳池、剧院、娱乐中心、商务中心、购物中心、图书馆、美容美发室、医院等。除了邮轮上的豪华设施,还有碧海和蓝天陪伴着海乘人员每天的工作和生活。

1.1.4积累工作经验

在国际邮轮上工作,海乘服务人员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游客接触,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英语水平会取得很大进步。海乘人员在工作的同时,可以学习国际上高星级酒店管理方法和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份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1.2国际邮轮海乘工作的挑战

1.2.1生活环境单调、重复

国际邮轮服务员长时间生活在海洋上,工作在邮轮上,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与陆地有很大的区别。如海上的水文和气象复杂多变,风浪多,湿度大;邮轮沿航线航行,经常停靠不同的港口;邮轮生活空间狭小,还有噪声、颠簸;长期与家庭、社会分离。

1.2.2工作劳动强度大

国际邮轮客流量集中、邮轮在港口停泊时间也不固定,各方面都要接受检查,清洁保养等工作量非常大,这些都导致海乘人员工作强度大。另外,由于各种噪声、时差、工作没有规律等原因,邮轮上睡眠质量不高,使人容易疲劳。

1.2.3工作环境复杂多变

邮轮上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不一样,这些可能会导致服务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邮轮有时候在港口停泊时间比较长,邮轮服务员有时间在各港口休闲、聚餐、购物,外界的各种诱惑也比较多。另外,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也是邮轮服务人员面临的考验。

1.2.4心理压力大

邮轮服务员经常要应对各种安全检查,还会遇到突发事件,加上工作量大,所以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他们要经历风浪,还要忍受远离亲人、远离故土的煎熬。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岗位和工作,但具体到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和范围是比较固定和单一的。另外,邮轮工作人员全天生活在船上,重复扮演着几乎同样的角色,个人角色得不到转换。这些会导致邮轮服务人员情绪波动大、精神紧张和疲劳,对职业产生矛盾和厌倦心理。

2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

2.1参照国际邮轮的环境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在有些方面比课堂教学还要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很长时间,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与国际邮轮工作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设校园文化:①用国际邮轮行业管理人员或者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各种图片等来装饰教学环境;②参照国际邮轮工作的规范制定学生的行为规范,如要求学生注重仪容仪表、讲究文明礼仪和言谈举止等;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高雅的、富有感染力的、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引入校园中来;④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室和宿舍等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酒店建造,学生在学校里可以定期轮流充当国际邮轮上的各种不同角色,让校园弥散着与未来工作环境相类似的职场环境。

2.2结合邮轮工作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调整课程设置

国际邮轮服务人员应该具有成熟理性、积极向上、宽容忍耐的良好心态,应该具有专业的技能、广博的知识、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德,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国际豪华邮轮和高星级酒店工作的需要。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个性强,不太容易包容和宽容他人,遇事考虑自身较多而忽略他人感受,合作意识也较为薄弱;有些学生不能吃苦,也不能忍受辛苦的劳动。通过学习,让学生逐渐树立起从业人员应有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从心底由衷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根据国际邮轮的岗位需求完善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都能发挥重要功用,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要将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有机结合起来,并合理分配,同时,跟随行业发展不断更新、优化。在国际邮轮专业教育中,除了旅游专业一些传统的课程,还要开设一些文学、哲学、地理、历史、音乐、艺术、舞蹈等人文课程,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让学生接受艺术和高雅文化的熏陶,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

2.3建立校外专家库与校内“双师型”教师的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国际邮轮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前提和基础。要从多种渠道寻找有行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专业任课教师必须要有一定时限高星级酒店或者国际邮轮的任职经历。首先,在聘用专业任课教师时,要重视实践能力和从业经历,而不是学历背景。积极引进行业中有三年以上从业经历的优秀的服务和管理人员优化师资结构,聘请行业中的优秀管理人员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其次,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要创造条件派相关教师轮流到国际邮轮上工作。最后,要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在企业中担任专职或者兼职的岗位,使教师与行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教师就能随时关注到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

2.4联合国际邮轮公司共建邮轮人才培训中心

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相比,邮轮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在一艘国际豪华邮轮上有着170多个不同的岗位,每个岗位都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邮轮公司的资源,能够为邮轮专业学生提供仿真环境下的培训和实习,效果非常好。例如,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有限公司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共建的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是我国首个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走进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感觉像是登上了一艘全新的豪华邮轮。整个培训中心建筑面积13000余平米,地下一层由多间实训室及展示室围绕中庭花园组成,主要有西餐展示室、葡萄酒品鉴酒窖、西餐实训室、亚洲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和船员餐厅。一层是培训功能区、设有前厅、酒吧、西餐厅、中餐厅、宴会中心以及办公区域等。二到四层为客房区域,设备设施完善。可按照国际邮轮行业标准开展邮轮员工培训任务。

2.5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双重实践教学

首先,要建设好各类校内实训设施,如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前厅等实训室;同时,学校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在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习。校外实训基地是一座连接学生和旅游企业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对学生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中也有很多不太理想的地方,很多学校把学生实习等同于学生打工,而一些企业则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这些直接导致学生们认为已经接受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与实际差距巨大,每天重复简单的某一岗位劳动,学不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不能掌握酒店管理的本领,自然对实习本身和学习酒店管理专业产生失望的情绪。要真正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学校必须与实习酒店签订实习协议,从法律层面上约定学校、酒店、学生的责任、权利、义务等。其次,对实习的时间、目的和方式要制订详细的计划。最后,学校与酒店方要共同制订学生实习期间的培训、提升计划,并有专人负责监督执行。

2.6建立校企联合教学模式

校企联合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教学模式。企业借用学校的资源培养人才,学校利用企业的设施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双方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受益。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课程教学任务与岗位职能要求有机对接,将学校和酒店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一举两得。学生可以参与酒店一线工作,掌握酒店业务规律和酒店管理、经营、服务各方面细节工作,熟悉酒店的工作方法和相应岗位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企业也可以指派合适的人员指导学生学习或者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

2.7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组织、指导的作用,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如何达到教师确定的学习目的。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完成项目、分析案例、总结汇报各种不同的方式,真正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积极运用以下各种教学方法。

2.7.1模拟教学法

教师通过模拟客房、模拟前厅、模拟酒吧、模拟餐厅等,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7.2案例教学方法

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援引或设计相应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7.3情景教学法

在现有的校内教学环境和条件中模拟工作中的各种场景,将教师与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场景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2.7.4项目教学法

按照岗位技能要求和行业标准,教师按职业能力模块细分为若干个项目,然后将每个项目分配给学生个人或小组,以规定的时间或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任务,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7.5问题教学法

教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多方面的讨论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

2.7.6角色扮演法

让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扮演某一具体的职务,对某些工作进行处理,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体验这一角色所承担的职责和发挥的作用,扮演好规定的角色,使自己和其他学生均受到启示,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结语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校企文化

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百胜经理班成立的背景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各职业院校开始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2016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项目立项。现代学徒制强调“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主张“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双班主任管理”,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学徒制开展的需要,这就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2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创新学生(学徒)管理的必要性

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园,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岗位进行锻炼。这种教育模式的变化直接通过教育过程的四大动态性变量,即教育者(主体、教师)、受教育者(客体、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反映出来。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上述四个因素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第一,教育主体的变化要求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校企协调。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走出教室、进入企业,把单一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型为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紧密配合、多方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育主体从传统教育模式下单纯由学校教室担任教育者转变成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交替或者共同担任教育者。第二,教育客体的变化要求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并做好思想工作。与我国现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相比,现代学徒制学生具有合法的企业员工身份,即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具备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后角色和环境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简单的课堂学习模式到严格的企业操行制度与陌生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冲击。第三,教育环境的变化要求增强学生管理方法的灵活性。现代学徒制的整个学制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企业学习、培训、上岗。学校与企业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学生要在校企不同的环境和企业不同的岗位上接受培训与上岗,教育环境变的多样化、复杂化。学生与社会接触日益增多,学校越来越难实现有效的学生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因此,要采用灵活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第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要求重视学生上岗时间的过程管理。现代学徒制强调“学中干、干中教、干中学”,要求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在真正的岗位上学习技能,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要改变以往重课堂管理、校内管理的传统形式,重视学生上岗时间的过程管理,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

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百胜经理班的学生(学徒)管理模式

(3“三”3“双”模式)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探索出了一个以校企共建为基础的、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学生管理模式。

3.1目标管理,三方共赢。校企双方共同商定经理班的目标岗位为“餐厅副经理/储备经理”,并按这个目标设定职业成长路径、课程体系、管理模式,为百胜经理班的未来奠定基础。对于学校,通过合作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更优质的人才;对于企业,通过合作也解决了人力资源招募和发展的问题,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学生(学徒),他们有了自己认可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学习动力被激发,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有保障。

3.2学生学徒,三个阶段。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按照阶段有序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在初期阶段,针对百胜经理班,学生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对现代学徒制这种模式以及对企业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各类活动渗透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思想上、精神上、行动上与企业同步,促使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这个阶段一般为大一上学期时期。为此,我们组织经理班的学生(学徒)参观百胜总部和餐厅,了解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熟悉餐厅运营的各个工作站;企业也委派讲师到校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学业中期阶段的学生管理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强化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教导学生训练精湛的技术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充满自信、热爱事业、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这个阶段,企业每周一次到校为学生(学徒)提供餐厅工作站理论知识培训,我们也按百胜经理班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让学生每周2-3天到餐厅进行技术技能的岗位训练;并且联合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百胜经理班冠军挑战赛,通过比赛,检验学习成果,并且把比赛结果作为岗位晋升的最重要依据。学业后期阶段学生管理是关键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服务行业的前奏。通过教师与师傅的密切配合,将学生转化为优秀的“职业人”,鼓励学生继续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个阶段从顶岗实习开始,到毕业结束。关于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如果之前第一阶段是以学生为主,学徒为辅,第二阶段是学生学徒并重,那么第三阶段是以学徒为主,学生为辅。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帮助他们适应这个变化,尽快把学生身份转变成职业人身份。所以,我们联合企业举办百胜经理班技能验收大赛,为所有同学颁发企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举办颁奖仪式,让他们在这些仪式中逐步转变自己的身份认同,最终完成“职业人”的转变。

3.3考核评价,三方共定。企业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对学生(学徒)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业绩、组织纪律、工作态度、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学生(学徒)管理教师根据职位、岗位能力要求目标、工作流程熟悉程度、岗位工作业绩、职业品德、现实表现等方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学徒)自评情况进行总评。通过严格科学考核评价,激发学生(学徒)成长成才的热情,使学生(学徒)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百胜经理班非常重视学生(学徒)的考核评价。在学习和训练中,百胜班从大一下学期开始进店实习,我们制定《百胜经理班实习记录本》,让学生(学徒)每周填写一次实习记录,并要求由负责指导的师傅、餐厅经理以及校内指导老师多方填写评价。在岗位晋升方面,企业也通过技能检定的方式考核学生(学徒),只有通过的考核,才有晋升的资格。所有的考核评价都坚持校企生三方共同参与,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4言传身教,双重导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即双师制)共同承担完成的。同样,学生管理工作也要实行“双师制”。为此,校企应成立现代学徒制人才模式学生管理工作委员会,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共建一只素质精良、数量充足、互聘公用的学生管理队伍。校企双方形成的教育管理合力将会搭建起全员、全社会育人的架构,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3.5建章立制,双重管理。现代学徒制强调“三方主体、两个协议”。2016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和百胜餐饮(武汉)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017年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了《校企生三方协议》,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范了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行为规范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劳动与安全管理、学业与就业管理等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管理模式都受客观环境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存在双主体办学的重大变化,学生管理也随之发生变化。尽快探寻规律、适应变化,有利于职业教育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上取得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1]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16-19.

[2]肖先举,唐学红,王德堂.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与途径[J].职教通讯,2016(23):10-12;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服务质量管理;海南度假酒店;改进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愈加强烈。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旅游行业不断发展,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休闲娱乐生活的需求。住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大要素,可以说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住”这一要素。酒店就属于旅游行业中发展的“住”要素。为提高游客居住水平,便于游客享受旅途,酒店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其中,一定要从游客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不断地改进酒店服务,切实提高游客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从现状来看,海南度假酒店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为此,有必要反思自身的服务工作,合理地优化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获得游客的青睐,还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助力自身发展。

一、相关概念理论概述

(一)服务与服务质量

服务是在顾客与员工、资源等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服务属于一种无形的产品。而服务质量是确保顾客达到满意的最低标准[1]。服务质量越高,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越高,也就是说两者成正比。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以获得顾客满意。质量是能够使顾客对产品或者服务达到满意的质量。现实生活中,企业应了解顾客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需求,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产品服务质量,从而获得顾客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认可。质量管理是针对产品或者服务开展的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策划、控制、保障和改进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从“质量策划、控制、保障和改进”四个角度出发加强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管理。

(二)酒店服务质量管理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是从酒店的角度出发开展的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旨在通过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获得顾客的青睐,提高酒店经营水平。随着酒店行业竞争的加剧,酒店更加重视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希望优化自身运行,吸引大量顾客入驻,从而确保自身经济效益[2]。

(三)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特点

一是持续改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顾客对酒店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酒店而言,不能仅停留在过去的服务质量管理思维理念中,而需要摆脱传统思维、理念的桎梏,探究新的服务质量管理思路和手段,持续改进酒店服务质量和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否则,酒店就容易降低自身在行业的竞争力,导致面对生存发展危机。二是全员参与。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并非管理人员一人之事,而是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比如酒店客服、餐厅服务人员、维修人员、采购人员等都需要参与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全员参与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容易形成管理合力,从而强化管理效果。现代社会下,一些酒店认识到了“全员参与”酒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地构建酒店管理“全员参与”机制,以此调动员工参与酒店管理工作的热情,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三是以顾客为导向。顾客是酒店的服务对象,是酒店经济收入的来源。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酒店应该以顾客为导向,从顾客的角度构建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若发现顾客并不满意酒店服务,就需要及时询问顾客,了解原因,便于高效解决问题。

二、海南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问题

(一)各大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足

海南主要有热带海滨风光、旅游海岛、特色温泉、奇石异洞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省。正是如此,来海南旅游的游客数量众多,海南度假酒店需要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保证服务质量,酒店各大部门应充分协调工作,比如,餐厅、总台、客房三个部门需要协调配合服务工作。从现状来看,酒店各部门存在协调性差的问题,影响了服务水平。比如,餐厅、总台、客房三个部门的管理者以及员工会认为其他部门的工作与自己并不存在关系,不愿意配合工作。酒店管理属于一项系统的工作,若是餐厅、总台、客房等部门的管理者与员工缺乏配合,就容易引发矛盾。比如,有的顾客会因客房部没有及时向餐厅通知其订餐需求而与酒店发生冲突,这无疑会影响酒店形象,不利于酒店的可持续发展,降低酒店经济效益。

(二)员工服务水平不高

员工是酒店服务工作开展的主体。酒店需要定期组织服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水平。目前,酒店缺乏开展服务培训活动,导致员工服务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的员工不清楚服务流程,容易出现服务问题;二是有的员工沟通能力低,容易与顾客发生矛盾;三是有的员工解决问题的灵活能力差,难以处理突发性问题,进而导致问题的扩大化;四是有的员工外语能力差,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国外顾客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国外顾客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

(三)服务质量考核制度不健全

酒店通过制定科学的服务质量考核制度就可以约束员工行为,确保员工有效落实服务工作以及持续改进服务工作。目前,酒店服务质量考核制度有待健全[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酒店本应该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但是酒店考核的随意性强,且考核的间隔次数长,有的酒店半年才对员工进行一次考核,有的酒店则是在经营出现问题后才会对员工进行考核。二是未明确考核管理责任。在明确考核管理责任后,管理人员会更好地执行考核工作。由于酒店缺乏明确的考核管理责任,导致管理人员常常推卸责任,不愿积极开展工作。三是缺乏明确考核奖励与惩罚标准。酒店需要针对考核达标的员工进行奖励,以提高员工开展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反之就需要对员工进行惩罚,以警示员工,确保员工完善与优化服务工作。

(四)存在恶性的价格竞争

伴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酒店数量明显增加。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客流量,有的酒店采取低价策略,进行竞争。虽然低价可以吸引一大批游客,但是低价意味着酒店收入减少。所以,酒店仅仅采取低价策略会十分影响自身收益。为保障收益,有的酒店会通过缩短服务成本的方式,缩减开支。不过,在服务成本缩短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服务水平的下降。酒店行业本来就属于服务行业,其需要以优质的服务获得顾客的青睐,树立良好的形象[4]。若是酒店的服务水平低,就容易逐渐降低自身竞争力。可见,大打价格战会影响酒店服务水平,进而丧失竞争力。

三、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一)增强酒店内部的协调性

为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酒店需要增强各部门的协调性,打破各部门的工作壁垒,提升各部门的沟通、交流水平,保证各部门协调配合工作。一方面,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有必要基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沟通、交流平台,鼓励餐厅、总台、客房等部门在平台上分享信息、交流信息。在获得信息后,各大部门需要相互配合工作,保证酒店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建立企业文化[5]。酒店需要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建立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思想与行为。针对酒店内部协调性不强的现状,酒店可以围绕着“团结协作”形成企业文化,鼓励各大部门以及员工积极地协调工作,发挥团队精神,从而有效提高酒店运营水平。

(二)加强酒店内部教育培训

由于培训是提高员工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酒店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便于增强员工服务意识,提升员工服务水平。酒店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服务工作。

1.完善培训内容。将外语、沟通技巧、应急应变策略、服务流程等纳入培训内容之中。同时根据员工发展情况、服务能力、培训需求等,完善培训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服务要求、服务需求也在更新变化。因此,要不断地更新、优化服务内容,从而保证培训质量。

2.选聘培训人员。培训人员的能力影响着员工服务技能掌握水平。所以,酒店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教育能力强的人作为培训人员,进而更好地为员工讲解服务理论知识,帮助员工掌握服务技能,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检验员工培训效果。在完成阶段性培训教育任务后,培训人员、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培训内容,构建基于服务理论知识与服务实践技能的考察方案,以此检验员工培训效果。在此之后,就需要根据员工的培训结果,帮助员工查漏补缺,从而保证员工服务水平。同时还需要根据员工的培训结果,优化培训教育内容与手段,以提高员工参与培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培训效果。

(三)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

酒店需要认真地研究考核机制构建方法、要点,提高考核机制构建水平,确保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本次从以下方面研究了考核机制构建的要点。

一是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酒店可以建立月度、季度、年度的定期考核机制。之后,需要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从而掌握员工工作情况。

二是明确考核管理责任。酒店需要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酒店员工考核工作的执行者,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则需要根据考核制度,落实考核工作,主动从不同角度对员工进行考核。

三是明确考核奖励与惩罚标准[6]。酒店需要明确考核奖励与惩罚标准,从而规范员工行为。比如,若是员工在一个月内获得500个顾客五星好评,就可以对其奖励500元的现金。若是员工在一个月内获得顾客的五星好评没有超过50个,就需要让其上缴500元的罚金。除了对员工进行物质方面的奖励之外,还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方面的奖励。比如,授予优秀员工称号,或者在酒店内部大力宣传优秀员工的事迹。值得注意的是:酒店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现状、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理念、员工服务水平等完善、优化考核机制,确保考核机制的适用性。与此同时,酒店需要积极反思自己的考核工作,不断优化考核工作。

(四)树立良好的酒店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品牌无疑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酒店需要认识到品牌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主动地投入到品牌建设中,而非通过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本次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了酒店品牌建设要点。

一是起好品牌名称。独特、色彩鲜明的品牌名称有助于吸引顾客,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可以参照香格里拉酒店、如家酒店等在品牌名称中的建设思路。

二是提高服务质量。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倘若一个酒店的服务水平低,何谈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此,酒店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服务,切实打响品牌。而酒店员工需要依据酒店服务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便于强化酒店服务。

三是聘请品牌形象代言人。酒店可以选择明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扩大品牌影响力。四是加强品牌宣传。酒店可以在抖音、快手、携程、去哪儿、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品牌宣传活动,确保更多人了解品牌。以抖音为例,在开展抖音的品牌宣传活动时需要清楚自身的品牌形象,进而选择符合品牌形象特色的素材。比如,以服务作为品牌建设核心的酒店,就可以拍摄关于酒店服务的短视频;以酒店装修风格作为品牌核心的酒店,就可以拍摄关于酒店装修风格的短视频,全面地呈现酒店的装修风格,便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制作完抖音短视频后,需要将视频上传到平台中,并且密切关注视频评论,积极地与网友互动、交流,保证网友更好地了解酒店。

四、结语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酒店管理;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国内外文化传播和经济往来进入了一个高速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星级酒店为此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保障环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食品卫生与安全。在我国,每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并不在少数,而且,酒店又是食品卫生事件的高发区。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08~2015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中毒病死率1.76%。而现在各个酒店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基层从业人员不完全了解食品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及操作规范,中层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清楚具体食品安全管理细则,高层管理人员虽然重视,但苦于招募不到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而高校中,虽然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很多,但是专门侧重培养食品卫生与安全监控管理的却是凤毛麟角。食品卫生与安全是食品科学下属的一门专业性课程,然而,酒店管理专业大都侧重于管理类知识的讲授,实操方面主要侧重对摆台、铺床、预定等技能培训。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的学习都是泛泛的、不深入的。因此,先对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再分析如何实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目前很多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酒店管理方面的,比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局限于酒店服务层面,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实际上,在酒店后厨和餐厅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和监控,而相关课程设置少之又少,即便涉及到,也是在餐饮服务的授课过程中一带而过,讲解并不细致。

2.实践教学普遍少于理论教学

很多大学生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了解都仅限于食品要做得干净的层面。实际上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尤其是关于餐厅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目前很多学校过于重视该专业的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滞后,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这就使得学生往往徒具众多理论概念,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缺乏实践经验,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给企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3.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很多高校在选择学生实习单位的时候前期调研不够全面,合作以后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习培养计划,完全依赖于企业的安排。很多酒店和餐饮企业只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服务类操作性实习,极少能让学生参与到食品卫生质量监管的工作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锻炼。甚至有些学校完全放羊式安排实习,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学生从未接触过社会,人际关系非常有限,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实习单位。有些学生由于懒惰,还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而实习的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就业的难度增加。

4.师资力量不足

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而大多数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只招募管理类的教师。这就导致即便开设了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相关课程却找不到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甚至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不得不砍掉了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

5.没有针对性教材

目前国内食品卫生与安全相关教材并没有明确区分,大都是食品加工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导致现有教材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存在针对性不强、知识点不新等问题,亟待改革。

二、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开展情况,必须要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行教学改革。

1.课程设置要多元化

可以考虑在酒店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食品卫生与安全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集体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可以激发他们以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相关的课程还有食品营养学,鉴于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知识的衔接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分别在两个学期先安排食品营养学,然后再安排食品卫生与安全。在系统学习完食品卫生学知识以后,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让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比如《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不同人群的营养搭配》等课程。

2.设置更灵活的作业和考核形式

按照以往惯例,对学生的作业和考核基本是以纸质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批阅。为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教师可以采取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去校内餐厅和校外餐饮机构走访调查,以消费者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对于问题的总结汇报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制作PPT和录制视频的形式。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经营管理者的视角去寻找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通过各组同学之间的交流拓宽整个班集体的知识面,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要兼顾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一定程度上加大实践考核力度,结合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实操过程的具体操作及实施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3.合理安排实习

学校必须要与社会上的酒店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尤其是在酒店餐厅顶岗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巩固酒店餐饮部门食品采购、初加工、深加工、运输与流通、销售等环节所涉及的各项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同时,也应当考虑与除酒店之外的一些实习单位建立合作。例如食品加工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餐厅等。拓宽学生的实习范围,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就业选择的机会。

4.积极招聘相关专业教师

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的学生。可是,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师一般不是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所以,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应注重师资力量多元化,可以适当招聘专门研究食品营养与安全的教师任教,最好是既懂食品卫生与安全又懂管理学的老师。这样可以把酒店管理中关于后厨和餐厅的管理和食品卫生与安全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更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针对教材不专业的问题,应当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的专业教材。

5.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参考“万豪班”订单式培养的模式,高校也可以在学生接触专业课之初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和企业筛选,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由企业出资资助一些致力于从事餐饮管理和食品卫生监管的学生,并协助学校聘请有能力的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做外聘教师。实习的时候也有针对性地派遣学生到酒店的餐饮部门进行锻炼。如果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毕业可以直接进入酒店成为正式员工,缩短甚至取消试用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并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同时又可以为企业提前储备所需要的人才,还可以减小学校师资配置方面的压力。可谓是一种“三赢”的培养模式。

6.编写专业教材

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教材。此教材既要兼顾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知识,又要兼顾酒店后厨管理的知识,应与食品加工专业的食品卫生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加入食物中毒的急救和处理以及后厨原材料质量监控等更加专业和详尽的知识点,使其更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各大院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时,既要重视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也不能忽视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教学,要使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从教材、课堂和实习单位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尚生锐.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李路.基于行业需求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餐饮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

[3]黄薇薇,周海燕,沈非,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贺丹.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

[5]龚花兰,屠静芳.高职院校食晶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6]白晨,王淑珍,黄玥.食品安全内涵需要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建设中的理解与认识[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

[7]杨爱萍.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

[8]严雅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学园,2015

[9]张帅.浅谈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0]甄少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3

餐厅培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期学习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后续发展能力[1]。加强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完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2]。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实习,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够在掌握基层岗位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坚定酒店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理想[3]。因此,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期的学习效果对于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都有重要作用。

一、酒店管理本科生实习期学习的主要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期学习的内容包括对酒店操作技能的学习、酒店英语口语的练习、管理实践的观察、职业环境人际沟通的实践及所学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等,其学习效果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业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一)掌握基本服务技能,积累酒店行业基层工作经验

由于酒店行业具有实操性和劳动密集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高星级酒店对于其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晋升要求其从基层做起,逐级晋升。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体系中,无论本科还是专科,都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服务技能,做到精通业务。在酒店的各管理岗位中,若不能掌握基本服务技能,则难以指导下属开展工作。如客房经理若不清楚客房清扫的流程、各种清洁剂的使用方法和易耗品的消耗规律,则对客房清洁不到位、客房日耗大等问题很难妥善解决。类似的,如餐厅经理不具备宴会摆台、宴席设计的技能,在客户对服务不满意的情况下就难以及时、正确地处理。在酒店行业中,酒店管理本科学历的毕业生起步于基层岗位,目标是管理岗位。学习并掌握酒店基本服务技能,积累酒店行业基层工作经验,是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生涯的起点。

(二)熟练运用外语,达到涉外酒店员工语言要求

由于高星级酒店设备复杂、人员分工细、外语能力要求高,一般而言,能够从事高星级酒店工作的员工能够迅速适应经济型酒店或其他形式住宿业企业的工作要求。在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选择上,高等院校会重点考虑高星级酒店。高星级酒店一般都为涉外酒店,外国客人的比例平均水平约为30%。如何为外国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对高星级酒店员工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要求。酒店管理本科生在校期间学习过酒店英语,但在校学习时没有语言环境和语言方面的工作压力,外语口语的学习效率远不如在实习期涉外酒店快。通过英语句型的背诵和开口练习,酒店管理本科生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达到涉外酒店员工的语言要求,进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观察酒店管理实践,深化理解管理理论

酒店管理本科实习生作为酒店基层员工,在生产实践中为被管理对象,但仍可在工作上观察领班、主管、经理在酒店部门运营中如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如何合理安排人员及对人员进行培养、培训和激励。通过观察管理实践,酒店管理本科实习生能够更好地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深入理解所学的管理理论。

(四)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培养社交能力

酒店行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的对象是客人。要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除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人际沟通技巧。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出来,顾客会有不同的消费体验。如顾客在餐厅点餐时,服务员提醒:“您两位点五个菜,可能会吃不完。”顾客会有贴心的感觉,感觉服务员在为自己考虑。若服务员说:“您两位点五个菜,是不是多了点?”这时顾客会因服务员干涉自己的行为而感到不悦。此外,语言表达方式对同事间合作或交往的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如实习生对排班的班表有意见:“天啊,我又每周四个夜班,Ada怎么天天上白班?”这样容易与同事相处不融洽。改为“我最近夜班太多,身体有点受不了,刚想请假去看看医生”的语言表达更有利于与同事交往和合作。酒店管理实习生通过实习学习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人际沟通技能,能够培养社交能力,减少工作中的投诉和阻力。

二、酒店管理本科生实习期学习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习指导》和专业课程的学习,酒店管理本科生意识到实习期独特的学习环境所带来的学习形式、学习压力的变化,即有较好的语言环境和实操环境,但酒店行业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打乱了学生原本规律的学习时间。由于自身动机等内部因素和校企双方实习管理水平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酒店管理本科生实习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习意识不强,自控能力不够

对于独立工作需要掌握的基本服务技能,酒店管理本科实习生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效果显著。然而,较小比例的酒店管理本科实习生主动学习管理技巧、外语能力、人际沟通技能等需要通过酒店实习提升的素质。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未掌握基本服务技能难以独立工作,在部门同事间易受到排挤,且未掌握服务技能导致的个人错误会带来自身工资的损失;另一方面,外语能力、管理技巧、人际沟通技能等素质不可短期内度量,内化到外显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由于酒店基层岗位工作大多为体力劳动,且人员流动频繁。在部门人员缺编或旺季时,实习生加班情况普遍,除睡觉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淡季补休时又无法及时进入学习状态,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降低了学习的动机。平均入住率高的高星级酒店实习生由于加班多补休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控能力不够。

(二)职业理想不坚定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进入酒店后,面临学生向酒店员工身份的转变,需要调整自身心态与作息规律,以适应酒店行业工作的要求。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在遵守校纪校规的前提下以鼓励为主。而酒店对于员工的管理,既要求其遵守酒店员工守则,又要追求经济效益。如酒店旺季人手不足,需要员工加班,此时恰逢学生刚进入实习岗位,一时难以适应酒店工作要求,就容易产生“毕业后不从事酒店工作”的想法,实习期间认真学习则无从谈起。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对部门的工作氛围有决定性影响。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个别部门出现冷漠、推诿、勾心斗角的工作氛围,正式员工在此氛围中先后离职,实习生由于实习管理规定无法辞职,但由此动摇了酒店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理想。酒店的工作软环境对实习生职业理想的塑造,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

(三)实习小组的学习氛围不浓厚

在实习前同校同班同酒店同期入职的酒店管理本科实习生数量不多,大部分实习小组成员在实习单位确定后认识,相互了解不深。实习小组长主要起联络带队教师、酒店人力资源部和实习生的作用,其没有带动实习小组学习氛围的意识。且同校同班同酒店同期入职的实习生往往分散在酒店各个部门,酒店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导致同校学生少有见面表现的机会,而个别有学习意识的学生难以起到带动作用。

(四)带队教师水平有待提升

酒店管理本科实习生的带队教师主要是酒店管理专业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部分专任教师为理论型教师,理论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但没有行业工作经验,对于酒店具体业务及运作方式不了解,面对实习生的学习只能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部分专任教师来自行业,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熟悉酒店运作,但对于实习生的学习引导只停留在业务层面。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心理及突发事故的处理经验,且与学生建立了较亲密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实习问题的处理,但辅导员没有酒店行业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引导有心无力。

三、酒店管理本科生实习期学习问题的解决策略

解决酒店管理本科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学习问题,对于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素质、保证酒店管理毕业生行业就业率至关重要。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带队教师加强学习指导

在学习指导的形式上,由于实习单位与学校不在同一地址,而带队教师自身有教学任务,无法亲自到实习酒店进行学习指导。针对这一问题,实习带队教师可通过新媒体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如通过微信定期召开实习心得分享会,组织实习生轮流制作公众微信号的实习学习小贴士并在朋友圈扩散。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带队教师可引导实习生背诵与酒店有关的英语句型。如学生在自助餐厅工作,教师可引导学生整理出餐厅英语常见句型并背诵,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背诵自助餐厅所有食材的英文单词,并用英语描述餐厅中的每一道菜是怎样烹饪的。又如学生在客房工作,可引导学生整理出客房英语常用句型、所有客房物品的英语单词并背诵,还要用英语描述每一种客房用品的使用方法。这种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让学生养成了在工作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管理技巧、人际沟通技能方面的学习指导也是如此。在学习方式的指导上,带队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如在上下班乘坐员工班车时背诵单词、在下班后还未到员工餐开餐时间的间隙记录实习报告、总结工作心得、在有外国客人时抓住机会为其提供服务并练习口语、建议学生加强与同部门同事的交流并汲取其酒店从业工作的经验等。

(二)与酒店方加强沟通,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进行区分,合理解决。对于学生的合理诉求,尽可能地给予支持,使学生能对酒店产生归属感[4]。学生自身的问题,教师要指导、鼓励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克服困难,并安排实习小组的学生给予帮助。如学生面临和酒店管理人员的沟通障碍想离职时,带队教师应指出若不正视自身问题,提升自身沟通技能,毕业后到其他单位工作仍存在沟通障碍,应注意学习同部门与经理沟通顺畅的同事的沟通技巧。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外部环境问题,校方应站在学生立场上,为学生争取合法权益,与酒店方人力资源部充分沟通,并由酒店人力资源部协调运营部门处理。例如,某些酒店运营部门管理人员不了解劳动法相关的法律规定,偶尔会有不合法的行为,在人员紧缺时不让有医院病假条的生病员工请假,又如对学生因病或家庭重大变故无法继续实习等情况不予处理。若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不仅会影响学生实习期的学习效果,而且会逐步影响学生今后从事酒店行业的理想信念。

(三)搭建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考研生为骨干的小组学习团队

实习小组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为校方、酒店方、实习生沟通提供平台,而且应成为实习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平台。实习小组在成立初期,实习带队教师应重点做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考研生等骨干的学习引导,以骨干学生为主体,带动同部门或同班级的一两名学生增强实习期间的学习意识并强化其学习行为,进而在实习期带动实习小组的学习氛围。如餐饮部实习生强化英语,骨干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一起练习餐厅英语句型,角色扮演为客人英文讲解食材和菜品的烹饪方法。类似的,客房部的实习生也可以角色扮演英文讲解客房设备的收纳地点和使用方法。通过搭建学习团队,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实习质量。

(四)强化师资建设

实习带队教师是酒店管理本科实习生学习的引路人,提升实习带队教师的学习指导能力对实习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对于无行业工作经验的带队教师,可安排其利用寒暑假挂职锻炼并在酒店运营部门轮岗,帮助其了解酒店运营方式和规律;另一方面,对于管理理论、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缺乏的带队教师,要加强培训,使其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规律,并运用到学生实习期的教学过程中。另外,高校应充分重视酒店人力资源部的作用,可聘请酒店人力资源部负责实习生工作的员工作为外聘实习教师,经常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形成对实习生学习的持续激励,这有助于高校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要提升酒店管理本科生实习期的学习效果,需要酒店方和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校方相互配合,解决学生实习期存在的学习问题,加强对实习生的学习引导和激励。在解决实习生的学习问题上,校方、酒店方和实习生的利益是一致的。校方通过指导学生实习期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培养质量;酒店方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能够稳定实习生队伍,缓解酒店人力资源缺口;学生通过实习期实践情境中特有的内容的学习,能够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坚定酒店职业经理人理想,具备酒店行业核心就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钟毓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广东蚕业,2017,51(8):86-87.

[2]刘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9):82-83.

[3]王中可,张洁.学术研究活动对应用型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素质提升作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8(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