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调查报告范例

仓库调查报告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工作过程

根据对毕业生、企业及行业的充分调研,结合《中国职业大典分类标准》对职业的分类,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为仓储管理人员、采购员、运输管理人员、配送管理员及物流管理专业相关岗位。其中仓储管理人员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职业面向。故仓储管理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设计是保证授课效果的关键,其效果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质量”[1—2]。本文遵照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六步四结合”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以项目为载体,以岗位任务为引领贯穿课程设计始末,符合行业、企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切实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课程设计思路

“六步四结合”是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提升内涵建设期间提出的课程改革理念,旨在以职业教育推行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等作为理论指导,创新“课程对接岗位、教学对接工作”的整体课程设计思路[3—4]。其中“六步”指:根据课程定位为课程制定详细的课程目标,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前提下确定课程内容、设计训练平台,课程内容与训练平台完善后进行课程实施,最后进行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四结合”指: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任务结合、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结合、考核评价与职业能力养成结合。为严格贴合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每门课程设计前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假期进行顶岗锻炼,顶岗期间针对对口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岗位任务提炼,并对岗位任务工作流程进行梳理。顶岗期间教师还需要不断与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对接,对提炼出的岗位任务及作业流程进行确认,并让企业人员对每项工作任务的考核指标进行定性、定量确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企业岗位任务的要求,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分别从基础能力目标、职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三方面展开:

1.基础能力目标

理解仓储概念、仓储管理内容;掌握仓储企业组织架构及各组织要素的工作职责;掌握仓库选址策略及选址方法;掌握仓库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了解仓库规划的基本原则;掌握仓库规划原则;掌握仓储合同制定的要求;熟悉合同主体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熟悉仓单的法律特征;掌握商品编码的方法;了解货架标号方法;掌握入库作业计划编制的方法;了解影响入库作业的因素;掌握物资入库前验收要求、基本内容及物资入库流程;掌握商品盘点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商品保管、养护要求;掌握商品保管中堆码、苫垫的要求和形式;了解商品在库安全管理;掌握货物的出库要求、出库原则、出库作业流程;了解仓储成本的构成、计算方法;掌握仓储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评估方法。

2.职业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仓库用途对仓库进行分类并为仓库配备适合的设备;能够运用仓库选址策略、方法进行仓库选址分析,解决相应仓库规划问题;能够结合企业要求为企业制定仓储合同、制定具有法律效应的仓单,并根据仓储合同为企业解决纠纷;能够根据入库商品信息独立完成仓库作业计划的编制工作;能够利用各种编码方法、结合企业实际为入库商品、货架进行编码;能够正确填写入库单据并运用检验方法进行货物验收;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入库作业并解决入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能够按照盘点作业要求准确无误完成盘点工作;能够完成入库商品的堆码操作;能够依据商品保管、养护要求制定商品保管、养护方案;能够依据出库作业要求制定合适的出库作业计划;能够填写出库各种单证;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出库作业操作;能够解决货物出库中发生的问题;能够为企业进行仓储成本核算并提出降低仓储成本的改善方案;能够运用对比法、因素分析法进行仓储企业经营效益的绩效管理;能够根据仓储企业资源利用程度和服务水平方面的具体指标,分析仓储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3.社会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通过编制入库物品作业计划及为入库物品编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对出入库出现问题的预警、发现、处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在库物品盘点工作的完成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通过物流仓储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异常问题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对仓储成本的核算和企业绩效评估方法分析,培养学生对仓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控制能力,进而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小组成员通过制定仓储合同,树立法律意识,培养沟通能力、谈判能力;通过完成出库作业操作培养学生工作认真、细心的职业素养。

三、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不仅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更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真实反映。故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后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3—4]。仓储管理是一门对实践技能要求比较高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所以课程讲授效果对于提高毕业生质量非常关键。本课程设计在考核设计环节采用过程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既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检测采用工作任务解决过程判定,又对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后需要形成书面的工作总结、作业过程分析、单据填写、视频图片等纸质性材料作为形成性考核评价依据。具体以表2入库作业流程为例。仓储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基于“六步四结合”的仓储管理课程设计以企业需求为出发、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训练项目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仓储型企业培养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较高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铁峰.高职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6):250—253.

[2]胡佳.仓储管理实务[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6.

[3]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说项目”活动的通知[Z].2015:10.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2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撤销分局、路局直管站段、生产力布局调整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铁路的各项改革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新的管理体制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铁路统计还存在着统计机构不完善、统计人员不稳定、统计技术手段落后等种种弊端,进行铁路统计改革已刻不容缓。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构建统计信息平台,是铁路统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1铁路统计的现状

铁路企业属于特大型企业,按照现行管理体制,铁路部门既有运输业,又有工业、建筑业,物资供应等企事业。与生产管理业务相适应,铁路统计既有专业性的铁路运输统计,又有与全国社会经济统计有共性的铁路工业统计、铁路建筑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劳动工资统计等各类专业统计。铁路统计发展是实现科学决策、改进领导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铁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迫切需要;是搞好运输经营、实现经营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基础工作、加强铁路管理的迫切需要。深化统计改革,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1统计机构改革滞后制约着统计职能的发挥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发展,铁路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由统计提供的各种数据越来越成为领导决策、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统计指标也是铁路财务清算的重要来源。需要进行的统计工作不断增加,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统计工作量,统计机构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是不断弱化。撤销分局,路局直管站段后,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各站段进行机构整合,很多站段撤销了专门的统计科室,合并到其他科室。没有了专门的统计机构,就造成政令不畅,上传下达出现延误。但机构改革又不可避免,针对此种情况,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才能够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1.2统计干部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铁路统计工作目前存在着基础薄弱、产品质量不高、指标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铁路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铁路统计干部队伍的状况令人担忧。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信息化道路。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准确掌握运输生产情况,科学地进行组织指挥;才能跟踪市场动态,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提高竞争能力;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目前,铁路统计队伍的素质与信息化的要求差距甚远,统计资料和统计手段仍然停留在习惯的逐级上报方式上,内容单一、周期过长、动态性差、缺乏反馈。

1.3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由于铁路统计改革的相对滞后,绝大部分统计人员满足于狭隘的统计观念,习惯于落后的统计手段,留恋着陈旧的统计指标体系,因此统计信息产品极其有限,且质量不高。反映在统计干部队伍中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是“三少三多”:一是了解、熟悉信息技术,融会贯通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去,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互动发展的人少;满足于习惯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只关注本部门直接管理的统计数据的人多。二是思考统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完成信息采集、编辑、发送的人少;平平庸庸应付上报统计报表的人多。三是联手互动,互相协作,关心整体的人少;各自为政,闭关自守,只关心自身利益的人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1.4统计质量不高统计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但现有的技术手段落后,许多报表仍停留在手工填写、电话上报的程度。即便是使用计算机上报,也是各个系统单独处理,互不校验。上报完成后,没有反馈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数据校验,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不仅能使上行数据规范、准确,而且使下级机构也能使用相应的统计数据。

2构建铁路统计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为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铁路做出了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重大决策,重点强调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就是要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铁路现代化,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版本到多层次的网络应用,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铁路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不够完善,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及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二是通信网建设滞后,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薄弱,信息传输通道拥挤、堵塞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信息系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大多各自独立,“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综合应用难以展开,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四是投入应用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特别是原始信息的采集不够及时、准确、完整,与实用要求有差距;五是采用信息技术后,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3构建铁路统计信息平台的有效措施

构建统计信息平台要以统计网络建设为依托,以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面向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三级信息平台为核心,以提供优质、全面的统计数据为目的,全面推进铁路改革,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

3.1完善统计系统网络工程统计信息系统平台构建的基础是网络,经过铁路信息化的长足发展,基本上已建成了由铁道部到铁路局再到站段的网络通道。其中铁道部到铁路局的网络都是2MB的专有快速通道,铁路局到基层站段的通道比较复杂,大部分已经是2MB的快速通道,但还有个别站段存在着X.25通道,甚至还有拨号网络。完善统计系统网络工程,需要改善网络条件较差的站段,对于个别网站可考虑借助网通、电信、移动的公共通道,在铁路局一级给予认证,进入铁路内部网,可用软件狗或产品密钥来保证其安全性。

3.2建立统计信息数据仓库构建统计信息平台,其重点与难点在于将各个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集成起来,这样就需要用到数据仓库技术。由于现有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统计信息资源管理分散,采用多个系统,数据来源复杂,信息管理无法实现一体化,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其次是在系统的实用性和运营维护的方便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系统建成后往往由于众多因素,诸如相关制度保障,系统的可行性、可操作欠缺以及对系统的长期维护缺乏规划等,造成数据库信息更新维护不力、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不一致、信息资源的可用性降低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系统的实用性不够,无法激发加载者的热情,数据库系统建成后,往往由于维护不够及时导致数据库的基本性能,即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失效。再次是采集、管理、处理及查询自成体系,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维护难度增加。由于各信息系统没有公共接口,维护不同步,结果造成信息不一致,共享程度差,产生信息的重复加载或统计业务信息与数据库维护脱节等问题,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统计专业人员不堪重负,系统管理人员疲于应付,违背了信息化的根本目的。针对以上情况,必须建立统计信息平台的数据模型(基本表和数据标准)。一是在统一统计基础编码的前提下,由各系统提供公共的对外接口,将各种数据集成到新的统计平台的数据仓库中。根据业务需求分析,进行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以及数据的抽取、清洗、集成、装载。在数据仓库的建设中,以数据模型(基本表和数据标准)为“标杆”,来逐一衡量、评估已有数据存储结构,找出具体差距,确定哪些数据结构可以修改、补全,哪些数据结构不合理应该抛弃,还要增加哪些新的数据结构,从而形成高档次数据环境的数据结构。二是组织数据转换。对已积累的数据库资源,不论其结构的科学程度如何,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需要按基本表的结构标准编制数据转换加载程序,将原有数据库资源迁移到新数据库中去。三是要建立中心数据库及内、外数据交换接口。以统计专业基本表为标准,根据对各专业的输出、输入数据流分析,开发中心数据库、中心数据库接收专业数据的数据接口和中心数据库向专业传输数据的数据接口。#p#分页标题#e#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3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撤销分局、路局直管站段、生产力布局调整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铁路的各项改革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新的管理体制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铁路统计还存在着统计机构不完善、统计人员不稳定、统计技术手段落后等种种弊端,进行铁路统计改革已刻不容缓。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构建统计信息平台,是铁路统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1铁路统计的现状

铁路企业属于特大型企业,按照现行管理体制,铁路部门既有运输业,又有工业、建筑业,物资供应等企事业。与生产管理业务相适应,铁路统计既有专业性的铁路运输统计,又有与全国社会经济统计有共性的铁路工业统计、铁路建筑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劳动工资统计等各类专业统计。铁路统计发展是实现科学决策、改进领导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铁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迫切需要;是搞好运输经营、实现经营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基础工作、加强铁路管理的迫切需要。深化统计改革,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1统计机构改革滞后制约着统计职能的发挥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发展,铁路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由统计提供的各种数据越来越成为领导决策、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统计指标也是铁路财务清算的重要来源。需要进行的统计工作不断增加,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统计工作量,统计机构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是不断弱化。撤销分局,路局直管站段后,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各站段进行机构整合,很多站段撤销了专门的统计科室,合并到其他科室。没有了专门的统计机构,就造成政令不畅,上传下达出现延误。但机构改革又不可避免,针对此种情况,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才能够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1.2统计干部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铁路统计工作目前存在着基础薄弱、产品质量不高、指标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铁路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铁路统计干部队伍的状况令人担忧。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信息化道路。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准确掌握运输生产情况,科学地进行组织指挥;才能跟踪市场动态,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提高竞争能力;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目前,铁路统计队伍的素质与信息化的要求差距甚远,统计资料和统计手段仍然停留在习惯的逐级上报方式上,内容单一、周期过长、动态性差、缺乏反馈。

1.3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由于铁路统计改革的相对滞后,绝大部分统计人员满足于狭隘的统计观念,习惯于落后的统计手段,留恋着陈旧的统计指标体系,因此统计信息产品极其有限,且质量不高。反映在统计干部队伍中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是“三少三多”:一是了解、熟悉信息技术,融会贯通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去,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互动发展的人少;满足于习惯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只关注本部门直接管理的统计数据的人多。二是思考统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完成信息采集、编辑、发送的人少;平平庸庸应付上报统计报表的人多。三是联手互动,互相协作,关心整体的人少;各自为政,闭关自守,只关心自身利益的人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1.4统计质量不高统计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但现有的技术手段落后,许多报表仍停留在手工填写、电话上报的程度。即便是使用计算机上报,也是各个系统单独处理,互不校验。上报完成后,没有反馈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数据校验,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不仅能使上行数据规范、准确,而且使下级机构也能使用相应的统计数据。

2构建铁路统计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为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铁路做出了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重大决策,重点强调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就是要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铁路现代化,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版本到多层次的网络应用,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铁路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不够完善,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及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二是通信网建设滞后,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薄弱,信息传输通道拥挤、堵塞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信息系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大多各自独立,“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综合应用难以展开,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四是投入应用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特别是原始信息的采集不够及时、准确、完整,与实用要求有差距;五是采用信息技术后,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3构建铁路统计信息平台的有效措施

构建统计信息平台要以统计网络建设为依托,以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面向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三级信息平台为核心,以提供优质、全面的统计数据为目的,全面推进铁路改革,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

3.1完善统计系统网络工程统计信息系统平台构建的基础是网络,经过铁路信息化的长足发展,基本上已建成了由铁道部到铁路局再到站段的网络通道。其中铁道部到铁路局的网络都是2MB的专有快速通道,铁路局到基层站段的通道比较复杂,大部分已经是2MB的快速通道,但还有个别站段存在着X.25通道,甚至还有拨号网络。完善统计系统网络工程,需要改善网络条件较差的站段,对于个别网站可考虑借助网通、电信、移动的公共通道,在铁路局一级给予认证,进入铁路内部网,可用软件狗或产品密钥来保证其安全性。

3.2建立统计信息数据仓库构建统计信息平台,其重点与难点在于将各个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集成起来,这样就需要用到数据仓库技术。由于现有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统计信息资源管理分散,采用多个系统,数据来源复杂,信息管理无法实现一体化,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其次是在系统的实用性和运营维护的方便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系统建成后往往由于众多因素,诸如相关制度保障,系统的可行性、可操作欠缺以及对系统的长期维护缺乏规划等,造成数据库信息更新维护不力、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不一致、信息资源的可用性降低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系统的实用性不够,无法激发加载者的热情,数据库系统建成后,往往由于维护不够及时导致数据库的基本性能,即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失效。再次是采集、管理、处理及查询自成体系,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维护难度增加。由于各信息系统没有公共接口,维护不同步,结果造成信息不一致,共享程度差,产生信息的重复加载或统计业务信息与数据库维护脱节等问题,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统计专业人员不堪重负,系统管理人员疲于应付,违背了信息化的根本目的。针对以上情况,必须建立统计信息平台的数据模型(基本表和数据标准)。一是在统一统计基础编码的前提下,由各系统提供公共的对外接口,将各种数据集成到新的统计平台的数据仓库中。根据业务需求分析,进行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以及数据的抽取、清洗、集成、装载。在数据仓库的建设中,以数据模型(基本表和数据标准)为“标杆”,来逐一衡量、评估已有数据存储结构,找出具体差距,确定哪些数据结构可以修改、补全,哪些数据结构不合理应该抛弃,还要增加哪些新的数据结构,从而形成高档次数据环境的数据结构。二是组织数据转换。对已积累的数据库资源,不论其结构的科学程度如何,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需要按基本表的结构标准编制数据转换加载程序,将原有数据库资源迁移到新数据库中去。三是要建立中心数据库及内、外数据交换接口。以统计专业基本表为标准,根据对各专业的输出、输入数据流分析,开发中心数据库、中心数据库接收专业数据的数据接口和中心数据库向专业传输数据的数据接口。#p#分页标题#e#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高职;配送网点;生产性实训

2011年,为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高职办出特色,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高职院校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然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校企双方存在着利益主体相关度差异、合作质量不高、合作深度不足等特点。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在寻求校企合作共建生存性实训基地契机的同时,也可以自发的融合产业和教育,进行工学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自建配送网点,由相关老师和学生来运营维护,既培养人,又服务高校市场。针对市场行情,本文就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自建配送网点不仅可以解决校园和周边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而且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给与学生真实的生产实践可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具有很强的实施可行性[1,2]。

一高校配送服务现状分析

(一)高校配送服务市场行情

据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手机网民中通过3G/4G上网比例为88.8%。新网民的不断增长,手机网民的快速提升,让网络零售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另据2015年北京市居民家庭网购调查报告显示,网购者6成多为大专、本科学历。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和高中/中专/技校,分别占37.8%、25.8%和22.8%。这些调查报告均显示大学生目前是网络购物的庞大生力军。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和晚上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学校的后门口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包裹,高校师生的网购行为非常频繁且网购总量非常大。

(二)当前高校配送服务存在的问题

“最后一公里”配送目前存在4种不同的配送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最普遍的一种是计件制快递小哥从各家快递网点将快递包裹装到电瓶车上,风驰电掣送至校园或小区门口,然后不停打电话通知取快递和焦急等待。收件人这边呢,有可能正在上课,不方便接收;也有可能出门在外,无人签收,无奈之下只得跟快递员另约时间。这种投递方式让快递小哥和收件人都倍感头疼。为了提高一次性妥投率,快递小哥更愿意以他人代收的形式投递包裹,于是产生了第二种方式,将快递包裹放在第三方寄存,收件人自行前往领取。然而有些快递公司甚至在未通知客户的情况下,擅自将包裹转交他人或不经交接扔至物业,包裹的完好性、存放的安全性都没有保证,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更无从谈起。第三种设立集中快递柜,快递小哥将包裹投入快递柜,收件人凭收到的电子编码自行前往快递柜取件,这大大缓解了快递小哥的辛苦程度,并使客户信息得以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快递员们也因此接到了很多投诉,“明明可以送货上门,为什么得自己跑去自取?”最后一种是如同顺丰“嘿客”,将门店开在社区,贴近用户,但成本高昂。很明显,传统的投递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各大快递企业、电商企业各自为政、近距离服务社区也成本高昂;单一的配送模式不够人性化,总让人吐槽,作为电子商务重要支撑以及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大动脉”的快递业需要改善[3,4]。校园快递配送这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摆地摊式的快递包裹接收形式将校园门口围的水泄不通,不利于高校形象和校园治安;如快递员近乎声嘶力竭地不停打电话通知正在上课的高校师生取快递,严重扰乱了教学秩序。小小的一个快递既涉及到校容校貌和校园安全问题,也涉及到师生满意度问题。为此,有小麦公社在校园内建立配送网点,通过“众包”模式鼓励学生派件,以物流配送为入口做电商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校园快递乱象众生的现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业务系统不够完善、营业时间和学生的作息时间不匹配、错领、冒领等。从对小麦公社的各种吐槽来看,校园用户对其配送模式并不认可,普遍认为小麦公社让快递员轻松了,但是让消费者辛苦了。更有甚者,如南京某大学因广大师生对小麦公社的不满将小麦公社请出了校园。

二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运营思路

高校自建配送网点,其目的并非在于盈利,而是打造一个真实的仓储配送生存性实训基地,可以让相关专业的师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到这个生存性实训基地中来。为此,这个配送网点需要将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引入校园,将高校快递相关专业学生吸纳为配送队伍,将岗位训练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解决高校虚拟实训的非真实感。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的规律和特点,学生的岗位训练可以通过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为初级学员,通过配送网点的现场参观、演示和学长师傅的传帮带,对配送网点的工作岗位、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完成岗位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最初的、直接的感性认识。在学长师傅的带领下,初级学员需要熟悉收货、录单、入库理货、仓库管理、出库复核和揽件这七个不同岗位。第一阶段考核合格后,初级学员就可升级到第二阶段,变身中级学员,独立工作。中级学员需要在前面七个岗位进行轮岗,并接受严格考核,一个岗位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岗位、下一个级段。第三阶段即高级学员,高级学员不仅能独立完成任务,还是学长师傅来教导初级学员,同时要负责配送网点的运营管理。

三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的优势

随着近几年网络消费额爆发式的增长,快递业出现井喷。高校学生以其青春活力,爆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尤其是在互联网购物方面。在学校内设立配送网点,并由相关专业的师生来运营维护,优势明显[5]。(1)高校自建配送网点,并由相关专业的师生来运营维护,相当于建立“校中企”,可以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此举不仅培养学生,也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顺应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也可以有效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2)从政策上看,校内“配送网点”作为一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获得学校和政府的支持。2016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对“双创”进行部署,国务院层面出台至少7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对于校内建设配送网点的这类创新创业模式,不仅可以得到国家层面的诸多政策支持,也可以获得力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支持。(3)从整个社会来看,该配送网点作为一个快递集中配送平台,可以减少多家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同为一个校区配送的现象,实现共同配送。传统的快递服务通常是各家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各自为政,根据各自的订单向社区居民进行全程门到门配送。多家快递公司在校园或者小区门口摆摊式送快递和包裹随意堆放的乱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打造。同时,这当中出现多家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同为一个社区配送的现象。这无疑增加了配送人员的重复劳动,降低了订单配送效率,同时还延长了配送车辆的停靠时间,进而导致其余货物延迟配送等问题。在校园内建立配送网点,整合高校及其周边社区、快递、电商三方资源,将各家快递、电商整合后统一出口,相当于进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平台的搭建,可以实现物流快递行业人员、网点等末端资源的高效整合,缩减双方交接快件时产生的时间和交通成本,使交易时间更趋灵活,并可推动其朝区域物流集约化方向发展,解决末端物流配送的难题。另外,进行共同配送,送货车辆在路上的无效运行将大幅减少,能发挥减轻交通拥堵和降低大气污染的环保效益,同时还有利于校园及周边社区和谐。

四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存在的困难

高职院校在建立配送网点初期,可能会面临初始资金不够、软硬件设施设备与现有市场不匹配、配送网点运营不畅、配送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此外,学生的课堂上课和生产性实训时间需要合理安排,在提供优质的配送服务的同时不耽误课堂学习。这些困难,除了需要获得学校的全权支持外,很多管理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时间去协调控制。不可否认,高校自建配送网点将是人才培养之路的机遇与挑战。但只要突破初期的瓶颈,给与学生真实的生产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143-148.

[2]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3,(28):65.

[3]葛君山,王菲.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28-30+38.

[4]朱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441

[5]王伟.高职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5):43-45.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生产物流;教学改革;物流管理;“中国制造2025”战略

《智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职业院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加快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应该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来专业定位基本为培养面向仓储、运输、配送、国际物流等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局限,增加培养面向制造企业内部物流岗位群(例如采购、储存、生产计划、生产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员等)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然要以职业(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为准则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生产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显得犹为迫切。在中国制造2025全面提速的形势下,如何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制造企业需要的企业内部基层作业与管理人才,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笔者下面就根据多年的任教经验及在制造企业工作的经历,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生产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适合高职层次的教材少,缺乏实践教学内容

市面上的相关教材汗牛充栋,但真正可以为职业教育提供高水平服务的教材并不多。生产物流的边界起源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止于成品仓库,贯穿生产全过程,在整个制造系统中循环流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所以说生产物流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企业内部物料的实体移动,综合考虑企业的各种因素,以提高物流整体作业效率。而教材中缺少企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即使有相关知识也只是泛泛而谈,不重视与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的关系,导致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与不连贯性。另外,大多数教材只强调本课程知识点的学习,缺少可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

(二)采用理论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产物流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思维,是随着生产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各高职院校由于经费及场地方面的限制,再基于现代物流技能大赛方面的考虑,大部分将实训室建设投入到了仓储配送方面。即使有生产管理相关的实训室,也是由简单的生产线和更加简化的ERP软件组成,学生在实训中基本上充当简单的操作工,教学仍以教师的讲授与引导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参与课堂互动不积极,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

(三)课程考核方式相对单一,没有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成绩主要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以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后作业为考核依据。期末闭卷考试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很多学生只在考前突击就可顺利过关,缺乏对综合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无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生产物流管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系统化

教学内容应针对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需求、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态度和质量意识。考虑当前高职学生学情,变“教材”为“学材”,让学生了解在相应的岗位上,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必须会哪些操作,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联系先修课程《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和后修课程《跨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对现有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与调整。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必须基于对学生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多元化,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情,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项目一生产物流基础知识时,可以采用视频观摩、参观校办工厂、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组织学生观看宝马工厂汽车制造过程、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和典型机械零件加工的视频,让学生对生产过程有感性认识,并能直观地理解生产中的一些术语。在观看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说出生产过程的组成,讨论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过程有何不同,并为下面学习生产物流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流与生产的伴生关系,以物流实训中心为背景,模拟配送中心按订单要求发货的案例,要求学生在实训中心设计货物入库、拣选、流通加工、打包、发货等流程,并画出标有物流路线的实训中心平面布置图。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同学们设计的流程是否合理,实训中心现有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如果新建一个配送中心应该如何规划与布局等问题,从而为学习项目二打下伏笔。

(三)考核方式多样化

考试是检验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将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施“学、教、考”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并真正体现“以能为本”的理念,使考试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主要考核方式有以下几种。1.过程性考核。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外,还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每个教学项目分别设置考核,比如:流程设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课堂测验等,分阶段进行,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自主性、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团队协作精神等。考核内容不同,考核成绩的评定根据考核方式不同,可以是教师自己,也可以是教师打分和学生互评共同决定。2.期末考核。期末考核可以是开卷或闭卷等试卷考试,也可以是调查报告的形式。试卷内容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外,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课程开始就将专题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资料、分析并解决问题,完成一份报告。3.奖励加分。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对于那些学习表现突出,学习任务完成良好,对解决问题有自己见解的学生,可以适当奖励加分。

三结语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必然要改革,顺应这种潮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的《生产物流管理》的教学需要基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对人才的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实践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注重实效,为以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毕业生面对就业激烈竞争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伍玉琴.“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对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新要求[J].时代农机,2017(12):237.

[2]谢月梅.基于职业(行业)标准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6-47.

[3]孙克武.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河北企业,2008(11):7-8.

[4]吴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7(7):4-5.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6

(一)

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各国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展开了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激烈角逐。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到德国经济的后来居上;从战后日本的迅速恢复到美国经济的称雄于世,无不是这些国家优先发展科技、重视教育的结果。在知识经济为主的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又一次集中在科技和教育上。在科技战略方面,日本已经认识到与美国的差距不在应用研究领域,而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因而在继续贯彻《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的同时,提出了《科技白皮书》,决定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增加一倍,在21世纪与美国一决雌雄。欧洲曾经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源地,昔日的辉煌威振全球,近200年的资源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知识经济叩响新世纪大门的时候,欧盟各国通过了《第四个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规划》,加快了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努力用高科技这把利剑重铸辉煌。

在美国,1993年2月,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就科学政策发表了第一个正式声明———《技术为美国经济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方针》。1994年8月,克林顿签署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的科技政策文件,提出美国科技政策的五个目标:保持在科技前沿的领先地位,强化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的联系,加强工业界、大学与政府的合作,为21世纪培养最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技素质。1996年7月,美国科技委员会发表《科技与国家利益》的报告,再次强调了科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报告还指出: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商品。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个世纪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在教育战略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并把重点放在创造力教育上。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进攻型的创造性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各种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靠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日本,正在为21世纪称雄世界而大力培养各种创造型人才,在学校开设“创新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训练和创新方法的教育,开展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美国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拨专款,在高等学校建立“创新中心”。早在1986年11月,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就发表了一份专题调查报告———《学院: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的经验》。这份报告历时3年,耗资百万美元,其中心议题就是:能力培养———当代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自从这份调查报告公布以后,不少高等学校都制定了各自的能力培养目标。目前已有50多所大学设立了创造力研究机构,还有几十家创造力开发咨询公司应运而生。美国高等教育的重心已逐渐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方面。进入1997年,欧盟委员会发表了“为了建设一个知识欧洲”的《白皮书》,书中明确了建设知识欧洲的六大基本目标:鼓励获取新的知识;促进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加强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网络建设;反对社会排斥;建立欧洲教育空间;掌握三种欧盟成员国语言。中国也开始意识到了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

八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引起了全国大讨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人们的共识。九十年代以来,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则成了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的热门话题,并成立了以总理朱?基为组长,副总理李岚清为副组长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朱?基总理强调了新政府将力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正在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和《211工程》将为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制及运行机制与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及科研打下基础。

(二)

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或后天才能“开花结果”的事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满足今天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哪个国家,要使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要在21世纪雄居世界前列,就必须立足于今天,着眼于未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创造性教育,培养一代创造性人才。知识经济以知识创新为特色,而且这个创新过程日渐迅速。如果说,工业革命初期就有知识量猛增的现象,那么,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现象则更为显著。八十年代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知识的论文已达1.3-1.4万篇;登记的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就有800-900件专利问世。七十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有50万种,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在12万种科技图书中,自然科学图书有3万余种,技术科学图书有9万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六十年代以来已从9.5%增长到10.6%,到八十年代每年增长率达12.5%。有关资料表明,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仅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就要读48年。因此,面对知识加速增长的21世纪,教育只有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形势。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知识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还是高新技术辐射地。她可以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这种可以在各个环节上进行的整合作用,也是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作用的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更高、更新的要求,具体来说至少有三点:一是知识经济的建立需要大量能够创新的人才,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二是当代科技发展出现了突破和融合的两大趋势,因此要求大学必须进行学科方向和科技力量的结构性调整,发展新的学科和新的知识增长点;三是从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角度讲,大学必须实现与产业部门的相互依托,加速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已深切地感到,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和知识科技创新基地的大学,将日益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及其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战略意义。

#p#分页标题#e# 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不仅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即优良的办学传统、校风与学风,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较好的国际环境。中国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尚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中国现有普通高校1000多所,成人学校1000多所,在校生规模600万人以上,但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历史和现实、经验和教训不断警示我们: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假如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就会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格,就不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就会贻误世纪转换的新机遇,面临丧失“球籍”的危险!我们任重而道远!

(三)

国际上把教育分为四个层面: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创造教育、审美教育。目前中国尚属知识教育层面,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几代学生在同一个专业做着同样的作业,只是求同思维,抑制了创造力。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激增”,人们愈来愈不满足“满堂灌”式的教学,而是很快接受了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的观点:“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就必须做到:

第一,更新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思想,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按照这种教育质量观,学生必然被当作教师填充知识的“仓库”。但是在信息社会中,科技飞速发展,知识量成倍增长,一个人在大学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只能满足在社会中需用的2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日益缩小。信息社会、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是能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从重视知识的灌输转变为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求知将更为重要。因此,学校的职责不单纯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使学生从不教不会成为无师自通。所以,新的教育质量观应当注重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力、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二,选拔创造型教育者。教育者创造素质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有很高的创造才能,那么有才华的学生会取得好成绩;相反,能力低的学生可能得到好成绩,才华出众的学生却可能会被埋没。教育者如果没有创造力,不懂得如何激励创造力,那么教育活动本身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培养教育者的创新素质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科研投入,选择好学科带头人,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尊重与众不同的观点,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激励、相互合作。应当使每一位教师谨记:教师要有适应世界发展变化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影响学生学习方向的能力。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7

[关键词]数据湖;持续审计;数据分析;思维

在经济数字化、信息数据化背景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内部审计应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在审计环境、审计对象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化的发展形势下,转变理念,努力学习,实现创新发展。

一、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规范与要求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与所在单位组织机构宗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医学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研究性、创新性医学院校,遵循综合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在数据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信息等技术手段,创新方式发挥精准分析、宏观指导和科学前瞻作用,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医学院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医学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所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关于推进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加快推进数字化审计方式;审计署《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强调,结合本部门本单位业务特点,积极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增强大数据审计能力,综合运用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方式,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以上内部审计规范和要求已指明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以下结合本单位信息化战略和日常履职方式和手段,提出适应本单位现实情况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具体路径。

二、高校信息化与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

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的密集出台,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坚持以应用驱动、机制创新为基本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新技术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科学规范管理,“智慧校园”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然而,2016年国内243所高校信息化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国内高校信息化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从管理视角看:数据难共享;部门难协作,身份、密码体系多,师生使用不方便;重管理轻服务;缺乏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从技术视角看:缺乏数据标准,造成决策障碍;技术标准不统一,整体规划不详细;业务系统开发和维护模式不统一等。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统筹,信息孤岛严重,难以满足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管理和决策需求。高校信息化发展仍处于从手工向计算机转变的信息化初级阶段,与数字化以及智慧化融合、共享仍有相当距离。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因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经费、人力等资源紧张,在繁重的日常审计任务压力下,审计信息化程度更低。已经购置的商业化审计软件,象征意义明显,实效较差,仅能实现手工作业向计算机作业的转移,无法与财务、资产管理系统互连共通,更缺乏与学校整体信息化发展的协调和沟通,审计效率较低,审计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三、数据湖方法特征与审计适应性分析

现代IT基础设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大公司都逐渐建立起了数据湖,它是所有数据集的中心。使用传统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方法,通常需要将数据转换为预定义的模式,才能将数据加载到数据库中,而这一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费用(奥弗·曼德勒维奇等,2018)。更有甚者,在此过程中,与预定数据格式定义不一致的数据,还会被丢弃,导致完整性丧失。数据湖方法具有以原始格式保存所有数据的能力,其获取数据的设计,不采用写入数据的设计,不需要对未来数据使用作出任何假设。而且所有数据都是共享的,并支持所有读取方式,可以使用任意处理引擎或应用程序来检查数据并根据需要作出处理。审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取证工作,原始数据、资料是证明事实、责任界定的关键,而不完整的数据,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角度,都将成为审计工作的重大瑕疵。特别是在计算机环境下,数据质量尤其难以判断。数据湖方法的原始储存对审计取证、结论和责任认定,无疑具有重大价值(当然,在应用数据湖方法时,需要避免“数据沼泽”问题)。不仅如此,数据湖方法还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包括社交媒体、点击流、传感器数据等,使审计取证的范围更加广泛,多样的证据事实来源有助于审计结论质量的提高。此外,数据湖方法可以廉价、冗余存储大数据集,为数据预测、预警、数据分析以及机器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深度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在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时,已经提出数据湖方案建设规划,此举将构建与审计特征需求更加匹配的基础设施,有助于审计信息化的持续推进。

四、持续审计模式概念与要素

与学校整体信息化的数据湖建设相适应,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实现从单一事项事后监督向事前预警、从单一问题向组织整体系统和功能完善的转变,可以探索和实践持续审计模式。持续审计构成要素包括WEB服务器、持续审计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实时报告系统和审计人员的监控设备生成的信息流)、数字审计(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或软件),代表审计人员以半自动的方式完成一些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服务。审计人员通过设置数字审计,仿照网络客户机与客户的数据库进行通信,发送请求激活程序或从网络服务器中取回信息,充分利用网上的最新信息、持续审计协议、可靠的信息系统、安全的信息传输、长表报告(随时生成审计报告)。由上可知,持续审计模式是一种新的计算机审计理论、技术和方式,满足信息时代对审计的实时性需求。成熟的持续审计是一种新型融合了各种信息、网络等技术,以可靠的审计环境、信息系统和信息传输安全为基础,具有自动识别审计问题和事项、自动形成报告功能的综合审计方法体系,是全程数字化、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审计。以上主要从技术维度对持续审计模式进行归纳,没有强调其实施主体,现实中既可以是外部审计人员,也可以是内部审计人员,这取决于审计协议或者是国家审计监督要求;没有明确具体的审计对象,如常规审计理论与实践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也没有提及审计对象层面涉及的数据,以及形成数字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在具体实施中,离不开数据要素的基础。特别是数字的形成过程中,与历史数据具有密切关系。客观来看,持续审计与当前流行的大数据审计相比,两者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大数据审计也不是以数据本身为对象的审计活动,更是数据思维以及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五、持续审计模式建设的现实路径

仓库调查报告范文8

[关键词]汽车制造;智慧物流;大数据

1引言

工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竞争力背后的力量支撑。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向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看齐。该规划分三个阶段实现工业强国。第一阶段即2015—2025年十年间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十大领域,汽车产业就在其中。在该战略的指引下,汽车制造商纷纷开展数字智能工厂升级改造工程,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生产制造依赖稳定的全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衔接、生产企业内部工序之间均需要物流活动的支撑。物流通道可以促进供应链上企业间业务合作顺畅,尤其是及时的供货和充足的库存,防止因材料不到位或质量问题而出现停产事故。在智慧物流研究上,郑秋丽提出了智慧物流的四个演化阶段:信息化阶段、物联网阶段、智能物流阶段、智慧物流阶段[1],蒋瞻等研究了以3S(GIS/GPS/RS)技术为基础的物流智慧配送系统使其在Web上实现物流配送系统和3S的有效集成[2],董潇等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MATLAB仿真软件对智慧物流进行评价[3],张彤认为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沿着“智慧供应链物流管理”和“智慧物流业务管理”两个层次展开[4],余娟提出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集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种信息技术[5]。

2汽车制造物流系统分析

汽车制造业物流系统相比其他产业要复杂,从物流活动中的各项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实时指导现场作业,再到多系统集成互通,物流体系需要将上游供应链、基地仓储系统、下游供应链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内外物流可视化、物料交接零时间、降低库存积压。智慧物流系统依托SPS、LES、SRM、MES、QNS、ANDON等多系统集成,采用JIT、QR、精益物流等技术,可以实现物流数据处理实时准确、物流活动可视透明、物流流程衔接顺畅,达到高效节约的目的。

3汽车制造智慧物流体系构建

(1)智慧物流内涵。对于智慧物流的定义,社会各界提出了各种看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匹配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紧密智能联系的发展状态[6]。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即可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信技术等让配送货物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7]。贺盛瑜等学者从管理视角出发,认为智慧物流是物流企业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货物流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8]。(2)智慧物流核心技术。智慧物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展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型物流系统。智慧物流所涉及的信息技术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核心,实现信息的捕捉、推送、处理、分析和预测。(3)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总体架构。第一,基础环境层。①平台支撑环境,包括系统的运营环境、操作系统环境、数据库及数据仓库环境。②网络平台,包括物联网的承载网络、广域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局域网、车载网,以及网络设备和接入隔离设备。第二,应用支撑层。①技术支持平台,一方面通过服务引擎访问资源、数据,以身份认证、工作流引擎、调度引擎等功能实现系统的数据管理、业务执行引擎等;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字典等对数据在企业业务应用提供传输、处理、转换等功能支持。②外部支持平台,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金融平台和电子物流平台。第三,企业应用层。①智慧物流商物管理平台,包括品类管理系统、流量流向管理系统、供需管理系统及商物协同管理系统。②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基于协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配合供应链中各实体的业务需求,使操作流程和信息系统紧密配合实现无缝链接,包括采购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一体化物流系统。③智慧物流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包括自动仓储系统、动态配送管理系统、智能运输管理系统、物流过程控制系统、分析与优化决策系统、货运信息系统、增值服务系统等。第四,智能决策支持层。将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运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辅助决策者进行预测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决策和方案制定,帮助制定战略战术,实现企业智能化管理。

4推进汽车产业智慧物流发展建议

(1)推进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汽车产业正面临转型,大数据、AGV、机器人、云平台等数字智能技术将成为汽车工厂的标配。打造工业4.0汽车生产智慧工厂,搭建大数据云平台,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打通制造、供应链、销售、售后为一体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将是大势所趋。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制造企业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后,其生产成本能够降低10%~15%,大数据对于工业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数字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依托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实现生产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环节数据化,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可控性,降低物流成本。(2)强化产业配套打造智慧供应链。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化成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尤其是汽车产业,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依赖度十分高。精益制造环境要求形成以“主机厂”为核心企业,相应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作为供应商的精益供应链体系。在这种要求下,一方面需加大力度指导、帮扶企业引进生产所需上下游配套企业,政府出台保障配套企业用地、配套企业落户、税收减免、资金支持方面的相关政策,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智能化水平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集群;另一方面提升汽车供应链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开发EDI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缩短订单处理周期,提高准确率,减少供应链上库存水平,降低总物流成本。(3)加强汽车行业物流人才教育培训。汽车产业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设施设备操作难度系数较高,普通工人难以胜任,需要引进有一定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从事相关工作。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物流系统的升级,要做好物流岗位员工的培训,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环境。(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引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制造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提供大量的研发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将研发链和生产链、营销链、物流链打通,以增强产品竞争力、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才能在不断变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郑秋丽.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模式、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9(18):108-111.

[2]蒋瞻,陈书林,贾红艳.基于3S技术的物流配送系统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0):152-154.

[3]董潇,韩以伦.“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评价体系研究[J].智慧工厂,2019(4):64-66,69.

[4]张彤.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物流业务体系构建与运营[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86-89.

[5]余娟.我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9(2):65-69.

[6]黄宏明.基于A生产企业的智慧物流设计及实施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7]袁开福,何旭.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