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过程中的疫病防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家禽养殖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规模逐渐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养殖数量大、繁殖周期长已成为家禽养殖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禽类疫病的防治工作,这是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因疫病而使产业经济下降,对未来的养殖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就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防治要点,给出了合理的防治意见。

关键词鸡养殖;疫病;防控;探讨

在禽类饲养中,禽类疫病影响养殖业经济发展,为了保证禽类的健康生长,必须加大对禽类疾病的防治,以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而当前,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疫情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如果出现禽流感,将会影响到整个养殖场,从而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不断加强疫病防治工作。近年来,国内养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为此,必须建立一套优良的养殖方式,以提高鸡群的生产效益。同时,由于环境条件差,以及人为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鸡群的选育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国养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1-2]。

1鸡养殖过程中的疫病相关概述

1.1非典型、亚临床病例为多,种类增加

近十多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由农村散养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技术也日趋成熟,疫苗产品种类繁多,并大量应用于实际的养殖生产中,特别是鸡的饲养。然而,由于疫苗并不能完全保护疫病,导致疫病从临床症状到病理切片均呈现非典型亚临床症状。目前,非典型肺炎、 H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较为常见,尤其是老鸡场经营多年,对鸡群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纵观中国内地近几十年来禽类疾病的发展,不难发现:旧病尚未根除,新病时有发生(如白血病、呼肠孤病毒感染、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等),总的禽病种类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尤其是老场的防疫工作,使养殖环境受到潜在病原的污染[3-4]。

1.2疾病病原变异,混合、继发感染增多

疫苗刚生产没几年,养殖一线就反映出:保护率降低,2012年,禽流感H5亚型由-5株变成-6株,IB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说明大型养殖环境中的野毒正在发生变异(基因发生了部分突变),这一点在国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在病原性毒力方面,如 IlBD表现更为明显,目前已发现超强野毒株普遍存在,除高免抗体外,有时中度毒性较强的疫苗才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在,只要对养鸡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鸡病比以前更复杂了,经常会同时发病,除非在新建的鸡场,否则很难找到单一病例。现在的养鸡场,由于长期没有彻底消毒(实际上很难彻底消毒),随着病原的积累,一旦有一种病原体进入鸡体,引发其他病原,尤其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条件致病菌。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球虫病和魏氏梭菌感染、多种免疫抑制病混合感染等混合感染都比较常见。

1.3耐药菌株普遍存在

鸡苗前期大量死亡,实验室确诊感染沙门氏菌,但是临床上所有常用抗生素都用过了,结果都是一样的: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对诊断结果产生了怀疑。目前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球虫的耐药性较高,尤其是在鸡场环境中。鸡白痢,几乎在每个鸡场都存在,主要影响育雏阶段的成活率和均匀性。在产蛋期,尤其是40周左右的雏鸡中,鸡白痢往往是导致蛋黄腹膜炎的真正罪魁祸首。另外,这几年它的病原体毒性似乎增强了不少,经常会出现在小鸡、中鸡、甚至是产卵前的成年鸡身上。其病灶内可见明显肉芽肿残留,易与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混淆。自2009年以来,白血病的报道明显增多,不仅因为近年来免疫抑制剂研究的增加,而且广泛存在于实际生产中。每一个养鸡场都有轻重缓急的症状。尤其是中小型鸡场,往往会更加严重。无论是肉鸡还是肉鸡,球虫病都是一种顽固性鸡病,反复发作。近几年来,马立克氏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仍有很多病例报告。个别地方分散分布,深入调查,往往与马立克氏病疫苗有一定关系。马立克氏病疫苗生产工艺和疫苗株的实际保护率都很好。疫苗批次的质量问题和原料污染是关键[5]。

2鸡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现状及问题

2.1鸡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现状

说到免疫过程,目前的疫苗种类繁多,间隔时间短,费用高,而且这个趋势每年都在增加,因为鸡病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治疗费用也很高,生产上的损失无法估计。但与此同步的还有“盲目跟风,疫苗厂家误导”等现象,疫苗接种流程设置不合理,盲目追求创新。事实上,免疫程序的制定和调整,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和周围的疫情,还要了解鸡的抗体消长。在一定的时间内,兽药的种类太多了,耐药性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单次用药次数增多,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要注意合理、规范地用药,并严格遵守停药期的规定。这里所说的防控工作包括:养殖环境、对鸡群的保护,包括卫生、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一般是在日常生产中投喂适当且均匀的饲料,免疫和人工授精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基本工作即是对养殖各个环节的细心的执行。基层职工难以形成常态化、程序化、规范化的防疫工作。这也是生产一线经理们最头疼的问题!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促进养殖业机械化、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养鸡场的防治工作仍以养鸡场兽医的主观经验为主。而真正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技术和方法,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一个养鸡场的防疫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兽医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但是,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进步,这种状况将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诊断、治疗、预防等更加合理、精确!

2.2鸡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存在问题

2.2.1 种苗选择不合理

要想有效地提高鸡群的生产效益,必须确保鸡苗的品质。在实施育苗工作时,很多农户因经验不足,只能随意选择鸡苗。在这种情况下,鸡苗不但品质低下,而且生长缓慢,发病率较高,甚至出现大规模的死亡。在这样的背景下,养鸡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改善,同时也使农民遭受了沉重的经济损失。

2.2.2 环境卫生不达标

在进行养殖工作时,许多农户因为缺乏防疫知识,在鸡舍、道路上到处可见大量的鸡粪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但会引来大量的蚊虫,而且会在空气中散发出大量的气味,严重污染了养殖场的生态环境。很多农民只是将其放在野外,而不会对其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死亡的鸡肉会自然减少,很多病菌会流入地表,这不但会影响地表水质,还会流入被雨水冲刷过的鸡舍,进而造成鸡群的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造成鸡群大面积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和运输工具未进行全面消毒,造成了繁殖环境的污染,并将外来病菌引入养鸡场,引发传染病。在鸡的生存条件下,饲养员和外来人员都有可能使病菌入侵鸡舍。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鸡的卫生品质,防止饲养者把消毒的器具和衣服带进鸡舍,避免改变鸡舍的环境。

2.2.3 接种疫苗不科学,养殖人员文化水平

当前,农户在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时,往往会依据农场的流行状况和本地的疾病状况而采取相应的免疫措施。它们一般都是采取一致的免疫措施。这就导致疫苗接种的科学性难以保证。许多制药企业对疫苗的品质缺乏严格的管制。由此疫苗品种任意增长,使疫苗无法得到有效合理的保存。在接种期间,若养殖户使用过期或质量不佳的疫苗,将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在接种过程中,许多养殖户只是随便丢一个药瓶,就会把病菌带入鸡舍。当鸡群抵抗力下降时,当地的鸡也会受到感染。养鸡场的工人是由当地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由于当地的文化程度和从业人员的知识,在培育优质鸡种、开发市场、形成科学的规模化养殖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养殖户的调研,发现大部分的养殖户缺少相关的育种技术和知识。其中包含了品种的选择、疾病的防治、与传统文化的区分、市场供需的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制约着这个地区的发展。技术管理不到位、系统化、科学化的养殖方法能够促进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而相同的投入也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6]。

3鸡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策略

3.1加强饲养管理,落实好防疫工作

优良的养殖管理是控制疫情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只有把鸡舍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健康成长,自身的免疫系统和抗性也就越高,但是,这需要优秀的一线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责任心。在当前的形势下,制定具有较强的主人翁精神的绩效薪酬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在生产上也会逐渐采用先进的机械化饲养设备,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补偿因人员短缺和操作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事实上,关于如何实施防疫,如何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管理一线的重要环节。在疫病防治中,如果好的饲养管理是第一道防线,那么卫生保健工作就是次要的。因此,做好消毒和免疫工作,对于鸡场的防疫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2摆正疫病防控观念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染病防治理念。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卫生保健的流程和系统包括:消毒的操作、流程和制度;免疫程序、接种规程;疫病的处理、程序等。这些程序和制度要合理化,标准化,符合现场的实际。在免疫操作、程序和制度的制定上,要有一套简单、规范、合理、统一的操作要领和程序,然后再加上一系列的制度,把“制度”管理程序化,把人的操作程序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差别操作。所谓“耳听八方”,就是一个人的见多识广。不管是哪一种产业,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鸡场的疫情控制中,及时掌握周围的养殖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及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疫情控制策略。为了应对新的疫情,新的形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需要我们对周围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核实。总之,鸡舍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才刚刚起步,相关的商品(鸡苗、家禽)的运输将会越来越频繁,鸡群的疾病、感染、病原体的变异、毒性的增强,都会给鸡场的兽医带来更大的困难,更大的挑战。而且,鸡群的防疫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个部门都要把生产、养殖和疫情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3.3控制疫病传染源

禽类疫情的传播以病死禽为主,应加强疫情的源头控制,对病死禽进行适当的处置。一旦发现有疫情的禽类,应将病禽隔离,并将病死禽焚烧或深埋,以彻底清除病毒,并对养殖场进行清洗、消毒,防止疫情蔓延。可以通过适当的药物来治疗,定期给鸡喂药,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避免使用抗生素,降低对疾病的耐药性。养殖场员工要对禽类的疫情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有病死现象,要立即进行处置。此外,应及早防治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根据常见的疾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病死禽是绝对禁止买卖、随意丢弃的,要在远离水源、居住地等地方进行焚化、掩埋,以确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4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要切断这种病毒的传播,必须要选择好的禽类,选择一些体质好、免疫能力强的禽类,才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家禽的饲养管理,为家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室内的温度、湿度,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的消毒。禽类的饲料要合理搭配,可以加入一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饮用水是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必须要对养殖小区的水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用了被污染的水源,会增加感染的几率,因此要定期对养殖设备进行消毒,保证环境的整洁。

4结语

疫情是畜禽养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有效地控制和控制禽流感疫情,是保障畜禽健康、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针对疫情的实际状况,结合疫情的发生、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对疫情进行综合防治。加强饲养条件,及时进行疫病疫苗的接种,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刘宇.家禽养殖生产中疫病防控措施.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9):170.

[2]齐爽.家禽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7(7):26-27.

[3]桂芬.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及管理方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44.

[4]王帮胜.浅谈家禽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疫病防控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259.

[5]王定发,刘晓华.鸡场应加强营养做好家禽的免疫[J].禽业导航,2009(12):50-51.

[6]徐仕忠.家禽养殖场兽医生物安全体系建设[J].兽医导刊,2010(1):65-66.

作者:韦妍萌 单位:上林县大丰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