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蚕蛾的治理途径

银杏大蚕蛾的治理途径

 

核桃Juglansregia是甘肃省陇南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4.0533万hm2、4200多万株,是产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管理粗放,甘肃陇南多处远离村庄的成年核桃大树仍处于只收不管的自然状态中,而新品种的大量引进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新的生态环境又使得核桃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加之核桃树形高大,病虫防治难度较大,特别是近几年银杏大蚕蛾在核桃树上连续大规模爆发且已泛滥成灾。据调查,2006年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徽县首次发现该虫突发成灾,发生面积达240hm2;2009年发生范围已从康县、徽县扩大到成县、武都、两当、礼县等县地,发生面积迅速增加到1.6933万hm2,受害核桃约有508.92万株,而且有进一步扩散蔓延的趋势。为此,甘肃省政府、陇南市政府已连续几年发文、召开现场观摩会对陇南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部署,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成为陇南农业的头等大事。   1分布情况与危害特点   1.1分布情况与寄主植物   银杏大蚕蛾CaligulajaponicaMoore,原名DictyoplocajaponicaButler,又名白果蚕,俗称白毛虫、核桃楸大蚕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目天蚕蛾属Caligula[1]。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陕西、湖南、江西、浙江、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及日本、朝鲜、俄罗斯。银杏大蚕蛾的寄主植物主要有核桃、漆树、银杏、李树、梨树、柿树、苹果、板栗、枫杨、柳树、朴树、樟树、樱花、梅花、紫薇、盐肤木等20科、30属、38种植物[2]。   1.2危害特点   银杏大蚕蛾以3龄后的幼虫暴食核桃叶片,该虫害严重发生时,上千条幼虫常将整株核桃树叶吃光,仅剩叶脉和青果,致使树冠光秃,树木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幼果因缺乏营养而大量落果,第2年被害树1年生枝干枯,严重的甚至造成树木死亡[3]。吃光核桃树叶后,幼虫再转移到漆树Toxicdendronvernicifluum、板栗Castaneamollissima、苹果Maluspumila、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桫椤树Aesculuschinensis等树木上取食叶片[4]。   2形态特征   2.1成虫   采集到的银杏大蚕蛾标本如图1a~d所示。图1中的4个标本,a为雌蛾,b、c、d均为雄蛾。雄蛾体可分为3种类型:b为淡褐色雄蛾体;c为深褐色雄蛾体;d为红褐色雄蛾体。雄蛾展开的翅长为112~127mm,体长为26~29mm,触角羽毛状。雌蛾体色也有灰褐色、橙黄色和红褐色之分,其展翅长为131~133mm,体长约35mm,腹部较粗;触角栉齿状,触角颜色与体色同;前翅外缘略向后凹,近顶角处有一明显的黑斑,黑斑后方也有一红斑;后翅中室有眼状斑;前后翅均有一条很清晰的波状横线,其与外缘基本平行。   2.2卵   大蚕蛾的卵呈椭圆形短圆柱状,两端略平,顶端有胶质物覆盖的孵化孔,幼虫孵化时从此处咬破出壳。其长径2.2~2.5mm,短径1.2~1.5mm,初产卵为鲜绿色,后渐变为灰白色,卵壳外有米黄色花纹。卵随树皮缝走向排列,较整齐。   2.3幼虫   初孵幼虫为黑色,体背茸毛为黑色,腹部灰白色或黄色,具黑棕黄三色组合的粗线;3龄后体侧及下部逐渐变成浅绿色;老熟幼虫为绿色,体背为白色。各龄期体背均附有先黄绿后变成白色的长绒毛。除尾节外,每节两侧下方均有蓝色椭圆形气门。背部和体侧毛瘤上有1~2根黑色钢毛,老熟幼虫体背毛囊连成整齐的毛带,体长100~120mm,宽10~15mm。   2.4茧   新结茧为银白色,随着蛹的形成,茧逐渐干枯变成褐色。由粗丝交织而成的网目状茧呈纱笼状,椭圆形,长55~61mm,宽25~27mm。网目孔2~7mm,形状不规则。茧后端具开放孔。茧丝质粗,表面光滑,革质较硬。   2.5蛹   蛹长36~44mm,宽13~18mm,雌蛹略大于雄蛹;红褐色,雌蛹色比雄蛹深。   3生活史和习性   3.1生活史   在陇南,银杏大蚕蛾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大树树干上的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核桃树叶长出后,卵开始孵化。幼虫大多为6龄,少数7龄,用银杏叶饲喂的4龄虫即可化蛹。整个幼虫期约为60d。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已完全发育的幼虫陆续从树上掉下,又从树下的灌木、杂草上或地面上再次向上爬行,寻找化蛹场所以结茧化蛹,仅有少数幼虫在树上的残叶上缀叶结茧化蛹。7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羽化,9月上旬成虫产卵,卵产于核桃树干上的树皮裂缝中,聚集成块以越冬。直到9月下旬还能利用灯光诱导成虫。   3.2习性   成虫一般在傍晚羽化。刚羽化时,蛾体周身潮湿,翅较软且紧贴体壁,1~2h后即开始飞翔。成虫白天藏匿于阴暗处,傍晚开始活动,并于次日晚开始交尾,历时12~24h,雌蛾第3~4天后开始产卵,每虫可产卵3~5次。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较强的飞翔力,8km以外的日光灯都能诱惑到较多的雄蛾。产卵量在100~600粒间,平均300粒左右。卵一般产在直径为20cm以上的老龄树主干树皮裂缝中,且只分布在树干离地面1~3m的范围内。产卵量与核桃树主干直径成正比,其在直径为20cm以下的核桃树上的产卵量还不到总产卵量的1%;在直径为21~30cm的核桃树上的产卵量占其总产卵量的14%;其在直径为30cm以上的核桃树上的产卵量占其总产卵量的85%。背风向阳地块的产卵量高于阴坡和沟渠的产卵量。幼虫孵化与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同一卵块或同一棵核桃树上的卵孵化较整齐,但不同坡向的核桃树上卵的孵化时间不一致,一般其在阳坡(温度高)的孵化要早于阴坡,前后相差20d左右。幼虫孵化后聚集在卵块附近,一小时以后孵化幼虫群集,由树干爬向树冠中下部内膛叶片,1~2龄虫常在叶片的背面群集为害,但食量很小。一只叶片上的幼虫,少的有12~30头,多的达40~60头。大多头向叶缘排列取食,头尾排列整齐,直到3龄前多为群集状。4龄后其食量开始增大,逐渐分散取食,最后分散到全树,吃光叶片时,常结伴转移到另一核桃树为害。阳坡孵化早的幼虫可达7龄,阴坡孵化迟的幼虫进入6龄后便四处活动,寻找结茧化蛹场所,但多在四处爬动时便从树上掉下来,又从树下的灌木、杂草中或地面上再次向上爬行,以寻找化蛹场所结茧化蛹,仅有少数幼虫在核桃树上的细枝残叶上缀叶结茧化蛹。大多数选择地表湿度较大、地面的矮小植物的顶端细枝上结茧化蛹。在距地面高0.5~1.0m的灌丛和杂草上结茧最多,也有少量的茧结在农作物上或距地面1.5~3.0m的小乔木树冠的细枝树叉处。化蛹后即进入夏眠期。#p#分页标题#e#   4银杏大蚕蛾的天敌   银杏大蚕蛾的天敌已有记载的有68种[5],主要有赤眼蜂Trichogrammasp.、黑卵蜂Telenomussp.、绒茧蜂Apantelessp.、平腹小蜂AnastatusjaponicusAshmead、螳螂Hierodulapatellifera等种。寄生性真菌有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amo)Vuillemin,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原体Dictyoplocajaponica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等种。   5银杏大蚕蛾的爆发原因   第一,核桃种植结构发生变化,新的生态环境为银杏大蚕蛾的爆发提供了环境基础。随着陇南市政府扶持特色支柱产业力度的持续加大和农民近几年核桃产业收入的增加,陇南核桃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4.0533万hm2、4200多万株,核桃收入已成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核桃树的发展也为银杏大蚕蛾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此外,部分农田管理水平较低,农田中杂草丛生,也为银杏大蚕蛾提供了适宜的结茧化蛹场所,对其世代延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第二,全球气候变暖,银杏大蚕蛾越冬卵可以安全越冬,导致银杏大蚕蛾虫源基数扩大。银杏大蚕蛾的大面积发生与上年冬季和当年7~9月的气温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冬春时节阴雨潮湿,夏秋季节高温干旱,有利的气候条件也是银杏大蚕蛾爆发的原因之一。   第三,林农从各地大量引种核桃新品种时,也不知不觉引进了银杏大蚕蛾。甘肃陇南近几年引进、选育核桃优良品种(系、株)114个,其中国外品种13个,省外品种31个,省内品种20个,市内品种(系、株)50个,建立核桃良种园17个、279.33hm2,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核桃品种的大量引进,检疫技术与手段相对落后,在引进苗木的同时,也引进了银杏大蚕蛾,尤其是从陕西等银杏大蚕蛾大量发生地区引种,势必引起该虫的大量滋生和爆发流行。   第四,周边省区害虫的频繁爆发、迁移也是引起陇南银杏大蚕蛾爆发流行的原因之一。1956年,广西银杏大蚕蛾爆发,1.8万株银杏叶片全被吃光[6]。1996年,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林场银杏大蚕蛾爆发,危害檫木,并引发檫木干腐病,造成材质腐烂,经济损失严重[7]。1996年,在陕西汉中,该虫严重危害核桃,镇巴县30多万株核桃树不同程度受害,当年核桃减产40万kg,直接经济损失160万元[8]。1998~2001年,该虫在河南省栾川县严重发生。2006年,在甘肃陇南首次发现该虫,且其在康县、成县、两当、徽县迅速爆发成灾,核桃重点产区受害面积已达397.3hm2、11.92万株,每年减产3600t。1997年,陕西省安康市的汉滨区中原、叶坪受灾面积800hm2,核桃减产65.4%,翌年减产28.9%,死亡植株4.7%;2008年,汉滨区及香山再次大面积爆发,受灾面积1000hm2。2009年,陕西城固县共有10个乡镇发现银杏大蚕蛾,成灾面积533hm2。2009年,湖北省竹山县九华山银杏大蚕蛾虫害成灾,受灾面积达1200hm2,危害树种涉及桦木、檫木、鹅掌楸、白杨、漆树等阔叶树种。   第五,寄主植物广泛,害虫食物充足。银杏大蚕蛾主要危害核桃、板栗、漆树、银杏、桦、杨、化香、椿树等树种,而这些树种在陇南分布普遍,尤其是银杏大蚕蛾最喜欢的核桃树的大规模发展,为其提供了大规模发生的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六,虫口密度较大,有大规模爆发的基础。在直径为30cm左右的核桃大树上,越冬虫卵数量达到4927粒;1~2龄幼虫一枚叶片上有的多达40~60头。一株胸径为13cm的核桃树上就有2000多条银杏大蚕蛾,幼虫成熟后,如果以雌雄比为1∶1计算,就有1000多头雌成虫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量一般为100~600粒,按平均300粒计算,卵的数量约有30万粒,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第七,局部地区群众对结果大树的管理十分粗放,对防治工作存在依赖思想,希望国家投资或国家防治,不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第八,天敌种类和数量不足。核桃新品种的大量引进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新的生态环境使核桃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原有的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天敌数量不足,害虫发生发展受到的自然界约束力减少。   第九,防治难度较大,防治效果欠佳。由于核桃多栽在荒山坡地、林地边缘、田边地埂、房前屋后,因为分布广泛且过于分散、交通不便、缺乏水源,加之核桃树形高大,果农又没有很好地掌握防治技术,所以,防治难度较大,防治效果不尽人意。   6银杏大蚕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6.1营林措施   在秋冬季结合核桃施肥、修剪、树干涂白和果园管理,刮除核桃树的老皮、翘皮,铲除附在上面的卵块,清除核桃树周围的杂草、灌木,进行树下扩盘处理,以降低虫口密度。   6.2生物防治   在幼虫孵化高峰期,用600~800倍苏云金杆菌8000IU/mg的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5月中旬,选择风较大的天气,点燃白僵菌粉炮,借其爆炸威力使白僵菌向四周扩散,从而使银杏大蚕蛾幼虫感染白僵菌孢子而死亡;还可用浓度为600和800倍的“林将军”(球孢白僵菌)液于5月下旬采用高压喷雾方式进行防治。   6.3物理防治   在卵期(当年10月至次年3月),可采用砸、凿、刮等措施清除附着在树干上的卵块;用石灰浆或石硫合剂从地面到树干1.5m处刷白,可消灭卵块。在蛹期,可在核桃树下的周围灌木杂草上拾摘银杏大蚕蛾茧蛹,然后集中烧毁。利用银杏大蚕蛾的趋光性,8月下旬至9月间,在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刚孵化的成虫,通过减少产卵而控制翌年害虫的发生量。陇南康县、徽县广泛发动群众,人工采摘已完成结茧化蛹的虫体,县林业局按每个蚕茧补助0.1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将收购到的110余万只银杏大蚕蛾茧蛹集中烧毁并深埋,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4化学防治  #p#分页标题#e# 银杏大蚕蛾幼虫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性的特点,为防治最佳适期,此时应及时喷施90%的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25%灭幼脲500倍液,杀虫效果可达100%;也可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0.3%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植物杀虫剂释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