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林风眠高妙画风的嬗变轨迹

诠释林风眠高妙画风的嬗变轨迹

作者:张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林风眠先生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大艺术家。他的画情景交融,其意境和情致或沉郁冷寂,或明艳热烈,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遂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黑格尔在总结事物运动规律时曾提出过一个“正反合”的理论,也就是说,事物在生命的进程中所经历的“正反合”三阶段会决定3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生经验呈现不同的画面境界,林风眠先生的创作历程在人生“正反合”三阶段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黑格尔“正反合”哲学理论

“世间万事,无不循由正而反,由反而合之型式,而循环演进,以至无穷。此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氏所揭之定律,而唯物论家之辩证法亦承用之。”①此命题存在着合理性,受到马克思、列宁的重视。“正题”“反题”“合题”通常称为黑格尔三段式。所谓“正题”“反题”“合题”,其实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正题必然地派生出它的对立面——反题,并且和反题构成“对立”,最终二者都被扬弃而达到“统一”的合题。所以,辩证法就是绝对精神不断流动、展开的一个历史过程,是动态的。任何事物,都是在“正→反→合”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

二、用此定律诠释林风眠艺术精神的三个阶段

1.人生“正题”阶段对艺术精神的诠释

“正题”阶段的精神在纯粹的“概念世界”里运动。林风眠的艺术精神在人生历程的这个“正题”是一种正面的思维方式,是健康向上的、阳光的、理想化的,按照世界本来面目符合常规逻辑的正面思维,童年的思想表现最有代表性,总是天真、烂漫的流露,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更是缺少对生命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异常美丽的山村里。童年的生活给林风眠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祖父的慈爱、勤劳与人生教导,家乡大自然的美镌刻在他的心灵深处,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1920年,林风眠赴法勤工俭学,接受欧洲绘画的自然主义教育,后来又去东方陶瓷博物馆学习东方艺术,创作了大量带有现代主义风格特征的作品,像著名的《柏林咖啡》《平静》《摸索》《生之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面充满着年轻画家的自由主义和浪漫热情。林风眠和朋友们喜欢以“阿波罗”这个主管艺术的太阳神的名字为艺术组织的杂志命名,正表现了青年林风眠为世人创造有生命的艺术的信念。这期间,他所作的《摸索》表现出了历代伟人探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林风眠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爱,对梦想的追求,洋溢着青春气息与浪漫情怀,这一切都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宁静地、自然地流淌着,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合理地发展着,这是他精神“正题”阶段的体现。

2.人生“反题”阶段对艺术精神的诠释

正题必然派生出它的对立面——反题,对立是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精神从“概念世界”里外化出来,成为物化的自然界、社会体,形成反题。人生的“反”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越来越远,阳光与微笑越来越少,与之前的“正题”相差太远,“反题”却是对正题的充实与完善。此后的林风眠经历了父亲的去世、夫人罗达及幼子的突然夭亡的悲痛,在这种悲伤的心情下,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悲叹命运的鸟》《忧郁的沉迷》《令人赞赏的春天失去了她的香味》等,画作中再难寻找往昔欢快浪漫的情调了。林风眠回国后,看到的是列强侵略、军阀混战、官僚荼毒;人民的饥饿、流离、死亡等无穷无尽的灾难。这一阶段的作品更多表现了寒鸦、猫头鹰、芦苇、孤舟、荒林等荒寒凄苦的景物。此后的数十年间,林风眠把心血用在“美育”和“艺术运动”。当时的文化经济环境、政治的干预和人们的不理解注定了林风眠艺术理想的破灭,其结果使充满热情的林风眠感到失望。他创办了杂志《阿波罗》和《雅典娜》,也并非一帆风顺。大概林风眠也是有感于某些中国人的“冷酷残忍及自私”,或者有感于一些年轻人不忠诚于艺术,内心慢慢发生了质变,在坚持了10年后,他发现自己除了个人创作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力量了。黑格尔相信人的精神具有提示宇宙隐秘本质、展现其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力量,而从海姆到狄尔泰,或多或少通行的信念却是:人的精神面对政治世界和自然世界在本质上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他自己仅仅是“社会历史现实”的一种有限的“表述”。②于是经历了人生“反题”阶段的林风眠开始直面现实人生,他的作品连题目都在大声疾呼“痛苦”“悲哀”“人道”。

3.人生“合题”阶段对艺术精神的诠释

世间万物发展都可分为停留、前进、回复三个阶段。任何事物,都在“正→反→合”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合”是正题与反题的综合,是“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人到了合的阶段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有了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个性追求,生活交往中也很容易能做到圆润通达,合乎自然了。这时候人收获的更多的是一种宽容,一份淡定,甚至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繁华过后归于平淡,从1937年到1991年,在50多年的时间里,林风眠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半隐居式的生活,除了在艺术的探求上一如既往地投入热情和心血外,他对人生、世界和艺术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青年时代那种以艺术救国的浪漫、激烈和慷慨,转化成了孤独的冷静和淡泊。在漫漫的一生中,林风眠以坚强的毅力,默默地、孤独地用他的心灵,用他的画笔,用他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和对人类的爱。

结语

林风眠的艺术之美与其生命映照,其一程又一程的的蜕化风格,终于担当了人性中的最大可能——圆融通彻、顺其自然。或许正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所写的:“因为你,虽饱经忧患,却没有痛苦,以同样平静的态度,对待命运的打击和恩宠;能够那么适当地调和感情和理智,不让命运随意玩弄于指掌之间,那样的人才是真正幸福。”黑格尔的“正反合”三段式富有哲理性,受到了马克思、列宁的称赞。不过,黑格尔的哲学的特点是:精神——物质——精神,这是唯心的哲学体系,对于前人的思想我们应批判地继承。#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