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爱情范例6篇

诠释爱情

诠释爱情范文1

爱岗敬业演讲:用青春书写激情 用奉献诠释自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用青春书写激情 用奉献诠释自我”

在这个阳光明媚,迎春花盛开的季节,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青春、激情与奉献”,我感到十分荣幸。青春是读不完的历史长卷,激情是忙碌的身影,奉献是心灵深处一曲人生新的交响,是忠于职守,是敬业,是拼搏,是热爱并献身自己从事的金融事业。当奉献成为一种时尚,当敬业成为一种需求,当知识成为一种资本,我们所有的正是青春的激情。

青春应该把自己的奋斗与国家、民族、人民、团队的最大利益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永恒的青春。我们身边不正是有这样的一大批榜样吗?

许振超,青岛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的吊车司机,三十年如一日,练就一手绝活,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周国知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坚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走完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人民的卫士,罪犯的克星,敬业的楷模,因公殉职,感动中国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敬业奉献的精神写在人生奋斗的旗帜上,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创造辉煌。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感动,值得人我们学习的楷模吗?

诠释爱情范文2

夏国森是扎赉特旗建材行业的一名领军人物,然而,成功后的他一心想着回报社会。多年的拼搏创业使他对人生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悟:“无私奉献才能有为,助人为乐才能自得其乐。”作为旗关工委副主任,他一直在默默地兑现着自己的诺言。每每想起自己读书时因家庭贫困而屡遭坎坷时,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这颗心久久不能平静。每逢听说谁家的孩子因贫困而辍学或考上大学又要失学,他都要奉献出一片爱心。他多次向儿童基金会、希望小学及贫困家庭捐资助学。不知道有多少面临辍学的青少年被他重新送回学校;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媒体要宣传报道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2011年8月26日,当艺秀手捧一面锦旗和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送到旗关工委时,大家才知道:夏国森同志在新华嘎查调研中,不经意间听到艺秀考上了大学因经济拮据被迫放弃学业时,他急忙赶到艺秀家,以旗关工委的名义将随身携带的5000元钱交到了艺秀手中,并承诺负责全部学费。对于这位陌生人的善举,一家人要以跪拜之礼谢恩,而夏国森却匆匆地与一家人挥手告别。

2011年10月的一个清晨,家长和师生们惊喜地发现学校大门两侧的土路不知何时变成水泥砖路,到底是谁干的好事呢?这条路年久失修尘土飞扬,可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夏国森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利用周末休息日进行施工。难怪人们不知晓这位好心人是谁。

夏国森夫妇听说努文木仁中心村有一女孩因父亲早逝、母亲离家出走而面临辍学时,他们夫妇俩驱车从百里之外急匆匆赶到小女孩的姑姑家,主动承担起孩子学习、生活的费用。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特别是女孩考入高中后,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数九寒冬的三九;无论是人来人往的书店,还是熙熙攘攘的商场总能看到他们夫妇与女孩的身影。当女孩生病,守护在病榻前的也是他们夫妇。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夏国森扶贫助学达三十余人次,救助大中小学生二十余人,累计捐资助学达9万元。

作为旗政协常委的他还特别关注扎旗农村籍中小学生的食宿问题,多次向旗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出关于认真解决镇内农村籍中小学生食宿问题的意见,得到了旗委、政府的认可并付诸实施。

为了老人的幸福

1977年,不满20岁的夏国森只身一人从遥远的山村来到了扎赉特旗。打石头、脱砖坯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他都干过,孤身一人远在他乡,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他成功了,他没有忘记正是当年那些生活并不富裕、非亲非故的人们帮助他度过了艰难的日子,成功后的他想着回馈社会,报答乡亲。在他担任扎赉特旗水泥厂厂长以来,他多次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不但给老人们带去幸福的微笑,而且为他们及时排忧解难。此外,他还多次倡导并积极带头走访慰问贫困的老年人,主动协调旗委老干部局帮助老干部落实生活待遇等问题。老人有困难他主动掏腰包;老人在大街上迷路他主动送回家;当听说老人家里老少两代人之间矛盾十分激化时,他都要主动入户化解矛盾。他常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

在扎旗音德尔镇“五四”小区有一支三十余人组成的夕阳红老年秧歌队,十几年来一直活跃在镇内的大街小巷,已成为音德尔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支老年秧歌队日益发展壮大,得益于夏国森的默默支持。无论是音响设备还是演出服装均由他出资赞助。对此,秧歌队的老人们都饱含深情地说:“国森才是咱老年人的贴心人啊。”

夏国森陆续向旗老年体协、敬老院、社区街道及贫困老年人捐款达9000元,直接得到他扶助的老年人达二十余人。

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夏国森常思致富之源,经常告诫企业的同仁们:“我们之所以有了事业的成功,千万不要忘记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政府分忧,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企业也难以做大做强。”上任伊始的扎旗水泥厂厂长夏国森早就听说在居民区有一条被人们戏称为“扎旗龙须沟”的脏水沟,晴天臭气熏人,雨天脏水四溢。为彻底治理这条脏水沟,让居民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夏国森带领全厂广大职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如今,这里已是绿草如茵,郁郁葱葱,来往游人不绝。

1998年,洪水肆虐,西山脚下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面对山洪的无情袭击,为了缓解政府的压力,夏国森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全厂职工昼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

夏国森十分关注群众最敏感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为政府分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为了千家万户的微笑

什么人最富有?时下,人们选择最多的答案是谁的钱多谁最富有。 对这个问题,夏国森有着自己的答案,“谁在老百姓的心中,谁就最富有”。这个从黑土地上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在千家万户危急之时他却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国难当头之时他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在群众的心目中,夏国森已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代名词。

1998年抗洪,他一次性向灾区捐献水泥七十余吨,向特困家庭一次性捐款2000元,向灾区捐衣物146件。在抗击“非典”中,当他看到了全旗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同死神进行抗争时,他说:“我虽然不会治病,但还有一颗爱心。”这一次他向全旗医务人员捐款1万元。面对5・12大地震,这个硬汉子也流下了眼泪,当即捐出身上仅有的1.58万元,并向社会发出了募捐的倡议。

诠释爱情范文3

(一)悲伤的曲子

随着大地剧烈的晃动,一个繁华的城市近乎是在瞬间化成了一片废墟。这时毫无预防的人们还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地震来了,房屋倒塌,剥夺了许多人的生命,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丧失,看着一个个同胞失去生命,人们的心中十分的悲痛,奏出了一支悲伤的曲,

(二)感动的填词

在这场灾难中,感动一幕幕上演。当灾难来临时,一位母亲拥自己的脊背顶住坍塌下来的楼板,她3个月大的孩子正在她的怀中安然入睡,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失去了生命,她用生命诠释了母爱;一位老师,在灾难来临时把学生藏在桌子下面,自己用双臂保护着这些孩子,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她已经没有了气息,她用生命诠释了师恩;一个女孩在废墟之中,打着手电看书,她用这种方法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她用行动诠释了勤学;一位医生失去了女儿和丈夫,但她仍坚守岗位,7天了,没有回过一次家,她用行动诠释了职责;一个幼儿园的小姑娘,失去了双腿,但她笑着对武警官兵说:“叔叔,我不疼,你去救别人吧。”她用行动诠释了坚强;胡书记和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关怀;灾难过后,全国乃至全世界向灾区捐款捐物,他们用爱 心诠释了众志成城。

(三)祝福的音符

诠释爱情范文4

摘 要:文学阅读活动是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当代文学理论强调读者在阅读与接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文学研究从关注文学的作者、作品等要素开始转向读者,读者的阅读活动不单单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过程。无论是文学研究重心的转移,还是读者阅读作品过程的改变,诠释学和受其影响的接受美学都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操作。诠释学及接受美学认为文学阅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诠释活动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学阅读 读者 接受美学 诠释学

西方的文学理论因其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诠释学理论,和受其影响的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是文学研究的对象。文学阅读活动由过去的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从而使文学研究发生了革命式的变化。在这一变革的影响下,文学阅读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学阅读活动与当代文学理论

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曾说:“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1](P4)这里,艾布拉姆斯所说的四个要素分别为: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不同的文学理论家对这四个要素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派别的文学理论,推动了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变。伊格尔顿对现代文学理论转变做过如下阐释:“人们确实可以把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19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近来显著转向读者的阶段。读者原来在这三个因素中一直地位很低——这很奇怪,因为没有读者就没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并非存在于书架上;它们仅仅是在阅读实践中才具体化的意义过程,为了使文学发生,读者就像作者一样重要。”[2](P83)的确如此,当代的文学理论把过去所忽视的读者因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读者在阅读与接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诚然,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学的阅读与接受,没有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与接受,那么文本是僵死的文本,这里所说的文本还不是人们所说的文学作品。文学文本到文学作品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读者积极地阅读与接受的过程。当代文学阅读理论认为:“阅读不是外在于文学本身的活动,而毋宁说,阅读活动内在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本身,是文学作品得以存在的一种本体论方式。”[3](P113)

首先,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成为一种现实性的存在,才能把死板的语言符号转化成富有诗意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在没被读者阅读接受以前,它只能算是文学文本,还不能被称为文学作品。文学文本要成为文学作品,必须借助读者一字一句的阅读。伴随着读者自我的联想与想象,一行行死板的文学符号就如一串串富有诗意的文学形象,一一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如果文学文本不被阅读与接受,那么文学文本这种僵死的存在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更不要说给读者以智慧与启迪了。无论多么伟大的文学作品,即便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歌德的《浮士德》等,若没有读者的阅读活动,都只不过是游离于人们想象之外的文字符号而已。

正如上文所言,阅读不是外在于文学自身的活动,而是内在于文学作品本身,是文学作品得以存在的一种本体论方式。在这里,阅读活动连接着文学作品得以产生的作家因素,和文学作品得以接受的读者因素,也可以说阅读活动是文学作品意义得以呈现的中介。伽达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中谈到:“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在阅读过程中才可能完成。”“阅读正如朗诵或演出一样,乃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本质的一部分。”“所有与艺术语言的接触就是与某种未完成事物的接触,并且这种接触本身就是这种事物的一部分。”[4](P125-127)这说明任何作为白纸黑字的文学文本,都必须通过阅读才能与读者建立联系,才能使僵死的、陌生的文字性的东西转变为读者心目中的活的语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题、事件,整个文学作品的结构,都只能在阅读中存活,并转变为与读者同时存在的东西。

其次,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都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呈现出来,才能给当代亦或是后来的读者和研究者以启示。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活动,再伟大的文学作品,再感人的经典名著,再富有美感的作品,其审美价值和意义都是一种潜在的存在,一种僵死的存在,而不能被人们所感知、所把握。以英国诗人彭斯的代表作《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

啊,我的爱人象一朵红红的玫瑰,

在六月的早晨绽放;

啊,我的爱人象一支甜甜的乐曲,

乐声美妙、悠扬。

诗人彭斯将自己的爱人比喻成“一朵红红的玫瑰”,“玫瑰”本就代表爱情,红红的玫瑰,更将那种奔放的、火热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爱人像玫瑰,在六月的早晨绽放,有力地烘托出爱人的美,在诗人的心中,爱人不仅仅拥有迷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诗人彭斯运用其诗意的语言,给读者展示了爱人的美,以及在这种美的背后所蕴含的真情。假如读者不阅读这首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包含的诗意的。

以往的文学理论对待文学作品,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作者所赋予的,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也是作者的审美观在其作品中的体现。按照这种逻辑,文学研究要想揭示作品的意义,考察作品的审美特性,无疑要去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一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就是其本身所独有的,如俄国形式主义所强调的“文学性”,英美新批评派所倡导的“细读”等。以上这些以往的文学理论在对文学进行研究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学四要素中的读者因素,而读者因素在当代的文学研究中又有其独特的地位。

诠释学以及受其影响的接受美学都认为: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作品本身,都不能把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蕴含的审美全部显现出来,文学作品一经创作出来,就与原来的作品脱离了关系,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和蕴含的审美,只有靠读者和批评家一一去挖掘、去体验,而这种挖掘文学作品的意义、体验文学作品审美的过程,只有通过读者和批评家的阅读与接受才能实现。

二、文学阅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接受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蕴含的审美特性,而是积极主动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造性地和作品进行交流,从而使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性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正如文学研究者水伟在谈到对经典诠释时所言:“经典并非是仅属于过去的纯粹静止、独立自足的东西,解释者也不是外在于经典的评判者和仲裁人。经典的永恒不仅仅在于超越具体化的时间、空间,还在于经典作为自身是在人的参与和观照下持续地涌现其新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呈现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经典的真理即事物本身并不是现成的、自明的恒常存在,如果没有人的关切与参与,真理就无处涌现和生成,作品的意义也就无法流传和延续,经典的真理和意义的发生和展开是一个永不止息和永不封闭的过程。”[5](P159)这里谈到的对经典的解释,也是对经典的阅读和接受,在这一阅读和接受过程中,作品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呈现。

在传统的诗学和文学理论中,无论是西方的抑或是中国古代的,虽然也都注意到了文学活动中读者的因素,但它们都把读者看成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者、能动的创造者。西方古典文论(当时称为诗学)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注意到了文学对读者的作用。我国古代文论中,如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换用现代之说法,即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才能对所读的作品做出正确的理解与评价。在传统的诗学和文学理论中,读者始终未被看做积极的参与者及能动的存在。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了诸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文论。它们一反传统文论所强调的“作者中心主义”,倡导所谓的“作品中心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其本质就在于它的文学性:艺术作为一种以陌生化的语言感知和体验事物的方式,而不是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英美新批评派则强调研究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读”,认为“百读其遍,其义自见”,主张“感受谬误”“意图谬误”,他们宣称读者对作品的感受是一种谬误,完完全全地否定了读者的作用。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也称解构主义)把文学研究当作是对文学作品的符号学研究。从本质上说,他们并不重视读者在接受中的积极作用,反而更关注文学作品自身所具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本身。

诠释学及接受美学则认为文学阅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文学阅读与接受活动中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充分肯定了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所具有的创造性作用。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普遍认为:阅读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也不是一种对作品内容的简单复述和重复,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正如文学是一种表现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一样,阅读也是一种表现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以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为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人蒋捷通过短短的五六十字,浓缩了词人对其一生际遇的回味,选取了人生中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少年、壮年、暮年,以及与此相暗合的场所,即歌楼、客舟、僧庐。故而读者在阅读该词时,脑海里会依次出现三幅人生场景:少年闲情逸致、不更世事,色调轻艳迷离;中年多事之秋、漂泊游离,色调慷慨苍凉;暮年历经沧桑、深谙人世悲欢、痛苦无奈之感呼之欲出。单就该词而言,每一个历经生活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不同的人读这首词,其心境亦有差别,每个人都会根据自我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生活的认知读出不同的自我。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接受与体会,才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意义和令人无限遐想的审美感受。

读者通过阅读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并与之交流、沟通,同时伴随着自我想象与创造,最终完成了对文学作品的超越。但是读者对原文学作品的想象性发挥必须有一个限度,或者说有一个标准。意大利著名作家、学者艾柯提到了何为“合理的诠释”,何为“妄想狂式的诠释”,他说:“从特定的角度来看,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具有某种类似、相邻或相近的关系。也许有人会走极端,认为在时间副词‘同时’与名词‘鳄鱼’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因为,至少,‘二者都同时出现在我刚才所说的那个句子中’。然而,清醒而合理的诠释与妄想狂式的诠释之间的区别正在于,我们能够确认出这样的关系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根据这种关系我们无法认识二者的本质。妄想狂式的诠释者并不是那种注意到‘同时’与‘鳄鱼’这两个词奇怪地出现在同一句子的人,而是那种对引导我们将此特定的两个词扯到一块的隐秘动机进行胡思乱想的人。”[6](P57)艾柯认为文学诠释要尽可能地找到一种最接近文本的“客观理解”,若放弃这种想法,任凭读者的想象力肆意驰骋,并美其名曰“意义创造”,这实则是无根的幻想。潘德荣先生说:“诠释活动应扎根于广泛意义上的‘文本’之中,尤其是孕育、滋养着我们的‘人文精神’的经典著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时代精神以及自己的生命体验作进一步的发挥,从而使我们的经典诠释具有一种时代感。”[7]诠释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诠释活动应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阅读中,尤其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食粮的经典著述,更应有诠释学的参与。我们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亦需运用诠释学这一理论资源。创造性的诠释活动让文学成为人人皆可参与的大文化,有助于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

注释:

[1][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5]水伟:《诠释学,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视角》,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意]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诠释爱情范文5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 求实创新 发展个性诠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是为了人的一切。我们教育信念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培养的学生必须是适应社会发展人,坚持中华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爱心、孝心、善心”。培养的学生必须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人。他们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一流意识、法制意识、整体意识、长远意识等现代意识。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各项基础扎实,达到“身心两健”,“善学习,有创新意识,能个性、会创造”的新人。办学追求: 让学生成才 让教师成功 让家长放心 让社会满意诠释:努力办成学生的乐园、学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个学生能够愉快成长;为教师发展搭建发展和成长的平台,以科研兴校,以教改强校,鼓励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变;努力创办和谐、平安、文明、创新的全区(市)一流学校,拓宽多种渠道,搞好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逸夫小学的振兴和腾飞而奋斗。办学思想: 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 民主理校 科研兴校诠释: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不会学习的人将是未来的文盲。我们着力让每个学生都在逸夫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奠定基础的人。法治社会也必将是法治学校。我们将依托创建“法制学校”为契机,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促进学校良好校风校纪的形成。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智慧与积极性,着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集思广益,争创辉煌。紧紧依托有效课堂教改实验改革,积极申请参加各级各类教改实验,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支专家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校 训: 诚信尚礼 厚德博学诠释:它浓缩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具体说,厚德,“德”为人之“魂”。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崇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诚信,“诚”乃为人立世之“根”。倡导和激励学生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博学,“博”为安身之“道”。专心治学,潜心求知,做到知书达理,博学广识,掌握先进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汲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尚礼:“礼”为行之“本”。“不学礼,无以立”,礼乃待人、接物、处事之基本准则。

校 风: 诚信求美 自主和谐诠释:校园风气积极向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并存;教学严谨,勤奋学习风气浓厚;讲求务实,纪律严明,工作扎实,务求实效;创新意识浓厚,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大胆创新。教 风: 专注扎实 求新崇真诠释:树立“气质高雅、知识丰富、开朗风越、自信进取、坚韧果断”的教师形象,树立“敬业、廉正、自强、高效”校干部形象;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基本原则,团结同志,爱生如子,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爱岗敬业;工作认真,教学严谨,讲求方法,务求实效;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改革创新,形成教学风格与个性;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乐于奉献。学 风: 主动参与 大胆质疑 注重合作 勇于实践诠释:突出了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一种理念,体现差异学习、差异发展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浓厚的兴趣,全过程的参与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加强交流,积极动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明,人人争当“小能人”。

诠释爱情范文6

关键词:艺术歌曲;诠释;诗歌;钢琴伴奏

一、引言

莫扎特一生写了近40首艺术歌曲,在他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都有艺术歌曲的出现,尽管他的这些作品在他浩瀚的音乐创作海洋中只占有微不足道的地位,但他在抒情表现上的伟大天赋却使他写出了在舒伯特之前最杰出的艺术歌曲。

《老妪》(DieAite,K.sl7)是莫扎特于1787年5月18日在维也纳根据哈格多姆(F•von•Hagedom,1708一1754)的幽默诗歌创作的,内容主要描写了一位老妇人对当前世道下年轻人的不满。为了表现歌曲、塑造人物的需要,莫扎特指示要唱得“带有一点鼻音”。在创作手法上,他频繁地运用模仿的手法,简洁的乐节在不同的音高上重复;节奏则无论是在声乐旋律还是在钢琴声部,都很少用到附点音符,刻意营造一种一字一顿的感觉,加之结尾处两个颤音的使用,恰到好处地刻画了一位爱唠叨、不满时代潮流的老妇人形象。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到莫扎特性格中幽默风趣的一面,而简单的音乐手法配以简单的诗词,干净利落的和声结构(e-b-G-e),更体现了他在音乐表现手法上的老练。

但是,这首歌曲要真正成为一首佳作,演唱者真实的诠释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真实的诠释是生命的反映,是与诗人和作曲家因感动而创作作品一样的深刻体验的再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再创作。生活的艺术和歌曲诠释的艺术是紧密相连的,一首伟大的歌曲就是生命的表达。要想真实的诠释歌曲必须对生命有敏锐的理解。只有当歌者把歌唱和生命联系起来时,他才能真正传达诗歌所要表达的生命内涵。

以下是笔者认为歌唱者在诠释莫扎特艺术歌曲《老妪》(DieAite,K.sl7) 时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二、《老妪》(DieAite,K.sl7) 的歌唱诠释要点

1.声音技术只是诠释歌曲的工具

声音的美是歌唱的目标,而不是目的。对于真实的诠释而言,声音只是手段。歌曲并不是为了夸耀声音而创作的,运用声音的目的是要诠释歌曲。一个可靠的声音技术只是歌手用来诠释歌曲的工具之一、我们只有掌握这一点,才能充分表现作品。

对于《老妪》(DieAite,K.sl7)这首歌曲,莫扎特特地在通常为速度、表情标记的位置标明“带有少量的鼻音”来演唱。但是,从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角度来说,鼻音除了在演唱法语的鼻化元音外,一般是被我们所摒弃的。如果演唱者单纯的追求声音技术的科学、规范,完全摒弃鼻音的使用,那么,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他就把握不了老年妇女的声音特点,无法真实的诠释作品的幽默。当然,像莫扎特这样,由于表现歌曲、塑造人物的需要而对演唱的声音作特殊要求的,并不多见。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做法,使歌唱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声音技术只是诠释歌曲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必须进入到情感表达、想象力、吸引力的自由世界中,使用由情感组成的音凋语气色彩的变化来实现戏剧性的说明,从而真正实现歌唱的诠释。

在演唱《老妪》时,歌唱者需要带着对老妇人的想象进入他的演唱,使自己沉浸在歌词及其内容所描绘的场景中,只有这样他才能自由。而对歌手而言,自由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支配听众的心灵,扩充他们情感的空间,使他们打开想象的窗户,让生动的老妇人形象跃然于心上。于是,歌唱的吸引力产生了。利用吸引力的力量,歌唱者把他的听众控制在一个无形的空间中,某种不可思议的事物从歌手与听众、听众与歌手之间经过。而每一次彼此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只会增加这种力量的等级。这种吸引力是一种纯粹的天赋,只有人类才有。它是一名歌手所能拥有的最伟大的天赋之一,因为如果拥有了它,就象拥有自由一样,意味着力量。

但是,即便拥有了诠释歌曲的力量,进入了由情感表达、想象力、吸引力组成的自由世界中,也并不意味着你就能真实的将作品诠释出来,缺少由情感组成的音凋语气色彩变化的歌曲诠释是不完整的。所以,在演唱《老妪》时,我们必须按照莫扎特的指示‘唱得“带有一点鼻音”’,来对歌曲进行戏剧性的说明。荷兰女高音艾米琳(EllyAmeling)在演唱这首曲目时将声音进行了细微的雕琢,放弃了纯美的声音演绎,稍稍夸张的鼻音维妙维肖地再现了莫扎特笔下那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婆。

2.诗歌是歌曲的核心

莫扎特有句名言:“歌词是音乐顺从的女儿”,然而我们却并不能就此推断莫扎特对歌词的地位毫不重视。相反,他总是试图用更好的音乐语言来解释歌词的内容,表达诗文的意境和阐述文字难以表达的音乐形象。

《老妪》(DieAite,K.sl7)根据幽默的维斯诗歌配曲,诗歌用幽默、轻松的语调描写了一位守旧的老妇人对年轻人品头论足,唠唠叨叨地埋怨如今的世道不如当年。为了准确地诠释这个颤悠悠的老妇人形象,莫扎特舍弃前奏,安排歌曲旋律以弱起开始,运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将人物引出。接下来,他频繁地使用模仿的创作手法,让简洁的乐节在不同的音高上重复,用以表现老妇人对一件事唠叨个没完的个性。同时,他把整首歌曲的音域都放在了中声区,充分利用音区特色给人物的年龄形象进行了定位。在节奏的安排上,他也采取了与《紫罗兰》等歌曲大不相同的节奏型,无论是在声乐旋律还是在钢琴声部,都极少用到附点音符,但旋律声部16分休止音符与钢琴声部,特别是左手声部8分休止音符的不断出现,给人造成了一种一字一顿的感觉,再加上结尾处的两个颤音与刻意强调的“稍带鼻音”演唱,极其生动的将老妇人苍老、暗哑、死板的声音特点与对时世“嗤之以鼻”的滑稽神态表现了出来,赋予了无声的诗歌形象以音响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作曲家如何进行再创作,其目的都是围绕更好的再现诗歌而进行的。

而歌唱诠释的目标则是对作曲家被诗歌所激发出的创作冲动的真实反映与再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是歌曲的核心,正是从诗歌中,歌曲赋予自身以色彩。伟大的诗作对于歌唱这门艺术来说是如此的必不可少,歌曲的颜色,诗的意境,必须被歌唱者通过内心的幻想刻画在每一个细节上。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诗歌是歌曲的核心,歌唱者在诠释歌曲时,对诗歌语言的清晰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莫扎特关于演唱的论述极其有限,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书信中了解他对歌唱语言清晰度的点滴要求:“首席女高音名叫凯泽小姐……她有一幅漂亮的嗓子,不很有力但也决不软弱,发音非常纯正……”1

当然,一个歌唱者如果接受了清晰吐字的重要性,那他也就接受了节奏的重要性。因为诗歌有其特有的节奏,作曲家往往会遵循诗歌的节奏去安排音乐的节奏。而音乐通常具有一定的特征,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或意境。所以我们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动力,没有它,歌唱表演是不能被完成的。《老妪》(DieAite,K.sl7)具有简单、生动的节奏,掌握其速度和力度是极其重要的,任意变化的速度与力度都有损于歌曲的诠释。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注意速度的准确把握,歌唱者对歌曲所确定的速度不能简单地按照作者的标记,而应在尊重作曲家速度标记的前提下仔细地去推敲,要根据作曲家所处年代音乐的速度特点以及作品特定情境等方面去认真研究。荷兰女高音艾米琳(EllyAmeling)在演唱《老妪》(DieAite,K.sl7) 时,无论是在吐字的清晰度和节奏速度的把握上都恰倒好处,完美的诠释了作曲家的要求和诗歌的意境。

3.与钢琴伴奏的亲密合作

和歌剧相比,艺术歌曲无论是对演唱者还是欣赏者来说,都有着更高更难的要求。歌剧中可以有优美的声乐长线条,漂亮的高音,各种技巧,把歌唱家托起来的乐队等等,它基本上是常规叙事的。而艺术歌曲则不同,象《老妪》(DieAite,K.sl7),它没有长长的声乐线条,也没有各种炫技得以展现的机会,更不是常规叙事的。它只有清新的诗词,简洁的旋律,干净利落的和声结构(e-b-G-e),这使得歌词、声乐、钢琴三者密不可分,同等重要。

《老妪》(DieAite,K.sl7)的歌曲旋律没有前奏,并以弱起开始,(见图1)

(图1)

这对演唱者来说并不容易,演唱者与钢琴伴奏要有很好的默契,并在演唱之前对歌曲的速度很有把握才行。但是,由于风格润饰的需要与歌唱换气的原因,声乐线条中的节奏在相对准确的同时又有一定的自由度,这就需要与钢琴伴奏取得良好的协调与制衡关系,钢琴要为歌手提供可靠的速度保证,这一点使得左手部分显得尤为重要。著名钢琴演奏家霍洛维茨(vladimirHorowiz)就曾说过,“莫扎特音乐的低音线条与巴赫的同等重要,因为这其中包含和声的结构。”2《老妪》(DieAite,K.sl7)的钢琴左手部分基本采用了分解和弦织体,再加上8分休止符的频繁出现,所以需要特别的控制,甚至为了保持和声织体的清晰,可以相对少用踏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钢琴声部在这首作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作品尾声,人声旋律以e小调结束后,钢琴声部两小节密集的附点音型的旋律补充,更是为渲染“老妇人颤悠悠走远了,还不忘回头念叨几句”的滑稽场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见图2)

(图2)

综上所述可知,歌唱者需要的不是跟着自己的“钢琴伴奏家”,而是一位必须共同演绎歌曲和诗作内涵的同行的艺术家,一位理解歌曲的精确比例和乐句平衡的人,一位能赋予钢琴色彩并能烘托出歌声色彩的人。“合二为一”的处理歌曲是歌曲演绎的一个秘诀,因为演绎开始的第一个音符,不是被钢琴奏出,就是被歌手唱出,这要求最亲密的团队工作,在歌曲结束前,整首歌曲的情绪决不能丢失一点。没有一个歌手,哪怕他再伟大,可以脱离富有合作精神的钢琴伴奏,而独自完成音乐色调与诗意的融合。3

三、结语

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从众多的音乐作品中分辨出“这就是莫扎特”,是因为其特有的音乐语汇和风格。当他俯拾以被人废弃的模仿手段来创作描述老妇人形象的小品《老妪》(DieAite,K.sl7)时,他让自己处在与海顿完全一致的位置。使我们能够不费思索地只用心灵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爽直和质朴,这就是早期自然主义在古典音乐中的复兴,是古典音乐中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一种融合。同样,在声乐演唱中,也有“莫扎特声音”一说。有些人被称作“莫扎特歌者”(Mozart Singer),很多歌唱家如阿美林(E.Ameling)、卡娜娃(K.T.Kanawa)、巴尔托莉(C.Bartoli)等,也都是因演唱莫扎特作品而著称。对于这些真正致力于诠释歌曲的艺术家来说,情感的表达就是生命。他们在歌曲中表达情感,就象他们在生活中表达感情一样;他们向观众奉献出自己清晰的吐字,音调语气的色彩,完美的节奏,对歌曲和音乐诗句的内涵和对情绪的理解。也就是说,他们将对歌曲的诠释变成了生命的表达。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学网”原创《歌曲诠释的分析》,原文为丹麦女高音Povla Frijsh(1881―1960)于1941年12月25日发表于《Musical America》/wh翻译.

2.宫妮.《论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黄萱.《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兼论它对声乐演唱和教学的意义》,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钱仁康编译.2003《英扎特书信集》P76、P239,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5.钱仁康.《莫扎特的歌曲创作》,《音乐爱好者》2001年04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注释

1.引自钱仁康编译.2003.英扎特书信集.P76,P239.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上一篇语言转换

下一篇三月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