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农产品贸易状况及互补性

中韩农产品贸易状况及互补性

 

一、引言   亚洲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韩国是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国家,因此研究中韩农产品贸易变得非常重要。庞德良和郑琼洁(2010)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COMTRADE)数据分析了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变化特征和比较优势。王璐(2009)利用COMTRADE数据分析了中日韩4大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得出中韩之间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林平平(2010)也利用CONTRADE数据分析了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间贸易较强,但各年表现不够稳定,但是其没有对农产品作一个界定。白描和田维明(2010)利用CONTRADE数据就中韩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受到产业内贸易的明显推动。李明权和韩春花(2010)利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和韩国贸易协会网页上提供的统计资料的研究表明,中日韩之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上较低。从现有研究看,以往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大部分学者将农产品作为一类产品,或者只分成几大类进行研究,无法深入了解各种农产品的贸易情况;二是几乎所有学者采用的是国际统计机构或者国外机构的数据。本文拟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数据,按农产品具体品种进行分类研究,是对现有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对深刻把握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演进趋势,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调整,从而推动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继续走向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一)韩国是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年度波动较大,但总体保持增长趋势。2002—2007年出口额从20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增长76%。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连续下降,2010年出口强劲恢复,但仍低于2007年水平。2002—2010年出口额的年均增长达到6%。由于对韩出口额的增长低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增长,所以对韩国的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2002—2007年该比重在9%~12%起伏波动。从2008年起,比重显著下降。2010年尽管对韩国的出口额强劲反弹,但是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7%。尽管如此,韩国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见图1。   (二)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不断增长,但是进口规模较小,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也非常低。从2002—2010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规模由1.27亿美元增长到4.21亿美元,年均增长14%。但进口规模非常小,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不到1%。并且,由于2002—2010年中国从韩国的进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农产品总进口的增长速度低了约8个百分点,因此中国从韩国的进口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1.02%逐渐减少到2010年的0.58%。   三、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一)中国主要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   从出口额绝对量看,中国主要向韩国出口水产品、蔬菜、油子、谷物、粮食制品等农产品,其出口额均超过亿美元。其中,水产品的出口规模最大,并且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从2002—2010年,水产品出口额从6.98亿美元增长到13.34亿美元,增加近1倍。蔬菜是出口规模大且增长速度快的农产品,出口额从1.43亿美元增长到7.14亿美元,增加4倍多,成为第二大出口农产品。油子的出口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增长幅度较大,出口额从0.88亿美元增长到1.83亿美元,增加1倍多。谷物的出口规模也比较大,但是呈下降趋势,出口额从6.88亿美元减少到1.53亿美元,下降近80%。从出口额占该项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看,韩国在中国谷物、油子、药材、饼粕的出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比重在10%以上。2010年,22%的谷物、15%的油子、13%的药材和11%的饼粕出口到韩国。但是,与2002年相比,除油子外,其余3个农产品出口到韩国的份额均有所下降,特别是谷物,比重减少了18个百分点。其他出口韩国的产品类别所占的比重大多也出现了下降,包括水产品、水果、棉麻丝、调味香料等。只有蔬菜、花卉、植物油的比重有小幅度增长。见表1。   (二)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   从进口额绝对量看,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是水产品和食糖,其进口额在2010年超过1亿美元,此外,饮品类、坚果、粮食制品的进口额较大,在千万美元以上。并且,大部分产品的进口都呈显著增长趋势。从2002—2010年,水产品的进口额从4106万美元增加到1.61亿美元,增加2.93倍;糖料及糖的进口额从3097万美元增加到1.07亿美元,增加2.44倍;饮品类产品的进口额从428万美元增加到3163万美元,增加6.4倍;粮食制品的进口额从432万美元增加到1459万美元,增加2.38倍。其他类别的农产品,中国从韩国的进口量比较小。从进口额所占比重看,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比重普遍较小。大部分产品的进口份额不足5%,只有3个产品例外,一是食糖,2002年至今中国从韩国进口的食糖比重基本保持在10%以上;二是药材,2002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药材比重仅2%,2006年增加到14%,2010年有所下降,但也达到9%;三是调味香料,2002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调味香料比重仅2%,2006年高达23%,2010年降为7%。此外,过去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坚果比重也较大,接近20%,不过近年来下降幅度较大。   四、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一)产业内贸易指数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和韩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本文使用Grubel-Loyd指数(GL指数)来表征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GL指数是由Grubel和Lioyd(1975)创建的,用于衡量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因此也被称为产业内贸易指数。尽管GL指数测算时存在一些弊端,但还是被广泛运用于国际贸易分析中。具体测算公式如下:式中,X代表出口额,M代表进口额,j代表第j类产品。GL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当数值为0时,表明该类农产品的全部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当数值为1时,表明该类农产品的全部贸易为产业内贸易。数值越小,产业间贸易特征越突出,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越强。#p#分页标题#e#   (二)各类农产品的GL值   使用中国海关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对韩国的各农产品类别的进出口贸易额,计算各产品类别的GL值。为了剔除个别年度的异常变化,这里分别计算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GL数,再简单平均后得到GL平均值。并且,对GL值进行阶段细分。①GL值为0时,表明该产业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贸易互补性最强;②GL值处于(0,0.25]时,表明该产业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贸易互补性较强;③GL值处于(0.25,0.5)时,表明该产业为弱产业间贸易,仍具有贸易互补性;④GL值处于[0.5,0.75)时,表明该产业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比重过半,为弱产业内贸易,具有一定的竞争性;⑤GL值处于[0.75,1]时,表明该产业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为主导,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具体指数数值和贸易类型分析如表3。其中,饼粕、干豆、薯类和油子的所有GL值均为0,说明中韩这些产品的贸易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根据前面的分析,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中国对韩国出口,没有韩国对中国的出口。谷物、蔬菜、棉麻丝、药材、水果、植物油、粮食制品、水产品、畜产品、其他农产品、精油等产品的GL值在0~0.25间,因此也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调味香料、饮品类和花卉的GL值在0.25~0.5间,也为产业间贸易,只是程度较弱。只有食糖和坚果的产品GL值在0.5以上,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可见,绝大部分农产品的GL值较低,产业间贸易特征显著,说明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较强。   (三)产业内贸易特征   中韩农产品贸易中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只有少数产品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主要是食糖和坚果,此外近年来饮品类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在加深。这里对这3类产品作进一步的分析。按照中国海关数据库中的产品分类,将糖料和成品糖归为一类,不过国际贸易中以成品糖为主。成品糖中又主要包括甘蔗原糖、甜菜原糖、砂糖以及乳糖、糖浆等糖食。这些细项产品进出口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从韩国进口砂糖,出口乳糖、糖浆等糖食。“坚果”类产品主要包括鲜干坚果以及坚果制品,在中韩贸易中主要是中国从韩国进口鲜干坚果,同时出口花生酱等坚果制品。“饮品类”产品的种类比较复杂,中韩贸易中主要是中国从韩国进口啤酒、高度酒以及饮料等,同时主要出口乙醇等产品。产业内贸易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产品质量相似,只是在产品特性或属性上有所不同,是基于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生产规模化、专业化而发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通常存在明显质量差异。   目前区分垂直型和水平型产品内贸易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由Greenawa、Hine和Milner(1995)提出的度量方法,即:GHMi=UVx/UVm式中,GHMi表示第i种农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内贸易结构指数;UVx和UVm分别表示第i种农产品的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实证研究中通常分别用贸易产品的单位出口价格Px和单位进口价格Pm计算。当GHMi≤1-α或GHMi≥1+α时,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当1-α<GHMi<1+α时,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α为离散因子,通常取常数0.15或0.25,这里取0.25,即如GHMi在(0.75,1.25)时,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贸易品相似性较强;如GHMi≤0.75或≥1.25时,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贸易品的相似性较差。见表4。经过计算发现,“糖料及糖”类产品的GHM值变化较大,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从水平较高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转变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再变为水平较低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坚果”类产品的GHM值较高,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平均值为0.86,表明其水平型产业内贸易。“饮品类”2002年和2006年的GHM值为0.64和0.61,2010年提高到0.94,即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转变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五、结论及展望   通过执行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越来越开放。同时,政策执行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合理运用相关机制,积极应对各种贸易摩擦,维护公平贸易环境,能够紧跟国际国内市场和产业发展形势,灵活调整贸易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的贸易发生了相应变化,进出口双向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贸易平衡由顺差转变为逆差。土地密集型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最大特征和趋势。韩国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主要向韩国出口谷物、水产品、蔬菜、水果、粮食制品等产品,进口水产品和食糖等产品,两国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具有较强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