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贸易谈判失败成因及解决途径

铁矿石贸易谈判失败成因及解决途径

 

一、中国铁矿石贸易谈判失利的原因   1.三大矿山对铁矿石的垄断。目前国际铁矿石供给市场被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垄断,三家企业的出口量占国际海运量的比重超过70%,而2008年国际钢铁企业前10家的集中度仅为28%。在这种高度垄断的供给方与近乎完全竞争的需求方的博弈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必然是需求方。而这也是中国铁矿石贸易谈判最根本、最致命的原因。   2.中国自身问题对矿石贸易谈判的不利影响。   (1)钢铁的巨量需求,使得过度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市场对钢铁需求旺盛,拉动了铁矿石需求量的快速上升。2000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为2.09亿吨,2008年增加到8.56亿吨。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全年粗钢5.678亿吨,同比增长13.5%,比2008年多生产约6700多万吨;全年生铁5.44亿吨,同比增长15.9%。这一数据远超过年初所有人的预期,更是超过中钢协在年初所预算的全年产量4.6亿吨水平。但是国产铁矿石供给量增长较为缓慢、矿石平均品位较低,无法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国内钢企开始寻求海外货源,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对进口矿石的依赖与日俱增。从2003年起,我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铁矿石第一进口国和最大消费国,被称为“全球吸铁石”。到2010年,中国铁矿石需求中70%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过度依赖进口,达到“非买不可”的地步,这大大削弱了中国讨价还价的底气。   (2)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国内具有进口资质的大型钢企执行长协价,不具有进口资质的中小型钢企执行现货价。我国有112家大型央属单位有进口资质,中间有许多公司,这些公司加价30%到50%将铁矿石出售给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钢企,公司获得收入,大型钢企因为倒卖多进口的长协矿而大获其利。现货和长协的价差使这些国企倒卖铁矿石存在了可能,国内铁矿石价格的“双轨制”,一方面为国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三大巨头中国现货价格高的口实,也成为他们提高铁矿石的定价的依据。另一个方面价格双轨制造成我国钢铁企业利益之间的对立。所以在关键时刻利益冲突,只能导致分裂,产生不了凝聚力。获得长协价的大型钢企可以通过价格双轨制,倒卖铁矿石给中小钢企,降低经营风险,有时还可获得利润。而中小钢企明显是这种不健康制度的受害者,他们既得不到长协价的好处,又要受到大型刚企的剥削。所以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中小钢企的集体倒戈,其实也是一种必然。这种制度催生下的倒戈,带来谈判的失败和整个中国钢企利益的损失。   二、我国发展铁矿石贸易的对策建议   1.加快国内钢企整合。中国钢铁行业松散的组织结构一直弱化和稀释中国谈判博弈力量。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排名前5名的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21%,而俄罗斯是79%,日本是64%,欧盟是74%,韩国仅浦项一个企业就占据了韩国65%的份额,而法国的阿赛洛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法国的钢铁生产。但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年产量也只有220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仅为7.8%。中国钢企布局的乱象恶化了铁矿石进口的供需矛盾。据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显示,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其中仅粗钢产能就达6.1亿吨,考虑在建的5000万吨产能,总产能将达到6.6亿吨,但这其中有1.6亿吨左右的炼铁产能不符合产业准入标准,炼钢则有1.9亿吨左右不符标准庞大的产能无疑刺激了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然而,进口到中国的铁矿石有很大一部分被用来制造钢坯、钢锭等粗钢产品,而生产这些钢铁初级产品的用户都是高耗能、高污染、面临淘汰的小企业。当作为初级产品的钢坯如果大量出口,铁矿石供需的矛盾就势必被进一步放大。   2.增加铁矿石期货品种,积极参与世界市场定价权的竞争。目前,期货已成为国际重要原材料贸易的主流定价模式。为了争夺国际话语权,我国应尽快健全期货市场,增加铁矿石期货品种,设立国内统一的铁矿石期货定价中心,形成“中国价格”。同时作为铁矿石巨额买家,我国要结合交易中心区位优势,努力建设世界性定价中心,打破铁矿石出口国的对现货价格的垄断,从而最终获得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建立铁矿石的期货交易中心不仅能够预测和掌握交易价格,为最终掌握铁矿石的国际定价权打好基础,而且通过期货交易,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为企业制定合理价格提供参照平台。同时,建立铁矿石期货市场能为广大钢材生产、消费企业规避因铁矿石价格的大幅波动而带来的经营风险。铁矿石期货的推出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定价话语权,从而维护我国企业的经济利益乃至国家利益。   3.多元化的进口渠道,降低进口依存度。目前,除了澳大利亚和巴西,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出口国家为印度、加拿大和南非。印度的铁矿石是我们用来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讨价还价的一个重要筹码。然而,印度的铁矿石质量不是很高,价格也并不便宜。为了确保今后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需求得到满足,从现在起就必须将进口重点进行转移,防患于未然。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它们的开采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钢铁企业的目光不应再仅仅集中于印度方面,而是要在继续保持与印度的紧密联系之外,应当注重来源地多元化,尽可能不对某一局部资源的过度挖掘,防止因这部分资源供求的严重失衡而导致国际市场价格的失控。加快国产铁矿石生产也应贴上日程,数据显示,2010年一二月份,我国自产铁矿石生产量在铁矿石价格不断攀高的影响下同比增长18%。而且,全国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中的铁矿石设计能力为4.8亿吨/年,随着这批新建矿山的投产,国产铁矿供应能力将持续稳步提升。中钢协方面表示,这将大幅提高国内铁矿石自产自给率,从而有效缓解钢铁行业的原料压力,同时也呼吁进一步增加国内矿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