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教育中的全纳教育思潮

全民教育中的全纳教育思潮

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作为一种思潮,在国际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全纳教育是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中,尤其是在国际组织的大力宣传和直接推动下兴起和发展的,其中有两个国际教育大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个是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并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这次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极为重要;必须普及基础教育和促进教育平等,全民教育的目标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另一个是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这次大会再次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校要容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在这次大会中,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

如果说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为全纳教育搭好了舞台,那么1994年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则拉开了全纳教育的序幕;20世纪末,国际教育界已形成了探究全纳教育的热潮。“全纳教育”一词亦成为最流行的教育词汇,在进入21世纪后,国际教育界也将全纳教育的深入带入了21世纪。

一、关于对全纳教育的理解

尽管“全纳教育”一词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但是对什么是全纳教育人们的认识往往很不同。至今为止对全纳教育还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使首次提出全纳教育的《萨拉曼卡宣言》也没有做出明确界定,我国研究全纳教育的著名教育家黄志成(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在国外通过阅读大量有关论述全纳教育的著作、文章、研究成果以及与一些国家研究全纳教育的专家的交谈,逐渐加深了对全纳教育的理解,并十分赞同目前在国外较有影响的对全纳教育的阐释。这种较新的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是由以托尼·布思(TonyBooth)教授为代表的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提出的。全纳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托尼的这一概念,将全纳教育引入了更广更深的领域,即全纳教育提出了要对普通教育进行全面改革的思想,强调不但要改革目前的普通教育体制,还要改革普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因为全纳教育强调的是“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这体现了加强普通教育的两大内涵,即教育的平等和教育的多样化。

二、全纳教育中蕴含的理念

全纳教育是以公平和平等作为其伦理哲学基础的。平等的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是指教育的平等,也就是民主社会中的个人或各个团体在享有各种教育资源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结果。同样,公平的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就是教育的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平等权利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教育机会均等则包括教育起点机会均等、教育过程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机会均等。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人权宣言》就规定:“一切儿童,无论什么阶层、经济条件、社会地位,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平等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机会平等。在一个民主意识或民主观念较强的社会里,公民的教育平等权利会相应地得到较好的保障。而在一个缺乏民主意识或民主观念的社会里,公民对民主的价值缺乏认识和追求,也就缺乏对公平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和张扬。这样就会导致教育领域的公平和平等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导致社会对一些弱势群体的排斥。全纳教育追求的是在教育领域内,所有的儿童都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受到歧视和排斥,每一个人都应学会和他人和平相处,在共同的环境下和谐地学习、生活,全纳教育的理念就是创设一种全新的人文的环境,以确保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公平的。

三、全纳教育与我国全民教育

全纳教育的提出最初是与特殊教育密切相关的,然而随着全球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改革,全纳教育已突破了特殊教育的范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进入到普通教育的领域,引起了对普通教育的体制、课程、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面对如此艰巨的目标,我国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此项改革的中心思想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全民教育势在必行。

全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是:1·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2·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式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2002年由教育部主持,清华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等十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专家组承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从我国国情与所处的国际地位看,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战略资源中,只有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

只有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通过发展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将这一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纵观目前发达国家的发展史,无不说明了这一点,例如,美国1971—1913年对英国的赶超,包括经济总量超过英国,也包括以人均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综合指标的人力资源的加速追赶;韩国自1965年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样也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同期中、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及其人力资源水平的快速提高。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则是不容乐观的:1·2000年我国15岁和25岁以上人口国民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85和7.42年,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初的水平。2·2000年全国15岁以上的文育人口仍高达8700万人,相当于德国的总人口。3·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分析,中国国民素质竞争力处于较低水平,而其中的“金融教育充分性”、“工程师适应性”和“信息技术技工适应性”三项指标被列为49个国家和地区的倒数第一位。4·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2000年仅为1.4%,不仅低于欧共体国家平均5%的水平,而且与美国12%相比差距更大,不但如此,在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中,其结构矛盾亦非常突出:1·高层次人才极为短缺。2000年我国劳动人口80%以上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3.8%,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高达5倍以上。#p#分页标题#e#

1990—200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459人,仅相当于美国的1/9、日本的1/10、韩国的1/4。2·三次产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下与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严重不相适应。

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人均教育年限仅为6.8年,半数以上为小学及以下,严重影响第一产业人口转移、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6%,难以确立中国“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高层次服务业的人力结构也偏低,难以在知识创新方面获得重大突破。3·我国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大专及以上仅占1/3,专业技术人员中该比例仅占40%,难以适应技术开发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4·我国不仅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而且产出效率也非常低。根据2001年的世界发展指标分析,1995—199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2885美元(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仅相当于日本的3·1%,美国的3.5%,德国的3.6%,韩国的7.1%。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非常明显:1·文盲人口3/4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表明我国的农村仍沉淀着巨量的低素质人口。2·全国各地区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差距巨大,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的5个省主要在东部,而最低的5个省均集中在西部。3·城乡人才资源差距不仅总体较大,而且,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要大于东部地区,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农村人力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因此,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分为二个阶段:前50年总体目标是:建成总量充足、配置均衡、能力优先、体系现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世界最大的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使十几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得到全面开发与提升,实现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到本世纪中叶,建成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国;在未来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要实现教育强国的理想,必须实现教育发展的三步历史性跨越,即从教育欠发达国家水平跃升到教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再跃升到教育较发达国家水平,最后达到教育发达国家水平,从而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因为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国民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做了估算。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我国教育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还有无数的困难要克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沉重、艰巨而伟大。

总之,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不论是全纳教育还是全民教育,都是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受教育水平和质量,为将来的竞争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