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中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举措

探求中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举措

1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而研究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大部分研究生还是表现出习惯性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批判的眼光对教师所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少数教师知识严重老化,既无法将最新前沿科学技术成果向研究生讲授,也没有能力去解答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而且,受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影响,许多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此,我们结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实践,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2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2.1优化课程布局,完善课程体系

中医药要发展、创新,其研究生课程设置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中医药专业知识,还应让其掌握现代医学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合理架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在加大主干课程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以跨学科综合性知识为特色,专业基础课程力求专题化,鼓励跨学科开设课程。在课程安排方面,除保证学位课程课时之外,还应增加选修课的内容,优先考虑能够反映学科前沿以及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活跃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教学方式改革

2.2.1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曾说过:大学本科教育“就是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为一个即使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的人”,研究生教育则“必须从一个被动地把成熟东西放在书本上教你的过程,变成在导师指导下,探索学习与研究的过程”。针对研究生教育中“不教不会,一教就会”、“死读书、读死书”等现状,我们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研究生创新课题等科研项目为依托,每周开展一次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参与的文献阅读研讨课。每次课前布置给研究生一个中心题目,研究生课下针对这一题目独立查阅文献,通过对由早及近的文献的阅读、钻研,不但能够扩大知识面,而且通过逐步的自行思考,使自己的思维水平达到所在领域的前沿。课上,教师选择有代表性见解的两名研究生上台讲解自己通过研读文献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最后展开集体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的循环过程中,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教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师”。

2.2.2多学科交叉碰撞,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日益增多,“经典的分门别类进行分析”的时代正在向“学科交叉与综合”的时代转变。介于中药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之间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研究生应具有相对宽广的知识结构。为此,我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建了全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打破专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科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具体包括:①导师有意选择具有专业背景不相同的研究生来充实本学科领域。如中药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内涵,它已融合中药提取、中药复方研究、中药合成、药物分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资源开发等知识于一体,需要跨学科背景的研究生来完成创新性的科研成果。②定期开展交叉学科论坛:在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之间、师生之间、研究生之间建立跨学科交流机制,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进而产生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③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学术会议以及外聘专家讲学,促进研究生与同行以及不同领域专家接触和交流,在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的同时,使研究生把握学科前沿,为日后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原创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④以研究生创新实验为切入点,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组织起来,理论结合实践,由不同学科的导师指导他们攻关跨学科科研课题。通过长时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使研究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2.3推行“双导师”制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一种药品从实验室小试到生产,再到上市,中间要经历许多严格的控制环节。作为中药学专业的研究生,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成果,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回到实验室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创新型中药学人才的需求。为了强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尝试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将高校与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吸收校外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稳定研究方向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加入导师队伍,与高校导师共同合作培养研究生,从而改变以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在培养过程中,“高校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指导等工作,并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为其做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企业导师”则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文中实践部分指导等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双导师都是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具体参与者、指导者和支持者;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边思考边验证所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并不断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展望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教育部推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进一步营造了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科学化、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付蕾 范卓文 张文娓 孟鑫 闫丽莉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