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患者优质护理效果

脑肿瘤患者优质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神经外科经CT或MRI确诊为脑肿瘤并行手术的患者110例,男84例,女26例,年龄21~58岁,平均(36.6±8.4)岁。根据确诊时间及实施手术的先后,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1~56岁,平均(35.0±7.7)岁,疾病构成为脑膜瘤20例、胶质瘤11例、髓母细胞瘤9例、星形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10例,7例患者伴有轻度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对照组患者年龄23~58岁,平均(38±10.2岁),疾病构成为脑膜瘤12例、胶质瘤14例、髓母细胞瘤10例、星形细胞瘤8例、室管膜瘤11例,其中8例患者伴有轻度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围术期护理。实验组中,由神经外科护士长及资深护士综合考虑科室具体医疗、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层次情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措施。

1.3优质护理措施

1.3.1入院教育:

由责任护士负责新入院患者的一切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时病情、情绪较平稳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范围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病因、诱发因素、饮食、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患者自身配合的措施等,此外耐心回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疑问。

1.3.2心理支持: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开颅手术是较大的应激源,特别是很多患者担心手术后自己会瘫痪而成为家庭负担。针对此种情况,护士应注重在日常护理中适当引导患者表达自身对病情及手术的焦虑、恐惧,告知术后会出现一定的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但是只要配合治疗、积极复健,部分神经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对于疑虑较重、难以沟通的患者,可请手术成功的老患者与其交流成功经验,帮助新患者树立正面信念,采取“同伴效应”来降低患者焦虑度;对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的良好行为给予称赞和鼓励,强化其“护理行为参与者”的角色,以利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对于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如其在病房进行祈祷、祈福等不干预正常医疗和护理工作的仪式,护士应给予理解和尊重;对于进行心电监护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室,并根据显示数值告知患者情况,使其感受到护士的精心照护。

1.3.3术前护理:

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如CT、MRI、采血、超声等检查,注意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的必要性,术前1d为患者备皮,避免头皮损伤、感染,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预先告知手术日程、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日陪同患者至手术室。

1.3.4术后护理:

①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对于脑部肿瘤患者来说,长时间卧床和术中麻醉药品的应用均会提升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护士应及时对昏迷患者的痰液进行清理,每2h给予患者翻身、叩背1次,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清醒患者,注意观察其呼吸、咳嗽、咳痰、肺部湿罗音情况,鼓励患者深呼吸,进行深部有效咳痰;②预防脑疝。手术中不可避免的血管损伤、脑部血液增多、低氧、迅速补液、烦躁状态均会造成患者颅内出血、水肿,使脑部体积增大、局部组织受到挤压,迫使一部分脑组织由交通孔道移行突出而形成脑疝。脑疝是术后危急并发症之一,在护理中应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预防性措施以降低脑疝发生率。患者术后取头高足低位,护士将床头抬高15~30°,减轻脑部充血;予患者吸氧,以提升血氧饱和度,缓解脑组织缺氧造成的局部水肿;保持呼吸道、消化道通畅,防止因呼吸道梗阻、便秘等因素造成颅压骤升;记录患者24h出入量,严格控制患者液体入量(24h<1500mL)和滴速(20~30滴/min);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及脱水剂;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肌力,注意是否有头痛、呕吐等影响颅压的表现,在排除颅压影响的情况下,及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及肌松剂。注意观察患者脑室引流液的色、性、量,适时适度调整引流液面的高度;③注意观察颅神经损伤。脑肿瘤手术可对神经造成牵拉、损伤,术后颅内水肿也可造成神经暂时性的功能障碍。在术后观察中应注意这一点,在详细了解患者原发症状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有无病情进展或提示神经功能受损的新症状体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对有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者,指导、示范患者做空咽动作、发声训练,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食时将卧床患者上部升高20~30°,告知家属将食物做成糊状,使用小勺将少量食物置于口腔健侧,并以勺背轻轻按压患者舌部促进其吞咽,反复训练。对于经饮水实验证实经口喂饲困难的患者,尽早为其留置胃管,以利患者早期康复并有效防止窒息、误吸等意外,同时向家属说明胃管可在患者病情好转时拔除,消除其顾虑。对于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应协助、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早期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鼓励家属在术后给予患者四肢按摩和被动活动,及时翻身,更换体位,及早使用足部踏板,防止患者发生足下垂,并告知护理的重要性,鼓励其按时、适度地操作;④对于听力受损者,告知家属可通过经常刺激患者听觉,减轻受损程度。如使用小型收音机放在耳边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新闻时事等;⑤对面神经损伤患者,指导患者练习鼓腮吹气、多讲话,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每日热敷,告知患者通过锻炼,神经功能可恢复,解除其心理负担;⑥对于失语患者,尤其要鼓励家属多探视,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积极锻炼,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⑦预防癫痫。脑部肿瘤术后患者可发生继发性癫痫,机制为神经突然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属临床急症,加强术后观察是及时发现、治疗的根本,一旦发生癫痫,护士应立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减少声、光、人声等刺激,使用开口器、舌钳等器具防止患者受伤,遵医嘱使用安定注射液静脉推注或肌内注射。同时,向家属解释病情和处置,指出术后癫痫多为短暂性,减少家属顾虑;⑧预防脑积水。颅脑手术后,脑积水多于术后2~6周发生,其机制为术中血性渗出刺激、血凝块等因素使颅内脑脊液交通粘连阻塞,颅内积液致脑组织水肿,使脑组织膨出导致危机。患者一般在这个时间段已经转移到普通病房,护士要加强管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头痛、头晕、呕吐和记忆力、定向力情况,告知家属脑积水的表现,协助护士观察患者有无抽搐、反常步态、异常行为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对于需要进行脑脊液引流的患者,护士应对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保证引流通畅,对引流液色、质、量进行观察、记录。告知家属大概引流时间,并指出该项治疗的重要性与安全性。

1.4评价方法

对2组患者入院、手术后的情绪状态、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评价。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价,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出院结算处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在“院内护理”一栏标注“医护配合默契程度”、“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解释到位”4个栏目,供患者及家属选择,在其后的括号内划勾作答,每栏目记1分,计算总分,总分3分及以上视为满意,当场回收问卷,共收集110份有效调查问卷。本资别为计数、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部肿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颅脑疾病,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机体迅速康复。优质护理服务是基于人-社会-心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在提供基础护理和专科服务的同时,更注重对患者心理层面的关注,即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适当评估和干预,促进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认同度,进而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开颅手术是一种危险性较大、预后多不良的治疗手段,此外手术本身、后期治疗费用也是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因素,大部分脑肿瘤患者自身心理压力非常大,感到治愈无望,甚者拒绝治疗,处于极度恐惧、焦虑状态。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者及时、适度采取心理干预,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转变患者固有的、不正确的思想,尽量消除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这也符合优质护理的理念。另外多数研究指出,家庭成员的支持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在脑肿瘤围术期护理中,注重将家庭成员与患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工作中强调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告知病情、手术的必要性、预后、后期护理等内容,积极转变家属“旁观者”角色,特别是在患者定向力、人格观察、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护士虽然能够掌握、传授其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家属的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另外有研究指出家属的态度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着患者的态度与治疗结果,因此本研究注重对家属的教育与指导,积极促进家属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巧,熟知患者病情进展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争取家属与护士偕同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观察患者病情、家属操作,并予及时纠正或指导。

作者:高桂英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精选范文